河南省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3月语文模拟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1页
河南省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3月语文模拟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2页
河南省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3月语文模拟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3页
河南省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3月语文模拟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4页
河南省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3月语文模拟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类文本阅读河南省济洛平许四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弦歌李骏虎也许是云贵高原的托举,昆明这座城距离天空更近一些,那些平日里擦着树梢闲荡的云,无心地聚拢在西南联大校园的洋铁皮屋顶上,就急急地落下一阵暴雨,轰鸣声之强度不弱于日军飞机的轰炸。这是午后时光了,正午时分日本飞机曾光顾过。学生们等不及日本飞机远去就纷纷跑上街去游行,分不清哪些是清华的,哪些是北大的,哪些是南开的,满城都是歌唱的浪潮:“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今天我们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这场雨来得急,砸着教室屋顶的洋铁皮,仿佛全世界都在轰鸣合奏。而在这满世界的轰鸣声中,闻一多先生却感到了莫大的宁静。此刻,昏暗的教室中,他伫立在小小的讲台上,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一行:①从来没有暴风雨能够持久的!他转回身,把粉笔头丢到讲桌上,拍拍手上的粉笔屑,掸掸袍袖,单单忽略了粉笔灰落得最多的蓬乱的胡须。他蓄起这胡须,是为了表示抗战的决心。教室里只有一个学生。他仿佛是向着混沌和虚空在讲自己所发现的中国文学史——一部尚未成形的诗的史,或者史的诗。它以神话为源头,实际上却是一部探寻这民族、这文化的力量的唯物史观的文学史。他正要把他的发现慢慢地讲给青年们听,他们却纷纷离开了教室。除了眼前和他对坐在昏暗里的这个学生,其他人并没有再回来。雨住后,天空复亮,头顶的铁皮渐渐沉默下来,而城里更加沸腾了。他们也该回司家营了。满城草木都被雨水洗得发亮,人们的脸上也洋溢着一种新生般的光芒。出城走一段路,路面开始泥泞,闻先生索性脱去鞋袜,赤脚踩进温热的软泥里去。感受到红土地那温柔的舒适。他畅快地走着,问身边的青年:“新之,你知道我心底的想法吧?”何新之赶上一步,答:“我知道先生心里有一团火……”闻先生望着前面的山路说:“今天的我是以文学史家自居的。青年们看见我钻进了故纸堆里,难免误会我变成了一条蠹鱼,②不晓得我是杀蠹的芸香!我钻进这故纸堆里,为的是看清这民族、这文化的病症,才好开出我的药方!”他们驻足在山坡上,眺望着脚下雨后势如奔马的盘龙江。③天空忽然放晴,江山鲜亮夺日。“又没有带画板!”闻一多目不转睛地望着这一切,严肃地表达着遗憾。……“青年们都去了哪里?一直都有很多人跟你一起回来,难道真是因你不写诗了吗?”闻太太轻声问。闻先生望着眼前那东去的江水,心想:青年如同激流,滚滚入海,大海就是真理的存在。而他何尝不似那滚滚入海的大江,引领着激流,也受着激流影响。“青年们总会懂得的,没有比历史更伟大的诗篇。我是要抗战,不要内战的。我要从历史中看清这民族的病症,我已为地开出了药方!”他慢慢地说。这星月交辉、江山无恙的静夜。闻先生想起了在青岛大学的自己。那时跟着他的青年们很多。他们高声朗诵他的《死水》《口供》,跟着他从“一沟绝望的死水”向着一个理想——“咱们的中国”挣扎、呐喊,而自从自己有了“考据癖”并以学者自居后,青年们就渐渐地离开了他。这时候,独对这万籁俱寂的宇宙,在这仿佛无声的世界里,他听到了自己胸中又响起战鼓一般沉闷而有力的心跳声。是放下刻刀。从故纸堆里抬起头来做回一个斗士的时候了。案头这部唯物史观的《中国文学史稿》还没有完成大纲,而他已经为这民族开出了药方,明白自己应该去做一个披荆斩棘的实践者了。日本投降的消息沸腾了昆明。④闻先生剃去那长过胸口的蓬大胡须,再度露出了倔强的大嘴和下巴,配上刚毅的眼神,一个大家熟悉又陌生的闻一多先生出现了。大家都向他的决心表示敬意,闻先生却依然不曾展露他的笑容,端着烟斗说:“我们得到了期待中的胜利,还没有得到期待中的和平,我们还面临着更重大的问题。也许我们真正的奋斗才刚刚开始吧。”这不是他的宣言,但他的确从这一刻起成为一个民主斗士了。闻先生几乎日日都在演讲,或者是在去演讲的路上。这时候他身边的青年空前多起来。昆明的青年学生积蓄起海啸般的力量,就要冲垮和消灭这旧世界了。五月,教育部宣布联大解散,三校师生复原北返。联大走了,昆明的大学也放暑假了,高原上几乎每天都在落雨,铅灰的彤云笼罩着空荡荡的教室。特务们隔三岔五跑教授们家里吵闹,威胁他们离开昆明……李公仆先生的追悼会在高原的雨中进行着,面对特务的哄笑和谩骂,闻先生内心的火山爆发了,他冲上台去拍着桌子,像擂响了战鼓:“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他的演讲震惊了中外,现场的一千多名青年注视着他,为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每一个语气鼓掌。青年们紧盯着他们心目中最理想的民主斗士,而他早就准备好为民主而牺牲了。下午。昆明又响起了枪声。几天前,闻先生还告诉朱自清先生,他正在把屈原的《九歌》改编成歌剧,好叫青年们到舞台上去给大众表演。现在,他无法完成这件事了,那部唯物史观的《中国文学史稿》也永远成为了残篇。他最后一部光辉的作品,就是当天上午脱口而出的《最后一次演讲》。(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部分,轰炸的日本飞机尚未远去,不同高校的学生就上街游行、高歌,可以看出青年们抗日救亡的热情。B.自闻一多研究中国文学史后,学生们渐渐离开了他,表明学生对远离现实的学术研究不感兴趣,对闻一多心怀怨愤。C.从“绝望的死水”到“咱们的中国”,闻一多和青年们挣扎、呐喊,表达了他们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世界的愿望。D.作者把《最后一次演讲》称作闻一多“最后一部光辉的作品”,既有赞美、崇敬之意,也有遗憾、痛惜之情。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独立成段,感情强烈、语气坚定,表达了闻一多对革命必将胜利的信心。B.句子②中“杀蠹的芸香”运用比喻。闻一多以“芸香”自比,表现出高洁自守的品质。C.句子③中暴雨后“江山”“鲜亮夺目”,既写出雨后江山的壮美,也暗含守护家园之意。D.句子④照应前文的闻一多著须明志,此时他剃去胡须,是因为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8.面对闻一多不同的革命斗争方式,青年们的反应也有所不同,请加以梳理概括。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弦歌·激流·担当;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新生。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答案】6.B7.B8.①闻一多写革命诗篇时,青年们跟随他;

②闻一多进行学术研究、想为民族开出药方时,青年们认为他是“蠹鱼”,远离了!

③对闻一多作革命演讲、创作进步歌剧时,追随他的青年很多,把他看成最理想的民主斗士。9.甲组答案示例:

①“弦歌”既指西南联大学生们所唱的民族自救的战歌;也指闻一多用实际行动,以生命为代价引领青年前行,所体现的“弦歌不辍”的教化育人精神。

②青年如同滚滚入海的激流,追求真理;闻一多如同大江,引领青年前进的方向,同时也被青年影响。

③民族危难之时,闻一多和西南联大学生坚持救亡图存,用实际行动书写民族担当精神。乙组答案示例:①青年是国家的希望,进步的方向,是新生的力量。②闻一多和青年们希望国家也获得新生。【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对闻一多心怀怨愤”错误。由原文“今天的我是以文学史家自居的。青年们看见我钻进了故纸堆里,难免误会我变成了一条蠹鱼”可知,青年们认为他是“蠹鱼”,远离了他,并没有“对闻一多心怀怨愤”。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分析与鉴赏的能力。B.“表现出高洁自守的品质”错误。根据原文“不晓得我是杀蠹的芸香!我钻进这故纸堆里,为的是看清这民族、这文化的病症,才好开出我的药方”可知,闻一多是积极斗争的,而不是“高洁自守”。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的能力。“那时跟着他的青年们很多,他们高声朗诵他的《死水》《口供》,跟着他从‘一沟绝望的死水’向着一个理想——‘咱们的中国’挣扎、呐喊”,闻一多写革命诗篇《死水》《口供》时,青年们跟随他,跟着他从“一沟绝望的死水”向着一个理想——“咱们的中国”挣扎、呐喊;闻先生望着前面的山路说:“今天的我是以文学史家自居的。青年们看见我钻进了故纸堆里,难免误会我变成了一条蠹鱼,不晓得我是杀蠹的芸香!我钻进这故纸堆里,为的是看清这民族、这文化的病症,才好开出我的药方!”“而自从自己有了‘考据癖’并以学者自居后,青年们就渐渐地离开了他”,自闻一多研究中国文学史后,学生们渐渐离开了他,闻一多进行学术研究、想为民族开出药方,青年们认为他是“蠹鱼”,远离了!“他的演讲震惊了中外,现场的一千多名青年注视着他,为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每一个语气鼓掌。青年们紧盯着他们心目中最理想的民主斗士,而他早就准备好为民主而牺牲了”“那时跟着他的青年们很多,他们高声朗诵他的《死水》《口供》”,对闻一多作革命演讲、创作进步歌剧时,追随他的青年很多,现场的一千多名青年注视着他,紧盯着他们心目中最理想的民主斗士,把他看成最理想的民主斗士。【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短评思路的能力。甲组答案示例:“满城都是歌唱的浪潮:‘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今天我们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弦歌”既指西南联大学生们所唱的民族自救的战歌;闻一多用实际行动,以生命为代价引领青年前行,西南联大在民族存亡之际,历经艰险仍坚持办学,引领青年学子一边读书,一边救国图存,赓续民族血脉与精神,所体现的“弦歌不辍”的教化育人精神。“青年如同激流,滚滚入海,大海就是真理的存在”,青年如同滚滚入海的激流,追求真理;“而他何尝不似那滚滚入海的大江,引领着激波,也受着激流影响”,闻一多如同大江,引领青年前进的方向,同时也被青年影响。“正午时分日本飞机曾光顾过。学生们等不及日本飞机远去就纷纷跑上街去游行,分不清哪些是清华的,哪些是北大的,哪些是南开的,满城都是歌唱的浪潮”,民族危难之时,学生们等不及日本飞机远去就纷纷跑上街去游行,而闻一多进行学术研究为民族开药方,闻一多和西南联大学生坚持救亡图存,用实际行动书写民族担当精神。乙组答案示例:“青年如同激流,滚滚入海,大海就是真理的存在”,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是国家的希望,进步的方向,是新生的力量。在民族存亡之际,闻一多引领青年学子一边读书,一边救国图存,赓续民族血脉与精神,在至暗时刻,坚持在民族文化、历史中寻找疗治社会的良方,“昆明的青年学生积蓄起海啸般的力量,就要冲垮和消灭这旧世界了”,闻一多和青年们希望国家也获得新生。河南省部分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11(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缝隙朱以撒这条蜿蜒的老街还在翻修,处在半完成状态。完成了的那部分已经租出,挂起招牌做生意,从洞开的大门和里边的摆设,可以知晓他们都在经营一些什么,咖啡、甜点、沉香、山区土特产,便觉得没有必要走进去。那些等待翻新的还是大门紧闭,神秘被捂在里面,碰巧的是旧日门板上有裂缝,有人就凑近裂缝往里边打量,一眼看到过去。缝隙的出现,赐予了这样的机会。很多次,我在临写敦煌残经时,想到了那个已经空空荡荡的藏经洞。当时里边堆放了那么多的经卷,只是门面用泥皮糊死了。时间过去,没有谁走过时会想到里面有这么多宝贝——风沙吹老了时日,也吹走了这个密室外观曾经有过的人工痕迹。如果不是后来的自然干裂,让人从缝隙中窥探到内部,也就没有接下来的许许多多传奇。许多的过往起始都是封闭的,时日把曾经知晓它们的人送走,史册也语焉不详,让后来人止步。经不起时日的鞭打冲刷,一些物品终于见到了天日,不再成为秘密。与秘密相逢,就获得了与众不同的认知、识见。但前提是,先找到隐藏在寻常中的那一道裂缝吧。晋太元中武陵的捕鱼者算得上好运气,他幸运地发现了一道透出光亮的小口,由此开始了他梦幻一般的旅程。在桃花源里,捕鱼者受到了各家轮流的宴请,享受了最真诚的款待。当然,桃花源中人也通过捕鱼者张开的双唇,打探到了外界的一些秘密。捕鱼者离开时,桃花源中人对他只提了一个要求,即“不足为外人道也”。但捕鱼者是一个善于分享秘密的人,他觉得有责任把秘密首先传达给太守。接下来就是寻找秘密的入口。这个入口已经不见了,连同周围的环境都陌生之至,寻找宣告失败。我一直在想,陶渊明以云淡风轻的笔法描写了桃花源的美感,主旨还是要人守住那道裂开的口子——不能守之以一,就难以让人信服。朱熹曾经评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贿。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如此说,陶渊明就是君子自守的人物,而其他晋宋人物,则是守不住的两面人。我第一次见到桃胶是在乡下,这里桃树千万,坚硬的桃胶恍如琥珀、玛瑙那般晶莹,抓一把放入盘中,声响如大珠小珠,甚是悦耳。文人笔下喻此为桃花泪,是时光把泪水凝固了。而当口舌触及一碗温度适宜的桃胶时,它柔中含韧舒展开来的弹性,足以称之为美味,让人总是会欣赏一番,再细细品尝。追溯它的由来,则是从伤口开始的。兀立不移的万千桃树,没有哪一棵是表皮严实无损的,很像人的皮肤,总要在生存的不易中,因人为或天时,被扯开一道道口子,溢出不少汁液来。在我的记忆中,严冬是人的表皮最易开裂的时段,那时在工地、田野劳作的人,对此毫无办法,静等裂开,那时的教科书赞美这样的手和脚——是开裂成就了美好生活。桃胶不断地从桃树伤口的缝隙中涌出,接触空气,成为胶状,为桃树的所有者不断收取,加工成坚硬之物。相比于桃胶,桃花要风雅浪漫多了。曾有人将朵朵桃花寄送给远方的友人,被津津乐道,以为是名士风度的延续。而如果寄一箱桃子、一袋桃胶,那真是难言风雅——风雅之举似乎都是轻盈的、灵性的,甚至是虚无缥缈的,让人无从一握手中。这也使人感受到一棵树的多重功用,用于实的,用于虚的,用于精神的,用于口腹的。每到午后,怀安桥下就陆续集中了各路的水果商,各自经营来路不一的水果。刀剑披挂的榴莲尽管一副凛然不可侵的相貌,还是被不少人围着。我猜,是它微微裂开的缝隙,那飘出来的独特的果香把人招引过来。不买也罢,这浓郁的气味真的让人迷醉。有时,在自我表现上,人还不如一枚榴莲。有一则旧事是如此展开的——弘一到丰子恺家,丰子恺请弘一坐在一张藤椅上,藤椅柔韧,老师坐上去会更舒适。弘一没有马上坐下,而是先摇晃了几下藤椅,方才缓缓落座。后来又去了一次,仍然是这个摇晃的动作。弘一回答了丰子恺的疑问——这张藤椅旧了,藤条间有许多缝隙,会有一些虫蚁,如果贸然坐下就把它们挤压了。一般人和不一般人的差别不一定都是宏大的,反而是在一些细微处,譬如细细的缝隙,也填充了一个人丰富的悲悯。有些人刻意为之,那就辛苦;有些人自然为之,成为一种自觉。一个人要走多远,才可以关注到藤椅中的缝隙?时日匆匆,我们对于屑屑者已经缺乏察觉的细心了,而对于大,我们的兴致要高昂得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有人赠送我的宣纸形制大起来了,我把笔濡墨挥洒的作品也大起来了。其实,书法家的内心都很清楚——大未必佳,但巨大是可以引人注目的。如果我用巴掌大的花笺写一幅小楷,那真会像汪洋中的溺水之人,顷刻被淹没,无处找寻。想想晋宋时期的那些简札,小得不得了,却精彩之至,是有真性情在里边的,别无他倚。这样,就是片纸只字,也甚佳好。说起来,其翼若垂天之云的鲲鹏,其死生在朝暮之间的虫蚁,所谓的大小,都是天地夹缝里的存活物,没有什么差别,当如弘一那般相待,不可轻慢。(有删减)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间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既能把知晓过往的人送走,隐藏起秘密,又能通过鞭打冲刷的力量使得秘密重见天日。B.洞开的大门、可见的摆设,神秘尽失,使人觉得没有必要进去,而紧闭的大门、门板的裂缝则能吸引人去窥探一番。C.弘一关注藤条缝隙里的虫蚁,所以坐前都要摇晃藤椅,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细微之处可见弘一的悲悯情怀。D.桃胶源自桃树的伤口,柔中含韧,能满足人的口腹之实,却难言风雅,因此文人借风雅浪漫的桃花喻之为桃花泪。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捕鱼者是一个善于分享秘密的人”这句话运用了反语,表现了作者对捕鱼者把秘密传达给太守的不满。B.文章以“缝隙”为线索组织材料,行文方式灵活多样,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表现作者的所见所思。C.文中善用对比手法,如桃胶与桃花的对比,小简札与太尺幅的对比等,褒贬分明,道理昭然若揭,让读者易于接受。D.文章引用朱熹评价陶渊明的话,又化用《逍遥游》中的“小大之辩”,增添了书卷气,表现出作者的古典文化修养。8.散文讲究“形散神聚”,请从选材角度分析本文“形散”的特点。(5分)9.题目“缝隙”意蕴丰富,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其多重寓意。(6分)6.D(“因此文人借风雅浪漫的桃花喻之为桃花泪”错误,强加因果关系,从原文可知,桃胶“恍如琥珀、玛瑙那般晶莹”,文人喻之为桃花泪,并非是因为桃胶难言风雅。)

7.C(“褒贬分明”错误,文章对桃胶与桃花的评价是它们作为不同的功用各有千秋,不能说是“褒贬分明”的对比。)

8.①广泛自由:有老街旧门板上的裂缝,有敦煌藏经洞的裂缝,有进入桃花源的小口,还有桃树的缝隙、榴莲的缝隙、藤条间的缝隙,以及书法的大小,取材广泛丰富。②有详有略:老街旧门板上的裂缝和榴莲的缝隙是略写,敦煌藏经洞的裂缝、进入桃花源的小口、桃树的缝隙等则是详写。③虚实结合:老街旧门板上的裂缝是实写,由它联想到的敦煌藏经洞的裂缝、进入桃花源的小口、桃树的缝隙是虚写;榴莲的缝隙是实写,由它联想到的弘一对藤条间缝隙的关注,书法作品中大小的区别是虚写。(每点2分,答满三点给5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9.①“缝隙”象征契机,人们要留心观察,通过契机认知、识见秘密的事物;人们也可通过契机,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②“缝隙”象征陶渊明的君子自守品格,提示人们要坚守纯真,坚守节操。③“缝隙”象征伤口与辛劳,它们最终会带来美味与美好生活,暗示人们先苦后甜的道理。④“缝隙”象征细微、细小,提醒人们要关注细微之处、细小之物,树立众生平等的观念。(每点2分,任答三点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河南省部分省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语文联考试卷(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鱼钓高晓声江南的黄梅天。漆黑的野外。雨点打在烂泥地里的吧嗒声、落在水面上的扑通声,碰在阔叶树上的沙啦声……像一支永远演奏不完的乐曲。江水倒灌进来,打着旋涡,一直撞到运河的南滩,回旋着滚滚东去。就在这丁字河口的运河岸沿头,站着个穿戴着蓑衣笠帽的人。渔网提出水面,空空如也。他一松手,网又沉入水里。“今朝碰到鬼了!”他说着,掏出一支香烟,叼在嘴唇上,咔嚓一声燃亮打火机。运河对岸,火光也闪了一下,燃出一个亮点儿。“泼刺、泼刺刺……”又一条鱼落在对岸网里。手电筒亮了一阵又熄灭。想象得出,那条鱼已被绳子穿住鲤口,系在木桩上,囚养在河里了。这样,明天上市场卖活鱼,价钱大。“什么鱼呀?”北岸的人忍不住问。“鲤壳子。”南岸的人回答。“多大?”他真想跑过去看看,可惜附近没桥。“斤把。”“贼说贼话!”北岸人骂道,“听声音就不止!”南岸人嘿嘿笑了。北岸人低声骂道:“我扳鱼败在你手里,除非鬼摸了头!”沉默了一阵。南岸人喊道:“贼王,贼王!”北岸人不答。南岸人又喊起北岸人的真名:“刘——才——宝—!”刘才宝生气了:“叫什么魂!”“今天怎么啦?”南岸人的口气有点揶揄,“听不见你网里有声音哪?!”这是贼王刘才宝前两夜嘲笑南岸人的话。他哼了一声,道:①“我捉过的鱼,比你吃过的米还多呢!”“嘿嘿嘿嘿。”刘才宝今天一直很纳闷。他在这扳了三夜鱼,前两夜几乎网网不落空,可今晚饭后到现在,两三个钟头了,他只扳到一条鳗鱼、一只乌龟。按照渔人的迷信,这是今夜不会再捉到鱼的先兆。但刘才宝天生不是疑神疑鬼的人,要知道他是这一行的状元,已经封王了。虽然王之上冠了个“贼”字。②一个人的技能精到状元的程度,如不配以贼心,怎么发得了财!他要坚持下去,设法扭转局面。“泼刺、泼刺刺……”又一条鱼落在南岸网兜里。电筒光亮了一阵,那鱼又被系住了。刘才宝刚满四十三岁,却有二十四年捕捞经验。他毫不怀疑他选择的这个落网地点要比南岸那个地方好得多。为什么今夜兜底起变化,把全部优势转到南岸去了呢?他提出网来,向丁字河口移近约一丈,把网落入激流中去。网还没沉入河底,突然网杆竹被猛烈击撞了一下。好家伙!刘才宝几乎在同一秒钟之内,迅速把网提起来。“轰隆隆”一声,那鱼吃了一惊,腾空跃起,落在网外几尺远的河里。刘才宝一愣,网还不曾放下,南岸却连续响起“轰隆隆……”的声音,分明就是刚才那条大鱼,落入南岸网里了。那边手电筒亮了很长一阵,隐约看见那条鱼有半人来高,被拎到河边养起来了。“这条鱼本来是我的。”他咬咬牙说。他重新提网,发现网被冲得翻了一个身,歪在旁边。他吃了一惊,打亮电筒仔细察看,这才看到今夜的水流太急了,网都停不住。“嘿嘿。”他忽然冷笑了。心想:“我的鱼竟被他捉得去!我……我不会让你爬到头顶上欺负我!”他把右脚伸到河里,猛然划了几下:“轰隆隆……”真像有条大鱼落在网里。“你到底来啦!”他装得快活地说。还亮了片刻电筒。“什么鱼呀?”南岸人信以为真。“不识得。”他装得不屑回答。过了片刻,刘才宝又如此做了一次。把水踢蹬得更响些,似乎又捉着一条更大的鱼。然后,他安然在湿地上坐下,燃起一支烟,悠悠地抽起来。③风轻了一点,雨也小了一点。刘才宝看了看手上的夜光表,十点五十七分,就打亮电筒,爬上岸头,晃里晃荡,朝自家村上走去。一路还唱着动情的山歌。歌声越唱越远,电光越打越暗,刘才宝煞脚停住,“咕咕”一笑,熄了电光,轻手轻脚摸黑回头往河边走。他还没回到原来的地方,就见南岸也亮起电筒,回去夜餐了。刘才宝加快步子到了河边,脱得一丝不挂,悄然滑下河;顺着水势,很快到了南岸。然后沿滩摸去,寻找囚鱼的所在。本来是他(逃脱)的,竟被别人捉去,当然应该收回来。他摸着那条鱼。真精,一接触,就知道是条草鱼;从头到尾一摸,就吃准重量在十二斤到十三斤之间。他随手从桩上解下绳子,把鱼像牛一样牵在手里。目的物到手了,一切如他干过了的千百次一样,平安无事。现在,只要把这条鱼拿到北岸,这趟生意就算成功。“它还真有点劲道呢!”他兴奋起来。他决定牵着鱼泅渡。刚开始浮游,牵鱼的手就被鱼拉住不得自由。他就把绳子打了个葫芦结,把左脚穿进去,让绳子勒紧在脚踝上,腾出双手,一蹬脚,向深水中游去。他一鼓作气前进着。那鱼忽儿拉着他往斜刺里去,忽儿拉着他往水底下沉。他游得很吃力。“它还想拼一拼呢!”他在心里骂。草鱼把绳拉得急腾腾。箍在腿肚上的葫芦结,越抽越紧;勒得他越来越痛。刘才宝忽然想到,自己都痛了,鱼嘴勒在绳子上能不痛吗?他高兴起来,使劲把脚伸缩,要让鱼嘴痛得不敢再拉他。那鱼也像斗出了性子,竟吃得住痛,一步也不让。他喘着,把仰出水面的头颅没到水中去,只是在透气时才抬出来。他被鱼拉得沉下水去的次数越来越多。他动摇了,觉得犯不着同这畜生争胜负。④草鱼拼命直窜,把绳拉得像一根铁棒。刘才宝解不开那个结。连续三次,刘才宝憋住气,任鱼拉着走。但一口气憋不得那么长,只得放开手,再拼命挣扎着泅上水面换气。他咬紧牙关,使出绝力,发疯似的挥舞着双臂。前进不到五尺,他沉下去了。(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第一、二段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天气,为人物出场提供典型的舞台背景,暗示一场激烈的争斗即将开始。B.刘才宝年过不惑,是一个捕鱼能手,经验丰富,技艺精湛,自信笃定,因此他被当地人誉为“状元”“贼王”。C.刘才宝选的落网地点好过南岸人的那个地方,但被对岸钓鱼人干扰,刘才宝这晚未能捕到称心如意的大鱼。D.刘才宝以往也干过很多次类似的“偷鱼”之事,都安然无恙;但是这个夜晚他去南岸偷鱼,却意外地出事了。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①呼应上文“我扳鱼败在你手里,除非鬼摸了头!”这一句,突出表现刘才宝不甘示弱、自信自负的性格特点。B.句②是对刘才宝心理隐秘的揭示,也是对刘才宝个人为人处世的经验总结,肯定刘才宝技高胆大、敢作敢为的品质。C.句③写风轻雨小的情景,一方面衬托出刘才宝故作悠闲自得的心态,另一方面起到舒缓情节、调控叙事节奏的作用。D.句④用比拟手法,突出草鱼强韧的反抗力,与上文“像斗出了性子”等句呼应,将人鱼争斗的情节推向高潮。8.高晓声的小说语言富有特色。请从乡土气息和个性化两个方面简要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5分)9.《鱼钓》与《老人与海》都写到“人与鱼”的关系,两个主人公对“鱼”的情感变化有怎样的不同?两篇小说各自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意蕴?请简要分析。(6分)6.D【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文本内容的理解的能力。A项中“暗示一场激烈的争斗即将开始”这一理解不当,属于过度解读。B项因果推论不当,对关键词“贼王”的内涵理解不到位。C项曲解原文语意,“但被对岸钓鱼人干扰”这一表述不正确,于文无据。7.B【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的能力。B项中“也是对刘才宝个人为人处世的经验总结,肯定刘才宝技高胆大、敢作敢为的品质”这一分析不正确。“一个人的技能精到状元的程度,如不配以贼心,怎么发得了财!”这句话是小说中的点睛之笔。从人物描写角度看,它是对刘才宝的心理描写,相当于刘才宝的内心独白,点出刘才宝“贼王”得名的本质,揭露其人的狡诈、贪鄙。从小说叙述者的角度看,这句话又可视为叙述者的旁白或点评,传递了作者本人对卑鄙人性、丑恶世风的批判。8.①善用俗语、方言,诸如“鲤壳子”“贼说贼话”“扳鱼”等,语言表达富有乡土气息。(2分)②巧用个性化语言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性格特点。如文中刘才宝的话语充分彰显其不愿服输、自负、嫉妒、精明狡猾、贪婪自私等特点。(3分)【解析】本题考查品味、赏析小说语言风格的能力。题干要求考生从乡土气息和个性化两个方面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解答此题,要从文本中分别找出可以体现乡土气息和个性化的内容,然后加以分析,并指出其表达效果。9.第一问:《鱼钓》与《老人与海》中两个主人公对“鱼”的情感变化截然不同,刘才宝对“鱼”的态度变化轨迹与圣地亚哥正好相反:一个是从“爱鱼”到“恨鱼”;一个则是从“恨(恼怒)鱼”到“爱(敬重)鱼”。(2分)第二问:①《鱼钓》叙述贼王刘才宝偷鱼不成反被鱼拖入河底溺毙的故事,揭示了人的骄傲、鄙陋、贪婪以及人对“物欲”的企图挣脱而实际上不能挣脱的悲剧。(2分)《老人与海》叙述终于捕获一头大马林鱼的圣地亚哥与尾随而来截食的群鲨苦斗的惊险过程,颂扬了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和不向命运低头、不屈不挠斗争的勇毅精神。(2分)【解析】本题考查比较、理解两个文学作品的情感态度与主题思想异同的能力。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选入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节选)。题干中设两问,以增加考查的区分度。第一问要求比较两个主人公对“鱼”的情感变化的不同,赋2分。这一问相对而言比较容易。《鱼钓》中主人公刘才宝对“鱼”(逃脱的大草鱼)的态度是由“爱”到“恨”的变化。起初他“看见那条鱼有半人来高,被拎到河边养起来了”,就认为“这条鱼本来是我的”,他很喜欢,很看重这条大鱼;还有“它还真有点劲道呢!”表明他对这条大草鱼的喜爱;而牵鱼泅渡过程中,在大草鱼的蛮力拖拉的情形下,他开始动摇,“觉得犯不着同这畜生争胜负”,由“爱”而生“恨”了。而《老人与海》中主人公圣地亚哥对“鱼”(大马林鱼)的态度是由“恨”到“爱”(敬重)的变化。圣地亚哥连续几天没有捕到鱼而恼恨鱼,在“那条大鱼”上钩,并与他展开了漫长的搏斗后,他开始赞佩鱼有勇气、聪明,慢慢地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感情,觉得这条鱼“很美丽”(大马林鱼是鱼类中的硬汉,是老人圣地亚哥的化身)。第二问要求比较两篇小说的主题意蕴的不同,赋4分,较难。解答时,应扼要概括两文的情节,进而揭示其主题思想内涵。《鱼钓》叙述刘才宝“偷鱼”失利,反被“斗性”强悍的大草鱼拖拽而溺毙河中的悲剧,揭示人性之恶(骄傲、贪婪、狡猾、鄙陋等),以及人对“物欲”的企图挣脱而实际上不能挣脱的悲剧。《老人与海》叙述终于捕获一头大马林鱼的圣地亚哥与尾随而来截食的群鲨的苦斗过程,颂扬了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斗士精神。河南省许昌高级名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拉练(一)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雪浪花杨朔凉秋八月,天气分外清爽。我有时爱坐在海边礁石上,望着潮涨潮落、云起云飞。月亮圆的时候,正涨大潮。瞧那茫茫无边的大海上,滚滚滔滔,一浪高过一浪,撞到礁石上,唰地卷起几丈高的雪浪花,猛力冲激着海边的礁石。那礁石满身都是深沟浅窝,坑坑坎坎的,倒像是块柔软的面团,不知叫谁捏弄成这种怪模怪样。几个年轻的姑娘赤着脚,提着裙子,嘻嘻哈哈追着浪花玩。奇形怪状的礁石自然逃不出她们好奇的眼睛,你听她们议论起来了:礁石硬得跟铁差不多,怎么会变成这样子?是天生的,还是錾子凿的,还是怎的?“是叫浪花咬的。”一个欢乐的声音从背后插进来。说话的人是个上年纪的渔民,从刚到岸的渔船跨下来,脱下黄油布衣裤,从从容容晾到礁石上。老渔民慢条斯理说:“咬你一口就该哭了。别看浪花小,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心齐,又有耐性,就是这样咬啊咬的,咬上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哪怕是铁打的江山,也能叫它变个样儿。姑娘们,你们信不信?”说的妙,里面又含着多么深的人情世故。我不禁对那老渔民望了几眼。老渔民长得高大结实,留着一把花白胡子。瞧他那眉目神气,就像秋天的高空一样,又清朗,又深沉。老渔民说完话,不等姑娘们搭言,早回到船上,大声说笑着,动手收拾着满船烂银也似的新鲜鱼儿。我向就近一个渔民打听老人是谁,那渔民笑着说:“你问他呀,那是我们的老泰山。老人家就有这个脾性,一辈子没养女儿,偏爱拿人当女婿看待。不信你叫他一声老泰山,他不但不生气。反倒摸着胡子乐呢。不过我们叫他老泰山。还有别的缘故。人家从小走南闯北,经的多,见的广,生产队里大事小事,一有难处,都得找他指点,日久天长。老人家就变成大伙依靠的泰山了。”一天后半晌,我披着一片火红的霞光,从海边散步回来,瞟见休养所院里的苹果树前停着辆独轮小车,小车旁边的一个人俯在磨刀石磨剪刀。那背影有点儿眼熟。走到跟前一看,可不正是老泰山。我招呼说:“老人家,没出海打鱼么?”老泰山望了望我笑着说:“哎,同志,天不好,队里不让咱出海,叫咱歇着。”我说:“像你这样年纪,多歇歇也是应该的。”老泰山听了说:“人家都不歇,为什么我就应该多歇着?我一不瘫,二不瞎,叫我坐着吃闲饭,等于骂我。好吧,不让咱出海,咱服从;留在家里,这双手可得服从我。我就织鱼网,磨鱼钩,照顾照顾生产队里的果木树,再不就推着小车出来走走,帮人磨磨刀,钻钻磨眼儿,反正能做多少活就做多少活,总得尽我的一份力气。”“看样子你有六十了吧?”“哈哈!六十?这辈子别再想那个好时候了——这个年纪啦。”说着老泰山捏起右手的三根指头。我不禁惊疑说:“你有七十了么?看不出。身板骨还是挺硬朗。”老泰山说:“哎,硬朗什么?头四年,秋收扬场,我一连气还能扬它一两千斤谷子。如今不行了,胳膊害过风湿痛病,抬不起来,磨刀磨剪子,胳膊往下使力气,这类活儿还能做。不是胳膊拖累我,前年咱准要求到北京去油漆人民大会堂。”“你会的手艺可真不少呢。”“苦人哪,自小东奔西跑的,什么不得干。干的营生多,经历的也古怪,不瞒同志说,三十年前,我还赶过脚呢。”说到这儿,老泰山把剪刀往水罐里蘸了蘸,继续磨着,一面不紧不慢地说:“那时候,北戴河跟今天可不一样。一到三伏天,来歇伏的差不多净是蓝眼珠的外国人。有一回,一个外国人看上我的驴。提起我那驴,可是百里挑一:浑身乌黑乌黑,没一根杂毛,四只蹄子可是白的。这有个讲究,叫四蹄踏雪,跑起来,极好的马也追不上。那外国人想雇我的驴去逛东山。我要五块钱,他嫌贵。你嫌贵,我还嫌你胖呢。胖的象条大白熊,别压坏我的驴。讲来讲去。大白熊答应我的价钱。骑着驴逛了半天。欢欢喜喜照数付了脚钱。谁料想隔不几天,警察局来传我,说是有人把我告下了。告我是红胡子,硬抢人家五块钱。”老泰山说的有点气促,喘嘘嘘的,就缓了口气,又磨着剪子说:“我一听气炸了肺。我的驴,你的屁,爱骑不骑。怎么能诬赖人家是红胡子?赶到警察局一看,大白熊倒轻松,望着我乐的闭不拢嘴。你猜他说什么?他说,你的驴快,我要再雇一趟去秦皇岛。到处找不着你。我就告你。一告,这不是,就把红胡子抓来了。”我忍不住说:“瞧他多聪明!”老泰山说:“聪明的还在后头呢,你听着啊。这回到省事,也不用争,一张口他就给我十五块钱,骑上驴,他拿着根荆条,抽着驴紧跑。我叫他慢着点,他直夸奖我的驴有几步好走,答应回头再加点脚钱。到秦皇岛一个来回,整整一天,累的我那驴浑身湿淋淋的,顺着毛往下滴汗珠——你说叫人心疼不心疼?我插问道:“脚钱加了没有?”老泰山直起腰,狠狠吐了口唾沫说:“见他的鬼!他连一个铜子儿也不给,说是上回你讹诈我五块钱,都包括在内啦,再闹,送你到警察局去。红胡子!红胡子!直骂我是红胡子。”我气的问:“这个流氓,他是哪国人?”老泰山说:“不讲你也猜得着。前几天听广播,美国飞机又偷着闯进咱们家里。三十年前,我亲身吃过他们的亏,这笔账还没算清。要是倒退五十年,我身强力壮,今天我呀——”休养所的窗口有个妇女探出脸问:“剪子磨好没有?”老泰山应声说:“好了。”就用大拇指试试剪子刃,大声对我笑着说:“瞧我磨的剪子,多快。你想剪天上的云霞,做一床天大的被,也剪得动。”西天上正铺着一片金光灿烂的晚霞,把老泰山的脸映得红彤彤的。老人收起磨刀石,放到独轮车上,跟我道了别,推起小车走了几步,又停下,弯腰从路边掐了枝野菊花,插到车上,才又推着车慢慢走了,一直走进火红的霞光里去。他走了,他在海边对几个姑娘讲的话却回到我的心上。我觉得,老泰山恰似一个浪花,跟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形成这个时代的大浪潮,激扬飞溅,早已把旧日的江山变了个样儿,正在勤勤恳恳塑造着人民的江山。老泰山姓任,问他叫什么名字,他笑笑说:“山野之人,值不得留名字。”竟不肯告诉我。一九六一年于北戴河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雪浪花”既指骇浪激起的白色浪花,也喻指像老人一样投身时代浪潮的个体生命。B.老人虽然没有女儿但喜欢自称是别人的老泰山,是因为他见多识广又乐于被人们需要和依靠。C.文章“气促”“喘吁吁”的描写主要表现了老人在回忆往事时的激动情绪,反映了他依然耿耿于怀。D.文章表现了老人打鱼、扬谷、磨剪子等样样能干,表现了劳动人民勤劳能干与热心奉献的形象。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聪明的还在后头呢”中的“聪明”是反语,体现了老人的愤愤不平,表现了他的真性情,丰富了人物形象。B.与《哦,香雪》一样,本文主要以人物对话行文,在对话中彰显人物性格特点,推动情节发展,体现文章主题。C.文章最后把老人比作一朵“浪花”,既赞美老人以凸显主题,又呼应了前文老人对浪花的言论而使结构紧凑。D.老人从路边掐了枝野菊花的描写,与《百合花》中小战士摘野花插在枪管中一样,都用细节刻画人物的情趣。8.文章通过回忆插叙了当年外国人租驴的相关内容,这样安排有何用意?9.杨朔曾说过“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雪浪花》在讲述老泰山的故事时,充满了诗情画意。请结合本文内容进行简要分析。6.B7.B8.①丰富了文章内容。补充了旧社会外国人在中国作威作福的情景和老人当年被卑鄙讹诈和欺辱的坎坷经历。②使老人形象更突出。通过老人讲述时的情态,表现了他对侵略者的愤恨,体现了他的爱憎分明,使人物形象更饱满。③表现了时代的进步。与现在老人受到人民的尊重与爱戴形成对比,通过人物境遇的变化彰显了时代光辉。9.①场景具有诗情画意。海滩、浪花、大海、晚霞、青春姑娘、沧桑老人……意境具有诗情画意。②人物活动富有情趣,赋予庸常生活以诗意。如姑娘们追逐浪花、老人掐花装饰车子等。③文章感情丰富而热烈。如对老渔民勤劳质朴、无私奉献的热情歌颂,对积极投身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讴歌赞美,笔端常含感情。④文章的语言活泼有趣,富有诗性。如“是叫浪花咬的”“想剪天上的云霞,做一床天大的被子”语言富有诗意。【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喜欢自称是别人的老泰山”错误。根据文中“你问他呀,那是我们的老泰山”“不信你叫他一声老泰山,他不但不生气。反倒摸着胡子乐呢”“不过我们叫他老泰山……老人家就变成大伙依靠的泰山了”可知,是大家尊称老人家为“老泰山”,不是其自称。故选B。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与《哦,香雪》一样”错误。本文作为一篇写人记事类散文,以人物对话为主,在人物对话中展开相关叙事。《哦,香雪》虽有人物对话,但行文以心理刻画为主,不以对话取胜。故选B。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分析散文中重要情节的作用,可以从内容、结构、主旨等方面入手。从结构上,作者写老人在旧社会被洋人讹诈欺辱的故事,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同时避免了平铺直叙讲述老泰山一生的历史,这个故事犹如奇峰突起,陡生波澜,引人思考,和现在社会中老人的形象形成对比。从内容上,插叙内容写了老泰山在旧时代被外国人讹诈、欺负的故事,写出老人在旧社会逆来顺受洋人的压迫和剥削,表明过去老泰山生活在底层,过着辛酸的日子,承受着生活的重压,写出其对洋人的愤恨无奈,丰富人物形象。从主旨,通过老泰山和洋人打交道故事的描写,写出其在旧社会遭遇到的欺侮,同老人在新社会受到大家的尊敬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能感受到其在新社会不遗余力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美好形象,也更能感受到老人对新时代热爱的原因。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景物烘托上。文章开头先写大海,再写浪花,写礁石,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云飞浪涌、月照礁喧、浪花撞击礁石的图景,富有诗意。文章结尾“西天上正铺着一片灿烂的晚霞,把老泰山的脸映得红彤彤”老泰山“一直走进火红的霞光里去”。这样一幅磨刀老人推着小车的画面,融入了作者的诗情。人物描写上。“几个年轻的姑娘赤着脚,提着裙子,嘻嘻哈哈追着浪花玩”将追逐浪花描写得充满画意,之后以姑娘们议论礁石引出老泰山飘然而至,与姑娘们对话,这是一幅有情有景、富有诗意的画面。“你想剪天上的云霞,做一床天大的被,也剪得动”将剪刀被磨之后的锋利写得唯美动人,引人联想;“弯腰从路边掐了枝野菊花,插到车上,才又推着车慢慢走了”写老人用花装饰车子,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探寻诗情,写出平凡的日子里的一点诗情画意,让人不由生出无限遐想。感情抒发上。全篇运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我”叙述“老泰山”的故事,抒写了一个理想化、英雄化的人物,勾画出老泰山朴实无华、勤勤恳恳地为大伙服务的美好形象,从中寄托着作者对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的缕缕情思和深情礼赞,饱含着浓郁的情感,谱写出诗的篇章。语言特色上。文章的语言清新优美,生动传神,绘影传神。如《雪浪花》,作者写大海“潮涨潮落,云起云飞”,两种景物(潮、云),四种变化(涨、落、起、飞),勾勒出大海气象万千、风云变幻的动态。写奇形怪状的礁石“是叫浪花咬的”,“咬”字,成了整篇文章的文眼。既写浪花,又状人物,生动传神,意蕴丰厚。如在磨完剪刀后,老人说“想剪天上的云霞,做一床天大的被子”,用联想的手法,用云霞做被子,引发读者无穷的想象,诗情画意跃然纸上,写出老人对自己能为他人做事的自豪,也写出老人对生活、对新时代的无限热爱。河南省周口市恒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曹雪芹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幌。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个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得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方欲问时,只见小丫头子们一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周瑞家的与平儿忙起身,命刘姥姥“只管等着,是时候我们来请你。”说着,都迎出去了。刘姥姥屏声侧耳默候……忽见周瑞家的笑嘻嘻走过来,招手儿叫他。只见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红桃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盘内一个小盖钟。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的问道:“怎么还不请进来?”一面说,一面抬身要茶时,只见周瑞家的已带了两个人在地下站着呢。这才忙欲起身犹未起身时,满面春风的问好,又嗔着周瑞家的怎么不早说。刘姥姥在地下已是拜了数拜,问姑奶奶安。凤姐忙说:“周姐姐,快搀起来,别拜罢,请坐。我年轻,不大认得,可也不知是什么辈数,不敢称呼。”周瑞家的忙回道:“这就是我才回的那姥姥了,”凤姐点头。刘姥姥已在炕沿上坐了。板儿便躲在背后,百般的哄他出来作揖,他死也不肯。这里凤姐叫人抓些果子与板儿吃,刚问些闲话时,就有家下许多媳妇管事的来回话。周瑞家的回来,向凤姐道:“太太说了,今日不得闲,二奶奶陪着便是一样。多谢费心想着。白来逛逛呢便罢;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都是一样。”刘姥姥道:“也没甚说的,不过是来瞧瞧姑太太,姑奶奶,也是亲戚们的情分。”周瑞家的道:“没甚说的便罢;若有话,只管回二奶奶,是和太太一样的。”一面说,一面递眼色与刘姥姥。刘姥姥会意,未语先飞红的脸,欲待不说,今日又所为何来?只得忍耻说道:“论理今儿初次见姑奶奶,却不该说,只是大远的奔了你老这里来,也少不得说了……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越没个派头儿,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说着又推板儿道:“你那爹在家怎么教你来?打发咱们作煞事来?只顾吃果子咧。”凤姐早已明白了,听他不会说话,因笑止道:“不必说了,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