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卓尔不群的雅典》_第1页
【高中历史人民】《卓尔不群的雅典》_第2页
【高中历史人民】《卓尔不群的雅典》_第3页
【高中历史人民】《卓尔不群的雅典》_第4页
【高中历史人民】《卓尔不群的雅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讲主要气候类型与全球气候变化第四讲主要气候类型与全球气候变化1考纲导学考纲呈现1.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全球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规律和特点思维导图考纲导学考纲呈现思维导图考点突破考点一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考点三全球气候变暖考点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断考点突破考点一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考点三全球气候变暖考点二考点一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候的形成因素主要包括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

位置、地形和洋流等。具体分析如下:1.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决定了气候的热量带和气温的高低分布。考点一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太阳辐射(纬度位置)4气候带最冷(最热)月均温热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亚热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温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亚寒带最热月平均气温略高于10℃寒带最热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气候带最冷(最热)月均温热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亚热带52.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1)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

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的天气。副极地低气

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2)风带性质:信风——一般是温暖干燥,但如果是从海洋吹向陆地,则性

质变为温暖湿润。西风——温凉湿润,带来温差小的阴雨天气。极地东

风——寒冷干燥。(3)气团:掌握海洋气团和大陆气团的性质及具体气团对气候的影响。2.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6归纳如下:单一气压带、风带、气团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

冰原气候:极地高气压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带不同气压带、风带、气团交替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

热带季风气候:雨季受赤道气团(西南季风)控制,旱季受东北季风控制

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夏季风(东南季风或西南季风)控制,冬季受冬季风(西北季风或东北季风)控制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受东南季风控制,冬季受西北季风控制归纳如下:单一气压带、风带、气团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73.海陆位置(1)大陆东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主要有温

带、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2)大陆西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主要有温带

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3)内陆和沿海—大陆性和海洋性—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3.海陆位置84.地形地势(1)山地由于海拔的影响,形成了周围气温高、中心气温低的分布特点;

盆地因地势中间低周围高,形成了周围气温低、中心气温高的分布特

点;高大的山地由于海拔的影响,引起水热的垂直分布,从而形成气候的

垂直变化。(2)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雨影区。(3)山脉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分布规律和范围。如南、北美洲西部高大的

科迪勒拉山系使得西海岸气候呈现南北狭长延伸而逐步更替的变化特点。4.地形地势95.洋流(1)暖流:增温增湿,影响的气候类型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部分地区的

热带雨林气候。(2)寒流:降温减湿,影响的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沙漠气候。方法技巧1.造成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1)若是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则造成两地年均温大小差异的主要因素

一般为纬度因素。5.洋流10(2)若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造成两地年(日)温差大小的主要因素一般为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因素;若某地冬季气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有山脉

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若夏季气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

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常考虑地形因素。(3)若是位于同纬度大陆东西两岸的两地,则造成两地气温大小差异的

主要因素一般为洋流。(4)若是距离较近的两地气温大小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虑地形因素。(2)若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造成两地年(日)温差大小的主112.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1)首先是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判断两地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位

置,即大气环流的不同。(2)如果是相距较近的两地降水有明显差异,一般考虑地形(迎、背风坡)

因素。(3)如果是大陆东西两岸的两地,除考虑大气环流因素外,一般还要考虑

洋流因素。

2.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12命题视角影响气候的因素的综合分析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要求。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依山坡而建,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有“风城”之

称。下图示意惠灵顿的位置。命题视角影响气候的因素的综合分析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要求13分析惠灵顿常年多风的原因。分析惠灵顿常年多风的原因。14答案地处西风带,常年盛行偏西风(4分),两岛之间为海峡,风速加快(3

分);依山面海,迎风(3分)。解析结合图分析可知,惠灵顿地处西风带,常年受西风控制,盛行西风,

加上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喇叭形地貌有利于西风的深入。答案地处西风带,常年盛行偏西风(4分),两岛之间为海峡,风15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要求。下图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

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

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要求。16

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

17答案位于热带,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受东部山脉阻挡)处于东南信

风的背风坡,不利于降水;(势力强大的)沿岸寒流的减湿作用强。解析本题考查干旱的成因。干旱主要和气温高、降水少等因素有

关。根据图示结合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进行分析。答案位于热带,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受东部山脉阻挡)处于18考点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断1.主要气候类型(1)热带气候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非洲中部、巴西南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南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干、湿季明显交替热带季风气候北纬10°~北回归线之间大陆东岸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全年气温高,旱、雨两季分明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撒哈拉、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全年干旱少雨考点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断1.主要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19(2)亚热带气候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2)亚热带气候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20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我国华北、东北,日本北部,朝鲜半岛北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冬寒夏热,全年干旱少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西欧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3)温带气候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21(4)亚寒带和寒带气候温度带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亚寒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北纬50°~70°之间的大陆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寒带苔原气候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全年严寒

冰原气候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南极大陆、格陵兰岛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

团控制全年酷寒(4)亚寒带和寒带气候温度带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22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高山气候高大的山地、高原青藏高原、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地势高,地势起伏大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5)高山气候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高山气候高大的山地、232.主要气候类型的判断(1)根据分布规律判断气候类型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根据纬度位置确定所在南、北半球和温度带,

二是根据经度位置确定海陆位置(大陆东、中、西部),三是用地理坐标

定位法对照下图确定气候类型。2.主要气候类型的判断24【高中历史人民】《卓尔不群的雅典》pptPPT精品25步骤依据因素变化

结论以形定位气温变化6、7、8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线)

北半球

12、1、2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线)

南半球以温定带最冷(热)月均温最冷月平均气温>15℃

热带气候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15℃之间

亚热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0℃之间

温带气候

最热月平均气温<15℃

寒带气候(2)根据气候特征判断气候类型根据气候的两大要素资料来判断,具体见下表:步骤依据因素变化

结论以形气温变化6、7、8月气温高(气温曲26以水定型降水的季节分配(降水类型)年雨型(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2000mm热带雨林气候

年降水量700~1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年降水量750~1000mm热带草原气候

年降水量1500~2000mm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800~1500mm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500~600mm温带季风气候

冬雨型(冬季多雨,夏季干旱)年降水量300~1000mm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终年少雨)年降水量<250mm热带沙漠气候、极地气候以水降水的季节分配(降水类型)年雨型(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27(3)根据气候的成因判断结合形成气候的纬度(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形和洋流等因素,特别

是大气环流因素进行判断,例如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

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极地气候等。该内容在前面已经

讲述,这里不再重复。(4)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判断①四处(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

和中美洲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距赤道较远的热带雨林气候——(3)根据气候的成因判断28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②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上升气

流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③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西风带内,但处于山脉的背风

坡。如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山脉阻挡了西风,

降水稀少,形成了干旱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④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和新西兰)。⑤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呈南北狭长延伸的特征,主要是因为受高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29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

于太平洋沿岸地带。⑥受寒流影响热带沙漠气候延伸到赤道附近。如南美洲秘鲁沿岸,受秘

鲁寒流影响热带沙漠气候延伸到赤道附近。⑦北半球同一种气候,在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较低,这是受沿

岸寒流影响的结果;而在中高纬度大陆西岸分布的纬度较高,这是受沿

岸暖流影响的结果。

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30命题视角一气候类型的判断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

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

亏缺,气候干燥。下图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温度曲线图。读

图,完成下面两题。

命题视角一气候类型的判断31【高中历史人民】《卓尔不群的雅典》pptPPT精品321.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温度要求是≥20℃,最

短生长期为4个月。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

(

B)A.①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B.②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C.①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D.②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C1.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温度要求是≥233解析该农作物喜温好湿,且温度要求是≥20℃,最短生长期为4个

月。①地每个月温度均在20℃以下,虽然水分条件在7、8两个月较好,

但满足不了4个月生长期要求。②地有5个月温度在20℃及其以上,满足

该农作物生长期需求,但②地水分严重缺乏。故选B。解析该农作物喜温好湿,且温度要求是≥20℃,最短生长期为342.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D)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D.高原和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C2.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D)C35解析①地纬度为北纬29.7°,位于亚热带,但其夏季最热月均温在1

5℃以下,推测其海拔高,为高原和高山气候。②地纬度为北纬39.0°,位

于温带,但其水分盈亏量全年为负,说明全年干旱,推测其为温带大陆性

气候。故选D。解析①地纬度为北纬29.7°,位于亚热带,但其夏季最热月36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7年是加拿大建国150周年,国家公园免费开放一年。加拿

大落基山南段的众多国家公园,自然风光美丽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游

客。材料二

下图为“加拿大50°N附近温哥华—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及

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命题视角二气候类型及特征的成因分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命题视角二气候类型及特征的成因37

(1)游客感觉到莱斯布里奇与温尼伯气温不同。试比较同属温带大陆性

气候的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

(4分)

38(2)游客继续西行至“加拿大雨都”温哥华,发现这里与落基山以东的

气候不同。温哥华属

气候,

这里降水较多的原因有

(4分)答案(1)莱斯布里奇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年降水

量较少(温尼伯冬季气温低;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大;年降水量较多)。落

基山东麓地区频繁受到下沉暖气流的影响(焚风效应)。(2)温带海洋性常年盛行西风;暖流增湿;地形抬升(2)游客继续西行至“加拿大雨都”温哥华,发现这里与落基山以39解析(1)本题考查气候特征。由两地气候资料图可以读出莱斯布里奇

年降水量为380mm,1月平均气温约为-6℃;而温尼伯年降水量为521

mm,1月平均气温约为-16℃;莱斯布里奇冬季气温明显高于温尼伯是受

下沉气流影响。(2)本题考查气候类型与特征分析。依据图文信息可判断温哥华位于50

°N的大陆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全年受西风影响,且位于迎风坡,

加之受暖流影响,降水较多。解析(1)本题考查气候特征。由两地气候资料图可以读出莱斯布40考点三全球气候变暖

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1.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①

冷暖

和②

干湿

变化。考点三全球气候变暖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1.气候变化的2.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1)特点:气候有波动,总趋势在③

变暖

。(2)主要原因: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大规模森林破坏,大气中④

二氧化碳

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3)升温原理:二氧化碳能够吸收⑤

地面

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特别提醒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整体趋势,所以并不是说地球上任

何时间或任何地点温度都在上升。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气候异常事

件多发,某些地方甚至出现冷冬天气,这其实也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一种表现。2.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可能影响影响具体表现海平面上升改变⑥

海岸线

,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海拔较低的⑦

沿海

地区面临被淹没的危险对农业生产带来影响有利:全球气候变暖预示着⑧

积温

增加,⑨

生长期

延长,提高作物产量;不利:温度升高伴随着⑩

干旱

加重,造成

供水

不足,使农作物减产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

降水量

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加剧水资源的

不稳定性

与供需矛盾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可能影响影响具体表现海平面上升改变⑥海岸三、应对气候变暖的措施1.节能减排: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多使用

清洁

能源;提高能源

利用效率

,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2.保护生态:防止森林火灾;大力

植树种草

。3.积极应对:科学预测,积极适应未来气候变化。

三、应对气候变暖的措施1.节能减排: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多使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导致气温升高的主要原

因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具体分析如下:

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2.全球气候变暖的可能影响(1)海平面上升

2.全球气候变暖的可能影响(2)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2)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4)对农业的影响(4)对农业的影响(5)对工业的影响(5)对工业的影响(6)对人类健康的影响(6)对人类健康的影响3.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

3.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命题视角一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

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两题。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下图)及产生的影

响。命题视角一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

1.对上图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

相符的是

(D)A.年蒸发量始终不变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C1.对上图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由两幅景观图片可知,该

地区因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明显,冰川融水随河流外流,导致该地区地表

淡水资源总量不断减少,D项正确;水域面积的变化和气温的改变,均会

影响蒸发量,A项错误;河湖水量早期随冰川融水的增多而增加,但后期

随着冰川面积的减少,冰川融水补给量减少,河湖水量也会减少,B项错

误;水资源、气候及地表状况的改变,会导致生物种类和数量发生相应

改变,C项错误。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由两幅景观图片可知,该2.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

(D)A.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解析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海平面上升的依据,可以理

解为海平面上升带来的明显影响;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不会因海平面升

降变化而受影响,D项正确;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的海拔会相应降低,A

项错误;海平面上升是因为海水热膨胀和极冰融化,故两者均可以作为

海平面上升的依据,B、C项错误。C2.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

全球变暖相关数据变化趋势示意图全球变暖导致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引人关注。地理小组的学生将上图中

近十几年来(阴影所示)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与以前进行了比较。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教师用书专有)学生经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与上图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B)A.海洋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减速上升B.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C.火山喷发频率增加,海平面加速上升D.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海平面减速上升C※(教师用书专有)学生经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与上图所示信息相符解析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图示年平均陆面、海面温度变化

曲线在2000年以后都高于多年平均值,但曲线斜率变小,说明地表增温

趋缓;图示海平面变化曲线近年来大于多年平均值,且斜率较大,则海平

面仍在加速上升,则A、D错误;图示火山喷发出现的主要年份对应的时

间间隔,反映了从1960年至2000年前呈现频率增加趋势,但从图示最后

一次喷发后又较长时间无喷发,又体现了频率变小特征,故C错误。故B

正确。解析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图示年平均陆面、海面温度变化

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

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

完成下题。

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教师用书专有)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

(B)A.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B.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C.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D.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C※(教师用书专有)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 (B解析本题考查气候变化。读图可知,甲到乙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

北界向北移,说明气温上升,故A项错误;乙到丙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北

界向南移,但幅度较小,说明气温略有下降,B项正确;甲到丙时期太阳辐

射持续增强应该导致气温持续上升,这与实际气温变化不符合,C项错

误;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气温应上升,这与实际气温变化不符

合,D项错误。解析本题考查气候变化。读图可知,甲到乙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命题视角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差异原因分析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

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一般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下面两题。3.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

(A)A.蒙古高原B.亚马孙平原C.巴西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C命题视角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差异原因分析3.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解析从材料中“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

区一般比低纬度地区大”可知,北半球纬度较高地区升温幅度可能最

大,符合这一条件的是蒙古高原。解析从材料中“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4.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B)A.大气成分的差异B.海陆分布的差异C.太阳辐射的差异D.大洋环流的差异解析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大,陆地比热较小,升温速度快,导致该半

球升温幅度较大;而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海洋比热较大,升温速度慢,导致

该半球升温幅度较小。C4.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B)解析命题视角三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滨城市

德班召开,大会重点关注了二氧化碳排放。完成下题。5.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

40%~45%。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

(B

)①推广太阳能、核能

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③增加森林面积

④提高单位GDP能耗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C命题视角三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A.①②B.①③C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全球变暖的因素。推广太阳能、核能可以降

低能源消费结构中化石燃料的比重,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故①正

确;增加森林面积可以增加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从而减少单位

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故③正确;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

比重,即相对提高了化石燃料的比重,造成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加,故②错

误;提高单位GDP能耗,增加了化石燃料的消耗,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故④错误。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全球变暖的因素。推广太阳能、核能可以降

低dsfdbsy384y982ythb3oibt4oy39y409705923y09y53b2lkboi2y58wy0ehtoibwoify98wy049ywh4b3oiut89u983yf9ivh98y98sv98hv98ys9f698y9v698yv98x98tb98fyd98gyd98h98ds98nt98d8genklgb4klebtlkb5ktkeirh893y89ey698vhkrnelkhgi8eyokbnkdhf98hodfhxvy78fd678t9fdu90gys98y9shihixyv78dfhvifndovhf9f8yv9onvkobkwkjfegiudsfdbsy384y982ythb3oibt4oy39y409705923y09y53b2lkboi2y58wy0ehtoibwoify98wy049ywh4b3oiut89u983yf9ivh98y98sv98hv98ys9f698y9v698yv98x98tb98fyd98gyd98h98ds98nt98d8genklgb4klebtlkb5ktkeirh893y89ey698vhkrnelkhgi8eyokbnkdhf98hodfhxvy78fd678t9fdu90gys98y9shihixyv78dfhvifndovhf9f8yv9onvkobkwkjfegiudsfdbsy384y982ythb3oibt4oy39y409705923y09y53b2lkboi2y58wy0ehtoibwoify98wy049ywh4b3oiut89u983yf9ivh98y98sv98hv98ys9f698y9v698yv98x98tb98fyd98gyd98h98ds98nt98d8gendsfdbsy384y982ythb3oibt4oy39y456384866666gjfdghmghm56384866666gjfdghmghm

56384866666gjfdghmghm

56384866666gjfdghmghm

56384866666gjfdghmghm

56384866666gjfdghmghm

56384866666gjfdghmghm

563848666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