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语文
少年中国说梁启超
梁启超(1873年—1929年),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一、作者简介
写于1900年,正在戊戌变法后,作者梁启超流亡日本之时。二、写作背景
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戊戌变法失败迫使梁启超逃亡日本,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变法图强的努力,到日本的当年就创办了《清议报》,通过媒介竭力推动维新运动的继续。当时帝国主义制造舆论,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为了驳斥帝国主义分子的无耻滥言,也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启超适时地写出这篇《少年中国说》。此文是一篇篇幅较长的政论文,作者站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立场上,在文中将封建古老的中国与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国作了鲜明的对比,极力赞扬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鼓励人们肩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表达了要求祖国繁荣富强的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被公认为梁启超著作中思想意义最积极,情感色彩最激越的篇章,作者本人也把它视为自己“开文章之新体,激民所之暗潮”的代表作。三、作品赏析层层递进,逻辑严密。
从全文看,作者开篇就提出外国人认为中国是“老大帝国”的问题,尔后阐明“老大帝国”的实际含义,进而辨明今日之中国实非“老大帝国”,因此激励青年要为“少年之中国”而努力奋斗。在圆融贯通的层次中体现出严谨周至的逻辑力量,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从个别段落上看,也是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如第二段中,由老年人“常思既往”推出:“故生留恋心”,“故保守”,“故永旧”;由老年人“常多忧虑”,推出:“故灰心”,“故怯懦”,“故苟且”,“故能灭世界”。行文中排比、递进句法的运用,更显示出作者思维的明晰和推理的严谨。四、表现手法语言形象生动,对比鲜明。
全文在阐发辨析“老大帝国”与“少年中国”的过程中,围绕“老大”与“少年”的基本形象进行鲜明的对比。如有少年人与老年人的对比、中国过去强盛与今日颓老的对比,有“如其老大”与“如其非老大”的对比。而在每一对比中都大量运用鲜明的形象来说明,如将老年人比作“夕照”、“瘠牛”;少年人比作“朝阳”、“乳虎”;将老朽为保其位比为乞儿拾金锭;将老朽、少年与中国之关系比为迁居者、入室者与屋之关系。形象的对比不但使抽象的事理具体化,还使文章显得摇曳多姿,奇彩纷呈。四、表现手法感情充沛,富有气势。
为表达奔放的感情,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排比、博喻,或复沓、呼应,使文章气势浓重炽烈。作者还常用多变的句式表述激情,或感叹,或设问,或奇或偶,或韵或白,或骈或散,节奏明快。无论是新旧雅俗之语,还是古诗名句西谚,写到痛快之处信手拈来,毫无检束。这种酣畅淋漓的用笔使全文情感真挚,热烈动人,富有极大的鼓动性。四、表现手法《中外名家经典作品选》:这篇演讲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字里行间饱含爱国激情,对处于内外交困情况下的中国知识分子,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时隔一个多世纪,重温这篇演讲,仍使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青年是一个民族的希望与脊梁,青年肩负着保卫和建设祖国的重任。因此,青年必须发愤图强,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理想而奋斗。《阅读梁启超》: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是青春中国诞生的第一口呼吸,足见其于当时青年影响之大。五、名家点评晋崖:开文章之新体激民气之暗潮。李承林:此文思想积极,感情饱满,气势昂扬,具有非常强大的震撼力!赵博:这篇《少年中国说》最鲜明的特点首先表现为它强烈的批判性,用犀利的语言对中国这个“老大帝国”逐层进行解剖。与此同时,《少年中国说》通篇不是用冷静的分析、严密的逻辑逐层论证,而是顺着情感的奔流,纵笔而成。一落笔,“欲言国之老少,请言人之老少”。就像久遭禁锢的情感的火山,突然爆发。目的就是为了克服氏族传承5000年的谎言,断了崇洋媚外的根源,了结卖国而偷生的情愫,对于当时那些空怀报国之志,却无救国之方的仁人志士们来说具有强烈的激励性和启发性。五、名家点评梁启超近一生坎坷波折,将民主进步之光带给民众,成为近代中国伟大启蒙者。毛泽东说,年轻时影响他最大的人就是梁启超;胡适说,少年时读了梁启超的文字像受到电击。戊戌变法已经过去一百多年,梁启超却从未淡出中国社会改革者的视野,每次我们回望梁启超,都能够强烈感受到新的启迪与冲击。六、后世影响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梅家玲说:“他提出的对文化遗产的检讨的理念,对于青春、对于一个全新国家形态的憧憬和追求,感染并召唤了新一代的知识分子,直到现在,都有很大的影响力。”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风行,将“少年”一词在清末社会里变成一种时尚的革命名词,彼时追求进步的年轻知识分子竞相以“少年中国之少年”或“新中国之少年”自称。1902年南洋公学学生组织“少年中国之革命军”,而汪精卫后来密谋行刺醇亲王载沣被捕,吟出“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名句,“少年也已经从概念、理想化身为血肉之躯、革命的先锋、未来历史的塑造者”。六、后世影响梁启超面对腐败无能的封建统治、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情势,为唤醒民众,救国图强,写下气吞山河的《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蕴含诸多的先进思想,善于从教育运行规律着眼,进行教育立意的深化,尤其在当代对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谢谢
A13义勇军进行曲田汉
词作者——田汉(1898.3.12-1968.12.10)湖南长沙人,话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剧本作家,小说家,诗人,歌词作家,文艺批评家,社会活动家,文艺工作领导者。一、词曲创作
曲作者——聂耳,汉族,云南玉溪人。中国音乐家。代表作:《毕业歌》、《金蛇狂舞》、《卖报歌》等。一、词曲创作
《义勇军进行曲》最早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1934年秋,田汉为该片写了一首长诗,其中最后一节诗稿被选为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歌词写完后不久,田汉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1935年2月,导演许幸之接手《风云儿女》的拍摄,不久后,去监狱里探监的同志辗转带来了田汉在狱中写在香烟盒包装纸背面的歌词,即《义勇军进行曲》的原始手稿。二、创作背景
影片《风云儿女》描写的是“九一八”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的东三省,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一些知识分子从苦闷、彷徨中勇敢走向抗日前线。这首歌曲像一支战斗号角,凝聚着中华儿女“不做亡国奴”的怒吼。二、创作背景
三、歌曲赏析1935年,随着《风云儿女》在各个影院的播映,《义勇军进行曲》立即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成为流行极广的抗战歌曲。1940年,美国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在纽约演唱了该曲,并在1941年灌制了一套名为《起来》的中国革命歌曲唱片,宋庆龄亲自为其撰写了序言。四、社会影响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该曲作为代表中国的歌曲演奏。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义勇军进行曲》被选入反法西斯盟军胜利凯旋的曲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同盟国集会时,《义勇军进行曲》被选为代表中国的歌曲。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该曲作为国歌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响起,由晋察冀军乐队演奏,总共演奏了十余次。四、社会影响谢谢攻坚克难赢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狂人日记鲁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被称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一、作者简介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
《朝花夕拾
》杂文集:《坟》《热风》《
华盖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和《且介亭杂文》等。学术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狂人日记》发表在1918年5月的《新青年》上,恰好是十月革命胜利半年之后,五四运动爆发一年之前;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五四”时代的革命精神,在这篇作品里体现得非常充分。《狂人日记》就为五四运动吹响了号角,是在“五四”前夕用文学形式向封建主义宣战的檄文。这篇小说的矛头不仅指向封建礼教,而且要求推翻整个封建制度的根基。二、创作背景吃人问题的提出吃人问题的深化吃人问题的反思对未来寄托希望三、文章结构一层(题序、第1——3段)二层(第4——10段)三层(第11——12段)四层(13段)
《本草纲目》记载“人肉可以煎吃”;
历史记载易子而食;食肉寝皮;割股疗亲;
易牙蒸子献给齐桓公。
狼子村的大恶人的心肝被挖出来用油煎炒了吃;现实生活
街上的女人要咬孩子;
人血馒头治痨病;徐锡林的心肝被炒吃。
这些事例,揭示出民族集体无意识吃人欲望的存在,展示出封建制度下国民生存的悖论与无奈,以及愚弱的精神状态。四、主旨探究
问题1:本文提到了哪些“吃人”事例?作者为什么选用这些事例?
极大限度地揭示了封建主义“吃人”的罪恶,指出了封建家族制度、封建礼教(仁义道德)对人性的扼杀。
“中国的文明,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筵席”(《灯下漫笔》)四、主旨探究问题2:小说反映了怎样的主旨?
寄希望于小孩、未来,反映了进化论的思想,富于理想主义色彩。四、主旨探究
问题3:“救救孩子”的呼声有怎样的涵义?剖析:文言体表现“正常人”的世界,白话体则用于表现“狂人”的内心世界。主人公病愈后成为候补官员,团圆结局,暗含主题“失败”——狂人加入了吃人行列。狂人成为常人,便失去了反抗性。五、文本细读1.《狂人日记》为什么在日记前加一则文言小序?2.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剖析:这是狂人对“吃人者”本质的认识。吃人者因凶恶而吃人,害怕被人吃而怯弱,又像狐狸一样狡猾地为自己吃人找出各种冠冕堂皇的借口。3.我诅咒吃人的人,先从他起头;要劝转吃人的人,也先从他下手。剖析:狂人对吃人极端痛恨,所以要诅咒吃人的人。而亲兄弟相食,异常可悲,不可饶恕,在狂人看来,首先诅咒的人应是大哥。狂人的最终目的是劝人放弃吃人。而大哥的良知未泯,加上和自己有血缘关系,更有可能被劝转,因此狂人首先想到要劝转的人也是其大哥。4.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死也不肯跨过这一步。剖析:在吃人的社会,一切人都有可能吃人,一切人都有可能被吃。人和人之间互相猜忌和怀疑。这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提防、倾轧、残杀,并且已经成为一种难以遏止的恶性循环。5.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剖析:狂人在别人的蒙蔽之下有可能吃了亲妹子的肉,使原本一个极端反对吃人的人,也可能成为吃人者。这是狂人的自我估价和反思,充满了自我忏悔的精神,充满了对吃人社会的无奈、绝望和控诉。六、小说形式探究
中国传统小说结构一般采取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写法,结构方式注重有头有尾、顺序展开情节。但《狂人日记》的十三则日记不标年月日,用第一人称叙述,以狂人的心理意识流动组织小说,仔细体会这种现代技法的好处。打破传统小说结构模式,着重表现了“狂人”的内心状态,叙述带有主人公的感情意识,读者因此更容易站在“狂人”的角度看待问题。从医学角度看,日记是精神分裂症的胡言乱语,遵循严格的医学现实主义。作品看似荒诞,反映的却是最深刻的现实。七、作品影响《狂人日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文化史上都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文学)创作的基础;它的深切的思想是中国现代启蒙主义的高度概括。其在形式和思想方面都深刻影响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思想史。谢谢观赏五四断想闻一多A38目录三
诗歌主张及创作二
文本解读一
作家介绍壹作家介绍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汉族,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生平简介生平简介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喜欢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1919年五四运动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长。“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是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人物故事1930年秋,闻一多受聘于国立青岛大学,任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当时的青岛是一个殖民统治影响相当严重的海滨名城,日本人在此气焰嚣张,为非作歹。曾有青岛大学学生在海滩上无端被日本浪人打得遍体鳞伤,日本浪人反把学生送到警察局扣押。警察一面向日本人谄笑,一面打电话指责校方放纵学生。闻一多闻而大怒,一面大声疾呼:“中国!中国!你难道亡国了吗?”一面找校长评理。在闻一多和学生们的强烈抗议下,警方不得不释放学生。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和山东地方势力的争权夺利斗争延伸到青岛大学内部,派系纷争,风潮迭起,闻一多受到不少攻击与诽谤,被迫辞职。当时国立山东大学校门人物故事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在西南联大时期,特别是1943年以后,闻一多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领导下,积极投身于反对国民党政权的独裁统治、争取人民民主的斗争的洪流。1944年,参加西南文化研究会,随后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从此,他以民主教授和民盟云南省支部领导人的身份,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成为广大革命青年衷心爱戴和无比尊敬的良师益友。在“一二.一”学生爱国运动中,闻一多始终站在广大爱国学生一边,指导和鼓舞他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一二.一”运动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人物故事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当时的中文系主任为朱自清,闻、朱两位诗人兼学者,开始论学共事,并且成为挚友。除任清华教授外,闻一多还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艺专等校兼课,学术上也从唐诗的研究上溯到先秦两汉诗歌的研究,重点开拓了《诗经》与《楚辞》的研究领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西南联大任教授,积极参加爱国民主斗争。《诗经》《楚辞》人物故事
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的李公朴的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演讲》,当天下午在西仓坡宿舍门口即被国民党昆明警备司令部下级军官汤时亮和李文山枪杀。闻一多,1899~1946作品简介闻一多著作《冬夜草儿评论》与梁实秋合著,1922年,清华文学社《红烛》(诗集)1923年,上海泰东图书局;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死水》(诗集)1928年,上海新月书店;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闻一多全集》(1一4册)1948年,上海开明书店;1982年,三联出版社《闻一多选集》1951年,上海开明书店《闻一多诗文选集》195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楚辞校补》(古典文学研究)1942年,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神话与诗》(古典文学研究)1956年,古籍出版社《古典新义》(上下册,古典文学研究)1956年,古籍出版社贰文本解读创作背景1945年5月,抗日战争的胜利曙光冉冉升起,中国历史即将翻开新的一页,不少人似乎为这“新”的莅临而欢呼雀跃、而沉溺其中。诗人闻一多应约写下这篇“微言大义”的《五四断想》,深情地寄寓着将个人前途与民族命脉系扣在一起的西南联大莘莘学子:回望、拜谒“五四”时,更应该意识当时“旧的”(文化、社会、习俗等)“不肯让路的”,阻碍“新的上来”,因此必须不能有所懈怠地用热血、青春、胆识、才干等继续去“挤”、继续去“革命”,因为“新的必然是发展的,能发展的必然是新的”。“新的必然是发展的,能发展的必然是新的”蕴含了闻一多对“五四”精神的个性解读和哲学阐释。内容节选旧的悠悠死去,新的悠悠生出,不慌不忙,一个跟一个,——这是演化。新的已经来到,旧的还不肯去,新的急了,把旧的挤掉,——这是革命。挤是发展受到阻碍时必然的现象,而新的必然是发展的,能发展的必然是新的,所以青年永远是革命的,革命永远是青年的。新的日日壮健着(量的增长),旧的日日衰老着(量的减耗),壮健的挤着衰老的,没有挤不掉的。所以革命永远是成功的。赏析“新的必然是发展的”,道出的是坚守信念的掷地有声。在旧时代开展革命,要信念;人生存于世,要信念;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也要信念。信念是革命火炬、是精神食粮、是工业血液……“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文化嬗变与社会转轨的大幕,它高举“科学”与“民主”的大纛,给国人以全新的心灵冲击和行动指向,这种“全新”诠释了何谓真正的前所未有,也诠释了何谓真正的生命活力。叁诗歌主张及创作诗歌主张在创建格律体时,闻一多提出了具体的主张,就是著名的“三美”:“诗的实力不独包括着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并且还有建筑的美。”音乐美是指诗歌从听觉方面来说表现的美,包括节奏、平仄、重音、押韵、停顿等各方面的美,要求和谐,符合诗人的情绪,流畅而不拗口——这一点不包括为特殊效果而运用声音。绘画美是指诗歌的词汇应该尽力去表现颜色,表现一幅幅色彩浓郁的画面。建筑美是指针对自由体提出来的,指诗歌每节之间应该匀称,各行诗句应该一样长——这一样长不是指字数完全相等,而是指音尺数应一样多,这样格律诗就有一种外形的匀称均齐。
“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闻一多的诗具有极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他的全部诗作,成为他诗歌创作的基调。也充分体现了闻一多生命中充斥的如同火焰一般的精神与力量。诗歌创作诗歌创作
太阳啊,也是我家乡的太阳!此刻我回不了我往日的家乡,便认你为家乡也还得失相偿。太阳啊,慈光普照的太阳!往后我看见你时,就当回家一次;我的家乡不在地下乃在天上!《太阳吟》(节选)诗歌创作《最后一次的演讲》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选句
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的!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诗歌创作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那朝霞在花瓣上,那花心的一缕香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象春风里一出梦,象梦里的一声钟,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忘掉她》(节选)谢谢断魂枪老舍CONTENTS目录作品解读作者简介课堂拓展321课堂拓展壹霸王枪——西楚霸王项羽。龙胆亮银枪——猛将乃常山赵云赵子龙。火龙枪——《封神榜》中四大天王之一的冀州侯苏护掌中宝器。梅花枪——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宝枪。沥泉枪——精忠报国岳飞岳元帅。虎头湛金枪——三国五虎上将之一,马超的掌中宝枪。神威烈水枪——平定倭寇的明代名将戚继光掌中宝枪。五虎断魂枪——隋唐英雄中第七条好汉、越国公罗成的祖传宝枪。绿沉枪——蜀国名将、九伐中原的姜维之掌中宝枪。芦叶枪——乃北宋名将杨家六郎杨延昭的宝枪。梨花枪——北宋杨门女将穆桂英凭大破天门阵的掌中宝枪。(一)中国古代名枪透甲枪——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唐名将李光弼掌中宝枪。九曲枪。六合枪。明月枪。清风枪——三国名臣、刘备之师、左中郎将卢植所用宝枪。点钢枪——水浒中小李广花荣以及扑天雕李应使的都是点钢枪。一丈威。雁翎枪。钩镰枪——相传为抗金名将岳飞所创大破金兀朮的连环拐子马。另传梁山第十八条好汉金枪手徐宁也有一套祖传钩镰枪法。朱缨枪。(一)中国古代名枪索命断魂枪是武术中的一套久享盛名的长器械套路。其套路招势刚劲有力,节奏分明,变化多端,连贯通达.技击点神出鬼没,取其要害,索其性命,断其魂魄。主要枪法有拦、拿、孔、挑、刺、崩、抡,还有舞枪花等。全套共为两段。第一段主要是拦拿扎枪;第二段主要是舞花、抡扎及长枪短用等。其练习决窍是身走灵如猫,枪出迅如镖,枪扎一条线,枪抡不见面,收枪如捺虎,枪摆似游龙,手眼身法步,气力达枪尖。(二)真实的“断魂枪”22岁时,老舍因退婚事件生了一场大病,几乎要了他的命。病好之后,想起锻炼身体,从此和打拳结下了不解之缘。最早是练剑术。老舍不仅会舞剑,而且舞得颇有心得,居然编了一部《舞剑图》。老舍的第一本专著居然是武术专著,可惜这部《舞剑图》已失落多年。1930年,《学生画报》的记者陈逸飞,看望从英国转道新加坡回国的老舍,看到他练拳。他说他练的是昆仑六合拳,并且为其解说六合拳的流派。1933年4月,老舍忽患背痛,痛得很厉害,医治无效,大夫无策。这使他下决心加强锻炼,便拜济南著名回教拳师马永奎为师,开始系统练拳。拳术结合狗皮膏药果然见效。从此,老舍不再间断拳术锻炼。此事在《赠拳师马永奎扇面题词》上有详细记载。(三)老舍与拳师马永奎的交往《史记》之《游侠列传》、《刺客列传》——魏晋神异、志怪小说、唐传奇——宋元话本《碾玉观音》等——明清小说《水浒传》、《包公案》、《七侠五义》等——民国时期,二十年代平江不肖生、赵焕亭;三十年代之后武侠小说北派五大家:《蜀山剑侠传》、《青城十九侠》、《云海争奇记》、《十二金钱镖》、《鹰爪王》、《卧虎藏龙》等——当代港台的金庸、梁羽生、古龙等的作品。(四)“武侠小说”的历史演变:“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成。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史记·游侠列传》(四)“武侠小说”的历史演变:“救人于厄,扶人于困”(唐以前)“以武行侠、救世安邦”(唐以后)“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梁启超)(五)中国现代作家的“侠客”情结“贵力而尚强……独立自由之人道也”(鲁迅)“借文字的力量,把野蛮人的血液,注射到老态龙钟颓废腐败的中华民族身体里去使它兴奋起来,年轻起来,好在廿世纪舞台上,与别个民族争生存权利”。——苏雪林(六)晚清历史与国人心态“……(列强)日日议瓜分,逐逐思择肉,以我人民为其圉下之隶,以我财产为其囊中之物,以我土地为其版内之图”。——梁启超美国华尔洋枪队作者简介贰北京人满族人穷人近十年生活在国外的经历两个发达的坐标系舒乙五句话概括老舍生平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北京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曾任小学校长。1924年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汉语教师,并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30年回国后曾在齐鲁大学、山东大学任教授。抗战期间,在重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任理事兼总务部主任。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回国。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1966年8月“文革”初期受迫害而去世。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短篇小说:《断魂枪》话剧:《龙须沟》、《茶馆》等老舍作品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没有大将的韬略,可是小卒该作的一切,我确是作到了。以前如是,现在如是,希望将来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刻上: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老舍文艺界尽责的小卒----老舍作品解读叁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阶段,此时一方面,古老的传统文明正在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
- 信息技术(第2版)(拓展模块)教案1-模块3 3.1 认知大数据
- 高中物理第一章电场第一节认识静电课件粤教版选修3-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2
- 初中健康教育教案
- 课时4 七年级 Unit 4 2025年中考英语(仁爱版)一轮复习基础练(含答案)
- 【中考考点基础练】阶段检测二 力学综合素养提升 2025年物理中考总复习(福建)(含答案)
- 2024至2030年中国晶闸管交流电力控制柜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10-2012年中国工程塑料行业市场研究及投资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工艺霓虹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形式发票模板范文
- 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报告(采访教师)
-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 高一生物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第1课时)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教学设计
- 奥运项目介绍课件
- 2020年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白皮书课件
- 水 泵 安 装 记 录
- 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管理课件
- 吕氏春秋卷十一 仲冬纪 忠廉原文及翻译
- 类比-完整版获奖课件
- 《相遇问题》-完整版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