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程标准目标分解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领域的新成就1.结合隋唐时期部分君主事迹的历史记载,认识隋唐时期选官制度改革和创新的发展趋势、特点和意义。(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2.结合《旧唐书》、唐代庸调布、唐怀集庸调银饼等文献、实物史料,认识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发展趋势、特点和意义。(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一、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概念九品中正制是中央委任①

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官职的制度科举制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的制度时间曹魏创立,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隋炀帝时,始建②

,科举制度形成;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标准初创时期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西晋时期主要看重③

才学特点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相对公平作用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期门阀士族削弱了中央集权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趋势(1)选官方式由评定等级授官逐渐发展到考试选拔官员,选官标准由家世逐渐发展到才学,选官权属由地方逐渐收归④

。(2)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中央中正官家世进士科二、三省六部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形成尚书台改称⑤

,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它们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1)形成: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⑥

。(2)职能隋唐时期,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了任用宰相的范围。宰相议事的地方叫⑦

,后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3)影响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省六部制尚书省政事堂三、赋税制度租庸调制(1)魏晋时期,开始实行⑧

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2)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3)唐初:⑨

。内容: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⑩

。影响: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为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两税法(1)背景: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2)目的及措施:为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⑪

。(3)内容A.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B.一年分为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4)意义A.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B.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⑫

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租调租庸调制庸两税法人丁1.征辟制征辟制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在汉代的选官制度中,征辟制作为一种自上而下选任官吏的制度,地位仅次于察举制。2.均田制与租庸调制(1)均田制北魏至唐中叶的一种土地分配制度,该制度对农民实行计口授田,对皇室、贵族、勋臣和官吏按等级分配土地和奴婢。作为中国封建政府的重要土地制度之一的均田制,在历史的长河中存在约三百年。【重要概念】(2)租庸调制租庸调制是唐代前期实行的赋税制度,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多少,均按丁缴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重要概念】(3)均田制与租庸调制的关系区别:均田制是土地分配制度,租庸调制则是赋税征收制度,二者定义不同,适用范围不同,沿革历史时期不同。联系:租庸调制以均田制为基础和存在的依据,同时也正是均田制没有真正得到贯彻而使得租庸调制在中唐之后为两税法所取代。(4)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都不能解决尖锐的阶级矛盾,不能从根本上挽救唐朝的统治危机。【重要概念】任务1阶层从“固化”到“流动”

材料关于隋唐时期部分君主事迹的历史记载——据《隋书》《唐摭言》《新唐书》等整理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君主记载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五品以上,可以依“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美秀”“才堪将略”“膂力骁壮”十科举人;后又设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四月十一日,敕诸州学士及白丁有明经及秀才、俊士,明于礼体,为乡曲所称者,委本县考试,州长重覆,取上等人,每年十月随物入贡”。此为唐朝贡士的开端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谥号之一)拨乱反正,特盛科名,志在牢笼英彦”武则天“武举,盖起于武后之时,长安二年(702年),始置武举”(问题会设计、知识能迁移、思维讲层次、分段有讲究)审试题要求,确定试题主旨初步设计“问题”(论点)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试题主题不明确——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读相关素材(史料、图表等)有效信息“隋炀帝”“设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唐高祖”“敕诸州学士及白丁有明经及秀才、俊士……每年十月随物入贡”“唐太宗”“特盛科名,志在牢笼英彦”“武则天”“始置武举”时空定位隋唐时期史实梳理(准备论据,先“多多益善”,再“去伪存真”)科举制兴起的背景、完善的过程和意义层次鲜明提取材料现象——科举制创立、发展的背景和积极影响其他方面从上述材料中答题步骤确定论点隋炀帝设进士科选拔官吏,唐代开国皇帝李渊开创贡举制,唐太宗大兴科举制,武则天开创武举梳理论据(2个为宜,不贪多求全)隋唐时期部分君主事迹的历史记载隋唐“盛世”形成的人才和社会基础得出结论(回望论点,展示素养)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革新时期【参考答案】现象:隋炀帝设进士科选拔官吏,唐代开国皇帝李渊开创贡举制,唐太宗大兴科举制,武则天开创武举。阐述:隋唐时期全国统一,经济逐渐繁荣,政局相对稳定,隋唐统治者在反思魏晋以来士族专权的基础上,锐意革新,改革选官制度,摒弃九品中正制,开创并不断完善科举制度。科举制的创立和发展,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官员文化素养,推进社会公平,强化社会上重教兴学的氛围,促进儒学传播,为盛世到来提供人才和社会基础。结论: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革新时期。任务2古代前期赋税制度的变化

材料一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絁者,兼调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绢三尺。——《旧唐书·食货志上》

材料二指出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制度,并分别说明材料一、二对研究该制度的史料价值。“四读”读题引、读设问、读出处、读正文得出重要信息:材料一:从出处得出“《旧唐书·食货志上》”,从正文得出“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进而得出史料类型及材料所反映的制度。材料二:从文字“唐代庸调布”“唐朝怀集庸调银饼”得出史料类型及材料所反映的制度“两定”限定词(时间、空间、角度):第①小问,时空限定——唐代;内容限定——材料所反映的制度。第②小问,角度限定——研究该制度的史料价值定位词(原因、特点、影响):第①小问,根据材料一“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以及材料二中的“庸调布”可得出是租庸调制。第②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材料一属于文献史料,是官修史书,可信度较高,从国家政策角度详细介绍了唐朝租庸调制的具体内容。材料二属于实物史料,可与材料一中的文献史料进行互证,有利于更加全面地研究唐代租庸调制的实施情况【参考答案】制度:租庸调制。史料价值:材料一属于文献史料,是官修史书,可信度较高,从国家政策角度详细介绍了唐朝租庸调制的具体内容。材料二属于实物史料,可与材料一中的文献史料进行互证,有利于更加全面地研究唐代租庸调制的实施情况。1.下面是魏晋世族分布图。对图中现象起主要推动作用的制度因素是()。A.三省六部制 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C[解析]

由材料中的“世族”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作为选拔人才为官的标准,有利于世家大族的形成并扩大其影响,C项正确;三省六部制开始实行于隋唐时期,排除A项;魏晋时期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而非察举制和科举制,排除B、D两项。2.(2023·江苏无锡高一统考期末)唐朝时人们把参加进士科考试的士子称为“一品白衫”。唐高宗时宰相薛元超说:“我这一生富贵过人,但是却有三件终身都感到遗憾的事情,其中第一件就是没有进士及第。”这说明唐代()。A.进士科地位突出B.察举制影响广泛C.价值观逐渐功利D.门阀制彻底瓦解A[解析]

根据“我这一生富贵过人,但是却有三件终身都感到遗憾的事情,其中第一件就是没有进士及第”可知,科举考试中进士科地位突出,A项正确;唐朝实行科举制,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进士科地位突出,并非强调“价值观逐渐功利”,排除C项;D项表述太绝对,排除。3.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A.废分封,置郡县 B.建立法律体系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C[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隋唐时期”“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并结合所学可知,隋唐时期确立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C项正确;A项是秦朝的举措,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不符合“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排除;科举制是选官制度,不符合“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排除D项。4.(2023·辽宁沈阳高一统考期末)《新唐书》记载:“(唐初)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代宗时,始以亩定税,而敛以夏秋。”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大量减少 B.贫富差距拉大C.土地兼并严重 D.商品经济活跃C[解析]

根据“(唐初)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代宗时,始以亩定税,而敛以夏秋”可得出,从以人丁为主到以田亩为主的收税标准变化的原因是土地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