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测试地理试题(带答案与解析)_第1页
高考模拟测试地理试题(带答案与解析)_第2页
高考模拟测试地理试题(带答案与解析)_第3页
高考模拟测试地理试题(带答案与解析)_第4页
高考模拟测试地理试题(带答案与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高考模拟测试地理试题(带答案与解析)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生号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商业型健身房作为重要的健身休闲场所,在城市中快速发展。广州市商业型健身房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区,边缘区较少,形成中心集聚和外围组团的空间分布特点。商业型健身房已经成为广州市大型购物中心的标配,但整体来看,沿城市干道和地铁站分布的指向性并不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广州市商业型健身房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健身普及度

B.

居民年龄

C.

人口流动性

D.

人口密度2.

商业型健身房入驻大型购物中心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服务价格

B.

保证服务质量

C.

扩大服务范围

D.

降低运营成本3.

商业型健身房沿城市干道和地铁站分布指向性不明显的原因是(

)A.

器材成本高

B.

营业面积大

C.

经营利润高

D.

多邻近社区【答案】1.D

2.C

3.D【解析】【1题详解】商业型健身房是一种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其空间分布主要考虑市场和交通。广州市商业型健身房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区,边缘区较少,形成中心集聚和外围组团的空间分布特点,说明其主要考虑的是市场,即人口密度,D对;健身普及度只会影响到健身行业的商业型的繁荣程度,而对健身房的分布影响不大,A错;健身不分年龄大小,所以居民年龄与健身房空间分布无关,B错;商业型健身房空间分布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因为潜在客户群体较为集中,有利于提高健身房的盈利能力,基本上不考虑人口流动性大的地区,所以,人口流动性和商业型健身房空间分布关联性较弱,C错。故选D。

【2题详解】商业型健身房入驻大型购物中心,可以增加大型购物中心的服务种类,扩大服务范围,增加客流量,C正确;商业型健身房的项目在一个城市的价格应该大致相当,入驻大型购物中心主要是增加客流,而并不是提高服务价格,A错;商业型健身房的服务主要跟教练的专业技能、工作态度等相关,跟入驻大型购物中心无关,B错;商业型健身房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区,中心地区房租价格较高,并不能降低运营成本,D错。故选C。【3题详解】健身房在选址时,除了考虑交通便利性,还会考虑周边居民的健身需求和消费能力,健身房在城市干道和地铁站附近的分布并不明显,说明其主要考虑的不是交通,而是市场,即邻近人口密度大的社区。邻近社区的居民是健身房的主要客户群体,因此健身房在选址时会优先考虑周边社区的分布情况,D正确。器材成本高、营业面积大、经营利润高与商业型健身房是否沿城市干道和地铁站分布的关联性不大,ABC三项错误。故选D。【点睛】健身房行业本质上还是服务业,线下体验感非常强,因此,健身房的位置好坏与店面人流量有很大的关系。除了人流量之外,还应该关注人口成分(职业、收入、年龄等),尽量选择目标客户近的位置。土壤有机碳主要来源于植物残体、根系分泌物、生物扰动和溶解性有机质。图示意我国东北黑土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储量随深度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随农田土壤深度增加有机碳储量不断降低原因是(

)①微生物活性降低②根系分泌物下渗增多③植物残体输入量减少④溶解性有机质逐渐被吸附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5.

该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储量在0~40cm深度范围内降低最快是因为(

)A.

作物根系浅

B.

根茬回田少

C.

翻耕频率高

D.

淋溶渗漏多【答案】4

D

5.C【解析】【4题详解】随农田土壤深度增加,温度逐渐降低,微生物活性降低,有机质分解速度慢,有机碳储量不断增加,①错误;根系分泌物下渗增多,有机碳储量增加,②错误;植物残体输入量减少,有机碳储量减少,③正确;较深处土壤中的溶解性有机质逐渐被吸附,导致随农田土壤深度增加有机碳储量不断降低,④正确。综上所述,③④组合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5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农田土壤有机碳储量在0~40cm深度范围内降低最快,主要是因为该区域农田翻耕频率高,土壤中的有机碳被氧化,导致有机碳储量降低,C正确;多数农作物根系可以到达20~40cm深处土壤处,A错误;根茬回田少、淋溶渗漏多会导致0~20cm表层的有机碳储量降低,故不是农田土壤有机碳储量在0~40cm深度范围内降低最快的主要原因,BD错误。故选C。

【点睛】有机碳密度是指单位面积(1m2

或1hm2)中一定厚度的土层中有机碳数量,是衡量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稻麦共存”是对南宋时期我国南方地区稻作与麦作关系的描述,南方原居民主要种植水稻,靖康之难后南迁的北人主要种植小麦。“稻麦共存”农业景观的南界大致位于广南西路和广南东路北界。图示意南宋及“稻麦共存”农业景观的地理范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南宋“稻麦共存”农业景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生产习惯②饮食习惯③气候变化④劳动力数量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7.

影响南宋“稻麦共存”农业景观南界位置的主导因素是(

)A.

降水

B.

热量

C.

光照

D.

土壤【答案】6.A

7.A【解析】【6题详解】

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南方原居民主要种植水稻,靖康之难后南迁的北人主要种植小麦,这体现了生产习惯的影响,所以南宋“稻麦共存”农业景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生产习惯,故①正确;南、北方饮食文化不一样,南方以稻米为主食,北方以面食为主食,所以南宋“稻麦共存”农业景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饮食习惯,故②正确;依据图中信息来看,稻麦共存区的气候类型大致相同,所以气候变化不是南宋“稻麦共存”农业景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故③错误;劳动力数量能决定农业发展的规模,决定不了农业景观的形成,所以也不是南宋“稻麦共存”农业景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故④错误。综上所述,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故选A。【7题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纬度上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分布差异,起主导作用的是水热状况,即降水和热量,由此排除C、D两项。由图文材料可知,南宋“稻麦共存”农业景观的南界大致位于广南西路和广南东路北界,在其南侧无稻麦共存分布区,说明该地农作物种植以水稻为主,从图中可以看出广南西路和广南东路更偏南,降水量更多,满足水稻的生长条件,而小麦属于旱地作物,怕涝,所以在广南西路和广南东路无分布,A对;广南西路和广南东路纬度比“稻麦共存”农业景观更低,热量可能会稍高一些,但两者所在气候区基本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主,且纬度偏差不大,热量虽有差距,但相差较小,所以在此不起主导作用,B错。故选A。【点睛】农业的主导因素是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因为该因素对农业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就不能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蜃景俗称“海市蜃楼”,是指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后发生显著折射,使远处景物在半空或地面“出现”的奇异幻景。当底层空气密度大于上层空气时,形成高于实际物体的虚像,称为上蜃,反之则在地面形成倒影,称为下蜃。图1示意某时刻沙漠中蜃景的形成原理,图2为某游客在海边拍摄的“雾伴蜃”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图1所示蜃景最可能出现在(

)A.

6:00—7:00

B.

10:00—11:00C.

13:00—14:00

D.

17:00—18:009.

“雾伴蜃”发生时,此海域(

)A.

海水蒸发强烈

B.

海上风力较大C.

空气对流旺盛

D.

大气较为稳定【答案】8.C

9.D【解析】【8题详解】图1沙漠中的椰树图片显示路径在下,应该为“下蜃景”,沙漠地区晴天多,夏季太阳辐射强,沙子的比热容小,13:00-14:00沙子吸收太阳辐射后迅速增温,沙漠近地面空气温度较高;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小,而高空空气温度较低,密度相对较大;光线自上而下由密度较大的空气进入到密度小的空气,折射角变大。当折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会发生全反射,形成“下蜃景”。综上所述,ABD三项错误,C项正确。故选C。【9题详解】依据材料给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蜃景及雾的出现和维持都要求大气层比较稳定,只有这样景观才能得长时间存在,D对;海水蒸发强烈说明空气对流旺盛,大气都呈不稳定状态,不易形成“雾伴蜃”现象,A、C错;大风有利于雾的快速扩散,且大风会使唇景消失,B错。故选D。

【点睛】蜃景的产生与地球的大气层密切相关。地球大气层的密度并非均匀分布,而是随着高度增加而逐渐变稀薄。当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所谓折射,就是光线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弯曲的现象。蜃景就是由于光线在大气层中多次折射,使得我们看到的物体位置发生偏移,甚至产生虚像。山城重庆作为我国首批大力推行公租房的城市,经过多年建设成效显著,公租房成为重庆保障性住房的主体。重庆就业分布呈现高度的空间集聚特征,居民入住公租房后,职住分离和长距离通勤现象更加明显。共享自行车已成为很多大城市解决公共交通长距离通勤“最后一公里”难题的首选,但重庆大部分城区却极少使用共享自行车。图示意重庆主城区21个公租房小区布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推测重庆公租房入住居民就业多数分布在(

)A.

内环以内

B.

内环边缘

C.

内外环之间

D.

外环以外11.

重庆职住分离现象明显的根本原因是(

)A.

城市中心区土地价格高

B.

城市中心区道路交通发达C

城市边缘区就业机会少

D.

城市边缘区公共交通发达12.

重庆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极少使用共享自行车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居民习惯步行

B.

公交站点密集C.

城市规划限制

D.

街道坡度较大【答案】10.A

11.A

12.D【解析】【10题详解】从材料中可知,重庆就业呈现高度集中,居民入住公租房后,职住分离和长距离通勤现象更加明显,图中体现公租房小区在外环到内环之间,所以工作区应当在内环以内。综上分析可知,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故选A。【11题详解】重庆职住分离现象明显的根本原因是城市中心区土地价格高,租金价格高,所以职住分离现象较明显,A对;城市中心区和边缘区道路交通发达,有利于职工往来于工作地和居住地之间,为职住分离提供了便利条件,属于导致职住分离现象的直接原因,B、D错;城市边缘区就业机会少会对职住分离现象影响不大,职工可以选择在就业机会多的地区居住,C错。故选A。【12题详解】重庆市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地势起伏较大,街道坡度较大,骑自行车不便,因此极少使用共享自行车,D正确;重庆市地处四川盆地,地势起伏较大,居民步行不便,A错误;公交站点密集与极少使用共享自行车无关,B错误;城市规划限制并不影响共享自行车的使用,C错误。故选D。【点睛】重庆市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地形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西北部和中部以丘陵和低山为主,东南部靠大巴山、武陵山两座山脉。重庆市区内有许多山峰,如南山、歌乐山等,使得城市街道曲折、坡度较大。地表反照率是表征地表反射太阳辐射能力的参数。受太阳高度角、下垫面状况等因素影响,地表反照率的时空差异大。有研究表明,当太阳高度角大于40°时,地表反照率基本不再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图示意我国某地1月、4月、7月、10月晴天日地表反照率的日变化平均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中丁对应的月份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14.

该地最可能位于(

)A.

东北平原

B.

江南丘陵

C.

藏北高原

D.

四川盆地15.

甲月份地表反照率偏高的原因最可能是(

)A.

太阳高度角小

B.

地表积雪量大C.

土壤含水量高

D.

植被覆盖率低【答案】13.C

14.C

15.B【解析】【13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当太阳高度角大于40°时地表反照率基本不再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读图可知,丁曲线在10:00-20:00时段内,地表反照率基本不变,说明此时太阳高度角大于40°,同时丁跨越的时间较长说明昼较长,应为7月,C正确,ABD错误。故选C。【14题详解】图中每条曲线横向的中点大致为当地地方时的12时,此时对应北京时间约为15时,因此可计算得知该地位于75°E附近,四个选项中只有藏北高原符合该特征,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5题详解】读图可知,甲曲线占据的时间最短,说明昼长短,代表1月份,1月份北半球为冬季,藏北高原地表反照率偏高的主要原因是地表冬季积雪量大,反射率高。太阳高度角、植被覆盖率和土壤含水量对地表反照率影响不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北半球夏半年(春分-秋分)昼长夜短,冬半年(秋分-次年春分)昼短夜长。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沙特阿拉伯(下图)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输出国,也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如今,该国将新能源开发作为下一步能源开发重点,但产业基础相对薄弱。2023年6月,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企业家大会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大会以“中阿携手、共创繁荣”为主题,围绕能源合作、绿色产业等多项议题展开交流研讨。(1)结合沙特阿拉伯的自然环境特征,指出其可重点开发的两种新能源。(2)说明沙特阿拉伯大力开发新能源对其能源产业的影响。(3)分析能源合作成为中国和沙特阿拉伯重要合作项目的依据。【答案】(1)风能、太阳能

(2)新能源开发使该国能源产业结构多元化;依托新能源开发能催生能源产业新的产业链;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使能源产业更低碳环保。

(3)沙特阿拉伯石油资源丰富,我国石油资源消费量大,可实现双赢;我国新能源开发技术先进,可为沙特阿拉伯新能源项目提供助力;沙特阿拉伯资金充足,可保障新能源项目的顺利实施。【解析】【分析】本题以沙特阿拉伯大力开发新能源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能源利用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沙特阿拉伯受东北信风影响,风力较强,风能资源丰富;沙特阿拉伯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能丰富。因此其可重点开发的新能源为风能和太阳能。【小问2详解】新能源开发可以加大该国新能源的使用比例,降低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比例,使该国能源产业结构多元化;依托新能源开发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催生能源产业新的产业链;风能和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可以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使能源产业更低碳环保。【小问3详解】读图可知,图中油田众多,沙特阿拉伯石油资源丰富,而我国石油资源消费量大,进口量多,两国合作可实现双赢;沙特阿拉伯业新能源产业基础相对薄弱,而我国新能源开发技术较为先进,可为沙特阿拉伯新能源项目提供助力;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资金充足,可保障新能源项目的顺利实施。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土壤盐碱化是指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我国具有农业利用潜力的盐碱地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0%。2012年中科院提出“渤海粮仓”计划,研究人员在滨海盐碱荒地上创立了“台田—浅池”土地利用模式(下图),即“挖土成池,筑土为台,台田种植,浅池养殖”,显著降低了土壤盐分。冬季时,研究人员会将浅池中的冰块取出并覆盖在台田上,能有效降低台田的土壤盐分。

(1)分析“台田—浅池”模式和冬季冰块覆盖台田对降低土壤盐分的作用。(2)说明推广“台田—浅池”模式对保障我国国家安全的意义。【答案】(1)修建台田增加了地表高度,地下水位相对降低,从而抑制盐分随毛管水向地表输送;多雨季节雨水渗入台田土壤,使盐分随水下渗进入浅池;冰块覆盖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抑制土壤返盐;冰块融化后可溶解土壤盐分,使盐分随水下渗进入浅池。

(2)该模式操作难度小,易推广,我国盐碱荒地面积大,推广该模式可增加耕地面积,有利于我国耕地安全;耕地面积扩大,可提高粮食总产量,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解析】【分析】本题以“台田—浅池”土地利用模式为材料,设置2道小题,涉及土壤盐碱化的治理、国家耕地安全和粮食安全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台田—浅池”模式对降低土壤盐分的作用表现在:“筑土为台”,因此修建台田增加了地表高度,地下水位相对降低,从而抑制盐分随毛管水向地表输送,减少地表盐分的累积;“挖土成池”浅池地势更低,多雨季节雨水渗入台田土壤,将土壤中的盐分溶解在水里,使盐分随水下渗进入浅池,进一步降低土壤的盐分。冬季冰块覆盖台田对降低土壤盐分的作用表位为:冰块覆盖在土壤之上,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减少地表盐分的累积,抑制土壤返盐;冰块融化后会下渗进入土壤,将土壤中的盐分溶解在水里,使盐分随水下渗进入浅池,进一步降低土壤的盐分。

【小问2详解】该模式操作难度小,且成本低,挖地的难度较小,且冬季冰块覆盖台田时冰块直接从浅池中打捞覆盖即可,易推广。我国具有农业利用潜力的盐碱地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0%,盐碱荒地面积大,推广该模式可有效环节土壤盐碱化,增加耕地面积,有利于我国耕地安全;耕地面积扩大,可提高粮食总产量,进而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簇头沟(图1)位于汶川县绵虒镇,距离2008年汶川地震的震中映秀镇32km。据调查,该沟在1930年到2008年间从未有泥石流灾害发生的记录,但在汶川地震后,于2013年7月10日、2019年8月20日、2020年8月17日爆发了三次泥石流灾害,破坏性较强。图2示意2013年7月10日泥石流爆发前后四日的累计降雨量。(1)分析汶川地震后簇头沟易发泥石流的原因。

(2)描述2013年7月10日簇头沟泥石流的形成过程。(3)说明2013年7月10日簇头沟泥石流破坏性较强原因。【答案】18.簇头沟距离震中较近,强震产生大量的松散崩滑体堆积在山麓坡脚;同时还破坏了坡体的稳定性,后期会形成崩塌和滑坡灾害,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物源。这些物源物质在短期内强降雨激发下,形成泥石流。

19.泥石流发生前的降雨,浸润了流域内蓄存的松散物质,使当地再遇降水易产生地表径流;流域内地形陡峭,支沟众多;降雨强度突然增大时,短时间内形成了含有丰富松散物质的洪流。

20.泥石流发生在夜间,不利于防灾避灾;泥石流迅猛,摧毁房屋、农田等;簇头沟近乎直角与岷江相交,泥石流堵江形成堰塞湖;泥石流冲断河沟口处都汶公路,阻断交通。【解析】【分析】本题以簇头沟泥石流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泥石流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簇头沟距离2008年汶川地震的震中映秀镇32km,距离很近,汶川地震时强震产生大量的松散崩滑体堆积在山麓坡脚,同时还破坏了坡体的稳定性,为后期的崩塌的滑坡埋下了隐患,后期容易形成崩塌和滑坡灾害,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物源。读下图可知,泥石流爆发当日累积降水量急剧增加,出现短时强降水,这些物源物质在短期内强降雨激发下,形成泥石流。【小问2详解】读下图可知,泥石流发生前2日有一定量的降雨,虽然降水强度不大,但足够浸润流域内蓄存的松散物质,而泥石流爆发当日累积降水量急剧增加,出现短时强降水,强降水易产生地表径流;结合上图流域最高点和流域出口的海拔高度可知,流域内地形陡峭,水流速度快,图中现实簇头沟支沟众多,汇水面积大;降雨强度突然增大时,便会在短时间内形成了含有丰富松散物质的洪流。【小问3详解】

泥石流爆发当日暴雨集中在夜间,因此泥石流发生在夜间,人们还处于熟睡中,不利于防灾避灾;泥石流使携带大量水沙的特殊洪流,十分迅猛,能够摧毁房屋、农田等;读图可知,簇头沟近乎直角与岷江相交,泥石流会堵塞荆江形成堰塞湖,为洪涝灾害埋下隐患;泥石流会冲断河沟口处的都汶公路,阻断交通,不利于灾后救援,减少损失。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太白山地处秦岭主脊,海拔3767m,是秦岭最高峰,其山地各林带(图)高于同属秦岭山区的其他山地。太白山林线高度在3450m左右,南北两坡相当。太白山发育了世界上带幅(山地林带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距离)最宽的山地落叶阔叶林带,被称为“超级垂直带”。秦岭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带上,具有物种最丰富的落叶木本植物,在垂直空间上形成较强竞争优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