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充足性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影响研究_第1页
资本充足性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影响研究_第2页
资本充足性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影响研究_第3页
资本充足性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影响研究_第4页
资本充足性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影响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JIANGSUUNIVERSITY本科毕业论文题 目:资本充足性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影响研究学生姓: 陈美红 班级学: 金融1501 3150802005所在院: 财经学院金融系 指导教: 宿永铮 完成日: 2019年5月资本充足性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影响研究【摘要】:银行业地位的安全和稳定关乎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资本充足性监管日益成为商业银行信贷结构最为重要的监管原则之一。近年来,我国一直积极遵循着巴塞尔协议的监管理念,逐渐形成自己监管的新框架。这次金融监督与管理改制的核心是资本监管。巴塞尔委员会不断更新完善的资本充足率监管准则,该准则将成为国际监管标准。随着国际金融监管的不断完善,严格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将如何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结构,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为了能与巴塞尔III及其国际间接轨,我国形成了一个新的形势,要求资本充足性监管对商业银行的信贷结构要有一个明确的研究方向。本文从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分配入手,介绍了我国银行业监管部门对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的规定、资本充足性监管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现状,分析资本充足性监管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概述实施资本充足性的过程,并揭示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性监管对信贷结构的影响,以及提出相应的建议。【关键词】:资本充足性监管;信贷结构;巴塞尔协议III

ResearchontheImpactofCapitalAdequacySupervisionontheCreditStructureofCommercialBanksinChinaAbstract:Thesafetyandstabilityofbankingstatusisrelatedtotheeconomiclifelineofacountry.TheregulationofcapitaladequacyhasbecomeoneofthemostimportantregulatoryprinciplesforthecreditstructureofcommercialBanks.Inrecentyears,ChinahasbeenactivelyfollowingtheBaselaccordregulatoryconceptandgraduallyformeditsownregulatoryframework.Thecoreoffinancialsupervisionandmanagementreformiscapitalsupervision.TheBaselcommitteeisconstantlyupdatingandimprovingthecapitaladequacyregulatorystandards,whichwillbecometheinternationalregulatorystandards.Withthecontinuousimprovementofinternationalfinancialregulation,howthestrictcapitaladequacyratioregulatoryrequirementswillaffectthecreditstructureofcommercialBanks,hasgraduallybecomethefocusofpeople'sattention.InordertobeinlinewithBaselIIIanditsinternationalstandards,Chinahasformedanewsituation,whichrequirestheregulationofcapitaladequacytohaveaclearresearchdirectiononthecreditstructureofcommercialBanks.Thisarticleobtainsfromthecommercialbankcreditfundsallocation,thecapitaladequacyratioinChina'sbankingregulatorisintroducedtheprovisionsoftheregulatoryrequirements,thecapitaladequacyregulationunderthebackgroundofpresentsituationofcommercialbankcreditstructure,analysisofcapitaladequacyregulationintheprocessofimplementationmayappearproblem,anoverviewoftheimplementationprocessofcapitaladequacy,andrevealstheourcountrycommercialbankcapitaladequacyregulationontheimpactofthecreditstructure,andputsforwardcorrespondingSuggestions.Keywords:Capitaladequacyregulation;Creditstructure;BaselIII

目录第1章绪论 1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1.2.1国内文献综述 11.2.2国外文献综述 31.3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41.3.1研究思路 41.3.2研究方法 4第2章资本充足性监管的有效性研究 52.1资本充足性监管的发展历程 52.1.1《巴塞尔协议III》——新资本监管框架 52.1.2我国商业银行的应对举措 62.2资本充足率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机理 72.2.1提高分子的比重,调整银行资本结构 72.2.2降低分子的比重,减少加权风险资产 82.3资本充足性监管的现状 92.4商业银行风险现状分析 10第3章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123.1房地产行业贷款的现状 123.1.1合理调控房地产市场 143.2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 153.2.1搭平台,加强监管,凝聚监管合力 163.3银行表内外业务的现状 163.3.1处理好表内表外业务的关系 173.4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贷款的现状 183.4.1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传统行业的发展形势 193.5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贷款占比现状 203.5.1大力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 213.6本章小结 22第4章资本充足性监管下商业银行优化的途径与措施 244.1优化途径与措施 244.1.1转变盈利模式,提高盈利能力 244.1.2信贷结构优化要符合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244.1.3建立逆周期信贷决策制度 244.1.4合理判断经济形势 24参考文献 26第1章绪论1.1选题背景及意义在我国不断修正和完善资本充足率监管的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也经历了由低到高的变化。在我国非系统性银行已经达到10.5%和系统性重要银行已经达到11.5%最低要求的新资本监管阶段,研究资本充足性的充足程度对商业银行的信贷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资本充足性监管作为外部监管的核心,对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的优化调整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资本充足性监管能够可以调整商业银行的信贷结构,进而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结构要与监管合规相一致。在市场正常体制运行之下,资本充足性监管要求的提高使商业银行破产的可能性大大减少。将商业银行破产成本内在化,可以使银行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降低道德风险,有利于把银行的风险暴露水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新巴塞尔协议》要求银行的资本充足性水平要更加敏感、准确地反映银行的实际风险水平,并在银行发生资金短缺问题之前提供预警机制。资本充足率能够更加充分反映银行现在或者未来的贷款损失数据,能够合理简单地进行估计。目前,在资本充足率监管约束下,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的调整趋势及面临的难题,需要对我国的商业银行信贷结构提出更加合理化的对策及建议。在加强资本充足性监管时,进一步降低商业银行在经营中的风险程度,进而维护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稳健运营。在我国目前实现资本监管数量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市场的约束功能、完善商业银行治理体系,可以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提高资本监管的程度。商业银行通过多种渠道及时补充资本金,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由于信贷资金不足而引起的信贷结构偏差问题,进而使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在资本充足性监管日趋加强之后可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的发展状况。1.2国内外文献综述1.2.1国内文献综述顾茜(2019)基于TRICK模型,研究影响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因素。指出适当的资本充足率跟金融监管对推动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有着极大的作用,但正向关系不显著。中国银监会在提高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杠杆率、贷款损失准备等监管指标之后,可以积极推动业务转型升级,创新表外业务金融产品,以此来促进表外业务发展。[1]程一博(2018)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LYPF银行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行能力、发展能力和现金流动状况进行数据检验。并指出LYPF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的发生与上面这些数据有着极其相关的关系。商业银行可以从整体上把控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对当前房地产市场供需存在的矛盾需要进行深刻的认识。房地产融资渠道狭窄,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成为中国房地产企业主要的融资方式,进而加剧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与信贷投放风险。[2]杨美玲(2018)指出在目前的经济制度下,商业银行的信贷结构存在着很多不合理之处。由于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的不合理,容易使自身面临巨大的信贷资金损失,不利于自身的信贷盈利和长远发展。对此,商业银行要想解决信贷资产过度集中、信贷结构分布不合理等问题,必须适当分配信贷资源,通过调整信贷结构,防范化解信贷资金过度集中而形成的风险。[3]韦青均(2018)选取了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5——2016年的样本数据,并以此作为研究样本,对其采用其半年度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指出当经济处于下行时期,商业银行会主动增加弱周期性行业的贷款,提高弱周期性行业的贷款集中度。当经济处于下行时期时,商业银行由于信贷资金紧迫,放贷更加谨慎,这使得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业集中度会更加明显,会明显加大处于在经济下行时,经营状况更好、受经济周期影响更小,企业未来发展更加明朗的行业的贷款。[4]刘新平(2017)以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3——2014年面板数据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规模、期限、持有者、所有制属性、集中度、行业、币种等去度量我国的信贷结构及信贷资源配置的主要特征,指出政府干预和银行业竞争会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资源结构的配置产生影响。得出商业银行的信贷结构是个系统化工程,优化信贷结构需要全盘考虑,必须根据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去调整优化信贷结构。[5]李振威(2017)采用金融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PAIFI,对选取的十家银行的信贷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的信贷结构不合理的结论,主要表现为信贷集中度过高。由于商业银行的信贷集中度过高,故而需要分散传统行业信贷资产的集中度。[6]廖莎丽(2016)利用15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商业银行在监管部门进行监管时,会根据自身的资本水平来不断调整信贷结构或者收缩信贷资产规模,以达到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我国的商业银行目前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强,总体资本充足率高于资本监管的标准。并发现资本限制类的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受到资本监管的影响更大。表明在强资本监管的背景下,受资本限制类的商业银行对资本的需求波动更加明显。[7]1.2.2国外文献综述AnjanV.Thakor(2019)支出无论监管机构希望银行提供哪种贷款,都有理由将资本要求保持在这些资本水平低于资产选择中引发道德风险的资本水平,而更高的资本水平会牺牲与存款相关的经济服务。当银行认为有更大的可能被要求提供政治上受欢迎的贷款时,他们有更强烈的动机减少资本,从而维护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8]FlorianLéon(2018)研究了全球信贷结构的趋同性。作者收集了1995——2014年间143个国家的家庭信贷和金融信贷数据,其中收集了84个国家的住房贷款(主要是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之间的住房信贷结构数据。并支出在2000年至2014年间,家庭信贷占总信贷的比例增加了10个百分点(从30%增加到40%)。得出了总信贷、家庭信贷和金融信贷已经趋同且家庭信贷的趋同发生的速度快于金融信贷的结论。另外对于企业信贷来说,农业信贷、建设信贷和贸易信贷是趋同的,但工业信贷和运输信贷不是趋同的,以及在低收入国家、金融深度最初较低的国家跟2008年之前相比,趋同过程总体上更快。[9]AtsushiMiyake,TamotsuNakamura(2007)指出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是为了清理信贷市场而确定的,他们发现最多有两种固定状态:一种是稳定的,另一种是不确定的。负生产率冲击降低了稳态资本存量。然而。长期运行对银行净资产的影响取决于资本充足性监管是否有效,如果监管不具有约束力,则负生产率冲击会对银行净资产产生负面影响。相反,如果经济处于监管之下,当负生产力冲击发生时,银行的净资产会逐渐增加,并且分析了资本充足性监管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当金融管理部门加强资本需求监管时,虽然经济在短期内处于萧条状态,但随着生产的增加,经济最终达到稳定状态,但如果两次冲击同时发生,经济可能会陷入长期的严重衰退。[10]1.3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3.1研究思路通过在资本充足性监管的背景下,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结构的现状及发展变化,即房地产行业、地方政府债务、银行表内外业务、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民营企业与中小企业的现状和发展变化,以及商业银行是否会在资本监管限制下调整信贷结构。1.3.2研究方法(1)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结合。本文主要通过对《巴塞尔协议III》中对资本监管的内容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在借鉴《巴塞尔协议III》所做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及资本充足性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影响的相关理论研究,从而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2)历史分析法。本文对我国在资本充足性监管过程中,以及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的具体实践进行全面的回顾与总结,并结合介绍《巴塞尔协议III》对我国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影响,并以我国商业银行近几年来的数据为样本,全面解读资本充足性监管在我国的进展。(3)定量分析法。本文运用定量分析法对信贷结构中的房地产行业、地方政府债务、银行表内外业务等进行了阐述。借此来阐述现阶段我国信贷结构的现状和产生的问题。

第2章资本充足性监管的有效性研究2.1资本充足性监管的发展历程资本充足性是指这样一种情况:银行的自有资本能够抵御风险,也能够保证自身的正常运转。当银行发生亏损时,可以利用商业银行的自有资本金对银行的存款人提供保护,从而减少存款人的损失。资本充足性监管是指监管部门规定银行的最低资本金要求,对银行的资本是否满足最低资本要求进行监管。2.1.1《巴塞尔协议III》——新资本监管框架《巴塞尔协议III》是新资本监管框架的改进,除了继续坚持《巴塞尔协议II》中规定的最低资本要求、监管检查和市场约束三大支柱外,还强化了银行风险资本监管,在微观审慎的基础上引入了宏观审慎的概念,是全球金融监管体系的进步。本章主要介绍《巴塞尔协议III》以及我国在《巴塞尔协议III》背景下的资本监管举措。2010年12月,针对监督和管理规则不足以应对当时的经济情况,《巴塞尔协议III》进行了重大的变革,提出了国际资本充足率监督管理的新标准:最低资本充足率为8%,核心资本充足率最低为6%。并对系统性重要银行附加1%的资本要求,是为了降低商业银行“大而不倒”所带来的一系列风险。迄今为止,巴塞尔协议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实现银行资本监管和检测的国际新标准。《巴塞尔协议III》主要有以下方面:(1)完善原有资本监管框架资本构成被重新严格定义,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取消了之前定义的三级资本,并制定了全球范围内的审慎调整项目和统一的资本扣减项目。(2)风险覆盖范围扩大化为了防止在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间存在的不公平监管套利的发生,在交易账户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防范;在证券化风险暴露方面,提高了大型金融机构的资产相关系数,并对纳入监管体系中的表外业务规定相应的风险权重。(3)最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4.5%,一级资本充足率为6%,总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0.5%。对额外资本提出了增加0-2.5%的逆周期资本缓冲,在此基础上,各国的监管机构可以根据本国自身系统性风险的程度来确定逆周期资本缓冲标准。由于系统性重要银行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巴塞尔协议III》增加了1%的额外资本要求给系统性重要银行,目的是为了防止系统性重要银行破产倒闭情况。(4)设建立资本留存缓冲在银行满足总资本充足率为8%,一级资本充足率为6%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4.5%的情形下,提取了2.5%的核心一级资本作为留存资本缓冲。自此,银行总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比率就变成10.5%,8.5%和7%。(5)杠杆率指标的引入为了弥补资本充足率的不足,引入了杠杆率指标。该指标设定的监管标准是不得低于3%,于2018年正式被纳入第一监管支柱,该指标的设定主要是为了避免过高的杠杆效率会给金融体系带来巨大的损失。2.1.2我国商业银行的应对举措《巴塞尔协议III》的出台,全面推动了监管体系的建设。我国监管机构在2011年颁布了《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该指引实施的监管标准比新巴塞尔协议更为严格。我国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由4%提高到了5%,这表明了我国践行国际资本监管标准的决心。我国银监会在2011年对各大银行提出了新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将现行的两个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调整为三个层次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低于5%、一级资本充足率不低于6%和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资本充足率要达到11.5%以上的是系统性重要银行,达到10.5%以上的是非系统性重要银行。这样进行差别化监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银行的整体管理效率。现行的资本监管制度是有效的,监管当局可以通过采取有效的办法,来满足资本监管的要求,引导商业银行优化贷款结构。我国相关部门在2015年颁发了《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提出要降低小企业的贷款风险权重,这将促使商业银行的贷款向小企业倾斜。在资本监管日趋严格的情况下,我国的商业银行表内外业务发生了新的变化。银监会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银行表内外业务的管理,颁布了新《指引》,新《指引》进一步加强了表外业务的全面风险管理,增加并完善各种表外业务类型,理顺各类风险的性质、法律关系和相应的管理需要。2.2资本充足率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机理资本充足率反映的是银行能够以自有资本承担遭受的损失,而不损害到银行存款人和银行债权人资产权益的程度。改善资本充足率监管可以防止银行过度膨胀风险资产。但是资本充足率过高,也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信贷结构。特别是规模较小、资本充足率较低的商业银行,由于其资产规模较小,风险抵抗能力较低。当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集中在某一行业时,一旦发生银行挤兑情况,可能会导致银行的直接破产清算。资本充足率水平与资本监管力度成正相关,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越大,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越高。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调整优化自身的资本结构或着减少加权风险资产的举措来实现资本充足率的提高。2.2.1提高分子的比重,调整银行资本结构本文所说的外部渠道指发行长期债务、上市发行股票和再融资;内部融资指未分配利润留存。如图2-1所示,运用外部渠道进行分析时,当投资的预期风险低于预期收益时,投资者才会进行投资。随着投资数量的不断增加,银行的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运用内部渠道进行分析时,可以借助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解释。当银行要求的预期收益增加时,会把大量的未分配利润拿去进行投资,投资组合的风险加大,投资风险增加。当银行增加资本金,从外部渠道方面或者从内部渠道方面来解释说明,其抵御风险的能力都将会得到增强,从而可以避免银行由于自有资本金不足而导致破产清算的情况发生。图2-1:资本渠道传导过程2.2.2降低分母的比重,减少加权风险资产提高资本充足率,降低分母的比重,可以用资产渠道模型来解释。如图2-2所示,当商业银行选择通过控制银行资产规模的方式降低分母比重时,银行会减少风险加权资产的比重,从而降低风险。同时,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减少,会使收入和未分配利润的减少,增大银行风险。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还可以选择调整自身资产结构的方式降低分母的比重,减少对高风险资产的投资,增加对低风险资产的投资,使银行的风险权重下降,风险减小。由于高风险资产和银行利润的减少,相应的银行风险会加大。但总体来说,减少商业银行加权风险资产,银行的总体风险减少。图2-2:资产渠道传导过程2.3资本充足性监管的现状严格的资本管理办法实施后,各大银行都积极采取了措施。表2-1:商业银行2013——2017年资本充足率情况(单位:亿元,%)项目/年份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核心一级资本净额75793.290738.6106268.3119366.9132195.1一级资本净额75793.292480.8110109.4124860.5139488.1资本净额92856.1113269.3131030.1147419.6167814.9信用风险加权资产696582.6763911.1884711.61012258.61125547.2市场风险加权资产6066.56845.48613.112053.313241.6操作风险加权资产5912468193.577226.184235.688216.9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910.610.910.810.8一级资本充足率9.910.811.311.211.3资本充足率13.313.6资料来源:根据银监会、各银行资料整理在2013年《新办法》实行后,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不断增加,资本充足率也在不断平稳上升。如表2-1所示:我国的资本净额2017年的数额为167814.9亿元,比2013年增加了74958.8亿元,变化较大;资本充足率2017年的比率为13.6%,比2013年增加了1.4%,变化较小;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市场风险加权资产、操作风险加权资产在2017年的数额总共达到了1227005.7亿元,比2013年增加了465232.6亿元,变化也较大。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实行市场化改革,并积极完善资本监督管理体系,我国的资本充足率监管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1、对资本的要求更加严格。在充分借鉴巴塞尔协议理念的基础之上,我国近几年出台的相关文件在设计和管理理念上继续保持着国际接轨的步伐。但是与国际监管的标准相比,我国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更高,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对银行资本监管的力度和决心。但严格的资本监管对我国一些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2、调整部分资本监管的风险覆盖面。我国出台的资本管理办法,在考虑到我国现阶段银行业的实际发展的情况下,对以往的风险覆盖范围做出了较大的变动。主要体现在以下:一是根据不同种类资产的风险和特点,重新评估确定了新的信用风险评价标准。减少小型公司和公民个人的贷款风险权重,加大对房屋抵押贷款项目的风险权重,成为调整资本监管中最为突出的部分;二是规范了各大银行对资产风险进行评估的操作流程,明确了统一的风险计量办法;三是将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内部评级法纳入对资产的信用评估上。2.4商业银行风险现状分析表2-2:商业银行2013——2017年不良贷款情况(单位:亿元,%)项目/年份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不良贷款余额5921.38425.612744.215122.517057.0次级2537.84031.05922.86091.46250.5可疑2574.13403.05282.76640.17946.6损失809.4991.61538.62391.12841.9不良贷款率1.01.7次级0.70.6可疑0.80.8损失0.30.3资料来源:根据银监会、各银行资料整理截至2017年年末,我国的风险加权资产总共为1227005.7亿元。本文在对信贷风险进行考量时,主要选取了不良贷款率对信贷风险进行研究。如表2-2所示:在选取的计算期内,我国的不良贷款虽然逐年上升,但是上升速度缓慢,不良贷款率始终保持在1%——2%的水平,并在2015年之后,不良贷款率继续维持在1.7%的水平上。2015年,我国的可疑贷款增加的数额较大,为1879.7亿元。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较快,银行对市场给予了大量的信贷资金支持,进而刺激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另外,为了追求更大的经营利润,在某些风险较大的经营业务项目上,银行不能准确地评估存在的风险,从而导致银行的不良贷款规模增大。

第3章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的现状及对策分析在商业银行的贷款投放中,银行资本的多寡影响着银行自身的贷款结构。在加强资本充足性监管时,银行的信贷结构会有所变动。通过加强资本监管,可以把银行的风险控制在一定水平上,并保证银行的长远发展。3.1房地产行业贷款的现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发放的房地产贷款,主要有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如表3-1所示,2013年至2017年间,商业银行发放的房地产贷款余额大幅度上升,同比增长幅度变化大,平均增速为30.35%。从2016年开始,商业银行发放的房地产贷款余额的同比增长速度超过平均增速,2017年同比增长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5.5%。且2017年的房地产贷款余额跟2013年的贷款余额相比较,增加了近一倍的余额。在房地产贷款快速增加的时候,商业银行的总贷款余额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其平均同比增长速度为14.325%。2017年开始,商业银行的总贷款余额的增速开始下降,由2016年的16.9%下降到12.8%。房地产信贷占比也随着房地产贷款余额和商业银行的总贷款余额在不断的增加,比重逐渐上升。表3-1:2013-2017年商业银行对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情况(单位:亿元)年份房地产贷款余额同比增长(%)商业银行总贷款余额同比增长(%)房地产信贷占比(%)2013年42627——718952——7.322014年5383426.981635211.507.972015年6618227.393952316.108.562016年7936131.7106603216.908.842017年9564835.5110213112.808.66资料来源:根据银监会、中国统计局资料整理个人住房贷款可以满足购房者当前资金不足但是需要购房的意愿,是目前很多资金不足者购房的首选。如表3-2所示,在2013年至2018年期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在不断增加,2012年仅为8.1万亿元,到了2018年达到25.75万亿元。个人住房的贷款余额在不断的增加的同时,同比增长速度是呈现出现上升再下降的现象,其平均同比增长为22.78%。2016年个人住房贷款的同比增长达到了惊人的35%,远远高于其平均增长速度,表明人们的购房热情高涨个人购房贷款增长持续加快。2017年开始,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的增长开始放缓,房地产贷款增速回落。近年来人们的购房热情高涨,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也随着购房热潮的到来而不断地增加。由于个人住房贷款的贷款期限一般达到10年、30年,甚至更长,且贷款拖欠比例不高,因此,商业银行在近几年大力发展个人住房贷款,并获取了较大的经济利润。在国家内需政策的诱导之下,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之一,房地产业在迅速发展的时候,必然需要商业银行给予大量的信贷资金。表3-2:2013——2018年个人住房贷款情况(单位:万亿元)年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12年8.1—2013年9.8212014年11.5217.52015年14.1823.22016年19.14352017年21.922.22018年25.7517.8资料来源:根据银监会、中国统计局资料整理3.1.1合理调控房地产市场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因为信贷结构的不合理,造成信贷风险发生,银行要从整体上把控房地产市场,全面深刻的认识到房地产市场突出的供需矛盾。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方针政策支持下,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深受国家的产业政策的影响,对此,银行要紧跟国家产业政策的步伐,适应经济发展的方向。为了防止银行在经营的过程中面临较大的风险,商业银行要加强对房地产贷款的质量控制。由于现存的个人住房贷款制度不够完善,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弊端,例如缺乏对高风险的风险防范机制、信用体系不完善等,商业银行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有着很高的风险暴露水平。为了防止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的进一步蔓延和爆发,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加强风险评估、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商业银行信贷供给和房地产市场资金需求之间就存在这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商业银行把大量信贷资金投放到房地产行业时,可以为房地产行业提供资金来源,但也会暴露出银行的信贷风险,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会引发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当房价上涨时,商业银行会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信贷资金支持力度,信贷资金的增加还可以通过金融扩张效应推动房价的继续上涨;当房价下跌时,商业银行存在着风险的不确定性,银行便会减少对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导致房地产业资金紧缺,短期资金周转不灵,房价崩溃,从而使商业银行发生大量坏账,银行陷入危机的可能性增加。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合理调控,是目前改善我国的房地产现状的不可或缺的途径。3.2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政府可以利用手中的行政权利来影响和控制当地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当地银行的信贷决策做出干预,来达到自己的行政目的。表3-3:我国2017——2018年地方政府债券情况(单位:亿元)年份发行一般债券发行专项债券一般债务余额专项债务余额2017年2361919962103322613842018年221921946010993973923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局资料整理如表3-3所示,2017年,全国共发行地方政府债券43581亿元。其中,发行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的资金数额分别为23619亿元、19962亿元。2017年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64706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和专项债务余额分别为61384亿元。2018年,全国共发行地方政府债券41652亿元。其中,发行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的资金数额分别为22192亿元、19460亿元。2018年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83862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和专项债券余额分别为109939亿元、73923亿元。由于存在个别地方政府对自身举债方面有着较为薄弱的约束意识,在取得商业银行借款后,没有对还款的期限和还款的计划没有一个明确的实际安排,导致对商业银行的还贷风险在不断的增加。由于地方政府背后有国家力量的支持,在向商业银行借款时,需要付出的代价较小,所以一般不会控制自己的借款数额。甚至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能够向银行获取更多的借款资金,当许多融资平台企业在无法偿还自身贷款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会把这些融资平台企业的债务纳入自身的债务范围,从而加大了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3.2.1搭平台,加强监管,凝聚监管合力地方政府、商业银行既是债务监管的对象,也是共同的合作伙伴,防范地方政府债务带来的风险是一致的目标。开展监管合作,可以凝聚监管合力。在地方政府债务中,商业银行对地方政府发放的贷款也在逐渐增加,商业银行因此面临着巨大的潜在风险。此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快速发展,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润。一些商业银行争相加大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助长了地方政府盲目扩大投资建设的态势。从商业银行授信结构来看,主要表现为授信客户集中,行业集中度风险针对融资平台监督责任不明确的问题,地方政府和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搭建新的平台,加强监管,从而凝聚监管合力来防范风险。(一)追加还款来源。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推进增信措施,让平台追加担保和加设第二还款来源来避免未来现金流不确定而产生的风险。(二)搭建多元化平台,加强监管。地方政府债务应该由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共同来解决。根据融资对象、资金筹措的出发点、客户如何偿还资金方式,来寻求新的业务利润增长点。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搭建多元化平台,进一步利用BT、结构化PPP等模式,用资产服务业务来替商业银行原来的信贷活动。(三)审慎经营。商业银行在地方政府进行举债时,提供了相当一部分的信贷资金支持,为了保证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对地方政府发放贷款的过程中,要严格放贷,树立风险意识,做到谨慎经营。3.3银行表内外业务的现状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成为是银行表外业务最为突出的特征,如理财、代理收款、承诺业务等。在进行表外业务时,银行运用到自身资金的机会很少,大多数情况下是为客户提供服务,收取部分手续费及佣金,积少成多,从而达到收取大量佣金,实现盈利的目的。本文在研究表外业务的时候,主要以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为指标。并选取了6家国有商业银行和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数据为样本,分别是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把它们2018年的非利息收入作为依据。表3-4:我国十家商业银行20118年非利息收入构成及变动情况(单位:百万元,%)构成2018年2017年变动变动率(%)手续费及佣金收入819566.00795041.0024525.003.08%手续费及佣金支出96176.0094705.001471.001.55%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723390.00700336.0023054.003.29%其他非利息收入357535.00294349.3063185.7021.47%非利息收入总额1080925.00994685.3086239.708.67%资料来源:根据各银行年报整理如表3-4所示:在选取的十家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中,2018年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总额为10809.25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7233.9亿元,非利息收入为3575.35亿元。与2017年相比,非利息收入总额增加了862.397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加了230.54亿元亿元,其他非利息收入增加了631.857亿元。其他非利息收入的变动率远远大于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变动率,前者的变动率达到了21.47%。这是由于银行表外业务回归表内业务所引起的。随着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归表,社会融资规模增量逐渐下降。3.3.1处理好表内表外业务的关系近年来,商业银行通过同业、通道、委外等途径将业务迁移至表外,并在繁荣的虚拟经济中分得了一杯羹。银监会针对金融市场发布了多项监管文件,主要是为了强化金融机构去杠杆,从而达到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目的。继续加强对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的监督与管理力度,防止表外业务的盲目过度扩张,并把表外业务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免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损失。处理好银行表内外业务的关系,需要我国在表外业务监管中强化资本充足率的监管,紧跟《巴塞尔协议III》的精神与理念,进一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在参照《巴塞尔协议》的基础上,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制定了表外业务风险转换系数,确定了相应的表外业务风险等级,调整了资本比例,安排一定量的资本保障表外业务活动,将资本必要量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表内外业务的风险联系起来,确保银行有足够的资本金来抵御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损失。近年来随着理财子公司的纷纷建立,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将会被改变。表内、表外业务隔离经营,表外业务将打破刚兑,投资者自负风险;表内业务的资本充足率和各项风险拨备将被压实;金融科技进一步深入高效的运用,这将更加有效地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提升风险控制水平。要想处理好表内表外业务的关系,还必须处理好以下几点:(1)表外业务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2)资金脱虚向实,以遏制虚拟资金过快增长的势头;(3)有效加强银行的风险合规意识。3.4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贷款的现状近年来,商业银行逐渐减少了对传统行业的信贷资源配置,加大对新兴行业大贷款支持,使得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的贷款规模出现“一降一升”的局面。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商业银行会不断加大对新兴行业的贷款支持力度,银行的信贷资源会逐渐向新兴行业倾斜。在银行的信贷资源配置的转变过程中,可以发现不同的企业获得的银行贷款的规模性和可得性会有所不同。作为在国家政策支持和鼓励中的新兴行业的企业获得的银行贷款更多,因此这类新兴产业的发展更能得到银行的支持。商业银行在大力支持新兴行业的时候,必然会减少对经营传统行业的企业的信贷资源。如表3-5所示,传统行业在我国所占的比重在逐渐下降,但占比仍旧很大,新兴行业的比重正在逐步增加。这是由于我国最近几年供给侧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表3-5:各行业2010——2017年贷款结构占比(单位:%)行业分类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制造业35.2733.2232.8532.1531.1832.6932.79农林牧渔业0.460.480.560.470.440.490.52采矿业11.1213.8713.1215.2813.3410.479.25电力热力水生产及供应业19.8717.7216.1514.7314.4013.8013.89建筑业11.1411.6712.2411.8712.4513.1313.08批发和零售业4.133.773.813.754.024.284.7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7.467.176.896.705.685.325.26住宿和餐饮业0.060.060.100.090.450.570.3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221.762.081.921.821.802.02房地产业7.608.5910.1810.7813.2414.0114.0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0.730.861.311.492.062.492.8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0.070.070.050.050.040.060.0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0.700.560.470.520.630.670.96文化体育娱乐业40.14卫生和社会工作0.050.060.080.050.090.070.08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年报整理当流动性资金不足以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时,企业可以通过削减产量和向银行取得贷款来维持企业的正常稳定运行。对新兴行业来说,当企业获得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时,新兴行业的企业会采取扩大再生产以及销售更加高质量的产品的经营决策。3.4.1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传统行业的发展形势对于传统行业,政府采取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调整传统行业的发展形势,使其更适合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形势。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内部积累的资金。同时,在当前的经济体制之下,银行是当前社会的主要融资渠道,因此我国企业的资金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银行贷款。银行贷款占传统产业内企业融资的比重很大。银行贷款对企业的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行业的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离不开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商业银行信贷的快速发展,可以帮助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速度,进而加快传统行业的转型步伐。银行可以采取积极引导的方式促进新兴行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传统行业的发展趋势,对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等在内的低耗能等第三产业给予大量的资金援助。另外,银行也需要优化自身的融资结构,完善融资方式。新兴行业的资金需求量都比较大,研发运用的资金也比传统行业要大,所以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支撑其自身的发展。在实行融资的过程中,除了要拓宽市场渠道,积极开放民间资本进入以外,还需要完善资本间的竞争制度和管理制度。3.5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贷款占比现状近年来,为了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进行扶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去帮助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意识到中小民营企业的未来的巨大发展潜力,商业银行也加大了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服务力度。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已经开始有部分商业银行降低对中小和民营企业的企业贷款成本,并通过减少审批程序来提高审批效率,或者将贷款的审批权下放来克服审批效率低下的问题。也有部分商业银行把自己的战略目标定位直接去服务中小和民营企业。为中小和民营企业提供金融零售业务化成为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优势之一。本文在对中小、民营企业进行研究时,主要把小微企业作为研究指标。表3-6:商业银行2015——2018年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情况(单位:亿元)类型/年份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大型商业银行230983257390286025291085股份制商业银行147156151358163545178133城市商业银行138957169127202347235673农村商业银行143674183887226679265739外资银行7423759685549991合计668193769358887150980621资料来源:根据各商业银行年报资料整理如表3-6所示: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情况有所不同,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发放的贷款逐年上升。大型商业银行2015年发放贷款数230983亿元,到了2018年变成291085亿元;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2015年发放的贷款数差不多一样,但2018年发放的贷款数相差较大,农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265739亿元,股份制商业银行只发放了178133亿元;外资银行跟其他类型的银行相比,发放的数目较小,且差别不大。大型商业银行由于资金实力雄厚,能够为小微企业提供大量的资金,外资银行由于规模较小,资金实力不足,不能为小微企业足够的支持。在2015年至2018年期间,我国商业银行一共向小微企业发放了3305322亿元的贷款。截至2017年末,小微企业贷款较2017年初增加了4.04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速达到15.14%,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2.67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户数达到1520.92万户,较上年同期增加159.82万户;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95.27%,较上年同期高1.67个百分点,全面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的“三个不低于”监管目标。截至2018年6月,全国小微企业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46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03%,较各项贷款同比增速高3.92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户数为1481.99万户,较去年同期增加317.88万户。阶段性完成了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的“两增”目标。至此,小微企业贷款实现“三个不低于”监管目标,贷款阶段性实现“两增”目标。3.5.1大力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基于传统发展模式下的商业银行在遭受到互联网冲击之后市场反映效率较低,众多处于转型中的商业银行由于服务效率低下,产品设计能力不足,导致市场规模逐步萎缩,加之强监管的影响,银行利润大幅下滑。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的发展受到自身固有特征的限制,导致商业银行在提供金融服务时存在内在动力不足。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支持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1)大力发展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商业银行可以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助力中小、民营企业发展。通过一系列产品,如创新互联网贷款、电子供应链融资、企业电子贷款、商家电子贷款等,为众多的中小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融资支持。当企业抵押资产不足时,可以允许用无形资产抵押,例如企业的专利,或者股权质押。(2)继续完善不良贷款容忍度指标。商业银行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不同地区的小微企业制定差别化不良贷款容忍目标。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核销的不良贷款税前扣除的政策,处置力度要比之前更加严格。(3)建立履职回避制度。商业银行要加强银行内部人员管理,禁止员工自办或参与经营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P2P网贷公司等机构的活动。(4)促进自身对信贷客户的优化以及信贷资产结构的调整。普惠金融能够有效化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主要是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通过适度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授信,银行可以调整自身资产结构以更好地防控资产负债的集中度风险。3.6本章小结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加大、市场化进程逐渐深化以及国家经济发展转型改革的逐步推进,单纯依靠信贷规模的增长已经不能满足银行的经营要求,信贷结构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因此研究在资本充足性监管背景下的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加强资本充足性监管时,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减少,便会减少对中小型企业的信贷资金供给。同时,商业银行会调整自身的信贷结构,这可能会在一定时期降低商业银行的收益率,但是也避免了由于信贷结构不合理而造成的高风险,特别是由于经济下行而造成的更大的波动和损失。合理的信贷结构,能够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促进自身的稳健经营发展,能够助力我国经济的发展。然而,调整信贷结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商业银行既要去产能、减少不良资产,也要做好准备积极对信贷结构进行优化调整。

第4章资本充足性监管下商业银行优化的途径与措施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商业银行的经营必然会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而作为商业银行最重要的业务之一,信贷业务的变动必然会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不同的信贷结构,会对银行自身造成影响,造成银行经营的不稳定。在目前强资本监管阶段,商业银行必须做出改变来满足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4.1优化途径与措施4.1.1转变盈利模式,提高盈利能力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主要是存贷差,从实证分析发现,银行贷款主要依赖于存款,如果存款减少,银行缺乏足够的资金来提供贷款。转变盈利模式,通过贷款转让、资产证券化和信用衍生品等工具方法,来获取更多的利润,进而用未分配利润来补充资本金。目前,信贷资产证券化已成为商业银行解决资产结构配置,转换经营模式、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手段。4.1.2信贷结构优化要符合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为了应对我国经济的调整和转型升级,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商业银行在进信贷结构调整时,要重点帮扶符合国家政策支持的产业和领域,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政策措施。商业银行也要更加注重信贷组合的管理,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保证经营的高效、可持续,要使信贷的数量和质量并重。4.1.3建立逆周期信贷决策制度在信贷投放方面,商业银行必须要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建立逆周期信贷决策制度,并从正确的角度对经济形势以及潜在的风险进行合理的预估,以此来指导管理人员和信贷人员构建起合理的信贷结构。4.1.4合理判断经济形势金融监管部门应该具有能够合理判断经济形势的能力,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预估未来的经济走向,并以此对社会上各个行业的风险情况进行合理的评定,为当前银行发放贷款提供参考,合理引导商业银行保持合理的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