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师范大学幼儿数学教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注:找到所考试题直接看该试题所有题目和答案即可。查找按键:Ctrl+F一.
判断题1.(2分)幼儿集合概念的发展需经历由泛化到精确的四个发展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是笼统感知的阶段。参考答案:正确2.(2分)幼儿对几何形状的认识需要视觉感知和触摸动作的联合作用。参考答案:正确3.(2分)幼儿数学教育目标的三大领域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参考答案:正确4.(2分)用一条封闭曲线把集合的元素圈起来用以表示集合的方法就是饼子图表示法。参考答案:错误5.(2分)制定幼儿数学教育目标的直接依据是幼儿数学教育的抽象性。参考答案:错误6.(2分)从难易程度上讲,幼儿学习加法比学习减法难。参考答案:错误7.(2分)儿童的基本的逻辑结构包括:对应结构、序列结构和包含结构。参考答案:正确8.(2分)确定幼儿数学教育目标的根本依据是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参考答案:正确9.(2分)量可以分成不连续量(分离量)和连续量两种。参考答案:正确10.(2分)自然数的顺序即数序。参考答案:正确11.(2分)幼儿加减运算概念发展的三种水平依次为:动作水平的加减、表象水平的加减和符号水平的加减。参考答案:错误12.(2分)在一个集合中,那些被确定的具有共同属性的一个个对象,我们称之为是这个集合的。参考答案:正确13.(2分)幼儿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并挑选出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物体,这样的活动就叫做“分类”。参考答案:错误14.(2分)空间是物质客观存在的一种形式,由长度、宽度和厚度表现出来。参考答案:错误15.(2分)儿童数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人类数概念发生过程的浓缩和复演。参考答案:正确16.(2分)在教育过程中持续进行的评价是终结性评价。参考答案:错误17.(2分)幼儿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并挑选出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物体,这样的活动就叫做“求同”。参考答案:正确18.(2分)“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就是课程。参考答案:错误19.(2分)幼儿加减运算概念发展的三种水平,依次为动作水平的加减、表象水平的加减和概念水平的加减。参考答案:正确20.(2分)提出“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的依据是幼儿发展的年龄特征。参考答案:错误二.
单项选择题21.(2分)数学不仅能帮助儿童精确地认识事物的数量属性,还能获得对事物之间的A.抽象的认识B.本质属性的认识C.关系的认识D.结构的认识参考答案:B22.(2分)帮助幼儿对有关数学教育内容有所感知,有所体验,对这些教育内容获得较丰富的感性经验,体现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的A.启蒙性B.生活性C.探索性D.启发性参考答案:A23.(2分)
分类活动有助于发展幼儿的A.想象力B.记忆力C.思维能力D.表达能力参考答案:C24.(2分)三、四岁幼儿数数时经常出现口手不一致的错误现象,比如,口手不协调、漏数、重复数等,这种现象说明儿童还没有建立说出数词与手的点数、物体、动作之间的A.包含关系B.等量关系C.序列关系D.一一对应关系参考答案:D25.(2分)儿童思维的逻辑建构始于A.教学B.游戏C.动作D.生活参考答案:C26.(2分)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评价中,便于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对大量的评价对象收集到可以进行量化处理的反馈信息的方法是A.观察法B.测试法C.临床法D.座谈法参考答案:B27.(2分)在进行数学活动时,教师提供若干活动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这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的A.自主意识B.规则意识C.活动意识D.合作意识参考答案:A28.(2分)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所采用的主要形式是A.个人活动形式B.小组活动形式C.集体活动形式D.集体与小组活动结合的形式参考答案:C29.(2分)在数的组成的教学中,幼儿首先需要的是A.教师讲解、示范B.分合实物的操作经验C.形成数的组成的表象D.形成数的组成的概念参考答案:B30.(2分)儿童感知和理解时间概念的基础是A.教学活动B.智力发展C.游戏活动D.生活经验参考答案:D31.(2分)幼儿从不能说出一组实物的总数,到能够说出总数,这说明儿童已初步形成了数概念中的A.对应关系B.序列关系C.等量关系D.包含关系参考答案:D32.(2分)数的守恒是指A.数的分解与组合B.数的位置及相邻关系C.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事物的全体D.对数的认识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形式的影响参考答案:D33.(2分)儿童往往用“昨天”泛指过去,“明天”泛指将来,说明儿童的时间概念具有A.感性B.主观性C.含糊性D.易和空间关系混淆参考答案:C34.(2分)幼儿在数学学习中,只关注自己的动作,而不能与同伴有效的合作与交流,反映了幼儿数学学习具有A.外部动作的心理特点B.不能顺应的心理特点C.不自觉的心理特点D.自我中心的心理特点参考答案:D35.(2分)在一个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两组图形的数量,并问幼儿:“4个圆形和3个三角形能不能变成一样多?怎样让它们的数量变成一样多呢?谁想到办法了?”以上的教学是为了让幼儿体验到两数之间的A.传递关系B.次序关系C.数差关系D.守恒关系参考答案:C36.(2分)儿童最容易感知的量是A.粗细B.高矮C.轻重D.大小参考答案:D37.(2分)早期数学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培养儿童基本的A.数学能力B.数学知识C.数学素养D.数学方法参考答案:C38.(2分)从体育、智育、美育等方面提出数学教育目标,这种分类的划分角度是A.教育基本内容B.儿童身心发展C.数学教育内容D.社会发展要求参考答案:A39.(2分)数组成中两个部分数之间存在着互换关系和A.互补关系B.大小关系C.差数关系D.传递关系参考答案:A40.(2分)儿童能够准确地感知集合及其元素,能通过计数比较两个集合元素多少的年龄是A.2~3岁B.3~4岁C.4~5岁D.5~6岁参考答案:D41.(2分)在学前期,儿童辨别左右时主要以A.自身为中心B.参照物为中心C.天地为中心D.方向为中心参考答案:A42.(2分)运用“临床法”研究儿童思维的学者是A.维果茨基B.皮亚杰C.凯米依D.柯尔伯格参考答案:B43.(2分)早期数学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A.培养儿童基本数学素养B.获取丰富数学经验C.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D.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参考答案:A44.(2分)幼儿通过掷骰子列算式,学习加减法的方式属于A.自编应用题B.教师口述应用题C.日常生活情境D.游戏形式参考答案:D45.(2分)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对儿童发展状况的评价主要是儿童数学概念及A.应变能力的发展B.语言能力的发展C.数学能力的发展D.思维能力的发展参考答案:D46.(2分)儿童主动建构数概念,必须通过A.学习材料的引导B.老师的引导C.自己的活动D.环境的创设参考答案:C47.(2分)“能区分物体的粗细、厚薄、高矮,并掌握相应的词汇”,这一教育要求针对A.小班B.中班C.大班D.学前班参考答案:B48.(2分)幼儿用移动实物、逐一点数的方法寻求加减运算得数,说明其加减运算概念发展处于A.动作水平B.表象水平C.概念水平D.意识水平参考答案:A49.(2分)影响幼儿对几何图形认识的难易顺序的主要因素是A.几何图形本身的复杂程度B.几何图形本身的相似性C.几何图形的呈现方式D.幼儿生活经验与教育训练参考答案:C50.(2分)根据我国心理学家研究,3岁左右幼儿的数概念处于A.数目和物体数量间的联系建立阶段B.数量的感知阶段C.数的运算阶段D.数的运用阶段参考答案:B一.
判断题1.(2分)幼儿数学概念的源泉是教师的教学。参考答案:错误2.(2分)量可以分成不连续量(分离量)和连续量两种。参考答案:正确3.(2分)空间是物质客观存在的一种形式,由长度、宽度和厚度表现出来。参考答案:错误4.(2分)按照评价的对象和内容可将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评价的类型划分幼儿发展评价与幼儿心理评价。参考答案:错误5.(2分)幼儿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并挑选出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物体,这样的活动就叫做“分类”。参考答案:错误6.(2分)“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就是课程。参考答案:错误7.(2分)确定幼儿数学教育目标的根本依据是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参考答案:正确8.(2分)在幼儿数学教育中,幼儿掌握某些具体的数学知识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发展的实质在于幼儿的认知水平是否发生了改变。参考答案:错误9.(2分)怀特海指出数学是在从模式化的个体作抽象的过程中对关系进行研究。参考答案:错误10.(2分)提出“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的依据是幼儿发展的年龄特征。参考答案:错误11.(2分)小班幼儿会手口一致地点数10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参考答案:错误12.(2分)用一条封闭曲线把集合的元素圈起来用以表示集合的方法就是饼子图表示法。参考答案:错误13.(2分)幼儿数学教育目标的三大领域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参考答案:正确14.(2分)在皮亚杰看来,抽象的思维起源于动作。参考答案:正确15.(2分)数的组成实质上是数群和子群之间存在着等量关系、互补关系、包含关系的反映。参考答案:错误16.(2分)教学是由幼儿发起的,符合一定道德规范的行为。参考答案:错误17.(2分)数的组成实质上是数群和子群之间存在着等量关系、互补关系互换关系的反映。参考答案:正确18.(2分)幼儿加减运算概念发展的三种水平,依次为动作水平的加减、表象水平的加减和概念水平的加减。参考答案:正确19.(2分)对小班幼儿而言,要求他们学习按物体的多个特征进行分类。参考答案:错误20.(2分)幼儿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并挑选出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物体,这样的活动就叫做“求同”。参考答案:正确二.
单项选择题21.(2分)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所采用的主要形式是A.个人活动形式B.小组活动形式C.集体活动形式D.集体与小组活动结合的形式参考答案:C22.(2分)儿童能够准确地感知集合及其元素,能通过计数比较两个集合元素多少的年龄是A.2~3岁B.3~4岁C.4~5岁D.5~6岁参考答案:D23.(2分)儿童数概念的产生是在其模糊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地产生了对物体整个数目的知觉,最后才能进行逐一点数。这说明儿童数概念的发生开始于A.数数B.认数C.逐一点数D.对集合的笼统感知参考答案:D24.(2分)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是A.口头数数B.说出总数C.按物计数D.按数取物参考答案:B25.(2分)儿童最容易感知的量是A.粗细B.高矮C.轻重D.大小参考答案:D26.(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学前儿童的数学教育应联系儿童生活B.学前儿童的数学知识不必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C.数学教育应重视儿童的个别差异D.从个别到一般是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之一参考答案:B27.(2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评价中工作量最大,技术性最强的步骤是A.确定评价目的B.设计评价方案C.收集评价资料D.处理评价结果参考答案:C28.(2分)儿童主动建构数概念,必须通过A.学习材料的引导B.老师的引导C.自己的活动D.环境的创设参考答案:C29.(2分)幼儿自编应用题“小华上午吃了两块糖,下午吃了许多糖,他一共吃了多少糖?”存在的错误是A.条件不清楚B.结构不完整C.内容不符合生活逻辑D.问题不明确参考答案:A30.(2分)帮助幼儿对有关数学教育内容有所感知,有所体验,对这些教育内容获得较丰富的感性经验,体现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的A.启蒙性B.生活性C.探索性D.启发性参考答案:A31.(2分)在教育评价过程中,通过与儿童谈话,使儿童思想真实、自然地流露,从而研究儿童思维发展水平的方法是A.临床法B.行为检核法C.观察法D.作业分析法参考答案:A32.(2分)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是A.演示法B.讲解法C.游戏法D.操作法参考答案:D33.(2分)儿童已产生对集合的笼统知觉的年龄阶段是A.2-3岁B.3-4岁C.4-5岁D.5-6岁参考答案:A34.(2分)儿童最初认识空间方位关系的参照系统是A.自己的身体B.自己的动作C.其他物体D.其他人参考答案:A35.(2分)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对儿童发展状况的评价主要是儿童数学概念及A.应变能力的发展B.语言能力的发展C.数学能力的发展D.思维能力的发展参考答案:D36.(2分)儿童往往用“昨天”泛指过去,“明天”泛指将来,说明儿童的时间概念具有A.感性B.主观性C.含糊性D.易和空间关系混淆参考答案:C37.(2分)根据我国心理学家研究,3岁左右幼儿的数概念处于A.数目和物体数量间的联系建立阶段B.数量的感知阶段C.数的运算阶段D.数的运用阶段参考答案:B38.(2分)数学知识是一种A.抽象的知识,和具体事物没有关系B.抽象的知识,源于具体事物C.具体的知识,和具体事物有直接联系D.具体的知识,并等同于具体事物参考答案:B39.(2分)数学教育目标能否实现,数学教育内容是否恰当,从根本上看,取决于A.是否考虑了数学学科的结构和学科的教育价值B.是否依据数学教育的总目标C.遵循和利用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程度D.遵循社会发展和需要的程度参考答案:C40.(2分)儿童感知和理解时间概念的基础是A.教学活动B.智力发展C.游戏活动D.生活经验参考答案:D41.(2分)“认识和书写阿拉伯数字,认识一些数字符号,如加号、减号、等号等”这一教学活动适于采用的活动组织形式是A.集体与小组结合B.小组活动C.集体活动D.游戏活动参考答案:C42.(2分)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评价中,便于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对大量的评价对象收集到可以进行量化处理的反馈信息的方法是A.观察法B.测试法C.临床法D.座谈法参考答案:B43.(2分)教师为幼儿提供进行比较的两种形体时,应注意突出A.图形大小B.图形摆放位置C.图形相似性D.图形的主要特点参考答案:D44.(2分)影响幼儿对几何图形认识的难易顺序的主要因素是A.几何图形本身的复杂程度B.几何图形本身的相似性C.几何图形的呈现方式D.幼儿生活经验与教育训练参考答案:C45.(2分)在认识“三角形”活动中,老师使用不同颜色、大小的三角形,并用不同方式摆放,其目的在于A.对图形进行比较B.渗透图形守恒的教育C.让幼儿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D.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参考答案:B46.(2分)教师引导幼儿学习一些逆向思维的加减应用题,以促进其思维的发展。这一做法适于A.中班前期B.中班后期C.大班前期D.大班后期参考答案:D47.(2分)把一个正方形分割为两个三角形,将分出的三角形合起来又成为一个正方形,这可以让幼儿感知到A.一一对应的关系B.传递关系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D.序列关系参考答案:C48.(2分)活动区、角数学活动的选择和进行的主体是A.教师B.幼儿C.家长D.保教人员参考答案:B49.(2分)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数学操作活动要素的是A.目标B.材料C.规则D.结果参考答案:D50.(2分)数学不仅能帮助儿童精确地认识事物的数量属性,还能获得对事物之间的A.抽象的认识B.本质属性的认识C.关系的认识D.结构的认识参考答案:B一.
判断题1.(2分)幼儿数学教育目标的三大领域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参考答案:正确2.(2分)“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就是课程。参考答案:错误3.(2分)幼儿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并挑选出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物体,这样的活动就叫做“分类”。参考答案:错误4.(2分)在比较物体量的差异时,可帮助幼儿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参考答案:正确5.(2分)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取代直觉行动思维而成为主要的思维类型,同时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参考答案:正确6.(2分)对小班幼儿而言,要求他们学习按物体的多个特征进行分类。参考答案:错误7.(2分)在一个集合中,那些被确定的具有共同属性的一个个对象,我们称之为是这个集合的。参考答案:正确8.(2分)制定幼儿数学教育目标的直接依据是幼儿数学教育的抽象性。参考答案:错误9.(2分)幼儿计数能力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按数取物。参考答案:错误10.(2分)数的组成实质上是数群和子群之间存在着等量关系、互补关系、包含关系的反映。参考答案:错误11.(2分)从幼儿认识空间方位的发展顺序讲,是先上下,再前后,最后是左右。参考答案:正确12.(2分)空间是物质客观存在的一种形式,由长度、宽度和厚度表现出来。参考答案:错误13.(2分)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参考答案:正确14.(2分)在皮亚杰看来,抽象的思维起源于动作。参考答案:正确15.(2分)幼儿集合概念的发展需经历由泛化到精确的四个发展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是笼统感知的阶段。参考答案:正确16.(2分)把形象变成数字进行思考和认识的时候,人类的高级思维便开始了。参考答案:错误17.(2分)幼儿加减运算概念发展的三种水平,依次为动作水平的加减、表象水平的加减和概念水平的加减。参考答案:正确18.(2分)幼儿数学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包括:幼儿数学教育总目标、各年龄阶段教育目标和区域活动目标。参考答案:错误19.(2分)数学区别于其他科学的本质特征是抽象。参考答案:错误20.(2分)幼儿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并挑选出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物体,这样的活动就叫做“求同”。参考答案:正确二.
单项选择题21.(2分)儿童已产生对集合的笼统知觉的年龄阶段是A.2-3岁B.3-4岁C.4-5岁D.5-6岁参考答案:A22.(2分)自然数“5”可以代表5个人,5颗星星,5辆汽车……,这体现了数学的A.逻辑性B.抽象性C.精确性D.应用性参考答案:B23.(2分)早期数学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A.培养儿童基本数学素养B.获取丰富数学经验C.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D.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参考答案:A24.(2分)数学不仅能帮助儿童精确地认识事物的数量属性,还能获得对事物之间的A.抽象的认识B.本质属性的认识C.关系的认识D.结构的认识参考答案:B25.(2分)儿童学习数学知识,必须依赖于对物体之间A.特点的感知B.属性的认识C.数量的辨别D.关系的理解参考答案:D26.(2分)在幼儿阶段,学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主要在A.动作水平上进行B.表象水平上进行C.抽象水平上进D.概念水平上进行参考答案:B27.(2分)数学知识是一种A.抽象的知识,和具体事物没有关系B.抽象的知识,源于具体事物C.具体的知识,和具体事物有直接联系D.具体的知识,并等同于具体事物参考答案:B28.(2分)教育评价与测量的根本区别在于教育评价是A.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B.一个事实判断的过程C.一种纯客观的活动D.以量化的方法取得正确可靠的数据参考答案:A29.(2分)从体育、智育、美育等方面提出数学教育目标,这种分类的划分角度是A.教育基本内容B.儿童身心发展C.数学教育内容D.社会发展要求参考答案:A30.(2分)把一个暂时未知的量同另一个作为标准的约定的已知量做比较,这个比较的过程是A.计量B.测量C.比较D.对应参考答案:B31.(2分)适宜进行量的守恒教育的年龄班是A.学前班B.大班C.中班D.小班参考答案:B32.(2分)三、四岁幼儿数数时经常出现口手不一致的错误现象,比如,口手不协调、漏数、重复数等,这种现象说明儿童还没有建立说出数词与手的点数、物体、动作之间的A.包含关系B.等量关系C.序列关系D.一一对应关系参考答案:D33.(2分)按照评价的对象和内容划分,学前数学教育评价包括A.儿童发展状况的评价与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乃至课程的评价B.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C.常模参照性评价与目标参照性评价D.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参考答案:A34.(2分)教师引导幼儿学习一些逆向思维的加减应用题,以促进其思维的发展。这一做法适于A.中班前期B.中班后期C.大班前期D.大班后期参考答案:D35.(2分)在几何形体教育中,教师向幼儿提供接触多种变化图形的机会,使幼儿在辨认图形时,能排除图形颜色、大小等无关因素干扰。这一做法是运用A.变式B.定势C.迁移D.守恒参考答案:A36.(2分)“能区分物体的粗细、厚薄、高矮,并掌握相应的词汇”,这一教育要求针对A.小班B.中班C.大班D.学前班参考答案:B37.(2分)儿童主动建构数概念,必须通过A.学习材料的引导B.老师的引导C.自己的活动D.环境的创设参考答案:C38.(2分)儿童数概念的产生是在其模糊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地产生了对物体整个数目的知觉,最后才能进行逐一点数。这说明儿童数概念的发生开始于A.数数B.认数C.逐一点数D.对集合的笼统感知参考答案:D39.(2分)早期数学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培养儿童基本的A.数学能力B.数学知识C.数学素养D.数学方法参考答案:C40.(2分)幼儿在数学学习中,只关注自己的动作,而不能与同伴有效的合作与交流,反映了幼儿数学学习具有A.外部动作的心理特点B.不能顺应的心理特点C.不自觉的心理特点D.自我中心的心理特点参考答案:D41.(2分)儿童能够准确地感知集合及其元素,能通过计数比较两个集合元素多少的年龄是A.2~3岁B.3~4岁C.4~5岁D.5~6岁参考答案:D42.(2分)帮助幼儿对有关数学教育内容有所感知,有所体验,对这些教育内容获得较丰富的感性经验,体现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的A.启蒙性B.生活性C.探索性D.启发性参考答案:A43.(2分)幼儿自编应用题“小华上午吃了两块糖,下午吃了许多糖,他一共吃了多少糖?”存在的错误是A.条件不清楚B.结构不完整C.内容不符合生活逻辑D.问题不明确参考答案:A44.(2分)在数的组成的教学中,幼儿首先需要的是A.教师讲解、示范B.分合实物的操作经验C.形成数的组成的表象D.形成数的组成的概念参考答案:B45.(2分)儿童感知和理解时间概念的基础是A.教学活动B.智力发展C.游戏活动D.生活经验参考答案:D46.(2分)幼儿从不能说出一组实物的总数,到能够说出总数,这说明儿童已初步形成了数概念中的A.对应关系B.序列关系C.等量关系D.包含关系参考答案:D47.(2分)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对儿童发展状况的评价主要是儿童数学概念及A.应变能力的发展B.语言能力的发展C.数学能力的发展D.思维能力的发展参考答案:D48.(2分)影响幼儿对几何图形认识的难易顺序的主要因素是A.几何图形本身的复杂程度B.几何图形本身的相似性C.几何图形的呈现方式D.幼儿生活经验与教育训练参考答案:C49.(2分)下列属于量的本质特征的是A.连续性B.可测量性C.不连续性D.形象性参考答案:B50.(2分)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是A.口头数数B.说出总数C.按物计数D.按数取物参考答案:B一.
判断题1.(2分)数的组成实质上是数群和子群之间存在着等量关系、互补关系、包含关系的反映。参考答案:错误2.(2分)幼儿加减运算概念发展的三种水平,依次为动作水平的加减、表象水平的加减和概念水平的加减。参考答案:正确3.(2分)幼儿计数能力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按数取物。参考答案:错误4.(2分)对小班幼儿而言,要求他们学习按物体的多个特征进行分类。参考答案:错误5.(2分)把形象变成数字进行思考和认识的时候,人类的高级思维便开始了。参考答案:错误6.(2分)幼儿加减运算概念发展的三种水平依次为:动作水平的加减、表象水平的加减和符号水平的加减。参考答案:错误7.(2分)数学教育中的主题一般来源于儿童的生活。参考答案:错误8.(2分)怀特海指出数学是在从模式化的个体作抽象的过程中对关系进行研究。参考答案:错误9.(2分)确定幼儿数学教育目标的根本依据是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参考答案:正确10.(2分)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类确定的对象所组成的整体就是集合。参考答案:正确11.(2分)小班幼儿会手口一致地点数10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参考答案:错误12.(2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幼儿理解加减互逆关系和加减交换关系,发展幼儿的抽象思维。参考答案:错误13.(2分)儿童的基本的逻辑结构包括:对应结构、序列结构和包含结构。参考答案:正确14.(2分)空间是物质客观存在的一种形式,由长度、宽度和厚度表现出来。参考答案:错误15.(2分)量可以分成不连续量(分离量)和连续量两种。参考答案:正确16.(2分)幼儿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并挑选出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物体,这样的活动就叫做“求同”。参考答案:正确17.(2分)从难易程度上讲,幼儿学习加法比学习减法难。参考答案:错误18.(2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规定:“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参考答案:正确19.(2分)“客观世界中事物或现象具有的可以通过测量等手段加以认识的属性”指的是“量”。参考答案:正确20.(2分)幼儿数学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包括:幼儿数学教育总目标、各年龄阶段教育目标和区域活动目标。参考答案:错误二.
单项选择题21.(2分)在认识“三角形”活动中,老师使用不同颜色、大小的三角形,并用不同方式摆放,其目的在于A.对图形进行比较B.渗透图形守恒的教育C.让幼儿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D.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参考答案:B22.(2分)把一个暂时未知的量同另一个作为标准的约定的已知量做比较,这个比较的过程是A.计量B.测量C.比较D.对应参考答案:B23.(2分)幼儿掌握加减运算的工具和基础是A.算式题B.实物加减C.口述应用题D.数的组成参考答案:C24.(2分)
分类活动有助于发展幼儿的A.想象力B.记忆力C.思维能力D.表达能力参考答案:C25.(2分)幼儿用移动实物、逐一点数的方法寻求加减运算得数,说明其加减运算概念发展处于A.动作水平B.表象水平C.概念水平D.意识水平参考答案:A26.(2分)数学知识是一种A.抽象的知识,和具体事物没有关系B.抽象的知识,源于具体事物C.具体的知识,和具体事物有直接联系D.具体的知识,并等同于具体事物参考答案:B27.(2分)帮助幼儿对有关数学教育内容有所感知,有所体验,对这些教育内容获得较丰富的感性经验,体现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的A.启蒙性B.生活性C.探索性D.启发性参考答案:A28.(2分)儿童学习数学知识,必须依赖于对物体之间A.特点的感知B.属性的认识C.数量的辨别D.关系的理解参考答案:D29.(2分)适宜进行量的守恒教育的年龄班是A.学前班B.大班C.中班D.小班参考答案:B30.(2分)数学不仅能帮助儿童精确地认识事物的数量属性,还能获得对事物之间的A.抽象的认识B.本质属性的认识C.关系的认识D.结构的认识参考答案:B31.(2分)为了让幼儿零散、片断的经验得到整理、归纳,教师宜采用A.操作法B.观察法C.演示法D.讨论法参考答案:D32.(2分)从体育、智育、美育等方面提出数学教育目标,这种分类的划分角度是A.教育基本内容B.儿童身心发展C.数学教育内容D.社会发展要求参考答案:A33.(2分)整个幼儿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思维类型是A.直觉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辩证逻辑思维参考答案:B34.(2分)活动区、角数学活动的选择和进行的主体是A.教师B.幼儿C.家长D.保教人员参考答案:B35.(2分)儿童已产生对集合的笼统知觉的年龄阶段是A.2-3岁B.3-4岁C.4-5岁D.5-6岁参考答案:A36.(2分)教师为幼儿提供进行比较的两种形体时,应注意突出A.图形大小B.图形摆放位置C.图形相似性D.图形的主要特点参考答案:D37.(2分)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是A.演示法B.讲解法C.游戏法D.操作法参考答案:D38.(2分)在学前期,儿童辨别左右时主要以A.自身为中心B.参照物为中心C.天地为中心D.方向为中心参考答案:A39.(2分)儿童能够准确地感知集合及其元素,能通过计数比较两个集合元素多少的年龄是A.2~3岁B.3~4岁C.4~5岁D.5~6岁参考答案:D40.(2分)儿童主动建构数概念,必须通过A.学习材料的引导B.老师的引导C.自己的活动D.环境的创设参考答案:C41.(2分)幼儿从不能说出一组实物的总数,到能够说出总数,这说明儿童已初步形成了数概念中的A.对应关系B.序列关系C.等量关系D.包含关系参考答案:D42.(2分)数组成中两个部分数之间存在着互换关系和A.互补关系B.大小关系C.差数关系D.传递关系参考答案:A43.(2分)幼儿通过掷骰子列算式,学习加减法的方式属于A.自编应用题B.教师口述应用题C.日常生活情境D.游戏形式参考答案:D44.(2分)影响幼儿对几何图形认识的难易顺序的主要因素是A.几何图形本身的复杂程度B.几何图形本身的相似性C.几何图形的呈现方式D.幼儿生活经验与教育训练参考答案:C45.(2分)把一个正方形分割为两个三角形,将分出的三角形合起来又成为一个正方形,这可以让幼儿感知到A.一一对应的关系B.传递关系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D.序列关系参考答案:C46.(2分)数的守恒是指A.数的分解与组合B.数的位置及相邻关系C.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事物的全体D.对数的认识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形式的影响参考答案:D47.(2分)在进行数学活动时,教师提供若干活动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这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的A.自主意识B.规则意识C.活动意识D.合作意识参考答案:A48.(2分)早期数学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A.培养儿童基本数学素养B.获取丰富数学经验C.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D.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参考答案:A49.(2分)下列属于量的本质特征的是A.连续性B.可测量性C.不连续性D.形象性参考答案:B50.(2分)运用“临床法”研究儿童思维的学者是A.维果茨基B.皮亚杰C.凯米依D.柯尔伯格参考答案:B一.
判断题1.(2分)“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就是课程。参考答案:错误2.(2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规定:“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参考答案:正确3.(2分)从难易程度上讲,幼儿学习加法比学习减法难。参考答案:错误4.(2分)在皮亚杰看来,抽象的思维起源于动作。参考答案:正确5.(2分)罗素认为正常个体的直接数觉,仅限于几种昆虫、鸟类和人类。参考答案:正确6.(2分)幼儿集合概念的发展需经历由泛化到精确的四个发展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是笼统感知的阶段。参考答案:正确7.(2分)自然数的顺序即数序。参考答案:正确8.(2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幼儿理解加减互逆关系和加减交换关系,目的是发展幼儿的可逆性思维。参考答案:正确9.(2分)同一类活动的材料应有实物、图片、表象三个层次。参考答案:错误10.(2分)幼儿数学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包括:幼儿数学教育总目标、各年龄阶段教育目标和区域活动目标。参考答案:错误11.(2分)从幼儿认识空间方位的发展顺序讲,是先上下,再前后,最后是左右。参考答案:正确12.(2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幼儿理解加减互逆关系和加减交换关系,发展幼儿的抽象思维。参考答案:错误13.(2分)提出“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的依据是幼儿发展的年龄特征。参考答案:错误14.(2分)在比较物体量的差异时,可帮助幼儿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参考答案:正确15.(2分)儿童的基本的逻辑结构包括:对应结构、序列结构和包含结构。参考答案:正确16.(2分)怀特海指出数学是在从模式化的个体作抽象的过程中对关系进行研究。参考答案:错误17.(2分)数学教育中的主题一般来源于儿童的生活。参考答案:错误18.(2分)数的组成实质上是数群和子群之间存在着等量关系、互补关系、包含关系的反映。参考答案:错误19.(2分)空间是物质客观存在的一种形式,由长度、宽度和厚度表现出来。参考答案:错误20.(2分)小班幼儿会手口一致地点数10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参考答案:错误二.
单项选择题21.(2分)从体育、智育、美育等方面提出数学教育目标,这种分类的划分角度是A.教育基本内容B.儿童身心发展C.数学教育内容D.社会发展要求参考答案:A22.(2分)数学知识是一种A.抽象的知识,和具体事物没有关系B.抽象的知识,源于具体事物C.具体的知识,和具体事物有直接联系D.具体的知识,并等同于具体事物参考答案:B23.(2分)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所采用的主要形式是A.个人活动形式B.小组活动形式C.集体活动形式D.集体与小组活动结合的形式参考答案:C24.(2分)“认识和书写阿拉伯数字,认识一些数字符号,如加号、减号、等号等”这一教学活动适于采用的活动组织形式是A.集体与小组结合B.小组活动C.集体活动D.游戏活动参考答案:C25.(2分)按物体的某种特征,多级次的将物体连续分类的方法是A.层级分类B.多重分类C.多角度分类D.按物体一个特征分类参考答案:A26.(2分)早期数学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A.培养儿童基本数学素养B.获取丰富数学经验C.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D.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参考答案:A27.(2分)儿童数概念的发生始于A.辨数B.认数C.点数D.数数参考答案:A28.(2分)在幼儿阶段,学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主要在A.动作水平上进行B.表象水平上进行C.抽象水平上进D.概念水平上进行参考答案:B29.(2分)儿童学习数学知识,必须依赖于对物体之间A.特点的感知B.属性的认识C.数量的辨别D.关系的理解参考答案:D30.(2分)幼儿能够进行多角度(多重)分类的年龄为A.2~3岁B.3~4岁C.4~5岁D.5~6岁参考答案:D31.(2分)在进行数学活动时,教师提供若干活动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这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的A.自主意识B.规则意识C.活动意识D.合作意识参考答案:A32.(2分)幼儿通过掷骰子列算式,学习加减法的方式属于A.自编应用题B.教师口述应用题C.日常生活情境D.游戏形式参考答案:D33.(2分)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是A.口头数数B.说出总数C.按物计数D.按数取物参考答案:B34.(2分)幼儿在数学学习中,只关注自己的动作,而不能与同伴有效的合作与交流,反映了幼儿数学学习具有A.外部动作的心理特点B.不能顺应的心理特点C.不自觉的心理特点D.自我中心的心理特点参考答案:D35.(2分)在认识“三角形”活动中,老师使用不同颜色、大小的三角形,并用不同方式摆放,其目的在于A.对图形进行比较B.渗透图形守恒的教育C.让幼儿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D.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参考答案:B36.(2分)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中班分类教育要求的是A.学习按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B.学习概括物体(或图形)的两个特征C.学习按两个特征进行分类D.学习并掌握“分成"、“分开"等词语参考答案:C37.(2分)儿童已产生对集合的笼统知觉的年龄阶段是A.2-3岁B.3-4岁C.4-5岁D.5-6岁参考答案:A38.(2分)教师为幼儿提供进行比较的两种形体时,应注意突出A.图形大小B.图形摆放位置C.图形相似性D.图形的主要特点参考答案:D39.(2分)在学前期,儿童辨别左右时主要以A.自身为中心B.参照物为中心C.天地为中心D.方向为中心参考答案:A40.(2分)帮助幼儿对有关数学教育内容有所感知,有所体验,对这些教育内容获得较丰富的感性经验,体现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的A.启蒙性B.生活性C.探索性D.启发性参考答案:A41.(2分)在数的组成的学习中,幼儿首先需要的是A.教师讲解示范B.分合实物的操作经验C.形成数的组成的表象D.形成数的组成的概念参考答案:B42.(2分)儿童往往用“昨天”泛指过去,“明天”泛指将来,说明儿童的时间概念具有A.感性B.主观性C.含糊性D.易和空间关系混淆参考答案:C43.(2分)影响幼儿对几何图形认识的难易顺序的主要因素是A.几何图形本身的复杂程度B.几何图形本身的相似性C.几何图形的呈现方式D.幼儿生活经验与教育训练参考答案:C44.(2分)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是A.演示法B.讲解法C.游戏法D.操作法参考答案:D45.(2分)为了让幼儿零散、片断的经验得到整理、归纳,教师宜采用A.操作法B.观察法C.演示法D.讨论法参考答案:D46.(2分)根据我国心理学家研究,3岁左右幼儿的数概念处于A.数目和物体数量间的联系建立阶段B.数量的感知阶段C.数的运算阶段D.数的运用阶段参考答案:B47.(2分)把一个暂时未知的量同另一个作为标准的约定的已知量做比较,这个比较的过程是A.计量B.测量C.比较D.对应参考答案:B48.(2分)幼儿自编应用题“小华上午吃了两块糖,下午吃了许多糖,他一共吃了多少糖?”存在的错误是A.条件不清楚B.结构不完整C.内容不符合生活逻辑D.问题不明确参考答案:A49.(2分)在几何形体教育中,教师向幼儿提供接触多种变化图形的机会,使幼儿在辨认图形时,能排除图形颜色、大小等无关因素干扰。这一做法是运用A.变式B.定势C.迁移D.守恒参考答案:A50.(2分)适宜进行量的守恒教育的年龄班是A.学前班B.大班C.中班D.小班参考答案:B一.
判断题1.(2分)在教育过程中持续进行的评价是终结性评价。参考答案:错误2.(2分)幼儿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并挑选出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物体,这样的活动就叫做“求同”。参考答案:正确3.(2分)提出“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的依据是幼儿发展的年龄特征。参考答案:错误4.(2分)教学是由幼儿发起的,符合一定道德规范的行为。参考答案:错误5.(2分)“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就是课程。参考答案:错误6.(2分)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类确定的对象所组成的整体就是集合。参考答案:正确7.(2分)从某种意义上说,美术活动本身就是关于“形”和“体”的学习活动。参考答案:正确8.(2分)在一个集合中,那些被确定的具有共同属性的一个个对象,我们称之为是这个集合的。参考答案:正确9.(2分)在幼儿数学教育中,幼儿掌握某些具体的数学知识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发展的实质在于幼儿的认知水平是否发生了改变。参考答案:错误10.(2分)怀特海指出数学是在从模式化的个体作抽象的过程中对关系进行研究。参考答案:错误11.(2分)幼儿计数能力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按数取物。参考答案:错误12.(2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幼儿理解加减互逆关系和加减交换关系,发展幼儿的抽象思维。参考答案:错误13.(2分)幼儿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并挑选出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物体,这样的活动就叫做“分类”。参考答案:错误14.(2分)儿童数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人类数概念发生过程的浓缩和复演。参考答案:正确15.(2分)在皮亚杰看来,抽象的思维起源于动作。参考答案:正确16.(2分)从难易程度上讲,幼儿学习加法比学习减法难。参考答案:错误17.(2分)数学源于具体事物,但又不同于具体的事物,它是对事物之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参考答案:正确18.(2分)制定幼儿数学教育目标的直接依据是幼儿数学教育的抽象性。参考答案:错误19.(2分)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参考答案:正确20.(2分)幼儿对几何形状的认识需要视觉感知和触摸动作的联合作用。参考答案:正确二.
单项选择题21.(2分)儿童数概念的发生始于A.辨数B.认数C.点数D.数数参考答案:A22.(2分)运用“临床法”研究儿童思维的学者是A.维果茨基B.皮亚杰C.凯米依D.柯尔伯格参考答案:B23.(2分)在进行数学活动时,教师提供若干活动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这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的A.自主意识B.规则意识C.活动意识D.合作意识参考答案:A24.(2分)儿童往往用“昨天”泛指过去,“明天”泛指将来,说明儿童的时间概念具有A.感性B.主观性C.含糊性D.易和空间关系混淆参考答案:C25.(2分)按照评价的对象和内容划分,学前数学教育评价包括A.儿童发展状况的评价与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乃至课程的评价B.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C.常模参照性评价与目标参照性评价D.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参考答案:A26.(2分)“能区分物体的粗细、厚薄、高矮,并掌握相应的词汇”,这一教育要求针对A.小班B.中班C.大班D.学前班参考答案:B27.(2分)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中班分类教育要求的是A.学习按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B.学习概括物体(或图形)的两个特征C.学习按两个特征进行分类D.学习并掌握“分成"、“分开"等词语参考答案:C28.(2分)教师引导幼儿学习一些逆向思维的加减应用题,以促进其思维的发展。这一做法适于A.中班前期B.中班后期C.大班前期D.大班后期参考答案:D29.(2分)数的守恒是指A.数的分解与组合B.数的位置及相邻关系C.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事物的全体D.对数的认识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形式的影响参考答案:D30.(2分)在数的组成的教学中,幼儿首先需要的是A.教师讲解、示范B.分合实物的操作经验C.形成数的组成的表象D.形成数的组成的概念参考答案:B31.(2分)三、四岁幼儿数数时经常出现口手不一致的错误现象,比如,口手不协调、漏数、重复数等,这种现象说明儿童还没有建立说出数词与手的点数、物体、动作之间的A.包含关系B.等量关系C.序列关系D.一一对应关系参考答案:D32.(2分)为了让幼儿零散、片断的经验得到整理、归纳,教师宜采用A.操作法B.观察法C.演示法D.讨论法参考答案:D33.(2分)儿童主动建构数概念,必须通过A.学习材料的引导B.老师的引导C.自己的活动D.环境的创设参考答案:C34.(2分)下面各种数量关系中,不宜作为小班数学教育内容的是A.对应关系B.守恒关系C.大小关系D.多少关系参考答案:B35.(2分)在几何形体教育中,教师向幼儿提供接触多种变化图形的机会,使幼儿在辨认图形时,能排除图形颜色、大小等无关因素干扰。这一做法是运用A.变式B.定势C.迁移D.守恒参考答案:A36.(2分)自然数“5”可以代表5个人,5颗星星,5辆汽车……,这体现了数学的A.逻辑性B.抽象性C.精确性D.应用性参考答案:B37.(2分)幼儿掌握加减运算的工具和基础是A.算式题B.实物加减C.口述应用题D.数的组成参考答案:C38.(2分)幼儿在数学学习中,只关注自己的动作,而不能与同伴有效的合作与交流,反映了幼儿数学学习具有A.外部动作的心理特点B.不能顺应的心理特点C.不自觉的心理特点D.自我中心的心理特点参考答案:D39.(2分)教育评价与测量的根本区别在于教育评价是A.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B.一个事实判断的过程C.一种纯客观的活动D.以量化的方法取得正确可靠的数据参考答案:A40.(2分)数学所描述的是()A.事物自身的特点B.事物间的关系C.事物的数量特征D.事物的存在形式参考答案:B41.(2分)影响幼儿对几何图形认识的难易顺序的主要因素是A.几何图形本身的复杂程度B.几何图形本身的相似性C.几何图形的呈现方式D.幼儿生活经验与教育训练参考答案:C42.(2分)按物体的某种特征,多级次的将物体连续分类的方法是A.层级分类B.多重分类C.多角度分类D.按物体一个特征分类参考答案:A43.(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学前儿童的数学教育应联系儿童生活B.学前儿童的数学知识不必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C.数学教育应重视儿童的个别差异D.从个别到一般是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之一参考答案:B44.(2分)儿童能够准确地感知集合及其元素,能通过计数比较两个集合元素多少的年龄是A.2~3岁B.3~4岁C.4~5岁D.5~6岁参考答案:D45.(2分)幼儿用移动实物、逐一点数的方法寻求加减运算得数,说明其加减运算概念发展处于A.动作水平B.表象水平C.概念水平D.意识水平参考答案:A46.(2分)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数学操作活动要素的是A.目标B.材料C.规则D.结果参考答案:D47.(2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评价中工作量最大,技术性最强的步骤是A.确定评价目的B.设计评价方案C.收集评价资料D.处理评价结果参考答案:C48.(2分)儿童已产生对集合的笼统知觉的年龄阶段是A.2-3岁B.3-4岁C.4-5岁D.5-6岁参考答案:A49.(2分)从体育、智育、美育等方面提出数学教育目标,这种分类的划分角度是A.教育基本内容B.儿童身心发展C.数学教育内容D.社会发展要求参考答案:A50.(2分)儿童学习数学知识,必须依赖于对物体之间A.特点的感知B.属性的认识C.数量的辨别D.关系的理解参考答案:D一.
判断题1.(2分)数的组成实质上是数群和子群之间存在着等量关系、互补关系、包含关系的反映。参考答案:错误2.(2分)幼儿加减运算概念发展的三种水平,依次为动作水平的加减、表象水平的加减和概念水平的加减。参考答案:正确3.(2分)幼儿计数能力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按数取物。参考答案:错误4.(2分)对小班幼儿而言,要求他们学习按物体的多个特征进行分类。参考答案:错误5.(2分)把形象变成数字进行思考和认识的时候,人类的高级思维便开始了。参考答案:错误6.(2分)幼儿加减运算概念发展的三种水平依次为:动作水平的加减、表象水平的加减和符号水平的加减。参考答案:错误7.(2分)数学教育中的主题一般来源于儿童的生活。参考答案:错误8.(2分)怀特海指出数学是在从模式化的个体作抽象的过程中对关系进行研究。参考答案:错误9.(2分)确定幼儿数学教育目标的根本依据是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参考答案:正确10.(2分)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类确定的对象所组成的整体就是集合。参考答案:正确11.(2分)小班幼儿会手口一致地点数10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参考答案:错误12.(2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幼儿理解加减互逆关系和加减交换关系,发展幼儿的抽象思维。参考答案:错误13.(2分)儿童的基本的逻辑结构包括:对应结构、序列结构和包含结构。参考答案:正确14.(2分)空间是物质客观存在的一种形式,由长度、宽度和厚度表现出来。参考答案:错误15.(2分)量可以分成不连续量(分离量)和连续量两种。参考答案:正确16.(2分)幼儿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并挑选出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物体,这样的活动就叫做“求同”。参考答案:正确17.(2分)从难易程度上讲,幼儿学习加法比学习减法难。参考答案:错误18.(2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规定:“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参考答案:正确19.(2分)“客观世界中事物或现象具有的可以通过测量等手段加以认识的属性”指的是“量”。参考答案:正确20.(2分)幼儿数学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包括:幼儿数学教育总目标、各年龄阶段教育目标和区域活动目标。参考答案:错误二.
单项选择题21.(2分)在认识“三角形”活动中,老师使用不同颜色、大小的三角形,并用不同方式摆放,其目的在于A.对图形进行比较B.渗透图形守恒的教育C.让幼儿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D.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参考答案:B22.(2分)把一个暂时未知的量同另一个作为标准的约定的已知量做比较,这个比较的过程是A.计量B.测量C.比较D.对应参考答案:B23.(2分)幼儿掌握加减运算的工具和基础是A.算式题B.实物加减C.口述应用题D.数的组成参考答案:C24.(2分)
分类活动有助于发展幼儿的A.想象力B.记忆力C.思维能力D.表达能力参考答案:C25.(2分)幼儿用移动实物、逐一点数的方法寻求加减运算得数,说明其加减运算概念发展处于A.动作水平B.表象水平C.概念水平D.意识水平参考答案:A26.(2分)数学知识是一种A.抽象的知识,和具体事物没有关系B.抽象的知识,源于具体事物C.具体的知识,和具体事物有直接联系D.具体的知识,并等同于具体事物参考答案:B27.(2分)帮助幼儿对有关数学教育内容有所感知,有所体验,对这些教育内容获得较丰富的感性经验,体现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的A.启蒙性B.生活性C.探索性D.启发性参考答案:A28.(2分)儿童学习数学知识,必须依赖于对物体之间A.特点的感知B.属性的认识C.数量的辨别D.关系的理解参考答案:D29.(2分)适宜进行量的守恒教育的年龄班是A.学前班B.大班C.中班D.小班参考答案:B30.(2分)数学不仅能帮助儿童精确地认识事物的数量属性,还能获得对事物之间的A.抽象的认识B.本质属性的认识C.关系的认识D.结构的认识参考答案:B31.(2分)为了让幼儿零散、片断的经验得到整理、归纳,教师宜采用A.操作法B.观察法C.演示法D.讨论法参考答案:D32.(2分)从体育、智育、美育等方面提出数学教育目标,这种分类的划分角度是A.教育基本内容B.儿童身心发展C.数学教育内容D.社会发展要求参考答案:A33.(2分)整个幼儿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思维类型是A.直觉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辩证逻辑思维参考答案:B34.(2分)活动区、角数学活动的选择和进行的主体是A.教师B.幼儿C.家长D.保教人员参考答案:B35.(2分)儿童已产生对集合的笼统知觉的年龄阶段是A.2-3岁B.3-4岁C.4-5岁D.5-6岁参考答案:A36.(2分)教师为幼儿提供进行比较的两种形体时,应注意突出A.图形大小B.图形摆放位置C.图形相似性D.图形的主要特点参考答案:D37.(2分)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是A.演示法B.讲解法C.游戏法D.操作法参考答案:D38.(2分)在学前期,儿童辨别左右时主要以A.自身为中心B.参照物为中心C.天地为中心D.方向为中心参考答案:A39.(2分)儿童能够准确地感知集合及其元素,能通过计数比较两个集合元素多少的年龄是A.2~3岁B.3~4岁C.4~5岁D.5~6岁参考答案:D40.(2分)儿童主动建构数概念,必须通过A.学习材料的引导B.老师的引导C.自己的活动D.环境的创设参考答案:C41.(2分)幼儿从不能说出一组实物的总数,到能够说出总数,这说明儿童已初步形成了数概念中的A.对应关系B.序列关系C.等量关系D.包含关系参考答案:D42.(2分)数组成中两个部分数之间存在着互换关系和A.互补关系B.大小关系C.差数关系D.传递关系参考答案:A43.(2分)幼儿通过掷骰子列算式,学习加减法的方式属于A.自编应用题B.教师口述应用题C.日常生活情境D.游戏形式参考答案:D44.(2分)影响幼儿对几何图形认识的难易顺序的主要因素是A.几何图形本身的复杂程度B.几何图形本身的相似性C.几何图形的呈现方式D.幼儿生活经验与教育训练参考答案:C45.(2分)把一个正方形分割为两个三角形,将分出的三角形合起来又成为一个正方形,这可以让幼儿感知到A.一一对应的关系B.传递关系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D.序列关系参考答案:C46.(2分)数的守恒是指A.数的分解与组合B.数的位置及相邻关系C.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事物的全体D.对数的认识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形式的影响参考答案:D47.(2分)在进行数学活动时,教师提供若干活动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这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的A.自主意识B.规则意识C.活动意识D.合作意识参考答案:A48.(2分)早期数学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A.培养儿童基本数学素养B.获取丰富数学经验C.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D.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参考答案:A49.(2分)下列属于量的本质特征的是A.连续性B.可测量性C.不连续性D.形象性参考答案:B50.(2分)运用“临床法”研究儿童思维的学者是A.维果茨基B.皮亚杰C.凯米依D.柯尔伯格参考答案:B一.
判断题1.(2分)幼儿数学概念的源泉是教师的教学。参考答案:错误2.(2分)量可以分成不连续量(分离量)和连续量两种。参考答案:正确3.(2分)空间是物质客观存在的一种形式,由长度、宽度和厚度表现出来。参考答案:错误4.(2分)按照评价的对象和内容可将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评价的类型划分幼儿发展评价与幼儿心理评价。参考答案:错误5.(2分)幼儿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并挑选出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物体,这样的活动就叫做“分类”。参考答案:错误6.(2分)“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就是课程。参考答案:错误7.(2分)确定幼儿数学教育目标的根本依据是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参考答案:正确8.(2分)在幼儿数学教育中,幼儿掌握某些具体的数学知识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发展的实质在于幼儿的认知水平是否发生了改变。参考答案:错误9.(2分)怀特海指出数学是在从模式化的个体作抽象的过程中对关系进行研究。参考答案:错误10.(2分)提出“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的依据是幼儿发展的年龄特征。参考答案:错误11.(2分)小班幼儿会手口一致地点数10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参考答案:错误12.(2分)用一条封闭曲线把集合的元素圈起来用以表示集合的方法就是饼子图表示法。参考答案:错误13.(2分)幼儿数学教育目标的三大领域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参考答案:正确14.(2分)在皮亚杰看来,抽象的思维起源于动作。参考答案:正确15.(2分)数的组成实质上是数群和子群之间存在着等量关系、互补关系、包含关系的反映。参考答案:错误16.(2分)教学是由幼儿发起的,符合一定道德规范的行为。参考答案:错误17.(2分)数的组成实质上是数群和子群之间存在着等量关系、互补关系互换关系的反映。参考答案:正确18.(2分)幼儿加减运算概念发展的三种水平,依次为动作水平的加减、表象水平的加减和概念水平的加减。参考答案:正确19.(2分)对小班幼儿而言,要求他们学习按物体的多个特征进行分类。参考答案:错误20.(2分)幼儿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并挑选出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物体,这样的活动就叫做“求同”。参考答案:正确二.
单项选择题21.(2分)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所采用的主要形式是A.个人活动形式B.小组活动形式C.集体活动形式D.集体与小组活动结合的形式参考答案:C22.(2分)儿童能够准确地感知集合及其元素,能通过计数比较两个集合元素多少的年龄是A.2~3岁B.3~4岁C.4~5岁D.5~6岁参考答案:D23.(2分)儿童数概念的产生是在其模糊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地产生了对物体整个数目的知觉,最后才能进行逐一点数。这说明儿童数概念的发生开始于A.数数B.认数C.逐一点数D.对集合的笼统感知参考答案:D24.(2分)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是A.口头数数B.说出总数C.按物计数D.按数取物参考答案:B25.(2分)儿童最容易感知的量是A.粗细B.高矮C.轻重D.大小参考答案:D26.(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学前儿童的数学教育应联系儿童生活B.学前儿童的数学知识不必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C.数学教育应重视儿童的个别差异D.从个别到一般是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之一参考答案:B27.(2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评价中工作量最大,技术性最强的步骤是A.确定评价目的B.设计评价方案C.收集评价资料D.处理评价结果参考答案:C28.(2分)儿童主动建构数概念,必须通过A.学习材料的引导B.老师的引导C.自己的活动D.环境的创设参考答案:C29.(2分)幼儿自编应用题“小华上午吃了两块糖,下午吃了许多糖,他一共吃了多少糖?”存在的错误是A.条件不清楚B.结构不完整C.内容不符合生活逻辑D.问题不明确参考答案:A30.(2分)帮助幼儿对有关数学教育内容有所感知,有所体验,对这些教育内容获得较丰富的感性经验,体现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的A.启蒙性B.生活性C.探索性D.启发性参考答案:A31.(2分)在教育评价过程中,通过与儿童谈话,使儿童思想真实、自然地流露,从而研究儿童思维发展水平的方法是A.临床法B.行为检核法C.观察法D.作业分析法参考答案:A32.(2分)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是A.演示法B.讲解法C.游戏法D.操作法参考答案:D33.(2分)儿童已产生对集合的笼统知觉的年龄阶段是A.2-3岁B.3-4岁C.4-5岁D.5-6岁参考答案:A34.(2分)儿童最初认识空间方位关系的参照系统是A.自己的身体B.自己的动作C.其他物体D.其他人参考答案:A35.(2分)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对儿童发展状况的评价主要是儿童数学概念及A.应变能力的发展B.语言能力的发展C.数学能力的发展D.思维能力的发展参考答案:D36.(2分)儿童往往用“昨天”泛指过去,“明天”泛指将来,说明儿童的时间概念具有A.感性B.主观性C.含糊性D.易和空间关系混淆参考答案:C37.(2分)根据我国心理学家研究,3岁左右幼儿的数概念处于A.数目和物体数量间的联系建立阶段B.数量的感知阶段C.数的运算阶段D.数的运用阶段参考答案:B38.(2分)数学知识是一种A.抽象的知识,和具体事物没有关系B.抽象的知识,源于具体事物C.具体的知识,和具体事物有直接联系D.具体的知识,并等同于具体事物参考答案:B39.(2分)数学教育目标能否实现,数学教育内容是否恰当,从根本上看,取决于A.是否考虑了数学学科的结构和学科的教育价值B.是否依据数学教育的总目标C.遵循和利用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程度D.遵循社会发展和需要的程度参考答案:C40.(2分)儿童感知和理解时间概念的基础是A.教学活动B.智力发展C.游戏活动D.生活经验参考答案:D41.(2分)“认识和书写阿拉伯数字,认识一些数字符号,如加号、减号、等号等”这一教学活动适于采用的活动组织形式是A.集体与小组结合B.小组活动C.集体活动D.游戏活动参考答案:C42.(2分)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评价中,便于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对大量的评价对象收集到可以进行量化处理的反馈信息的方法是A.观察法B.测试法C.临床法D.座谈法参考答案:B43.(2分)教师为幼儿提供进行比较的两种形体时,应注意突出A.图形大小B.图形摆放位置C.图形相似性D.图形的主要特点参考答案:D44.(2分)影响幼儿对几何图形认识的难易顺序的主要因素是A.几何图形本身的复杂程度B.几何图形本身的相似性C.几何图形的呈现方式D.幼儿生活经验与教育训练参考答案:C45.(2分)在认识“三角形”活动中,老师使用不同颜色、大小的三角形,并用不同方式摆放,其目的在于A.对图形进行比较B.渗透图形守恒的教育C.让幼儿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D.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参考答案:B46.(2分)教师引导幼儿学习一些逆向思维的加减应用题,以促进其思维的发展。这一做法适于A.中班前期B.中班后期C.大班前期D.大班后期参考答案:D47.(2分)把一个正方形分割为两个三角形,将分出的三角形合起来又成为一个正方形,这可以让幼儿感知到A.一一对应的关系B.传递关系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D.序列关系参考答案:C48.(2分)活动区、角数学活动的选择和进行的主体是A.教师B.幼儿C.家长D.保教人员参考答案:B49.(2分)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数学操作活动要素的是A.目标B.材料C.规则D.结果参考答案:D50.(2分)数学不仅能帮助儿童精确地认识事物的数量属性,还能获得对事物之间的A.抽象的认识B.本质属性的认识C.关系的认识D.结构的认识参考答案:B一.
判断题1.(2分)幼儿加减运算概念发展的三种水平,依次为动作水平的加减、表象水平的加减和概念水平的加减。参考答案:正确2.(2分)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取代直觉行动思维而成为主要的思维类型,同时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参考答案:正确3.(2分)把形象变成数字进行思考和认识的时候,人类的高级思维便开始了。参考答案:错误4.(2分)幼儿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并挑选出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物体,这样的活动就叫做“求同”。参考答案:正确5.(2分)儿童数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人类数概念发生过程的浓缩和复演。参考答案:正确6.(2分)幼儿对几何形状的认识需要视觉感知和触摸动作的联合作用。参考答案:正确7.(2分)小班幼儿会手口一致地点数10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参考答案:错误8.(2分)“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就是课程。参考答案:错误9.(2分)量可以分成不连续量(分离量)和连续量两种。参考答案:正确10.(2分)幼儿数学教育目标的三大领域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参考答案:正确11.(2分)用一条封闭曲线把集合的元素圈起来用以表示集合的方法就是饼子图表示法。参考答案:错误12.(2分)自然数的顺序即数序。参考答案:正确13.(2分)数学源于具体事物,但又不同于具体的事物,它是对事物之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参考答案:正确14.(2分)幼儿集合概念的发展需经历由泛化到精确的四个发展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是笼统感知的阶段。参考答案:正确15.(2分)从幼儿认识空间方位的发展顺序讲,是先上下,再前后,最后是左右。参考答案:正确16.(2分)在幼儿数学教育中,幼儿掌握某些具体的数学知识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发展的实质在于幼儿的认知水平是否发生了改变。参考答案:错误17.(2分)从难易程度上讲,幼儿学习加法比学习减法难。参考答案:错误18.(2分)对小班幼儿而言,要求他们学习按物体的多个特征进行分类。参考答案:错误19.(2分)制定幼儿数学教育目标的直接依据是幼儿数学教育的抽象性。参考答案:错误20.(2分)在比较物体量的差异时,可帮助幼儿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参考答案:正确二.
单项选择题21.(2分)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中班分类教育要求的是A.学习按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B.学习概括物体(或图形)的两个特征C.学习按两个特征进行分类D.学习并掌握“分成"、“分开"等词语参考答案:C22.(2分)按照评价的对象和内容划分,学前数学教育评价包括A.儿童发展状况的评价与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乃至课程的评价B.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C.常模参照性评价与目标参照性评价D.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参考答案:A23.(2分)按物体的某种特征,多级次的将物体连续分类的方法是A.层级分类B.多重分类C.多角度分类D.按物体一个特征分类参考答案:A24.(2分)下面各种数量关系中,不宜作为小班数学教育内容的是A.对应关系B.守恒关系C.大小关系D.多少关系参考答案:B25.(2分)儿童感知和理解时间概念的基础是A.教学活动B.智力发展C.游戏活动D.生活经验参考答案:D26.(2分)在进行数学活动时,教师提供若干活动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这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的A.自主意识B.规则意识C.活动意识D.合作意识参考答案:A27.(2分)从体育、智育、美育等方面提出数学教育目标,这种分类的划分角度是A.教育基本内容B.儿童身心发展C.数学教育内容D.社会发展要求参考答案:A28.(2分)幼儿从不能说出一组实物的总数,到能够说出总数,这说明儿童已初步形成了数概念中的A.对应关系B.序列关系C.等量关系D.包含关系参考答案:D29.(2分)幼儿的测量活动一般是A.目测B.估测C.自然测量D.标准测量参考答案:C30.(2分)儿童数概念的产生是在其模糊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地产生了对物体整个数目的知觉,最后才能进行逐一点数。这说明儿童数概念的发生开始于A.数数B.认数C.逐一点数D.对集合的笼统感知参考答案:D31.(2分)幼儿在数学学习中,只关注自己的动作,而不能与同伴有效的合作与交流,反映了幼儿数学学习具有A.外部动作的心理特点B.不能顺应的心理特点C.不自觉的心理特点D.自我中心的心理特点参考答案:D32.(2分)在数的组成的教学中,幼儿首先需要的是A.教师讲解、示范B.分合实物的操作经验C.形成数的组成的表象D.形成数的组成的概念参考答案:B33.(2分)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对儿童发展状况的评价主要是儿童数学概念及A.应变能力的发展B.语言能力的发展C.数学能力的发展D.思维能力的发展参考答案:D34.(2分)数的守恒是指A.数的分解与组合B.数的位置及相邻关系C.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事物的全体D.对数的认识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形式的影响参考答案:D35.(2分)早期数学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A.培养儿童基本数学素养B.获取丰富数学经验C.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D.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参考答案:A36.(2分)运用“临床法”研究儿童思维的学者是A.维果茨基B.皮亚杰C.凯米依D.柯尔伯格参考答案:B37.(2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评价中工作量最大,技术性最强的步骤是A.确定评价目的B.设计评价方案C.收集评价资料D.处理评价结果参考答案:C38.(2分)幼儿自编应用题“小华上午吃了两块糖,下午吃了许多糖,他一共吃了多少糖?”存在的错误是A.条件不清楚B.结构不完整C.内容不符合生活逻辑D.问题不明确参考答案:A39.(2分)在几何形体教育中,教师向幼儿提供接触多种变化图形的机会,使幼儿在辨认图形时,能排除图形颜色、大小等无关因素干扰。这一做法是运用A.变式B.定势C.迁移D.守恒参考答案:A40.(2分)三、四岁幼儿数数时经常出现口手不一致的错误现象,比如,口手不协调、漏数、重复数等,这种现象说明儿童还没有建立说出数词与手的点数、物体、动作之间的A.包含关系B.等量关系C.序列关系D.一一对应关系参考答案:D41.(2分)帮助幼儿对有关数学教育内容有所感知,有所体验,对这些教育内容获得较丰富的感性经验,体现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的A.启蒙性B.生活性C.探索性D.启发性参考答案:A42.(2分)在教育评价过程中,通过与儿童谈话,使儿童思想真实、自然地流露,从而研究儿童思维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业创新的背后知识产权保护的支撑作用
- 2024年中图版选修2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商业智能在图书馆数字化管理中的应用
- 商业领域智能生产线的自动化技术应用探讨
- 2025中国邮政福建宁德分公司招聘若干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电子系统技术限公司招聘15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建筑一局(集团)限公司轨道交通项目商务法务部经理1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交集团公开招聘所属企业高管2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下半年重庆荣昌区事业单位招聘(117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下半年江西赣州市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588人笔试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7.2 综合与实践 估算玉米收入
- 中医辨证-八纲辨证(中医学课件)
- DL∕T 2558-2022 循环流化床锅炉基本名词术语
- DL∕T 523-2017 化学清洗缓蚀剂应用性能评价指标及试验方法
- 抖音账号归属合同范本
- CJT 313-2009 生活垃圾采样和分析方法
- 广安市岳池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带答案】
- 煤矸石充填塌陷区复垦技术规程
- 黄腐植酸钠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冠脉介入进修汇报
- 2024-2029年中国会议平板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