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根据拼音写字词,并用“√"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7分)

看到军师来到yíngzhài()前dū()战,张飞一拍xiōngtáng(),骑马冲下山gāng()。张飞咆(páobào)哮(xiàoxào)一声,似半天里起了个霹(bīpī)雳(lǐlì),吓得敌人魂飞魄散。蜀军将士连忙léigǔ()nàhǎn(),为张将军助威。

二、选择。(12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绰起木棒绰绰有余_B.豁喇喇喇叭

C.水泊梁山湖泊D.呵斥呵呀

2.对“翎”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读音可能与“令"相似。

B.意思与羽毛有关。

C.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D.第6笔的笔画名称是横折钩。

3.对“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石猴在山中的朋友很多。

B.石猴整日与其他动物在一起。

C.石猴在动物中非常受欢迎。

D.石猴的伴侣和亲友多。

4.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周瑜对诸葛亮说:“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周瑜的话表明了他以公事为重,为打败曹军诚心诚意委托诸葛亮造箭。

B.《景阳冈》一文选自《水浒传》,作者为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武松把大虫打死后的表现说明了他的怯懦和无助。

C.《红楼春趣》中除了宝玉的美人风筝放不起来,众人的风筝都被铰断了线,随风而去了。

D.《猴王出世》中的石猴能成为猴王的原因仅仅是他找到了水帘洞,让猴子们有了栖身之地。

5.(新情境)下面是笑笑在阅读《红楼梦》时的一些做法,错误的一项是()

A.遇到一些较难理解的语句,一定要反复琢磨,想办法真正弄清楚它的意思。

B.可以联系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

C.可以借助资料了解名著的相关写作背景。

D.可以结合看过的电影、电视剧,加深对名著的理解。

6.(新情境)下面是乐乐在表演课本剧时的一些做法,错误的一项是()

A.根据需要可以对故事内容进行适当修改。

B.改编课本剧可以从剧情、人物、动作、台词、表情等方面入手。

C.设计人物的台词、动作、表情,尽量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

D.故事情节不用完整,只表现故事的高潮部分即可。

三、理解名著中的词句。(10分)

1.(新角度)根据情景,选择的恰当的词语填空。(4分)

货郎墨客郎中店家

今日店中生意颇好,往来歇脚的人甚多,有采购种子的农夫,有游乡给人治病的(),还有走街串巷叫卖的()。没过多久,几位书生打扮的()也跨进店来,一时间,小店熙熙攘攘,见此情景,()眉开眼笑。

2.读一读,根据括号内的意思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四字词语。(6分)

(1)兄弟们一定要听从公明哥哥的调遣,__________(请不要自己伤害自己)。

(2)看到师傅安然无恙地坐在那儿念经,行者__________(高兴得自己都受不了),疾步向师傅奔来。

(3)梁山众好汉__________(很多人一起动手)地从陷坑里把李逵拉了上来。

四、(新情境)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表格。(12分)

人物外貌品质事件出处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红楼梦》

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西游记》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神机妙算,足智多谋

武松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

五、(改编题)课内外对比阅读。(29分)

(一)草船借箭(片段)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二)借东风(片段)

鲁肃即请孔明同去看病。肃先入见周瑜。瑜以被蒙头而卧。肃曰:“都督病势若何?"

周瑜曰:“心腹搅痛,时复昏迷。”肃曰:“曾服何药饵?"瑜曰:“心中呕逆,药不能下。”肃曰:“适来去望孔明,言能医都督之病,现在帐外,烦来医治,何如?"瑜命请入,教左右扶起,坐于床上。孔明曰:“连日不晤君颜,何期贵体不安!”瑜曰:“‘人有旦夕祸福’,岂能自保?"孔明笑曰:“‘天有不测风云’,人又岂能料乎?”瑜闻失色,乃作呻吟之声。孔明曰:“都督心中似觉烦积否?"瑜曰:“然。”孔明曰:“必须用凉药以解之。"瑜曰:“已服凉药,全然无效。”孔明曰:“须先理其气;气若顺,则呼吸之间,自然痊可。"瑜料孔明必知其意,乃以言挑之曰:“欲得顺气,当服何药?”孔明笑曰:“亮有一方,便教都督气顺。"瑜曰:“愿先生赐教。”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写毕,递与周瑜曰:“此都督病源也。"瑜见了大惊,暗思:“孔明真神人也!早已知我心事!只索以实情告之。”

……

瑜骇然曰:“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若留此人,乃东吴祸根也。及早杀却,免生他日之忧。"急唤帐前护军校尉丁奉、徐盛二将:“各带一百人。徐盛从江内去,丁奉从旱路去,都到南屏山七星坛前,休问长短,拿住诸葛亮便行斩首,将首级来请功。”二将领命。于路正迎着东南风起。后人有诗曰:

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

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

1.两个片段中没有运用到的人物描写方法有()。(2分)

A.动作描写B.外貌描写C.语言描写D.心理描写

2.结合《借东风》片段,想一想,本片段最有可能节选自章回目录()。(3分)

A.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

B.七星坛诸葛借风三江口周瑜纵火

C.三江口周瑜纵火七星坛诸葛祭风

D.三江口周瑜纵火七星坛诸葛借风

3.[语文要素]联系上下文,下列对句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心中呕逆,药不能下(心中常有呕吐的感觉,不能吃药)

B.连日不晤君颜,何期贵体不安(几天不见你,怎么身体有恙了)

C.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孔明要了纸和笔,退到左右屏风的后面)

D.只索以实情告之(只好把实情告诉他)

4.熟读片段,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此事是怎样一步步升级的,并完成下列思维导图。(6分)

5.“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中的“妙计”指的是

_______,“才能"指_________________。(4分)

6.文段(二)中“瑜骇然曰:‘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的原因是()。(3分)

A.诸葛亮借箭成功B.诸葛亮能猜透自己的心病

C.诸葛亮借到了东风D.诸葛亮知道破曹用火攻

7.读了两个片段,你对周瑜又有了怎样的认识?想一想,再写下来。(4分)

8.联系读过的《三国演义》,想一想“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中吴蜀准备了哪些“万事”?(4分)

六、习作。(30分)

阅读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我们在阅读书或文章中的故事时往往会产生自己的感想,故事中的一些人物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的作为也会让我们受到触动,生发一些感想。请选择你最近读过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①简单介绍文章或书的内容,印象最深的部分重点介绍;②表达清楚自己的感想;③题目自拟,书写工整,400字左右。

答案

一、营寨督胸膛冈擂鼓呐喊

páoxàopīlì

二、1.C

2.C

3.B

4.C

5.A

6.D

三、1.郎中货郎墨客店家

2.请勿自误喜不自胜七手八脚

四、林黛玉多愁善感黛玉葬花

孙悟空疾恶如仇三打白骨精

诸葛亮火烧赤壁《三国演义》

惩恶扬善大闹飞云浦《水浒传》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积累能力。完成本题时,先熟知四大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所做的事情和人物的品质,再结合每栏中的提示来完成。如“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是对林黛玉的外貌描写,然后写出她的品质及主要事件即可。

五、1.B

2.A

3.C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理解能力。《三国演义》中的许多语言与我们现在的不太一样。我们可以结合故事的内容推测出语句的意思。在这四个选项中,结合短文内容可以知道“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意思是孔明要了纸和笔,让身边的人退下。答案为C。

4.诸葛亮借得东风

诸葛亮识破周瑜的心病

诸葛亮草船借箭,粉碎了周瑜的阴谋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总结能力。结合题干的要求,《草船借箭》的开头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然后是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在片段(二)中诸葛亮先是猜透了周瑜的心病,后又借得了东风。在这一系列事情中,诸葛亮的才智一步步得到展现,因此最后周瑜下定决心杀了诸葛亮。根据分析,用恰当的语句完成题目中间三个空的内容即可。

5.借东风火烧连营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延伸能力。完成本题时,可结合读过的《三国演义》的内容来完成。这句话中的“妙计"指的是诸葛亮猜透了周瑜的心病后,“借得”了东风,这东风让周瑜火烧连营的计划得以实施。

6.C

7.周瑜是一个嫉贤妒能、心狠手辣的人。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的理解。从片段(一)看出周瑜的嫉贤妒能,而片段(二)中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