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诗歌复习教考融合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诗歌复习教考融合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诗歌复习教考融合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诗歌复习教考融合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诗歌复习教考融合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语文诗歌复习教考融合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含解析)2024届高考语文诗歌复习

教考融合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临江仙

陈与义①

高咏楚词②酬午日③,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④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①陈与义:北宋末南宋初的爱国词人。本词是作者在建炎三年避金兵流寓湖南、湖北一带,逢端午感怀而作。②楚词:亦作“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③午日:端午节。④戎葵:即蜀葵,夏日开花,有向阳特征。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一开头,透露了词人在节日中的感时心绪和壮阔胸襟。他高昂地吟咏楚辞度过端午节,深感天涯流落,时光之速。

B.五月的榴花触动了词人,让他回忆起过去酒宴高会、观舞听歌的情景,榴花与舞裙的对比中,突显了江湖流徙的感伤。

C.“戎葵凝笑墙东”借戎葵向太阳的属性来喻自己始终如一的爱国思想,“凝笑"二字,正是词人自己的心灵写照。

D.“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是将酒浇到水中,让凭吊之意随水流入湘江,这一行为与“一尊还酹江月"相同。

2.本词中的“万事一身伤老矣”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黄州①

陆游

局促常悲类楚囚,迁流还叹学齐优。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

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

[注]①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陆游44岁,任四川夔州通判,次年他沿江前往赴任,于八月间到达黄州。

3.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典准确精当,“局促”“迁流"表现了作者处境困厄窘迫,为全诗定下基调。

B.“江声不尽”表达逝者如斯的感慨,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相同。

C.颈联写旅程,“万里”与“一帆"相对,于一片苍凉萧瑟中更显出羁旅的孤寂凄清。

D.陆游的爱国诗篇或高亢激昂,一泻千里,或悲痛深沉,哀婉悱恻,本诗属于后者。

4.同是南宋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慨“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而陆游则在本诗中慨叹“生子何须似孙仲谋"。请结合诗句分析二人所抒发情感的异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①

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②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③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④。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注】①写作这首词时,辛弃疾已五十多岁,于闲居多年后被起用,任职福建。②燃犀:点燃犀牛角。传说点燃犀牛角能照见水中妖魔。③元龙:陈登,字元龙,东汉末期人,为人机敏高爽,有扶世济民之志。④冰壶凉簟:喝冷水,睡凉席,形容闲居自适的生活。

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北浮云”既可能是如“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中真实的浮云,也可能是指宋朝沦陷的北国江山。

B.“斗牛光焰”中的“斗"“牛”都是星宿名,此句写出了剑气上冲斗牛的词境。

C.“我觉山高,潭空水冷"中的“空”与陆游《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中的“空”意思一样。

D.词最后三句与开篇战云密布的意境不同,夕阳中航船卸落白帆,在沙滩上抛锚,渲染了一派和平景象。

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反问,本词中也有“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的慨叹。两者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减字木兰花

朱敦儒

刘郎①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②。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

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③。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

[注释]①刘郎:指唐诗人刘禹锡。他曾被贬至南方连州、朗州等地,作者此时也因战乱而流浪南方。②崔护《题都城南庄》诗有“桃花依旧笑东风"之句。这句是说诗人已老,花月繁华引不起他的兴致。③浔阳江上: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7.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作此词时已是在南渡之后,人已老,首句写“刘郎已老"有自比之意。

B.上片次句和首句紧密相连,语意有如一气呵成,大有“万事不关心”之慨。

C.下片开头一句“曲终人醉",接着上片的“听琵琶”而来,琵琶弹奏完了,人也醉了。

D.下片三四句,词人在伤心中想象着落日映照的山河,隐喻国运衰微的迹象。

8.古人云“材富则约以用之",朱敦儒的这首《减字木兰花》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能做到压缩材料来表达感情,请结合两首词各举两例概括分析。

阅读下面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别湖南部曲①

宋·辛弃疾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

愧我明珠成薏苡②,负君赤手缚於菟③

观书到老眼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注】①部曲,部属。此诗是辛弃疾调离湖南时赠别部下所作。②明珠成薏苡,《后汉书·马援传》载,马援在交趾常食薏苡,以其能胜瘴气。及还朝,带回一车薏苡。马援卒后,有人上书皇帝诬陷说马援从交趾运回的都是明珠文犀等宝物。喻指管军被谤。③於菟,虎的别称。

9.下列对这首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的部属官阶低微,但急军令所急,跨马横刀、腾跃冲锋、英勇无畏,令人敬佩。

B.颔联两句以描写心理的字起笔,把诗人与部属的交心之语融入—“愧”一“负"当中。

C.颈联诗人夸赞部属年纪虽老但眼光明亮,敢于挺身而出、直言论事,绝不畏首畏尾。

D.全诗既申明己志,又慰勉部属,诗中充满豪宕不平之气,显得悲壮苍凉、雄健沉郁。

10.辛弃疾善于用典暗讽时事,抒写襟怀。请结合《水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与《送别湖南部曲》中的典故,简要分析两首诗歌所讽之事、所抒之怀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青玉案·与朱景参会北岭①

陆游

西风挟雨声翻浪。恰洗尽、黄毛瘴②。老惯人间齐得丧。千岩高卧,五湖归棹,替却凌烟像③。

故人小驻平戎帐,白羽腰间气何壮。我老渔樵君将相。小槽红酒,晚香丹荔,记取蛮江上。

[注]①南宋绍兴年间,主和派当政,陆游被调福建宁德任主簿,与好友县尉朱景参同游闽江边的北岭时,作此词。②黄毛瘴:南方八九月间茅草枯黄时节所发的瘴气。③凌烟像:唐太宗曾建凌烟阁,绘开国功臣肖像于阁中,以纪念褒扬。

1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三句写狂风骤雨,洗尽难熬的瘴气,自然引出词人对人生得失的感叹。

B.“千岩高卧”三句用典,直接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对功名利禄的鄙弃。

C.友人驻守军帐,腰佩羽箭,出将入相的豪壮与词人老于渔樵形成鲜明的对比。

D.结尾写词人希望友人在得意时不要忘了老朋友,这种戏谑之言,别有深意。

12.本词中“我老渔樵"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都提到“老",且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六州歌头

张孝祥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①。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②纵横。看名王③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④,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⑤,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⑥。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⑦。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注】①膻腥:牛羊的腥臊气,此指被金兵所玷污。②区(ōu)脱:汉时匈奴筑土室以守边,叫区脱,此指敌人哨所。③名王:少数民族中的著名将帅。④埃囊:尘封和虫蛀(指箭上的羽毛)。⑤干羽:干盾和翟羽,舞者所执的道具。怀远:用文德以怀柔远人,谓朝廷正在向敌人求和。⑥若为情:何以为情,即今语“怎么好意思”或“不难为情吗"。⑦翠葆霓旌:指皇帝的车驾。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写淮河成为边界,面对隔水国土沦为金兵占领区的形势,作者悲痛难抑。

B.“当年事”当指汴京失陷的“靖康之变",“殆天数”中蕴含着无限沉痛。

C.下片承上片渲染的景象而来,表达了空怀报国壮志却苟延岁月,一事无成的无奈。

D.“冠盖使"们为国事鞍马劳顿,相形之下,作者为自己不能为国分忧难为情。

14.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样,这首词也是一首爱国豪放词。试分析这两首词所抒发的情感有哪些异同。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兰陵王·赋一丘一壑

辛弃疾

一丘壑。老子风流占却。芳檐上、松月桂云,脉脉石泉逗山脚。寻思前事错。恼杀晨猿夜鹤。终须是、邓禹①辈人,锦绣麻霞坐黄阁②。

长歌自深酌。看天阔鸢飞,渊静鱼跃。西风黄菊芗③喷薄。怅日暮云合,佳人何处,纫兰结佩带杜若。入江海曾约。

遇合。事难托。莫击磬门前,荷蒉人过④,仰天大笑冠簪落。待说与穷达,不须疑著。古来贤者,进亦乐,退亦乐。

【注】①邓禹:东汉中兴名将,佐刘秀称帝,二十四岁即官拜大司徒。②黄阁:借指宰相官署。③芗:同“香”。④“莫击"两句:勿效孔子击磬于卫,惟恐不为人知,遭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