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延边州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延边州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B
(A.“改造自然"无中生有,文中“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
鳖之长",强调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善待自然、呵护自然;C.曲解文意,原文是“衡
量”不是“决定"。D.“这些迷信成分没有任何的积极意义”绝对化,材料二中“我们要认识到,
传统民俗观念中存在的不适应当代社会的迷信成分,但我觉得这种敬畏之情在今天依然需要"。)
2.A(说法过于绝对,原文“很难建成生态文明社会的”)
3.
(1)要理性看待,提高警惕,避免混淆视听,不能简单地将吃野味归因于传统民俗。
(2)发挥积极作用,维护动物多样性,保护自身健康,剔除其中带有迷信色彩的饮食禁忌。
(3)反思并认识传统生态民俗的价值,有利于应对当代出现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
(红字为主要采分点,每个要点2分,其他答案如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4.B(文中没有心理描写。)
5.
个性:
①护理员张爱珍大姐为了掩护伤员而牺牲,英勇无畏、不怕牺牲,有对革命成功及未来美好生活充
满无限期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她是战争年代的革命者;(2分)
②养兔子的小爱珍朴实热情,勤劳能干;小麦丰产模范张爱珍是在为社会主义建设辛勤劳动,努力
实现自己的价值。她们是充满幻想、朝气蓬勃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2分)
共性:
她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虽然是一群小人物,却与时代同
呼吸共命运,实现着各自的价值。(2分)
(“个性"①②条能说出时代特征1分,能分析人物形象1分。如果三个人物分开作答也是按照这
个标准,共4分。“共性”2分。)
6.CEG
(“文藻焕烂"作“此儿”的谓语,而“声名"是下一个分句的主语,故应在“焕烂”后断开;“于
天下"是介宾结构作状语,故要在其后断开,而不能在中间断开;“雀形”是“小"的主语,故应
在“雀形既小”后断开;“殆"作“不高”的状语,因此不能断开。)
7.B
(A项两个“渔"都是动词打鱼的意思;C项“士大夫之族”中的“族"译为“类”;D项七月既望"
{#{QQABIQYAoggoABJAAAhCAwHYCAAQkAACAAoOAAAAoAIBSANABAA=}#}
中的“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
8.C
(高孝基与史良的看法基本相同。)
9.
(1)(崔信明)常常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自认为超过李百药,当时世人大多不赞许他。
(采分点:耻,以…为耻;贤:超过、胜过;嘉:赞许。采分点各1分,句意1分)
(2)崔信明愉快地拿出很多自己过去写的诗(给他看),郑世翼没有看完就说:“亲眼见到的还不
及耳朵听说的!"
(采分点:欣然:愉快地、高兴地(样子);旧制:昔日(过去)的诗作;不逮:不如、不及、比
不上。采分点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崔信明,是青州益都县人。崔信明生在五月五日太阳正中的时候,有几只奇异的雀,身形很小,
五色齐备,飞落到庭中树上,拍着翅膀一齐鸣叫,声音清亮。隋太史令史良出使到青州,遇到此事
后卜算道:“这孩子将来必定文采灿烂,声名传扬于天下。但雀形较小,禄位恐怕不会高。”到长
大后,博闻强记,下笔成章。大业年间任尧城县令,窦建德僭称帝号,想要任用他。崔信明的族弟
崔敬素任窦建德的鸿胪卿,劝崔信明说:“隋主无道,天下纷扰动乱,官服等级、礼仪规范,丧失
无存。兄长身居小官,不被重用。如今夏王英武,有并吞天下的雄心,百姓拖儿带女前来投奔的不
计其数。你这时还不想建立功业成就大事,难道能说是见机行事吗?"崔信明说:“从前申胥是海
边的打渔的人,还能保守节操,我终究不能屈身于伪主,来求个微小的官职。”就翻过城墙逃走,
隐居在太行山。贞观六年,出山参加诏举,被授任兴势县丞,升任秦川县令,去世。崔信明很是骄
傲自负,常常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自认为超过李百药,当时世人大多不赞许他。又夸耀自家门第,
轻慢欺侮天下士人望族,因此被世人讥刺。
材料二:
崔信明,自幼聪敏超群,成年以后,记忆力过人,文章华美。高孝基曾对人说:“崔信明的才
华为时人之冠,只可惜他的地位未能与其才华相称。"隋朝大业年间,崔信明任尧城县令。唐朝贞
观六年,皇上下诏到崔信明家,任命他为兴势县丞,后升任秦川县令。崔信明依仗自己的才华,为
人耿直高傲,常对别人自夸诗文。当时有一位扬州录事参军荥阳人郑世翼,也是个高傲而不合群的
人物,他与崔信明在江上相遇,对崔信明说:“听说您的诗中有‘枫落吴江冷’的妙句,我还想看
看您其他的诗。”崔信明愉快地拿出很多自己过去写的诗(给他看),郑世翼没有看完就说:“亲
眼见到的还不及耳朵听说的!"(郑世翼)竟把诗卷扔进水里,行船扬长而离开,如今崔信明留传
下来的诗仅有几篇而已。
10.B
{#{QQABIQYAoggoABJAAAhCAwHYCAAQkAACAAoOAAAAoAIBSANABAA=}#}
(“采采”是采了又采的意思错误,原文释义为“茂盛的样子"。)
11.
(1)《芣苢》动词使用精妙:以“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变化的动词,细腻地
描绘出从采获到收盛的劳动过程,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的欢快的心情。(2分)
(2)《乡村四月》描写色彩的词语和副词使用精妙:诗歌前两句中的“绿”,写树木葱郁,“白",
写水光映天,从视觉角度描绘出明丽动人的山水色彩。(2分)后两句中“才”“又"副词连用,不
言“忙”而“忙"意自见,与“闲人少”相呼应,勾画出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意思对即可)
(2分)
12.
(1)无边落木萧萧下周公吐哺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故"可加可不加)
(3)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4)示例: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其他诗词语句,符合题干情境,也可酌情给分。但仅限于诗词,散文、传记等其他体裁中的语句
不给分。)
13.
第①空语境为大家记得特别清楚,特别熟悉,可填耳熟能详(或谙熟于心、耳闻则诵);
第②空语境为事物的来历或源头,可填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滥觞所出、木本水源);
第③语境为激烈争论、较真,可填锱铢必较(斤斤计较、唇枪舌剑、针锋相对)
(每空1分)
14.
应改为:对传统文化要素的讨论与辨析,不是仅关注符号层面,而是要深入文化的肌理,透过其形
式和表达挖掘背后的精神与内质。(或对传统文化要素的讨论与辨析,不仅关注符号层面,而且要
深入文化的肌理,透过其形式和表达挖掘背后的精神与内质。)
(采分要点:此题有三处错误,第一处“传统文化”前残缺介词,加“对"或“对于”,1分;第二
处“不仅…而是"关联词搭配不当,此处可改为“不是…而是”或“不仅…而且",1分;第三处残
缺谓语,在“表达”后加“挖掘"“探究”之类的动词,1分。)
15.
B
(B项的“像"与例句相同,表意上都有“相似”“类似"的意思,用法上都表示比较。A项表意上
是“比如”“例如",用法上表示举例;C项表意上是“相似”“类似",用法上是表示比喻;D项
表意上是“似乎”“仿佛",用法上表示猜测。)
{#{QQABIQYAoggoABJAAAhCAwHYCAAQkAACAAoOAAAAoAIBSANABAA=}#}
16.
①李白使诗歌变成“神曲”(或:李白使诗歌变成“仙歌")
②不论这烦恼有多大(或:尽管这烦恼有很多)
③而杜甫则是目击证人(或而杜甫则是在场的见证人、而杜甫则是目睹事实的证人)
解析:
第①空与下句句式上构成对仗,内容上相对,而且依据后文“李白总是大鹏一般,精神遨游天上”,
可填李白使诗歌变成“神曲"、李白使诗歌变成“仙歌”。
第②空为逻辑关系语句填写,根据前面的破折号,此空应是对前句“烦恼"进行解释,而且依据后
文“它在质上还是小的”,推断此句应填出“不论这烦恼有多大"。
第③空是对后文“他发誓他在现场,他所说的一切都是真实发生的”的概括句,而且前文与“李白
可能是滔滔不绝的公诉人"相对,所以填“而杜甫则是目击证人”或“而杜甫则是在场的见证人"
“而杜甫则是目睹事实的证人”。
(意思相近即可,每句2分,共6分)
17.(50分)
【写作指导】
审题立意提示:
材料包括两层意思。第一层总说古诗词的文化价值——蕴含着中华儿女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
第二层指出优美的古诗词对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有着精神滋养的作用。题目要求思考古诗词在当下
的意义,写作时要结合当下的文化现象以及自身的学习体验,探究古诗词在当下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寻觅千百年前古人的生活和情感与当今社会的联系,审视古诗词对个人气质塑造、人格养成、素养
发展的影响,启迪为人处世之道、化解生命困境的智慧等。
具体立意:
1.追寻古人足迹,体会古诗词的魅力;
2.栖居诗词大地,传承诗词文明;
3.品诗词之美,观文化之盛;
4.品诗词之美,悟处世之道;
5.汲取诗词之菁华,补充精神之钙质;
6.平平仄仄涵养书生气,起承转合庚续中华魂。等等
【评分标准】
一等作文44—50分,
二等作文37--43分,
三等作文30--36分,
四等作文23--29分。
{#{QQABIQYAoggoABJAAAhCAwHYCAAQkAACAAoOAAAAoAIBSANABAA=}#}
起步分通常在30分左右。
[说明]
1.没有题目扣1分。(“写作要求"中,明确提出“自拟题目”,必须拟定一个题目)
2.没有谈到古诗词在当下的意义的不超过30分。
3.字数要求:400字——800字,没有写完,结构不完整,从结构项扣分,属四等作文。不足400
字,15分左右。文章写完但不足800字的,以每少50字扣2分的标准扣分。
4.标点使用要规范,明显错误一处扣1分,点号到底要扣1-2分,3分封顶。
5.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6分封顶。
6.字迹乱卷面不整洁的,酌情扣分,2分封顶。
{#{QQABIQYAoggoABJAAAhCAwHYCAAQkAACAAoOAAAAoAIBSANABAA=}#}延边州2023一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
《中国环境报》:某些地区的人们嗜吃野味,说这是当地的传统民俗。请问传统民俗
要背这个“锅“吗?
高一语文
陈红兵:对于有些人将吃野味归因于传统民俗的说法,要提高警惕,以免其混淆视听。
诚然,传统上,我国某些地区有嗜吃野生动物的不良风俗,比如广州人食性较杂,除了吃
猪、牛、羊、鸡、鸭、鹅、鱼、虾等,还喜欢吃蛇、鼠、龟、猴等。但另一方面,中国传
本试卷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统民俗中又存在众多饮食相关的禁忌,对于我们维护动物多样性,保护人们身体健康具有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
积极意义。如山东民间有蛇、黄鼠狼、狐狸报复心强的说法,提醒人们不要随意伤害这些
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动物。各民族民间故事中均有对待动植物“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内容,教育人们善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
待动植物。
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
我们要认识到,传统民俗观念中存在的不适应当代社会的迷信成分,也给了我们很多
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借鉴反思:一是禁忌背后实际上蕴含着民众千百年来的生存经验和智慧,有利于我们维护
4.做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保护人自身可持续发展:二是民俗中迷信的说法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
虽不可取,但是它能激发人们对自然、对其他生命的敬畏之情。我觉得这种敬畏之情在今
刮纸刀。
天依然需要。
6.本试卷共四大题17小题,共8页,总分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中国环境报》:传统生态民俗在传统社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能发挥巨大作用。但__,触
是,也有人强调,在现代社会,传统生态民俗缺失了保持生命力的土壤。对此,您怎么看?
一、
现代文阅读(21分)
我们今天关注传统生态民俗的价值何在?
女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3小题,12分)
陈红兵:大体而言,传统生态民俗就是传统民俗中体现的生态观念、生态环保实践及
方式。传统生态民俗在传统社会拥有旺盛的生命力,是因为它本身产生于民间,是民众长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期生产生活经验的结晶,是适应民众思想情感形成的,有自身一整套传承、发挥作用的方
野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这是古人朴素的生态道德观。到夏
式,因此能够有效地熏陶民众爱护自然、关爱生命的思想情感,规约民众的生态环保行为。
朝时,就有了“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整之长"的道德侣导。
至于今天关注传统生态民俗的价值何在,我们应该这样来理解。只要农业生产还存在,
杯
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三大文明形态: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今天正在向第
传统生态民俗的许多方面就依然还具有价值,还应当发挥作用。实际上,也正是当代出现
四文明形态过渡,即生态文明。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不是自然的主宰,只是自然的一员,
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使我们重新反思、认识传统生态民俗的价值。
蛇
规律只能认识,不能违背。由此,国家出台了严厉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追究终身责任,
(摘编自王琳琳《生态民俗的宝贵价值》)
筑起一道壁垒森严的屏障。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酱酒品酒小知识培训课件
- 教学教研工作方案2025年支配
- 2025年上海市静安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暂无答案)
- 出镜记者与主持人实务 课件 第八章 现场出镜与连线采访
- 2025年奢侈品行业展望
- 2025年乡镇卫生院工作方案
- 幼儿园教研工作方案2025年
- 2025年学期语文工作方案
- 初中教育方面的讲座讲稿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树立自信
- (正式版)JBT 9229-2024 剪叉式升降工作平台
- (高清版)DZT 0350-2020 矿产资源规划图示图例
- (完整版)语文写作方格纸模板
- 简单夫妻自愿离婚协议书范本
- 打击违法犯罪工作总结
- 制氧机实施方案
- BOM中的工艺模块
-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培训
- 中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培训核心素养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培训课件如何教好孩子阅读
- 徒手控制警务技能教案
- 《院感基本知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