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部分地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汇编诗歌板块(含答案)_第1页
广西部分地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汇编诗歌板块(含答案)_第2页
广西部分地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汇编诗歌板块(含答案)_第3页
广西部分地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汇编诗歌板块(含答案)_第4页
广西部分地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汇编诗歌板块(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部分地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汇编诗歌板块(含答案)广西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汇编:

诗歌板块

(2023上·广西崇左·高一校联考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龙门①

顾炎武

亘地黄河出,开天此一门②。

千秋凭大禹,万里下昆仑。

入庙③焄蒿④接,临流想象存。

无人书壁间⑤,倚马日将昏。

[注]①龙门:又称禹门,是人们祭祀禹王的地方。②古人把黄河穿越吕梁喻作“开天门"。③庙:大禹庙。④焄蒿:祭祀时祭品发出的气味,也指祭祀。⑤书壁间:王逸《楚辞·天问序》载:屈原于放逐途中,见楚先王庙宇及公卿祠堂里的图画,“因书其壁……舒泻愁思”。本句是写顾炎武志欲恢复明朝,却势孤力单。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着一“出"字,把黄河飞流直泻的声影写活了,表现出诗人超凡的功力。

B.“开天此一门”尽现黄河横流无所羁勒的情态,与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意境相同。

C.“千秋”“万里"分别状写出大禹功业和黄河流程,旨在展示出悠久广阔的空间境界。

D.颈联抒情含蓄曲折,既有诗人对夏禹历史功绩的追慕,又有其对明亡的现实感触。

2.末句“倚马日将昏”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迷花倚石忽已暝"作用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2024上·广西北海·高一统考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①

李白

粉壁②为空天,丹青状江海。

游云不知归,日见白鸥在。

博平真人③王志安,沉吟至此愿挂冠。

松溪石磴带秋色,愁客思归坐晓寒。

【注】①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时李白辗转求仕而不得,心情苦闷。博平,唐博平县(今山东聊城西北)。粉图:画在粉壁上的画。②粉壁:用石灰粉刷的墙壁。③真人:道家称存养本性的得道者。《庄子·大宗师》:“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后亦称道士或有才德的人。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两句运用铺叙的手法,描绘出一幅粉壁为天、下有江海的绝妙景致,色彩鲜明,意境开阔。

B.三、四两句紧扣上两句,皆写画中景物:游云、白鸥和前两句中的天空、江海,为后文情感的抒发做铺垫。

C.“博平"两句,借写博平真人王志安“挂冠”归隐之心,表露出诗人的江海之志,既是明写,亦是喻己。

D.“松溪"两句中前句直抒胸臆,后句“愁客”“思归"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画家客居思归的酸楚和孤独感。

4.李白被誉为“诗仙”,其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

(2024上·广西玉林·高一统考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元日示宗武①

汝啼吾手战②,吾笑汝身长。处处逢正月,迢迢滞远方。

飘零还柏酒,衰病只藜床。训喻青衿子,名惭白首郎。

赋诗犹落笔,献寿更称觞。不见江东弟,高歌泪数行。

【注】①武:杜甫次子。②战:通“颤"。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暗扣“元日”来写,有新年添岁之意,然而添岁,于垂老者来说是身随年老,于青少年则是身随年长。

B.“处处"两句感慨羁旅漂泊、处境艰难,强调自己和家人已经多年在外度过元日,从而营造出感伤的氛围。

C.“训喻”两句中“青衿"运用了借喻的手法,诗人感叹自己老无所成,心生惭愧,因而教导儿子勤奋好学,立志成才。

D.结尾两句诗人忆及江东的弟弟,情难自已,落泪之中足见手足情深,对宗武来说,这也是潜移默化的家教。

6.《杜诗详注》评价这首诗“悲喜并言”,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4上·广西河池·高一统考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①

文天祥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着处,那更寒虫②四壁。横槊题诗③,登楼作赋④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⑤,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注】①此词作于南宋祥兴二年(1279)八月。时文天祥再次被囚,与同乡好友邓剡同被押北上。邓剡因病滞留金陵就医,作词赠别。②寒虫:深秋的蟋蟀。③横槊题诗:用曹操典故。④登楼作赋:用王粲典故。⑤龙沙:指北方沙漠。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题目“和友驿中言别"可知,本词是作者为和好友邓剡临别赠词《驿中言别》而作的和词。

B.开头两句选取辽阔的天地作为意象,将自己和友人喻为蓄势待发的蛟龙,豪气勃发,起势不凡。

C.上片后五句情感脉络分明:悲风流人物之易逝,惊长江后浪推前浪之势,叹英雄虽继起但复国无望。

D.综观全词,作者之“愁”缘于抗元事业失败,身遭囚禁;朱颜易变,壮志难酬;此生归国无望。

8.请简要分析本词最后两句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最后两句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的不同处。

(2024上·广西南宁·高一统考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

张先

野绿连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净。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汀洲日落人归,修巾薄袂,撷香拾翠相竞。如解凌波,泊烟渚春暝。

彩绦朱索新整。宿绣屏、画船风定。金风响双槽,弹出今古幽思谁省。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重听。尽汉妃一曲[注],江空月静。

[注]汉妃一曲:汉妃指汉代王昭君,传说她出塞时弹着琵琶;“一曲"指以昭君出塞故事谱写的琴曲《昭君怨》。

9.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前三句炼字精巧,“连”“垂"字描绘出原野与晴空、天色与澄江相接的江上美景图。

B.“汀洲”三句转向人物描写,隐士伴着落日归来,衣带修长,飘飘欲仙,潇洒飘逸。

C.下片前三句写美人“撷香拾翠"回到船上,整理彩带红绳,便在彩绘的屏障内休息。

D.“玉盘”一句化用《琵琶行》的“大珠小珠落玉盘",写出了乐声的清脆圆润、错落有致。

10.请比较本词的“尽汉妃一曲,江空月静”与白居易《琵琶行》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在描写音乐上的异同。

答案

1.C2.(1)相同点:都是写诗人正在欣赏秀丽景色之时,却发觉天色忽晚,从而引发自己的无限怅惘之感。(2)不同点:①本诗以此句收尾,借自己“倚马”怅望的神态,形象地抒发自己对惨淡渺茫的抗清前途的孤寂、郁闷之情。②李诗此句既承上写出半山腰所见景象之美,又引出下文对梦幻情景的具体描写,暗含了诗人对前途纠结迷茫的心境。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C.“千秋"展示的是时间境界,故选项中“空间境界”表述不全面。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句表达作用的能力。

本诗将登临山水胜迹和怀古咏志紧密结合。诗中描绘黄河及龙门的雄壮气势,歌颂夏禹治水的不朽功绩,也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因当时抗清复明的壮志难酬而产生的郁闷心情。末句“倚马日将昏"描写自己“倚马”怅望、低回要眇的神态,以及昏黄落日斜照空山禹庙的景色,形象地展现当时抗清前途的惨淡、渺茫和自己孤寂、郁闷之情。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迷花倚石忽已暝"意思是,迷恋着花,依倚着石头,不觉天色已晚。内容上的恍惚迷离之感表达诗人对前途纠结迷茫的心境。结构上,前文“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主要描写登上半山腰所见的壮美景象,下文“熊咆龙吟殷岩泉……"具体描绘梦幻中的仙境景象,此句位于中间,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D4.(1)此诗借用“空天”“江海"“游云”“日见"“带”“坐"等有巨大气势的事物和表现大起大落的动词,使得诗意具有飞扬跋扈、迅猛阔大、不可一世的气势,易使读者产生激昂振奋的感觉,写景状物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2)诗歌描写了画上的美景,大胆的想象,超脱了现实,富有诗情画意,又表达了隐逸和思乡的感情,情景交融委婉含蓄,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3)在诗歌格式上,五言与七言融合一体,也体现了李白不拘一格、自由奔放的浪漫主义诗歌特色。

【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艺术特色的能力。

D.“前句直抒胸臆”错,前句“松溪石磴带秋色"属于写景的句子,是寓情于景,间接抒情。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艺术风格的能力。

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前两句“粉壁为空天,丹青状江海”这两句运用铺叙的手法,描绘出一幅粉壁为天、下有江海的绝妙景致,意境极为开阔,色彩极为鲜明,易使读者产生激昂振奋的感觉。侧面表现出诗人超脱的想象力,写景状物体现了浪漫主义。

三、四句“游云不知归,日见白鸥在"描绘一幅浮云飘泊不定、在烟云深处寻找鸥鸟身影的景致,意境极为幽闲,表现了作者隐逸的思想、追求自由的精神和旷达的情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委婉含蓄地的隐逸情感中体现了浪漫主义。

五、六两句“博平真人王志安,沈吟至此愿挂冠”通过写借用博平真人王志安欲“挂冠"的归隐心,表露出诗人的江海之志。既是写人,亦是喻己,侧面间接抒发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体现了浪漫主义。

结尾两句“松溪石磴带秋色,愁客思归坐晓寒”运用融情于景的手法,笼罩在“秋色"中的“松溪”“石磴"无不带有诗人、画家的感情因素。写景富有诗情画意,抒情耐人寻味,遣词造句极具表现力,意象典型,动词精当。

五言、七言融合,句式灵活,手法多样,行文自如,随心所欲、富有变化,字里行间、画里画外,意境开阔,氛围幽闲,引人联想想象,感染力强,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无愧诗仙称号。

5.C6.诗人将悲事与喜事交织在一起,将哀情与乐情贯穿于全诗。诗人悲身世坎坷,年老衰病;悲归家无望,兄弟离散;悲时局动荡,壮志难酬。喜时逢佳节,父子相守;喜宗武长大,成才可期。

【解析】5.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C项,“青衿”运用的应是借代手法,“青衿"是贤士的代称。故选C。

6.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首联使用对比的手法,写新年添岁对诗人而言是衰老,是悲情;对儿子来说是成长,是喜悦。第二联“处处”“迢迢"写远离家乡、羁旅漂泊,归家无望,是悲伤。第三联延续第二联,写自己的生活状态,身世飘零,虽逢新春佳节,但年老体衰多病,诗人悲身世坎坷,年老衰病。最后一联,写诗人对儿子的期望,是喜;感叹自己年老体衰,一事无成,壮志难酬,是悲伤。根据分析内容加以归纳概括即可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7.C8.本词:对面着笔,以景结情,化用典故,表达含蓄。既是对友人的劝勉,也凝聚着作者即使为国捐躯,也要化作杜鹃归来,生为民族奋斗,死后魂依故国的赤子之心和满腔血泪。

苏词:巧用比喻,直抒胸臆。人生如同一场朦胧的梦似的,还是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吧。表现了作者虽消极避世但心有不甘的思想感情,言近旨远。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叹英雄虽继起但复国无望”错误,以“方来还有英杰"表达对国家复兴的期望,从词内容看,应是“信英雄继起复国有望”。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能力。

本词:“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希望老朋友以后怀念我的时候,就听听树枝上杜鹃的悲啼吧!那是我的灵魂归来看望我的祖国。杜鹃,传说是古蜀王杜宇所化,因心恋故国而昼夜啼鸣。同期文天祥有一句诗,“从今却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就是说自己舍不得故土,他日死后,会化作杜鹃飞回来,这也预示着他此去必死的决心。最后两句,对面着笔,以景结情,化用典故,表达含蓄。既是对友人的劝勉,也凝聚着作者即使为国捐躯,也要化作杜鹃归来,生为民族奋斗,死后魂依故国的赤子之心和满腔血泪。

苏词:“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犹如一场梦,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巧用比喻,直抒胸臆。人生短暂,不必让种种“闲愁”萦回于心,还不如放眼大江、举酒赏月。“一尊还酹江月",玩味着这言近意远的诗句,一位襟怀超旷、识度明达、善于自解自慰的诗人,仿佛就浮现在读者眼前。以酒祭奠江月,这是诗人一种无可奈何的精神苦闷的反映,是有志为国而不能施展怀抱的情绪的流露,迫使他以这样的方式来安慰自己被磨折、被损害的心灵的结果,无疑多少隐含着对现实不满的感情在内。

9.C10.相同点:“尽汉妃一曲,江空月静”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都用到了以景结情的手法。都通过写江中的月亮突显听众沉浸在余韵之中,表达出对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的赞美之情。

不同点:“尽汉妃一曲,江空月静”人物没有直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