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八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九)(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中考语文八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九)(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中考语文八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九)(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中考语文八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九)(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中考语文八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九)(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语文八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九)(含答案)2024年中考语文八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九)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比如我那实验室里的狼蛛,有时候我会连续一个星期忘了喂食,但它们看上去照样气色很好。在饿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它们并不见得憔悴,只是变得极其贪lán,就像狼一样。在狼蛛还年幼的时候,它还没有一个藏身的洞,不能躲在洞里“守洞待虫",不过它有另外一种觅食的方法。那时它也有一个灰色的身体,像别的大狼蛛一样,就是没有黑绒腰裙——那个要到结婚年龄时才能拥有。它在草丛里徘徊着,这是真正的打猎。当小狼蛛看到一种它想吃的猎物,就冲过去mán横地把它赶出巢,然后紧追不舍,那亡命者正预备起飞逃走,可是往往来不及了——小狼蛛已经扑上去把它逮住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憔悴贪lán觅食mán横

(2)《昆虫记》中的很多蜘蛛都有一个有趣的称谓,其中狼蛛被称为“”;用“编织命运的仙女"来命名的蜘蛛是;被称为“潜伏在花下窥伺的强盗”的蜘蛛是;有着黄、黑、银三色相间的条纹,被称为“蜘蛛中最完美的一种"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从圆网蛛、蟹蛛中任选一种昆虫,参照下面的示例,仿写句子。

示例:外表狰狞的狼蛛,让大多数的人们望而却步,但法布尔为读者展现了一个身手敏捷、狡猾、疼爱孩子的奇特生物。

二、综合性学习

2.学校组织开展“我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建筑等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材料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标准

评审标准具有展现文化创造力的价值世代相传,有地方特色能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和交流体现传统工艺高超水平见证民族活的文化传统面临消失的危险

所占比重30%25%20%10%10%5%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从以下所给的河南省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找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项:_________________。

①豫剧②西峡恐龙遗迹园③洛阳龙门石窟④拐河丝绸织作技艺⑤安阳殷墟

⑥方城石猴民间石雕艺术⑦嵩山少林寺⑧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2)仔细观察材料二表格中的内容,写出结论。

(3)你的好朋友来信阳游玩,向你询问信阳有哪些特色美食和风景名胜。请你任选一种特色美食或一个风景名胜,写一则推荐语。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该诗是现存较早的五言律诗,格律严整,开唐代律诗风气之先

B.首联的“徙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的诗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C.颈联中的“返”与“归",重在暗示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归宿

D.尾联诗人放声高歌,怀念伯夷和叔齐,希望与他们为伍。

4.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爱在身后二十米

郝金红

①读初中时,家离学校有十几里的山路,那时又没自行车可骑,全靠一双脚板走。

②第一天上学时,我起得很早,父亲也跟着起床了。他收拾利索了,就在一旁等我。“你起来干什么?”我问他。“黑漆漆的夜,我送你一段!"父亲指着外面漆黑的夜。“不用了,我都这么大了,又不是小孩子,我不怕的!”青春年少的我,在父亲面前表现得像个大人。况且,与我一同上学的,还有同村的小栓,两个大男人,不就是走山路吗,有啥怕的?

③面对我的拒绝,父亲迟疑了一会儿,“那好吧,我等你走后,把院门关一下!"我背起书包,挺起胸脯,在父亲面前昂着头走出了院门。小栓已在村口等我。我望着前面漆黑的一片,心里还真有点儿害怕。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要走这么长的一段山路。“你怕不怕?”我问小栓。“怕?有啥怕的?我们有两个人呢。"小栓的声音不大,但我听得出来,他一定和我一样,在假装勇敢。

④我们出发了。黑漆漆的夜,天边悬挂着两三颗孤星,阵阵山风吹过,让人不寒而栗。“要是有大人送我们一阵就好了!”小栓在后面低声嘀咕。是啊,现在我真的后悔刚才为什么要拒绝父亲的好意。我想象着此刻父亲就在我的身后,但我不敢回头看,只顾着埋头往前疾走。等我们走到学校,早已是大汗淋漓。

⑤这样的时光持续了三年。但每一天上学,父亲必定要跟我一同起床,他有时甚至起得比我还早。自从我拒绝他送我之后,他再也没说过这类的话,只是说等我走后,关好院门,再也没有别的什么。直到有一天,我才知道父亲对我撒了谎。

⑥初三毕业,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县城的师范院校。父亲显得特别兴奋,他邀我下河去洗澡,我这次没有拒绝。当父亲脱下长裤的一刻,我瞥见他的右腿上,有一块长长的伤疤,像一只黝黑的壁虎伏在腿上,特别的刺眼。“爹,你的腿啥时弄伤的?"父亲迟疑了一阵,呵呵一笑:“那次上山砍柴,让树枝给划的,没事,庄稼人嘛,哪没个小伤小疤的,早就好了。”父亲说得那样自然,我信了。

⑦但随后不久,母亲和我聊天时,无意中说到了父亲的那个伤疤:“你爹一天早上送你去学校,让猎人的套弓夹着了,淌了不少的血,好几个星期才好呢。"“送我?爹送过我?”我惊讶地向母亲求证。“是啊,你爹不让我对你说,上初中那会儿,他一直在送你,为了不让你发现,他就远远地跟在你后面。他还说,离你二十米远,既能看到前面的你,又不会被你发现。送你三年,你爹呀,都总结出经验来了。"母亲说得自然,我的心却在流血,为自己曾经的固执。

⑧那一刻,我的脑海里闪现出这样的画面:漆黑的夜,两个少年行走在狭长的山路上,在他们身后的二十米处,一位老农在悄无声息的跟着,他是那么的小心翼翼……

⑨一直固执地以为自己是多么的勇敢,不曾想却辜负了父亲那一颗慈爱的心。这一生,只要我们还行走在人生崎岖的山路上,父亲就会一直紧紧地跟在我们身后二十米,直到他再也迈不动脚步的时候……

5.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标点符号在内不超过30字)

6.根据第⑦段画线句子,说一说“我”为何“惊讶"?

7.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第⑥段画横线的句子。

8.阅读本文后,你认为文章的结尾好在哪里?(答出两点即可)

9.请你仿照例句写一段赞美父爱的话。

例句:父亲的爱就像山,为你阻挡风雨;就像光,为你照亮前程。

阅读茅盾《白杨礼赞》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1)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曲屈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2)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通,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3)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10.选文第(1)段四个反问句的前后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11.选文第(1)段使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怎样具体运用的?

12.选文第(2)段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作者“礼赞”白杨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3.选文第(3)段写楠木的目的何在?第(3)段有什么作用?

五、作文

14.作文小练笔

在朱自清的笔下,父亲买橘子的背影让无数人感动;在生活中,我们却忽视了灶台前母亲忙碌的背影。请结合自己平日的观察,写一下母亲的背影。200字左右。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15.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绝多生怪柏/猿则百叫无绝

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鸢飞戾天者

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D.自非亭午夜分/自康乐以来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7.【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下面小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甲】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乙】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丙】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译注》)

19.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举于市市井之徒门庭若市

B.人恒过过街老鼠操之过急

C.而后作敢作敢为得意之作

D.发于声奋发图强千钧一发

20.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甲】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理解:这个语句强调了磨难带给人的好处。

【乙】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在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对国家的侵扰,国家常常会灭亡

理解:这个语句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正反论证了“生于忧患"的观点。

【丙】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翻译: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理解:这个语句是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得出的中心论点。

21.阅读下面这则链接材料,说说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孟子思想的相似之处,并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作简要说明。

【链接材料】

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②孰难?”房玄龄曰:“草昧③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④,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保持成就。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④[忽]不注意,不重视。

七、名著阅读

22.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他,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1)本段文字选自___的《___》。语段中的“他”是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那一刹那间对他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但是全文作者对他还进行过其它评价,请写出作者对他的其他两个印象。

参考答案:

1.(1)cuì婪mì蛮

(2)昆虫界中的冷面杀手迷宫蛛蟹蛛条纹蜘蛛

(3)外表丑陋的圆网蛛,让大多数的人们望而却步,但法布尔为读者展现了一个聪明、残忍的天才建筑师。

外表美丽的蟹蛛,让大多数的人们望而却步,但法布尔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有高超的筑巢手艺、自我牺牲的奇特生物。

2.(1)非物质文化遗产:①豫剧、④拐河丝绸织作技艺、⑥方城石猴民间石雕艺术。

(2)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审标准很严格,而评审标准中能否展现文化创造力的价值这点最为重要。(意思对即可)

(3)示例:罗山大肠汤是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的一种传统小吃,属于豫菜系。该菜品的主材是猪中精品——淮南猪的大肠,辅以猪血、水豆腐,配各种秘制调料炖制而成,加以荆芥或小蒜苗,风味独特,肥而不腻,入口柔和,色香味美,营养丰富。

3.C4.诗人举目四望,身边竟无相识的朋友,无人分享此刻的心情,惘然若失,只好唱起《采薇》之歌,与伯夷、叔齐共享心境。抒发了诗人孤苦无依之感和隐逸山林之志。

5.叙述了父亲暗中送我上学的经过,表达“我"的愧疚和感激。6.父亲为送“我”上学,路上受了伤,而“我"却全然不知。7.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腿上伤疤既长又深,突出表现父亲对“我”深沉的爱。8.①内容上表明对父亲的愧疚和感傲,深化主题。②语言上运用比喻,形象的写出了父亲对“我"的关爱,生动感人。③结构上篇末点题,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9.示例:父亲的爱就像甘露,为你滋润心灵;就像指南针,为你指引方向。

10.不能调换,因为四个反问句是由树到人、由远及近、由浅入深(由形及神)、层层深入地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如果调换,说理的思路就混乱,不严谨了。11.运用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写法,先说白杨树“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曲屈盘旋的虬枝”,“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然后赞美白杨树“伟岸、正直、朴质、严肃”、“坚强不屈与挺拔",“是树中的伟丈夫”,揭示白杨树与众树不同,突出白杨树的内在美,接着由赞树到赞人,逐层深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赞美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12.运用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