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收入与农村扶贫_第1页
农民收入与农村扶贫_第2页
农民收入与农村扶贫_第3页
农民收入与农村扶贫_第4页
农民收入与农村扶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大家的到来

农民收入与农村扶贫“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温总理曾引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来表达他对“三农”的关切之情。

第一节

农业收入分配理论第一节农业收入分配理论一、收入分配的概念

1、收入分配:指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在一个社会内部的不同集团之间、不同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割或占有。2、农业收入分配是指农业生产成果按照各类生产要素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作贡献的大小进行分割的一种活动。具体是指农业生产成果在国家、集体、农民个人之间所进行的分配3、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是指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把国民收入分解为工资、利息、利润和地租等生产要素报酬的过程。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

形成了政府集中的纯收入、企业各类基金和要素所有者的个人收入三种基本的原始收入。这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出发点。4、收入分配可分为要素收入分配和个人收入分配

要素收入分配,其基本思想源于李嘉图,关注的是国民收入在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之间的分配,旨在说明要素价格的形成;

个人收入分配,其基本思想源于帕累托,关注的是国民收入在个人、家庭等经济单位之间的分配,旨在说明不同的社会经济群体之间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尺度。二、要素收入分配理论1、亚当·斯密收入分配理论亚当·斯密认为:在所有的社会中,每一种商品的价格最终要分解为这三个部分中的其中一种或全部.

三个部分指的是工资、利润和地租这三种收入形式,即工资来源于劳动的收入,利润来自于运用资本的收入,地租来自于土地的收入。斯密认为,在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权出现以后,劳动产品就不全归劳动者所有,而必须与资本和土地的所有者共分。于是,商品价值就由工资、利润、地租这三部分组成,而且由这三部分来定:“工资、利润和地租,是一切收入和一切交换价值的三个根本源泉”。(“斯密教条”)。2、李嘉图收入分配理论李嘉图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收入分配理论,主要是“生存工资”理论、利润理论和地租理论,承认劳动者在生产中创造财富的作用。但是在他们的理论里,按照自然规律(他们把市场经济运作看成是自然规律),劳动者也就是工人,只能得到维持最低基本生活费用的工资。并认为这是“自然”的,是不可改变的,而且也是对生产、经济发展有利的。

按照李嘉图的理论,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工资一旦增加,人口就会增加,工资就会降低,所以工人只能得到维持最低水平的“生存工资”。利润一旦增加,资本就会增多,相应的利润也会低下来,所以利润在长期中有下降的趋势。地租增加,但是土地在短期内小会增加,所以地租总会一直增加。3、萨伊要素分配理论萨伊认为,生产过程有三个一般要素:劳动、资本和土地。

“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三个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提供服务,因而都创造效用,都是劳动者。”

萨伊认为,既然三个生产要素都创造了效用和价值,那么就都是价值的源泉,因此每一个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应得到他们的收入,工人应该得到工资,资本家应该得到利息,土地所有者应该得到地租。工人、资本家、土地所有者的收入都是各自应该得到的公平合理的报酬。4、马歇尔均衡价格框架收入分配理论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创建了均衡价格理论,在均衡的框架下阐述了一套完整的所谓的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理论。他认为,分配份额的大小实际上是各生产要素的价格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进行生产就必须购买生产要索,从而要付出生产要索的价格或生产成本,生产要素的购买者当然在收入分配中要收回他所付的价格或生产成本并在生产成本之上再获取一份投资利润。而且,“收益愈大,则它们各自的份额也愈大”。,

阿爾弗雷德·馬歇爾马歇尔还发展了萨伊的三要素说而提出了四要素说。即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能力。这一理论包括两个基本内容:

第一,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配决定于各生产要素对产出的实际贡献,因而,收入分配是一个与制度结构或制度安排无关的价格决定过程。第二,各要素在分配过程中取得的收入总和恒等于各要素在生产中对总产出的实际贡献的总和。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1功利主义的分配论功利主义是由英国哲学家边沁和古典经济学家穆勒共同创立,其基木论点:政府的正确目标应该是社会每一个人效用总和的最大化。“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功利主义的基本主张是政府施政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大多数人利益的最大化。功利主义否定收入的平等边沁因为功利主义在强调效用递减的同时,更强调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如果通过政府的税收和转移支付制度把有钱人收入的一部分转移到低收入人手中的话,会使有钱人和穷人更加勤奋工作的激励都在变小。于是他们都较少的工作,从而使整个社会收入减少,社会的总效用也就减小了。

因此功利主义认为,政府在收入分配问题上必须做到因平等带来的好处和因激励机制扭曲而带来的损失取得平衡。因此,为了使总效用,也即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利益最大化,政府不能在收入分配上搞平等。2、持有正义论政治学家诺齐克的主要观点是:

自由权利至高无上,不可侵犯,反对为了他人或团体的利益来牺牲自己的权力。如果所有人对其分配在其份下的持有是以权利的,那么这个分配就是正义的。即一个持有者的最初财产来源是清白的,其后的每次增值又都是来自公正的自由交易,则他最终所有多少都是公正的持有,不应受任何限制人的不平等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不可更改的事实,没有理由对最不幸的人做出补偿。

诺齐克认为,收入分配政策的重点是自我权利的实现和保护。只要财产的分配是正当的,因此分配的结果是正当的;

只要不以不正当手段来取得财产,政府就不应该干涉;

机会平等比收入平等更重要。政府在收入分配上所做的事情只有一件,即强调个人的权利,确保每个人有同样发挥其才能的机会并获得成功和相应的报酬。只要建立了使每一个人同样发挥才能的制度框架,政府就不必为改变既定收入分配而费神。3、罗尔斯理论罗尔斯对收入分配提出了与功利主义截然相反的主张。罗尔斯认为政府应该选择公正的收入分配政策。主张政府的目标应是社会中状况最差的人福利最大化。政府通过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是必要的和正确的,力求使社会上的每个人都能从这种不平等的改进中获益,这种分配才是正义的。政府的收入再分配政策实际上是对穷人来说是一种保险4、库兹涅茨的倒U形理论

1955年,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著名的收入分配差别倒U形假设”。其主要观点是:收入分配差别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收入分配变动的轨迹是先恶化后改善。

库兹涅茨的‘倒U型假设”是从经济发展阶段的角度分析了收入不平等的原因及改进办法,这一理论提出后有很大影响,但也引起很大争论。但是,他把收入分配不平等和经济发展联系起来研究,并指出政府十预是改善收入不平等的关键力量,具有启示意义。5、福利经济学的效率与公平论福利经济学在一定价值判断基础上提出了社会福利目标和判断福利大小的标准,用以评判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优劣。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庇古。他提出社会福利的三个基本命题:

一是国民收入越大,社会福利越大;

二是国民收入中穷人所占份额越大,社会福利也就越大;

三是国民收入增长越稳定,社会福利越大。

庇古把经济政策的基木目标确定为:国民收入最大化:分配的平等化;国民经济增长的稳定化。四、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

1、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是按劳分配: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是一种注重研究收入分配与财富生产中的人与人关系问题的理论。按照这种理论,财富生产是收入分配的基础,劳动者是财富的生产者,也应该是财富的享有者,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透过物的关系,揭示了人和人的关系,它认为劳动者具有物所不具备的适应人类需求改造自然的能力。除了偶然的巧合,物不会自动按照人的愿望为人类提供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讲,财富是劳动者创造的,不劳动者对财富的创造没有贡献

2,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体现马克思:参与生产的一定形式决定分配的特定形式,决定参与分配的形式。马克思: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3、社会总产品分配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关系和积累与消费的关系马克思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进行社会总产品分配时,应作“六项扣除”

第一,用来补偿消耗的生产资料部分;第二,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第三,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剩下的作为消费资料部分在进行个人分配之前,还应从里面扣除。第一,和生产没关系的管理费用;第二,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第三,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设立基金。剩余部分做为个消费品,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在劳动者之间进行分配。五、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1、初次分配概念:国民总收入(即国民生产总值)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第一,初次分配主要是在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进行。第二,初次分配是各要素提供者的分配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这些要素必须支付一定的报酬,这种报酬就形成各要素提供者的初次分配收入。第三,初次分配是基础性的分配初次分配是全社会各种微观单位内部分散进行的分配第四,在整个国民收入分配中,初次分配的数额大,涉及的面广2、收入的再分配概念:亦称“社会转移分配”。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各收入主体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现金或实物转移的一种收入再次分配过程。第一,收入的再分配是由政府主导的,对初次分配之后的社会利益格局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第二,收入的再分配引起不同群体间收入转移的分配活动.第三,社会再分配立足于社会的整体利益,调节社会的贫富差距,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基本途径之一六、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度量——基尼系数1、基尼系数概念基尼系数(GiniCoefficient)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劳伦斯曲线:表示累积的收入的百分比对累积的人口百分比的曲线。反映社会个人收入或财产分布状态。

如果把社会上的人口分为五级,各占人口的20%,按他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的大小制表如下:级别占人口的百分比合计占收入的百分比合计12020662204012183206017354208024595201004110002040608010010080604020P(人口%)I(收入%)YABOY——收入绝对平等OPY——收入绝对不平等基尼系数=AA+B劳伦斯曲线图基尼系数=A/(A﹢B)

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该系数可在零和1之间取任何值。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反之,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2、基尼系数的区段划分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指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

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3、我国目前基尼系数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逐步拉大,综合各类居民收入来看,基尼系数越过警戒线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国基尼系数已跨过0.4。亚洲开发银行估计,中国的基尼系数已从1993年的0.407上升到2004年的0.47。第二节我国的收入分配一、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与分配原则

1、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3,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在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4、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5、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收入分配改革既要减少社会摩擦,让更多人更公平地分享改革成果;又不能破坏合理的市场分配规则,保证相关积极性,以免重蹈“大锅饭”覆辙——可以预见的是,“共富时代”如何实现“财富分配的和谐”无疑将对中央政府的执政能力形成一次巨大的考验。

管仲:“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二、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收入差距过大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不同群体差距

少数人、少数单位、部门或行业通过资源垄断、行政权力、市场独占、特殊身份等非劳动因素,捞取了不公平、不合理的利益,这些成为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阻力我国城乡人均收入差距之比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8:1扩大到2007年的3.33:1中国成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

世界银行报告显示,美国是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而中国则是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

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维持在3.3倍左右,行业间差距最高达到了15倍之多;

10%的最高收入户与10%的最低收入户人均收入相差20多倍,少数金融国有企业高管的年薪水平是社会平均工资的100多倍,而个别企业高管的天价薪酬是社会平均工资的2000多倍。

2、资本分配过高,劳动分配过低,导致国民收入格局偏移

2003年:劳动分配率

57.6%2005年:劳动分配率41.4%2004—2006年:职工工资占GDP比重分别为

0.6%、10.8%、11.1%

初次分配中存在公平缺陷初次分配数额要比再分配大得多,涉及的面广(1)劳动收入比重过低

1995-2005年劳动收入占GDP为41-53%;

(2)垄断行业收入过高

(3)国民参与利润分配利润过窄3、分配秩序混乱,伤及公平政府权力寻租现象严重,国有资产和政府在初次分配中的纯收入大量流向个人部分企业以不正当行为侵蚀国家和公众收益国企转制“免费午餐”;国企经营行为短期化;管理层收入分配激励偷漏骗税问题严重等资源使用与环境污染成本极低资源占有和配置、资金分配和融通、市场准入等方面制度漏洞,权钱交易4、再分配相关制度缺陷

税收政策:个人所得税、遗产税、财产税、赠予税等。(累进所得税制)社会福利政策:1、各种形式的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2、向贫困者提供就业机会与培训3、医疗保险与医疗救援4、对教育事业的资助5、各种保护劳动者的立法6、改善住房条件。(1).社会保障制度

覆盖面不足:受益群体主要是城镇正规单位职工,而非正规部门、非主流群体以及农村居民基本没有或只能享受部分社会保障;

制度不统一:存在社会保障的“双轨制”,除城乡分割外,在城镇还存在着企业与事业单位的制度差别;

缺乏制度保障:社会保障资金缴纳、筹集缺乏强制性约束,标准的确定和执行存在较大的主观随意性。

(2).税收制度

纳税主体税负不公;

城乡居民间、高低收入者之间、不同经济类型单位间存在税负不公的问题;

税收政策不完善;

税收待遇差别较大;

税收体系不完善;缺乏与财产及其收入相关的税种设置;

(3).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转移支付的政策导向不明确,调节功能微弱;政府间财政管理体制包括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不清晰;各级政府事权和财权范围模糊;转移支付形式繁多管理分散。

挪威人每天人均收入270美元美国的居民平均日收入134美元中国居民平均日收入16美元2.2.3居民收入增速加快可期加大农产品价格补贴力度,保障农民收入增长。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结构(2006)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申万研究2007年为前3季度数据。农民收入增长率和农产品价格走势基本一致(4)“三次分配”制度缺失

民办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是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收入再分配和社会福利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我国仍然缺乏鼓励扶持民间力量进入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的社会机制。

美国有160万个非营利组织,掌握资金6700亿美元,占GDP9%。2003年美国人捐赠2410亿美元给慈善机构,人均善款460美元。我国28万个非营利组织,善款占GDP0.05%。2002年人均善款0.92元。

中国有必要强调第三次分配第二节农民收入一、农民收入的概念1、农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当年生产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劳动报酬+为社会所创造价值

2.总收入总收入是期内全部收入的总和,其中未扣除为获得收入所发生的支出(生产费用)和生活消费支出。按收入来源的性质划分,总收入分为:工资性收入(报酬收入)、家庭经营总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按收入的形态划分,总收入中包含两部分:实物总收入和现金总收入。

(1)工资性收入:指期内农村住户和住户成员受雇于单位和个人,靠出卖劳动而获得的收入。(2)家庭经营总收入:指农村住户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生产筹划和管理而获得的收入。家庭经营收入按划分又可分为农业收入、林业收入、牧业收入等(共分为十个行业和其他)。(3)财产性收入:指拥有金融资产或有形非生产性资产的农村住户向其他机构单位提供资金或将有形非生产性资产供其支配,作为回报而从中获得的收入。如利息、股息、红利、土地征用补偿等。

(4)转移性收入:指农村住户和住户成员无须付出任何对应物而获得的货物、服务、资金或资产所有权等。但不包括无偿得到的用于固定资本形成的资金。(5)现金总收入:指农村住户和住户成员在期内得到的以现金形态表现的收入总和。(6)实物总收入:指的是农户当年生产的各种农产品总量扣除出售部分,按一定的价格计算得到的总收入。3、纯收入在收益分配统计中,“纯收入”指的是农村经济总收入扣除各项费用后的余额部分,这个余额部分也叫“收益”。“纯收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进行分配。现行农村“纯收入”指标的口径主要是包含了部分再分配的收入。“纯收入”指的是农村居民当年从各个来源渠道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获得收入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

4、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税金和上交承包费用)/农村居民家庭常住人口农民收入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现金收入,另一部分是实物收入实物收入的计算方法是将农户当年生产的农产品产量扣除出售部分,分品种作价后计算得出。对各品种农产品的作价执行的是与市场挂钩的原则,即以农民在市场出售农产品的价格为基础,粮食、肉类打九折,其他农产品打八五折。如果在下年出售了上年的结余农产品,根据出售价格与上年实物作价的高低,将出售结余农产品的损益计入下年收入。对农作物副产品计算收入的原则是,只有用于生产和生活或明确用于出售的农作物副产品才计算收入,用于生产的农作物副产品在计算收入的同时也要计入生产费用中。农作物副产品作价计算收入的方法,原则上按实物折算收入的作价方法执行。5.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是收入分配的概念。由农民生产活动的净收益和再分配净收益构成。也是通过总收入计算得到。

计算公式:农村住户可支配收入=农村住户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财产性支出-转移性支出6、狭义家庭收入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货币收入,即家庭提供劳力或财产所获取的货币报酬。也就是家庭中所具有的为购买满足生活必需的财物或劳务而向市场支出的货币来源。7、农民直接收入补贴所谓农民直接收入补贴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为了提高农民收入,或减少农业及涉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损失而对农民的直接转移支付

二、农民收入构成1、生产经营收入2、工资性收入3、资产性收入4、补贴性收入5、其它收入家庭经营收入:农民家庭从事农业和二、三产业的生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农民受雇于单位或个人,出卖劳动而得到的劳动报酬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指农村居民无须付出任何对应物而获得的收入,包括在外人口寄回和带回、农村以外亲友赠送的收入、调查补贴、保险赔款、救济金、救灾款、退休金、怃恤金、五保户的供给、奖励收入、土地选用补偿收入和其他转移性收入等。财产性收入:指农民向他人或机构提供资金或将有形非生产性资产供其支配,作为回报而获得的收入,包括利息收入、股息收入、租金收入、出让特许权收入、集体财产收入、其他财产收入。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

非农收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导性因素。农业收入比重下降,但依然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1978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中农业收入占85%,2000年占51.2%,2003年占45.6%。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导因素1985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中工资性收入为71.71元,所占比重18.0%,2000年702.3元,占31.2%,2005年1174.53元,占36.1%。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比重偏低,变化不大。1978年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的比重为7.1%,2005年7.2%。改革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三、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一)农民收入差异成因1、资本要素禀赋与农民收入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村干部、家有否政府工作人员)造成农户收入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人力资本而非物质资本和土地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农户工资性收入产生显著影

2、农户经营结构与农民收入农户种植业结构农户非农活动(务工、兼业)强度务工、兼业的工资性收入与农户收入关联密切低收入户主要收入来源于微利的种植业3、外部环境与农民收入农业资源地理位置(农业区位)基础设施条件

(二)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1、农业基础设施水平2、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产品商品率3、农业生产结构与农村二、三产业发展4、农产品价格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5、农业劳动力转移与非农就业6、农民负担7、农业国内支持政策四、增加农民收入途径(一)形势分析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农业和农村正经历着深刻变化。1、农业资源环境和市场约束增强,保障农产品供求平衡难度加大,要求加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2、农产品贸易竞争加剧,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和适时适度调控进口难度加大,要求加快提升农业竞争力。3、农业比较效益下降,保持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要求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4、农村生产要素外流加剧,缩小城乡差距难度加大,要求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5、农村社会结构深刻转型,兼顾各方利益和搞好社会管理难度加大,要求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二)政策主张

1、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强化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

2、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

3、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4、坚持市场取向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5、坚持改善民生,不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三)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措施1、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引导要素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国民收入分配切实向“三农”倾斜坚持并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县级以上各级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增长幅度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2、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种类,提高补贴标;全面落实对粮食、油料、生猪和奶牛生产的各项扶持政策;继续对重点地区、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

3、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良性互动格局支持优质农产品生产和特色农业发展,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降低成本增收,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促进秸秆等副产品和生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通过非农就业增收,提高乡镇企业、家庭工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和返乡创业环境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合理调控重要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保障农民对集体财产的收益权,创造条件让更多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4、探索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努力形成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新格局。健全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向农业和农村流动,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互动互促。切实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逐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四节贫困与反贫困“消除贫困、实现富裕,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也是人类追求正义、公平和平等的永续实践。与贫困作斗争,是所有国家和国际社会的神圣责任。为了创造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富裕的美好世界,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行动!”

温家宝一、贫困的概念贫困涉及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心理和生理等各个方面,具有不同背景的人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贫困,对贫困作出各种不同的理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域,贫困也具有不同的意蕴。1、贫困首先被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贫困是由于收入不足而导致的生活匮乏状态。贫困界定为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平的能力,贫困界定为个人或家庭的经济收入不能达到社会可接受的生活标准那种状况。总体而言,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贫困是因为经济收入不足而不能达到最低生活水平或社会可接受的生活标准的状况。什么是社会可接受的生活标准,人们有不同的理解,这也是至今没有一个人们公认的统一的贫困标准的原因。

2、贫困也是一种社会现象。贫困具有一系列经济社会特征。因此,仅仅从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贫困是不够的,许多学者、研究机构和相关部门正是从经济―社会特征上来界定贫困的。

世界银行《1981年世界发展报告》:

“当某些人、某些家庭或某些群体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取他们那个社会公认的,一般都能享受到的饮食、生活条件、舒适和参加某些活动的机会,就是处于贫困状态”。英国学者奥本海姆在《贫困的真相》一书中,给贫困所下的定义是:

“贫困指物质上、社会上和情感上的匮乏。它意味着在食物、保暖和衣着方面的开支少于平均水平。……贫困夺去了人们建立未来大厦——‘你的生存机会’的工具。它悄悄地夺去了人们享受生命不受侵害、有体面的教育、有安全的住宅和长时间的退休生活的机会。”

3、世界银行的描述在以贫困问题为主题的《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世界银行给贫困所下的定义是:

“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该报告同时指出,衡量生活水准不仅要考虑家庭的收入和人均支出,还要考虑那些属于社会福利的内容,比如医疗卫生、预期寿命、识字能力以及公共货物或共同财产资源的获得情况。它用营养、预期寿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入学率等指标,作为以消费为基础对贫困进行衡量的补充。世界银行的描述性解释:贫困是人们想逃避的状态。贫困意味着饥饿,没有栖身之地;贫困意味着缺医少药、没有上学机会、也不知道怎样获取知识;贫困意味着失业、害怕面对未来、生命时刻受到威胁;贫困意味着缺少清洁水而导致生病甚至死亡;贫困意味着权力和自由的丧失。4、欧共体给贫困下的定义

“贫困应该被理解为个人、家庭和群体的资源——包括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的——如此有限,以至于他们被排除在他们所处的国家可以接受的最低限度的生活方式之外。”

英国学者汤森德认为;

那些缺乏获得各种食物、参加社会活动和最起码的生活和社交条件的资源的个人、家庭和群体就是贫困的。

5、阿玛蒂亚·森的贫困理论阿马蒂亚·森有一句名言:“你不能凭富裕和繁华程度来判断一个社会的快乐程度,你必须了解贫困阶层的生活。”

阿玛蒂亚·森以独特的视角研究贫困问题

“贫困必须被视为是一种对基本能力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认为贫困的实质是能力的缺乏。该理论深刻分析了隐藏在贫困背后的生产方式的作用,以及贫困的实质。他认为:

“要理解普遍存在的贫困,频繁出现的饥饿或饥荒,我们不仅要关注所有权模式和交换权利,还要关注隐藏在它们背后的因素。这就要求我们认真思考生产方式,经济等级结构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是贫穷是基本能力的剥夺和机会的丧失,而不仅仅是低收入;二是收入是获得能力的重要手段,能力的提高会使个人获得更多的收入;三是良好的教育和健康的身体不仅能直接地提高生活质量,而且还能提高个人获得更多收入及摆脱贫困的能力;四是提出用人们能够获得的生活和个人能够得到的自由来理解贫困和剥夺。阿玛蒂亚·森的贫困理论的落脚点在于:

通过重建个人能力来避免和消除贫困。

5、综合性界定国家农调队:贫困是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和其它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求。

贫困指的是由于缺乏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的资源而处于一种社会不可接受的最低生活水平或生存状态,以及由于缺乏必要的手段、能力和机会而不能摆脱这种最低生活水平或生存状态。

二、贫困的类型

1、根据贫困的内涵,可以分为广义的贫困和狭义的贫困。

狭义的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不能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生命的延续受到威胁。这主要是从满足人的生理需要的意义上来讲的,缺乏维持生理需要的最低生活标准就是贫困。

广义的贫困则不仅包括不能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还包括社会的、文化的、环境的等因素,比如文化教育状况、医疗卫生状况、生活环境状况和人口预期寿命。2、根据贫困的成因,可以分为普遍性贫困、制度性贫困、区域性贫困和阶层性贫困。

普遍性贫困是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低下而形成的贫困。

制度性贫困是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制度所决定的生活资源在不同社区、区域、社会群体和个人之间的不平等分配,所造成的某些社区、区域、社会群体、个人处于贫困状态。

区域性贫困是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社会发展水平低下所出现的一种贫困现象。

阶层性贫困则是指某些个人、家庭或社会群体由于身体素质比较差、文化程度比较低、家庭劳动力少、缺乏生产资料和社会关系等原因而导致的贫困。

3,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又叫生存贫困,指缺乏维持生存的最低需求品,不能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相对贫困也叫相对低收入型贫困,是指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不同社会成员和不同地区之间,可能存在着明显的收入差异,低收入的个人、家庭、地区相对于全社会而言,处于贫困状态。

三、对穷人理解的不同视角1、穷人是有缺陷的

“3M”理论2、穷人是无奈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使穷人处于一种被动无奈的境地,无力摆脱贫困。3、穷人是必然的

社会分层理论认为:第一,在分层的社会里,资源、财富和权力被不平等的划分,社会剥夺使一些人别无选择,只能从事最无吸引力的职业。第二,社会中保持一定比例的穷人对非穷人是有好处的,因此即使社会足够富裕,贫困也不会消失。第三,收入分配不均,形成贫困差距,有利于财富向富人倾斜,而富人懂得投资,有利于经济增长4、穷人是理性的

穷人的每一种行为都存在一定的合理依据,但这种行为对他的贫困产生了直接影响。穷人也是经济人。5、穷人是被剥夺的阿.玛提亚森“剥夺贫困理论”由于社会不平等,穷人失去了或被剥夺享受人类发展最基本福利的机会和选择性。6、穷人是可以信任的穷人缺乏的只是机会和能力,只要被信任和培训,提供金融援助是可以摆脱贫困的。四、贫困成因的主要理论。

1、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这是从经济的或投入―产出的角度分析贫困成因的。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长期陷入贫困是由于一连串的、较低的投入―产出行为造成的。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低、储蓄少,从而造成社会再生产的投资不足。投资不足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效率难以提高,因而其产出处于低水平,居民收入水平低下。所以,贫困导致投资不足,投资不足导致低产出,低产出导致低收入,如此循环,这就是发展中国家贫困再生产的过程和机制。

3、社会不平等理论。这一理论把贫困归咎于社会原因,即对权力和资源占有上的不平等。

贫困者之所以陷入贫困,主要是因为他们在社会的经济过程、政治过程和社会生活中很少占有资源造成的。他们在经济上缺乏竞争力,在政治上没有权力,在利益分配上没有有效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机会,因而陷入贫困之中。

4、贫困文化理论。美国学者刘易斯认为:社会上一些人其所以处于十分贫困的地位,是因为有一种“贫困文化”。

贫困者通常居住在贫民区,这种独特的居住方式促进了贫困者之间的集体互动,并与其他社会群体相对隔离开来,天长日久便形成了一种脱离社会主流文化的贫困亚文化。这种亚文化形成之后,将一代代传递下去。贫困者的孩子在生活中长期接受它的熏陶,会自然而然地习得贫困文化,因而他们很难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即使遇到摆脱贫困的机会也很难利用这种机会走出贫困。

美国学者查尔斯·默里进一步研究了贫困文化。他认为,福利国家的发展带来了一种削弱个体抱负和自助能力的亚文化。那些福利依赖者不是为自己设计未来并努力过上一种更好的生活,而是宁愿接受施舍。因此,他认为福利已经腐蚀了人们工作的动力。

5、贫困的“3M”理论经济人:遗传人:问题人:6、贫困环境论自然资源和社会环境恶化与残缺是导致贫困产生和存在的关键。包括:发展要素残缺论贫困处境论

五、贫困线

(一)为什么制定贫困线为了准确地了解贫困者的真实生活状况,并为制定反贫困战略和政策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必须科学地确定贫困的标准,也就是贫困线。生活水准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个人或家庭,就是贫困者,就是需要社会给予扶持和救济的对象。

为何要设贫困线国际标准

由于每个国家条件不同,所以贫困线标准不同。各国在制定本国的贫困线标准时,一般会通过访贫问苦、抽样调查的方式,具体衡量在本国条件下的“基本需求”和满足基本需求所需要的人均收入。

各国情况既然不同,也不可比,为什么还需要国际标准呢?确定国际贫困线有利于进行国际比较,准确掌握全球贫困人口的分布,以利于联合国、世界银行以及其他国际组织确定扶贫战略。这样的国际标准也有利于客观衡量各国政府在本国扶贫工作的进展。

(二)国际上确定贫困线的方法,

1、国际贫困标准法。这是一种收入比例法,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也就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或平均收入的50~60%,作为该国家或地区的贫困线,

也就是最低生活保障线。

2、生活需求法,又叫“市场菜篮法”。用这种方法确定贫困线,

首先要根据当地维持最低生活所需的物品和服务,列出一份清单,包括物品和服务的种类和数量;

然后根据市场价格,计算出拥有这些物品和服务,需要多少现金,这样确定的现金金额也就是贫困线。

3、生活形态法。首先从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行为等“生活形态”入手,提出一系列有关家庭生活形态的问题;然后选择若干剥夺指标,即在某种生活形态中舍弃某种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再根据这些剥夺指标和被调查者的实际生活状况,确定哪些人属于贫困者;再分析他们被剥夺的需求和消费以及收入,从而计算出贫困线。

4、恩格尔系数法国际粮农组织认为,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即属于贫困。用这个数据求出的消费支出,就是贫困线,也就是最低生活保障线。

(三)主要国家和地区贫困线

1、世界银行以1985年的美元为基准,考虑各国货币购买力水平的不同,提出了国际贫困线标准为人均每天1美元。考虑到近年来的物价水平和各国经济的发展变化,世界银行估计,按2005年美元计价,新的贫困线应该是人均每日1.2美元。新贫困标准提高至1.25美元,。

相对贫困线每日2.0美元/人

2、国际劳工组织在工业化国家,贫困线大体上应相当于制造业工人平均工资的30%;3、欧洲经济委员会贫困线应相当于一个成年人可支配收入的50%。4、美国穷人有车开

只要家庭支出中有1/3用于购买食物,就是贫困家庭或贫民,因而要给予社会救助。美国的“贫困线”,就是饮食支出额的3倍,这也就是最低收入标准。凡是收入等于或低于这一水平的家庭或个人,便有权享受社会救济。目前,多数国家都是用饮食支出比例高低,作为衡量家庭贫富和实行社会救济的依据。

5、香港

1993年的贫困线为3500港元,1997年提高到5000港元,6、印度印度根据人均热量摄取量为标准来划定贫困线全国目前的平均贫困线是人均月收入450卢比(1美元约合40卢比)。根据这个标准,印度现在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是总人口的26.1%。

农村贫困线标准调整为人均月收入368卢比,城镇标准调整为559卢比。

印度政策选择中心最近出台了一份研究报告《重新定义贫困》。认为以热量摄取量为基础制定的贫困线是动物的生活水平,不是人的生活标准。他们认为目前印度的贫困线标准应该是人均840卢比。如果按照这条贫困线计算,印度现在有近79%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

7、中国到底有多少贫困人口三个标准的考察

官方统计标准目前我国的绝对贫困标准为人年收入683元以下,相对贫困标准为人年收入958元以下。据此标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调研显示,到2006年底,全国农村绝对和低收入贫困人口总数是5700万。扶贫系统建档立卡的工作对象约为1.07亿人。世界银行标准采用国际上每人每天消费1美元的贫困标准,据测算,我国在此标准下的贫困人口是2亿。按照农村人口的特定比例为标准。如果采取比例法,将农村10%的最低收入人口作为扶贫工作的对象,按农村户籍人口计算,规模是9500万。据有关专家估计,这部分人的收入约占全国农民平均收入的1/3

世界银行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虽然中国自2009年提高了扶贫标准,但中国政府的扶贫标准和投资计划依然难以达到国际标准。按当年的美元购买力平价,中国仍有2.54亿人口每天花费少于国际最新贫困线,远高于中国官方估计的农村1500万贫困人口。中国贫困人口位列世界第二,按照683元的中国标准,到2005年中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有2365万人。但若按人均1天消费1美元的联合国最低标准,中国贫困人口的总数将不少于2亿,仅次于印度位列世界第二。

国务院扶贫办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6年的214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2.3%;低收入人口也从2000年的6213万减少到2006年的3550万,低收入人口占农村人口比例从6.7%下降到3.7%。。《中国发展报告2007》指出,我国农村贫困线可能在较大程度上被低估。目前,中国农村贫困线设定为每人每年683元人民币,而针对发展中国家,国际通行标准是每日每人1美元,每年约为2500元人民币。按现在设定的农村贫困线,我们可以试想一下,每人每年收入683元人民币能过什么样的日子?平均到每月就是不到57元,这要包括衣食住行的费用,还要包括再生产的费用,在目前这种物价水平下,每人每年收入683元人民币根本无法保证温饱。城市居民要维持生活每月至少应有300-400元,农村57元就能维持生活吗?在这种情况下,谈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剩下2148万人,能有什么意义呢?贫困测度及其影响

MeasurementandItsImpact测度方法Measurements贫困发生率PovertyIncidence贫困深度指数PovertyDepth贫困强度指数PovertySeverity贫困深度指数PovertyDepth贫困缺口(差距、深度)指数(PovertyGapIndex)

贫困缺口指数是各个贫困人口收入与贫困线之差的和与总人口之比,主要用于反映贫困人口总的贫困程度。用P2代表贫困缺口指数,n代表总人口,z代表贫困线,HCi代表穷人i的纯收入,这个指标是一个总和数据,其政策含义是告诉政府让所有穷人当年一次性越过贫困线所需的预算(分摊到每个人头上)。

贫困强度指数PovertySeverity贫困缺口平方(贫困强度)指数(PovertyGapSquareIndex)

这是近年来世界银行刚刚开发出来的衡量贫困程度的指标。贫困缺口平均指数为各个贫困人口收入与贫困线之差的和的平方与总人口之比。这个指标的主要作用是强化显示贫困人口内部的收入差距。用P3代表贫困差距平方指数,n代表总人口,z代表贫困线,HCi代表穷人i的纯收入.

这个指标的政策含义是,政府扶贫资源应该更多地用于贫困人口中最穷的人。

六、中国农村贫困的现状与特点(一)贫困地区及特征

贫困地区是指社会成员生活水平低下、发展机会匮乏以及发展能力不足的地区.1、贫困县

1994年制定《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时,中央政府重新调整了国定贫困县县的标准。具体标准是,以县为单位,凡是1992年年人均纯收入低于400元的县全部纳入国家贫困县扶持范围。列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共有592个,分布在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数量较多的省区是:云南(73个)、陕西(50个)、贵州(48个)、四川(43个)、甘肃(41个),数量较少的省区是:广东(3个)、浙江(3个)、吉林(5个)、海南(5个)、西藏(5个)。从集中连片的角度看,这些贫困县主要分布在18个贫困地区。

2、贫困地区的特征(1)自然条件极其严酷

贫困地区大多地理位置偏僻,地形复杂,气候条件恶劣,生态失调,自然灾害严重而且频繁。干旱缺水,人畜饮水困难;有的地区资源匮乏;地方病严重,如痴呆症、大骨节病等。严酷的自然条件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制约因素。

(2)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通讯不畅等(3)文化教育卫生落后(4)工业与城镇经济极不发达(5)人口增长过快。越穷越生,越生越穷。一些地区实际的人口密度超过资源的承载能力多倍,造成对环境资源掠夺式的开采使用(6)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滞后。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经济体制改革进展迟缓、政策投入质量低。同时严酷的自然条件和发展经济的极大困难,使得干部群众对摆脱贫困缺少信心,对政府的依赖思想很严重。

(二)我国农村贫困结构性特点1、极端贫困、一般贫困与相对贫困并存。2、区域贫困与阶层贫困并存。3、三是乡村贫困与城市贫困并存。从世界范围考察,可以发现发达国家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如美国人口普查局1999年的统计表明在各大都会地区,市中心地区居民的贫困率是18.5%,比郊区居民的贫困率8.7%高出一倍多),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则主要集中在乡村,中国的现实却是城市贫困与乡村贫困并存

4、精神贫困与物质贫困并存。由于自然环境恶劣、教育文化落后、思想观念落后和人口素质差等原因,中国的贫困人口还存在着突出的精神贫困现象,它主要表现在接受教育程度低、轻视科学与技能、盛行迷信等方面,贫困往往与愚昧混合在一起。5、脱贫与返贫并存,温饱线上人口集中七、反贫困战略(一)国际反贫困战略类型

1、经济增长战略。

20世纪50~60年代一些发展中国家实施的主要就是这一战略。它的基本含义:

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来解决贫困问题。

联合国从20世纪60年代相继提出和实施的两个“发展十年”计划,就是这种经济增长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虽然使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但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解决贫困问题。

2、再分配战略。根据再分配对象的不同,这一战略又可以分为两种具体的战略,即边际再分配战略和生产性资产再分配战略。边际再分配战略:

倡导者是世界银行发展研究中心.

强调再分配的主要对象是经济增长的增量部分,也就是一般边际意义上的再分配。通过这种再分配,使经济增量中的一部分从富人手中转移到贫困者手中,从而消除过分悬殊的贫富差距和实现反贫困的战略目标。

生产性资产再分配战略强调的是对可用于经济增长的资产存量进行再分配,即先分配后增长。这一战略的前提是保证贫困者获得基本的公共服务。要确保住房补贴、教育开支、卫生保健等计划惠及贫困者。由于许多国家开支庞大的公共服务基本上被社会中上层所据有,因此,要扭转这种状况,这就要对公共消费进行重新配置,并更改政府的许多投资计划。强调贫困者要参与发展的过程。因为一个由富人掌握权力的社会,是不可能真正为贫困者的利益着想的,因此贫困者必须参与发展过程。这一战略重视有利于低收入集团的收入和财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