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备战2024年中考物理之实验题型突破真题汇编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A/2D/wKhkGWX7hfuAYYnjAAIsfrfTBgE349.jpg)
![专题01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备战2024年中考物理之实验题型突破真题汇编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A/2D/wKhkGWX7hfuAYYnjAAIsfrfTBgE3492.jpg)
![专题01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备战2024年中考物理之实验题型突破真题汇编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A/2D/wKhkGWX7hfuAYYnjAAIsfrfTBgE3493.jpg)
![专题01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备战2024年中考物理之实验题型突破真题汇编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A/2D/wKhkGWX7hfuAYYnjAAIsfrfTBgE3494.jpg)
![专题01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备战2024年中考物理之实验题型突破真题汇编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A/2D/wKhkGWX7hfuAYYnjAAIsfrfTBgE34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4年中考物理之实验题型突破真题汇编专题01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基础考点梳理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和状态变化的变化有什么特点。2.实验器材:晶体(海波或者水)、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试管、温度计、搅拌器、停表(1)铁架台:用于组装实验。(2)酒精灯:用于加热。(3)石棉网:使烧杯受热均匀。(4)试管:取物品。(5)烧杯:乘装需要加热的物品。(6)温度计:测量温度。(7)搅拌器:用于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8)停表:用于测量时间。3.实验前器材组装:在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4.实验步骤步骤①在小试管中放入了少量的晶体物质海波,将搅拌器和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试管里的海波粉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接触试管壁和底,要埋在海波粉中;(试管中晶体粉末不宜过多,只要全部熔化后仍能浸没温度计测温泡即可)。步骤②在大烧杯中注入足量的温水(35~40℃之间),把试管放在大烧杯的水中,将烧杯放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步骤③用搅拌器不停地搅动海波,当海波温度升到40℃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海波的温度,并观察海波的状态;(等各组的熔化过程完成后继续加热几分钟,然后撤去酒精灯和热水)。步骤④最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5.实验结论海波开始熔化时的温度是48℃;海波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海波全部熔化为液体时,继续加热,温度变高。6.实验补充(1)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2)晶体:有固定熔化温度(熔点)的物体。比如: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3)晶体熔化时特点:固液共存,吸收热量,温度不变。(4)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晶体熔化条件: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5)非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熔点)的物体。比如: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6)非晶体熔化时特点:吸收热量,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7)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8)晶体凝固时特点:固液共存,放出热量,温度不变。(9)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晶体凝固条件:①达到凝固点。②继续放热。※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10)非晶体凝固时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7.常考实验问题如图(以海波举例)1、某时刻海波的温度如图甲所示为45℃;2、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属于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水浴加热主要目的是使海波(或者其他晶体)受热均匀;4、在第3分钟时(熔化或者凝固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5、海波熔化过程经历了2min;6、海波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其内能增大,温度不变。精选真题汇编1.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按ABC的先后顺序进行安装 B.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 C.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90℃ D.该物质属于非晶体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冰________热量,温度升高。当冰开始熔化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___℃,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由此可知,冰属于晶体。3.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物质的熔化规律。(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________(选填“A”、“B”或“C”);(2)下列措施不能使物质受热均匀的是________;A.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B.通过水给试管加热C.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物质中(3)加热到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其温度为________℃;(4)根据实验数据绘出该物质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丙所示,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5)另一小组同学用相同物质进行实验,绘制出的温度—时间图像中没有出现明显的水平段,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4.某实验小组用两套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分别研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过程。(1)如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石蜡在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________℃。(2)海波熔化过程中不断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3)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有海波和石蜡,当两者全部熔化后,该实验小组继续研究海波和石蜡的凝固过程。将两支试管从烧杯中取出,静置于空气中自然冷却,每隔2min同时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记录数据在同一个图象中画出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A.石蜡的凝固点为48℃B.实验室内环境温度为20℃C.0~15min内的任一时刻,石蜡和海波的温度都不可能相同5.图甲是某小组“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值。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时间/min01234567891011海波的温度/℃4044464848484848485053(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________。(2)在1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3)由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海波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4)由实验知,海波熔化需要的条件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继续吸收热量。(5)另一小组在利用相同的器材进行这一实验时,观察到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计示数缓慢上升。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A.烧杯中的水少B.对试管内的海波不断搅拌C.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试管壁D.海波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升高6.图甲是用海波和石蜡“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________。(选填“A”“B”或“C”)(2)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________℃。(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石蜡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熔化持续了________min。(4)由实验可得到晶体熔化特点:________________。(5)由实验可知,晶体的温度是熔点时,可能处于________态。A.固B.液C.固液共存7.长虹同学了解物态变化后,发现水的凝固点是0℃,酒精的凝固点是﹣117℃,于是作如下猜想,猜想1:水和酒精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会低于0℃;猜想2:混合比例会影响混合液的凝固点。他取完全相同的两杯水,分别掺入不同量酒精,充分混合后,放入冰箱冷冻室。用温度计正确测量其温度值,每隔两分钟读取一次数据,记入表格。画出两种混合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1)某时刻,其中一支温度计示数如图1,其读数为________℃;(2)当两种混合液的温度都是﹣7℃时,________(选填“甲”或“乙”)图所对应的混合液处于固态;(3)若甲图对应混合液所掺酒精少,乙图对应混合液所掺酒精多,我们可以初步判断,一定质量的水中,所掺酒精越多,其混合液的凝固点________(选填“不变”或“越高”或“越低”)。8.用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室温下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将冰打碎后放入烧杯,温度计插入碎冰中。图2中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2)由实验数据绘制成图3所示图像,可知,AB段该物质是________态,BC段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吸热;由实验可知,冰属于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研究表明晶体的熔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晶体的熔点越低,如图4,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将拴有重物的细金属丝挂在冰块上,金属丝下方与冰接触处的压强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从而使冰的熔点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了,金属丝下方的冰块熔化,熔化而成的水又很快凝固,金属丝穿冰块而过且不留缝隙。9.如图甲所示,大雪过后路面结冰,环卫工人会在公路上撒盐,使路面的冰及时融化,确保了行人和车辆的出行安全。为了弄清其中缘由,小张做了一组关于冰熔化的实验。(1)如图乙,在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示数是________℃。(2)加热一段时间后,小张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在丁图中绘制了A图象,由此可知冰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在熔化过程中内能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完成上述实验后,小张又取了适量淡盐水制成的碎冰,用相同的热源再次加热,得到丁图中B图象。(4)再次取适量浓度更大一些的盐水制成的碎冰,用相同的热源加热,得到丁图中C图象。由以上实验可知,加入盐后冰的熔点将会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10.如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图甲器材合理的安装顺序是__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2)图乙是根据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绘制的图象,可知冰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4分钟时的内能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8分钟时的内能。(3)持续加热,烧杯内的水沸腾后试管里的水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理由是________。11.小明同学取a、b两种粉末各50g,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以判断________物质是晶体,第6min时a物质为________态,a物质第9min时的内能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3min时的内能;(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___℃;若a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为1.0×103J/(kg•℃),则该物质熔化后,液态时的比热容为________J/(kg•℃)。12.某小组加热一杯冰水混合物,探究其温度变化的特点,根据测量数据在图示坐标纸上描出了相应的点。(1)请把图上的点连接起来,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2)实验表明:在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________(选填“保持不变”或“不断上升”)。13.小张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待温度升至40℃左右,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1)图甲中加热方式叫水浴法,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2)图乙中小张同学关于温度计读数的方法不当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3)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海波的温度是________℃。(4)小张同学绘制出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由图像可知,此海波的熔点是________℃,此温度与课本中列出的海波熔点略有不同,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14.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实验的装置。(1)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性质制成的。(2)实验时在试管内加热的是碎冰而不是冰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及对应的状态,由收集到的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试管内的冰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增加导致内能增加。A.分子动能B.分子势能C.分子数量(4)试管内的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烧杯内的水沸腾后,试管中的水一直没有沸腾,原因是________。15.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________(选填“A”、“B”或“C”)的位置。为使冰块均匀受热,应选用(选填“大冰块”或“碎冰”)进行实验。(2)实验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冰的温度为________℃。(3)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第6min,处于(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冰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冰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0~4min升温比8~12min升温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16.如图甲是小桂“探究海波熔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小桂安装器材时应该________(选填“由上往下”或“由下往上”)安装。(2)图乙是小桂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海波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此温度为________℃,可以判断海波是________体。(3)小桂观察乙图发现,AB和CD两段图像中,温度升高快慢不同,这是因为物质在不同状态时的(选填“密度”或“比热容”)不同造成的。17.课外兴趣小组探究某固体的状态随温度变化的规律。(1)实验时需要用到温度计,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温度计的玻璃泡可以接触容器壁B.读数时可以将温度计从容器中拿出来再读C.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2)将记录的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则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选填“a”或“b”),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观察图象还可以得出,该物质在t2时刻的内能________t3时刻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8.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1)图甲中组装器材的顺序是________(填“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2)待温度升高到50℃,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如图乙的图象,则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熔化经历了________min,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________液态时的比热容(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另一小组的同学发现,在晶体熔化过程中撤去酒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原因是水的温度(填“低于”或“高于”)晶体的温度,可以继续吸收热量。19.图甲是探究晶体海波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由乙图可知海波熔化时需要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且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或“保持不变”或“降低”)。BC段对应温度如图丙所示,则海波的熔点是________℃,可选用________(选填“实验室温度计”或“体温计”)进行测量。20.冬天下大雪时,小华看到护路工人往路面撒上大量的盐,他了解到道路结冰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危害,撒盐可以使路面的冰雪熔化。小华不禁产生了疑问,在相同的气温下,为什么撒了盐后的冰就会熔化呢?(1)小华回家后进行了探究,他从冰箱里取出一些冰块,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相同的易拉罐中,并在乙罐中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一段时间(如图1)。当两罐内________时,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罐内混合物的温度(示数如图2),乙罐中混合物的温度为________,对比甲罐温度小华得出相同的气温下撒了盐后的冰会熔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小华还发现,一只罐外壁出现了白霜,而另一只外壁出现的是小水珠,出现白霜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罐。21.小明在家中发现了爸爸防止血糖过低而食用的葡萄糖粉,想知道它是晶体还是非晶体。于是将葡萄糖粉末带到学校的实验室,组装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1)器材组装过程中,a、b、c三个装置正确安装顺序依次为________。实验过程中使用搅拌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2)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其显示温度为________℃。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57667584848484899499(3)如表是小明实验记录的部分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葡萄糖粉________(填“是”或“不是”)晶体。在第5min时,试管中物质处于________状态。(4)从第7min到第8min,试管中物质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________(填“加剧”、“不变”或“减弱”)。22.帮助小明完成“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1)小明采用“水浴法”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2)小明使用A、B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固体和水的温度。组装实验器材时应该________(填“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依次安装。(3)实验时,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某时刻温度计B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________℃。(4)图乙是温度计A、B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小明观察时发现,试管内出现液体时A的示数就不再升高,当固体全部变成液体后温度再升高。此现象说明固体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5)t0时刻烧杯中的水开始沸腾,分析图象可知,水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________。t0时刻试管中的物质处于________态。23.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小雨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为了使冰受热均匀,试管中应加入________(选填“碎冰块”或“大冰块”);(2)小雨绘制出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小雨还想利用这套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他先把试管和搅拌棒取出,再把温度计插入烧杯的水中。为了缩短给水加热的时间,烧杯中的水应该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一些。记录测量数据后,小雨又绘制出了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4)小雨通过对比图乙和图丙,发现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有着相同的特点:都需要吸收热量,温度都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24.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实验时应将________(选填:“碎冰”或“整块冰”)放入图甲装置试管中,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的优点是使冰________,便于观察试管中冰的状态变化。(2)观察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3)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属于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5.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到水中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给试管加热,这样做既可以使海波受热________,又可以使海波的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数据。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海波是________,第9min时海波处于________(填物质的状态)。26.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1)图甲中组装实验器材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2)加热一段时间,试管中的物质开始熔化,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选填“继续”或“停止”)加热。根据记录数据绘制了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3)通过图象可知:该物质熔化时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4)分析图象可知:该物质在________(选填“固态”或“液态”)时,吸热能力强。27.小明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除了实验装置中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2)放置温度计时,考虑到固体熔化前、后体积的变化,温度计玻璃泡应该放置在固体颗粒中间略(选填“靠上”或“靠下”)的位置。(3)实验过程中,小明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观察到第5min时试管内出现液体,第10min时试管内固体全部变成液体。根据实验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点如图乙所示,请用笔画线,将图象补充完整。(4)由图乙中图象可以判断出该固体是晶体,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5)小刚也用该固体和相同的实验装置完成了实验,他根据数据画出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则小刚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28.在完成“探究某种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操作后,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分析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物质熔化用了________min。29.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1)组装器材时,先将酒精灯放置在铁架台上,接下来调节________(填“a”或“b”)的高度。(2)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制出了被测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①冰熔化过程共用了________min,第3min时的内能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2min时的内能。②分析图象可知,冰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4)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直到杯内水持续沸腾,试管中的水________(填“会”或“不会”)沸腾。参考答案1.B【解答】解:A、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组装仪器的顺序为自下而上,故A错误;B、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故B正确;CD、由图像可知,该物质从第10min~20min之间一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的熔点(凝固点)是80℃,故该物质是晶体,故CD错误。故选B。2.吸收;0;不变。【解答】解: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烧杯内水的温度高于冰的温度,冰会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由图可知,温度计示数刚好在0刻度线处,示数为0℃;在熔化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不变,由此可知,冰属于晶体,符合晶体熔化特点。故答案为:吸收;0;不变。3.(1)C;(2)C;(3)38;(4)晶体;(5)加热时间不够长,温度未达到熔点。【解答】解:(1)由于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需先根据酒精灯外焰的高度固定C;(2)实验时,为了使物质均匀受热,可以对物质不断进行搅拌,使用水浴加热法,而C中的操作是温度计使用的常规操作,目的是准确测量物质的温度,故选C;(3)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示数从下往上逐渐变大,则液柱最高处在0℃以上,最小刻度为1℃,故此时读数为38℃;(4)由丙图可知,物质熔化时有一段温度保持不变的过程,故属于晶体;(5)另一小组同学用相同物质进行实验,绘制出的温度—时间图像中没有出现明显的水平段,原因可能是加热时间不够长,温度未达到熔点。故答案为:(1)C;(2)C;(3)38;(4)晶体;(5)加热时间不够长,温度未达到熔点。4.(1)36;(2)吸收;不变;(3)B。【解答】解:(1)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的温度是36℃;(2)海波是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3)A、石蜡是非晶体,没有凝固点,故A错误;B、由图丙可知,实验室内环境温度为20℃,故B正确;C、由图丙可知,5min时,石蜡和海波的温度相同,故C错误。故选:B。故答案为:(1)36;(2)吸收;不变;(3)B。5.(1)秒表;(2)42;(3)晶体;(4)温度到达熔点;(5)C。【解答】解:(1)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需要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秒表测量时间,故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2)乙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42℃;(3)由实验数据可知,海波从第4到第9分钟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海波是晶体,其熔点为48℃;(4)由实验数据可知,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热在温度到了48℃才熔化,因此海波熔化需要的条件是:①温度到达熔点;②继续吸收热量;(5)A、该物质是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烧杯中的水过少,温度计的玻璃泡不会碰到了试管壁,不会影响温度计示数,故A错误;B、熔化过程中,对试管内物质不断搅拌,可使物质受热均匀,温度计示数不变,故B错误;C、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试管壁,相当于直接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温度计示数应会上升,故C正确;D、海波为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C。故答案为:(1)秒表;(2)42;(3)晶体;(4)温度到达熔点;(5)C。6.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1)由于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需先根据酒精灯固定C的高度;(2)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所以其温度为38℃;(3)由乙图可知,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故石蜡是非晶体;海波熔化过程持续了6min;(4)由实验可得到晶体熔化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不变。(5)同种晶体的熔点等于凝固点,晶体在熔点或凝固点时,物质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可能是固液共存,故选:ABC。故答案为:(1)C;(2)38;(3)非晶体;6;(4)继续吸热,温度不变;(5)ABC。7.(1)﹣6;(2)甲;(3)越低。【解答】解:(1)由图1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的上表面与温度计的0刻度线下的第6条刻度线对齐,则读数为﹣6℃;(2)由图2可知,甲物质的凝固点为﹣5℃,当其温度为﹣7℃时,物质全部凝固,所以甲物质处于固态;乙物质的凝固点为﹣8℃,当其温度为﹣7℃时,乙物质还没有凝固,所以处于液态;(3)在图2中,若甲图对应混合液所掺酒精少,其凝固点为﹣5℃;乙图对应混合液所掺酒精多,其凝固点为﹣8℃,所以我们可以初步判断,一定质量的水中,所掺酒精越多,其混合液的凝固点越低。故答案为:(1)﹣6;(2)甲;(3)越低。8.(1)﹣3;(2)固;需要;晶体;(3)增大;降低。【解答】解:(1)由图2可知,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是1℃,且液柱在零刻度线下方,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3℃;(2)由图3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0℃不变,符合晶体的熔化特点,所以冰是晶体;晶体熔化需要不断吸收热量,在AB段物质处于固体状态,在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0℃不变,此时吸热,物质正在熔化;(3)使用细金属丝,在压力一定时,可以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悬挂重物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可以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因此使用细金属丝和悬挂重物的目的都是增大(钢丝对冰块的)压强,增大压强可以降低冰的熔点。故答案为:(1)﹣3;(2)固;需要;晶体;(3)增大;降低。9.(1)自下而上;﹣3;(2)晶体;增大;(4)降低。【解答】解:(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则应先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所以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图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则温度计的示数为﹣3℃;(2)由图象可知,冰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故冰为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大;(3)分析图丁可知,加入食盐后冰的熔点将会降低。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3;(2)晶体;增大;(4)降低。10.(1)自下而上;(2)晶体;小于;(3)不会;烧杯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试管中的水温能达到沸腾的温度,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会沸腾。【解答】解:(1)酒精灯加热时用外焰加热,要先放酒精灯,根据外焰的高度确定石棉网的高度,再放烧杯,确定试管的高度,最后放入温度计,根据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2)由图像知冰有固定的熔点,所以说冰是晶体;由图乙可知,随着时间的增长,物体吸热越多,内能越大,故在4分钟时具有的内能小于在8分钟时的内能;(3)烧杯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试管中的水温能达到沸腾的温度,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会沸腾。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2)晶体;小于;(3)不会;烧杯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试管中的水温能达到沸腾的温度,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会沸腾。11.(1)a;固液共存;大于;(2)35;1.5×103。【解答】解:(1)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由图乙可知,物质a是晶体;第6min为晶体熔化之时,所以为固液共存态;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大,所以物质a第9min的内能大于第3min的内能;(2)由图甲可知,温度在0℃以上,分度值为1℃,故物质此时的温度是为35℃;从图象乙可知,a物质在0﹣3min时间内处于固态,温度从20℃升高到50℃,温度升高了30℃,物质在固态时所吸收的热量Q固=c固m×30℃;在第9﹣12in时间物质处于液态,温度从50℃升高到70℃,温度升高了20℃.则物质在液态时所吸收的热量Q液=c液m×20℃;由于物质的质量不变,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即Q固=Q液,c固m×30℃=c液m×20℃,a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为1.0×103J/(kg•℃),则c液=c固=×1.0×103J/(kg•℃)=1.5×103J/(kg•℃)。故答案为:(1)a;固液共存;大于;(2)35;1.5×103。12.(1)见解答图;(2)保持不变【解答】解:(1)将描好的点,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2)由图像可知,在冰熔化的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保持不变。故答案为:(1)见解答图;(2)保持不变。13.(1)受热均匀,温度变化慢;(2)视线未与液面相平;(3)46;(4)47;海波中可能存在杂质,熔点降低【解答】解:(1)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使物体受热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2)根据分析温度计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而图乙中明显视线未与液面相平。(3)由图丙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46℃。(4)由图丁分析1.5min﹣4.0min之间海波的温度保持不变,则可得到海波的熔点即为此段时间的温度47℃。因为晶体中含有其他物质可能会影响晶体的熔点,故此温度与课本中列出的海波熔点略有不同,原因可能是海波中可能存在杂质,熔点降低。故答案为:(1)受热均匀,温度变化慢;(2)视线未与液面相平;(3)46;(4)47;海波中可能存在杂质,熔点降低。14.(1)热胀冷缩;(2)便于准确测量冰的温度;(3)B;(4)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解答】解:(1)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2)装有适量的碎冰,便于准确测量冰的温度;(3)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分子相互更强了,也就说分子势能增大了,分子动能不变,所以内能增大;(4)烧杯中装的水,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试管中的水温与烧杯中的水温保持一致,故不能继续吸热,试管中的水不能沸腾。故答案为:(1)热胀冷缩;(2)便于准确测量冰的温度;(3)B;(4)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15.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1)安装实验器材时,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所以先固定C;让冰受热均匀且与温度计的玻璃泡充分接触,应该选用碎冰块;(2)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在0℃以下,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为﹣3℃;(3)从图像可以看出,从第4分钟到第8分钟冰的温度保持在0℃不变,这个温度就是冰熔化时的温度,说明冰是晶体,此过程冰处于固液混合状态;冰在熔化前后的质量不变,0~4min和8~12min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相同的装置且加热时间相同),由图象可知,0~4min升温比8~12min快,即冰比水的升温快,所以,根据Q吸=cmΔt可知,冰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故答案为:(1)C;碎冰;(2)﹣3;(3)固液共存;保持不变;晶体;水的比热容大。16.(1)由下往上;(2)48;晶体;(3)比热容。【解答】解:(1)实验时需要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温度计玻璃泡全部进入被测液体不能碰容器底和壁,所以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2)BC段海波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海波的熔点是48℃,所以海波是晶体;(3)在图乙所示中,AB段与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为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相同质量的水和冰,吸收相同的热量,其温度变化不同。故答案为:(1)由下往上;(2)48;晶体;(3)比热容。17.(1)C;(2)a;晶体;(3)小于。【解答】解:(1)A、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完全浸入液体中,但是不能接触到容器,故A错误;B、读数时要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玻璃泡仍要完全浸在液体中,故B错误;C、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表面相平,故C正确。故选:C。(2)由图象可知,0~t1时刻物质处于固态,t1~t2时刻处于熔化阶段,t2~t3时刻物质属于处于液态,所以该物质的熔点是a;又因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具有固定的熔点,属于晶体;(3)由图象可知,t2~t3的过程是吸热过程,则物质的内能增加,所以t2时刻的内能小于t3时刻的内能。故答案为:(1)C;(2)a;晶体;(3)小于。18.(1)从下至上;(2)80;15;小于;(3)高于。【解答】解:(1)在使用酒精灯时,需要用其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的位置。又因为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所以要根据温度计的长度确定横杆的位置,因此按照“从下至上”安装实验装置;(2)晶体在熔化时不变的温度即为该晶体的熔点,如图乙可知该晶体的熔点是80℃,熔化从第10min开始到第25min结束,总共持续了15min;通过图象可以看出,固态时的图象的倾斜程度要大于液体时图象的倾斜程度,即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固态时的温度变化大,吸热能力强,所以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3)在晶体熔化过程中撤去酒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原因是烧杯内水的温度高于试管内晶体的熔点,两者存在温度差,晶体可以继续吸收热量。故答案为:(1)从下至上;(2)80;15;小于;(3)高于。19.吸热;保持不变;48;实验室温度计。【解答】解:海波熔化过程的特点是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加;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温度在0℃以上,示数为48℃;海波的熔点是48℃,超出了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则选用实验室温度计进行测量。故答案为:吸热;保持不变;48;实验室温度计。20.(1)混合物处于固液共存状态;零下6℃;盐降低了冰的熔点;(2)乙。【解答】解:(1)为了准确测量两罐内混合物的温度,应在两罐内混合物的温度稳定时测出混合物的温度,因此当两罐内混合物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时,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罐内混合物的温度;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因此甲罐中的温度为0℃,由图2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甲温度计的示数为0℃,乙温度计的示数为零下6℃,因此乙罐中混合物的温度为零下6℃;对比甲罐温度小华得出相同的气温下撒了盐后的冰会熔化的原因是盐降低了冰的熔点;(2)甲罐内混合物的温度为0℃,0℃时水能以液态存在,罐外壁出现的液态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而乙罐中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此温度下水只能以气态或固态存在,罐外壁出现的固态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因此出现白霜的是乙罐。故答案为:(1)混合物处于固液共存状态;零下6℃;盐降低了冰的熔点;(2)乙。21.(1)cba;使葡萄糖粉(试管内物质)受热均匀;(2)58;(3)是;固液共存;(4)加剧。【解答】解:(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a、b、c三个装置正确安装顺序依次为cba;实验过程中使用搅拌棒搅拌的目的是使葡萄糖粉(试管内物质)受热均匀;(2)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58℃;(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该物质熔化时温度不变,有固定的熔点,该物质是晶体;在第5min时,试管中物质处于熔化过程,为固液共存状态,温度保持不变;(4)从第7min到第8min,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试管中物质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加剧。故答案为:(1)cba;使葡萄糖粉(试管内物质)受热均匀;(2)58;(3)是;固液共存;(4)加剧。22.(1)物体受热均匀,且温度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2)由下而上;(3)81;(4)晶体;(5)温度保持不变;固液共存。【解答】解:(1)采用“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物体受热均匀,且温度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2)酒精灯加热需用使用外焰加热,所以安装器材时要按照“由下而上”的顺序组装;(3)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面对应的刻度线为81,所以示数为81℃;(4)因为晶体熔化时具有固定的熔点,由试管内出现液体时A的示数就不再升高,当固体全部变成液体后温度再升高,可说明固体是晶体;(5)水沸腾的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t0时刻试管中的物质已经熔化,但还没有完全变成液体,故属于固液共存状态。故答案为:(1)物体受热均匀,且温度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2)由下而上;(3)81;(4)晶体;(5)温度保持不变;固液共存。23.(1)碎冰块;(2)晶体;(3)减少;(4)不变。【解答】解:(1)为了使冰受热均匀,试管中应加入碎冰块,更容易搅拌;(2)由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白酒总代理合同年
- 小学口算练习题小数300道
- 2025年呼和浩特货运从业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吉林市a2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
- 小学四年级数学计算题大全
-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8.2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听课评课记录
- 社区残疾人工作计划
- 酒店主管年度个人总结
- 车间生产主管年终总结
- 电子技术实习生工作总结
- 2025年中国铜画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山西省太原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 2024年全国体育专业单独招生考试数学试卷试题真题(含答案)
- 2025届高三八省联考语文试卷分析 课件
- 2025年江苏连云港灌云县招聘“乡村振兴专干”16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检修计划
- 2024-2025学年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 商业综合体市场调研报告
- 少儿素描课件
- 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含解析
- 《对私外汇业务从业资格》开放式测试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