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第九讲工业革命推动下的世界大跃进工业文明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学案_第1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第九讲工业革命推动下的世界大跃进工业文明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学案_第2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第九讲工业革命推动下的世界大跃进工业文明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学案_第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第九讲工业革命推动下的世界大跃进工业文明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学案_第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第九讲工业革命推动下的世界大跃进工业文明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讲工业革命推动下的世界大跃进——工业文明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时空导航·北斗导航定位准高频考点考向考题考情工业化时代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9全国卷Ⅰ·34,18卷Ⅰ·34,18卷Ⅱ·41,18卷Ⅲ·41,17卷Ⅰ·33,16卷Ⅱ·33,16卷Ⅲ·33考查角度: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影响、世界市场与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代议制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诞生、物理学的发展与科技创新等考查方式:一是微观层面注重考查工业化时代对社会民生及环境的深刻影响、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二是宏观层面注重考查19—20世纪欧美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经济变迁的内在联系及对东西方关系的深刻影响民主化时代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20卷Ⅰ·34,20卷Ⅱ·34,20卷Ⅲ·45,19全国卷Ⅲ·41,18卷Ⅰ·33,17卷Ⅱ·34,16卷Ⅲ·35科学时代与世界科技文化生活的繁荣19全国卷Ⅲ·33,18卷Ⅱ·34,17卷Ⅱ·42,16卷Ⅲ·34时空体系阶段特征从工业革命到俄国十月革命前(18世纪60年代到1917年)是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发展时期。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科技文艺等方面向纵深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确立,工业文明时代到来。政治上,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发展,并向全世界扩展。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运动风起云涌,大大推动了人类的民主化进程。经济上,两次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工业文明向纵深方向发展,将人类历史推进到“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思想文化上,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文学艺术成就卓著,风格多样,鲜明地体现出经济对文化的推动作用。基础综合·天眼探宇全覆盖政治方面一、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1.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善(1)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壮大了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2)美国①美国内战最终以北方联邦胜利告终,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铺平了道路。②内战后,美国形成了两党制,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2.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1)背景: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2)标志:1875年宪法的颁布。(3)宪法内容①立法权:属于议会,众议院普选产生,参议院间接选举产生,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②行政权:由总统掌握,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③内阁:与总统共同掌握行政权,由总统任命,对议会负责。(4)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有利于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参与政权,促进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背景:分裂状态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俾斯麦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统一。(2)确立: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3)内容:皇帝掌握国家大权,内阁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实行联邦制。(4)特点①行政权与立法权没有真正分离。②议会中联邦议会权力大,帝国议会权力小。③带有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5)评价: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但保留了大量的军国主义和封建残余。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兴起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条件①经济基础:随着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日益暴露,社会矛盾日益激化。②思想基础: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德国的古典哲学。③阶级基础: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3)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2.巴黎公社(1)背景①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民族危机严重。②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卖国,对内妄图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2)经过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发动起义并取得成功。3月28日公社成立。5月21—28日是“五月流血周”,5月28日公社失败。(3)意义①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②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经济方面一、工业革命1.第一次工业革命(1)英国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与条件①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较早建立。②资金:通过国内圈地运动及海外的殖民扩张、奴隶贸易等积累了雄厚的原始资本。③劳动力:圈地运动制造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④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知识,资产阶级政府支持发展科技。⑤市场:圈地运动、殖民扩张开拓了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市场需求日益扩大(直接原因,也是必要条件)。(2)时间: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3)成就①纺织业: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②动力机器:178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为机器的使用解决了动力问题。③交通工具: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制造出蒸汽机车。(4)影响①生产力发展:工业革命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工厂成为工业生产主要的组织形式;工业取代农业成为主导。②生产关系变革:促使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对立阶级。③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④社会生活:城市化进程加快。2.第二次工业革命(1)背景①前提:欧美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的确立。②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提供了更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③科学发展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2)时间: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3)成就①电力的广泛应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同时,电动机被制造出来。②新交通工具:19世纪七八十年代,内燃机问世,随后汽车和飞机相继问世。③通讯事业的发展:与电报问世。④石油化工: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化工业的发展,如无烟炸药、人造纤维。⑤传统工业的进步,如钢铁工业的发展。(4)影响①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②新的工业部门兴起,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工业生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③促使了生产关系的调整,以垄断为核心的生产组织形式出现,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以欧美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二、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1.过程:开始于新航路开辟,初步形成于19世纪中后期,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2.表现:生产的国际化、贸易的国际化、资本的国际化及世界性经济危机等。3.积极影响(1)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进一步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2)有利于世界各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使先进的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冲击和瓦解着各国传统的旧的经济结构,推动了人类近代化的进程。(3)加强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4)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为今天世界经济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贸易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客观基础。4.消极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建立在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大落后国家的剥削与压迫基础之上的,是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一种很不合理、很不公平的经济现象,也是导致当今世界不合理经济秩序的根源。文化方面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1.物理学:相对论和量子论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1900年,德国的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2.生物学:进化论(1)标志: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提出生物是不断进化的,进化的规律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2)意义:是对封建神学创世说的有力挑战。3.技术进步:蒸汽机、电的发明和应用,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也促使城市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二、近代文学艺术的繁荣1.近代文学(1)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①背景: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②特点: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③代表: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2)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早期)①背景: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日益暴露。②特点:关注社会问题,深入剖析社会生活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③代表作: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2.近代美术作品(1)新古典主义美术①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强调理性,选择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②代表:法国大卫的《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和安格尔的《泉》。(2)浪漫主义美术①背景:19世纪初叶以后,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②代表:法国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3)现实主义美术①背景:19世纪中期,注重表现社会现实。②代表:法国米勒的《播种者》《拾穗者》和俄国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4)印象画派①背景:19世纪60年代以后,重视光色的作用。②代表:法国莫奈的《日出·印象》,荷兰凡高的《向日葵》。3.近代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1)贝多芬: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2)约翰·施特劳斯:代表作《蓝色的多瑙河》。(3)歌剧:意大利威尔第的《茶花女》,法国比才的《卡门》。(4)民族乐派:俄国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4.电影的产生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首次放映电影短片,标志着电影的诞生。重难突破·万里长征拔头筹一、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民主性特征1.一个核心:间接代议民主。2.两种政体:君主立宪制(英、德)、民主共和制(美、法)。3.三项原则:民主法治、分权制衡、政党竞争。二、法国代议制政体确立的长期性、曲折性及原因1.长期性、曲折性(1)法国共和制和帝制的斗争激烈,政权在两者之间交替频繁、政局动荡,从1789年到1875年,革命、政变不断。(2)共和派与君主派经过长期的斗争,最终确立了共和制政体。2.原因(1)政治原因:法国封建势力强大,专制主义的观念根深蒂固,主张君主专制的传统势力强大。(2)经济原因:法国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并相对发达,这成为君主制长期存在的经济基础,也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3)阶级原因:法国国内阶级关系错综复杂,派别众多;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还不够强大。(4)外部原因:欧洲大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国家及英国武装干涉法国革命。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社会发展的特点1.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处于领先地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很快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2.政治上:与经济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德国的政治体制相对保守,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国内极端民族主义盛行,最终使德国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泥潭。(1)德意志帝国是披着议会外衣的半专制国家,在这个国家里,普鲁士贵族居于统治地位,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处于从属地位。(2)民主脆弱的原因①德国统一是容克地主阶级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的,统一后,保留了深厚的军国主义传统和专制残余。②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不够强大,因此,德国的民主制度具有先天不足的缺陷。资产阶级不敢也不愿行使对皇权的制约与监督权,在涉及国家发展的一些重大方针问题上经常“缺位”,使得民主制度徒有其表。3.外交上:德国周围强国林立,英国、法国、俄国等大国都高度警惕德国的崛起,德国力图突破大国的封锁,开始争夺海外市场。4.科技上:德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物理学方面成就突出。5.文化上:哲学成就突出,文学、艺术也得到一定的发展。四、近代英、法、德三国的民族主义1.英国:是近代民族主义的最初发源地,也是最早开始资产阶级革命并走上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的国家。英国在市民阶级和王权结成联盟的情况下初步完成民族统一,建立了君主专制国家。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王权成为一个关键性因素,它成为构建统一民族国家的象征。而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使英国由封建专制君主国逐渐演变为近代民族国家,从此英国成为一个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国家,由此诞生了英国民族主义。它的特点就是显示了由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而形成的统一的市场和共同的经济利益对于民族意识的激发作用,其政治思想表现为鲜明的自由主义特点,强调以财产权为核心的天赋人权,要求自由和法治。2.法国:民族主义表现为民主主义形态。法国在15世纪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然而,这种专制王权统治下的国家还不是近代民族国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君主专制出现了深刻的危机,导致了启蒙运动的出现,法国启蒙思想家把反对封建专制王权和争取“民主”“共和”以及爱民族、爱祖国的思想相结合,这成为民族主义理论的突出特点,而卢梭奠定了法国民主、民族主义的理论基础。法国大革命通过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近代民族国家,从而推动近代西欧民族主义的最终确立。3.德国:在中世纪的分裂和专制的环境下产生了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它实现了德意志文化上的统一,但政治上继续分裂;统一在19世纪成为主要任务,而反封建任务只能退居其次。直到拿破仑战争时期文化民族主义才转变成政治民族主义,在近半个世纪的探索中形成了成熟的政治民族主义,并指导德意志由军事国家普鲁士通过武力实现了统一。这使得德意志民族主义带上了浓厚的封建主义、军国主义色彩,从而使德意志民族国家具有强烈的对外扩张的特点。五、全面审视工业革命的影响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水平机器取代手工生产,进入“蒸汽时代”电力广泛应用,进入“电气时代”生产组织手工工场发展到机器工厂形成垄断组织经济结构工业取代农业为主导重工业取代轻工业成为主导社会阶段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阶级结构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无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垄断资产阶级逐渐控制了国家政权政治制度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巩固法德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国际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国际工人运动呈现出通过议会斗争争取政治、经济权利的新特点;列宁主义诞生国际格局西欧成为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英国确立世界霸权,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美、德等工业国冲击了英国的霸权,但欧洲仍为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东方完全从属于西方殖民扩张武力扩张;商品输出;殖民体系初步形成资本输出;瓜分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文学艺术现实主义文学艺术兴起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开始萌动六、近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历程历史阶段线索特征历史结论新航路的开辟与殖民扩张(1500—1750年)(1)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欧洲与亚洲、非洲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与美洲开始了经济交往,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2)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西、荷、法、英等国开始了殖民扩张,不仅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也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展。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整体世界发展基本完成,全球联系加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1750—1870年)(1)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操作,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革,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对立,工人运动兴起;近代城市兴起,自然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列强对外扩张,19世纪中后期,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1870—1918年)(1)以电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使垄断组织出现;资本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世界和输出资本,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七、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及影响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英法经济发展趋于缓慢,工业生产分别由第一、第二位降到第三、第四位;美、德后来居上,赶上并超过了英法;俄国也有所发展;日本开始崛起。2.资本主义政治发展不平衡。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的发展趋势,就是一种自由主义、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交错的局面,英、法、美三国所走的都是政治民主道路,而在德、俄、日三个国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专制主义道路和军国主义倾向。3.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和国力的变化,又加强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从而改变了它们之间的力量对比,造成了新的矛盾,形成它们加紧争霸、重新瓜分世界的局势。在斗争中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其扩军备战不断升级,国际局势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