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计算机网络基础试题库_第1页
2021年计算机网络基础试题库_第2页
2021年计算机网络基础试题库_第3页
2021年计算机网络基础试题库_第4页
2021年计算机网络基础试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网络基本》卷11、如下关于网桥对的是(A)A.网桥工作原理可概括为:存储转发和地址过滤B.网桥是物理层设备【是数据链路层】C.网桥分为不透明网桥和源路选网桥D.网桥是网络层设备2、在脉冲编码调制中,如果规定量化级是128个,则需要使用(A

)位编码。A.7

B.6C.53、迅速以太网介质访问控制办法是(A)。A.CSMA/CD

B.令牌总线C.令牌环

D.100VG-AnyLan4、X.25网络是(A)。A.分组互换网

B.专用线路网C.线路互换网

D.局域网5、Internet基本构造与技术来源于(B)A.DECnet

B.ARPANETC.NOVELL

D.UNIX6、计算机网络中,所有计算机都连接到一种中心节点上,一种网络节点需要传播数据,一方面传播到中心节点上,然后由中心节点转发到目节点,这种连接构造被称为(C)A.总线构造

B.环型构造C.星型构造

D.网状构造7、使用载波信号两种不同频率来表达二进制值两种状态数据编码方式称为(

B)A.移幅键控法

B.移频键控法C.移相键控法

D.幅度相位调制8、在OSI七层参照模型中,工作在第二层上网间连接设备是(

C

网卡,网桥)A.集线器

B.路由器C.互换机

D.网关、物理层上信息传播基本单位称为(C

)。A.段

B.位C.帧

D.报文10、无线局域网合同是(

D

)。A.IEEE802.8B.IEEE802.9C.IEEE802.1011、下列传播介质中性能最佳是(C.双绞线)A.单膜光纤

B.多膜光纤C.双绞线

D.同轴电缆12、异步传播模式(ATM)事实上是两种互换技术结合,这两种互换技术是(

A)A.电路互换与分组互换

B.分组互换与帧互换C.分组互换与报文互换

D.电路互换与报文互换13、100BASE-T4最大网段长度是:(B)A.25米

B.100米

C.185米

D.米14、咱们将文献从FTP服务器上传播到客户机过程称为(B.

)A.上传

B.下载

C.浏览

D.邮寄15、一种单位从InterNIC获取了一种网络地址,该地址属于:(

B)A、A类地址

、B类地址C、C类地址

D、D类地址。16、TCP合同是:(

A

)A、面向连接、可靠

B、面向无连接、可靠

C、面向连接、不可靠D、面向无连接、不可靠17、发送端一次发送多帧数据,但发送端重发数据时,只是重发出错数据,这是(C、)差错控制方式。A、向前差错控制

B、停止等待ARQ

C、选取ARQ

D、Go-Back-N方式18、对令牌环网,下列说法不对的是(A)A.它不也许产生冲突

B.令牌只沿一种方向传递C.令牌网络中,始终只有一种节点发送数据D.轻载时不产生冲突,重载时必产生冲突来。19、下面关于关于IP合同说法说法中错误是:(

C

)A、IP合同是一种无连接合同B、IP合同是一种尽最大努力传递数据合同。C、IP合同是一种路由合同。D、IP合同是TCP/IP合同族网络层核心合同20、ARP合同实现功能是:

C

A、域名地址到IP地址解析

B、IP地址到域名地址解析

C、IP地址到物理地址解析D、物理地址到IP地址解析二、填空题、1、

计算机网络分类办法有诸各种,如果从覆盖范畴来分,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

广域网

)。2、

OSI参照模型是个开放性模型,它一种重要特点就是具备分层构造,其中(表达层

)层具备功能是规范数据表达方式和规定数据格式等。3、

构造化布线系统普通由6个子系统构成:建筑群系统、垂直布线系统、水平布线系统、接线间系统(顾客工作区系统

)和设备间系统。4、路由器功能由三种:网络连接功能、(

路由选取功能

)和设备管理功能。5、千兆以太网有两种原则,她们分别是(10Mb/s)和(

100Mb/sIEEE802.3

)6、以太网互换机数据互换方式有(

直通

)互换方式、存储转发互换方式和改进直接互换方式。7、划分VLAN办法有基于互换机端口划分、基于(

MAC地址

)划分、基于第三层地址划分和用IP广播组定义VLAN等方式。8、从顾客角度或者逻辑功能上可把计算机网络划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9、计算机网络最重要功能是(

资源共享

)。【基本功能是:数据通信】10、TCP/IP参照模型第一层是(物理层

)。1、试以10BASE-5为例,论述以太网5-4-3规则。

2、简述OSI参照模型各层重要功能。

3、简述以太网介质访问控制方式原理。

以太网采用CSMA/CD媒体访问机制,任何工作站都可以在任何时间访问网络。在发送数据之前,工作站一方面需要侦听网络与否空闲,如果网络上没有任何数据传送,工作站就会把所要发送信息投放到网络当中。否则,工作站只能等待网络下一次浮现空闲时候再进行数据发送。

4、IP地址提成那几类?简述各分类地址第一种八位取值范畴。5类地址

A类地址—55

B类地址—55

C类地址—55D类地址—55E类地址—555、简述各种数据互换技术。

1、电路互换。通过互换节点在一对站点之间建立专用通信通道而进行直接通信方式。2、分组互换。不需要事先建立物理通路,只要前方线路空闲,就以分组为单位发送,中间节点接受到一种分组后,不必等到所有分组都收到就可以转发。3、信元互换。是一种迅速分组互换技术,它结合了电路互换技术延迟小和分组互换技术灵活长处。

第四章数据互换技术内容提示数据在通信线路上传播最简朴形式是在两点之间用传播介质直接连接,两端设备进行通信。如果任意两设备之间都直接相连则需Cn2条线路,故直接连接两个设备是不现实,普通需经中间节点转接以完毕数据从源地传送到目地,中间节点并不解决传送数据内容,它仅仅提供互换线路、转接数据。当前惯用有三种数据互换技术:电路互换、报文分组互换和信元互换。一、线路互换使用线路互换通信方式,就是通过网络中节点在两个站之间建立一条专用通信线路。线路互换方式通信涉及三种状态:线路建立、数据传送、线路拆除。线路互换中重要使用了空分互换和时分互换技术来承载多路语音频率。线路互换重要特点归纳如下:(1)线路互换是一种实时互换,就性能而言,数据传送此前,呼喊建立有一种延迟,通过传播链路时有一种传播延迟,而节点上延迟很小,合用于实时(全程≤200ms)规定高话音通信。(2)在通信前要通过呼喊为主、被叫顾客建立一条物理连接。(3)线路互换是预分派带宽,话路接通后,虽然无信息传送也虚占电路,导致效率很低,并且规定恒定数据传播速率。据记录,传送话音时线路运用率仅为36%。在传送信息时,没有任何差错控制办法,不利于传播规定可靠性高突发性数据业务。二、报文分组互换为理解决线路互换效率低下问题,可采用报文分组互换(MessagePacketSwitching)。报文分组互换方式是一种在距离相隔较远工作站之间进行大容量数据传播有效办法,它不需要在两个站之间建立一条专用通路。发送站在报文上附加一种目地址,并将信息提成较小分组(Packet)进行存储、转发,动态分派线路带宽。分组在网络中从源节点与终节点间通过,直到目地。每个节点普通含足够存储容量缓冲报文分组,并决定报文分组需传播下一种途径,这种传播方式称为“存储转发(store-and-forward)”。1、与线路互换相比,报文分组互换具备长处如下:(1)线路运用效率更高。(2)报文互换可进行数据传播速率转换。每份报文中具有报头,必要包括收、发双方地址,以便互换节点进行路由选取;(3)虽然网络通信量超载,在报文分组互换网上,报文分组还是被接受,但会因过负荷而导致报文延迟。(4)能使用优先级。网络管理分组流有两种办法:数据报方式和虚电路方式。在数据报方式中,每个报文分组都独立解决,而对已经送出报文分组则不加理睬。虚电路技术重要特性是在数据传送之前各站点之间要安排好路由。报文分组在每个节点仍须缓冲,并排队等待准备在线路上输出。虚电路和数据报办法差别是,节点没有必要为每个使用虚电路报文分组选取路由,路由选取对所有报文分组只须需进行一次。若两个站点所互换数据时间较长,则虚电路具备优势。一方面,网络在虚电路上可以提供与报文分组排序和误差控制关于服务。另一方面,报文分组在虚电路上传递迅速,由于它无需对每个报文分组进行路由选取。在报文分组互换网内由于有路由问题,在传播管理时要进行阻塞控制以防止网络性能急剧下降。X.25合同是CCITT(现改名为ITU—T)建议用于分组互换网一组合同,定义终端和计算机到分组互换网连接。与OSI参照模型底三层相相应,X.25合同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报文分组层。X.25在报文分组层定义了两种类型虚电路:虚调用(SVC)和永久虚电路(PVC)。X.25提供了多路复用。X.25报文分组层流量控制和错误控制与HDLC在实质上是完全相似。X.25定义了两种报文分组:A报文分组和B报文分组。三、帧中继帧中继(FrameRelay)是在X.25基本上,简化了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和路由选取功能,而形成一种新型互换技术。帧中继以为帧传送基本上不会出错,因而一旦懂得帧目地址后,及时开始转发该帧某些某些。这种当一种节点还在接受一种帧时就转发此帧办法统称为迅速分组互换,其特点就是简化了通信合同。帧中继机制和老式X.25报文分组互换业务之间核心区别在于:帧中继调用控制信号使用与顾客数据分离逻辑连接来承载。多路复用和逻辑连接互换发生在第二层,而不是第三层,删除了整个一层解决。取消了节点间接力式流量和错误控制。与老式分组互换服务相比,帧中继长处在于可以减少网络延迟,提供更有效带宽。帧中继重要是用于LAN互连。帧中继网络和端接顾客互相协作来进行阻塞控制。帧中继网络吞吐量要比X.25网络吞吐量提高一种数量级以上。帧中继支持面向连接数据传播,可以在专用网和公共网中使用。四、异步传播模式(ATM)ATM(异步传播模式)技术又称为信元互换,是以信元为单位,在数据链路层上进行。ATM是实现B-ISDN核心技术,它是以分组互换技术为基本,并融合了线路互换技术长处,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线路互换与分组互换技术长处,具备从实时语音信号到高清晰度电视图像等各种高速综合业务传播能力。它同步合用于局域网和广域网。ATM网络基本上由ATM终端及ATM互换机构成,终端与互换机接口称为顾客网络接口(UNI),互换机与互换机之间接口称为网络-网络接口(NNI)。ATM是面向连接,在进行数据互换之前必要先建立连接。ATM连接是一种虚连接,即在建立连接时,网络只对连接进行资源预分派,只有当真正发送信元时,连接才占用网络资源。也就是说,网络资源是由各连接记录复用。ATM支持两级连接层次:虚通道连接和虚通路连接,因而一条虚连接由VPI和VCI两某些标记。ATM参照模型中,ATM物理层和OSI参照模型中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相称。ATM层在物理层之上,与上层业务无关,只为各种业务提供信元传播功能。ATM层功能可分为三类:信元复用/解复用、信元传播、流量控制和阻塞控制。ATM适配层(AAL层)位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