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城镇标准体系规划方案_第1页
安徽城镇标准体系规划方案_第2页
安徽城镇标准体系规划方案_第3页
安徽城镇标准体系规划方案_第4页
安徽城镇标准体系规划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城镇体系计划(-2030)第一章总则第1条编制目标《安徽省城镇体系计划(-)》于底已实施到期。为适应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友好、人民幸福美好安徽,打造“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目标要求,确立安徽省新型城镇化道路,构筑含有安徽特色城镇体系,引导全省城镇空间高效、集约、友好发展,安徽省人民政府编制《安徽省城镇体系计划(-2030)》(以下简称“本计划”)。第2条编制关键依据(1)《中国城镇计划法》()(2)《省域城镇体系计划编制审批措施》(住房和城镇建设部令[]第3号)(3)《国务院相关加强城镇计划监督管理通知(国发[]13号)》(4)《全国城镇体系计划(~)》(送审稿)(5)《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发展纲要》(6)《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发展纲要》(7)《中国土地管理法》第3条指导思想(1)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中部崛起”战略机遇,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关键,创新发展模式,走出中部地域科学承接、跨越崛起新路子。(2)坚持“双轮驱动”。加紧经济转变发展方法,走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着力增强中心城市带动能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共进、互动发展,走出资源性产业大省结构优化、转型升级新路子。(3)全方面深化对外开放,加强区域协调和城镇统筹,增强和东部地域产业联络,全方面参与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加强和中国其它地域经济联络,不停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走出农业大省城镇一体、区域联动新路子。(4)立足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资源环境特点,全省空间统筹计划,全方面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全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走出后发地域低碳环境保护、连续发展新路子。(5)在加紧经济发展基础上,愈加重视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不停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走出发展中省份普惠民生、友好发展新路子。第4条计划范围本计划范围为安徽省行政辖区,包含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铜陵市、安庆市、池州市、宣城市、六安市、黄山市、蚌埠市、淮南市、滁州市、阜阳市、淮北市、宿州市和亳州市,共16个地市。总面积13.94万平方公里。第5条计划期限,本计划期限为~2030年,近期~,中期-,远期2021~2030年,计划基期年为。第6条计划法律效力(1)本计划经安徽省人民政府上报国务院同意后,含有法定效力。(2)本计划是统筹协调全省城镇化和城镇发展纲领性文件,是省人民政府实施城镇计划管理、合理配置省域空间资源、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基础依据,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编制区域性城镇体系计划、区域性专题计划、城市(县)城镇计划和进行行政区划调整、相邻地域协调关键依据。(3)在安徽省行政区域内,审批城镇计划和进行关键区域空间管制、区域重大项目选址,应该遵守本计划。第二章城镇化和城镇发展战略第一节发展方针战略第7条城镇化方针以多个类型城市群发展为主体战略,推进城镇化提速提质发展;实施分区差异化发展政策,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激励异地城镇化,引导人口合理有序迁移;努力走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经济高效、资源节省、环境友好、民生优先、社会友好新型城镇化道路。第8条城镇化标准(1)产城融合。把握城镇化发展规律,结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以产业兴城镇,以城镇促产业,实现产业集聚区和城镇布局相融合、人口板块和经济板块相协调。(2)协调发展。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效区战略新布局,发挥本省居中靠东区位优势,推进开放发展,形成和长三角全方面对接、辐射中西部空间开发新格局。坚持城镇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以城镇统筹发展为导向,形成以城带乡、城镇互动新局面。(3)分类指导。尊重南北地域在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人口资源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差异性,坚持皖北、皖中、沿江、皖南和皖西分区发展,实施分类指导,形成不一样区域城镇化各具特色、多元统筹、竞相发展局面。(4)生态宜居。大力实施生态强省战略,发挥自然环境优势,做好做足山水文章,合理确定城镇规模布局,完善城镇功效,优化城镇土地配置,加紧建设资源节省型环境友好型城镇,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人居环境。(5)彰显文化。传承优异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挖掘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重视文化创新,塑造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城镇风貌,打造城镇徽风皖韵魅力,促进文化强省建设。第9条城镇化发展战略全省实施集聚发展、统筹发展、分区发展城镇化发展战略。(1)集聚发展提升空间利用效率,引导经济、人口相对集中布局,交通、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集约化发展。1)坚持全省城镇空间集聚。优化区域空间格局,引导全省生活、生产和消费空间分别向对应经济圈、城市群、城镇发展轴带、城市区和城市组群、增加极等空间集聚,促进产城融合,保障区域生态空间,形成省域范围内有疏有密“集聚型城镇空间,开敞型生态空间”空间利用格局。2)确保城镇建设用地集聚。科学合理利用现有城镇建设用地,促进城镇用地集中布局,提升用地利用效率,推进乡村用地统筹安排,在确保城镇用地总量平衡基础上,探索独立工矿用地集中布局和机制,促进城镇用地资源统筹集聚。3)促进全省城镇人口集聚。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提升公共服务等级,提升就业岗位,有序吸引城镇化人口向中心城、县城集中,适度吸引省内异地城镇化人口在皖中、皖江片区集聚。4)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集约建设。以省域交通、基础设施廊道为依靠,促进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廊道集中布局,避免对城镇空间过分切割和浪费。5)引导资源、能源集约发展。促进水资源集约利用和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升能源生产和利用效率,推进全省低碳发展。6)实现生态环境集约发展。在维护生态安全格局基础上,以水土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为基础,促进生态保护地域城镇集中、适度有序开发和特色发展。(2)统筹发展安徽省新一轮“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下城镇发展要实现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促进全省城镇和区域协调发展。1)统筹区域发展。对外发挥居中靠东区位优势,推进开放发展,形成和长三角全方面对接、辐射中西部空间开放格局。内部加紧皖江地域承接产业转移进程,促进皖北实力提升,推进皖西、皖南生态化发展,缩小区域差异,在各分区特色充足彰显、互利互补基础实现全省区域协调。2)统筹城镇发展。推进全省城镇化进程,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对乡村地域辐射,以城带乡、整合资源,促进社会公平。3)统筹人口和经济布局。降低全省南北地域之间人口和经济错位,经过加速产业转移和省内异地城镇化方针,加紧皖中、沿江地域等经济发展地域人口集聚,促进皖南、皖北分级适度集中,激励皖西地域等经济落后山区人口适度外迁。4)统筹城镇空间布局。加紧合肥、芜马两大经济圈建设,优化提升沿江、淮合芜宣城市带,培育阜阳、蚌埠、黄山、安庆四大增加极,激励铜池、宿淮城市组群共建,推进滁州、亳州两大城市区建设,形成内部网络化,对外开放,全力对接长三角城镇空间格局。(3)分区发展充足尊重不一样地域资源禀赋、发展条件和发展潜力,充足遵照各片区特点和发展规律,实现全省分区差异化城镇化路径。1)空间集聚形态分区差异化。皖中片区以经济圈为带动,实现全区空间中心集聚发展;沿江片区以经济圈带动为主导,城市组群和城市区共同带动空间集聚形态;皖北片区以增加极带动为主导,城市组群、城市区和县城共同带动空间集聚发展;皖南片区以增加极带动为主导,实现全区小集聚大分散空间集聚发展;皖西地域则以点状发展为主,据点适度集聚。2)产业发展类型分区差异引导。皖中、沿江片区以优异制造业为主导,加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逐步扩展生产性服务业、休闲消费等现代服务业;皖北片区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源产业为主导,并强化农业基础依靠;皖南片区以国际化旅游和休闲产业为主导;皖西片区以红色和生态旅游为主导。3)文化分区特色发展。皖北以中原文化为主导,强化淮河流域各城市在中原地域地位和启西功效;皖中、沿江地域以长江文化为主导,强化其和长江下游各城市如南京等地交流和对接,促进沿江发展一体化进程;皖西以红色文化为主导,突出革命老区山区生态旅游等发展;皖南以新安江文化为主导,突出徽文化特色,强化其在民居、城镇肌理、乡村等方面特有徽派要素,加强和浙西等地联络,增强其文化影响和辐射力。第10条总体目标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作为全省科学发展、友好发展、转型发展两大关键驱动力,将安徽省建设成为全国关键优异制造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旅游休闲目标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作为东部地域承东启西关键节点区域,兼有出口和内需两大作用产业基地,中部崛起和率先发展关键示范区,承接沿海发达地域产业转移关键先行区和内陆开放新高地。第11条城镇发展目标全省城镇发展实施动态发展目标:(1)近期:到全省城镇化水平达成51%。城镇空间发展依靠现实状况,实施关键培育,初步形成以经济圈和城市群带动城镇发展格局。全省转变经济发展方法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实力、关键竞争力不停提升。产业结构不停优化,工业发展水平不停提升,对经济发展贡献率不停增强,对就业带动作用不停突显。城镇化水平加速提升,就业岗位和就业质量逐步加强。城镇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基础设施不停完善,皖江皖中地域率先实现吸引人口回流。(2)中期:到全省城镇化水平达成58%。形成以经济圈、城镇组群和发展轴带动城镇发展格局。全省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显著提升,产业结构愈加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比重显著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外流人口稳步回流,全方面建设成为高水平小康社会。皖江、皖中等发展条件很好地域率优异入基础现代化,城镇居民收入普遍加速增加。(3)远期:到203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成70%。空间格局深入优化,发展轴圈联动和带动作用突显,中心突出。全省产业结构愈加优化,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域生产总值比重大幅提升,服务经济在全社会经济发展中地位不停突显。居民收入增加和经济发展同时。城镇化和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紧推进,城镇统筹发展取得实质性增加。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不停提升,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全省基础实现现代化。为了促进全省城镇化、工业化健康发展,计划建立全省城镇发展目标体系。目标体系共五大类32项,包含:经济发展(6项)、人口和城镇化(4项)、社会文化(5项)、人民生活(8项)、生态建设(9项)等。见表2-1:表2二1:全省城镇发展目标体系类别指标现实状况值目标值备注2030经济发展地域生产总值(亿元)12359.3236003630071500预期性人均地域生产总值(万元)2.083.745.419.79预期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11849.4237343600071000预期性财政收入(亿元)2063.83800580011400预期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4151.596001640035000预期性R&D经费占GDP比重(%)1.4322.53预期性人口和城镇化常住人口规模(万人)5950.1630067007300预期性流出人口规模(万人)912800700500预期性城镇化水平(%)43%51%58%70%预期性城镇人口规模(万人)2559.1320039005100预期性社会文化城镇调查失业率(%)<6<5<3预期性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万人)255.6300400600预期性城镇职员基础养老保险数(万人)65080010001500约束性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350040005000约束性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0879095预期性人民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5788.173120060000180000预期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5285.179960068000预期性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38363430预期性农村居民40.7383632预期性城镇居民人均可居住面积(平方米)31.3353638预期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65859095约束性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8085100约束性乡村生活垃圾处理率(%)808595约束性生态建设万元GDP能耗(吨标准煤)0.970.70.50.4约束性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吨/百万美元)200180160约束性万元GDP水耗(立方米/万元)755030约束性非化石能源占比(%)51520约束性森林覆盖率(%)27.53303338约束性关键污染物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千克/万元GDP)643约束性二氧化硫(千克/万元GDP)0.80.650.5约束性氨氮减排(%)(累计下降)101530约束性氮氧化物减排(%)(累计下降)101530约束性第12条分区目标(1)皖北片区空间范围:皖北片区包含亳州、淮北、宿州、蚌埠、阜阳五市。近期目标:建立以能源产业、现代农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基础动力发展模式,人口和产业向中心城和县城集聚,县城建设和基础设施服务发展速度加紧。到,常住人口达成2474万人,城镇人口1290万人,城镇化水平52%。远期目标:实现能源产业和非能源产业协调发展,人口深入向中心城、县城集聚,两大增加极实力和辐射能力显著提升,城市组群逐步形成,城市区发展加速。城镇差距缩小,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不停提升。到2030年,常住人口达2536万人,城镇人口1577万人,城镇化水平62%。(2)皖中片区空间范围:皖中片区包含合肥市(含巢湖市、庐江县)、六安市(不包含霍山县、金寨县)、淮南市、桐城市。近期目标:推进合肥建设成全国有较大影响力区域性特大城市,对周围地域辐射带动作用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人口向中心城集聚加速。到,常住人口达1605万人,城镇人口1003万人,城镇化水平62%。远期目标:合肥经济圈整体实力不停强化,建成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优异制造业研发生产基地,现代服务业得到大力发展,成为全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有条件地域率先实现基础现代化。人口集聚作用向合肥经济圈和淮合芜宣城市带集中。到2030年,常住人口达1870万人,城镇人口1407万人,城镇化水平75%。(3)沿江片区空间范围:沿江片区包含芜湖市、马鞍山市、江南、江北产业集中区、铜陵市、池州市(不包含石台县、青阳县)、滁州市、宣城市(不包含旌德县、绩溪县)、安庆市(不包含岳西县、潜山县、太湖县、桐城市)。近期目标:推进以芜湖为关键滨江城市组群建设,建成全省承接产业转移先导区和示范区,长三角地域优异制造业基地。促进人口向城市组群集聚,强化沿江优异制造业和创新产业发展。到,常住人口达2154万人,城镇人口1377万人,城镇化水平64%。远期目标:加速技术实力提升,建成全省高新技术产业高地和自主创新基地,全国优异制造业示范基地,城镇差距深入缩小,率先基础实现现代化。人口向芜马经济圈、城市组群和城市圈集聚,沿江带动作用深入突显。到2030年,常住人口达2375万人,城镇人口1787万人,城镇化水平75%。(4)皖西片区空间范围:皖西片区关键指在大别山区城市,包含六安金寨县、霍山县,安庆岳西县、潜山县、太湖县。近期目标:以现代农业、红色旅游和生态保育为特色发展道路,人口适度外迁,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到,常住人口达242万人,城镇人口99万人,城镇化水平41%。远期目标:作为全省生态功效区效益显著,现代农业、休闲服务业和特色产业繁荣发展,城镇差距深入缩小,公共基础设施深入完善。到2030年,常住人口达243万人,城镇人口135万人,城镇化水平56%。(5)皖南片区空间范围:皖南片区包含黄山市、旌德县、绩溪县、石台县、青阳县。近期目标:以特色旅游、休闲文化为特色发展,中心城和特色小城镇发展加紧,人口适度集聚,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到,常住人口达226万人,城镇人口132万人,城镇化水平58%。远期目标:大皖南国际旅游区建设作用显著,休闲服务产业效益大幅提升,增加极作用深入突显。到2030年,常住人口达277万人,城镇人口194万人,城镇化水平70%。第二节城镇化水平和人口规模估计第13条总人口规模计划全省户籍人口7400万人,常住人口6700万人;2030年全省户籍人口7800万人,常住人口7300万人。第14条城镇化水平和城镇人口规模计划全省城镇化水平58%,城镇人口3900万人;计划203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70%,城镇人口5100万人。第三章城镇空间布局第一节城镇空间结构第15条空间发展策略(1)保育生态,因地制宜开发空间资源空间结构支持低碳和生态安徽战略,以不一样地域资源和生态环境条件为基础,制订差异化空间发展策略。皖北地域水资源成为其发展最大生态瓶颈,需在城镇空间布局中进行引导性开发。皖江地域在开发中应注意对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和避让,并保护皖西和巢湖两个关键生态节点,进行有序开发。皖南地域处于多山、地貌敏感性差,同时又为新安江流域源头,宜进行保护性开发。(2)东向发展,培育大城市连绵区空间结构支持区域发展战略,主动对接东部长三角城市,尤其关注和南京对接,充足利用南京、合肥、芜湖在科研院校和技术自主创新中雄厚基础,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主动激励安庆、铜陵等地域和该区互动,促进皖江城市带发展,培育形成区域影响力合芜宁大城市连绵区。(3)双核带动,提升皖江城市带空间结构支持工业化发展战略,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强调合肥和芜湖双核带动,打造皖江城市带。深入提升合肥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地位,加紧建设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创新发展、宜居宜业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区域性特大城市,推进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建设。将芜湖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关键城市、省域次中心城市定位,建设全国关键优异制造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经济文化旅游中心、现代物流中心、创新型城市和长江流域含相关键影响现代化大城市。(4)分区指导,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空间结构支持城镇化战略,依据地域资源差异特征和发展路径差异性,划分安徽省为皖北、皖中、沿江、皖西和皖南五大片区,针对各自特色,制订不一样城镇组织模式和对应政策,表现差异化指导要求。皖北片区以增加极战略推进协调发展,皖中片区以极化发展战略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沿江片区以经济圈战略推进创新发展,皖西片区以生态战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皖南片区以国际旅游区战略推进特色发展。(5)动态演变,推进全省空间结构优化空间结构支持动态发展战略,依据全省城镇空间布局结构现实状况特征和发展趋势,提出适应不一样阶段发展需要省域空间结构。近期空间结构依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计划,基于现实状况,关键培育。远期空间结构强调圈轴联动、中心突出,并向远景阶段安徽省深入融入长三角地域,构建合芜宁大城市连绵区方向逐步演进。第16条城镇空间结构全省形成近期“一圈一带一群五区”,远期“两圈一群两带五区”城镇空间结构。表现为以经济圈地域为主关键城镇集聚空间,以城市带地域为主连绵式城镇集聚空间,以城市群地域为主点状城镇集聚空间。近期城镇空间结构中,“一圈”为合肥经济圈,“一带”为沿江城市带,“一群”为沿淮城市群。“五区”为皖北片区、皖中片区、沿江片区、皖西片区和皖南片区。远期城镇空间结构中,“两圈”为合肥经济圈和芜马经济圈,实现合肥、芜湖两个中心城市率先发展,并带动其它地域发展。“一群”为沿淮城市群,培育县城快速发展,实现以点带面、多极并举城镇空间格局,带动皖北崛起。“两带”为沿江城市带和淮合芜宣城市带,以加紧中心城市发展为主,是全省城镇化拓展关键空间。“五区”为皖北片区、皖中片区、沿江片区、皖西片区和皖南片区。第二节合肥经济圈第17条发展目标充足发挥合肥省会中心城市作用,支持合肥深入提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地位,努力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区域性特大城市。实施一体化战略,深化区域合作,加紧推进合淮、合六同城化,优化资源配置,聚合发展能量,形成整体优势,促进皖中地域一体化发展。第18条布局结构围绕合肥为中心,依靠合宁、合巢、合淮、合六、合安等城镇发展轴,形成“中心放射”状空间结构。第19条计划要求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围绕家电、汽车、装备制造业等优势产业,以关键企业为龙头,加强区域分工协作,完善产业链,推进合淮、合六、合巢产业走廊建设,加强新桥国际产业园合作共建。开发环巢湖旅游休闲度假区,大别山红色旅游,桐城、寿县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建设全国关键优异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现代农业基地。推进市场体系一体化。加强统一市场体系计划、建设和管理,统筹建设大型专业市场,推进合肥要素大市场建设。加紧推进工商登记、食品药品检验、消防安全等领域互通互认。建立一体化电子支付结算系统,实现同城结算、商业票据集中交易。统筹区域人才资源和社保体系,形成统一、有较强竞争力要素市场体系。第三节芜马经济圈第20条发展目标将芜湖作为全省次中心城市,努力建设现代化滨江大城市,着力推进芜湖城市实力壮大,实现安徽省双核城市带动目标。深化区域合作,加紧推进芜马、芜宣一体化,实现芜湖、马鞍山和无为、和县和江北集中区跨江联动发展。第21条布局结构依靠沿江、芜宣、芜巢城镇轴,以芜马为关键城市群,宣城、江北集中区为两翼,形成“一体两翼”城镇空间结构。第22条计划要求推进产业一体化。整合芜湖、马鞍山、省直管江北集中区比较优势,建设全国自主品牌汽车基地和精品钢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域关键重工业和制造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以科技含量、环境影响、投资强度、产业效益作为选择标准,完善项目进入机制和退出机制。强调品牌创新,培育和激励企业自主品牌形成和壮大。第四节沿淮城市群第23条发展目标充足发挥能源、农副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优势,打造全国关键能源基地、农产品产业基地。支持蚌埠、阜阳两个皖北地域增加极加速崛起,努力争取经济增加速度超出全省平均水平。第24条布局结构依靠京沪、京九发展轴,以蚌埠、阜阳两大增加极为关键,淮宿城市组群、亳州城市区为关键节点,培育县城快速发展,实现以点带面、多极并举城镇空间格局。第25条计划要求加紧工业化进程。充足发挥能源、农副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优势,优先支持皖北建设坑口电厂等能源重大项目。加紧建设煤电化、装备制造、食品工业基地,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现代中药,做大做强硅产业、钢铁、汽车、纺织服装鞋帽等,主动发展循环经济。加紧城镇化进程。立即将蚌埠、阜阳建成皖北、皖西北区域性中心城市,支持淮北、亳州、宿州增强城市承载力和带动力,争取将县城建设成为20-50万人口中小城市,城市计划、建设、管理水平有较大幅度提升。加紧农业现代化。加强沿淮洼地治理和中低产田改造,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和高产高效经济作物,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巩固粮食主产区地位,建设关键农产品生产、加工、供给基地。第五节沿江城市带第26条发展目标充足利用好先行先试权,在体制机制、政府服务、区域合作等方面大胆创新,打造安徽崛起战略平台,在调整经济结构和自主创新等方面走在全省前列。第27条布局结构计划形成以芜马经济圈为关键,安庆增加极、铜池城市组群和滁州城市区为关键组成部分城镇空间结构,依靠沿江城镇轴推进沿江城镇空间连绵发展,依靠合芜宣城镇轴、合安城镇轴加强和合肥经济圈联络,引导城镇空间沿东、南轴向延伸。第28条计划要求加紧推进芜马同城化、铜池一体化和跨江联动,形成芜马经济圈,和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共同构建现代化滨江组团式城市发展格局,努力建设成为长江流域含相关键影响现代化城市群。江南集中区和江北集中区实施差异化发展路径,江南集中区生态环境优越,依靠池州城市资源,建设成为高品质面向休闲综合功效服务区。江北集中区作为面向生产产业综合发展区,应接收芜湖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依靠计划和在建跨江大桥、跨江隧道等基础设施,率先开启跨江联动战略。。建设全国关键优异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大规模、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主动引进带动性强、技术水平高重大项目,加紧自主创新步伐,打造汽车、装备制造、原材料、轻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沿江物流产业带,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紧提升金融、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世界著名品牌。完善产业承接平台。高水平建设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窗口”。支持沿江七市示范园区建设。推进现有开发园区扩区升级,筹建一批省级开发区。激励园区合作共建。强化支撑条件。加紧建设综合运输通道,有序开发利用长江岸线资源,加强港口建设。改善防洪排涝条件。提升能源保障和信息化服务能力。主动引进各类高端人才,加紧培育技能型人才,建设职业教育基地,满足示范区人力资源需求。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建立产权交易市场,引导保险资金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完善金融支撑体系。提升区域通关速度,完善检验检疫服务。发明优美生态环境。严格实施产业准入标准,推进资源集约节省利用,支持循环经济试点和低碳园区试点,实施长江防护林等节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关键工程,努力建成资源节省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先行区。第六节淮合芜宣城市带第29条发展目标发展成为安徽省深入对接长三角,并带动皖北地域发展关键轴带地域,成为省内城镇集聚发展“十字骨架”之一。第30条布局结构计划形成以合肥经济圈、芜马经济圈为关键,蚌埠增加极、宿淮城市组群为关键节点,依靠交通走廊,实现以点联线,以线带面南北向城市发展带。第31条计划要求推进区域联动发展。淮合芜宣城市带向北衔接江苏省徐州市,向东南衔接浙江省湖州市并通往上海,是华东地域安徽、浙江、江苏、上海三省一市关键城镇发展走廊地带,是联动省内、衔接省外区域性城镇发展轴线,也是除沿江城市带外安徽省实施“东向发展”战略、融入长三角关键路径。推进中心城市集聚发展。淮合芜宣城市带在省内经过合肥经济圈、芜马经济圈,和淮北、宿州、蚌埠等地级城市,向北连接徐州城市圈,是由中心城市带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协同发展城镇聚集地域。突出发展沿线中心城市,强化城市带整体实力,未来构建连绵城镇集聚空间,并深入带动周围城镇发展。第四章次区域发展指导第一节皖北片区发展指导第32条发展战略和目标加速城镇化进程,促进中心城和县城共同发展,培育蚌埠、阜阳两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作为皖北片区增加极;加紧沿淮城镇群建设;主动推进皖北县城发展;激励省内异地城镇化。加紧皖北和皖江地域互动,促进南北园区共建。加紧皖北农业现代化进程,巩固农业主产区地位。加紧皖北工业化进程,激励产业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皖北对外开放格局。计划,片区总人口达成2474万人,城镇人口1290万人,城镇化水平52%;2030年,总人口达2536万人,城镇人口1577万人,城镇化水平62%。第33条空间结构指导皖北片区形成“两轴四圈多组团”城镇空间结构。“两轴”指阜亳城镇走廊和淮宿蚌合发展轴。“四圈”指亳州城市区、淮宿城市组群、阜阳增加极和蚌埠增加极,其中阜阳和蚌埠为区域性中心城市,亳州、淮北和宿州为地域性中心城市。“多组团”指界首市及周围地域、阜南县及周围地域、涡阳县及周围地域等功效组团,是皖北片区城镇空间结构关键支撑。第34条政策分区指导(1)城镇密集地域包含萧县-淮北市-濉溪县-宿州市城镇密集地域、怀远县-蚌埠市城镇密集地域、亳州市及周围地域、阜阳市及周围地域。(2)中心提升区包含区域性中心城市蚌埠市、阜阳市,地域性中心城市淮北市、宿州市、亳州市,县级市界首市(3)产业提升区以阜阳、亳州、宿州、蚌埠为关键依靠,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以中心城市和县城为关键基础生活消费产业发展。以县城和中心城为载体主动引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构建淮北平原地域粮食生产集聚区。整合构筑蚌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建设蚌埠、阜阳为省内二级生产基地和区域性商贸服务中心。第三节沿江片区发展指导第42条发展战略和目标创新城镇化发展模式,实施“城市群和经济圈”发展战略。打破行政区划,实施跨江联动和区域联动。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推进沿江片区率先崛起。强化沿江发展支撑条件。计划到,片区总人口达2154万人,城镇人口1377万人,城镇化水平64%;到2030年,总人口达2375万人,城镇人口1787万人,城镇化水平75%。第43条空间结构指导沿江片区形成“三轴四圈多组团”城镇空间结构。“三轴”指沿江发展轴、合芜宣发展轴和合安发展轴。“四圈”指芜马经济圈,以芜湖为区域性特大城市,马鞍山市、宣城市为地域性中心城市;滁州城市区,以滁州为地域性中心城市;铜池城市组群,以铜陵市、池州市为地域性中心城市;安庆增加极,以安庆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多组团”指凤阳县及周围地域、明光市及周围地域、天长市及周围地域等功效组团,是沿江片区城镇空间结构关键支撑。第44条政策分区指导(1)城镇密集地域包含滁州市-马鞍山市-芜湖市-铜陵市-池州市-安庆市沿江城镇密集地域;怀宁县-安庆市城镇密集地域;宁国市(广德县)-宣城市-芜湖县-芜湖市城镇密集地域。城镇密集地域应该加强城际协调,实现产业协作、园区共建、交通衔接、设施共享等,构建城市组群。(2)中心提升区包含区域性特大城市芜湖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安庆市,地域性中心城市马鞍山市、铜陵市、宣城市、池州市、滁州市,县级市天长市、明光市、宁国市。(3)产业提升区构建芜马、铜池、滁州、安庆四个加工制造产业集聚区。全方面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进以芜湖为中心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建设。构建芜湖光电光伏产业集聚区,铜陵、马鞍山、滁州、安庆、池州新材料产业聚集区。构建芜马一级综合生产性服务产业基地,安庆、铜池二级生产服务基地。培育芜湖、安庆为区域性商贸服务中心。尤其政策区江南集中区和江北集中区,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可连续发展能力为着力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四节皖西片区发展指导第47条发展战略和目标重视生态保育建设,推进区域绿色低碳发展。实施特色城镇化战略,促进旅游、休闲产业发展。激励山区人口合适向外转移,促进城镇化人口向外集中。加紧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公共服务均等化布局。计划,片区总人口达242万人,城镇人口99万人,城镇化水平41%;到2030年,总人口达243万人,城镇人口135万人,城镇化水平56%。第48条空间结构指导皖西片区形成“三轴多组团”城镇空间结构。“三轴”指大别山生态发展带;金寨县、霍山县对接合肥产业发展带;岳西县、太湖县、潜山县对接安庆产业发展带。“多组团”指金寨县及周围地域、霍山县及周围地域、岳西县及周围地域、潜山县及周围地域、太湖县及周围地域等功效组团,是皖西片区城镇空间结构关键支撑。第49条交通枢纽和交通通道地域第五节皖南片区发展指导第52条发展战略和目标实施区域特色城镇化战略,强化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着力推进旅游国际化发展。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确立“绿色GDP”指导思想。计划,片区总人口达226万人,城镇人口132万人,城镇化水平58%;到2030年,总人口达277万人,城镇人口194万人,城镇化水平70%。第53条空间结构指导皖南片区形成“一心三轴多组团”城镇空间结构。“一心”指黄山增加极,为皖南片区中心城市。“三轴”指黄山市-黄山区-青阳县旅游产业发展带、黄山市-休宁县-黟县-石台县旅游产业发展带和黄山市-歙县-绩溪县旅游产业发展带。“多组团”指青阳县及周围地域、石台县及周围地域、黟县、祁门县及周围地域、黄山区及周围地域、绩溪县及周围地域、旌德县级周围地域等功效组团,是皖南片区城镇空间结构关键支撑。第54条政策分区指导(1)城镇密集地域皖南片区城镇密集地域关键集中于黄山-歙县-休宁县、绩溪县、旌德县、黄山区、黟县、祁门县、石台县及青阳县等县市周围地域,呈散状分布。(2)中心提升区包含区域性中心城市黄山市。(3)产业提升区整合旅游服务产业,提升旅游品质,关键打造大皖南国际文化旅游区。构建皖南特色农业生产集聚区,黄山新型包装材料产业集聚区。第五章城镇规模和功效第一节城镇人口规模第57条城镇人口规模等级计划城镇人口规模200万以上城市1个,100-200万城市7个,50-100万大城市6个,20-50万中等城市43个,小城市20个,和500个左右建制镇。以下表:表5五1:计划全省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规模序列城镇个数城镇人口数(万人)城镇名称特大城市I(城镇人口数200万以上)1360合肥市、特大城市II(城镇人口数100-200万)71040芜湖市、蚌埠市、淮南市、淮北市、阜阳市、安庆市、马鞍山市大城市(城镇人口数50-100万)6480滁州市、毫州市、六安市、铜陵市、宿州市、宣城市、中等城市(城镇人口数20-50万)8264黄山市、巢湖市、池州市、界首市、天长市、明光市、桐城市、宁国市县城55120920-50万35965肥东、肥西、濉溪、涡阳、颍上、利辛、蒙城、太和、阜南、舒城、芜湖县、砀山、庐江、无为、萧县、凤阳、定远、全椒、来安、霍邱、灵璧、怀远、广德、凤台、和县、泗县、繁昌、南陵、固镇、临泉、寿县、怀宁、当涂、金寨、五河10-20万15212宿松、枞阳、望江、潜山、太湖、泾县、长丰、东至、青阳、岳西、歙县、含山、霍山、休宁、郎溪,绩溪、祁门、石台、旌德、黟县、建制镇长丰县双墩镇、肥东县撮镇镇,芜湖县方村镇,天长市秦栏镇,来安县汊河镇,叶集发展改革试验区,宁国市港口镇,郎溪县十字镇,桐城市新渡镇、当涂县博望镇、无为县高沟镇。第58条2030年城镇人口规模等级计划2030年全省城镇人口规模200万以上城市3个,100-200万城市11个,50-100万大城市3个,20-50万中等城市24个,小城市31个,和500个左右建制镇。以下表:表5五2:计划2030年全省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规模序列城镇个数城镇人口数(万人)城镇名称特大城市I(城镇人口数200万以上)41250合肥市、芜湖市、蚌埠市、淮南市、特大城市II(城镇人口数100-200万)91180安庆市、阜阳市、马鞍山市、淮北市、滁州市,六安市、毫州市、铜陵市、宿州市大城市(城镇人口数50-100万)4315巢湖市、黄山市、宣城市、池州市中等城市(城镇人口数20-50万)5200-220界首市、天长市、明光市、桐城市、宁国市县城551700-180020-50万411150-1200肥东、肥西、濉溪、涡阳、颍上、利辛、蒙城、太和、阜南、舒城、芜湖县、砀山、庐江、无为、萧县、凤阳、定远、全椒、来安、霍邱、灵璧、怀远、广德、凤台、和县、泗县、繁昌、南陵、固镇、临泉、寿县、怀宁、当涂、金寨、五河、枞阳、望江、潜山、宿松、歙县、泾县、10-20万10150-20030-40太湖、长丰、东至、青阳、岳西、含山、霍山、休宁、郎溪、绩溪/祁门、石台、旌德、黟县、建制镇长丰县双墩镇、肥东县撮镇镇,肥西县三河镇,芜湖县方村镇,天长市秦栏镇,来安县汊河镇,毛集发展改革试验区,叶集发展改革试验区,宁国市港口镇,广德县新杭镇,郎溪县十字镇,桐城市新渡镇,东至县大渡口镇,濉溪县临涣镇、当涂县博望镇、无为县高沟镇。宿松县复兴镇、东至县大渡口镇、青阳县木镇镇、亳州市古井镇、宿州市符离镇第二节城镇用地规模第59条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总量估计计划城镇建设用地面积4023平方公里,独立工矿用地总量为190平方公里,乡村建设用地总面积为9403平方公里。计划2030年城镇建设用地面积5248平方公里,独立工矿用地总量为360平方公里,乡村建设用地总面积为8892平方公里。表53:、2030年计划用地规模(单位:平方公里)2030年城镇建设用地4023(3550*)5248其中:补足建设用地473--独立工矿用地190360农村建设点用地94038892城镇建设用地面积1361614500备注:*3550平方公里为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计划(-)所计划城镇工矿用地规模第60条分城市用地规模指导依据用地总量控制标准,将全省地级市分为三类城市实施建设用地补给,以下表:表54:安徽省各地级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补足(平方公里)独立工矿用地补给门槛控制(平方公里)安徽省3550473190合肥市491.19依据各城市计划人口,以人均100平方米为标准补足一类芜湖市292.66一类马鞍山市220.3一类淮南市222.22二类蚌埠市170.07二类安庆市317.03二类滁州市241.06二类阜阳市248.84三类宣城市191.03二类铜陵市100.68二类池州市115.96二类淮北市151.83三类六安市266.15三类宿州市235.22三类黄山市119.15三类亳州市166.6三类资料起源:参考《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计划(-)》,其中,原巢湖市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指标依据行政区划调整,分配到合肥、芜湖和马鞍山第61条独立工矿用地政策指导独立工矿用地采取“总量控制,分类指导”标准。全省总量控制为190平方公里,2030年总量控制在360平方公里。全省地级城市共分为三类地域:一类城市为独立工矿用地关键确保地域,但投资和产出门槛最高;二类城市为为独立工矿用地次关键确保地域,投资和产出门槛较高;三类城市为通常地域,但独立工矿用地也需要满足一定投资和产出门槛(见表7-7)。表55:独立工矿用地计划分类标准分类城市关键分类标准投入产出规模门槛一类城市合肥、芜湖、马鞍山1、全省发展关键城市2、有国家级工业园或集中区3、工业用地效益高(>10)1、投资强度300万元/亩2、产出强度600万元/亩二类城市蚌埠、池州、淮南、安庆、铜陵、宣城、滁州1、在关键发展圈轴或增加级城市2、相对发达工业和工业效益(>4.5)3、在皖江示范区1、投资强度200万元/亩2、产出强度400万元/亩三类城市淮北、亳州、宿州、黄山、六安、阜阳1、在皖北片区2、非工业主导型、工业转型城市3、现实状况工业发展效益不高(<4.5)1、投资强度150万元/亩2、产出强度300万元/亩第三节城镇功效体系第62条区域性特大城市融入长三角分工体系,实施国家战略,提升全省综合竞争力关键城市,逐步培育成长三角西翼中心城市。分为两类,一类是合肥。二类是芜湖。第63条区域性中心城市省域内部含有显著辐射带动作用,负担区域生产服务中心、交通枢纽中心和区域统筹协调等职能中心城市。包含蚌埠、阜阳、黄山、安庆。第64条地域性中心城市各地市中心城市,是各地市政治、经济、文化和公共服务中心。包含马鞍山、铜陵、宣城、六安、池州、滁州、淮南、淮北、宿州、亳州。第65条尤其政策区尤其政策区关键是指江北集中区和江南集中区,是安徽省为国家实现中部崛起战略关键产业承接地,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区,是安徽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先导区。第66条县级市和县域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是县(县级市)域层面引导人口和产业集聚关键载体。分为两类。一类共47个,关键打造人口规模20-50万现代化、职能综合中等城市。二类共14个,关键建设人口规模20万以下配套设施完善和富有特色宜居小城市。表56:计划全省城镇功效体系类型城镇数城镇名称区域性特大城市一类1合肥市二类1芜湖市区域性中心城市--4安庆市、蚌埠市、阜阳市、黄山市地域性中心城市--10六安市、池州市、铜陵市、马鞍山市、宣城市、滁州市、淮南市、淮北市、宿州市、亳州市尤其政策区--2江北集中区、江南集中区县域中心城市一类47巢湖市、界首市、天长市、明光市、桐城市、宁国市肥东、肥西、濉溪、涡阳、颍上、利辛、蒙城、太和、阜南、舒城、芜湖县、砀山、庐江、无为、萧县、凤阳、定远、全椒、来安、霍邱、灵璧、怀远、广德、凤台、和县、泗县、繁昌、南陵、固镇、临泉、寿县、怀宁、当涂、金寨、五河、枞阳、望江、潜山、宿松、歙县、泾县、二类14太湖、长丰、东至、青阳、岳西、含山、霍山、休宁、郎溪、绩溪祁门、石台、旌德、黟县、第十八节亳州第151条功效和职能定位沿淮城市群关键节点城市。打造全国关键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基地、养生文化旅游基地,建设成为辐射皖豫交汇区域新兴中心城市。第152条城镇化发展和人口发展空间指导计划2030年亳州市域总人口470-490万人,城镇化水平60-62%。到亳州市城市人口85万人;2030年亳州市城市人口100万人。人口快速增加地域为亳州市区,人口稳步增加地域为涡阳县、利辛县,蒙城县。第156条县级市和县域中心城市指导涡阳县应以老子家乡为品牌,划定各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明确县域集中开发和生态保护区域,引导人口、经济集聚,关注煤炭资源开发和城镇建设、生态保护关系处理。蒙城县应以庄子家乡为品牌,划定各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加强县域空间管制,关注煤炭资源开发和开发和城镇建设、生态保护关系处理。利辛县应明确县域集中开发和生态保护区域,引导人口、经济集聚,关注煤炭资源开发和城镇建设、生态保护关系处理,加强各类廊道控制。第二十节总体思绪第163条城镇统筹促进乡村地域发展尊重南北地域在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人口资源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差异性,坚持皖北、皖中、沿江、皖南和皖西分区发展、分类指导,形成不一样区域城镇化各具特色、多元统筹、竞相发展局面,探索含有地域特色城镇统筹道路,促进城镇友好发展。继续推进县域经济优化和提升发展,提升城镇公共服务水平,以交通组织网络化、市政公用设施配置合理化、城镇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础,合理、均衡配置城镇发展公共资源;打破以行政建制为单元地域组织模式,构筑省域城镇统筹发展空间网络;以不一样秉赋条件为基础,强化不一样单元产业发展特色;适应地域特点,探索城镇统筹创新机制,包含建立推进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长久有效机制;激励农村合作组织,繁荣农村经济多元化模式;在土地流转、农村金融服务等方面突破城镇二元化制度束缚。第164条沿江地域城镇统筹发展实施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和组群式大城市建设,以城带乡沿江地域城镇统筹发展策略,经过城镇要素流动和资源重组,以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沿江城镇产业统筹发展,把扩大就业和引导全省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结合起来,推进集中区建设,实现区域组群式大城市联动发展,增强大城市带动农村和统筹城镇发展能力,以中心城市、产业功效区为纽带组织农村地域生产和生活服务,推进有条件地域率先实现城镇一体化。以镇和中心村为农村地域服务网点建设新型小区,深入提升农村地域宜居水平。第165条皖中地域城镇统筹发展实施以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为目标城镇功效合理分工和统一组织城镇统筹发展发展策略,将农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现代高端产业、城市优异功效、现代农村有机融合,以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布局,全方面统筹皖中地域城镇发展,建立同发展共繁荣新型城镇关系,构建城镇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第166条皖北地域城镇统筹发展实施以“以适度超前城镇化促进农业产业化”为关键任务皖北现代农业基地城镇统筹模策略,关注农民新型城市化和农民转移多元化,依据皖北实际情况,深入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力和带动力,以县(市)域中心城市和关键镇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扶持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很好城镇发展,撤并规模小、服务能力弱镇或乡,经过空间资源整合提升农村地域发展活力,推进优势农业集群化、产业化、加强农村产权市场化、土地规模化,走多元协同发展城镇统筹发展道路。把挖掘皖北地域就业潜力和引导皖北人口跨区域转移就业相结合,加强劳务培训,发展劳务经济,发展新型乡村工业,逐步处理人口流动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系列社会问题。第167条皖南地域城镇统筹发展实施以“生态经济和大旅游经济”为主抓手皖南古徽州文化生态地域城镇统筹策略,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大力发展低碳生态经济,做大做强旅游经济,将生产性服务业、旅游商品开发、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高新技术类、生态环境保护型等作为此区域生态经济发展关键。发挥文化在旅游发展中内核作用,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乡村文化体验、康体养生、节庆赛事、商务会议等业态,着力实施国际乡村旅游合作示范项目和“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发明中国乡村城镇统筹特色模式。根据“一个集镇就是一个景点,一个村庄就是一道风景”大景区建设理念,深度挖掘各个乡村历史文化、居住特色,实施古民居保护和风貌整改,农村居民点着重于村庄历史文化内涵保护和整体风貌维护,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发展引导。大力发展山区特色农业,形成以茶叶、蚕桑、菊花和山野食品等特色生态产品为主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实施生态农业、品质提升、品牌塑造、龙头培育等工程。第168条皖西地域城镇统筹发展实施以“适度城镇化和生态移民”为指导皖西大别山地域城镇统筹策略,大力促进有条件和对生态影响较小县城和关键镇发展,在人口自主迁移基础上,加强引导山区人民“出山进城”,同时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激励向生态承载力较强和就业岗位较多沿江地域移民。加紧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增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能力,保持县域产业经济可连续发展,坚持适度城镇化,以县城和关键镇建设为关键,关注县域生态型经济发展,引导生态保障地域生态移民,逐步建立起统筹城镇发展工作机制和制度体系。以区域整体发展为关键,充足利用天柱山、司空山、花亭湖、天堂寨等旅游资源和生态资源,主动发展休闲疗养等旅游产业,引导发展生态农业和相关产业,加强林业建设,改善山区生态环境,提升农林副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价值。第169条统筹城镇居民住房建设以新型农村小区建设为切入点,主动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把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和全方面改善农村道路、供排水、照明、供气等配套基础设施相结合,和旧村改造、整村迁建、迁村并点建设新型农村小区相结合,和产业发展相结合,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处理农民工居住问题机制和措施,将长久在城市就业和生活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集中建设面向农民工出租集体宿舍项目,推进小区公共服务和文化设施逐步向农民工无偿开放,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酬劳、儿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方面和城镇居民享受相同候遇。第170条统筹镇乡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略)第171条发挥县(市)域总体计划在城镇统筹中综合管理作用以县(市)域总体计划为平台,统筹县(市)域中心城市、省级关键镇、通常镇和新型农村小区一体化计划和建设,以县(市)域为基础单元促进城镇服务全覆盖、均等化,统筹空间资源配套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城镇和农村土地资源集约化管理,促进城镇用地增加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降低相挂钩。根据工业向关键城镇工业区集中,人口向关键镇以上城镇集中,农村基础服务向新型农村小区以上小区集中;引导兼业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地向种养大户等流转集中标准,加紧发展县(市)域中心城市、关键镇和新型农村市区。第二十一节镇第172条提升建制镇功效将建制镇作为城镇统筹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促进其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一定规模产业集聚。促进乡镇整合,深入推进撤乡设镇和乡镇整合,以集聚化和集约化为标准,激励乡镇剩下劳动力向中心城市和县城集中。强化镇特色功效,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把建制镇建设成辐射和带动农村发展消费中心、生产要素集散中心、“三农”服务中心、社会保障和公共社会服务中心。到2030年,全省标准不设置乡制镇,而对现有乡镇进行合适撤并,全省共设置镇约500个。镇建成区面积将从现在平均1.3平方公里增加到1.5平方公里,建制镇平均人口规模约为0.8-1万人。第173条关键中心镇支持发展基础条件很好镇提质扩容,成为联络城镇,服务农村关键枢纽。计划在年颁布全省63个关键中心建制镇基础上,结合扩权强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各市城镇体系发展要求进行调整和增补,选择对区域发展相关键作用和意义建制镇作为发展关键,扶优扶强,以点带面,加紧小城镇建设步伐。计划全省关键中心建制镇90个(不包含县城关镇)。部分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城镇,应根据小城市标准进行建设。表6-1:关键镇名称市名数量关键镇名称合肥市13长丰县双墩镇、下塘镇、岗集镇、三十头镇,肥东县撮镇镇、桥头集镇,肥西县三河镇、花岗镇、高刘镇、小庙镇、庐江县汤池镇,居巢区柘皋镇、忠庙淮南市2毛集发展改革试验区、凤台县朱马店镇蚌埠市3怀远县马城镇,五河县沫河口镇,固镇县刘集镇芜湖市7芜湖县方村镇、陶辛镇、繁昌县孙村镇、南陵县弋江镇、无为县二坝镇、高沟镇,和县沈巷镇淮北市2濉溪县百善镇、韩村镇马鞍山市4当涂县博望镇,和县乌江镇、香泉镇,含山县林头镇安庆市8枞阳县横埠镇、老洲镇、潜山县源潭镇、怀宁县石牌镇、太湖县徐桥镇、宿松县复兴镇、桐城市新渡镇、岳西县店前镇黄山市6黄山区汤口镇、耿城镇、黄山市祁门县闪里镇、黟县宏村镇、黟县西递镇、歙县深渡镇铜陵市1铜陵县顺安镇滁州市6天长市秦栏镇、南谯区乌衣镇、全椒县古河镇、凤阳县武店镇、定远县炉桥镇,来安县汊河镇宿州市7埇桥区符离镇、朱仙庄镇,灵璧县渔沟镇,泗县草沟镇,萧县杜楼镇、杨楼镇,砀山县周寨镇阜阳市6界首市光武镇,颍上县谢桥镇、迪沟镇,太和县肖口镇,临泉县滑集镇,阜南县黄岗镇亳州市5谯城区古井镇、十八里镇,涡阳县高炉镇,蒙城县许疃镇,利辛县张村镇六安市7叶集发展改革试验区、舒城县杭埠镇、霍山县诸佛庵镇、寿县正阳镇、裕安区苏埠镇、霍邱县姚李镇、冯井镇宣城市8宁国市港口镇、宣州区水东镇、水阳镇、广德县新杭镇、绩溪县临溪镇,泾县云岭镇,郎溪县十字镇,旌德县庙首镇池州市5东至县大渡口镇、东流镇,贵池区牛头山镇,石台县七全部镇,青阳县木镇镇第174条通常镇经过乡镇合并、居民点重新聚合,计划形成约400个左右通常镇,经过产业集聚、小城镇周围村庄集聚、居民点安置等方法提升通常镇总体规模,深入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水平。完善综合服务职能建设,发展辐射农村地域基础教育、卫生医疗、商贸流通服务和支农服务等职能;建设镇和中心村之间设施网络体系,统筹安排公共交通、给排水、环卫、邮政、通信、消防及综合防灾等设施建设。第二十二节乡村第175条新型农村小区主动落实县域村镇体系计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计划,以新型农村小区建设为抓手,根据人口向小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和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标准,主动稳妥推进迁村并点,促进土地节省、资源共享,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逐步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小区化、生活方法市民化。农村小区生活设施关键建设农村小区公共交通、供水供电、广电、通讯、商业连锁、就业保障、科技普及、基础教育、文化设施、卫生医疗设施、体育设施、环境保护、应抢救防等公共服务体系。生产设施关键和一三产业和手工业发展相适应,为农村公共服务提供载体,为从事农业生产农民提供符合现代化要求生活场所,并为其兼营通常性非农产业提供条件。现有行政村除一部分可改造为现代化农村居民点或农业作业点外,大部分应逐步和农村小区、中心镇和城市进行整合,镇村街道要按功效要求全方面硬化、绿化、亮化和美化,努力争取计划期末实现全省农村小区建设全覆盖,形成一批含有示范意义新型农村小区。计划皖北地域农村小区平均规模为3500~4000人,平均服务半径约1.5~2公里,辐射范围约7~10公里。皖江地域农村小区平均规模为3000~3500人,平均服务半径约1.5~2公里,辐射范围约7~10公里。皖南山区农村小区平均规模为500~1000人,平均服务半径约1.8~2.5公里,辐射范围约10~20公里。农村小区人均用地指标划为三级:在山地域、人均耕地少于1亩按80m2/人标准;在山地域、人均耕地大于一亩或河川区、人均耕地小于1亩采取100m2/人标准;在河川区、人均耕地大于一亩采取120m2/人标准。第176条因地制宜地分区引导新农村建设现有村庄根据整体迁建型、引导迁建型、城镇化改造型、控制发展型、激励发展型分类引导建设新型农村小区,关注乡村地域新农村建设分区引导。(1)在历史文化保护区村庄在文物保护关键区村庄,应逐步向外搬迁;在建设控制区村庄,标准上不再进行扩张,严格控制其建设用地规模;严禁布局大规模工业用地。(2)在生态环境敏感区村庄在风景名胜区、一级水源保护区村庄,人口规模小于50人村庄,逐步向城镇和中心村搬迁;在其它环境敏感区村庄,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严禁布局工业项目。(3)在城镇计划控制区和产业集聚区村庄纳入城镇计划管理范围;在城镇建成区村庄,由城镇进行统一改造、迁并;临时未进入城镇建成区,但纳入城镇计划用地范围村庄,适度改善基础生活条件,标准上不再建设大型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预留未来城镇建设基础设施通道。(4)在通常建设区综合考虑耕作半径、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服务半径、地形坡度、耕地数量等原因,选择中心村;以中心村为关键进行村庄布局和建设,适度放宽中心村宅基地审批,配置相对齐全设施,引导人口适度集聚。以中心村为关键,统筹考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激励村庄内部挖潜,提升建设用地集约度,严禁占用基础农田;严格限制基层村宅基地审批,仅配置服务本村通常设施;以村庄整理为主,生存条件恶劣且不易改善村庄考虑异地选址建设新村,并立即复耕老村宅基.第十一章近期行动计划第235条行动一:实施城镇建设扩容提质行动围绕建设繁荣舒适现代化城镇,全方面推进城镇环境质量、聚集能力、承载功效、居住条件、风貌特色、管理服务上水平,扩容提质,真正把城镇打造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高地、生态宜居幸福家园。在全省开展“城镇建设三年大提升、五年大跨越行动”计划,促进城镇聚集能力显著增强、城镇承载功效显著完善、城镇特色品位显著提升、城镇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城镇面貌显著改善。实施计划引领,指导城市扩容提质。加大建设力度,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实施旧城改造,优化城市发展环境。开展城市特色塑造,改善人居环境。第236条行动二:大力推进“11221”工程关键组织实施“11221”工程,推进合肥市建设成为全国有较大影响力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以芜湖市为中心滨江城市组群,发展20个以上县级中等城市,培育200个左右特色镇,实施万村计划综合整改工程。第237条行动三:建立健全城镇化推进工作机制建立一套城镇化推进机制,统筹指导、协调全省城镇化工作,建立起一套从计划编制、政策制订到项目建设交流沟通和协作机制。安排城镇化专题资金,加大对城镇化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关键用于省级事权城镇计划编制、相关试点和示范工程项目标引导。主动争取国家在财税、土地、投融资、项目审批等方面支持安徽省城镇化发展,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扩大“先行先试”权。选择一部分县城和中心镇,进行“扩权强县”、“扩权强镇”试点,根据重心下移、能放则放标准,扩大基层政府自主发展权力。第238条行动四:开展对城镇化发展考评评价建立一项城镇化考评评价制度,立即科学地监测安徽省城镇化发展过程,全方面系统地反应全省城镇化发展水平。省相关部门研究建立城镇化统计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市、县城镇化工作进行测评,确定相关城镇化考评指标,纳入安徽省年度目标责任考评内容和指标体系。全省推进特色新型城镇化考评评价结果,纳入省政府对设区市政府年度经济社会考评范围,作为省政府对设区市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评价关键组成部分。行动五:开启推进城镇化发展省级工作布署出台加紧推进安徽特色新型城镇化政策文件,召开全省加紧城镇化发展会议,统一全省认识,主动推进城镇化建设,并明确行动、考评关键,科学计划。结合安徽特色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关键问题和关键战略,举行专题性城镇化发展会议,使城镇化发展会议召开周期长久化,主动探索创新,共同把安徽城镇化发展推向新阶段,为推进科学发展、全方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作出更大贡献。实施计划机制和方法第一节完善计划编制和实施第243条制订城镇体系计划实施规章制度省人民政府制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