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聊城三中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1.下列选项中对课文赏析理解不正确的是()
A.《扬州慢》五处典故的安排勾勒,层层渲染,长于铺排,化用却并不拘泥于原意,而是融
入了自己的“黍离之悲”,超越了杜牧的情感,将家国之痛抒发得淋漓尽致。
B.《项脊轩志》以“庭有枇杷树”作结,即是表达了对妻子的怀念,又借树的成长衬托出人
的衰老,背后也有“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慨叹,克制的语言下饱含作者对亡妻的真挚怀
念。
C.《陈情表》中,李密在陈情时晓之以理,不仅有“圣朝以孝治天下”的大道理,还有“凡
在故老,犹蒙矜育”的普遍事实为论据,为自己“辞不赴命”辩护,这不失为有力的武器。
D.《阿Q正传》和《边城》都充满着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但在对国民性的反思批判方式
上,鲁迅主要从“善”的角度进行诱导,沈从文则从“恶”的角度加以摧毁,鲁迅重在对完
美人性的颂扬,沈从文重在对病态人格的否定。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7.0分)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
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中华文明起源,不仅是我国学者潜心研究
的重大课题,也是国际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研究课题。经过儿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等重大工程取得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现在,我们运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分析我国
古代遗存,使中华文明探源有了坚实的科技分析依据,拓展了我们对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认知。
对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探究是一个既复杂又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把考古探索和文献研究同自然科
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综合把握物质、精神和社会关系形态等因素,逐步还原文明从涓涓溪
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
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史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进一步
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
长期以来,西方形成了一套文明理论,我们要加以借鉴,但不能照抄照搬。中华文明探源工
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节选自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材料二:
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20世纪入九十年代,考古学对中华文明起源的
探索达到了一个高潮,此后经“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大力推动,一系列重大成果相继面世。
新石器时代,随着农业的逐步发展与成熟,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燕(山)辽(河)地区,
分别形成了若干有自身特色和发展谱系的文化区。到公元前第四千纪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农业
相对发达的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燕辽地区、都相继出现了有等级分化的区域社会组织,出
现了以高等级建筑和墓葬为代表的特权阶层,相应的,在一些大型中心聚落里,上层精英开始以
精美的玉石器、陶器等来标示自己的身份地位。
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一直到公元前3300年之前、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公元前3500年前后的这
段时间,可以视为中华文明的“曙光初现”的形成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多个区域文明开始萌芽、
生长,呈现出多线并进,多元发展的轨迹;同时各区域间彼此交流互动,相互连接,从而形成了
东亚地区一个巨大的文明丛体。但此时尚没有哪个区域表现出显著的更加先进的样貌。
然而,到了公元前3300年到公元前2300年这段时间,此前相对均衡的局面被打破了•一方
面,各区域文明持续发展,黄河中上游的双槐树、大地湾、南佐、陶寺早期聚落,黄河下游大汶
口文化中晚期的一些中心聚落,以及辽西的牛河梁遗址群等,在社会组织规模、社会结构的复杂
性、奢侈品所体现的文明成就等方面,都比从前有进一步的发展。另一方面,长江流域的编作农
业区更加凸显出来,里现出更繁荣发达的文明形态。长江中游的两湖地区率先出现“城邦林立”
的局面。而长江下游的良渚更是一枝独秀,考古发现所揭示出的丰富内涵,使得良渚成为迄今能
够确认的东亚最早的国家社会。显而易见,这个时期中国文前区域文明的发展的重心在长江中下
游地区。
此后,从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800年左右的史前末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狭义的龙
山时代,出于尚未确知的原因,此前发达的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下游等东部平原低地先后渐次衰落,
长江上游和黄河中上游所在的西部“高地”则持续发展繁荣,尤其是黄河中游开始达到中国史前
文化的又一个高学,以陶寺、时期古城为代表的社会集团,很可能发展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结构
最复杂、最富集权性,同时在意识形态与艺术表达等各方面成就最高的早期国家社会。其形成背
景,则是从西亚、中亚传播而来的牛、羊等大型家言,在我国西北部的黄土地区转化成一种新的
生产力,使得原来的较稻作农业文化略显微弱的粟作农业文化获得了新生力量和强大的经济基础,
从而促使“黄土文明”开始崛起。
到公元前1800年以后的二里头时代即夏王朝时期,这种有外来因素加持的生产力持续发酵,
尤其是由西方传来的冶金术在中原地区获得创造性发展。夏人率先将复杂的分范合铸技术用于青
铜礼容器的制作,将代表当时“高科技”的先进生产力与中国传统的礼制相结合,用于巩固强化
权贵精英的神圣统治,同时也创造出世界上独特而发达的青铜文明。此后接续发展起来的商周王
朝,更是将中国青铜文明推向顶峰。正是夏商周三代王朝所开创的青铜文明,奠定了以中原为中
心的华夏文明在平期历史中的核心地位,也使得中原文明成为整合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的主
导力量。
(摘编自戴向明《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的认识》)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是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的必要前提之一。
B.我国以及国际学术界潜心研究的中华文明探源课题,证实了我国有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
多年的文明史。
C.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起来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探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从而为
世界文明起源研究做出贡献。
D.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燕辽地区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区,这与当时农业的发
展成熟密不可分。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高等级建筑和墓葬精美玉石器和陶器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中华文明进步的表征。
B.在中华文明“曙光初现”的形成期,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文明也开始了萌芽、生长。
C.良渚是东亚最早的国家社会,说明此时中国史前区域文明的发展重心在长江中下游。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相关问题,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有所不同。
4.下列选项,与材料一中我国对于西方文明理论的态度最相符的一项是一
A.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B.《请经•小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C.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D.《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2020—2024)启动后,在核心遗址田野考古工作、测年技术、
古环境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请结合材料一分析有此成就的原因。
6.复兴中学开展“中华文明探源”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在据写实践报告时,需要对中华文明
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中华文明发展的规律性进行总结,请你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华
文明发展规律性的认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桃园
废名
王老大只有一个女孩儿阿毛,一十三岁,病了差不多半个月了。王老大一向以种桃为业,住的地
方就叫做桃园。桃园简直是王老大的另一个名字,在这小小的县城里再没有别个地方种了这么多
的桃子。
桃园孤单得很,唯一的邻家是县衙门•衙门口的那一座照墙,望去已经不显其堂皇了,一眨眼就
要钻进地底里去似的。照墙外是杀人的刑场。说不定王老大得了这么一大块地就因为与刑场接壤
哩。这里,倘不是有人来栽树木,也只会让野草生长下去。
桃园的一边是城墙。城墙上的游人可以随手摘他的桃子吃,这常惹得王老大发牢骚。他的阿毛倒
不大在乎,她还替城墙栽了一些牵牛花,花开的时候,许多女孩子跑来玩,兜了花回去。
这是深秋的黄昏。阿毛病了,坐在门槛上,望着爸爸取水。桃园里面有一口井。爸爸担着水桶在
林子里穿来穿去,把背弓了一弓,就挨不到树叶子了。桃树,长大了的不算,又栽了小桃。阿毛
真是爱极了桃树。阿毛用她的小手摸过这许多的树,不,这一棵一棵的树是阿毛一手抱大的!-
是爸爸拿水浇得这么大吗?她记起城外山上满山的坟,她的妈妈也是其中一个,一一妈妈的坟就
在这园里不好吗?爸爸为什么同妈妈打架呢?有一回一梦桃子都被踢翻了,阿毛一个一个的朝萝
里拣!……
桃树已经不大经得起风,叶子吹落不少,没有精神。桃树仿佛也知道了,阿毛姑娘今天一天不想
端碗扒饭吃哩。
阿毛低声的说了一句:
“桃树你是不是也害病哩。”
“阿毛,进去,到屋子里去,外面风很凉。”
王老大走到了门口,低下眼睛看他的阿毛。
爸爸实在是好,阿毛可要哭了!一一当初为什么同妈妈打架呢?半夜三更还要上街去,家里喝了
不算,还要到酒馆里去喝!但妈妈明知道爸爸在外面没有回,也不应该老早就把门关起来!妈妈
现在也要可怜爸爸罢。
“这个死人的地方鬼也昵得人!张四说他今天下午来,到了这么时候影子也不看见他一个!”
“张四叔还差我们钱吗?”阿毛轻声的说。
“怎么说不差呢?差两吊。”
这时月亮才真个亮起来,就在桃树之上,屋子里也铺了一地。王老大坐下板凳脱草鞋,一一阿毛
伏在桌上睡哩。
“阿毛,到床上去睡。”
“我睡不着。”
“阿毛,你手也是热的哩!”
阿毛心里晓得爸爸摸她的脑壳,又捏一捏手,枕着眼睛真在哭。
王老大一门闩把月光都门出去了。闩了门再去点灯。
“阿毛,今天十二,明天,后天,十五我领你上庙去烧香,去问一问菩萨。”
“好的。”
阿毛想起一个尼姑,什么庙的尼姑她不知道,记得面孔。那正是桃园茂盛时候的事,阿毛一个人
站在篱墙门口,一个尼姑放了化施来的东西,坐在路旁草上,望阿毛笑,叫阿毛叫小姑娘。尼姑
的脸上尽是汗哩。阿毛开言道:
“师父,你吃桃子吗?”
“小姑娘,你要把桃子给我吃吗?一一阿弥陀佛!”
阿毛回身家去,捧出了三个红桃。阿毛只可惜自己上不了树,到树上去摘更多!
现在,这个尼姑又走进了她的桃园,她的茂盛的桃园。
然而,阿毛张一张眼睛,尼姑不见了。
阿毛心里空空的,什么也没有想,只晓得她自己是病了。
“阿毛,不说话,一下子就睡着了。”
王老大就闭了眼睛去睡。但还说一句一一
“要什么东西吃,明天我上街去买。”
“桃子好吃。”
阿毛并不是说给爸爸听,但这是一声霹雳,爸爸的眼睛简直呆住了,猛然张开。桃子,一一王老
大为了桃子同人吵过架;成千成万的桃子逃不过他的手掌,他一口也嚼得一个。但今天才听见这
两个字!
“现在哪里有桃子卖呢?”
窗孔里射进来月光。王老大睡不着。月光居然会移动,他的空酒瓶放在一角,亮了起来。
王老大恨不得翻身起来一脚踢破它,他的世界就只是这一个瓶子一一踢破了什么也完了似的!
王老大挟了酒瓶走在街上。
“十五,明天就是十五,我要领我的阿毛上庙去烧香。”
他低头丧气地这么说。
自然,王老大是上街来打酒的。
“桃子好吃,”阿毛的这句话突然在他的心头闪起来了,一一不,王老大是站住了,街旁歇着一
挑桃子,鲜红夺目得厉害。
“你这是桃子吗!?”王老大横了眼睛走上前问。
“桃子拿玻璃瓶子来换。”
王老大又是一句:
“你这是桃子吗!?”
同时对桃子半鞠了身,要伸手下去。
桃子的主人伸下手来保护桃子,拦住王老大的手一一
“拿瓶子来换。”
“拿钱买不行吗?”王老大抬了眼睛,问。但他已经听得背后有人嚷一一
“就拿这一个瓶子换。”
一看是张四。张四笑嘻嘻地从王老大的胁下抽出瓶子来:
“喂,就拿这一个瓶子换。”
“真要换,一个瓶子也不够。”
张四早已瞧见了王老大的手心里有十好几个铜子,道:
“王老大,你再给他几个铜子。”
王老大觉得这情景,简直是在自己桃园卖桃子的时候一般模样。
“我把我的铜子都给你行吗?”
“好好,我就给你换。”
卖桃子的收下了王老大的瓶子,张四笑嘻嘻的把王老大的剩余铜子接到手上,一溜烟跑了。
王老大捧了桃子,朝回头的路上走!桃子一连三个,每一个一大片绿叶,王老大小心得不敢抬头
了。
“王老大,你这桃子好!”路上的人问。
王老大只是笑。
围拢来四五个孩子,王老大道:
“我替我阿毛买来的。我阿毛病了要桃子。”
“这桃子又吃不得哩。”
王老大的欢喜走脱了不少,然而还是笑一一
是的,这桃子吃不得,王老大似乎也知道!但他又低头看了桃子一看,想叫这桃子吃得!
“我拿给我阿毛看一看……”
乒乓!
“哈哈哈,桃子玻璃做的!”
“哈哈哈,玻璃做的桃子!”
孩子们并不都是笑。桃子是一个孩子撞跌了的,他,他的小小的心儿也没有声响的碎了,同王老
大双眼对双眼。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将桃园置于刑场附近,给人一种肃杀之感,点明了桃园“孤单”的原因,也为全文奠
定悲凉的情感基调。
B.第四段中阿毛的心理描写具有很强的跳跃性,突出了阿毛感情细腻、敏感的特点以及对母
亲的深切思念。
C.“王老大一门闩把月光都闩出去了”,第二个“闩”字将可视的月光变得几乎可触可感,
显得真实而形象生动。
D.小说按时间顺序展开,从阿毛生病到给尼姑吃桃再到王老大买桃,在平实无奇的叙述中隐
藏着深沉的悲悯情怀。
8.与王老大“买桃”相关的情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桃子好吃”,阿毛近乎梦吃之语,成了王老大买桃的缘由,推动情节发展。
B.张四的行为,既与前文呼应,也表现出王老大在现实社会受人欺凌的悲惨处境。
C小说多次写王老大的“笑”,突出他花了所有钱为阿毛买桃后的满心欢喜之情。
D.小说以玻璃桃子被小孩撞碎结束全篇,具有隐喻意味,留给读者以回味的空间。
9.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桃子”这一意象的丰富意蕴。
10.在论及《桃园》时,曾有“冲淡中有哀愁”的评价,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周赧王)三十一年,燕王悉起兵,以乐毅为上将军。秦尉斯离帅师与三晋之师会之。赵王以相
国印授乐毅,乐毅并将秦、魏、韩、赵之兵以伐齐。齐滑王悉国史之众以拒之战于济西齐师大败
乐毅还秦韩之师分魏师以略宋地部赵师以收河间身率燕师长驱逐北剧辛曰:“齐大而燕小,赖诸
侯之助以破其军,宜及时攻取其边城以自益,此长久之利也。今过而不攻,以深入为名,无损于
齐,无益于燕,而结深怨,后必悔之。”乐毅曰:“齐王伐功矜能,谋不逮下,废釉贤良,信任
谄谀,政令戾虐,百姓怨怨。今军皆破亡,若因而乘之,其民必叛,祸乱内作,则齐可图也。若
不遂乘之,待彼悔前之非,改过恤下而抚其民,则难虑也。”遂进军深入。齐人果大乱失度,滔
王出走。乐毅入临淄,取宝物、祭器,输之于燕。燕王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为昌国
君,遂使留徇齐城之未下者。齐王出亡之卫,卫君避宫舍之,称臣而供具。舍食皆备,而齐王不
逊,卫人侵之。齐王去奔邹、鲁,有骄色,邹、鲁弗内,遂走莒。楚使淖齿将兵救齐,因为齐相。
淖齿欲与燕分齐地,乃执渭王而数之曰:“千乘、博昌之间,方数百里,雨血沾衣,王知之乎?”
B:“知之。”“赢、博之间,地诉及泉,王知之乎?”曰:“知之。”“有人当阚而哭者,求
之不得,去则闻其声,王知之乎?”曰:“知之。”淖齿日:“天雨血沾衣者,天以告也;地诉
及泉者,地以告也;有人当阙而哭者,人以告也。天、地、人皆告矣,而王不知诫焉,何得无诛!”
遂弑王于鼓里。
荀子论之日:“国者,天下之利势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
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极也,索为屿末,不可得也。齐渭、宋献是也。故
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四》)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齐渭王悉国中之众/以拒之战于济西/齐师大败/乐毅还秦韩之师/分魏师以略宋地/部赵师以收
河间/身率燕师/长驱逐北/
B.齐滑王悉国中之众/以拒之战于济西/齐师大败/乐毅还秦韩之师/分魏师以略宋地/部赵师以收
/河间身率燕师/长驱逐北/
C.齐港王悉国中之众以拒之/战于济西/齐师大败/乐毅还秦韩之师/分魏师以略宋地/部赵师以收
/河间身率燕师/长驱逐北/
D.齐渭王悉国中之众以拒之/战于济西/齐师大败/乐毅还秦韩之师/分魏师以略宋地/部赵师以收
河间/身率燕师/长驱逐北/
1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黜,贬斥,与《谏太宗十思疏》中“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的“黜”含义相同。
B.飨,文中是犒劳的意思,与《鸿门宴》中“旦日飨士卒”的“飨”含义相同。
C.阙,古代王宫、祠庙门前两边的高建筑物。后来引申为帝王所居之处,朝廷。
D.匹夫,泛指平民百姓,普通人;也可指逞勇而无谋的人。文中的意思是后者。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毅统一指挥秦、魏、韩、赵联军打败齐军。剧辛认为这是他国帮助的结果,应做长远打
算,尽快攻取边境城池。
B.乐毅没有采纳剧辛建议,而是率领军队逼走了齐潘王,攻入临淄,抢夺宝器运回燕国,最
终占领了齐国全部土地。
C.齐渭王态度傲慢不逊,被卫国人攻击,只好赶赴邹地和鲁地,却又因面带骄色,不被收留
接纳,最后只得投奔莒。
D.救援齐滔王的楚将淖齿想与燕国瓜分齐国的土地,于是抓住齐渭王,数说他面对警告不知
悔改,在鼓里杀死了他。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
②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15.乐毅坚持深入进军齐国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9.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龙吟曲•陪节欲行留别社友
史达祖②
道人越布单衣,兴高爱学苏门啸久有时也伴,四佳公子,五陵年少。歌里眠香,酒酣喝月,
壮怀无挠。楚江南,每为神州未复,阑干静、慵登眺。
今日征夫在道。敢辞劳、风沙短帽。休吟稷穗©,休寻乔木,独怜遗老。同社诗囊,小窗针线,
断肠秋早。看归来,几许吴霜染鬓,验愁多少。
【注】①《绝妙好词笺》云:“按梅溪曾陪使臣至金,故有此词。”②史达祖,字邦卿,号
梅溪,汴(河南开封)人,早年任丞相韩佗胄幕僚。③苏门啸:阮籍曾登苏门山而长啸,以
此喻高士情趣。④稷穗:出自《诗•王风•黍离》诗句“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1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门啸”和“歌眠酒酣”代指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前者是仰慕高士的隐逸和狂放,后
者是陪伴贵族子弟的豪奢生活。
B.“风沙短帽”指冒着风沙去往北方作万里之行,以“敢辞劳”三字,表达了自己是公务在
身、不得不行的万般无奈意绪。
C.“同社诗囊”和“小窗针线”写出了两种情感,前者是写诗社朋友结社吟诗的友情;后者
写妻子拈线缝衣伴读书的深情。
D.下阕的结尾以“吴霜染鬓”写久居江南而年华老去,“验愁多少”写两鬓白发见证了自己
青春年华已经悄然流逝的愁情。
17.诗人抒情至深,常会表现为长歌当哭、泣极反笑甚至正话反说的深沉蕴藉。作者作为南
渡名士,在词中是如何表现这般深情的?请结合本词上下阕的内容进行分析。
五、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在《陈情表》中描写“祖孙二人"关系亲密、难以分离的句子是“,”
这也是他请辞的主要原因。
(2)《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随着夜风的吹拂而不断移动的景象的句子
是:“,。”
(3)柳永《望海潮》中描绘了杭州西湖国泰民安的图景,其中描写弦歌乐声日夜不息的两句是
“,”。而姜夔在《扬州慢》中也用“"一句从声音的感受方面表
达出劫后空城的凄清悲凉。
(4)心非木石岂无感?o
(5),樽酒家贫只旧酷。
(5)落木千山天远大,。
(6)矮纸斜行闲作草,。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作书之法,在能放纵,又能攒捉。每一字中,失此两窍,
便如昼夜独行,全是魔道矣。"放纵,指解开绑缚,任其自适;攒捉,意为“约束收敛”,
就是常说的“收得住”。
董其昌的这段话予人深思,你对“收”与“放”的关系又有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生活说说你
的想法,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800字。
七、其他(本大题共3小题,共10.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鹤舞金沙,再惊世界殊!2022年底,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一一白鹤滩水电站经过半个多
世纪的构想、设计和建设终于①,全面投产。它成为继三峡工程开启中国水电恢弘篇章之后的又
一标志性工程。回首过往,它的建设战胜了各种②:复杂的地质结构,恶劣的自然环境,难度极
高的双曲特高拱坝……伴随水电站建设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机电专家们冒严寒,顶酷暑,在建设
工地上把青春理想融入水电报国的实践,把论文写在机电安装的工地上,攻坚克难,拧成“一
股绳”,下好“一盘棋”,在团结奋斗中追求创新和超越。“中华儿女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J
白鹤滩水电站啊,你让高山低头,给河水赋能,你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骨干电源,河中国水电
且1领全球的又一张,“国家名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新篇章。今天的中国,是梦想接连实
现的中国。这一切,凝结着无数人的辛勤付出和汗水。点点星火,汇聚成炬,这就是中国力量!
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
22.文中对白鹤滩水电站的称呼由“它”到“你”,人称的转换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
析。
答案和解析
I.【答案】D
【解析】D.“鲁迅主要从'善'的角度进行诱导,沈从文则从'恶’的角度加以摧毁,鲁迅重在
对完美人性的颂扬,沈从文重在对病态人格的否定”错误,鲁迅主要从“恶”的角度加以摧毁,
沈从文则从“善”的角度进行诱导,鲁迅重在对病态人格的否定,沈从文重在对完美人性的颂扬。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熟悉题干涉及的课文,仔细比对各个选项,
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解答对文本赏析的选择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
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
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
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
点,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
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2~6.【答案】B、D、B、、
【解析】(1)B.“国际学术界潜心研究的中华文明探源课题”错误。“国际学术界”只是持续关
注研究课题而不是潜心研究,且实证我国文化史、文明史的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
故选Bo
(2)A.“高等级建筑和墓葬精美玉石器和陶器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中华文明进步的表征”错误。
根据材料二第3段“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公元前3500年前后的这段时间,可以视为中化发明的‘曙
光初现的形成期”可知,新石器时代中华文明还没有形成,更淡不上进步,“高等级建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林芝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库
- 农业银行员工激励与合规文化培育
- 信息技术与小学写作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
- 以家庭为基础的孩子情绪教育创新路径
- 农村家禽养殖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 从传统建筑到绿色建筑的转型之路-以小区为例
-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ab卷
- 健康饮食塑造幸福人生
- 企业安全文化与员工福利的协同发展
- 创新教学方法在小学生法治意识培养中的应用
- 出现临床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品管圈鱼骨图柏拉图对策拟定
- 肿瘤VTE预防与治疗
- JGT188-2010 混凝土节水保湿养护膜
- 外研社英语教材(一年级起点版)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 《经纬网的应用》课件
-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
-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1-2022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 啦啦操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西安体育学院
- 概率论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宁波大学
- 基于费托合成的天然气制合成油工艺技术综述
- 招商银行-陈翔老师-基于数据驱动的招行数字化应用实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