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1月语文试卷分类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比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这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最繁荣最强大的文明体屹立于世。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中华文明长期的大一统传统,形成了多元一体、团结集中的统一性。“向内凝聚”的统一性追求,是文明连续的前提,也是文明连续的结果。团结统一是福,分裂动荡是祸,是中国人用血的代价换来的宝贵经验教训。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在人际关系中以他人为重。倡导交通成和,反对隔绝闭塞:倡导共生并进,反对强人从己:倡导保合太和,反对丛林法则。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摘自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一些意见认为,1949年前后的中国历史文化中断了,不存在连续性了。大概是因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制度等等与1949年前的中国完全不同,从中找不到历史的连续性。这种意见只是皮相之见。不了解中国的历史,不了解中国历史背后的文化支撑,是看不到中国历史的本质的。创新与改革是始终围绕中国历史进行的,中国历史、中华文明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
中国历史,从原始社会进入文明起源,历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是不断变化的。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稳定,经历的时间很长,具体的社会制度如政治制度、土地制度、国家的组成方式,历朝也不完全相同。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它的社会制度与清朝以前的也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社会性质、国家性质、社会制度、土地制度与历代不同,这是中国历史的正常发展,反映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突出的创新性与历史连续性。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极大的创新,不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断裂。这种制度创新寓于中国历史文化的连续性之中。我们看中国历史文化的连续性,要看是否保持了国家大一统局面,是否保持了中央集权制度,是否保持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否保持了意识形态一致性,是否推动了社会发展进步,看是否提高了人民的福祉人民群众是否满意。
中华文明中的民本思想是可贵的,孟子“民为贵”思想,李世民载舟覆舟思想,郑板桥一枝一叶总关情,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对这一思想有了创新,我们的国家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为人民服务"表明了党和国家宗旨;我国重视孝文化,古有“二十四孝”,新中国成立后,并未中断,创新出了“新二十四孝";京剧、昆剧、沪剧等,新中国后都有了新发展;考试选拔人才、服饰文化也有继承与发展……这怎能说1949年前后的中国历史文化中断了、不存在连续性了?
(张海鹏《对国外有关中国历史文化中断的驳议》,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民族始终以创新精神不断创造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B.中族倡导保合太和,反对丛林法则: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使得中华文明具有和平性。
C.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它的社会制度与清朝以前的也不同,这与新中国推翻旧制度、走社会主义道路都属于创新,不是历史文化的中断。
D.以孟子“民为贵”思想、李世民载舟覆舟思想等为代表的民本思想,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有了新发展,“为人民服务"就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牢固凝聚,这凝聚是文明连续的结果,中华文明的统一性还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等信念。
B.当今国际形势动荡不安,中国不会趁人之危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也绝不搞对抗、搞文化霸权、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C.认为1949年前后中国历史文化中断了、不存在连续性的观点,是皮相之见,在中国历史、中华文明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事实面前站不住脚。
D.如果我们国家出现了像东汉中央集权制度崩溃的情形、三国时期魏蜀吴群雄纷争的分裂局面,那么,中国历史文化就中断了,就没了连续性。
3.下列选项,与鲁迅《拿来主义》的“拿来"思想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
B.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
C.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
D.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
4.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4分)
5.语文老师要你写一段文字,先借用苏洵《六国论》开头“虚拟论敌”的方式提出论点,然后用材料二中的一个事例采用归谬法来驳斥你提出的论点,最后得出“新中国成立后,历史文化未中断,有连续性"的结论。(6分)
江西省新余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l(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即所谓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
简单说来,这就是人的觉醒。它恰好成为从两汉时代逐渐脱身出来的一种历史前进的音响。在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能有这种觉醒的。文艺和审美心理比起其他领域,反映得更为敏感、直接和清晰一些。
《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李诗(东汉无名氏文人假托李陵所作的三首抒情诗,及假托苏武所作的四首诗,被人们合称为苏李诗),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开一代先声。它们在对日常时世、人事、节候、名利、享乐等等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在这种感叹抒发中,突出的是一种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
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他们唱出的都是同一哀伤,同一感叹,同一种思绪,同一种音调。可见这个问题在当时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上具有重要的位置,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
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着。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而它们正是在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从经术到宿命,从鬼神迷信到道德节操的怀疑和否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也就是说,以前所宣传和相信的那套伦理道德、鬼神迷信、谶纬宿命、烦琐经术等等规范、标准、价值,都是虚假的或值得怀疑的,它们并不可信或无价值。只有人必然要死才是真的,只有短促的人生中总充满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哀伤不幸才是真的。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抓紧生活,尽情享受呢为什么不珍重自己生命呢表面看来似乎是无耻地在贪图享乐、腐败、堕落,其实,恰恰相反,它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深刻地表现了对人生、生活的极力追求。生命无常、人生易老本是古往今来一个普遍命题,魏晋诗篇中这一永恒命题的咏叹之所以具有如此感人的审美魅力而千古传诵,也是与这种思绪感情中所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不可分的。
从黄巾起义前后起,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接着便是战祸不已,疾疲流行,死亡枕藉,连大批的上层贵族也在所不免。“徐(干)陈(琳)应(场)划(桢),一时俱逝”,荣华富贵,顷刻丧落,曹丕曹植也都只活了四十岁……既然如此,而既定的传统、事物,功业、学问、信仰又并不怎么可信可靠,大都是从外面强加给人们的,那么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突现出来了,如何有意义地自觉地充分把握住这短促而多苦难的人生,使之更为丰富满足,便突现出来了.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副减)
材料二:
如果将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都称作乱世,也许并不过分。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创作很自然地形成一些共同的主题。其中之一就是生死主题。
生死主题主要是感慨人生的短促、死亡的不可避免,以及表现如何对待生、如何迎接死的思考。在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中已有不少感叹生死的诗歌,《薤露》《蒿里》之作,以及“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等诗句,可以说是这类主题的直接源头。魏晋以后,生死主题越发普遍了,曹丕的《与吴质书》很真切地表现了当时带有普遍性的想法:“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他因疾疫造成众多亲故死亡而深感悲痛,由此想到少壮当努力成就一番事业,又想秉烛夜游及时行乐。生与死是一个带有哲理意味的主题,如果结合人生的真实体验可以写得有血有肉,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拟挽歌辞》)“春草暮今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江淹《恨赋》)如果陷入纯哲学的议论又会很枯燥,如东晋的玄言诗。
对待人生的态度无非四种:一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及时勉励建功立业;二是增加生命的长度,服食求仙,这要借助药;三是增加生命的密度,及时行乐,这须借助酒;第四种态度,是不以生死为念的顺应自然的态度。诗人不再是一个自叹生命短促的渺小生灵,他具有与“大化"合一的身份和超越生死的眼光,因此这类诗歌便有了新的面貌。
(节选自衰行南《中国文学史》,有删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诗人的活动和观念时常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谦纬宿命论,那么对生死存亡的思考就不可能出现。
B.东汉末至魏晋诗歌中突出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悲伤,这是人的觉醒在文艺和审美心理领域的表现。
C.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大体是乱世,在这样的历史时期文学创作上出现生死主题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D.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中,诗人的第四种态度不再固于生死,而是顺应自然,因此这一类作品便有了新的风貌。
高三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诗十九首》以及苏李诗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时间的跨度上,也体现在群体的广度上。
B.魏晋时期之所以会产生出新的世界观人生观,是这个时期的人们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怀疑和否定的结果。
C.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诗人们对待人生的态度中,我们可以想见,酒和药在文人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D.材料二以曹操、陶渊明、江淹的作品和东晋玄言诗为例,说明“因为对生死主题有了真实的生命体验,作品往往能有血有肉”。
3.最能体现材料二中所提到的“对待人生的第四种态度"的一项是(3分)
A.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B.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C.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
D.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4.请简述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请以曹操的《短歌行》为例,说明它如何体现了材料一中画线句子的观点。(6分)
江西省吉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2012年10月,飓风“桑迪”袭击了英国纽约市和新泽西州,随之而来的是公众对飓风的关注。人们都想知道这场风暴为什么能在如此靠北的位置产生如此强大的破坏力。数月后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当年早些时候大量北极海冰融化,形成的大片开放水域吸收了更多太阳辐射,这可能加剧了“桑迪"的猛烈程度——然而这种联系仅仅被描述为“一种较合理的可能机制”。
分析方法的进步使科学家更容易分离出气候变化的影响。在21世纪头几年,很少有机构拥有可以运行包含大量数据的气候模式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如今,研究人员在家中通过云服务就可以用笔记本电脑完成这项工作,甚至还可以将多个模式组合起来多次运行,从而提高结果的可信度。气候模式本身的准确性也普遍提高了,比如分辨率越来越高,这使其能更精准地提供特定位置的信息。
随着归因领域的发展,出现了两种研究方法。其中一种被称为概率性事件归因,用于估计人类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增加了某种极端天气事件(例如热浪)的发生概率。科学家会用数值模式模拟极端天气事件,给它预设一个没有发生气候变化的情景,再对比气候变化场景下的模拟结果,从而确定排放增加等因素是否会提高特定极端事件的发生概率。
作为对比,另一种方法重在探寻因果关系或“故事线"。这种方法会针对特定灾害提出问题,比如气候变化是否使得某一场暴雨的降水量剧增?研究者会通过热力学的变化给出答案,比如温暖的空气含有更多的水蒸气,从而导致降水量增加。
特伦伯思是“故事线”方法的早期支持者之一。他指出,起初这两种方法之间的科学辩论非常激烈。随着时间的推移,两派人士逐渐意识到这两种方法其实可以互补。“在理想情况下,你两种方法都应该做,"奥托说,“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结合这两种方法,就能告诉政策制定者,道路和桥梁是否需要应对更强的降水,也可以告知应急管理人员,由于暴风雨,他们将来需要以什么样的频次限制这些道路和桥梁的通行。
2017年,飓风“哈维"在美国休斯敦地区停留数天之时,归因领域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当时,飓风给这一地区带来了高达150厘米的降水量,远远超过了过去的纪录。特伦伯思发现,当时墨西哥湾温度极高的海水比正常情况下产生了更大的蒸发量,直接导致了过多的降水。另一方面,奥托和同事也进行了独立的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变化致使降水量增加了15%。特伦伯思认为,处于飓风易发地区的政府,需要为更大规模的洪水制定应急预案,包括升级疏散路线,调整建筑规范和改造电网等。
为了确定哪些灾害事件值得投入精力,WWA(“世界天气归因”)为不同类型的极端天气事件制定了评价标准,以评估每一个事件可能产生的人道主义后果。比如对于热浪,就要考虑与之相关的死亡情况,考虑受影响地区是否为人口密集区,以及当地是否过于脆弱。WWA倾向于研究那些会对更多人造成伤害的事件,但也在努力覆盖更多样的地区。南美洲的热浪则引起了团队的注意,因为它符合WWA对值得关注的热浪的几个评判标准:夏季一开始就出现了破纪录的高温,并且受影响的地区很脆弱。
WWA团队必须高效评估每一个极端天气事件。奥托后来告诉我,对于每一项归因研究,他们都需要找到量化的方式.对于热浪,该团队常常通过一段时间内超过某个阈值的温度纪录来定义。干旱则更为复杂.因为它可以用许多方式来定义,如缺乏降雨、土壤湿度降低或地表水位下降等。而每一种定义方式又可能对应多个变量。奥托说:“如果温度非常高,蒸发就会很快,这会导致河流流量降低,从而对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仅仅从降雨量上看,是无法捕捉到这些影响的。"
在接下来的几周内,科学家使用了五种不同的数值模式来比较当今与工业革命前的气候条件。他们重点关注了12月初最热的一个星期,发现气候变化使这次热浪的发生概率增加了60倍。阿根廷的温度升高了约1.4℃。已经有研究表明,这种变化可能会增加5.7%的热相关死亡风险。WWA在2022年12月末公布了这些结果,随后,又一场热浪再次席卷了阿根廷。“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创纪录的高温事件,甚至发生在南半球夏季正式开始之前。这太不正常了。”该组织表示。
WWA在气候研究领域脱颖而出,主要因为它愿意直面极端天气事件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即使是降雨量的微小变化,"WWA认为,“也会影响本就捉襟见肘的食品供应。”由于数据本身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该团队尚无法确定降雨的变化是否受到了气候变化的影响,但WWA警告称,该地区“十分脆弱,很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对全球粮食安全的影响"。
(摘编自洛伊丝·帕什利《气候归因:量化自然灾害真凶》,杜怡心译)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飓风“桑迪”袭击美国靠北的地方令人惊奇,科学家认为原因可能是,此前曾有大量北极海冰融化,形成的水域吸收了更多的太阳辐射。
B.“给它预设一个没有发生气候变化的情景"中的“它”.指的是造成飓风、热浪、暴雨、极端干旱等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极端天气事件。
C.气候归因有两种研究方法,即概率性事件归因和“故事线",起初这两种方法之间的辩论非常激烈,后来研究人员发现这两种方法可以互补。
D.对于每一个极端天气事件,世界天气归因团队都要找到量化的方式,而通常的做法是通过一段时间内超过某个阈值的温度纪录来定义。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第一段的内容可以看出,当一起极端天气事件超出了常见的范围时,人们就想知道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这是气候归因研究产生的前提。
B.“归因领域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可能是因科学家在研究飓风“哈维"带来远超纪录的降水时,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当时温度极高的海水。
C.“制定了评价标准”以评估“可能产生的人道主义后果",可见防范自然灾害需要量化极端天气事件,以评估可能产生的灾害并提前预防。
D.研究极端天气事件并进行正确的归因,是为了了解气候变化是否影响到了降雨量的变化,因为降雨量的变化会影响到捉襟见肘的食品供应。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2023年5月中旬,意大利北部艾米利亚-罗马涅地区遭暴雨侵袭,部分城镇36小时的降雨量已超过500毫米,洪水造成超过3.6万人背井离乡。
B.2023年6月,波多黎各遭遇高温热浪天气,气温一度高达52℃,当地超市的电风扇、充气泳池等成为热销品。气象学家指出,高温天气已经“危及生命”。
C.2023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来袭,北京市气象局采用循环数值预报系统准确预报了北京会有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各有关方面提前做好了应对准备。
D.加拿大2023年累计发生近6500处野火火灾,截至9月底仍有约900处在燃烧,主要在西部地区。超过20万人因野火被疏散,8名消防员丧生。
4.请根据文本简要说明可能加剧飓风这种极端天气的危害性的因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气候归因具有重要作用?请根据文本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西省上饶市六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伟大的地质学家查尔斯·莱尔的工作为第三纪①概念的确定奠定了基础。第三纪从新生代②开始一直延续到第四纪③冰河时期到来之前。还有一些学者将新生代分为两个大致相当的时期,即古近纪(距今6500万~2400万年)和新近纪(2400万年前至今)。在新生代的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环境变化发生在中始新世到早渐新世之间,并且与任何时代的界线都不吻合,这一点多多少少让人难以理解。新生代地质时期(包括古近纪的3个地质时期)的确定以及后来对地层的进一步划分使人们对地球的这一历史阶段所发生的环境变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②发生在白垩纪与古近纪之交的恐龙大灭绝事件彻底改变了陆生脊椎动物群落的组成,此前被恐龙占据的生态位一下子向其他动物敞开了大门。哺乳动物取代了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恐龙的地位。不仅如此,进入古近纪以来,哺乳动物还开创了地球上前所未有的生态位。这些特化的类群包括食蚁动物、食草动物和啮齿动物等,它们都是由陆生哺乳动物分化而来的。很多这些看上去样子奇特的动物的出现正是为了填补由灭绝动物空出的生态位。然而,在重新填补过程的早期阶段,演化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具有各种身体结构和适应性的动物类型。
③混乱的哺乳动物演化不仅发生在陆地上,还发生在海洋里——鲸正是在古近纪出现的。鲸是由古近纪早期踝节类动物中一种叫作“中兽”的肉食性哺乳动物演化而来的。最早的鲸化石发现于巴基斯坦和埃及的早、中始新世地层。不仅如此,古近纪的海洋还见证了脊椎动物演化的其他重大事件,包括现代鲨鱼的繁盛。虽然鲨鱼的软骨很容易被分解,但是它们的坚硬牙齿可以形成精美的化石。因此,爱好者和专业人士一直热衷于收集古近纪的鲨鱼牙齿化石。
④17世纪中叶,丹麦医生尼古拉斯·斯丹诺在解剖鲨鱼头部时,注意到几个世纪以来在马耳他岛上发现的“舌石"与鲨鱼的牙齿非常相似。在1667年出版的《鲨鱼头部解剖》一书中,斯丹诺提出“舌石”其实就是葬送在《圣经》故事所述的洪水中的远古鲨鱼的牙齿,他的理论流露出现生生物死亡后其结构可以保存为无生命的化石的观点。斯丹诺这位医生应该说是世界上第一位古脊椎动物学家。而如今,我们对当年给予斯丹诺灵感的古近系岩层的重要性又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⑤古近纪剧烈的气候变化一直没有停歇,尽管有所波动,但从古近纪开始,全球气候进入了长期凉爽的阶段在古新世,全球气候开始变冷之后,从古新世到始新世过渡的时期全球气候又曾出现过短暂的回暖.这次回暖与印度洋板块和亚洲板块从晚古新世到早始新世(距今5600万~5100万年)的碰撞息息相关这段回暖期也成为最近5.5亿年来地球上最温暖的时期之一。紧接着,全球气候又从晚始新世的温室效应迅速过渡到了早渐新世的冰室效应,
⑥白垩纪印度洋板块的向北漂移引发了大规模的火山活动,直到印度洋板块与巨大的亚洲板块碰撞,这些火山活动才逐渐平息由于大陆边缘抬升使深海沉积物中的有机物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一事件进而导致了中始新世全球气温的升高。所谓的二氧化碳来自海洋中浮游生物、鱼类以及微生物的遗骸。这一事件削弱了部分海洋的碳汇效应,同时大气中增加的二氧化碳又加剧了温室效应。根据现代地质学理论,发生在古新世到始新世过渡时期的全球变暖是由多种因素而不是单一因素触发的。除了印度洋板块和亚洲板块的碰撞,还包括由格陵兰与北美和欧洲大陆分离引起的北大西洋的火山活动以及海洋中有机物生产率的提高等其他因素;而由火山活动引起的高纬度地区的海水升温进一步削弱了大气环流。
⑦从古新世到整个始新世,全球气候都比较温和,各地区差别不大。因此,北美洲西北部、德国南部、伦敦甚至整个英格兰的气候都与今天中、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气候相似。在这些地区发现的植物化石包括木兰、柑橘、月桂、鳄梨、黄椲、樟树、腰果树、阿月浑子树、杧果以及其他热带藤蔓植物。这里的气温也常年稳定在20~25摄氏度,全年的气温波动不超过10摄氏度。三角洲地带生长着茂密的森林以及缠绕着藤蔓植物的树木,河水在广阔的冲积平原上蜿蜒流淌,这一切都与今天亚马孙平原的三角洲没什么区别。这一时期的水椰和苏铁植物化石更是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葱翠。
⑧尽管草本植物在古生代末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直到渐新世末期它们才从沼泽和林地等最初的生境中扩散开来并走向繁盛。这一过程与植物抵抗植食性动物取食的能力密不可分。换句话说,植物需要演化出快速且可靠的繁殖方式。只有当植物演化出风媒传粉的能力而不再仅仅依靠昆虫传粉时,它们才开始了快速扩散并形成辽阔的草原。
(摘编自理查德·穆迪等《地球生命的历程》,王烁、王璐译)
【注】①第三纪:是新生代的最老的一个纪,包括古近纪和新近纪。②新生代: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地质时代,包括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古近纪又包括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③第四纪:是新生代最新的一个纪,包括更新世和全新世。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地质学家查尔斯·莱尔提出了“第三纪"的概念,第三纪是新生代中最老的一个纪,与第四纪一同包含在新生代之中。
B.一些学者将新生代分为古近纪和新近纪,这与“第三纪”的提出并不冲突。不管哪一时期,都是地球漫长生命演化过程中一个小的阶段。
C.随着恐龙的大灭绝,地球上演化出具有各种身体结构和适应性的动物类型,比如食蚁动物、食草动物和啮齿动物等。
D.在新生代中的古近纪这一时期,发生了哺乳动物取代恐龙、气候由变冷到变暖再到变冷、草本植物快速扩散等事件。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哺乳动物在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恐龙灭绝后,取代了它们的地位,填补了生态位。
B.从发现的最早的鲸化石看,哺乳动物鲸至少在古近纪的第二阶段就生活在海洋中。
C.白垩纪印度洋板块向北漂移引发的大规模火山活动,是导致恐龙灭绝的直接原因。
D.从古新世到整个始新世,全球气候都比较温和,一些地区的气温常年稳定在20~25℃。
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生代最具深远意义的环境变化发生在中始新世到早渐新世之间,第①段只是将其当代问题提出,下文并未论及。
B.文中提到丹麦医生尼古拉斯·斯丹诺关于“舌石"化石的研究成果,意在突出他是世界上第1位古脊椎动物学家。
C.中始新世全球气温升高与印度洋板块向北漂移引发火山活动、深海沉积物中的有机物释放大量二氧化碳等密切相关。
D.第⑦段举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中发现大量植物化石的例子,充分说明了“从古新世到整个始新世,全球气候都比较温和”的观点。
4.下列有关此篇文章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中多处使用了括号,这些括号都起到了解释或补充说明的作用,可以帮助读者更具体地了解与新生代有关的信息。
B.“多多少少"“进一步”等副词以及“不仅……还"“尽管……但”等关联词语的使用,增强了文章语言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C.作为一篇带有学术性质的科普文章,作者在说明地球发展演化中的某些特点时,与今天地球相关情况作比较,易于读者理解。
D.文章在说明地球生命的发展历程这一中心话题时,注重文章的层次结构,总体上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行文脉络清晰。
5.达尔文在《自然选择的证明》中说:“如果动植物确有变异,不管这一变异是多么微小和缓慢,只要其变异或个体差异在某一方面有益于自身发展,它们为什么不会通过自然选择将其保存和积聚起来,即所谓最适者生存呢"请结合达尔文的这句话,谈谈你对文章第⑧段内容的理解。(6分)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游戏是快乐的,这种快乐在释放用户主体性的数字时代得到充分体现,从人们对文学的消费活动来看,它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一种基于玩乐心理的游戏。
英国学者威廉·斯蒂芬森主张从游戏范式来理解传播,认为大众传播研究严重忽视游戏元素,应从传统信息理论走向游戏理论。受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传统传播效果研究,将信息刺激与受众反应之间看成线性关系,忽视其个体差异与精神复杂性。在斯蒂芬森看来,用户在传播中是体验快乐的主体,比如人们看报纸,并非必需任务,也无明确目标,而是随心所欲浏览,成为自主性游戏。
斯蒂芬森强调从信息范式走向游戏范式,这种范式转换显然在当下具有很大阐释力。当代社会是闲暇社会,网络兴起后,数字化休闲更是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聊天、角色扮演、自拍展示、操控、互动、恶搞、玩梗……网民种种行为都带有游戏性。斯蒂芬森所在的时代还没有网络,传播中的游戏行为主要基于想象,而现在人们可以充分互动、操作,更有参与、行动的游戏感。这也表现在文学上,网民对文学的态度主要基于游戏心理,对文学的阅读、“代入”、戏仿、分享、玩梗、吐槽,以及二次创作,主要是为了“好玩"。需要注意的是,游戏性并不限于娱乐性较强的大众文学的消费活动,而是指整个数字时代的文学,不管是大众文学还是精英文学,只要它在网上消费时,都会出现游戏行为,比如传统经典《红楼梦》,网络上有大量关于它的角色扮演、玩梗与二次创作,又比如超文本文学、超媒体文学,对它们的阅读与互动本身就带有游戏性。
文学消费活动的游戏化实际上是历史趋势。游戏与艺术、文学的游戏性与社会性早期处于交融状态,此后开始分离,或强调文以载道,或走向感官游戏。书面文化制约了交互的游戏性,不过也有一些文学实验试图突出读者的主动性,尤其是后现代文学让阅读走向游戏化。在理论上,读者反应批评、接受美学、阐释学、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都将游戏视为开放性文本的原型。数字技术兴起后,人们可以随意操作文本,文学消费进一步凸显了游戏性。
数字时代文学消费的游戏性不只在于读者与文本的关系,还在于主体之间的群体交往。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的不同在于,论坛环境可以随时交流,社交媒体强化了这种倾向,人们边看故事边讨论,实现了“沉浸”与“交互"两者转换的自由。“文本作为游戏”概括的是后结构主义文本理论及实践,如果说作为“世界"的文本主要是大众化文本,作为“游戏”的文本则是精英化的超文本、视觉诗歌、后现代小说等。然而数字时代并不只是后现代小说、超文本的精英文学,也可能是中国网络文学、日本轻小说这种流行文艺,后者具有二元性:一方面不是精英文学,而是大众化文本;另一方面又非传统“沉浸"式欣赏,而是因社交而不断打破沉浸,具有游戏性。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传统文论也有“以文为戏”的说法,并提供了西方理论之外的思考路径。“以文为戏"的说法源自中唐,韩愈在《毛颖传》中为毛笔写传记,裴度批评了这种游戏写作:“不以文立制,而以文为戏。”经后世学者阐发,“以文为戏"渐成中国文论重要概念。“以文为戏”就是以游戏态度对待阅读与写作。韩愈以史传笔法为毛笔立传,充满戏拟与反讽,读者也心领神会,视其为游戏之作,而韩愈的文人身份与案头化写作,也让“以文为戏"类似于精英化的文本嬉戏。
不过,“以文为戏”还指涉其它情况,被古人用来形容传统文学“跨进跨出"的艺术特征。在《水浒传》第三十回,武松杀了一个丫鬟,另一个见状欲走,却“惊得呆了”。叙述者此时插话:“休道是两个丫鬟,便是说话的见了,也惊得口里半舌不展!"金圣叹评点道:“忽然跳出话外,真是以文为戏。”叙述者的评论打破了沉浸,具有游戏性。脂砚斋在评点《红楼梦》中的“跳出话外"时,同样认为这是文学的游戏化:“又忽作此数语,以幻弄成真,以真弄成幻,真真假假,恣意游戏于笔墨之中。”“跨进跨出"是中国艺术较为突出的特点。中国小说时常有干预叙述,人物视角与说话人视角呈现流动性。这种跨层在中国戏剧、曲艺表演中也相当常见,戏谚“一人多角,跳进跳出”,指的就是这种特点。
中国文学“跨进跨出"的叙述程式,与说唱艺术初始对小说、戏曲的影响有关,这与当下数字媒介重建口头文化经验具有相通性,契合了数字时代社交性、群体性的游戏化消费活动。
(选自黎杨全《“文本作为游戏”:文学的阅读动机与活动机制》,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数字技术兴起后,人们可以随意操作文本,文学的消费活动很大程度上成了一种基于玩乐心理的游戏。
B.斯蒂芬森受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忽视个体差异与精神复杂性,从而将信息刺激与受众反应之间看成线性关系。
C.游戏与艺术早期处于交融状态,此后开始分离,而后在接受美学等理论影响下形成文学消费游戏化的原型。
D.传统文学艺术中的“跨进跨出"是指干预叙事,人物视角与说话人视角呈现流动性,主要出现在小说体裁中。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数字化时代网络阅读环境可以随时交流,这使得文学消费逐渐游戏化,所以在前数字化时代书面文学不具备游戏化特征。
B.书面文化制约了交互的游戏性,但数字技术兴起后,人们可以随意操作文本,“以文为戏”不再有制约性。
C.韩愈的《毛颖传》以史传笔法为毛笔立传,充满戏拟与反讽,所以“以文为戏"是一种针对精英文学的文本嬉戏。
D.中国文学“跨进跨出”的叙述特点,受到说唱艺术的影响,对当下数字媒介重建口头文化可能具有一定的借鉴性。
3.在视频网站上,以下视频标题最能体现“数字时代文学消费的游戏性"的一项是()(3分)
A.《××教授〈西游记〉人物形象解读》
B.《××大学公开课:〈西游记〉孙悟空的性格内涵》
C.《西游局中局——与你一起揭秘红孩儿身世》
D.《细说从头——溯源〈西游记〉故事的原型》
4.结合文本简述中国传统理论中的“以文为戏”和“数字时代文学消费活动的游戏性"的区别。(4分)
5.根据文本内容,阐释下列材料中文学消费游戏化的现象。(6分)
日前,在某地招聘会上,有企业把招聘服务员、洗菜工的广告带进了大学校园,让众多大学生为之感慨唏嘘。有网友吐槽:“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这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共鸣,网络上出现了各种跟贴和评论,有说“少年不识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有说“如果当时的孔乙己脱下长衫,或许他只能当村里的闰土”……一时间,“孔乙己文学"成为网络热潮,无数的年轻人借此来表达高学历却找不到心仪工作的困顿苦闷。
江西省鹰潭贵溪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新高考模拟检测五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1-5题。
材料一:
人类创造的文化,包括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两大部类它们分别发展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科学技术作为最富革命性格的生产力,改造着世界,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为人类提供日益增多的方便与享受,使人类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19世纪以降,尤其是20世纪,相当多的人把科学技术视作全知、全能、全在的救世主,以为所有难题,包括精神、价值、自由都可以经由科学技术获得完满解决。
但由于科学技术是从研究自然界(尤其是物理世界)中抽象出来的一种“物质化”方法,或“非人格化"方法,其应用显然不足以解决人的精神领域的各种问题。用池田大作的语言来说,“科学之眼”自有其限定性,因为“科学的思维法产生了轻视生命的倾向,容易忽视活生生的人的真实风貌",因而有赖人文的思想及方法的补充与矫正。
这首先表现在,对人类的生命意义而言,科学技术的健康走向,有赖人文精神指引。诚然,科技是“价值中立”的,但是作为社会人的科学家却不应是价值中立的。二战期间,爱因斯坦与“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联袂反对使用原子弹,便是从人类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出发的。
科技需要人文文化弥补的又一理由是:科学技术可以提供日益强大、有效的工具理性,却不能满足人类对于政治理念、伦理规范和终极关怀等层面的需求,总之,无法提供人类区别于禽兽的“价值理性”。而现代人类所面临的诸多困扰,往往发生在“价值理性"管辖的领地,发生在“意义危机”频频袭来之际。中国古代优秀的人文传统,尤其是在道德层面,有若干超越性的意义,可以成为文明人类公认的生活准则。诸如不忍之心、羞恶之心、恻隐之心、仁爱之心,都是贯通古今、中外认可的。“人无信不立",何尝不是成熟的现代市场交易所应遵循的经济伦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现代社会人际关系须臾不可脱离的黄金法则。
人文文化的不可或缺,还在于它能够提供人类所心向往之的审美情趣,这便是中国人将其与“礼"并称的“乐”。这种功能并不能用现金额度核算,但对于人类而言是绝对需要的。
从人类整体而论,必须协调发展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对立,是现代社会分工日益细密的产物,但二者间达成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良性互动关系又是完全可能的。费孝通借鉴科学实证主义方法论开展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研究,便是人文学者借鉴科学实证原则的成功一例。
二者之中,人文文化发展尤其需要关注。科学将继续长足进步,这是可以预期的,因为人类创造的“工具理性"已经赢得了无可阻遏的前行势能;而人类的“价值理性”还较为脆弱,我们并未寻找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便是古人所云“礼乐所由起,百年积德而后可兴也",而今天的中国人应当有此“百年积德”的自觉。
(摘编自冯天瑜《两种文化协调发展的随想》)
材料二:
半个世纪前,斯诺《两种文化》一书指出,人文科学知识分子和科技知识分子以及各自代表的文化正日益分化,彼此逐渐疏远,有无法沟通之势。今天,这一隔膜却似乎变薄了。相伴科学而发展的技术已渐渐深入一般人的世界,科学似乎不再是实验室里的高深研究。与此同时,人文学界开始从哲学、文学、史学各个角度,仔细审察科学在人类世界的角色。库恩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指陈一代又一代的科学研究经常受当时一些主题的约束。在主题转变时,科学研究的思考方式甚至表达思维的语言,也跟着转变了。于是,表面上看来是纯粹独立的科学研究,其实往往不能避免受社会的制约。
相对地说,人文与科学两个文化之间樊篱必须拆除。将来的世界,文化既是多元,而文化体系与社会体系中的各个部分又会有更多的互依与纠缠。有些学者,尝试跨越人文与科学之间的鸿沟,以了解不同学科的语言观念。另一方面,科学家也正在从人文的角度,尝试说明数理科学的内容。杨振宁先生在《美与物理学》中借用诗人布莱克的诗句,形容物理学的浓缩性与包罗万象的特色:
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
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
把无穷无尽握在手掌,
永恒宁非是刹那时光。
他认为,数学与物理的关系就像是在茎处重叠的两片叶片,重叠的地方同时是二者之根,二者之源。人文与科学之间又何尝不是人类心智中分离而又叠合的两个园地呢
我们注意科学各部门间的对话,也在尝试使不同学科中已经发展的一些观念彼此对比,找出跨越学科的若干观念。我们的目的,只在提示同学们,学科的界限其实是暂设的,寻求知识的过程不过在设法了解自己及观察四周的世界;许多学术的术语,也不过是我们为了方便观察而设计的视角而已。
(摘编自许倬云《人文与科学之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学技术因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而容易让人们产生崇拜心理,并被许多人当作解决所有难题的有效途径。
B.相比科学技术,仁爱、诚信等中国古代优秀的人文传统,能够为解决现代人类的“意义危机"提供更多帮助。
C.人文学者可以从人文的角度来审视科学发展与社会的关系,而科学家也可以从人文的角度来说明科学的内容。
D.科学渐渐进入普通人的生活,以及科学研究受到时代主题的影响和制约,都导致科学与人文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的“工具理性”发展迅速,“价值理性"发展则相对滞后,要求人们的关注要从物理世界转移到精神领域上来。
B.现代细密的社会分工造成科学与人文对立,但文化的多元发展以及各体系的频繁互动,要求人们设法减少这种对立。
C.应倡导人们更多地利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文,或广泛运用人文的方法来开展科研,以便跨越人文与科学之间的鸿沟。
D.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必须研究跨越学科的观念,想更好地求取知识,就要忽略学科的界限,抛开学术的术语。
3.对材料中所引用的论据,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斯诺《两种文化》的相关论述——为了引出后文人文与科学距离变近的观点。
B.爱因斯坦与奥本海默反对使用原子弹——为了说明科学家无法保持价值中立。
C.池田大作“科学之眼”的论述——为了说明科学无助于解决精神领域的问题。
D.杨振宁借用布莱克的诗句——为了说明数学与物理两学科在心智上同根同源。
4.同是讨论两种文化的关系,两则材料的侧重点却有明显的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5.“科学崇拜"的态度主要体现在:相信科学的完美,视科学为万能,只关注科学自身的发展。为什么说这种态度是十分错误而且有害的请结合材料合理分析。(6分)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比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这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最繁荣最强大的文明体屹立于世。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中华文明长期的大一统传统,形成了多元一体、团结集中的统一性。“向内凝聚"的统一性追求,是文明连续的前提,也是文明连续的结果。团结统一是福,分裂动荡是祸,是中国人用血的代价换来的宝贵经验教训。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在人际关系中以他人为重。倡导交通成和,反对隔绝闭塞:倡导共生并进,反对强人从己:倡导保合太和,反对丛林法则。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摘自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一些意见认为,1949年前后的中国历史文化中断了,不存在连续性了。大概是因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制度等等与1949年前的中国完全不同,从中找不到历史的连续性。这种意见只是皮相之见。不了解中国的历史,不了解中国历史背后的文化支撑,是看不到中国历史的本质的。创新与改革是始终围绕中国历史进行的,中国历史、中华文明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
中国历史,从原始社会进入文明起源,历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是不断变化的。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稳定,经历的时间很长,具体的社会制度如政治制度、土地制度、国家的组成方式,历朝也不完全相同。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它的社会制度与清朝以前的也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社会性质、国家性质、社会制度、土地制度与历代不同,这是中国历史的正常发展,反映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突出的创新性与历史连续性。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极大的创新,不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断裂。这种制度创新寓于中国历史文化的连续性之中。我们看中国历史文化的连续性,要看是否保持了国家大一统局面,是否保持了中央集权制度,是否保持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否保持了意识形态一致性,是否推动了社会发展进步,看是否提高了人民的福祉人民群众是否满意。
中华文明中的民本思想是可贵的,孟子“民为贵"思想,李世民载舟覆舟思想,郑板桥一枝一叶总关情,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对这一思想有了创新,我们的国家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为人民服务”表明了党和国家宗旨;我国重视孝文化,古有“二十四孝",新中国成立后,并未中断,创新出了“新二十四孝”;京剧、昆剧、沪剧等,新中国后都有了新发展;考试选拔人才、服饰文化也有继承与发展……这怎能说1949年前后的中国历史文化中断了、不存在连续性了?
(张海鹏《对国外有关中国历史文化中断的驳议》,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民族始终以创新精神不断创造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B.中族倡导保合太和,反对丛林法则: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使得中华文明具有和平性。
C.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它的社会制度与清朝以前的也不同,这与新中国推翻旧制度、走社会主义道路都属于创新,不是历史文化的中断。
D.以孟子“民为贵"思想、李世民载舟覆舟思想等为代表的民本思想,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有了新发展,“为人民服务”就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牢固凝聚,这凝聚是文明连续的结果,中华文明的统一性还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等信念。
B.当今国际形势动荡不安,中国不会趁人之危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也绝不搞对抗、搞文化霸权、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C.认为1949年前后中国历史文化中断了、不存在连续性的观点,是皮相之见,在中国历史、中华文明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事实面前站不住脚。
D.如果我们国家出现了像东汉中央集权制度崩溃的情形、三国时期魏蜀吴群雄纷争的分裂局面,那么,中国历史文化就中断了,就没了连续性。
3.下列选项,与鲁迅《拿来主义》的“拿来”思想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
B.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
C.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
D.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
4.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4分)
5.语文老师要你写一段文字,先借用苏洵《六国论》开头“虚拟论敌"的方式提出论点,然后用材料二中的一个事例采用归谬法来驳斥你提出的论点,最后得出“新中国成立后,历史文化未中断,有连续性”的结论。(6分)
1.B“这使得中华文明具有和平性"不合逻辑,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是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的决定性因素。
2.D“就中断了,就没了连续性”不对,从“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和“是否保持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可知。
3.D“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这种包容的观点最吻合鲁迅的“拿来”思想。
4.⑴材料一侧重论述中华文明诸多的突出特性。(2分)
⑵材料二侧重驳斥认为中国(新中国/1949年前后)历史文化中断的观点,证明中国历史文化有突出连续性的特点。(2分)
5.示例1:有人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史文化不就中断了,没了连续性吗?/有人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史文化就中断了,没了连续性。(2分)如果新中国历史文化中断了,没了连续性,哪里会有民本思想呢?新中国提出的“为人民服务"思想,这是对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创新。(2分)由此可见,新中国历史文化并未中断,有连续性。(2分)
示例2:有人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史文化不就中断了,没了连续性吗?/有人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史文化就中断了,没了连续性。(2分)如果新中国历史文化中断了,“孝”文化也就中断了。可是我们的“新二十四孝"有了新内容,这是对古代“二十四孝”的继承与创新。(2分)因此,新中国文化并未中断,有连续性。(2分)(“虚拟论敌"句式用“或曰……”,也可。提出论点2分,归谬法论证2分,结论2分;论证时援引京剧、昆剧、考试选拔人才、服饰文化等事例也可)
江西省新余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l(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即所谓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
简单说来,这就是人的觉醒。它恰好成为从两汉时代逐渐脱身出来的一种历史前进的音响。在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能有这种觉醒的。文艺和审美心理比起其他领域,反映得更为敏感、直接和清晰一些。
《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李诗(东汉无名氏文人假托李陵所作的三首抒情诗,及假托苏武所作的四首诗,被人们合称为苏李诗),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开一代先声。它们在对日常时世、人事、节候、名利、享乐等等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在这种感叹抒发中,突出的是一种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
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他们唱出的都是同一哀伤,同一感叹,同一种思绪,同一种音调。可见这个问题在当时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上具有重要的位置,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
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着。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而它们正是在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从经术到宿命,从鬼神迷信到道德节操的怀疑和否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也就是说,以前所宣传和相信的那套伦理道德、鬼神迷信、谶纬宿命、烦琐经术等等规范、标准、价值,都是虚假的或值得怀疑的,它们并不可信或无价值。只有人必然要死才是真的,只有短促的人生中总充满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哀伤不幸才是真的。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抓紧生活,尽情享受呢为什么不珍重自己生命呢表面看来似乎是无耻地在贪图享乐、腐败、堕落,其实,恰恰相反,它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深刻地表现了对人生、生活的极力追求。生命无常、人生易老本是古往今来一个普遍命题,魏晋诗篇中这一永恒命题的咏叹之所以具有如此感人的审美魅力而千古传诵,也是与这种思绪感情中所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不可分的。
从黄巾起义前后起,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接着便是战祸不已,疾疲流行,死亡枕藉,连大批的上层贵族也在所不免。“徐(干)陈(琳)应(场)划(桢),一时俱逝",荣华富贵,顷刻丧落,曹丕曹植也都只活了四十岁……既然如此,而既定的传统、事物,功业、学问、信仰又并不怎么可信可靠,大都是从外面强加给人们的,那么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突现出来了,如何有意义地自觉地充分把握住这短促而多苦难的人生,使之更为丰富满足,便突现出来了.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副减)
材料二:
如果将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都称作乱世,也许并不过分。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创作很自然地形成一些共同的主题。其中之一就是生死主题。
生死主题主要是感慨人生的短促、死亡的不可避免,以及表现如何对待生、如何迎接死的思考。在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中已有不少感叹生死的诗歌,《薤露》《蒿里》之作,以及“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等诗句,可以说是这类主题的直接源头。魏晋以后,生死主题越发普遍了,曹丕的《与吴质书》很真切地表现了当时带有普遍性的想法:“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他因疾疫造成众多亲故死亡而深感悲痛,由此想到少壮当努力成就一番事业,又想秉烛夜游及时行乐。生与死是一个带有哲理意味的主题,如果结合人生的真实体验可以写得有血有肉,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拟挽歌辞》)“春草暮今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江淹《恨赋》)如果陷入纯哲学的议论又会很枯燥,如东晋的玄言诗。
对待人生的态度无非四种:一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及时勉励建功立业;二是增加生命的长度,服食求仙,这要借助药;三是增加生命的密度,及时行乐,这须借助酒;第四种态度,是不以生死为念的顺应自然的态度。诗人不再是一个自叹生命短促的渺小生灵,他具有与“大化”合一的身份和超越生死的眼光,因此这类诗歌便有了新的面貌。
(节选自衰行南《中国文学史》,有删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诗人的活动和观念时常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谦纬宿命论,那么对生死存亡的思考就不可能出现。
B.东汉末至魏晋诗歌中突出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悲伤,这是人的觉醒在文艺和审美心理领域的表现。
C.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大体是乱世,在这样的历史时期文学创作上出现生死主题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D.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中,诗人的第四种态度不再固于生死,而是顺应自然,因此这一类作品便有了新的风貌。
高三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诗十九首》以及苏李诗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时间的跨度上,也体现在群体的广度上。
B.魏晋时期之所以会产生出新的世界观人生观,是这个时期的人们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怀疑和否定的结果。
C.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诗人们对待人生的态度中,我们可以想见,酒和药在文人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D.材料二以曹操、陶渊明、江淹的作品和东晋玄言诗为例,说明“因为对生死主题有了真实的生命体验,作品往往能有血有肉"。
3.最能体现材料二中所提到的“对待人生的第四种态度”的一项是(3分)
A.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B.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C.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
D.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4.请简述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请以曹操的《短歌行》为例,说明它如何体现了材料一中画线句子的观点。(6分)
1.A【解析】“如果……那么……就不可能出现"错。对应材料一原文第二段“在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能有这种觉醒的”,原文中提到的是,如果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就不会诞生人的觉醒,而人的觉醒并不等同于对生死存亡的思考。材料一的第五段中也有原文“生命无常、人生易老本是古往今来一个普遍命题,魏晋诗篇中这一永恒命题的咏叹之所以具有如此感人的审美魅力而千古传诵,也是与这种思绪感情中所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不可分的",表明生死存亡的思考古往今来都有,只是审美魅力和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不一样。
2.D【解析】材料二以曹操、陶渊明、江淹的作品和东晋玄言诗为例,说明……”说法错误,原文在材料二第二段,“如果陷入纯哲学的议论又会很枯燥,如东晋的玄言诗",以东晋玄言诗为例只是为了说明“如果陷入纯哲学的议论又会很枯燥”而不是说明“因为对生死主题有了真实的生命体验,作品往往能有血有肉"。
3.A【解析】A.出自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意思是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体现了顺应自然的超越态度,属于对待人生的第四种态度。B.出自于《驱车上东门行》,意思是四时运行无停歇,命如朝露短时尽。是感叹人生过于短暂,与“不以生死为念的顺应自然的态度”不同。C.出自于郭璞的《游仙诗》,意思是富贵有什么值得荣耀的,不如托身仙山,借游仙也表达了归隐的向往。与“不以生死为念的顺应自然的态度"不同。D.出自于《古诗十九首》,表达的是“及时行乐”的主题,对应的是第三种人生态度。
4.首先提出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意识形态领域内新思潮以及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人的觉醒(1分);接着以《古诗十九首》和“苏李诗"为例写了“人的觉醒”在当时文艺和审美心理领域的具体表现(1分);最后探讨了“人的觉醒"产生的原因(背景)(1分)和意义(影响)(1分)。【评分细则】每点1分,共4分。
5.①《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表达了对人生短促的哀叹,看似是悲观消极的。(2分,举例和说明各1分)②诗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还表达了对于“人才难得"的忧愁和广纳人才的渴望。(2分,举例和说明各1分,)③正是因为看到了人生短促,曹操才如此渴望在短暂的生命中能够建功立业,因此要广纳人才。也就是在这人生短促的消极哀叹中,恰恰深藏着他对于建功立业的强烈欲求。(2分)
江西省吉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2012年10月,飓风“桑迪”袭击了英国纽约市和新泽西州,随之而来的是公众对飓风的关注。人们都想知道这场风暴为什么能在如此靠北的位置产生如此强大的破坏力。数月后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当年早些时候大量北极海冰融化,形成的大片开放水域吸收了更多太阳辐射,这可能加剧了“桑迪"的猛烈程度——然而这种联系仅仅被描述为“一种较合理的可能机制”。
分析方法的进步使科学家更容易分离出气候变化的影响。在21世纪头几年,很少有机构拥有可以运行包含大量数据的气候模式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如今,研究人员在家中通过云服务就可以用笔记本电脑完成这项工作,甚至还可以将多个模式组合起来多次运行,从而提高结果的可信度。气候模式本身的准确性也普遍提高了,比如分辨率越来越高,这使其能更精准地提供特定位置的信息。
随着归因领域的发展,出现了两种研究方法。其中一种被称为概率性事件归因,用于估计人类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增加了某种极端天气事件(例如热浪)的发生概率。科学家会用数值模式模拟极端天气事件,给它预设一个没有发生气候变化的情景,再对比气候变化场景下的模拟结果,从而确定排放增加等因素是否会提高特定极端事件的发生概率。
作为对比,另一种方法重在探寻因果关系或“故事线"。这种方法会针对特定灾害提出问题,比如气候变化是否使得某一场暴雨的降水量剧增?研究者会通过热力学的变化给出答案,比如温暖的空气含有更多的水蒸气,从而导致降水量增加。
特伦伯思是“故事线”方法的早期支持者之一。他指出,起初这两种方法之间的科学辩论非常激烈。随着时间的推移,两派人士逐渐意识到这两种方法其实可以互补。“在理想情况下,你两种方法都应该做,"奥托说,“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结合这两种方法,就能告诉政策制定者,道路和桥梁是否需要应对更强的降水,也可以告知应急管理人员,由于暴风雨,他们将来需要以什么样的频次限制这些道路和桥梁的通行。
2017年,飓风“哈维"在美国休斯敦地区停留数天之时,归因领域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当时,飓风给这一地区带来了高达150厘米的降水量,远远超过了过去的纪录。特伦伯思发现,当时墨西哥湾温度极高的海水比正常情况下产生了更大的蒸发量,直接导致了过多的降水。另一方面,奥托和同事也进行了独立的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变化致使降水量增加了15%。特伦伯思认为,处于飓风易发地区的政府,需要为更大规模的洪水制定应急预案,包括升级疏散路线,调整建筑规范和改造电网等。
为了确定哪些灾害事件值得投入精力,WWA(“世界天气归因”)为不同类型的极端天气事件制定了评价标准,以评估每一个事件可能产生的人道主义后果。比如对于热浪,就要考虑与之相关的死亡情况,考虑受影响地区是否为人口密集区,以及当地是否过于脆弱。WWA倾向于研究那些会对更多人造成伤害的事件,但也在努力覆盖更多样的地区。南美洲的热浪则引起了团队的注意,因为它符合WWA对值得关注的热浪的几个评判标准:夏季一开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探索课程设计
- 老年护理模块化课程设计
- 蒙氏课程设计证书
- 热水冷却器设计课程设计
- 纺纱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 电路课程设计收获及建议
- 曲柄位置的课程设计
- 施工土方课程设计
- 牵牛花种植课程设计理念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 摩托车个人租车协议书模板
- 历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秋季校园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
- 2024年统编版新教材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
- 2024年山东省高考物理试卷(真题+答案)
- 汉语词汇与文化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师范大学
- 水利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六项机制”右江模式经验分享
- 2023-2024学年教科版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含答案)
-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材解读】
-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年表(完整版)
- PFMEA(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