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幸福实验学校高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幸福实验学校高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幸福实验学校高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幸福实验学校高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幸福实验学校高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江苏省宿迁市幸福实验学校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绿色的梦

陆文夫

(1)近些年来,梦特别多。没有美梦,没有恶梦,所有的梦几乎都既模糊,

又清晰,大都十分遥远。生活好像一部漫长的记录片,白天在录制和放映后半部,

晚上却在睡梦中从头放起。

(2)在那记录片的开头,天空是蓝色的,大地是绿色的,一片柔和的绿色使

生命得以舒展。大地的油绿是青青的麦苗,是柳树的绿叶,是还青的春草,是抽芽

的芦苇……那好像是梦,我曾经躺在那铺满春草的田岸上,看那油绿的麦苗在蓝天

下闪光,在微风中起浪,听那云雀在云端里唧唧地歌唱。

(3)麦浪,在缭绕的魂梦中经常出现这种绿色的波浪,这种波浪的翻滚能使

人感到平和、安静。麦浪不是海浪,没有拍岸的惊涛,没有隆隆的响声,没有海水

的咸腥,只有一种细微的沙沙声,大概是麦叶和麦叶相互碰撞。有阵阵野花的香

味,却看不见花在什么地方,听得见云雀的叫声,却看不见云雀的身影,她箭似的

从麦垄间直插苍穹,飞鸣欢唱一阵之后,又箭似的射入麦浪之间。

(4)人平躺着,眼迷蒙着,和煦的阳光像一条温暖的、无形的被,躺在这绿

色的巨床上,是醒着,是睡着,是梦境还是记忆?

(5)那不是梦,那是半个世纪前的景象。家乡的田野上几乎看不见村庄,远

眺村庄都是些黑压压的林带,十分整齐地排列在绿色的田野上。如果一个村庄上没

有树,没有参天的树,而使低矮的房屋裸露在外面,行路的人就会说:“那是一个

穷地方。”连叫花子都不会进那个村庄。

(6)小时候,祖母老是跟我讲一个故事,说我家屋后那棵两个孩子都抱不过

来的大叶杨,当年只有孩子的手臂那么粗。那年闹春荒,缺草也缺粮,她拿着斧头

去砍那棵小树,砍了两下没有舍得,情愿饿着肚子到芦苇滩里去划草叶。

(7)我们的村庄家家都有很多树,大多种在门前小河两岸,有些柳树和桃树

长大以后就斜盖在河面上,两岸的树像一条绿色的天篷,沿着村庄逶迤而上,这天

篷下的小河就成了儿童的乐园。农村里没有幼儿园,都是大孩子带着小孩子,天天

在这种绿色的乐园转悠,摸虾、捉鱼、采果实、掏鸟窝、放野火,说是烧过的野草

明年会长得更好、更绿。

(8)每逢暮色苍茫,村庄上时不时传来尖锐、悠长、焦急、慈祥的声音,那

是母亲在呼唤孩子,那拖得很长的呼唤声,能把一里路之内的孩子从绿色的天地里

召回来,洗脸、吃饭,然后便进入梦乡。那梦当然也是绿色的,能使人没齿难忘。

(9)村庄除了树还有竹。我家没有竹园,这是祖父的一大憾事,可我就读的

私塾却在大片竹园的旁边,那个村庄家家户户有竹园,一家一家连成片,绵延二三

里。读私塾是很寂寞的,整天坐在长板凳上摇头晃脑,念书、写字,动弹不得。八

九岁的顽童难以做到这一点,便找各种借口,跑到竹园里去,每次去两三个人,大

家轮流,不被老师发现。其实老师也知道,只是睁只眼闭只眼罢了。

(10)竹园是小小蒙童的迪斯尼乐园。迪斯尼乐园是大人们造好了给孩子们

看,给孩子们玩的。竹园却是大自然给孩子们的恩赐,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自己去

寻找游乐的天地。最有趣的是夏天,教室里闷热,老师也热得受不了,同意学生们

把课桌搬到竹园里去学习。十几个蒙童散坐在幽篁里,有的玩耍,有的和老师一起

打瞌睡,有的用野藤做吊床。躺在那种悠悠荡荡的吊床上,很快便能熟睡,直到大

风吹动竹叶,发出松涛、海涛似的响声,才能把你惊醒,暴风雨来了!

(n)绿色的梦又悄悄地来到枕边,带来了叶的响声,带来野花的香气,似乎还

有竹涛的沙沙,还有云雀的唧唧……突然间一阵轰鸣,好像天崩地裂!一辆装着钢

筋的大卡车急驰而过,把好梦惊醒,那摹仿虫叫的电子钟正报早晨六点。

(12)这也是一种天地,是城市的天地,在这个天地里长大的孩子,他们将来的

梦可能是灰色的,白色的,五颜六色的,不是绿色的。可在所有的颜色之中,绿色

最具有生命力。

一九九三年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08年8B有删改)

19.从文中看,“绿色的梦”有哪些深刻的含义?请简要概括分析。(4分)

20.第(3)段描写梦中的情景,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3分)

21.文章最后说“这也是一种天地,是城市的天地,在这个天地里长大的孩子,他

们将来的梦可能是灰色的,白色的,五颜六色的,不是绿色的”,请结合全文探究

作者这样写的意图。(4分)

参考答案:

19.①绿色体现了生态平衡,象征着财富,②梦中的土地、村庄是柔和的、充满

活力的,③梦中的童年生活是无忧无虑的。(答出1点给2分,共4分)

20.选取麦浪、野花、云雀这些富有特征的事物,从视觉、听觉、味觉等不同角

度,运用了对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把绿色的梦写得平和、宁静、富有诗情

画意,令人魂梦萦绕。

21.①与前文梦境中的绿意和生机形成鲜明对比,表明了作者对生活在单调、缺少

绿意的城市里的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忧虑;

②从第(11)节“一辆装着钢筋的大卡车急驰而过,把好梦惊醒”可以看出,

当时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已经进行得热火朝天。把城市建设成一个生态、宜居的城

市,还是建起一片灰色的钢筋水泥丛林,这也是作者的忧虑所在;

③孩子象征着未来,不能让他们只在书本上、电视上、梦中见到绿意,不能让

他们只听到模仿的虫叫声。我们留给未来什么,这也是作者思考的问题。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鼎在中国由来已久。它最初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

煮和盛放食品。鼎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粘土烧制的陶鼎,后来

又发展为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乏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

州。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演变为传国的重器了。国灭则鼎

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

京。从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鼎自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寂力的象征后,“鼎”字也被赋予了显

赫、尊贵、昌盛等政治引申意义。譬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三足鼎立等等。鼎是

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既是文明的见证,又是文化的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

说,可以推想,我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它呈长

方形、四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

祀其母戊而铸造的。清代出土的大孟鼎、大克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鼎

和其它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

而且还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

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

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一一鼎为主要代表,器

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刺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最具审美

价值的工艺品。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一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乎融为

一体,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

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在我国已传承至

今。

由于自古以来,鼎就是我国一种庄严的重要礼器,象征着祖国昌盛、稳

固、团结、统一和权威,亦是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代表。故在当今一些重大

外交场合和国家的一些重大政治活动中,都会由鼎来唱主角。

上世纪1995年10月21日,在联合国总部纽约,为庆贺联合国50华诞,

我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一一世纪宝鼎”。该“世纪宝鼎”是具有我国

商周青铜工艺风格的艺术精品,采用整体铸造,一次浇注成功。鼎身高2.1米,

象征21世纪。姿呈三足鼎立,双耳高耸,满身纹饰。有金文:“铸赠世纪宝鼎,

庆贺联合国五十华诞。”鼎底座高0.5米,2米见方,上铸56条夔龙纹饰,象征

中华民族都是龙的传人。鼎的整个造型,雄伟祥和,气势宏大,古朴典雅,美观庄

重。

2006年1月1日,我国以法律形式规定免征在我国已征收了2006年的农

业税。同年9月29日,河北省灵寿县青廉村农民王三妮的一尊“告别田赋鼎”问

世了。这是一住普通农民用中华民族最古老、最庄重的方式来铭记这一千古盛事。

1.下列对“鼎”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鼎最初是古代的烹饪之器,后演变为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B.鼎最早是用粘土烧制,叫陶鼎,大约在4000多年前发展为用青铜铸造的铜

鼎。

C.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既见证了中华古代文明,又传承了中华悠久文

化。

D.鼎作为传国重器,是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代表。

2.下列各项中不能表明“鼎是一种重要礼器”的一项是()

A.商灭夏,九鼎迁于商都毫京;周灭商,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

B.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

况。

C.我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了“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50华诞。

D.河北省灵寿县农民王三妮铸“告别田赋鼎”,铭记我国免征农业税这一盛

事。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商代青铜器上的大篆铭文记载了当时的典章制度史实,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

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

B.“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

字,表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造。

C.李泽厚认为,鼎以其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成为我

国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工艺品。

D.“世纪宝鼎”是体现我国商周青铜工艺风格的艺术精品,其夔龙纹饰、三足

鼎立造型均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参考答案:

1.D(“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代表”应是鼎作为礼器的一面。)

2.A(此项内容只表明鼎是一种传国重器,而非礼器。)

3.B(A“大篆铭文”只是西周时期青铜器上的文字。c据原文,李泽厚认为“我国

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工艺品”应是三足鼎。D“世纪宝鼎”的“三足鼎立造型”并

无“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读书其实是一种“遇见”。打开书本的刹那,就开启了一扇去往不同时空的大门,碰

见各种各样的人,听说形形色色的事,接触不同年代留下来的思想菁华。

如果说,“遇见”是读书与生俱来的产物,那么,选择怎样的“遇见”,读书人理应

有属于自己的主动权。苏东坡说得好:“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

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那么,什么才是“所欲求者”?我想,除了要选择那些契合自

己的兴趣爱好和功课长进的书籍外,关键一定要按优中选优、精中选精的原则,去选读那

些经受过时间和一代又一代读者淘洗的经典。须知,读一本经典抵得上读几十本、上百本

普通之书。而对于那些平庸的书籍,我们还是少读或者不读为妙。那样的“遇见”,只是

重复,只会无端损耗你去选择读一本经典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太不值得。

交朋友要交五湖四海的朋友,读书当然也是“遇见”的人和事越多越好。读书面越广

越好。读报看到一个材料:在当年的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在读书方面都是学贯中西,打通

文理。因此吴宓、陈岱孙、金岳霖、贺麟等能用中国话语、中国文化娴熟诠释西学;冯至

讲《浮土德》时可以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来诠释《浮士德》“一个越来越高尚

越纯洁的努力,直到死亡”的主题。一些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教授,也有深厚的传统文化

学识。物理学教授王竹溪编写《新部首大字典》,在语言学界颇有影响;化学系教授黄子

卿工于书法,热爱旧体诗,时常与文学教授游国恩探讨诗歌:年轻的数学家华罗庚则对散

曲充满热爱……

读书的“遇见”,又并非不动脑筋地匆匆而过,而是一种主观能动的行为。换言之,

一定要避免人云亦云的做法,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善于从无疑处读出有疑。诚如

孟子所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据说,梁启超先生对于所读之书是不愿轻易相信

的。他作《王荆公》,为搞清楚王安石新政的真相,不仅反复研读《王临川全集》,还参

阅宋人文集笔记凡数十种。所以当与《宋史》互相参证时,他始发现其中的一些以讹传讹

抑或故意诋毁、污蔑的谬误,然后他“一一详辩之”,以还原历史真相。这种实事求是的

“遇见”方式,不仅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自己的治学态度负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者选择读什么样的书,作者认为一定要遵循优中选优、精中选精的原则。

B.平庸的书籍,尽量少读或不读,因为它会损耗你选择读经典的时间和精力。

C.作者列举吴宓、王竹溪、华罗庚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证明读书可打通文理。

D.读书要善于从无疑处读出有疑,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避免人云亦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遇见”这一比喻形象地阐释读书的实质,并较为深入地进行分析。

B.文章以“遇见”是读书与生俱来的产物为立论前提,引出选择主动权问题。

C.文章以梁启超反复研读还原历史真相一事,证明读书是一种主观能动行为。

D.关于读书,文章先论述读书的正确态度,接着阐述选择书籍的原则及范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演--项是:()

A.打开书本,你就能碰见各种各样的人,就能吸取不同年代留下来的思想菁华。

B.如果我们认真读一本经典著作,可以抵得上读几十本乃至上百本平庸的书籍。

C.读书和交友道理一样,交友要交五湖四海的朋友,读书当然也是面越广越好。

D.一个人如果读书不动脑筋地匆匆而过,那就是他对自己的治学态度不负责。

参考答案:

1.C2,D3.A

【1题详解】

试题分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

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

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

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

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C项,列举吴宓、

王竹溪、华罗庚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证明读书面越广越好。

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

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

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

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

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D项关于读书,文章先阐述选择书籍的原则及范围,接着论述读书的正确态度。

【3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

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

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

别。比如本题A项文中是“接触不同时代留下来的思想菁华”,不是“就能吸收……菁

华”。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世宗用兵淮上,宰相范质奏普为军事判官。太祖尝与语,

奇之。太祖北征至陈桥,被酒卧帐中,众军推戴,普与太宗排阂入告。太祖欠伸徐起,而

众军携甲露刃,喧拥麾下。及受禅,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

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一日,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么

之,闻叩门声,普亟出,帝立风雪中,普惶惧迎拜。帝曰:“已约晋王矣。“已而太宗

至,设重福地坐堂中,炽炭烧肉。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因与普计下太原。普曰:“太

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

乎?”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

初,太祖侧微,普从之游,既有天下,普屡以微时所不足者言之。太祖豁达,谓普

曰:“若尘埃中可识天子、宰相,则人皆物色之矣。”自是不复言。普少习吏事,寡学

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

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沈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

刚毅果断,未有其比。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日:

“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

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久之不去,竟得

俞允。

(节选《宋史•赵普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尝与语,奇之奇:认为……奇异

B.普与太宗排网入告排:推开

C.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过:经过

D.若尘埃中可识天子、宰相识:辨识

11.以下四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太祖尝与语/竖子不足与谋

B.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愿以十五城请易壁

C.因与普计下太原/因击沛公于坐

D.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能说明赵普“刚毅果断”和“有谋略”的一项是

A.①因与普计下太原②且刑赏天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B.①普屡以微时所不足者言之②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C.①太祖素恶其人……普坚以为请②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将安逃乎?

D.①宰相范质奏普为军事判官②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久之,闻叩门声,普亟出,帝立风雪中,普惶惧迎拜。(4分)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太祖侧微,普从之游,既有天下,普屡以微时所不足者言之。(4分)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4分)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0.答案:C(过:拜访,探望)

11.答案:B介词,因为、凭借/介词,用,拿(A介词,跟,同C介词,趁着D连词,表

转折)

12.答案:C(A①是太祖向赵普问计,试探②表示赵普刚毅B①表示赵普不如太祖豁

达D①说明赵普受人赏识②表明赵普畏惧之心)

13.答案(1)过了一会儿,听到敲门声,赵普赶忙出来,见太祖正立在风雪之中,赵普

慌忙叩拜迎接。("久之”“亟”“迎拜”各一分,整个句意1分)

(2)当初,太祖地位卑贱时,赵普跟他交游,得了天下之后,赵普屡次谈起卑贱时二人

交往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侧微”“既”“微时”各一分,整个句意1分)

(3)况且刑赏是天下的刑赏,不是陛下个人的刑赏,怎能凭自己的喜怒而独断专行呢?

("且"、"岂"、"专"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赵普,表字则平,是幽州蓟县人。周世宗在淮河地区作战,宰相范质上奏任命赵普为

军事判官。太祖(赵匡胤)曾和他交谈,认为他是个奇才。太祖率兵征伐北汉到了陈桥

驿,喝酒后醉卧在军帐里,将士们要拥戴他做皇帝,赵普和太宗推门进来禀告。太祖打着

呵欠,伸着懒腰,慢慢起身,而将士们穿戴着盔甲、露出兵刃,吵吵嚷嚷地把太祖拥到军

旗下面。等到太祖接受禅让做了皇帝,赵普因为辅佐有功,被任命为右谏议大夫,并担当

枢密直学士。

太祖多次微服私访功臣之家,赵普每次退朝后都不敢穿便服。一天,大雪一直下

到夜里,赵普以为皇上不会出来了。过了一会儿,听到敲门声,赵普赶忙出来,见太祖正

立在风雪之中,赵普慌忙叩拜迎接。太祖说:“我已经约了晋王了。”随后太宗也到了,

在厅堂铺上双层垫褥,三人席地而坐,用炭火烤肉吃。赵普的妻子在旁斟酒,太祖把她喊

作嫂嫂。趁机与赵普策划攻打太原。赵普说:“太原阻挡着西、北两面,太原攻下来后,

就要由我们来独挡了,不如暂且等到平定各国后,那么太原这样的弹丸棋子大的地方,还

能逃到哪里去吗?太祖笑道:“我的想法正是这样,只是试探一下你罢了。”

当初,太祖地位卑贱时,赵普跟他交游,得了天下之后,赵普屡次谈起卑贱时二

人交往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太祖性格豁达,对赵普说:“假如在尘土中就可以辨识天子、

宰相,那么人人都可以去访求了。”从此赵普不再谈论。赵普年轻时熟悉吏事,但没有学

问,等做了宰相,太祖经常劝他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次回到家里,就关起门来开箱取

书,整天阅读。等第二天处理政务,得心应手。他去世后,家里人打开箱子一看,原来是

《论语》二十篇。

赵普性格沉稳有城府,虽然很爱嫉妒别人,但能够以天下为己任。宋朝初年,当宰相

的人大多心胸狭窄,因循保守,赵普刚毅果断,没人能与他相比。有一名大臣应当升官,

太祖一向讨厌他的为人,不答应升他的官。赵普坚决地为他请求,太祖发怒道:“我就是

不给他升官,你能怎么样?”赵普说:“刑罚是用来惩治罪恶的,赏赐是用来酬谢有功之

人的,这是古往今来的共同的道理。况且刑赏是天下的刑赏,不是陛下个人的刑赏怎能凭

自己的喜怒而独断专行呢?"太祖更加愤怒,起身就走,赵普也紧跟在他身后,过了很长

时间也不离去,最终得到了太祖的认可。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人。进士及第,为隰州军事推官。州民常聚博僧舍,一日,

盗杀寺奴取财去,博者适至,血偶演①衣,逻卒捕送州,考讯诬伏。奎独疑之,白州缓其

狱,后果得杀人者。徙仪州推官,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会久雨,粟麦渍腐,奎白转运卢

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之翰怒,欲劾奏之。奎徐曰:“用兵久,人疲转饷,今幸兵

食有余,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之翰意解,凡民所失,悉奏除之。

知并州,改秦州。州宿重兵,经费常不足,奎务为俭约,教民水耕,岁中积粟三百

万。知益州,秦民与夷落数千人列奎治状,请留,玺书褒谕,不许。成都民妇讼其子不

孝,诘之,乃曰:“贫无以为养。”奎出俸钱与之,戒曰:“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其母子遂如初。尝夜宴,有戍卒杀人,人皆奔走,奎密遣捕杀之,坐客莫有知者。临事持

重明决,多此类也。

召为龙图阁学士,遂参知政事。帝谕日:“先帝尝以为卿可任,今用卿,先帝意

也。”俄迁给事中。帝尝谓辅臣曰:“臣事君鲜有克终者。”奎曰:“保终之道,匪独臣

不然也。”历数唐开元、天宝时事以对,帝然之。

奎性刚不苟合,遇事敢言,真宗时数宴大臣,至有沾醉者。奎谏曰:“陛下即位之

初,励精万机而简宴幸。今天下诚无事,而宴乐无度,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

也。”真宗善其言。

(《宋史卷

二百八十六•列传第四十五•薛奎》)

【注】①演(wo):玷污。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者适至适:恰好,正巧;

B.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贷:借给

C.真宗时数宴大臣。数:屡次,多次

D.奎务为俭约务:致力,专力从事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薛奎刚直敢谏的一组是()

①凡民所失,悉奏除之②保终之道,匪独臣不然也③奎密遣捕杀之,坐客莫有

知者④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⑤臣事君鲜有克终者⑥奎白转运卢之翰,请纵民还

州而偿所失

A.①③④B.①②⑥C.③⑤⑥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薛奎断案明察。有个赌徒身着血衣在杀人劫财的案发现场被捕,且已招认,但薛奎

却觉得案情可疑,力请缓决,最终抓获了真凶,避免了冤狱。

B.薛奎体察百姓疾苦。他能体谅因雨造成军粮毁损的民彳夫,请求上司停运。上司起初

虽怒而欲弹劾薛奎,但最终被他说服,并免除了民佚应赔偿的损失。

C.薛奎深得百姓爱戴。在军费负担沉重的秦州,他力求节俭,教百姓改进耕作方法,

发展生产,为民谋利。因此。在他调任时,百姓极力争取他留任。

D.薛奎为政恩威并用。对于无力赡养母亲而被告不孝的儿子,他借钱给那个人,使母

子和好如初;对于杀人造成社会动乱的戍卒,他果断下令严处,而且还没有惊扰客

人。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久雨,粟麦渍腐,奎白转运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5分)

(2)今天下诚无事,而宴乐无度,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5分)

参考答案:

4.B<»>!B2S>

s.D(捶就贡⑤句.g*之蜃遇■会演teaat,.—»之旨)

0.。(对廖个文•子.初烹口±。己的像也皱00/B7M«>

T.(1)恰兴大雨的心■食■水看«也.年至―记传金之-u收眄期I.c

后1116"火的■食.(,会•.谩力•恰查■,*B*.a^<*.••・谩为••.

善1分.蠢句通喙2分)

<i)现在天下♦实是太平无・•85宴出蛛m无节“大爱n今法X.失,了庄户IMI

7>±.这不是用奈加・喊的秋威岳ItM.(-«•通为•9”..再以•.

谩为"用来一•『/",・■・延••造》・加■■硅VHiSr、•提1K■廷的威望,

以上各1分•蓬甸通躺2分)附

文言文翻译

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今山西临汾)人。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进士,任隰州军事

推官。隰州的百姓经常在寺庙里聚众赌博,有一天,盗贼杀了寺里的奴仆抢走了钱财,赌

博的人正好到来,衣服偶然染上了血迹,巡逻的士兵将他逮捕送到州府,经刑讯后屈招。

只有薛奎对此怀疑,请求州官暂缓处置这个案件,后来果真抓到了杀人凶手。薛奎升任仪

州推官,曾经率领民佚运粮去盐州,恰逢大雨连绵,粮食被水浸泡腐烂,薛奎就请求转运

使卢之翰让民佚回仪州,而后再赔偿损失的粮食。卢之翰大怒,准备上书弹劾薛奎。薛奎

慢慢地劝说他道:“兴兵作战已经很久了,百姓都因转运军饷而疲惫不堪,现在幸好军粮

有余,为什么要因为这些陈腐的粮食而使百姓困苦呢!”卢之翰的怒气消除了,所有因民

彳夫而损失的粮食,他都上奏免除了要州民赔偿。

薛奎任并州知州,后改任秦州知州,秦州驻有重兵,经费常不足用。薛奎力求节俭,

教百姓改用灌溉耕作的方法,年内就积余了粮食三百万石。改任益州知州,秦州的州民和

少数民族部落共数千人列数薛奎的政绩,请求朝廷让薛奎留任,朝廷下圣谕予以褒扬,但

没有同意让薛奎留任。成都有一个妇女告发她的儿子不孝,薛奎责问那个儿子,他才说:

“是因为贫穷没有能力扶养。”薛奎就拿出自己的俸禄钱给他,并告诫他说:“如果再要

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再宽恕你了!”他们母子于是就和好如初。薛奎曾经在夜里设筵待

客,有守边的士兵杀人,人们都吓得奔逃,薛奎暗中派人将他逮捕处死,赴宴的宾客都没

有人觉察到此事。薛奎遇事能沉稳处置、果断决策,有很多类似的情况。

薛奎被征召回朝任龙图阁学士,就任参知政事。皇上告诉他说:“先帝曾经认为你可

以重用,现在任用你,是先帝的意见啊。”不久薛奎升任给事中。皇上曾经对辅政大臣

说:“臣子侍奉君主,很少有能够做到直到终了的。”薛奎说:“保全自身直到为官终了

的做法,不仅是我一个人不以为然。”于是就一一列举了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的史事来回

复,皇上认为他说的是正确的。

薛奎性情刚直,不肯随便附和别人的意见,遇事敢于说话,宋真宗时多次宴请群臣,以至

于有大臣饮酒大醉,沾湿胸襟。薛奎进谏说:“陛下刚即位的时候,振作精神,处理全国

的政务,对于宴享临幸是从简的。现在天下确实是太平无事,但宴饮游乐却无节制,大臣

们多次醉酒,失掉了庄严的仪容举止,这不是用来加重朝廷的权威的做法啊。”真宗很赞

赏他的说法。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

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

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

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雌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

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日:“欲为智伯报

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

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

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

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

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

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

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

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雌,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雕之深

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

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

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日:“臣闻

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

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傩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

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

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选自《史记•刺

客列传》)

10.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

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

B.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

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

C.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

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

D.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

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四史”之首,鲁迅誉之为“史家

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以子之才”的“子”,是古代对人的一种敬称。类似的还有《荆轲刺秦王》中的

“荆卿”,“卿”即是对荆轲的一种敬称。

C.风雅颂是《诗经》内容上的分类,其中“风”有十五国风,多是民间歌谣,“雅”分

大雅、小雅,是宗庙祭祀的歌,“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宫廷乐歌。

D.《离骚》多用比兴,即东汉王逸所说“善鸟香草以配忠贞”。“制黄荷以为衣兮,集

芙蓉以为裳”两句,借美荷、芙蓉表明诗人不断修养自身的美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豫让改变姓名,入宫清扫厕所,想暗杀赵襄子,被赵襄子发现,赵襄子认为他是贤德

之人,没有杀他。

B.豫让“漆身”“涂炭”,改变样貌,目的是伺机为智伯报仇,朋友劝他凭借才能接近

赵襄子以报仇,他认为不义,没有同意。

C.豫让不为范氏、中行氏报仇是因为他们待他一般;为智伯报仇是因为智伯像国土那样

对待他。

D.赵襄子对豫让有不杀之恩,故而当豫让第二次被抓后,他为报答赵襄子,只是刺击赵

襄子的衣服来为智伯报仇。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3)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参考答案:

10.C11.C12.D

13.(1)然而这样做的原因,正是要使天下后世身为人臣却怀着异心去侍奉君主的人感

到羞愧啊。(“所以”“以”“愧”、判断句式要翻译出来。)(2)如果灭亡郑国对你有

好处的话,那麻烦您动手吧!越过别的国家来攻打管理远方的国家,你知道有多困难。(3)

我把头上的帽子加得高而又高啊,我把耀眼的佩带向下拉得紧而又紧

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

子的含义,”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

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这句话的含义是“于是变更名姓,冒充为判刑服役

之人,混进赵襄子宫里涂饰厕所,身上挟带匕首,想刺杀襄子。襄子去厕所时,忽觉心

惊,便抓住涂厕所的刑人审问,发现他便是豫让,身上带着凶器”,这段话主要是叙述事

情,句中出现的名词较多如“刑人”“宫”“厕”“匕首”“襄子”“豫让”等,先把两

个“襄子”之间断开,然后根据语法关系进行排除,“涂”是动词,“厕”是宾语,动宾

后应断开,且“中”是名词作状语,修饰“挟”,“中”与“挟”不能断开,排除AB两

项,“襄子如厕”主谓宾俱全,故“厕”后应断开,“涂厕”是“刑人”的定语,二者不

能断开,排除D项。

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

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C项,“'雅'……是宗庙祭祀

的歌,‘颂’……是宫廷乐歌”有误,“雅”和“颂”的内容颠倒了;“雅”是正声雅乐,

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雅”分为“大雅"和''小雅",一共有105篇,“大雅”是用于隆

重盛大宴会的典礼;“小雅”则是用于一般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

庙祭祀祖先,祈祷赞颂神明,现存共四十篇。

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

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D项,“他为报答赵襄子,只是刺击赵襄子的衣服来为智伯报

仇”错误,从文中来看,原文没有“为报答赵襄子”的意思,考生可以抓住豫让的话来理

解,“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傩之意”,豫让被抓,他希

望能得到赵襄子的衣服,击打一下,来表达报仇的心意,且后文豫让又说“吾可以下报智

伯矣”,意思是“我可以在九泉之下报答智伯了”,可见他是想借用击打衣服的方式达成

报仇的心愿,并非是为了报答赵襄子。

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

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

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

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

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

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

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考生可以先到文中找到D项对应的

内容,考生可以抓住“第二次被抓”“刺击赵襄子的衣服”等信息快速找到设题的区域,

经过比对可以发现,豫让击打赵襄子的衣服并非是为了报答赵襄子的不杀之恩,而是想要

借用这种方式达成自己为智伯报仇的心愿。

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

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册U,再

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然”,然而;“所以”,……的原因;"……

者,……也”,判断句;“愧”,使动用法,使……感到羞愧。第二句中,“若”,如

果;“有益于君”,介宾短语后置句,应为“于君有益”;“鄙”,意动用法,把……当

作边邑;“远”,形容词做名词,远处的国家。第三句中,“高”,形容词做使动词,

使……加高;“长”,形容词做使动词,使……加长;"余冠之岌岌”,定语后置句,应

为“岌岌之余冠”。

参考译文

豫让,晋国人,原先曾在范氏和中行氏那里做事,但毫不知名。离开他们后到智伯门

下供职,智伯很看重和宠爱他。等到智伯攻伐赵襄子,赵襄子和韩氏、魏氏合谋灭了智

伯,灭智伯后又三分智伯的土地。赵襄子最恨智伯,把智伯的头颅漆了,作为酒器。豫让

逃到山中,说道:“唉!士人为知己者献出生命,女子为喜爱自己的人修饰容貌。如今智

伯了解我,我一定要为了替他报仇而死,以此来报答智伯,这样我死后的魂魄也就不会感

到羞愧了。”于是变更名姓,冒充为判刑服役之人,混进赵襄子宫里涂饰厕所,身上挟

带匕首,想刺杀襄子。襄子去厕所时,忽觉心惊,便抓住涂厕所的刑人审问,发现他便是

豫让,身上带着凶器,口称:“要为智伯报仇!”襄子身边的侍从要杀他,襄子说:“他

是个义士,我小心避开他就是了。再说智伯死了,没有后代,而他的臣下却想替他报仇,

这个人是天下的贤德之人啊。”最终还是把豫让释放了。

不久,豫让又在身上涂漆,让皮肤长满恶疮,还吞炭使嗓子喑哑。他把自己原来的形

状变得人们无法辨认之后,到市上行乞。他的妻子见了,认不出是他。在路上见到他的朋

友,朋友却认出他来了,说:“你不就是豫让吗?”答道:“我是豫让。”他的朋友为之

哭泣道:“以你的才干,投奔到襄子门下效命办事,襄子一定会亲近你宠爱你。他亲近你

宠爱你,你再做你想做的事,这岂不更容易吗?为什么竟要伤残身体,受许多痛苦,想以

此达到向襄子报仇的目的,这不也太难了吗!”豫让说:“既然已经投他门下效命办事,

却又想杀他,这是怀着异心来侍奉君主啊。再说,我所做的确实是极难的事情,然而所以

要这样做,正是要使天下后世身为人臣却怀着异心去侍奉君主的人感到羞愧啊。”

豫让离去之后,不久,料到赵襄子该出门了,便埋伏在赵襄子将会经过的桥下。襄子

来到桥边,马突然受惊,襄子说:“此人必是豫让。”派人查问,果然是豫让。这时襄子

便数落豫让说:“你不是曾经在范氏、中行氏门下做过事吗?智伯把他们全灭了,而你不

为他们报仇,反而投奔到智伯门下效命办事。现在智伯也已经死了,你为什么独独这样执

著地为他报仇呢?”豫让说:“我在范氏、中行氏门下做事,范氏、中行氏都把我当一般

人相待,所以我就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他把我当国士相待,我因此要像

国士那样报答他。”襄子长叹一声,呜咽着说道:'唉,豫子啊豫子!你为智伯尽忠,名

声已经成就了;而我赦免你,也已经够了。你还是为自己想想吧,我不再放过你了!”襄

子派兵围住豫让。豫让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掩盖别人的美德,而忠臣理应为名节献

身。上一次您已经宽赦过我,天下人无不称赞您的贤明。今日之事,我自然难免一死,可

我还是希望能得到您的衣服,击打它一下,以表达我的报仇的心意,这样我虽死而无憾。

这不是我所敢期望的,我只是斗胆向您陈述我内心的想法。”这时襄子深感豫让义烈,便

派人拿自己的衣服给豫让。豫让拔出剑来,跳跃多次击刺衣服,说道:“我可以在九泉之

下报答智伯了!”说罢便横剑自刎。豫让死的那天,赵国的志士听到这消息,都为他流泪

哭泣。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

7.下面是一段对诗歌吟诵的介绍,如果你要学习吟诵,根据吟诵特点,应该注意什么?

吟诵有音乐性,但又与一般的歌唱不同,主要是自我兴怀,抒发对作品的理解,或是由于

人生经历而产生共鸣,感情比较内敛,旋律也比较简单,而歌唱主要是一门表演艺术。歌

唱长于悦耳,吟诵重在动心。吟诵是缘情而发的,随着感情的需要可以在任意地方拉长或

者缩短,并没有固定的旋律和节奏,一记谱就失去了自由度,这就和古琴曲很类似。

参考答案:

①吟诵主要抒发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情感要内敛;②吟诵时旋律要相对简单、自由。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的分析和筛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然后

认真的阅读文本,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筛选内容组织答案。本题中让概括吟诵的注

意事项,根据文本“吟诵有音乐性,但又与一般的歌唱不同,主要是自我兴怀,抒发对作

品的理解,或是由于人生经历而产生共鸣,感情比较内敛,”可以概括为:①吟诵主要抒

发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情感要内敛;根据“旋律也比较简单,而歌唱主要是一门表演艺

术。”以及“吟诵是缘情而发的,随着感情的需要可以在任意地方拉长或者缩短,并没有

固定的旋律和节奏,”可以概括为:②吟诵时旋律要相对简单、自由。

【点睛】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筛选、分析、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要

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筛选内容组织答案。

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文后问题。(7分)

2009年8月31日上午10时,罗凤琴老太和孙子外出,大约10分钟后在司徒

庙小区外中心路晕倒,20分钟后一位外地人开车经过时,看见孩子趴在老人身上

哭泣,觉得非常可怜,就拨打了H0,20分钟后120救护车将老太送到医院。司徒

庙小区外中心路人来车往,20分钟内竟然没有一人愿意伸出援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