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兴庆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14/17/wKhkGWX3ocuAAGYEAAIIHpIPXls272.jpg)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14/17/wKhkGWX3ocuAAGYEAAIIHpIPXls2722.jpg)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14/17/wKhkGWX3ocuAAGYEAAIIHpIPXls2723.jpg)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14/17/wKhkGWX3ocuAAGYEAAIIHpIPXls2724.jpg)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14/17/wKhkGWX3ocuAAGYEAAIIHpIPXls27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
题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情景默写
1.按要求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
八(I)班举行“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主持人小红同学设计的开场白,
请你将其补充完整。
漫步先秦,咏唱诗经楚辞,我们能体会古人那淳朴美好的情感。在《关雎》的
11(1),(2)”的诗句中,我们仿佛看见君子所心仪配偶的美好形象。
漫步唐朝,吟诵唐代诗文,我们能感受诗人们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对社会民生的关注。
在《使至塞上》(3),(4)”的诗句中,我们赞叹于王维对壮美的塞
外风光的描绘;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5),(6)”的诗句中,
我们感受到王勃突破时空的真挚友情观;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
(8)”的诗句中,我们感动于杜甫心系苍生、舍己为人的崇高境界。漫步
宋朝,品鉴长辞短令,我们能读出诗人们对历史时局的思索、对独特个性的抒发。在《卜
算子•咏梅》的“(9),(10)”的诗句中,我们钦佩于陆游坚持正义、
独立不倚的清高人格。
【答案】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海内存
知己天涯若比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零落成泥
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
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窈窕、逑、
己、涯、厦、庇、碾。
二、名著阅读
2.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
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
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
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枪
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
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
(1)以上内容出自长篇小说《》,“老弟”指的是。
(2)请结合小说中主人公面对“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巨大痛苦时的表现,说说真正
的“英雄主义”是怎样的。
【答案】(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保尔•柯察金)(2)这个全
身瘫痪、双目失明并且没有丝毫写作经验的人,开始了他充满英雄主义的事业
—文学创作。保尔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先是用硬纸板做成框子
写,后来是自己口述,请人代录。在母亲和妻子的帮助下,他用生命写成的小
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终于在1934年出版了!保尔拿起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
生活。真正的“英雄主义”是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敢于战胜任何艰难困苦的精神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名著的考查越来越深入,因此名著的学习
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
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1)
阅读文段可知,这段文字出自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段文字
写的是保尔因绝望想要自杀,但是他内心经历了挣扎,最终放弃自杀,选择战胜苦难。
所以“老弟”指的是保尔。(2)熟读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根据其故事情节来回答。
围绕“保尔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进行文学创作”来回答即可。
三、基础知识综合
3.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小毅写了以下随笔。现在请你和小毅一起根据要求将随笔内
容补充完整并对部分已经完成的内容进行修改。
书是知识的源泉。通过读书,使人思想插上翅月旁,感情绽开花蕾。
我热爱读书。徜徉在书中,黄土高原粗犷豪放、刚健雄浑的腰鼓令我陶醉;壶口大
气磅礴、①的瀑声令我震h&n;大自然②(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
好景象。)、草长莺飞的语言令我痴迷;勃朗峰色彩斑斓、白云缭绕的景观令我流连……
我感谢书。③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震han
缰绕
(2)填入横线①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试卷第2页,共16页
A.川流不息B.担惊受怕C.怒不可遏D.震耳欲聋
(3)填入横线②处的词语正确的是
(4)填入横线③处的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的思想,因读书而纯洁
②我的生活,也因读书而更加滋润
③我的品德,因读书而高尚
④我的双眼,因读书而明亮
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①④③②D.④①②③
(5)修改语段中画横线的病句。(写出修改意见即可)
【答案】⑴撼liao
⑵D
(3)鸟语花香
(4)B
(5)去掉"通过”或"使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掌握。
震撼,zhenhan,震动;摇撼。
缭绕,liaorao,回环旋转。
(2)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
A.“川流不息”指事物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B.“担惊受怕”指提心吊胆,害怕遭受祸害;
C.“怒不可遏”指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D.“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
结合“大气磅礴”“瀑声”可知,用“震耳欲聋",故选D。
(3)本题考查词语积累。根据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可以
得出此处填写“鸟语花香
(4)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通读四句话,可知“双眼”“思想”“品德”三个词语应该由浅入
深地排列。“我的生活,也因读书而更加滋润”是总结句,应作为结尾,故选B。
(5)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通过读书,使人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绽开花蕾”,此句缺
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
四、综合性学习
4.综合性学习。
班级举办“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活动,你和同学参加并完成任务。
(1)请你写一个含“和,,字的成语。(不得使用本题已有的成语)
(2)小辰选了两条以“和''为主题的宣传标语,问你喜欢哪一条,请选择并说明理由。
①有容乃大,心境宽;以和为贵,万事顺
②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
我选择第句,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辰针对有些同学无视他人、恶语伤人等情况,特拟订几条“班级议事规则“,请你在
下面的空缺处补写一条。
班级议事规则
1.主动为班集体献计献策,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2.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包容不同的观点,择善而从。
4.议事结果民主决定,少数服从多数。
【答案】(1)示例:和颜悦色,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写出一个即可)
(2)示例1:我选择第①句,理由:内容上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宽容,和平相处方能
顺遂,阐述了“和”的意义;句式上运用对偶的手法,句式整齐,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
口。示例2:我选择第②句,理由:内容上强调“和”“善”“诚”的重要性,句式整齐,
有韵律美。
(3)示例1:互相尊重,说话不伤人。示例2:认真倾听,理解他人说话意图。
【详解】(1)考查成语识记。
如:风和日丽、一团和气、和风细雨、和睦相处、和颜悦色、和蔼可亲、曲高和
寡、一唱一和、和盘托出、和衷共济等。
(2)考查赏析宣传语。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可选第①句。因为从形式上,运用对偶的修辞,对仗工整,格式整齐,富有节奏感和音
韵美。从内容上,“以和为贵,万事顺”强调了"和”的重要意义,可以使万事顺遂。
可选第②句。因为从形式上,三个分句格式相同,构成了排比的修辞。句式工整,语势
较强。三个分句依次强调了“和、善、诚'’的重要,令人警醒。
(3)考查提出建议,开放类试题,符合题目的要求,针对“有些同学无视他人、恶语伤
人等情况'',言之成理即可。
试卷第4页,共16页
如:学会尊重他人,养成使用文明用语的习惯;如不认同他人的观点,且自己的观点占
少数,可私下与对方沟通,不能当面发生争执。
五、语言表达
5.江南社区开展以“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对联征集活动,请根据提示将下面对联补
充完整。
上联:亲友善邻和为贵
下联:敬老慈幼—当先
【答案】爱
【详解】本题考查对联。对联是用对偶修辞写出的句子,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
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的意思的艺术形式。根据题干要求,
结合对联词性相对,仄起平收的特点,上联的“和”是形容词,可以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德来拟写下联,如“仁”“义”等词。
示例:
①敬老慈幼仁当先;
②敬老慈幼义当先。
6.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撰写一则邀请函。
银川一中决定于2023年7月I日上午8:30召开以“一路同行,感恩有你”为主题
的家长会。想邀请当地文化名人退休老教授朱毅前来学校的多功能报告厅参加活动并作
“家校携手,逐梦共赢''的主题报告。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提前10天发一份邀请函给朱
毅教授。
【答案】示例:
邀请函
尊敬的朱毅教授:
您好!我校为提高同学们的感恩意识,将召开以“一路同行,感恩有你”为主题的家
长会,时间是2023年7月1日上午8:30,地点在学校的多功能报告厅。特邀请您作
为主讲人作“家校携手,逐梦共赢”的主题报告,期待您的到来!
银川一中校团委
2023年6月21II
【详解】本题考查邀请函。首先要了解邀请函的格式,邀请函一般由标题、称谓、正文、
落款组成。标题居中,可包含活动名称;称谓顶格写,注意敬语;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
要告知被邀请方缘由、目的、事项、时间、地点及要求等,并发出邀请;落款注明邀请
人和时间。
根据题干,标题“邀请函”要写在第一行正中;称谓(尊敬的朱毅教授)在下一行,要顶
格写。问候语(您好)在下一行空两格写,加叹号。先把邀请的目的要写清(我校为提
高同学们的感恩意识,将召开以“一路同行,感恩有你”为主题的家长会)。写清楚要求
的内容(邀请您作为主讲人作“家校携手,逐梦共赢”的主题报告)和具体的时间(2023
年7月1日上午8:30)、地点(学校的多功能报告厅),并表达邀请之意,如“届时恭
请您莅临现场”或“诚邀您莅临现场指导最后是署名和日期,注意题干要求要提前十
天发出去,则日期应为2023年6月21日,署名在上,日期在下,写在正文右下方。说
话一定要客气委婉,使用敬语,用词要恰当。
六、对比阅读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
人之手,骄死于槽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
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目:“天下无
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
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目:“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
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日:“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
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②,千里之马至者三。
(《战国策•千金求马》)
【注】①涓人:国君身边的侍从。②期年:满一年。
7.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哪死于槽物之间手
②自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自
③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以
④涓人对日却
8.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试卷第6页,共16页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②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9.请用"/”符号给画线的句子断句。
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10.【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请简答它们的不同之处。
【答案】7.①两马并驾;②喂;③用;④回答。8.①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
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
②天下必定认为大王您是能出高价买马的人,千里马现在就会到来了。9.三月得
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10.甲文中的“千里马”因为不能得到统治
者的赏识、任用,最终不能“以千里称”;乙文中的“千里马”因为君主渴求并能够采纳正
确的建议而得以脱颖而出.
【解析】7.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
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
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杨之间。骈:两马并驾。
②句意: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样)来喂养它。食:喂。
③句意: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以:用。
④句意:亲近的内侍答道。对:回答。
8.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
和意译相结合。重点词语有:
①策,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指鞭策,驾驭;之,代词,指千里马;以,按照;道,
正确的方法;食,同“饲”,喂;材,同“才”,才能。
②市,买;至,至(I。
9.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
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作停顿。
本句句意为:三个月后获得千里马,马已死,用五百金买了死马的头,返回去把此事回
报国君。
“三月得千里马”的主语省略了,是内侍;"马已死''主语是马;“买其首五百金''和"反以报
君''主语都是内侍,谓语分别是“买''和"反";所以分别断开。
据此断句为:三月得千里马/马己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10.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时,需在通晓两文大意的基础
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
结合甲文内容,从“其真不知马也”“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杨之间,不以千里称
也,,等语句中可知,,,千里马,,因为不能得到统治者的赏识、任用,最终不能“以千里称”;
结合乙文内容,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等语句中可
知,“千里马”因为君主的渴求并能够采纳正确的建议,而得以脱颖而出。
【点睛】参考译文:
(甲)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
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杨之间,不以千
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
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
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
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
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
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乙)古时的一位君人,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三年也没买到。一位亲近的内侍对
他说:“请允许我去寻求它。’‘国君派遣他去了。三个月后获得千里马,马已死,用五百
金买了死马的头,返回去把此事回报国君。国君很生气,道:“我所要购求的是活马,
死马有什么用而且还花费了五百金买它呢?“亲近的内侍答道:“死马尚且要花五百金购
买,何况活马呢?天下必定认为大王您是能出高价买马的人,千里马现在就会到来了。”
于是不到一年,千里马来了好几匹。
七、诗歌鉴赏
陆浑①山庄
宋之间
归来物外②情,负杖阅岩耕咒
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
野人④相问姓,山鸟自呼名。
去去独吾乐,无然愧此生。
注释:①陆浑:地名,在今河南省渴县。②物外:世外,谓超脱于尘世之外。③岩耕:
试卷第8页,共16页
耕种于山中。借指隐居。④野人:泛指村野之人。
11.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叙事抒情,其中亦含景致,运用正面描写说明了陆浑山庄的清幽超尘。
B.连用了“看”“入”“采”“行”四个动词,在动态中写静景,意象活泼而有生气。
C.将鸟自呼名与野人的殷勤相问对举,使山野自然平添一重人情之美,不是宦海
中所能寻觅得到的。
D.“去去”两个叠字具见作者不可遏制的急切情态,表明了要与官场决裂、只求独
善己身的决心。
12.请结合诗句内容说一说,诗人笔下的生活充满哪些令人向往的“乐”。
【答案】ILA12.①看花寻尽水源,采药直入幽林,可见生活的惬意悠闲;②农
夫热情打招呼,鸟儿争相欢快鸣叫,可见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亲近;③以“独”为乐,
体现着不与外界相扰,独善其身的宁静。(写出2点即可)
【分析】ILA.“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山鸟自呼名”中描绘了溪流旁的花、幽静
的树林、欢鸣的山鸟,通过陆浑山庄周围景致的描写烘托陆浑山庄的清幽超尘,运用了
侧面描写的手法;“运用正面描写说明了陆浑山庄的清幽超尘''表述有误;
故选Ao
12.本题考查诗文理解。
“负杖阅岩耕”意思是:背负竹杖巡视山地农事感受山林美景。可见诗人是陆浑山庄的主
人,此行的目的是巡视山地,检阅农事。“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意思是:顺着溪流
一路赏花,我抵达溪水的源头。为了采摘药草,我行走在幽静的树林。可见诗人为了看
花而沿着溪水的流向前行,为采摘药草,在树林中前行。诗人似乎忘记了此行的目的,
肆意的欣赏着林间美景,足见诗人生活悠闲惬意。
“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意思是:山野的人们热情打招呼,交换姓氏;好客的山鸟鸣
叫着,仿佛呼叫自己的名字。农夫看到自己热情招呼,可见人与人之间关系亲近,鸟儿
因有人来而鸣叫,却被诗人看作叫着自己的名字,富有情趣,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
O
“去去独吾乐,无然愧此生''意思是:归去吧归去吧,还是独善吾身快活,自己真是缺乏
德能,愧对明时又愧对此生。面对山间的美好,诗人还是想回归山庄享受“独善其身'’的
快乐,体现了诗人不想被外界干扰,享受独处的宁静。
八、现代文阅读
①动物大都有自己的窝,鸟类也不例外,大都有自己的巢。古代诗人常以归鸟返巢
比喻久客思归的心情,如“鸟宿池边树”“倦鸟思归林而"鸟宿树’'"鸟归林’’是因为在树
上或林中,有鸟儿的巢窝。鸟归巢,犹如人归家,是它获得家庭温暖和休养生息的场所。
②鸟巢的产生,远比人类住屋的产生要早。远古时代的人类,就是受了鸟巢的启示,
才开始从穴居山洞和荒野移到树林高处栖身,以避免野兽的袭击和侵害。鸟类筑巢的技
术是异常高明的。有人说,如果把自然界奇特建筑排一个名次,那么鸟巢的奇特多样和
精美灵巧,一定能名列前茅。
③一般的鸟巢,都是就地取材,用树枝、树叶和泥土做成。
④造巢技术最高明的是那些建造别开生面的悬巢的“艺术家北美绿鹤的巢像一个
小篮,挂在横空的树丫上;黄鹉的袋形深巢,险悬在细枝的末梢;马来亚的绿色阔嘴鸟,
编一条长绳,把它们精致的巢挂在林中池边的树上;褐雨燕的巢,更为奇异。它们造巢
原料是使用自己的唾液,再加上羽毛和海藻,将巢筑造在石崖上,坚硬而牢固。为了造
一个直径2—5厘米的小巢,有时要花上一个月的时间。其中以唾液为主的金丝燕巢,
采集后就是我们熟知的名贵中药和佳肴——燕窝。
⑤我国无论老幼妇孺,都熟悉衔泥筑巢的家燕。汉乐府诗就有“翩翩堂前燕,冬藏
夏来见”的诗句。民间还有“燕子来巢,吉祥之兆''的说法。家燕筑巢的本领,是非常高
超的,堪称鸟类中出色的“建筑师它们在池塘边、田边等湿泞的泥土上,啄一口混着
杂草根的湿泥便飞回选定的巢址。在路上,湿泥混合着唾液,使泥料更加粘稠,吐出的
泥丸被风一吹很快就变得坚硬而结实。家燕的窝像半个饭碗,上面的口敞着,窝里铺着
柔软的羽毛、软草、松针等细软物。唐代樊晦所作《燕巢赋》这样描述燕巢:“垒轻蕊
而矜暖,布重泥而讶湿,迹似连球,形如聚粒。''这是很贴切的。
⑥鸟儿为什么具有筑巢的本领呢?
⑦动物学家认为,鸟巢的始创,显然与鸟类繁殖后代的需要紧密相关。比如燕鸥在
开始求爱时,雌鸟会以胸部为轴心擦着地面旋转,雄鸟则双翼下垂,绕着雌鸟不停地奔
走。这样雌鸟很快就在沙地上挤出一个浅碟形的沙窝,成为它们的新居,在其中产卵孵
化。当然,许多鸟巢比这复杂得多,但其起源都是为了在生存竞争的过程中,能安全地
繁殖后代。
⑧鸟类的筑巢行为,还受到本身生理上变化(如内分泌周期)的影响。多数小鸟的
巢,通节需花一星期左右时间毓成。而歌雀由于内分泌周期短,急需寻求配偶,可以在
三天内急速完成一个很不错的巢。
⑨鸟造巢,人们总以为是生而知之的,是天生的本领。有这样的事例:有一批第五
试卷第10页,共16页
代织巢鸟,虽然它们前四代都困在樊笼中从未筑过巢,但这第五代在获得筑巢材料后,
就能无师自通地筑出鸟巢,而且工艺之精巧并不比野生的同类鸟筑的巢差。但是,英国
生物学家华莱士做过一个试脸,他把一只小野鸽鸟捉来进行人工喂养,与亲鸟完全隔离。
等它长大后,由予没有看到过亲鸟筑巢,因此,给它一些树木枯草,它只会胡乱堆在一
起,筑不成巢;而野生鸽鸟却是一种很会筑巢的鸟。看来,鸟类也并非完全是天生就会
筑巢的,有的也需要一个后天的学习过程。
13.选文说明顺序是。
14.结合全文分析,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鸟类的筑巢?
15.选文第④段中的这句话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为了造一个直径2—5厘米的小巢,有时要花上一个月的时间。
16.选文第⑧段画线句子加点的“通常”',能否去掉?为什么?
多数小鸟的巢,通常需花一星期左右时间筑成。
【答案】13.逻辑顺序14.鸟类筑巢产生的历史:鸟类筑巢的取材;鸟类筑巢的技
术;鸟类筑巢的原因。15.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褐雨燕所筑巢的大小和筑巢
的艰难。16.不能。“通常”是一般情况下的意思,这里说明多数小鸟的巢,一般需
花一星期左右时间筑成,但也有特殊情况。如果去掉,过于绝对,与实际不符合。”通
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解析】13.本题考查文章说明顺序分析。
第①②段提出本文的说明对象。第③段到第⑤段介绍鸟巢奇特多样和精美灵巧的特点。
第⑥段到第⑨段介绍鸟类具有筑巢的本领的原因。所以文章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14.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本文第①段和第②段介绍了鸟巢产生的历史。第③段到第⑤段介绍了鸟巢的取材和筑巢
的技术。第⑥段到第⑨段介绍鸟类筑巢的原因。这几个方面即本题的答案。
15.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为了造一个直径2—5厘米的小巢,有时要花上一个月的时间”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
法。“2—5厘米”“一个月”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褐雨燕所筑巢的大小和筑巢时间,进一步说
明了褐雨燕筑巢的的艰难。
16.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分析。
首先回答:不能,然后分析原因。“通常”是一般情况下的意思,起限制现在作用,这里
说明多数小鸟的巢,一般需花一星期左右时间筑成,但也有特殊情况。如果去掉,就变
成了“多数小鸟的巢,需花一星期左右时间筑成“,过于绝对,与实际不符合。“通常”体
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科学的特点。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青城山小记
①青城山的记忆,是清新的。
②一进入都江堰,这里湿润的空气、洁净的街道、道路两旁葱茏的树、盛开的五颜
六色的花,就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③其实,青城山并不高,但它的清纯与朝气,却象情窦初开的少女,有些娇羞而又
有些热情地欢迎着你。
④也许已经到了初冬时节,通往青城山门的道路右侧,高大的银杏树上,缀满了金
黄的叶片,也有随着山谷里的风吹下来的,地面的草丛上,一片金灿灿的。
⑤“青城天下幽“,名不虚传。青城之幽确实是别的山无法比拟的。这里的树太多,
林太密,谷太深,草太厚。植被保存之完好,绿色覆盖率之高估计都在全国名山中有一
号!沿着木栈道,可以看到山溪潺潺,而密林里,鸟儿啾啾地叫着,偶尔,还能听到雨
露滴下来的声音。
⑥月城湖,应该是青城山的装饰。一座秀美的山,是离不开水的。月城湖并不大,
但湖水却深不可测。而抬眼望去,除了游船,就是对面有些古朴、但错落有致的建筑。
它们像飘在云里、雾里,让人有海市蜃楼的感觉。
⑦坐着游船过去,就是青城L门了。
⑧拾阶而上,你会发现这里的石阶都是青石做成的,它们虽然大小不一,却都有自
己的脉络与纹路。也许登山的人太多了,很多石阶被磨得有了圆圆的凹槽。由此,你可
以看出这座山的历史。
⑨作为道教的发源地之一,青城山是一座有故事的山。黄帝曾在此筑坛拜师。东汉
时,一个名叫张陵的人,在写完二十四道书两年后,到达青城山,在此结庐传道,创立
了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让青城山成为全国四大道教名山之首。
⑩上清宫,位于青城山第一峰的半坡上。宫门“上清宫”三字,为蒋介石所写。它
始建于西晋,现存建筑是清朝同治年间所建。宫内祀奉道教始祖李老君,有老子塑像及
《道德经》五千言木刻,并有麻姑池、鸳鸯井等遗迹。
⑪在继续登峰的路上,云雾愈发大了起来。不知是蒙蒙细雨,还是雾气凝结所致,
石板路上湿漉漉的,有些雾岚就悬浮在半山腰和树林中,而摸摸头发,不知何时,已经
沾湿。
⑫老君阁,就在高台山峰顶,海拔1260米。最早,这里建有“呼应亭”,即站在
试卷第12页,共16页
此峰,“登高一呼,众山皆应”。而向山下眺望,层峦叠嶂隐约在薄雾里。柳松、枫树、
塔松等,露出云端,犹如雾淞,此时此景,恰似人间仙境。这也是青城山被称为仙山的
原因之一吧。
⑬青城山是一座天然的氧吧。站在山顶,自由呼吸,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让人顿
有神清气爽之感。
⑭下山时,我放慢脚步,再一次细细地感受着青城山的神秘与清幽。我喜欢爬山,
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次攀登;我喜欢游览,我把生命当做一场旅行:我喜欢结伴而行,
那是一次次携手与交流;我亦喜欢去做单身客,在未知的旅程中,义无反顾地勇敢前行。
⑮我珍惜每一次攀援时的山岚伴随,亦留意下山时的起起落落。在每一次旅程中,
我一次次充实着生命里美妙的时刻。
17.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梳理游踪,并说说作者运用了哪种常见的游记写作手法。
18.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⑤段的划线句。
青城之幽确实是别的山无法比拟的。这里的树太多,林太密,谷太深,草太厚。植被保
存之完好,绿色覆盖率之高估计都在全国名山中有一号!
19.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说“游记可以记述浏览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
请归纳文章第⑨⑩段内容并说说其作用。
20.文章结尾处说“在每一次旅程中,我一次次充实着生命里美妙的时刻。”请结合生活
实际,说说“旅程”的“充实”与“美妙”。
【答案】17.游踪:都江堰-月城湖-上清宫-老君阁-下山;写法:移步换景18.运
用了排比和对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青城山的树多、林密、谷深、草厚的特点,突出了
青城之幽。19.内容:第9、10两段记述的是青城山的人文胜迹,第9段写青城山
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第10段写青城山的文化遗迹。作用:突出青城山历史文化的悠
久和厚重,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20.示例:在每一次旅程中,既可以欣赏美丽
的自然风光,又可以丰富人生阅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令人“充实”而“美好比
如游览长城,不但可以登高远眺欣赏美景,还能感受到历史变迁的痕迹,增加民族力量
的认同感,充实而美好。(结合生活实际即可)
【解析】17.本题考查概括梳理作者的游踪和写作手法。解答此类题,先要通读全文,
整体感知文意,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线索;然后根据文章内容,找到相关语段,结
合关键语句,筛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通读全文,结合文中语句“一进入都江堰”“月城
湖,应该是青城山的装饰”“坐着游船过去,就是青城山门广"'上清宫,位于青城山第一
峰的半坡上”“老君阁,就在高台山峰顶”“下山时,我放慢脚步,再一次细细地感受着青
城山的神秘与清幽'’可概括出作者的行踪:都江堰-月城湖-上清宫-老君阁-下山;由此可
知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游记常用的写作手法:移步换景。
18.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赏析。我们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此句运用了(修辞手法、
人物描写方法、词语)+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生动细腻)+写出了的内容+表达的情
感。题干要求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里的树太多,林太密,谷太深,草太厚”运用了排
比的修辞方法,写出了青城山的树多、林密、谷深、草厚的特点,“青城之幽确实是别
的山无法比拟的''运用对比手法,将青城山和别的山进行对比,突出了青城山之幽。
19.本题考查文中段落内容的概括及其作用。文章第9段“作为道教的发源地之一,青
城山是一座有故事的山”,写青城山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第10段“宫内祀奉道教始祖
李老君,有老子塑像及《道德经》五千言木刻,并有麻姑池、鸳鸯井等遗迹”写青城山
的文化遗迹。这两段记述的是青城山的人文胜迹,“黄帝曾在此筑坛拜师。东汉时一个
名叫张陵的人,在此结庐传道,创立了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突出青城山历史文化
的悠久和厚重,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20.本题考查对文中重点句子的理解。解答本题根据选文主旨,结合自己生活体验,围
绕”旅程的充实与美妙”来回答即可。示例:在每一次的旅途中都会有不同的见闻,都会
有你自己的收获。既可以欣赏到明丽的自然风光,也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丰富我们的
人生阅历。比如参观苏州园林,不但可以欣赏精巧的园林设计,秀美的园林风光,还能
感受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旅程充实而美好。
九、作文
21.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们学会了洗衣服、做饭等技能,要为自己鼓掌:学习中,我们取得一个
又一个进步,要为自己鼓掌;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国际组织 8.3 区域性国际组织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 2023-2024学年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数据与计算》第二章第一节《知识与智慧》说课稿
- 二零二五年度现代农业科技示范项目投标担保合同
- 7上课了 好好学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4-2025年新教材高中物理 第5章 第1节 力的合成说课稿 鲁科版必修1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设备销售专业行纪合同与居间合同分析2篇
-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上学期第17周 The First Period Speaking说课稿
- 7两件宝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2024)001
- 2025至2030年中国数字式液位仪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八仙过海艺术根雕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个人安全与社会责任的基本知识概述
- 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试题一及答案
- 简易劳务合同电子版
- 明代文学绪论
- 通用税务自查情况说明报告(7篇)
- 体育赛事的策划、组织与实施 体育赛事利益相关者
- 分析化学(高职)PPT完整版全套教学课件
- 晚熟的人(莫言诺奖后首部作品)
- m拱顶储罐设计计算书
- 2023外贸业务协调期中试卷
- 新人教鄂教版(2017)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