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_第1页
2022年-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_第2页
2022年-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_第3页
2022年-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_第4页
2022年-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

学能力考试题库

单选题(共50题)

1、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包括选定课题、查阅有关文献、制订研究方案、搜

集整理资料、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某生物教师针对所带班级的学生人数多,难以组织学生进行生物学探究活动

的情况,展开了题为“大额教学班级有效组织生物教学活动的探索”的教学研

B.只有课题的选题阶段离不开查阅文献

C.研究方案一经制订,就要执行到底,研究过程中不能再更改

D.研究成果的表述阶段,拟定的题目为“实施素质教育,推进生物学教学改

革”

【答案】A

2、童年期儿童概括水平可以分为()。多选

A.直观形象水平

B.形象抽象水平

C.本质抽象水平

D.初步本质抽象水平

【答案】A

3、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

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的,利于肺泡与血液的

气体交换

C.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主动脉之间、动脉血管中、静脉血管中都有瓣膜,

这能防止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倒流

D.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裳,皱裳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这大大地增加了小

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答案】C

4、下列生物中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A.①⑤⑥

B.②③⑥

C.①②③

D.②③④⑤

【答案】D

5、下列观点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种群中个体的死亡可使种群基因库发生一些变化

B.环境变化可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马和驴能杂交并可产生后代说明两者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答案】C

6、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喀咤脱氧核甘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

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

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答案】B

7、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包括()。多选

A.参加奥数学习

B.学会合理安排和分配时间

C.学会思考

D.学会学习的规则和方法

【答案】B

8、植物细胞中,能够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结构是()。

A.叶绿体

B.细胞膜

C.线粒体

D.细胞核

【答案】A

9、《齐鲁晚报))2009年7月15日报道,某省十几个城市的玉米患“粗缩

病”,该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粗缩病”病毒引起的。关于“粗缩病”病毒的叙

述错误的是()。

A.“粗缩病”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

B.其遗传物质的复制所需原料来自寄主细胞

C.组成其核酸的基本元素是CH、0、N

D.“粗缩病”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答案】c

10、教学语言的学科性要求教师要运用本学科的语言来教学,这种语言是

()O

A.日常术语

B.专用语言

C.教学术语

D.教师术语

【答案】C

n、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氧气、抗体、神经递质、血红蛋白都出现在细胞外液中

B.当血糖浓度过低时.胰岛素浓度升高使血糖浓度上升

C.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反应、艾滋病都是免疫过强引起的

D.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答案】D

12、在讲解完“种群的特征”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了种群年龄结构的研究性

学习。下列不属于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的是()。

A.学习目标的全面性和多元性

B.学习内容的独立性和封闭性

C.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探究性

D.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和自主性

【答案】B

13、在下列选项中,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

【答案】D

14、在模拟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将实验装置放在向阳处的主要

目的是()。

A.让植物叶片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

B.有助于植物叶片的气孔张开

C.促进酸雨与植物体内有机物反应

D.帮助植物体提高温度

【答案】B

15、下列情况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16、”认同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的关系”是“细胞核一一系统的控制中心”一节

教学目标之一。关于该教学目标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

B.该目标是过程与方法目标

C.该目标是能力目标

D.该目标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答案】D

17、影响青少年辩证逻辑思维的因素包括()。多选

A.掌握知识的程度

B.形式逻辑的发展水平

C.社会性发展水平

D.个体思维品质

【答案】A

18、学校文化建设有多个落脚点,其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这主要有利于落

实课程三维目标中的()。

A.知识与技能目标

B.方法与过程目标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D.课堂教学目标

【答案】C

19、不同表现型的肉牛生育出相同基因型的小牛,可以通过哪种途径?()

A.人工授精

B.细胞培养

C.胚胎分割移植

D.显微注射技术

【答案】C

20、各类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形成细胞中的化合物。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

其化学键

A.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

B.每个ATP分子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C.蛋白质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

D.同一条DNA链中的两个脱氧核甘酸之问通过氢键连接

【答案】A

21、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答案】B

22、某版本高中生物教材中选做实验“水质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教学要求是

既要将“环境因素(水质污染)对生物的生活有影响”这一结论、探究的过程

与方法和珍爱生命与保护环境的情感教育三者结合起来,又要突出对学生探究

能力的培养。这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A.学习目标的全面性和多元性

B.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和开放性

C.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探究性

D.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和自主性

【答案】A

23、色觉异常包括()。多选

A.全色盲

B.弱视

C.部分色盲

D.色弱

【答案】A

24、在中学生物学课程中,科学研究活动的主要功能包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答案】C

25、PCR是扩增目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以下物质在PCR反应体系中

()是非必需的。

A.DNA引物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C.脱氧核糖核甘酸

D.DNA模板

【答案】B

26、从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来划分,综合入学测验属于()。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配置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答案】C

27、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

B.DNA通过一次复制后产生四个DNA分子

C.DNA双螺旋结构全部解链后,开始DNA的复制

D.单个脱氧核甘酸在DNA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

【答案】A

28、某二倍体动物的某细胞内含有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且细胞膜开

始缢缩,则该细胞()。

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B.正在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C.将形成配子

D.正在发生DNA复制

【答案】C

29、选择正确的实验试剂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能够与所用试剂对应的

是()。

A.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一一0.5g/ml的蔗糖溶液

B.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一一BTB(澳代麝香草酚蓝)溶液

C.叶绿体色素的分离一一无水乙醇

D.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行为一一苏丹ni染液

【答案】B

30、在下列选项中,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

【答案】D

31、海藻、节肢动物、鱼类、细菌、真菌等各种生物生活在浅海里,这些生物

构成了()。

A.群落

B.种群

C.生物圈

D.生态系统

【答案】A

3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

营养

B.初级精母细胞、神经细胞都能观察到染色体,且细胞核均具有全能性

C.人体细胞内形成C02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植物根尖细胞中既能发生转录又能进行翻译的结构为线粒体

【答案】D

33、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酸、酶、脂肪都含有C、H、0、N四种元素

B.ATP中的“T”代表胸腺喀咤

C.H、0、N四种元素B.ATP中的“T”代表胸腺喀陡C磷脂参与构成的细胞器有

线粒体、核糖体等

D.DNA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其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

【答案】D

34、在课堂结束时,教师组织学生活动:请以一个人、一棵松树、一只草履虫

为例,列出生命系统的不同层次,最后教师作出总结。这种属于结束技能类型

中的()。

A.悬念启下

B.比较异同

C.巩固练习

D.拓展延伸

【答案】C

35、下列生物中,均为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和支原体

B.葡萄球菌、酵母菌和放线菌

C.绿藻、衣藻和变形虫

D.埃博拉病毒、乙肝病毒和蓝细菌

【答案】A

36、当心脏的房室瓣处于关闭,而动脉瓣处于开放状态时。心脏的房室舒缩状

态为()。

A.心房、心室同时收缩

B.心房收缩、心室舒张

C.心房、心室同时舒张

D.心房舒张、心室收缩

【答案】D

37、由研究者通过访问、座谈、问卷等方式,向熟悉被研究对象的第三者或当

事人了解情况,或者通过测试收集书面材料来了解情况的方法属于下列哪种类

型()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经验总结法

【答案】B

38、据报道,用一种被称作“瘦素穿肠蛋白”的药物治疗肥胖时,可口服使

用,这样就减轻了肥胖症患者肌肉注射的痛苦。该药物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的

方式最可能是()。

A.易化扩散

B.胞吞

C.主动运输

D.渗透作用

【答案】B

39、关于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答案】C

40、注射成熟个体的垂体提取液,可促进同种淡水鱼排卵。这主要是因为垂体

含有()。

A.甲状腺素

B.雌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

D.促性腺激素

【答案】D

41、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动物的行为同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

B.动物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

C.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都有重要作用

D.捕捉老鼠是动物的学习行为

【答案】B

42、氮循环更接近封闭循环的生态系统是()。

A.河流

B.农田

C.城市

D.原始森林

【答案】D

43、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A.神经调节

B.神经-体液调节

C.体液-免疫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答案】D

44、以下哪一项不是直观教学的优势()

A.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B.有助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C.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D.有助于学生形成抽象思维

【答案】D

45、免疫调节在维持机体稳态中有重要作用,下列属于免疫失调的是

()0

A.抗体与细菌毒素特导性结合

B.移植的器官被细胞免疫排斥

C.效应T细胞清除体内癌变细胞

D.过敏原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答案】D

46、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K十的跨膜运输方式不一定是主动运输

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

D.人的成熟红细胞主动吸收葡萄糖的过程需消耗能量

【答案】D

47、关于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过程中核遗传物质的分配是随机不均等的

B.分裂期核DNA与染色体数目比值为1:1或2:1

C.用显微镜观察其细胞中的叶绿体时.不需要染色

D.将其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

【答案】B

48、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O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答案】D

49、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细菌

B.酵母菌

C.衣藻

D.草履虫

【答案】A

50、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教学中,王老师想在

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前先给学生做演示实验,以展示实验现象。但在实验过程

中,由于王老师在装有还原糖和蛋白质的试管里加的都是斐林试剂,导致装有

蛋白质的试管实验现象不明显。有同学开始质疑:“怎么老师也不会做实验?”

有个同学指出是老师试剂加错了,应该加双缩月尿试剂。场面一度很尴尬,此时

王老师适宜采取的处理方法是()。

A.不理会学生的发言,重新做一次实验

B.训斥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让他们自行实验

C.表扬指出错误的学生,说自己是给大家一个错误的示范

D.解释自己没错,刚才只是操作失误

【答案】C

大题(共10题)

一、材料:在进行“爱护植被,绿化祖国”内容的教学时,某位教师制定了如

下教学目标:A.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及特点。B.使学生知道我国

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C.让学生尝试设计校园绿化方案。D.通过了解我国植

被严重破坏的状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E.通过了解我国植

被严重破坏的现状及危害,让同学们认识到保护植被的必要性、迫切性和长期

性。F.通过展示校园绿化设计方案,树立全体学生的爱绿、护绿意识,并从身

边做起.自觉参加绿化祖国的各种活动。问题:(1)请对上述教学目标的表述进

行评价和修改。(10分)(2)初中生物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让学生在哪些方面得

到发展(10分)

【答案】(1)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体现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三个维度。将题目中给出的教学目标分类,并注意行为动词的使用参

照《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答案符合此要求即可)(2)初中

生物学课程总体目标是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领域中都

有一定的发展,具体的体现如下:①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

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②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

学思维的习惯。⑧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④初步

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

础。

二、材料:某教师对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在选材、提取、

过滤、色素分离等方面进行了以下优化改进,且实验效果良好:(1)用女贞叶替

代菠菜叶;(2)用95%乙醇替代丙酮;(3)过滤时,原来的做法为“将研磨液倒

入有脱脂棉的小玻璃漏斗中进行过滤”.优化后的做法为“不用过滤,用尼龙

布覆盖在研磨液上面”;(4)色素分离时。原来的做法为“先用铅笔在滤纸上画

定位线,再用毛细管吸取滤液,沿铅笔线画滤液细线,待滤液干后再重复2〜3

次”,改进后的做法为“用2片盖玻片,外面包裹2层纱布直接在尼龙布上蘸

取滤液,印到滤纸上.一次即可”。问题:(1)分析该教师改进实验的理由。

(12分)(2)根据材料归纳实验教学优化的一般原则。(8分)

【答案】(1)教师改进实验的理由:①女贞叶替换菠菜叶是由于女贞叶不易散失

水分,更易保存;②丙酮易挥发且有毒,换成95%酒精更安全;③改进后,叶

绿素提取液不用倾倒在脱脂棉的漏斗中,减少提取液损失,使操作更简便;④

用毛细吸管划线的环节,操作不方便极易出现错误,改进后用盖玻片蘸取滤液

印在滤纸上会减轻学生的实际操作负担,能更好地将注意力放在观察实验现象

及其总结归纳上。(每点3分)(2)随着社会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提升,高中生物实

验将会迎来重要的发展阶段,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会随之大量涌现。不

论是眼下的应试环境还是素质教育培养,高中生物实验课程都将进一步发挥它

的教学效果。未来生物实验必将成为高中阶段培养学生实验思维和探索精神的

重要手段。实验教学优化的一般原则包括:①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的

前提下关注实验安全问题,减少对学生造成的伤害。②科学的教学方法。通过

教师的规范操作,以引导学生思维为出发点,以探究性学习为实验过程的手

段。探究的程度与步骤可能是全面的,也可能是只有其中的几步。③有据可依

原则。以教学大纲为教学的知识目标,以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

养为教学方向,深入了解学生.合理处理实验。④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当地的

条件,主要考虑材料的可获得性,实验步骤的可操作性,实验整体的可行性,

从而考虑设计的实验是否可行。⑤保证实验效果良好原则。

三、“探究不同味道的食物对蚂蚁取食行为的影响”的实验教学中,不同食物

颜色、形状、大小以及与蚂蚁的距离是影响变量单一性的因素,如何控制变量

的单一性是本实验教学的难点之一。(1)设计该实验教学的导入。(10分)(2)设

计教学活动(只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学习控制变量的单一性。(20分)

【答案】(1)创设情境,设疑导思:教师通过讲述一个故事:传说当年楚汉相争

之际,汉高祖刘邦的谋士张良用糖做诱饵,使蚂蚁闻糖而聚,组成了“霸王死

于此”几个大字。霸王见此,以为这是天意,吓得失魂落魄,不由仰天长叹:

“天绝我也",乃拔剑自刎而死。想一想:蚂蚁受糖的诱惑,按照人的设计围

成几个大字.糖的甜味与蚂蚁的取食行为有关吗(由此而导入本节课的学

习。)(2)教学过程设计:通过导入的问题进一步追问:蚂蚁对食物的味道会不

会有选择呢是否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进行探究呢由此引导学生提出探究问

题:探究不同味道的食物对蚂蚁取食行为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并小组讨论以

下问题:①食物的颜色、形状、大小以及食物与蚂蚁的距离不同是否也会对蚂

蚁的行为有所影响②如果用颜色、大小、形状以及味道不同的食物作为实验材

料是否会影响此探究实验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否科学合理学生在讨论交流后,

师生共同进行分析,得出最终的结论:除了将要探究的味道这一条件不同之

外,其他所有条件(颜色、大小、形状、食物和蚂蚁的距离等)均需一致方可。

教师归纳总结这种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重点讲解有关控制变量的单一性原

则。随后教师开始引导学生针对本探究实验做出假设:蚂蚁可能最爱吃甜食。

进而开始制定并实施计划:①在蚁窝外20厘米处相同方向等距离设置6个实验

点.每个实验点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且边界要清晰,依次在每个实验点上贴上

标签。②准备6个大小相同的棉花团,在每个棉花团上分别滴加等量的清水、

浓糖水、浓食盐水、苦瓜汁、辣椒汁、纯白醋,然后把处理过的棉花团分别放

在对应的标签前。

四、材料:某教师为了讲解清楚细胞间期细胞核内染色质的变化,首先借助

Flash动画演示分裂间期的动态画面,之后教师演示放大的一条染色质长丝在

问期开始时和结束时的比较画面。之后提问:现在我们再看一看,细胞核内的

一条染色质长丝经过间期发生了什么变化谁能用两根细铁丝演示一下这个时期

的主要变化学生演示并回答。提示:将两根铁丝交叉后.用拳头握于中间。其

拳头代表一个着丝点,这就是染色体的DNA复制。问题:(1)该教师在课堂教学

中多处运用了演示,请说明该教师用到的演示类型并列举出其他类型的演示技

能。(8分)(2)简述演示技能的应用原则和要点。(12分)

【答案】(1)该教师播放动画用的是声像法,利用铁丝做成模型用的是展示法。

除了这些类型外,演示技能还包括:①分析法:从分析实验现象人手,启发学

生对感知到的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得出新概念,获得新结论。②归纳法:通过

提出问题,观察若干个实验或几组实验,归纳总结出概念或规律。③质疑法:

结合实验操作和变化,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根据实验数据来发现

规律.认识实验和微观本质。(2)应用原则和要点:①针对性和目的性。选择的

演示要有利于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或讲清难点,选择的实验能为生物学概念、

原理的教学服务。②适用性和鲜明性。选用的仪器要大小恰当,实验装置和操

作简便易行,装置要高低适宜和美观。演示所用时间短。演示的实验现象鲜

明,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观察现象。③示范性和可靠性。教师能给学生做规范

的、正确的实验操作。④演示与讲授的统一性。演示与讲授密切结合,善于引

导学生把各种感知转化为积极的思维活动。

五、(材料)材料:某教师关于“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一课的教学思路片

段如下:①为了解决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植皮问题,需从烧伤病人的皮肤上取下细

胞置于培养液中培养,推测培养瓶中应该加入哪些培养物质才能让细胞活下

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身体里的活细胞要存活是否也需要这些物质引出课题:细

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②教师弓导学生查阅食物营养成分表,对比分析不

同食物中共有的营养物质,据此推测细胞生活需要的营养物质。③教师提供皮

肤细胞培养液的配方表,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实际培养细胞时,添加的物质和前

面推测的物质的异同点。④引导学生回顾摄入的食物归根结底来自组成这些生

物体的细胞,使其体会细胞从外界吸收的物质具有构建细胞和生物体的作用。

教师提供细胞各种结构成分问题:(1)结合材料:分析教师在设计导入时应注

意的事项。(10分)(2)结合材料:举例分析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计划培养学生

的哪些思维能力。(10分)

【答案】

六、材料:某教师在进行“ATP的主要来源一一细胞呼吸”教学设计之前与学

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经验、知识、能力、情感、学习风格等,认真研

究了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形成了如下的学情分析:学生已

经了解了植物和动物的呼吸,初步形成了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理解了ATP是

细胞的能量“通货”:学生对学习生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未知事物充满好

奇、乐于探究,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学生易于接受感性知识,抽象思

维的能力初步形成但尚待发展;该班学生课堂参与高度、气氛活跃,有利于组

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展自主探究。本节课拟从一个探究实验入手,通过探究

了解细胞呼吸的类型和产物,让学生从初步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运用

发现式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以问题形式呈现,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提出

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1)结合上述材料,简述学情分析的

主要内容。(8分)(2)教师在进行学情分析时,可用哪些方法了解学生(12分)

【答案】(1)学情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如材料中

“学生已经了解了植物和动物的呼吸,初步形成了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理解

了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即为对学生知识基础的分析,把握学生大致的

知识储备,这样才能采取适当的策促使学生知识的迁移。②分析学生的认知和

思维特点。如材料中“学生易于接受感性知识,抽象思维初步形成但尚待发

展”即是对学生认知及思维方式特点的剖析.这样才能扬长避短。③分析学生

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能力。如材料中“学生对学习生物学有着浓厚的兴

趣,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乐于探究……”。④班级整体个性。如“该班学生

课堂参与度高,气氛活跃……”。(2)正确进行学情分析能帮助教师科学的选择

教学方法,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可采取以下的方法:①经验分析法,即教师在

教学过程中基于已有的教学经验对学情进行一定的分析与研究。②观察法。这

是指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的对教育对象、教育现象或教育

过程进行考查的一种方式。③资料分析法。这是教师基于已有的文字记载材料

间接了解、分析学生基本情况的一种研究方法。④问卷调查法,即教师通过已

有的相关问卷或专门设计的问卷对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学习态度、学习动机

和学习期望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并通过多元的统计分析,为教学活动提供更

进一步的量化与质化数据。⑤访谈法,即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口头谈话的方

式从被研究者口中收集第一手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⑥基于一定的教育教学理

论进行分析。比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当代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加德

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等等,都可为学情分析提供基本的分析依据、分析视角与分

析方法。

七、“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一一蛋白质”一节的课程标准要求为:“概述蛋

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主要内容包括:①氨基酸结构和种类;②氨基酸的脱水

缩合:③蛋白质分子多样性;④蛋白质功能。(1)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2)

设计一个合作学习的学习活动。

【答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的种

类;②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过程与方法:①尝试建立氨基酸结构通式的

球棍模型(模仿水平);②使用球棍模型演示脱水缩合、肽链形成具有空问结构

的蛋白质的过程(独立操作水平);③能够利用多媒体搜集相关信息,学会鉴

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

主要承担者;②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

相统一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③认识生

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初步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

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2)活动目标:为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氨基酸的结构,故

设计球棍模型模拟氨基酸结构的合作探究活动。特别是要形成对氨基酸空间结

构的认识,为下一步理解肽链的空间结构做铺垫。活动用具:桔红色球一一氢

原子,黑色球一一碳原子,绿色球一一氧原子,蓝色球一一氮原子,小铁棍一

一化学键.弹簧棍一一碳氧双键。

八、材料:“DNA是遗传物质”的教学片段一、课件展示很早以前,大家一致

认为,被视为生命中心分子的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理由是蛋白质一方面对于生

命是极其重要的,另一方面蛋白质不仅有二十种基本组成单位,并且形状和大

小多样,简单地说,蛋白质是复杂的,这正是作为遗传物质的必要条件。直到

1928年,英国的医学细菌学家格里菲思发现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现象,为人类

认识遗传物质的本质奠定了基础。二、教师呈现问题1.分析教材,格里菲思的

实验最重要的是哪一步?为什么?

2.格里菲思是否已经找到遗传物质的证据?为什么?三、教师展示格里菲思实

验,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四、学生汇报讨论结果组1:我们认为第四组实验最重

要,因为这组实验中,无毒性的R型菌与已杀死的有毒性的S型菌混合,可以

转变成有毒的S型活菌,是本实验的最大发现。组2:我们也认为最重要的是

第四组实验,因为这组实验说明已杀死的有毒性的S型菌体内的遗传物质还有

活性。组3:我们同意前两组的意见。同时,我们认为,R型菌由于某种原因稳

定地转化成了S型菌。五、教师归纳总结,进行追问师:大家说的都是有道

理,格里菲思当初做这个实验时也发现了这个现象,他认为已经杀死的S型菌

里的某种因子促使R型菌转变成了S型菌,他把这种物质称为转化因子。格里

菲思认为只要找到了构成转化因子的化学物质,也就等于找到了生物的遗传物

质。他找到了吗?

【答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阐明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实验的过

程和原理,以及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过程与方法:通过

重演科学家发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说明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

的基本步骤。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科学思维和创新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概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认同科学认识是不断深

化、不断完善的过程。(2)本课教学难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

程。教材中,教师没有直接讲解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及过程,而是给学

生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并明确了问题,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进行自主阅

读和合作讨论。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发他们的积极思考,同时

也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教师的指导作用。通过合作讨论得出的结论,是

大家共同学习后的结果,即可以学习到相关知识,又能收获更多不同的思考方

法。在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师进行总结,根据上一个实验本身存在的缺陷而自

然地过渡到下一个实验。从而进一步证明转化因子就是DNA。这样的一个教学

过程,是一个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从而自然突破了本课

的难点。

九、(材料)材料:某校教师组织学生在各自生活小区的花园中捕捉蚯蚓,然后带

到学校开展“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不同教师设计的实验观察不同,下面是其

中的两种:“观察蚯蚓的运动”实验方案1:①将蚯蚓放在糙纸上,观察它的运

动,注意其身体粗细及长短的变化。②将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及

身体的变化。③比较蚯蚓在两种情况下运动的方式和运动速度的异同点。注意:

在观察过程中,应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其体表保持湿润。“观

察蚯蚓的运动”实验方案2①将滤纸浸润(水越少越好),紧贴在一个装有2毫

升水的大试管内壁一侧。②将一条6-10厘米的蚯蚓,放入大试管底部的水中。

③将大试管向没有贴滤纸的一侧倾斜料45°,观察蚯蚓的运动情况。④将大试

管向贴有滤纸的一侧倾斜45°,观察蚯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