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化学反应原理题型必练16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图像_第1页
高三化学一轮化学反应原理题型必练16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图像_第2页
高三化学一轮化学反应原理题型必练16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图像_第3页
高三化学一轮化学反应原理题型必练16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图像_第4页
高三化学一轮化学反应原理题型必练16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图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化学反应原理题型必练—16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图像一、单选题(共15题)1.对于可逆反应2AB3(g)⇌A2(g)+3B2(g)ΔH>0,(注:A%、B2%、AB3%分别表示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下列图像正确的是A.B.C.D.

2.下列图示与对应叙述相符的是图1图2图3图4A.图1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的影响,乙的压强大B.图2表示某放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C.图3表示在溶液中逐步加入固体后,溶液pH的变化D.图4表示常温下向20mL0.1mol/L氨水中滴加稀盐酸,c点溶液中3.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C(g)+CO2(g)2CO(g);△H>0。下图为CO2、C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O在23min和45min时平均速率不相等B.当固体焦炭的质量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C.5min时再充入一定量的CO,n(CO)、n(CO2)的变化可分别由c、b曲线表示D.3min时温度由T1升高到T2,重新平衡时K(T2)小于K(T1)4.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Ⅰ中时刻是增大O2或S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图Ⅱ中时刻可能是增大体系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图Ⅲ是研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图像,且甲的压强较低D.图Ⅲ研究的是温度对平衡的影响,且甲的温度比乙低5.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甲,在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平衡乙,对此条件分析正确的是A.图Ⅰ是增大反应物浓度 B.图Ⅱ只能是使用催化剂C.图Ⅲ是增大压强 D.图Ⅳ是降低温度6.向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0.6molC和定量的B三种气体,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t0~t1阶段c(B)未画出。图2为反应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t2、t3、t4、t5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起始的物质的量为0.5mol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B(g)⇌3C(g)△H<0C.t2时刻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增加反应物的浓度D.若t3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加催化剂,则t4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减小压强7.对于可逆反应2AB3(g)⇌A2(g)+3B2(g)ΔH>0,各图像正确的是A. B.C. D.8.1000K时,在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2NO2(g)⇌2NO(g)+O2(g)ΔH>0。下列图像与该反应体系不相符合的是ABCD

压强对反应的影响温度对平衡时NO2体积分数的影响恒容到达平衡后再充入NO达到平衡后体积压缩至原来的一半A.A B.B C.C D.D9.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图一表示反应:mA(s)+nB(g)pC(g)△H>O,在一定温度下,平衡时B的体积分数(B%)与压强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反应速率x点比y点时的慢B.图二是可逆反应:A(g)+B(s)C(s)+D(g)△H>O的速率时间图像,在t1时刻改变条件一定是加入催化剂C.图三表示对于化学反应mA(g)+nB(g)pC(g)+qD(g),A的百分含量与温度(T)的变化情况,则该反应的ΔH>0D.图四所示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的含义是(v正-v逆)10.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xC(g)有如图所示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2中y轴表示反应物A的转化率B.a+b<xC.图2中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B的质量分数D.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11.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图1是镁条与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说明t1时刻溶液的温度最高B.图2是A+B⇌C中A的百分含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C.图3是对于反应mA(g)+nB(g)⇌pC(g),当其他条件一定时A的百分含量随压强变化的图象,其中E点v正<v逆D.图4是对于反应A(g)+B(g)⇌2C(g)达平衡时,在一定条件下,向含有一定量A的容器中逐渐加入B时的图象,压强p1>p212.如图a为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X、Y、Z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若从t2开始,每个时刻只改变一个且不同的条件,物质Z的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图b。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0~t1内X与Y的平均反应速率之比为3∶2B.该反应中Z一定为产物C.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压强或催化剂13.根据相应的图像,判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1表示反应X(g)+bY(g)cZ(g)在t1时改变某一条件,则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加入催化剂B.图2表示反应L(s)+aG(g)bR(g)达到平衡时,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图3表示反应aA+bBcC从加反应物开始,物质的百分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D.图4表示反应A+2B2C+3D的反应速率和反应条件的变化,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若A、B、C是气体,则D为固体或液体14.一定温度下,将1molA(g)和1molB(g)充入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xC(g)+D(s)<0,在t1时达平衡。在t2、t3时刻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C(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B.t1~t2、t2~t3平衡常数均为0.25C.t3时刻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D.t3时刻v逆可能小于t2时刻v逆15.重庆一中化学组张长林老师说:“昨天才讲了,你怕不得错哟”。反应N2(g)+3H2(g)2ΝΗ3(g)ΔH=92.4kJ·mol1,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随条件改变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时增大了生成物浓度B.t2时降低了温度C.t2时减少了压强D.t3时使用了催化剂二、计算题(共7题)16.在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aA(g)+bB(g)cC(g)ΔH<0,改变其他反应条件,在Ⅰ、Ⅱ、Ⅲ阶段,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回答问题:(1)化学方程式中a∶b∶c为_____。(2)A的平均反应速率vⅠ(A)、vⅡ(A)、vⅢ(A)中最大的是______。(3)A的平衡转化率αⅡ(A)是______%。(4)第Ⅱ阶段开始时,采取的措施是__,平衡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5)T2和T3分别是第Ⅱ阶段和第Ⅲ阶段反应温度,则T2___T3(填“<”“>”或“=”)。17.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元素,氮及其化合物的研究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意义。(1)在一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2molNH3和3molO2,发生反应4NH3(g)+5O2(g)4NO(g)+6H2O(g),2min后达到平衡,生成1.2molNO。则前2分钟的平均反应速率v(NH3)为____________,平衡时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__。(2)N2(g)+3H2(g)2NH3(g)△H=92.4kJ·mol1,根据下列v­t图像,填写下列空白:下列时刻所改变的外界条件是t1_____________________;t3_________________;t4______________。反应速率最快的时间段是________。18.汽车尾气是雾霾形成的原因之一、研究氮氧化物的处理方法可有效减少雾霾的形成,可采用氧化还原法脱硝:4NO(g)+4NH3(g)+O2(g)4N2(g)+6H2O(g)ΔH<0根据下图判断提高脱硝效率的最佳条件是___________;氨氮比一定时,在400℃时,脱硝效率最大,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19.采用一种新型的催化剂(主要成分是CuMn合金),利用CO和H2制备二甲醚(DME)。主反应:2CO(g)+4H2(g)=CH3OCH3(g)+H2O(g)副反应:CO(g)+H2O(g)=CO2(g)+H2(g),CO(g)+2H2(g)=CH3OH(g)测得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产率或转化率与催化剂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催化剂中约为___________时最有利于二甲醚的合成。20.已知不同温度或压强下,反应物的转化率α(或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推断温度的高低及反应的热效应或压强的大小及气体物质间的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以反应aA(g)+bB(g)=cC(g)中反应物A的转化率αA为例说明](1)根据图A、B、C回答下列问题:①图A中T2___________(填“>”“<”或“=”,下同)T1;图B中p1___________p2;图C若为催化剂引起的变化,则___________(填“a”或“b”)使用了催化剂。②该反应为___________热反应;反应中的系数a+b___________(填“>”“<”或“=”)c。(2)根据图D判断该反应是___________热反应;反应中的化学计量数存在如下关系:a+b___________(填“>”“<”或“=”)c。(3)①若图A、B纵坐标表示A的百分含量,则该反应为___________热反应;反应中的化学计量数存在如下关系:a+b___________(填“>”“<”或“=”)c。②若图E纵坐标表示A的百分含量,则由图E可判断该反应是___________热反应;反应中的化学计量数存在如下关系:a+b___________(填“>”“<”或“=”)c。21.煤的液化是把固体煤炭通过化学加工过程,使其转化成为液体燃料、化工原料和产品的先进洁净煤技术,其中合成CH3OH是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1)在2L密闭容器中,由CO2和H2合成甲醇CO2(g)+3H2(g)⇌CH3OH(g)+H2O(g),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探究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①T1_______T2(填“>”“<”或“=”),△H_______0(填“>”“<”或“=”)②温度为T2时,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甲醇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mol·L1·min1。③下列情形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b.密闭容器中CO2、H2、CH3OH、H2O四种气体共存c.CH3OH与H2物质的量之比为1∶3d.每消耗1molCO2的同时生成3molH2(2)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由CO和H2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250℃、0.5×104kPa下的平衡常数_______300℃、0.5×104kPa下的平衡常数(填“>”、“<”或“=”)。22.氢气是合成氨的重要原料,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N2(g)+3H2(g)⇌2NH3(g)ΔH=92.4kJ·mol1。(1)当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不改变N2、H2和NH3的量),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t3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___,其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___。(2)温度为T℃时,将1molN2和2molH2放入容积为0.5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测得N2的平衡转化率为50%。则反应在T℃时的平衡常数为___。

(3)图2表示工业合成氨反应随条件改变,平衡体系中氨气体积分数的变化趋势,当横坐标为压强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当横坐标为温度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_____。参考答案1.C【分析】对于可逆反应2AB3(g)⇌A2(g)+3B2(g)ΔH>0,反应吸热,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小于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详解】A.反应吸热,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比逆反应速率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如图,故A错误;B.反应吸热,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500℃先达到平衡,A2%大,故B错误;C.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B3的含量降低,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小于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B3的含量增大,故C正确;D.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2的含量增大,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小于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2的含量减小,故D错误;故选C。2.B【详解】A.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压强对本反应无影响,图示与对应叙述不相符,A项错误;B.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是放热反应,加入催化剂会降低活化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但反应热不改变,图示与对应叙述相符,B项正确;C.在溶液中逐步加入固体后,溶液pH应该增大,图示与对应叙述不相符,C项错误;D.c点是水电离程度最大的点,此时溶液中仅为氯化铵,铵根离子会水解,浓度减小,故铵根离子浓度小于氯离子浓度,D项错误;答案选B。3.D【详解】A.反应为吸热反应,需不断提供温度才能维持反应的进行,23min和45min时温度不同,所以CO的平均速率不相等,A正确;B.当固体焦炭的质量不发生变化时,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也不再发生改变,从而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B正确;C.5min时再充入一定量的CO,则n(CO)突然增大,而n(CO2)不变,随着反应的进行,n(CO)不断减小,n(CO2)不断增大,最后达到平衡,所以n(CO)、n(CO2)的变化可分别由c、b曲线表示,C正确;D.因为反应吸热,所以3min时温度由T1升高到T2,平衡正向移动,重新平衡时K(T2)大于K(T1),D不正确;故选D。4.D【详解】A.图Ⅰ中时刻是增大O2或SO2的浓度的瞬间,SO3的浓度不变,故正反应速率突然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A错误;B.由于该反应正反应为一个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故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是正反应速率增大的更快,B错误;C.由于该反应正反应为一个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故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SO2的转化率增大,C错误;D.由于该反应正反应为一个放热反应的方向,故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SO2的转化率减小,图Ⅲ研究的是温度对平衡的影响,且甲的温度比乙低,D正确;故答案为:D。5.D【详解】A.增加反应物浓度瞬间,生成物浓度不变(压缩体积平衡不移动),逆反应速率在那一瞬间不变,与图象不符,故A错误;B.该反应为气体等体积反应,改变外界条件后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改变外界条件可能是使用催化剂、增大压强、按比例充入X2、Y2、XY等,故B错误;C.乙条件下先达到平衡状态,说明乙条件下的强度大于甲条件,而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与图象不符,故C错误;D.该反应正向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达到平衡时乙条件下的n(XY)大于甲,与图象相符,故D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是D项,故答案为D。6.D【分析】结合图1可知,A为反应物,C为生成物,A的浓度变化为0.2mol/L,C的浓度变化为0.3mol/L,结合图2中t3~t4和t4~t5这两段平衡是不移动的,则只能是加入催化剂和减小压强,因此该反应为等体积变化的反应,所以B为反应物,根据化学反应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前的计量系数比,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A(g)+B(g)⇌3C(g),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根据A的起始浓度为1mol/L可知,容器的体积为2L,B为反应物,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n(B)=(0.3mol/L×+0.4mol/L)×2L=1.0mol,故A错误;B.t2时只能是增大浓度,t5时只能是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2A(g)+B(g)⇌3C(g)△H>0,故B错误;C.t2时未指明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增大,改变条件可能为增加生成物浓度,故C错误;D.t3~t4和t4~t5这两段平衡是不移动的,且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则t3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加入催化剂,则t4时反应速率都减小,改变的条件是减小压强,故D正确;故选D。7.D【详解】A.可逆反应2AB3(g)⇌A2(g)+3B2(g)ΔH>0,升高温度,平衡正向进行,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故A错误;B.温度高,反应速率快,达到平衡时需要的时间短,先拐,图像是温度低的先达到平衡,故B错误;C.该反应正向是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反应物的含量增多,但图像上是增大压强,反应物的含量减少,故C错误;D.该反应正向是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反应物的含量增多,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的含量减少,与图像一致,故D正确;故选:D。8.C【详解】A.由图像可知,P1条件下用时更短,反应速率快,故P1大于P2,对于反应2NO2(g)2NO(g)+O2(g)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故n(NO)减小,与图像相吻合,A不合题意;B.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反应2NO2(g)2NO(g)+O2(g)ΔH>0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NO2的体积分数减小,与图像相吻合,B不合题意;C.恒容达到平衡后再充入NO,则生成物浓度突然增大,逆反应速率突然增大,平衡逆向移动,与图像信息不相吻合,C符合题意;D.达到平衡后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压缩瞬间NO的浓度变为原来的2倍,但压缩体积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NO的浓度又减小,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知,平衡移动的结果只能阻碍这一变化,与图像信息相吻合,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C。9.A【详解】A.由图可知,x点的压强比y点小,反应物B的体积分数比x点比y点大,由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可知,x点的温度比y点小,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则反应速率x点比y点时的慢,故A正确;B.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由图可知,t1时刻条件改变时,正、逆反应速率增大,但依然相等,说明平衡不移动,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增大压强,故B错误;C.由图可知,M点时A的百分含量最低,说明M点反应达到平衡,M点前为平衡的形成过程,M点后为平衡移动过程,由M点后,温度升高,A的百分含量增大可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故C错误;D.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表示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的差值,故D错误;故选A。10.A【分析】根据图1中“先拐先平数值大”知,T1>T2,P2>P1,升高温度,C的含量降低,说明该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增大压强,C的含量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详解】A.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A的转化率增大;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A的转化率减小,y轴表示反应物A的转化率与图象相符,故A正确;B.由图1知:T1的温度高(同压下,T1先达到平衡),平衡时w(C)小说明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p2的压强大(同温下,p2先达到平衡),平衡时w(C)大,说明加压平衡向右移动,即a+b>x,故B错误;C.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B的质量分数减小,则Pa时,B的质量分数小,与图象不相符,故C错误;D.由图1可知,升高温度,C的含量降低,说明该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A。11.B【详解】A.镁条与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是开始反应放热反应速率加快,但随着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t1时刻反应速率最大,但温度不是最高,故A错误;B.由图2可知,M点达到平衡点,达到平衡后随着温度升高,反应物A的百分含量增大,即平衡逆向移动,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正确;C.由图3可知,E点对应压强下的平衡状态在E点的下方,即从E点到达平衡过程中A%在减小,即反应在向正向移动,故E点v正>v逆,故C错误;D.由反应A(g)+B(g)⇌2C(g)可知,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加入B,可促进A的转化,但压强对该反应的平衡移动无影响,压强与转化率的关系与图像不符,故D错误;答案选B。12.C【分析】t1~t2阶段、t2~t3阶段与t4~t5阶段正逆反应速率都相等,每个时刻只改变一个且不同的条件,t2~t3阶段与t4~t5阶段反应速率加快且平衡不移动,说明分别是使用了催化剂和加压,则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0~t1时,X减少0.09mol/L,Y增大0.06mol/L,所以Z一定是生成物,且生成0.03mol/L,t3~t4阶段改变的条件只能是降低反应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说明正反应吸热,以此分析解答。【详解】A.0~t1min内X与Y的平均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量之比,即为:()mol/L∶()mol/L=3∶2,故A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Z一定是生成物,故B正确;C.由上述分析可知,t3~t4阶段改变的条件只能是降低反应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说明正反应吸热,故C错误;D.t1~t2阶段、t2~t3阶段与t4~t5阶段正逆反应速率都相等,每个时刻只改变一个且不同的条件,t2~t3阶段与t4~t5阶段反应速率加快且平衡不移动,说明分别是使用了催化剂和加压,也说明了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故D正确;答案选C。13.D【详解】A.若a+b=c,改变的条件可能为增大压强,则不一定为催化剂,A错误;B.由图象可知,相同压强下温度大,G的体积分数小,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错误;C.由图可知,反应从正向开始,T2为平衡状态,而后升高温度,B的含量增大,C的含量减小,说明化学平衡逆向移动,故正反应是放热反应,C错误;D.降温,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正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加压,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正向移动,即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故则A、B、C是气体、D为固体或液体符合平衡正向移动,与图象一致,D正确;故答案为:D。14.D【详解】A.t2时刻瞬间C的浓度增大,t2∼t3阶段C的浓度不变,说明平衡不移动,应是增大压强造成的,压强不影响该平衡,所以有x=1+1=2,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化学平衡,C的浓度不发生变化,故A错误;B.t1∼t3间温度相同,平衡常数相同,可计算t1∼t2平衡常数K,t1∼t2平衡常数K===4,故B错误;C.反应正向放热,降低温度或增加了A(或B)的物质的量,平衡均正向移动,C的浓度随时间而增大,由图象可知,C的反应速率降低了,所以t3时刻改变的一个条件可能是降低温度,故C错误;D.反应正向放热,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的浓度增大,由图象可知C的反应速率降低,所以t3时刻改变的一个条件可能是降低温度,即t3时刻v逆小于t2时刻v逆,故D正确;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是D项,故答案为D。15.C【分析】应从勒夏特列原理进行分析。【详解】A.t1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逆向移动,根据时间速率图像可知,反应速率瞬间不变,则为增大了生成物浓度,A正确;BC.t2时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正向移动,反应速率瞬间减小,则应为降低了温度或增大压强,B正确,C错误;D.t3时刻,平衡不移动,使用了催化剂,故D正确;故答案选:C。16.1:3:2vⅠ(A)38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产物C右>【详解】(1)从反应开始至20.0min时,A、B、C三种物质改变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1.0mol/L、3.0mol/L、2.0mol/L,改变的浓度比是1:3:2,由于物质反应的消耗的物质的量的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的比,故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中a∶b∶c为1:3:2;(2)在第I过程中vⅠ(A)==0.05mol/(L·min);在第II过程中vⅠI(A)==0.025mol/(L·min);在第III过程中vIII(A)==0.012mol/(L·min);可见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降低,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的是vⅠ(A);(3)在第II阶段,反应开始时A浓度是1.00mol/L,达到平衡时浓度为0.62mol/L,则A的转化率为:αⅡ(A)=;(4)由图示可知,在第Ⅱ阶段开始时,A、B浓度不变,C的浓度突然从2.00mol/L变为0,可见采取的措施是: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产物C;在其它条件不变时,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产物C,使C的浓度减小,化学平衡向生成C的方向移动,即化学平衡向右移动;(5)T2和T3分别是第Ⅱ阶段和第Ⅲ阶段反应温度,根据图象可知:在温度是T2时增反应速率比在T3时反应速率快,说明温度:T2>T3。17.0.3mol•L1•min150%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减小压强t3~t4【详解】(1)反应4NH3(g)+5O2(g)4NO(g)+6H2O(g),2min后达到平衡,生成1.2molNO,则消耗了1.2mol,前2分钟的平均反应速率v(NH3)==0.3mol•L1•min1,消耗的氧气为1.2mol=1.5mol,平衡时O2的转化率为=50%;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2)t1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反应N2(g)+3H2(g)2NH3(g)△H=92.4kJ·mol1为放热反应,则应为升高温度的变化;t3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不移动,应为加入催化剂的变化;t4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由方程式计量数关系可知,该反应时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则应为减小压强的变化;根据改变的条件,t1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t3时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t4时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小,所以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是t3~t4。18.氨氮物质的量之比为1,温度400℃在400℃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好,催化效率最高,同时400℃温度较高,反应速率快【详解】由图可知氨氮物质的量之比为1时,温度在400℃时脱销的效率最大,因此应选择的条件是:氨氮物质的量之比为1,温度400℃;氨氮比一定时,在400℃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大,其催化效率最高,且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反应速率比较快,故答案为:氨氮物质的量之比为1,温度400℃;在400℃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好,催化效率最高,同时400℃温度较高,反应速率快。19.2.0【详解】由图可知,当催化剂中约为2.0时,一氧化碳的转化率和二甲醚的产率都为最大,当的值大于2.0时,一氧化碳的转化率和二甲醚的产率都会减小,说明该条件下最有利于二甲醚的合成,故答案为:2.0。20.>>a放>放>吸<吸<【详解】(1)①温度较高时,反应达平衡所需时间短,故图A中T2>T1;若为压强变化引起,压强较大时,反应达平衡所需时间短,图B中p1>p2;若为使用催化剂引起,使用适宜催化剂时,反应达平衡所需时间短,图C中a使用催化剂。②图A中,T2>T1,升高温度,αA降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图B中,p1>p2,增大压强,αA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2)可通过分析相同压强下不同温度时反应物A的转化率的大小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从而确定反应的热效应。如利用上述分析方法,在图D中作垂直线,即能分析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也可通过分析相同温度下不同压强时反应物A的转化率变化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从而确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与产物气体物质间的化学计量数的大小关系。如图D中任取一条温度曲线研究,压强增大,αA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3)①图A的纵坐标为物质A的百分含量,可知温度升高物质A的含量降低,说明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图B中压强增大,平衡后物质A的百分含量增大,说明平衡逆向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