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章末复习课第二章一、声音三特性的判断音调响度音色物理意义声音的高低声音的强弱声音的特色、品质决定因素频率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发声体自身的材料、结构听感表现音调高:声音清脆、尖细;音调低:声音粗犷、低沉震耳欲聋指响度大;轻声细语指响度小分辨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主要依据备注音调与响度毫无关系,是声音完全无关的两个特征,音调高的响度不一定大,响度大的音调不一定高【特别提醒】日常生活中,“高”“低”的含义不是唯一的。有时指音调,如“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有时指响度,如“引吭高歌”“低声细语”。1.黔东南素有“百节之乡,歌的海岸”的美誉。如图所示是黎平县双江乡鼓楼前节日的情景,远在山外的游客也能听出是吹奏芦苼,他们是根据声音的什么判断的(
)A.音色B.音调C.响度D.振幅【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它与频率有关;响度表示声音的大小,它与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音色表示不同发声体的性质,它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2.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
发出声音,用的力越大,塑料尺的
越大,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
发生改变。【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塑料尺振动时能发出声音,用力越大,塑料尺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就越大;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振动的频率发生改变,从而使声音的音调发生改变。答案:振动振幅音调二、声的利用声分为可闻声和不可闻声,其利用如下:【特别提醒】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一般在20~20000Hz范围内,在此范围以外的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是无法感觉到的。1.下列实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利用B超检查身体B.利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C.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D.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疾病【解析】选C。本题考查声的利用。利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利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是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疾病,是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故选C。2.如图所示,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断。听诊器运用了声
(选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选填“音色”“音调”或“响度”)。【解析】本题考查声现象的有关知识。医生利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是利用声传递信息的道理。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减少声音的散失,提高声音的响度。答案:传递信息响度三、噪声及控制噪声的途径1.噪声定义:(1)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环境保护角度: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2.控制噪声的途径:(1)防止噪声产生。(2)阻断噪声传播。(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特别提醒】噪声的危害很大。噪声轻则影响人的睡眠、休息、学习和工作,重则使人神经衰弱,甚至引起心脏病和高血压。1.通常人们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噪声防治。下列措施中属于从接收这一环节防治噪声的是(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公路两旁植树C.在耳孔中塞一小团棉花D.学校门口禁止鸣笛【解析】选C。本题考查噪声的控制。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从噪声的产生防治噪声,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道路两旁植树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耳孔中塞一小团棉花,是为了在声音的接收处减弱噪声;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故选C。2.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产生,又没有阻断声音的
,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途径。“掩耳盗铃”,说明了耳朵被堵住,阻止了声音进入人耳,但是声音仍然在空气中传播。答案:传播【备选要点】一、回声1.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应用:回声定位、探测鱼群和探测海底的深度等。2.利用回声测距的原理:s=(t为来回时间)。1.利用回声定位的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测出距离,但这种方法不能解决下列哪个问题(
)A.测海底深度B.测敌机的远近C.测与山峰间的距离D.测雷电发生地与我们间的距离【解析】选D。本题考查回声定位的理解。让声音从海面发出,经海底反射后,返回海面,记录接收到回声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海洋的深度,利用了回声测距;声音发出后,经敌机反射后返回,记录接收到回声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距离敌机的距离,利用了回声测距;声音发出后,经对面山峰反射后,返回,记录接收到回声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对面山峰的距离,利用了回声测距;由于光速比声速快得多,光传播到听见雷声的人的时间非常短,可以忽略,所以当他看见闪电时,可以认为雷声才开始从打雷处向下传播,记录看到闪电和听到雷声的时间差,那么打雷处与听到雷声人的距离就可以利用速度公式求出,故D不是回声测距的应用。故选D。2.你面向一高墙喊话,如果听到回声,那么你和高墙之间的距离至少为(
)A.大于34mB.大于17mC.等于17mD.等于34m【解析】选B。本题考查回声测距。由于回声是来回传播,那么间隔时间应大于t=×0.1s=0.05s,那么要想听到回声,离高墙的距离应大于s=vt=340m/s×0.05s=17m,故选B。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产生条件物体振动声音的传播传播条件依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传播方式以波的形式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速影响因素(1)介质的种类:一般情况是:v固>v液>v气(2)介质温度:在同一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特别提醒】不是所有的振动都能直接用肉眼观察到。有很多振动,因为其振幅小或振动时间短,不易被肉眼直接观察。可以利用转换法来体现。1.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D.敲鼓时,听到鼓声,鼓面不振动【解析】选B。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B正确,D错误;真空不能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微积分(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交通仿真技术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理工职业学院《药品微生物韩》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软件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天狮学院《画法几何与透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药学学科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兰州外语职业学院《医学微生物学C》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借款合同书面质证
- 快递驿站加盟合同(2025年版)
- 信用借款协议合同
- 公司2025年工会工作要点
- 2025年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社会招聘2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内蒙古能源集团智慧运维公司社会招聘(10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调研报告范文
- 2025-2030中国食品灭菌设备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全国中医医师定期考核中医专业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共六套)
- 餐厅点菜技巧培训
- 大风天气施工专项方案
- 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限公司2025年上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设计综合与实践2:白昼时长的规律探究(有反思)
- 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数据对比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