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信息科技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身边的算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身边的算法》是五年级信息科技第一单元《算法与算法表示》的第一课时。本课通过对生活中
问题和典型数学问题的算法描述,培养学生运用算法思维观察和解决生活问题。
二、学习对象分析
学生作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经过两年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和生活中的浸润式接触,已经具
备一定的算法思维,很多学生会运用图形化编程软件进行作品设计与制作。同时,语文和数学学科有
教过田忌赛马相关内容,学生对田忌赛马故事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三、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素养指向
1.联系生活中的案例初步感知算法的概念和特征特信息意识:具有自主动手解决问题、掌握核
征。心技术的意识。
2.理解算法是通过明确的、可执行的操作步骤描述的计算思维:对问题进行抽象、分解、建模,
问题求解方法。并通过设计算法形成解决方案。
3.通过书写、绘图等方式有条理地表达算法。
四、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习内容设计意图
1.导入新课
1.观看图片和智能家居视频,思考:扫地机器人是如何激趣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侦测到的情况自动打扫房间的,是谁在指挥它。
2同伴交流分享思路。
(二)思考探究,学习新知
学习内容设计意图
1.聚焦生活,寻找方法说一说生活中的算法,降低学习难
说一说:生活中的问题,是按照怎样的方法和步骤解决度的同时也引发学习兴趣。
的。
(1)折纸;
(2)用账号登录学习平台。
2.类比迁移,理解算法
(1)举例从一个地点到达另一个地点的过程。
(2)算法: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通过从一个地点到达另一个地点的过
想一想:解决同一个问题,还有哪些有不同的算法的情
程,理解决问题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
况?
有多个步骤。
(三)知识迁移,协作设计
学习内容设计意图
1.结合新知,设计算法
活动:寻找身边的一个问题,写出解决这个问题的算法。通过身边的实际问题,设计算法。
(1)自主书写;
(2)小组交流,班级展示,自我评价。
评价标准:是否明确和可执行。
(四)总结回顾,提炼升华
学习内容设计意图
1.总结回顾总结回顾本课所学,进一步感受身
算法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边的算法。
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清晰的步骤。
《自然语言描述算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自然语言描述算法》是浙江影视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算法与算法表示》的第2课,本单元的第一节课是《身边的算法》,同学们了解了生
活中常见的算法,,知道算法的概念和特征后。本节课在此基础上,了解算法的常见方
式,学习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二、学习对象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滨江区五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身边的算法,了解了算法的基本
概念,但是对于算法的描述是陌生的。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描述算法的常用方式,能用恰当的方式描述简单算法。
2.掌握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教学重点: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教学难点:用恰当的方式描述简单算法。
四'方法策略
本着以“学”为中心的理念,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本课主
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辅以案例分析法、归纳总结法,这些教学方法都将围绕学生的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逐级展开。
五、教学流程
(-)生活案例,导入新知
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
1.案例展示,初步感知
要交换分别放有可乐和雪碧的两个杯子里的
液体,有哪些交换方法?哪些方法需要的步骤较从生活中的算法入手,从抽象到
少?具体,初步建构“算法”这一新
2.交流讨论,初步建构认知。
活动一:
和小伙伴说一说你有哪些交换方式?哪些方
法需要的步骤较少?
(二)层层递进,学习新知
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设计计意意图图
1.案例迁移,学习新知
(1)算法的常见描述方式有自然语言、流程图、
伪代码等。从用图示描述过渡到流程图
(2)自然语言:运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描述,从已知到新知,引入之前
语言来描述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其步骤。例如:学过的案例。
首先,输入火车票购票者的年龄。
然后,根据不同年龄给出不同的票价,如果是不
满6周岁的儿童则免票,如果年满6周岁但不满14
周岁,则享受优惠票,如果在14周岁及以上则全价
票。
最后,输出需要购买的票型。
率
3^
K”I'I]自然语言和流程图的优缺点
\g\
对比,学会灵活使用。
(3)流程图:
If年龄<6周岁
免票
日se
If年龄<14周岁
优惠票
日se
(4)伪代码:全票价
(三)案例在探,拓展延伸
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
1.回顾案例,探究创作
活动二:用规范的自然语言再次描述,同时尝试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解决办
不用解决方法。法。
想一想: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应该注意什么?
2.难度分层,拓展延伸依据学情分层教学,选择恰当
活动三:如何实现三人身高从矮到高进行排序。的方式描述算法,突破教学难点,
小组讨论,共同解决。
《流程图描述算法》教学设计
一、学习内容分析
《流程图描述算法》是五年级信息科技第一单元《算法与算法表示》的第3课。本
课从典型的数学问题的算法描述出发,探索用流程图描述算法的规则和方法,在此基础
上,尝试使用WPS、Visio、ProcessOn等软件绘制流程图。
二、学习对象分析
学生作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经过两年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和生活中的浸润式
接触,已经具备一定的算法思维,很多学生会运用图形化编程软件进行作品设计与制作
o本课时出现的数学问题非常基础,有助于理解流程图的概念和特征。
三、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素养指向
1.理解流程图的符号及含义,能使用规范的流程信息意识:具有自主动手解决问题、掌
图符号描述算法。握核心技术的意识。
2.结合数学案例熟练流程图的绘制,进一步感受计算思维:对问题进行抽象、分解、建
其形象直观、结构清晰、逻辑性强的特点。模,并通过设计算法形成解决方案。
3.尝试使用软件绘制流程图,感受信息化工具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在日常学习和生活
便捷。中选用合适的数字平台,积极运用信息
科技高效地解决问题。
四、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学习内容设计意图
1.复习导入
(1)简述:回忆前两课时的知识点:算法的定义
Q:什么是算法?和常用描述方法,为本课时用流程图描述
A: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算法做好铺垫。
Q:算法的常用描述方法有哪些?
A:自然语言描述、流程图描述、伪代码描述
(2)用自然语言描述解决下列问题的算法:先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方便后期学
例1:求底为6cm,高为4cm的三角形的面积。习流程图时与自然语言的步骤一一对应。
o例2:求2+96+(12-4)的值。
(二)思考探究,学习新知
学习内容设计意图
1.聚焦々上活,寻找方法从生活中的问题“办理业务”入手,
(1)观察用流程图表示办理业务的过程,找一观察最直观的流程图的表示方法,帮助学
找有哪些e形状。生读懂方法和步骤。
依次理解开始/结束框、流程线、处理
—.开始/结束框,
t始)表示流程的开始
07
r-或结束框、输入输出框和判断框的含义和用法。
取号此处应该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总结。
一"/流程线,表示流
程的走向
等待
■一/处理程,表示对
办理业务
a
(2)总结绘制流程图过程中的规则及其含义。
开始/结束框
流程线
处理框
输入输出框
判断框
2.类比迁移,理解算法
在课堂开始用自然语言描述的基础上
用流程图描述解决下列问题的算法:
增加流程图的绘制,进一步感受流程图的
例1:求底为6cm,高为4cm的三角形的面积。
直观,熟练形状的使用。
例2:求2+96+(12-4)的值。
(三)知识迁移,协作设计
学习内容设计意图
1.设计算法,运用新知在日常学习刚和生活中选用合适的数
活动:用Visio软件绘制流程图。字平台,积极运用信息科技高效地解决问
学校举行合唱比赛,由5位评委对节目进行打分,节目最终得分是5个题是致力于培养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的
分数的平均分,某个节目的评委打分为91,90,88,92,89,请用流程图
描述求该节目最终得分的算法。关键,因此,学生使用软件或者在线平台
绘制流程图,不仅巩固了流程图的画法,
1
1还有利于感受数字平台的便捷多样。
⑴学生自主绘制流程图。
(2)小组交流,班级展示,自我评价。
评价标准:流程图是否规范清晰。
(四)总结回顾,提炼升华
学习内容设计意图
1.总结回顾回顾总结
(1)流程图中各个符号的作用。
《算法中的数据》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算法中的数据》是浙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算法与算法表示》
的第4课,前面一节课是《流程图描述算法》,同学们学习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生
活中常见的算法,知道算法的概念和特征后。本节课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了解算法中
的数据,学会用变量表示算法中的数据。
二、学习对象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五年级学生,学生已经掌握了如何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算法
,但是对于变量是陌生的,由于生活中没有变量的类似应用,理解起来有难度。。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案例分析,了解算法中的数据;
2.初步认识变量,了解变量的特征。
3.能够用变量表示算法描述中的数据;
素养指向:
针对简单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需求和数据源。
教学重点:能够用变量表示算法描述中的数据。
教学难点:能够用变量表示算法描述中的数据。
四'方法策略
本着以“学”为中心的理念,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本课主
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辅以案例分析法、归纳总结法,这些教学方法都将围绕学生的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逐级展开。
五、教学流程
(-)观看视频,导入新知
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
1.观看视频,交流讨论
观看案例,讨论:洗衣机的不同洗衣模式中的
数据,不同导航线路中的数据分别有哪些?从身边的案例入手,发现算法中
2.总结归纳,导入课题。的各种各样的数据。
解决问题中的算法中,有各种各样的数据,
(二)层层递进,学习新知
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
1.案例讨论,学习新知
(1)思考:购买电影票上有哪些数据?
(2)活动一:小组讨论,你还能举出生活中有
关算法生成数据的其他例子嘛?
(3)活动二:说说使用煮茶机煮冰糖雪梨茶的
算法中的数据。
・JI叁*■**■■・筝
Itf
♦・2:MA£<<
案例从剖析算法中的数据,
♦・4:―入19«米
tas:•卡&网IWMILC再到用变量表示算法中的数据,
♦・》京#⑥.
层层递进,由浅入深。
(4)活动三:说说如何使用变量表示使用煮茶
机煮冰糖雪梨茶的算法中的数据。
(三)案例迁移,拓展延伸
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
1.活动三:小组讨论,参照使用煮茶机煮冰糖雪梨
茶的案例,说一说计算底为4cm、高为3cm的平行四案例迁移,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边形面积的算法中的数据及如何用变量表示。,进一步练习用变量表示算法中
的数据
-…•0MMl111HHi
2.难度分层,拓展延伸
练习:用变量表示5位评委对节目进行打分的算
旧题新做,巩固加深。
法中的数据。
《身边的算法》教学设计
一、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是浙江省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身边的算法》第5课,属于六大课程逻辑主线
中的算法范畴,算法是计算思维的核心要素之一。教材包括三块内容:根据此前课堂学习中出现的算
法流程图描述进行讨论发现共同点、建构算法的三个特征(有穷性、确定性、有输出)和练习。本课
从生活中的算法出发,理解算法特征。
二、学情分析
本课学习对象为五年级的学生,算法场景从符合他们认知特点的具体问题出发,避免在问题的理
解上造成障碍;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具备使用自然语言何流程图描述算法的能力,前4课学习了身
边的算法、自然语言描述算法、流程图描述算法、算法中的数据,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
他们善于合作,乐于表达,初步具备问题分析能力,但由于算法的特征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会有
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
L通过对不同算法共同点的学习,理解算法的特征。
2.通过算法特征的探究,学会进一步准确描述算法。
3.了解不同特征对算法的影响,理解符合算法的判断标准。
核心素养指向
体会算法的特征,有意识地将其应用于数字化学习过程中,适应在线学习环境。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算法的特征。
教学难点:借助对算法特征的理解,更加准确地描述算法。
通过问题驱动、小组合作、实践探究、分析归纳、迁移应用辅以教师指导等多种方
式逐一突破。
五、学习过程
(一)项目回顾激发兴趣
学习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揭示课题回顾项目进程,激发学习
回顾算法描述,揭示课题。兴趣。
(二)讨论探究,归纳特征
学习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
1.记录思考记录各组思考过程,思考
书本22页中的算法与同伴讨论与思考:讨论
(1)这些算法分别有几个步骤?
(2)你发现这些算法有哪些共同点?通过分享交流、师生共同小
2.讨论交流结,明确算法特征,突出本课
(1)分享交流。重点。
(2)归纳小结:算法的三个特征。
(三)辨析算法,理解特征
学习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
通过选择题判断、生活中
1.•:
的煮茶等算法辨析、进一步明
1.下列关于算法描述正确的是0
A.一个算法可以没有输入晰算法特征,突出本课重点。
B.算法只能用流程图表示
C.如果一个算法没有输入,也不会有输出
D.一个算法的执行步骤可以是无限的
2.下列关于算法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穷性:算法必须在有限步之内结束
B.确定性:算法在每一步必须有确切的含义
C.输入:算法至少有一个输入
c/、D.输出:算法至少有一个输出
2.(1)
选择生活中的算法,和同
(2)选择一个场景,和同伴分析其算法描述,相
伴相互辨析哪些方面体现了
互说明哪里体现了算法的确定性、有穷性、有输
算法的特征,进一步明晰算法
出。
特征。
(四)迁移应用科学认识
学习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
课堂小结,回顾算法特征,得出算法由一系课堂小结,明确算法特
列明确可执行的方法及步骤组成,在有限步骤内征,应用算法特征来使得算法
解决问题。描述更加精准。
板书设计
算法的特征
确定性
有穷性
有输出
《顺序结构》教学设计
一、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为五年级上册信息科技第二单元的第一课。主要介绍算法控制结构中的顺序结
构,讲述了什么是顺序结构,用流程图表示顺序结构以及算法的执行步数。涵盖了上个
单元所学算法的基本概念表示及算法的特征等知识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
算法控制结构中的顺序结构及其特点,能用流程图绘制顺序结构,使用计算机算法编写
简单程序解决简单问题,初步了解程序设计的方法。本节课在本册书中起到承前启后的
作用,为后续算法结构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学习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在本节课之前,他们已经接触了算法与算法表
示,对问题解决的步骤及流程图已不陌生。五年级学生的思维模式已从具体形象思维向
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以直接兴趣为主,对具体事物
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让学生从生活
中解决问题的次序性过渡到计算机算法的顺序结构,尝试利用顺序结构进行编程,培养
计算机思维。
三、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素养指向
1.认识顺序结构及其特点信息意识:具有自主动手解决问题、
2.能用流程图表示顺序结构掌握核心技术的意识。
3.能初步合理组织和设计顺序结构计算思维:对问题进行抽象、分解、
建模,并通过设计算法形成解决方案。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顺序结构的特点。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在日常学习和生
教学难点:合理组织和设计顺序结构。活中选用合适的数字平台,积极运用
信息科技高效地解决问题。
四、学习过程
(-)生活算法,引出课题
学习内容设计意图
1.提问:购买车票的算法
购买车票的算法通常由以下几个步骤
组成(展示流程图):
输入目的地和出发时间身边实例调动学生兴趣,观察
查询车次和票价分析引发学生思考。
检查车票库存
选择座位
计算总票价
生成车票
很多问题的解决过程,需按次序一步一
步地完成。这体现了算法中最基本、最简单
的一种控制结构,即顺序结构。
(二)思考探究,学习新知
学习内容设计意图
1.认识顺序结构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顺序结
活动一:生活中还有哪些算法体现顺序构的理解。
结构?
(1)讨论交流(例如淘米、购物、泡感受顺序结构的特点。
茶步骤)
(2)展示网购的算法(希沃游戏让学
生连线)、百度搜索引擎的使用流程图
(总结出顺序结构的特点:顺序执行,
逐一执行)培养逻辑思维。
2.用流程图表示顺序结构
活动二:绘制流程图绘制流程图,体验程序设计的
(1)把出行计划用流程图表示次序性,加深对顺序结构的理解。
(2)把买票步骤用流程图表示。
3.数出算法的执行步数
活动三:在“买票”流程图中,数一数
“买票”流程一共需要几步?还能精简步骤
吗?为什么?
如果还要进一步细分“买票”步骤,你
认为可以分为哪些步骤?这样分步骤之后,
买票所花费的时间是变长了,还是变短了?
(三)知识迁移,协作设计
学习内容设计意图
1.总结所学,拓展提升当堂练习,巩固加深。拓展延
总结本课所学伸。
2.练一练
尝试将泡茶的步骤用流程图表示,并数
一数至少需要几步?
板书设计
顺序结构
1.认识顺序结构
2.用流程图表示顺序结构
3.数出算法的执行步数
《分支结构》教学设计
一、学习内容分析
《分支结构》是小学信息科技五年级上第二单元《算法的控制机构》第2课的内容。
第二单元安排了算法的控制结构,包括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双分支结构,在分支结构
中还安排了算法的验证,整个内容这样安排都意在为解决问题找方法,进而培养计算思
维能力。第7课的《分支结构》主要是讲单分支,为第8课的《双分支结构》做铺垫。
二、学习对象分析
第一单元中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绘制流程图的熟练程度有所提高,但与上一
节课不同的是,学生需要考虑条件的设定,确定判断条件的方法十分重要,也有一定的
难度。必须要联系生活仔细地去思考、探索,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进一步去尝试找出
确定判断条件的方法。本课首次用伪代码来验证,验证的目的也在于找出算法中存在的
问题,虽然伪代码易懂,但要找出算法中存在的问题还是有难度,所以在验证这一环节
上,需要耐心引导,并演示验证过程来化难为易。
三'教学目标
1.通过采用顺序与分支两种结构的比较,用自然语言描述生活场景例如测体温的过程
来认识分支结构,体会分支结构的作用。
2.能用流程图描述入校测体温的过程,掌握使用在线工具绘制含有分支结构流程图的
方法。
3.知道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验证分支结构,在验证的过程中完善算法。
教学难点:
素养指向:
会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认识分支结构,体会分支结构的作用。
能将其用顺序结构和分支结构简单描述算法。通过程序验证分支结构来发现问题,找出
解决方法。认识到算法对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合理组织和设计顺序结构。
教学难点:能根据需求对数字资源进行分类和保存。
四'方法策略
以学生实践为基础,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以学为本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辅以案
例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小组合作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过程,发展计算
思维。
五、教学流程
(-)复习回顾,导入新知
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
设疑导入通过采用顺序与分支两种结
在十字路口通行需要根据交通信号灯做出选择构的比较,用自然语言描述生活
场景过程来认识分支结构,
,出门是否带伞需要根据天气情况做出选择,儿童
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引出主题。
是否需要购买车票根据身高情况做出选择……学习
生活中处处有类似根据某种条件做出选择的情景。
活动一:你能用“如果……那么……”来说一说
以上场景吗?
(二)复习回顾,导入新知
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
L认识分支结构通过采用顺序与分支两种结
根据一定的条件做出判断,再选择相应结果的构的比较,用自然语言描述生活
场景中的算法过程来认识分支结
过程,称为分支结构。分支结构在执行时依据条件
构,
选择执行路径,而不是严格按照语句出现的先后顺
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引出主题。
序。可以用“如果……那么……”这样的语言来表
述分支结构,如“如果遇到红灯,那么停止通行”
O
2.用流程图表示分支结构
活动二:使用流程图描述算法
(1)使用流程图描述出行计划的算法。
使用流程图来描述分支结构
「—
,进一步理解分支结构。
免票1否1事件
...1......:.......:1一
“是否免票”it程田就执行“事件”
(2)上述分支结构中的“判断条件”是怎样确定的
?
3.验证分支结构
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验证分支结构,请想一想代
码。
认识分支机构常用代码语法
O
if身高<120:
print("免票")
想一想:购买车票时,使用分支结构的算法除了判
断身高之外,还需要判断哪些因素?可以分几步来
判断?
拓展:分支结构可以分为单分支结构和双分支结构
o它们的区别在于:单分支结构,若条件为真,则
执行相应语句,否则不执行该语句;双分支结构,
若条件为真,则执行语句1,否则执行语句2o
你能画出它的流程图吗?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用到分支结构的事例?
(三)课堂小结,巩固延伸
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
1.总结所学,拓展提升当堂练习,巩固加深。拓展
总结本课所学延伸。
2.练一练
在“泡茶”这样的算法中,哪些环节需要分支
结构?请画出流程图。
板书设计
分支结构
认识分支结构
用流程图表示分支结构
分支结构算法验证
《双分支结构》教学设计
一、学习内容分析
《双分支结构》是小学信息科技五年级上第二单元《算法的控制机构》第3课的内
容。第二单元安排了算法的控制结构,包括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双分支结构,在分支
结构中还安排了算法的验证,整个内容这样安排都意在为解决问题找方法,进而培养计
算思维能力。
第8课的《双分支结构》主要是讲从单分支到双分支。双分支结构是分支结构的一
种形式,也是算法控制结构中相对比较复杂的。双分支结构的引入,使得解决问题的策
略有一了更多的选择,可以构建更加复杂的算法,让问题解决更加灵活。双分支结构一
课的编写,同样以生活化的情境为背景,关一联本单元的整体情境一一“完成一次旅行”。
作为分支结构的深入学习,本课安排了认识双分支结构、用流程图表示双分支一结构和
验证双分支结构三个部分内容。
二、学习对象分析
第一单元中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绘制流程图的熟练程度有所提高。上节课也
了解了单分支结构,本课通过说一说生活中“如果……那么……一否则……”的实例,
唤起学生对这类问题的认知,旨在建立生活实例与算法控制结构的内在联系。在建构环
节,将双分支结构放入分支结构中进行比较、认识,降低学生对算法控制结构的认识难
度。通过认知的迁移,构建双分支结构的一般流程图,旨在引导学生发现判断条件设置
的重要作用。为了对比和一进一步认识分支结构,通过高速路牌标志和火车票购票规则
示意图,让学生分析判断条件的构建与双分支结构的特点,一从而使其进一步认识双分
支结构。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实例,理解双分支结构的概念与特点。
2.通过绘制实例流程图,学会用流程图表示双分支结构。
3.通过调参和修改条件,感受双分支结构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理解双分支结构的概念和特点,学会用流程图表示双分支结构。
教学难点:合理设置有效的判断条件。
素养指向:
会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认识多分支结构,体会多分支结构的作用。
能将其用多分支结构简单描述算法。通过程序验证分支结构来发现问题,找出解决方法。
认识到算法对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的重要性。
四、方法策略
以学生实践为基础,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以学为本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辅以案
例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小组合作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过程,发展计算
思维。
五'教学流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知
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通过采用自然语言描述生活
在生活中,同一事件在不同的条件下往往会产场景过程来认识多分支结构,
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引出主题。
生不同的结果。例如,停车场根据停车时长收取不
同的停车费,人们根据天气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方
式等。
活动一:你能用“如果……那么……否则....
那么”来说一说以上场景吗?
(-)复习回顾,导入新知
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
1.认识多分支结构用自然语言描述生活场景中
分支结构是程序控制的一种基本结构,除了单的算法过程来认识多分支结构,
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引出主题。
分支结构,还有双分支结构。在双分支结构中,根
据条件判断的不同结果进行不同的操作。
比如,身高超过1.2
米的儿童在乘坐高铁时需要购票,可以选择儿童票
或者成人票,如果身高不到1.5
米就购买儿童票,否则购买成人票。2.用流程图表
使用流程图来描述分支结构
示分支结构
,进一步理解多分支结构。
活动二:使用流程图描述算法
(1)使用流程图描述儿童和成人买火车票的算法。
(升:)17)
/**/
认识多分支机构常用代码语
1买儿童票1买成人票
法。
/出,/
b----------
(结束)(结束)
/1星>.
1
|舞:一*||买成1人票||事件IA__1年1
/由皋■"当蠹件成立时・就执行“拿件A”.
否则就执行••事件B-
1«,*1
“儿童的4r流程图
(2)上述分支结构中的“判断条件”是什么?
3.验证分支结构
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验证多分支结构,请想一想
代码。
身高=float(input(“请输入您的身高(以米为单位):"))
if身高=1.5:
print("您可以买儿童票")
else:
print("您只能买成人|票")
想一想:如果把上面程序中的判断条件“身高
<=1.5"改为“身高>1.5”,流程图该怎么画?程
序又该怎么改呢?
你能画出它的流程图吗?
(三)课堂小结,巩固延伸
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
1.总结所学,拓展提升当堂练习,巩固加深。拓展
总结本课所学延伸。
2.练一练
请根据出行计划,选择设计一套景区门票的购
票规则,并设计购买门票的算法流程,用流程图表
示你所设计的算法。
板书设计
多分支结构
认识多分支结构
用流程图表示多分支结构
多分支结构算法验证
《体验算法控制》教学设计
一、学习内容分析
《体验算法控制》是小学信息科技五年级上第二单元《算法的控制机构》第4课的
内容。第二单元安排了算法的控制结构,包括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双分支结构,在分
支结构中还安排了算法的验证,整个内容这样安排都意在为解决问题找方法,进而培养
计算思维能力。
算法控制的灵活应用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经过前面三节课的学习,本单元
还需要一个综合项目来对前面的学习做整合应用,也是单元主题项目的提升应用。为了
能将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渗透于整本教材,基于用关键信息分析问题的思想,教材安排
了用算法解决问题的三个进阶过程作为本课的学习载体,即分析问题、设计算法、验证
算法三项内容。
二、学习对象分析
第一单元中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绘制流程图的熟练程度有所提高。本课安排
了讨论环节,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常见应用场景背后的算法问题,旨在勾起学生对问题
分解的认知,使其意识到用关键信息分析问题的重要性,从而能综合应用顺序结构、分
支结构的思想来解决问题。在分析问题环节,结合买票问题尝试分析其中的关键信息,
让学生体验用关键信息分解问题的算法流程。在设计算法环节,进一步体现问题分解的
思想,用关键信息寻找关键节点实现算法设计,旨在让学生体验问题分解程度大小对算
法控制结构的影响。在用流程图表示算法环节通过流程图的切割、分解、细化,抽象出
顺序、分支等算法控制结构,旨在让学生体验算法设计的思维过程,同时将细化的算法
用一幅流程图呈现,其中还蕴含了分支嵌套的概念,为后续学习做铺垫。算法验证环节,
突出了流程图描述到Python代码描述的一一对应关系,既有代码的综合阅读渗透,又有
算法结构组合的探究。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实例,体验用关键信息解决问题的一般流程。
2.通过设计真实案例的算法,学会用流程图表示解决问题的过程。
3.通过对比流程图与程序代码,体验程序带来的便捷。
教学重点:合理分解问题,学会用流程图表示解决问题的算法。
教学难点:根据解决问题的思路设计有效的算法。
素养指向:认识到算法对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的重要性。
四、方法策略
以学生实践为基础,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以学为本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辅以案
例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小组合作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过程,发展计算
思维。
五'教学流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知
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火车站进站时凭身份证检票、通过刷指纹进出通过描述火车站中的算法,
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引出主题。
楼宇、购物支持刷脸支付等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
捷,这背后也都蕴含着各种各样的算法。
活动一:你能描述其中一个应用的算法吗?
(-)复习回顾,导入新知
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
1.检票的过程
人工检票时,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步骤:从人工检票过渡到计算机实
现检验核对过程。
步骤1:出示车票。
步骤2:查验核对。
步骤3:通过检票。
活动二:如果要用计算机来实现“查验核对”
的过程,需要如何设计算法?
2.设计算法
活动三:设计算法使用流程图来描述火车站检
验核对票。
使用流程图描检验核对的算法。
(根据查验核对的过程,先将问题分解为判断
日期、判断车次、判断乘客等小问题,再把解决某
个小问题的算法用流程图表示。判断日期的算法。
)
3.验证算法
在计算机中编写程序并运行,可以对算法进行
验证。日期核验算法的程序代码参考如下,观察与
流程图中每一个环节对应的程序代码,知道其相应
的作用。观察代码,进一步理解检验
核对。
importdatetime
fromtimeimportstrftime
now=str(datetime.datetime.now().date())
time=str(input())
iftime==now:
print("通过”)
else:
print("请核对乘车日期”)
想一想:火车站验票闸机的工作流程中,哪些属于
顺序结构?哪些属于分支结构?你还可以怎么优化
验票闸机的算法?
(三)课堂小结,巩固延伸
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
1.总结所学,拓展提升当堂练习,巩固加深。拓展
总结本课所学延伸。
2.练一练
如果需要增加车次信息核验,上述流程图要怎
样修改?上述代码需要怎样修改?
板书设计
体验算法控制
场景分析-设计算法-验证算法
《问题的分解》教学设计
一、学习内容分析
《问题的分解》是小学信息科技五年级上第三单元《用算法解决问题》第1课的内
容。在日常生活中,用算法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由分析问题、抽象与建模、算法设计、
验证与优化等环节组成。
用算法解决问题是计算思维的重要培养途径,也是响应课程标准“身边的算法”模
块中“使学生了解利用算法求解简单问题的基本方式,培养学生初步运用算法思维的习
惯,并通过实践形成设计与分析简单算法”的能力目标要求。本单元结合前两单元学习
基础,通过问题的分析将其分解为一系列实施步骤,使用顺序结构、分支结构两种基本
控制结构简单描述实施过程并验证。本单元学习算法解决问题主要聚焦计算思维,对问
题分析、抽象、建模、算法设计、算法验证等逐个进行剖析,为后续综合应用算法解决
问题做铺垫。
算法是计算思维的核心要素之一,计算思维是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涉及的抽象、分
解、建模、算法设计等思维活动。本单元以“用算法解决问题”的计算思维过程作为主
线,构建用算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结构。在用算法解决问题时,首先要对问题进行精
准分析:能够准确描述要解决的问题,尝试把复杂的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便于解决的小问
题,同时能在这些小问题中找到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子问题等。因此教材安排了界定问题、
分解问题、确定关键子问题三个部分内容,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
二、学习对象分析
通过前面两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于算法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上课时,以送货机器人
能自动送货作为导入情境,学生思考:为什么送货机器人能自动送货呢?学生通过讨论、
交流,找到送货机器人能自动送货的原因是有算法的支持,引出本单元的主题一一用算
法解决问题。通过创设“自动送货机器人在校内送货的最优路径规划”情境,本课第一
部分安排了问题界定,学生通过界定问题,根据问题的初始状态和最终目标状态,确定
问题的方向和边界,明确地描述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也是解决问题过程中
容易被忽略的地方。第二部分安排问题的分解,从“可操作的子问题”和“类似但规模
更小的子问题”两个角度,尝试对问题分解,降低问题的复杂度。需要注意的是,教材
中的“最优路径”情境中,路线中正好有一个必经点,因此可以以此为界进行规模分解,
但生活中的问题,不是每一个都可以进行规模分解。第三部分是确定关键子问题,由于
规模分解分解出来的都是类似的子问题,也不是每一个问题都可以规模分解,因此关键
字问题应该在行动分解后的子问题中查找。要明白确定关键子问题的重要性,知道可以
根据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确定不同的关键子问题。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在遇
到问题时,要先分析问题,以此帮助其更好地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问题的界定,能够准确描述问题。
2.掌握规模分解和行动分解的方法。
3.能够在行动分解的子问题中确定关键子问题。
教学重点:学会分析问题的一般过程。
教学难点:根据解决问题的思路设计有效的算法。
素养指向:理解并掌握规模分解和行动分解问题的思想。
四'方法策略
以学生实践为基础,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以学为本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辅以案
例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小组合作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过程,发展计算
思维。
五'教学流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知
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无人驾驶小车一一通过无人驾驶小车送货的例
子,
送货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
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引出主题。
了不少便捷。
活动一:
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呢?你知道它是怎样规划路径的
吗?请和同桌说一说。
建构: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可以通过界定问题
,将复杂问题分解成小问题或确定关键问题等方式
来解决。
(-)复习回顾,导入新知
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
1.问题的界定
要解决问题,首先必须界定问题。界定问题就认识问题界定。
是根据需求明确问题的方向和边界。
活动二:“合理规划送货机器人的路线”问题
中,我们根据什么需求,界定什么问题?
()“合理规划送货机器人的路线”问题中,
我们根据少走一些路的需求,界定什么是“合理规
划的路线”。)使用流程图来描述火车站检
验核对票。
2.问题的分解
为了便于用算法解决问题,可以将一个问题分
解成几个小部分,常见的分解有规模分解和步骤分
解。
1.规模分解
许多日常问题实际上是由多个较小的问题组成
的,可以将其称为子问题。规模分解就是把问题分
为更小的子问题。
步骤分解
2.认识规模分解和步骤分解,
确定解决问题的各个步骤,并尝试依次解决它将规划路线问题进行分解。
,最终解决整个问题,这就是步骤分解。
活动三:送货机器人路线问题分解
请描述合理规划送货机器人路线的步骤
3.查找关键问题
当一个复杂的大问题被分解成若干小问题后,
需要聚焦并突破其中的关键问题。根据“寻找最短
送货路径”的目标,解决“合理规划送货机器人的
路线”这个大问题的关键在哪儿呢?
(三)课堂小结,巩固延伸
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意图
1.总结所学,拓展提升当堂练习,巩固加深。拓展
总结本课所学延伸。
2.练一练
找一条从温州到上海的最短路径,你会如何分
析问题?
板书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农业大学《大数据专业英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计量统计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烟台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梅河口康美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英语阅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海南省东方市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
- 江苏省泰安市长城中学2025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文理)语文试题含解析
-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行业创业实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理护理职业学院《数学史与数学思想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中学2025届高三生物试题一模试卷含解析
- 1.2 《离骚(节选)》 任务式课件(共51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建筑空间组合论
- 特种工作作业人员体格检查表
- 清远市城市树木修剪技术指引(试行)
- 广州国际文化中心详细勘察报告正文-171229end
- 警察礼仪(PPT53页)
-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食堂管理工作的意见》解读
- 《尚艺发型标准剪裁》PPT课件
- 中国现代文学史00537
- 110kV升压站电气施工工艺及方案培训资料(共107页)
- 年产万吨碳酸饮料厂的工艺设计
- 流砂过滤器设计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