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册第20课北洋军阀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_第1页
高一历史上册第20课北洋军阀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_第2页
高一历史上册第20课北洋军阀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_第3页
高一历史上册第20课北洋军阀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_第4页
高一历史上册第20课北洋军阀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课同步课时训练1、对联往往能够反映相应历史阶段的时代风貌。中国近代有一副对联:“洪水横流,淹没汉满蒙回藏;宪章文武,尽是公侯伯子男。”其反映的时代信息是()A.太平天国运动B.清末“预备立宪”C.辛亥革命 D.袁世凯复辟帝制2、著名史学家唐德刚曾说:“袁世凯那台滑稽戏的演出,也是靠个班底的。他老人家晚年,班底里的主要配角,一个个各唱其戏,他这个袁兰芳只好唱个独角戏,就卖不了票了。”上述材料反映出袁世凯复辟帝制导致其()A.众叛亲离,陷于孤立B.遭到了帝国主义的反对C.被迫向革命党人屈服D.成为帝国主义的代理人3、“一人称帝,天下骚然,志士仁人汗喘相告,而吾同志益愈奋励,冒死以进。滇、黔独立,文意豁然。”材料中的“滇、黔独立”反映的是()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C.护国运动 D.护法运动4、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很快遭到各方力量和全国民众的坚决反对。1916年3月,袁世凯在众叛亲离下,不得不宣布取消帝制。袁世凯总共只当了83天的短命皇帝,6月6日便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死去。由此可见袁世凯称帝失败主要是由于()A.袁世凯的倒行逆施B.袁世凯内部众叛亲离C.袁世凯的寿命短暂D.各方力量和全国民众的坚决反对5、北洋军阀集团内部各派都奉行“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信条人得道,鸡犬升天朝失势,树倒猢狲散。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正是北洋军阀集团派系势力消长的真实写照。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政局的特点是()A.政局统一,国家发展B.国家统一,社会发展C.民主法制得到健全D.军阀割据,国家四分五裂6、下图是1918年发表于《风月画报》的漫画,该漫画的寓意是()A.谴责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B.歌颂辛亥革命中新军英勇杀敌C.批评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决定D.揭露日本军事侵略中国的野心7、“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和北如一丘之貉。”孙中山发此感慨是因为()A.袁世凯复辟帝制B.段祺瑞拒绝恢复《约法》和议会C.护国运动失败D.西南军阀在护法运动中排挤孙中山8、民国初年,参议院公布的男女礼服分为中西两类,中式即长袍马褂。民间衣着更为自由,上海《申报》称:帝制取消后,“人士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由此可知民国初年()A.服饰文化颠覆了传统B.崇洋媚外之风开始盛行C.民众普遍接受西式服饰D.服饰变革带有时代色彩9、1914年10月张謇在给大总统的呈文中提出“棉纱土布,无论何种花色种类,所有常关、海关、厘金、落地捐等各项税厘,一律免除。……因吾之工业幼稚,恐为先进国所压制,则发达无期”。呈文反映了(

)

A.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B.列强经济侵略加剧

C.经济主权意识增强 D.民族工业缺少保护10、陈旭麓曾说:“辛亥革命之后的巨大希望,同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的黑暗产生了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就产生了巨大的浪潮于是就有了新文化运动。”这表明新文化运动的根本目的在于()A.揭露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B.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C.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根基D.创造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条件11、“民国建立后的种种现象,使他们于失望之余,继续探求救国之道,终于获得了新的觉悟。……(认为)变革政治,首须变革社会,变革社会,首须变革人心。”这里的“变革人心”是指()A.唤起复古之风 B.进行实业救国 C.倡导共和体制 D.探求民主科学12、下图是一幅民国四年的讽刺漫画:戴着清朝乌纱帽,象征着帝王的龙,用其爪子钳住了象征着新生民国的年轻人。这幅漫画反映的是(

)A.清朝残余势力卷土重来

B.立宪制度得到民众支持

C.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要性

D.辛亥革命的群众基础雄厚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尽管孙中山名义上是领导人,他却未能控制全国。孙中山建立了一个新的政党——国民党,该党在1913年4月国会选举时获得了大多数席位。但是实际权力却掌握在官僚和军阀手中,他们几乎一直无视名义上在北京拥有国家统治权的民国政府。相反,他们残酷地掠夺农村,使中国陷入一种野蛮的无政府动乱状态中。1926年以前的民国初期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7版(下)(1)材料中斯塔夫里阿诺斯正确地指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哪些史实?(2)中国史学界并不认同斯塔夫里阿诺斯的民国初年“最糟糕的时期”的结论,若要驳斥他的观点,在经济、思想、社会生活三个方面有哪些依据?14、“文白之争”渗透着新旧文化的冲突,反思文言的价值与意义,有利于全面认识新文化运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为正宗之说,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之也。——陈独秀《答胡适之》材料二知腊丁(拉丁文•欧洲的古语)之不可废.则马班韩柳(司马迁、班固、韩愈、柳宗元)亦自有其不宜废者。——林纾《论古文之不宜废》材料三文言是要学的,但“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中小学文言文教学价值主要在于让学生对我国古代的灿烂文化、辉煌文明有所领略,主要让学生对精选的古代文学精华有所领略,以此拓深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学素养,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开一个窗口,使他们知道中国有这样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刘梅珍《学文言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1)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旗帜是什么?材料一中.陈独秀“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的论调与这两面大旗有何冲突?材料二中林纾反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理由是什么?(2)运用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新文化运动中的“文白之争”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由“淹没汉满蒙回藏”“尽是公侯伯子男”结合所学可知,对联反映的是中华民国的“五族共和”和中华民国制定的《临时约法》遭到破坏,“洪宪”是袁世凯称帝的年号,他称帝后划分爵位,故材料反映的时代信息是袁世凯复辟帝制,D项正确。2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材料“班底里的主要配角,一个个各唱其戏”说明袁世凯统治集团内部已四分五裂;“卖不了票了”说明社会各阶层都加入了反对袁世凯的行列,袁世凯成了众矢之的,A项正确。3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为,遭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反对蔡锷等在云南宣布独立,掀起了护国运动,C项正确。4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袁世凯复辟帝制。依据题干信息“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很快遭到各方力量和全国民众的决反对”,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现念深入人心,所以袁世凯复辟帝制遭到群众性的反对.故D符合题意。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内部众叛亲离是客观原因,故A、B不符合题意;袁世凯的寿命短暂与题干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5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北洋军阀的统治。结合所学可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出现军阀割据混战局面,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状态,故选D项。6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漫画中被踩在脚下的是中国人民,不存在歌颂的意思,且材料的寓意是军阀的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A项正确,B项错误。对峙的双方是“南”和“北实际是指西南军阀和北洋军阀,不是中外,C、D两项错误7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护法运动中,西南军阀排挤孙中山,说明其真实的目的是借孙中山的名望扩充自己的势力,并非真正为了“护法”,D项正确。8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A项说法与史实不符;B项错在“开始”;C项错在“普遍接受”;材料信息“民国初年”“民间衣着更为自由”“帝制取消”表明,服饰的变化受时代的影响,故D项正确。9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材料是张謇对民族工业发展的担忧,没有反映民族工业发展迅速的信息,故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列强经济侵略加强的信息,排除B;材料“因吾之工业幼稚,恐为先进国所压制,则发达无期”体现了经济主权意识增强,故选C;D项与材料“税厘一律免除”不符,故排除。10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根本目的。辛亥革命的主要目的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但民国初年的中国仍然处于袁世凯的专制统治下,故新文化运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B项正确。揭露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不属于新文化运动的根本目的,故A项错误;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根基,也是为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作准备,故C项错误:题干并没有涉及室传马克思主义,故D项错误。11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从材“民国建立后的种种现象”“终于获得了新的觉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材料中的“变革人心”是指开展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和科学,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刻批判,故D项正确,A项错误;实业救国是发展近代工业,与“变革人心”无关,故排除B项;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体制,故排除D项。12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民国四年是1915年,1915年袁世凯尊孔复古,封建儒家思想依然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思想根源。故C项符合题意。A项错误,不符合历史史实,清朝覆亡后,并未出现大的复辟行动;B、D项错误,立宪派和革命派并未广泛地发动群众,因此都得不到群众的支持。13答案及解析:答案:(1)史实:北洋军阀独裁统治、军阀之间割据混战、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2)依据: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迅速发展;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兴起;社会生活上,剪发辫、易服饰、废缠足,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文明。解析:本题考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第(1)问,关鍵要求是“正确”的史实,材料正确地分析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状况。第(2)问,实际要求回答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进步的表现,根据设问中的三个角度归纳即可。14答案及解析:答案:(1)民主与科学。与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与科学的精神背道而驰。文言有其价值,不应废弃。(2)论点文言和白话都是具有价值的文化载体(如围绕新文化运动中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