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专升本考试教育理论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年江苏省专升本考试教育理论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年江苏省专升本考试教育理论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年江苏省专升本考试教育理论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年江苏省专升本考试教育理论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江苏省专升本考试教育理论测试题一、选择题1、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______A.课程改革B.德育改革C.教学改革D.管理改革2、孔子指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句话体现的师生关系是______A.民主平等B.尊师爱生C.教学相长D.心理相容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向人求助属于学习策略中的______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精细加工策略D.资源利用策略教育学部分4、在讲果实的概念时,教师先讲苹果、西红柿等可食用果实,然后又举了棉花籽等不可食用果实的例子。这是什么知识概括方式______A.正例B.反例C.变式D.比较5、开创“私学”之先行、打破了“学在官府”局面的我国教育家是______A.孟子B.老子C.孔子D.荀子6、“广”和“厂”能够区分清楚,体现了观察的______好。A.目的性B.客观性C.精细性D.敏锐性7、嘈杂的环境中,即使我们的名字被很小声地提及,仍然能被我们接收到,______对此做出了较好解释。A.过滤器理论B.衰减理论C.多阶段选择理论D.认知资源理论8、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A)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B)自愿性、娱乐性、实践性(C)组织性、灵活性、创新性(D)组织性、实践性、娱乐性9、虽然人多力量大,但还是会有人偷懒。这属于什么现象______A.社会惰化B.社会抑制C.社会干扰D.社会助长10、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的特点是______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U型曲线D.倒U型曲线11、简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学意义。12、狼孩的故事说明了教育中必须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______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13、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在人的一生中,一般在青年时期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的是______A.晶体智力B.流体智力C.情境智力D.经验智力14、对于故意不完成教学任务要求或者不服从教育、管理的学生,教师予以制止并批评教育。教师实施教育惩罚的权利是______A.获取报酬权B.教育惩戒权C.教育教学权D.管理学生权15、“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用到了什么情绪调控方法______A.认识改变法B.注意转移法C.意志控制法D.情绪升华法16、教师对表现好的学生实施奖励,这属于教学评价的______A.诊断功能B.导向功能C.调控功能D.激励功能17、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的记忆为______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无意记忆18、在研究人的心理时,应当实事求是,而不能想当然,这体现了心理学研究的______A.客观性原则B.活动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主观性原则19、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各方面的差异很大,为了使教学不脱离实际而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贯彻的教学原则是______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20、系统阐述绅士教育思想的近代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洛克(C)赫尔巴特(D)杜威21、在观察过程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所体现的观察品质是【】(A)精确性(B)系统性(C)客观性(D)敏锐性22、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主要体现的需要是______A.归属与爱的需要B.审美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23、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在学校课程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其设置的时段为()(A)小学一年级到高中阶段(B)小学三年级到初中阶段(C)小学三年级到高巾阶段(D)初中到高中阶段24、我国现代学制确立和发展中所沿用的基本类型是()(A)单轨学制(B)双轨学制(C)分支学制(D)多轨学制25、有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十分注重问题的逻辑顺序,喜欢一步一步地解决。这类学生的认知风格属于______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整体性D.系列性26、大脑结构中主要负责形象思维和空间知觉的是______A.左半球B.颞叶C.枕叶D.右半球27、同班同学、办公室同事容易成为好朋友。这种现象体现的人际吸引因素是【】(A)外貌(B)能力(C)互补(D)邻近28、汉语中最早将“教”与“育”两个字联系起来的人是______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29、有些新生儿活泼好动,哭声响亮,而有些孩子则安详宁静,声微气小,这体现______的差异A.气质B.能力C.意志D.性格30、某个年龄组智力测验的平均分数是85,标准差是10,学生A得了95分,他的离差智商是______A.100B.130C.125D.11531、下列属于心智技能的是______A.驾驶汽车B.跳广场舞C.打乒乓球D.解答数学应用题32、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观能动性33、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按照直观教学原则编写的一本有150幅图的教科书一一______被认为是教学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A.《爱弥儿》B.《世界图解》C.《母育学校》D.《普通教育学》34、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A)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B)增强学生体质(C)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D)为国家输送体育人才35、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句话反映了______A.德智的重要性B.智育的重要性C.体育的重要性D.美育的重要性36、简述我国当前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37、“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属于______A.先天本能B.第一信号系统条件反射C.第二信号系统条件反射D.无条件反射38、学校为了让学生专心学习,组织学生集体砸手机。这侵犯了学生的______A.财产权B.人身权C.受教育权D.隐私权39、教师和学生通过口头语言以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方法是______A.讲授法B.讨论法C.读书指导法D.谈话法40、倡导学校教育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论,开创了传统教育流派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斯宾塞(C)赫尔巴特(D)杜威二、填空题41、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______”的原则。42、从______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43、布鲁纳认为学习是______的组织与重新组织。44、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等,任何______都有赖于这些因素的参与。45、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存在专制型、______和放任型三种类型的管理风格。46、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这种现象叫作______。47、在阳光照射下,红花与蓝花可能同样亮,而当夜幕降临时,蓝花似乎比红花更亮些。这种现象叫______。48、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形成的关于人类教育起源的学说是______。49、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存在着______和社会本位论两种基本观点。50、______学制形式有利于逐级普及教育,有更大的适应能力,因此被世界许多国家采用。51、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______、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52、将“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______。53、1922年,民国政府颁布的______学制又称新学制,是中国近代史上实施时间最长的、影响最大的学制。54、少了一个人的声音感觉不到,但是少了十个人的声音就能感觉到。这种刚刚能引起一个人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是______。55、在考试中,由于情绪过于紧张,知识一时想不起来。对这种遗忘现象最合适的解释是______。56、2022年4月,我国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新课程改革目标,凸显了各学科发展在学生______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价值。57、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包括两个阶段:采取决定阶段和______。58、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______》,体现了青少年儿童是权利的主体这一核心精神。59、人的大脑皮层分为额叶、______、枕叶和颞叶四个部分。60、人们在看皮影画的时候,虽然呈现的是一幅幅静止的图画,但是在脑海中是连续的、动态的画面,这是由于______记忆的存在。61、在人的各种感知觉活动中,______占据着主导地位。62、教师的必备能力素养中,教师对于自身的教育教学表现进行自我监督、自我反馈、自我改进的能力叫作______。6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发展由低至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______、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64、世界上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是______。65、根据新旧观念的概括水平及其联系方式的不同,可以把学习分为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______。66、教师的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中都会影响学生,说明教师劳动具有______特点。67、中国教育史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是《______》。68、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______,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69、______的产生,使教师的培养走上专门化的道路。70、将若干单位联合成有意义的、较大的单位的信息加工的记忆单元是______。71、按教育活动的存在范围,教育形态可分为______、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72、多种能力的完备结合是______。73、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一文中,对______思想进行进一步论述与确认,使之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指导原则与共同追求。74、______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75、要教育人,首先就要把人当人,但是没有要求就没有教育,这要求德育过程要遵循______原则。76、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包括认知内驱力、______和附属内驱力。77、现代学制主要有三种类型: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______。78、创造性思维的三个特点是独特性、变通性、______。79、人们在童话故事中创造的千手观音、九头鸟属于______的想象加工方式。80、______社会产生了学校教育。三、简答题81、杜威提出编制课程需要解决哪些主要问题?82、简述常见的认知风格差异。83、德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84、简述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策略。四、案例分析题85、数学课上王老师在讲授《比例》这节课时,首先,王老师向学生提问:“我这里有12棵树,如果要分给2组学生,每组学生会拿到多少棵树?”大家回答说:“每组6棵。”然后,老师说:“大家再想一想。”王老师欲言又止,环顾了四周,发现一个学生的眼神有变化。于是让他来说说是怎么想的,孙明同学站起来回答说:“老师,你没说是平均分还是怎么分。”王老师得到满意的回答,鼓励了孙明同学,说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案例中王老师的教学体现了什么教学方法?86、王老师正在给初一(5)班上体育课,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要领。但经过几次讲解示范后,还有近一半的同学动作不达标。就在王老师又一次给学生示范时,不知谁一声尖叫:“青蛙!”整齐的队伍顿时乱了起来,大多数同学都拥上前去围观。王老师一看,只见一个男孩正趴在地上用手不停地戳一只大青蛙,青蛙一蹦一跳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这不是班上的调皮鬼刘某吗?体育课上他从来就没有老实过。王老师正要发火,但转念一想:“青蛙的跳跃蹬地不是和立定跳远的蹬地动作一样吗?”于是,王老师顺势引导学生——“同学们,谁能说说青蛙的后腿是怎样起跳的?”同学们睁大眼睛,都开始认真观察起来。“青蛙起跳前双腿是弯曲的。”张某第一个兴奋地喊道。“很好!观察得真仔细。”王老师及时加以鼓励。“它起跳时后腿非常用力。”另一个同学回答道。“非常好!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青蛙起跳时是哪部分用力的?”王老师又问。“是前脚掌用力,而且它的身体全部展开了。”“太好了!立定跳远的起跳和青蛙起跳是一个道理,同学们,起跳时的动作是两脚左右分开,脚跟稍提,屈膝半蹲,上体稍前倾,头稍抬,前后自然摆臂,双脚起跳、落地。同学们,想不想模仿青蛙的跳跃动作试一试呀?”“想!”同学们齐声答道。同学们模仿着青蛙跳跃的动作,起劲地练了起来。由于他们领会了要领,很快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请运用教学指导策略分析这个案例,并阐明教学指导策略运用的原则。五、论述题87、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下面是一节物理课“摩擦力”的教学实录(摘要):一、新课导入师:这节课我给大家带来几条小泥鳅,长得虽然不好看但却很有趣。哪个同学能帮我抓出来呢?(三名同学都没有抓住)师:想一想,为什么泥鳅这么难抓啊?(同学们议论纷纷)(接着教师又拿出钉鞋、跑鞋、平底鞋、棉鞋、溜冰鞋各一双)师:如果老师要参加100米赛跑,你会选哪一双鞋呢?如果我要溜冰你又会帮我如何选择呢?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选择?(同学们又热烈讨论)师:大家看个小实验(课件演示):让毛刷从平面上刷过,你观察到什么?众生:毛刷向右刷过刷毛向左倾斜,说明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师小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所受到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二、深化学习师: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几个因素有关呢?请大家用手正向和反向摸狗尾巴草,看有什么不同感受?再看播放的视频,然后讨论。(视频显示:在光滑的和在粗糙的地面上拉着大小及重量不同的物体,弹簧秤测试出各自的摩擦力)众生:(广泛争论后得出结论)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接触面不变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三、知识应用师:摩擦力对我们的生活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我们如何利用或克服摩擦力?众生:人走路时不打滑多亏了摩擦力;下雪天,路滑,撒些炉灰增加摩擦力防滑;拿起一个杯子,靠的就是手与杯子之间的摩擦力……机器零件之间的摩擦是有害的,加润滑油可以减少摩擦力……四、布置作业请发现生活中与摩擦力有关的问题,提出利用或克服摩擦力的措施和建议。问题:请运用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理论,对该物理教师的教学进行分析。88、论述教师管理工作中运用动机激励方法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2001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总体框架。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2、C[解析]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通过学习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只有通过教别人,才能发现自己的困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自己的困惑,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愤图强。这句话表明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故孔子的话体现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相长。3、D[解析]资源利用策略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学习工具的利用,指善于利用参考资料、工具书、图书馆、广播电视以及电脑与网络等;二是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指善于利用老师的帮助以及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与讨论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因此,“向人求助”属于资源利用策略。教育学部分4、C[解析]变式是指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如讲果实的概念时,不仅要选可食用的果实(如苹果、西红柿、花生等),还要选择一些不可食用的果实(如橡树子、棉花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看到一切果实都具有“种子”这一本质特征,而舍弃“可食性”等无关特征。5、C[解析]孔子创办私学,改变了奴隶制社会时期“学在官府”的教育局面。6、C[解析]观察的精细性是指在观察中善于区分出事物细微而重要特征的品质。能够区分“广”和“厂”的微小差异,体现了观察的精细性好。7、B[解析]衰减理论认为当信息通过衰减器时,有重要意义的信息能够通过并反映在人的意识中,而不被注意和不被追随的信息,并不是完全地被阻断,只是其强度减弱而出现衰减。“我们的名字”对我们有重要意义,它们的激活阈限低,容易激活。8、A【试题解析】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主要特点是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9、A[解析]社会惰化也叫社会逍遥,是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任务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在人多的情况下出现的偷懒现象,属于社会惰化。10、A[解析]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11、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强调,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授之以鱼”是指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授之以渔”是指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更重要。重视,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要求。12、C[解析]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教学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狼孩的形成是错过了发展的关键期,说明教育中要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13、B[解析]流体智力的发展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一般人在20岁后,流体智力的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将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14、B[解析]《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第七条规定,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及其教师应当予以制止并进行批评教育,确有必要的,可以实施教育惩戒:(一)故意不完成教学任务要求或者不服从教育、管理的;(二)扰乱课堂秩序、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三)吸烟、饮酒,或者言行失范违反学生守则的;(四)实施有害自己或者他人身心健康的危险行为的;(五)打骂同学、老师,欺凌同学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六)其他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故题干所述教师实施教育惩罚的权利是教育惩戒权。15、A[解析]认识改变法是指改变对引起不良情绪的事物的看法,以改变不良情绪。“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反之亦然。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不好的一面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转化,因此,人们在面对困难或挫折时要转变对事物的看法,调整自己的心态,这种方法属于认识改变法。16、D[解析]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是指评价对教学过程有监督和控制作用,对教师和学生则是一种促进和强化。通过评价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较高的评价能给教师、学生以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鼓舞,可激发他们向更高目标努力的积极性;即使评价较低,也能催人深思,激起师生奋进的情绪,起到推动和督促的作用。题干中,教师对表现好的学生实施奖励,可以让学生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得到满足和受到鼓舞,这体现了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17、B[解析]彭聃龄在《普通心理学》第三版中提出,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2分钟,后来他在《普通心理学》第四版中进行了修正,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大约为1分钟。18、A[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实事求是”可知是客观性原则。19、D[解析]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是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一个贯彻要求。20、B21、C【试题解析】观察的品质包括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精细性、观察的敏锐性。其中,观察的客观性是指善于实事求是地去知觉事物的品质.22、A[解析]归属与爱的需要也称社交需要,是指每个人都有被他人或群体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及支持的需要,包括被人爱与爱他人、有归属感等。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主要体现了归属与爱的需要。23、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我国各级学校课程设置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第一,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第二,初中阶段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第三,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第四,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课,并作为必修课程;第五,农村中学课程强调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第六,在课程标准方面,提出了一些适应我国当前国情的新要求。24、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教育制度。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可以分为单轨学制、双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25、D[解析]采取系列性策略的学生,一般把重点放在解决一系列子问题上。他们在把这些子问题联系在一起时,十分注重其逻辑顺序。26、D[解析]大脑右半球是形象思维和高度空间知觉的优势半球,主要处理的信息是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情感、欣赏音乐和艺术等。27、D【试题解析】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包括外貌、能力、邻近、相似、互补、性格特征。其中,邻近是指人们之间相处的地理空间的距离远近。人们居住的距离越近,双方越容易接近,彼此了解越多,熟悉越快,因而容易建立密切关系。心理学部分(辨析题)28、B[解析]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是最早将“教”与“育”两个字联系起来的人。29、A[解析]气质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特征的心理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先天的生物遗传因素。在人出生的最初阶段就可以观察一个人的气质特点。例如,有的婴儿比较活泼好动,哭声响亮,对外界刺激反应迅速;有的则比较安详宁静,声微气小,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比较缓慢,这就是气质最早、最真实的流露。30、D[解析]离差智商的计算公式:IQ=100+15Z,Z=(X-X)/SD。Z代表个体的标准分数,X表示个体测验得分(原始分数),SD则为群体得分的标准差。代入公式Z=(95-85)divide10=1,Z为1,则此人的IQ=100+15×1=115。31、D[解析]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解题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故D项属于心智技能,A、B、C三项均属于操作技能。32、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影响人的发展因素很多。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教育三种。其中,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第二,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第三,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33、B[解析]夸美纽斯所著的《世界图解》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依据直观原则编写的,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看图识字的课本。本书有附以插图的短文一百五十篇,内容包括自然、人类活动、社会生活和语言文字等方面,试图授予儿童以百科全书式的知识。34、B【试题解析】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体育的具体任务包括:(1)促进学生正常发育和身体各器官机能的发展,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2)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3)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4)向国家输送优秀的体育运动员,促进我国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35、D[解析]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发展。”这句话中的“诗意”“审美”强调了美育的重要性。36、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和法制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生态教育。37、B[解析]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即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为。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用语言符号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二信号系统。看到绳子害怕属于直接的实物引起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一信号系统条件反射。38、A[解析]学生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教师不得侵占、破坏或非法扣押、没收等。教师侵犯学生财产权的表现形式有:损坏学生财物、非法没收学生物品、乱罚款、乱摊派推销商品等。题干中的学校组织学生集体砸手机的行为即属于以损坏学生财物的形式侵犯学生的财产权。39、D[解析]谈话法,亦叫问答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对所提问题得出结论,从而获得新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方法。40、C【试题解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提出学校教育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杜威是现代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针对旧“三中心”论,提出以儿童、经验、活动为中心,以活动课代替分科教学。二、填空题41、教学为主,全面安排42、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43、认知结构44、学习过程45、民主型46、后像/感觉后像47、普肯耶现象48、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49、个人本位论50、单轨51、环境52、斯宾塞53、六三三/壬戌54、差别阈限/最小可觉差55、动机说/压抑说56、核心素养57、执行决定阶段58、儿童权利公约59、顶叶60、感觉/瞬时61、视觉62、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63、归属与爱的需要64、德国65、并列结合学习66、示范性67、新教育大纲68、反射弧69、师范教育70、组块71、社会教育72、才能73、终身教育74、班主任工作75、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76、自我提高内驱力77、分支型学制/“Y”型学制/中间型学制78、流畅性79、夸张80、奴隶三、简答题81、(1)怎样做才能使学校与家庭、社区的生活关系密切?(2)怎样做才能使历史、文艺、科学的教材对儿童生活本身有真的价值?(3)如何使读、写、算等正式学科的教学在平日获得的经验之上实施,并同其他学科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产生兴趣?(4)如何适当地注意个别儿童的能力和需要?82、(1)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2)沉思型与冲动型。(3)辐合型与发散型。(4)整体型与系列型。(5)同时型与继时型。83、(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84、(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②丰富材料呈现方法。③利用学习动机的迁移。(2)通过归因训练或归因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效能感。(3)培养学生对成就的需要和成就感。四、案例分析题85、案例中王老师的教学体现了谈话法。谈话法亦叫问答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和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对所提问题得出结论,从而获得新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方法。案例中,王老师根据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体现了王老师运用了谈话法。86、(1)教学指导是指教师想方设法传授知识与技能、解答学生疑问与困惑,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行为方式。中小学常用的指导有练习指导、阅读指导和活动指导。案例中王老师主要运用的教学指导策略是练习指导。王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