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85)1金属构造1.1构造件布置应便于检查、维修和排水。1.2构造件焊接规定1.2.1重要受力构件,如主梁、端梁、支腿、塔架、臂架等,其对接焊缝质量不得低于JB928-67《焊缝射线探伤原则》中二级焊缝,或
JB
1152-81《锅炉和钢制压力容器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中一级焊缝规定。1.2.2焊条、焊丝和焊剂应与被焊接件材料相适应。1.2.3焊条应符合
GB
981-76《低碳钢及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条》规定;焊缝应符合GB
985-80《手工电弧焊焊接接头基本型式与尺寸》与GB986-80《埋弧焊焊接接头基本型式与尺寸》规定。1.2.4焊接工作必要由考试合格焊工担任。重要受力构件焊缝附近必要打上焊工代号钢印。1.3高强度螺栓连接必要按设计技术规定解决并用专用工具拧紧。1.4司机室1.4.1司机室必要安全可靠。司机室与悬挂或支承某些连接必要牢固。1.4.2司机室顶部应能承受2.5KN/m2(250kgf/m2)静载荷。1.4.3在高温、有尘、有毒等环境下工作起重机,应设封闭式司机室。露天工作起重机,应设防风、防雨、防晒司机室。1.4.4开式司机室应设有高度大小1050mm栏杆。并应可靠地围护起来。1.4.5除流动式起重机外,司机室内净空高度不应不大于2m。1.4.6除流动式起重机外,司机室外面有走台时,门应向外开;司机室外面没有走台时,门应向里开。司机室外有无走台都可采用滑动式拉门。司机室底面与下方地面、通道、走台等距离超过2m时,普通应设立走台。1.4.7除流动式起重机和司机室底部无碰人危险起重机外,与起重机一起移动司机室,其底面距下方地面、通道、走台等净空高度不应不大于2m。1.4.8桥式起重机司机室,普通应设在无导电裸滑线一侧。1.4.9司机室构造与布置,应使司机对工作范畴具备良好视野,并便于操作和维修。司机室应保证在事故状态下,司机能安全地撤出,或避免事故对司机危害。1.4.10司机室窗子布置,应使所有窗玻璃都能安全地擦净。窗玻璃应采用钢化玻璃或夹层玻璃,并应只能从司机室里面安装。1.4.11内部工作温度高于35℃和在高温环境下工作起重机如冶金用起重机司机室应设降温装置。工作温度低于5℃司机室,应设安全可靠采暖设备。1.4.12在高温环境直接受热辐射司机室,应设有效隔热层。受热辐射窗玻璃应采用防红外线辐射钢化玻璃。1.4.13司机室应设有舒服可调座椅、门锁、灭火器和电铃或警报器,必要时还应设立通讯联系装置。1.5栏杆高度应为1050mm,并应设有间距为350mm水平横杆。底部应设立高度不不大于70mm围护板。栏杆上任何一处都应能承受1kN(100kgf)来自任何方向载荷而不产生塑性变形。因在空中润滑或维修,而在臂架上设栏杆,其扶手应能悬挂安全带挂钩,并应承受4.5kKN(450kgf)载荷而不被破坏。1.6直立梯梯级间距宜为300mm,所有梯级间距应相等;踏杆距前方立面不应不大于150mm,梯宽不应小300mm。当高度不不大于10m时,应每隔6-8m设休息平台;当高度不不大于5m时,应从2m起装设直径为650-800mm安全圈,相邻两圈间距为500mm。安全圈之间,应用5根均匀分布纵向连杆连接。安全圈任何位置都应能承受1kN(100kgf)力而不破断。直立梯通向边沿敞开上层平台时,梯两侧扶手顶端比最高一级踏杆,应高出1050mm,扶手顶端应向平台弯曲。1.7斜梯应按表1规定设立,在整架斜梯中,所有梯级间距应相等。斜梯高度不不大于10m时,应在7.5m处设休息平台。在后来高度上,每隔6-10m设休息平台。梯侧应设栏杆。表1对斜梯规定与水平面夹角(°)3035404550556065梯级间距(mm)160175180200210225235245踏板宽度(mm)3102802492262081801601451.8起重机上走台宽度(由栏杆到移动某些最大界限之间距离)对电动起重机不应不大于500mm;对人力驱动起重机不应不大于400mm。上空有相对移动构件或物体走台,其净空高度不应不大于1800mm.走台应能承受3kN(300kgf)移动集中载荷而无塑性变形。1.9防滑梯子踏板、走台平面应有防滑性能。1.10金属构造报废1.10.1重要受力构件失去整体稳定性时不应修复,应报废。1.10.2重要受力构件发生腐蚀时,应进行检查和测量。当承载能力减少至原设计承载能力87%时,如不能修复,应报废。对无计算能力使用单位,当重要受力构件断面腐蚀达原厚度10%
时,如不能修复,应报废。1.10.3重要受力构件产生裂纹时,应依照受力状况和裂纹状况采用制止裂纹继续扩展办法,并采用加强或变化应力分布办法,或停止使用。1.10.4重要受力构件因产生塑性变形,使工作机构不能正常地安全运营时,如不能修复,应报废。对于普通桥式类型起重机,当小车处在跨中,并且在额定载荷下,主梁跨中下挠值在水平线下,达到跨度1700时,如不能修复,应报废。2重要零部件2.1吊钩2.1.1吊钩应有制造单位合格证等技术证明文献,方可投入使用。否则,应经检查,查明性能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中,应按本规程关于规定检查、维修和报废。2.1.2起重机械不得使用锻造吊钩。2.1.3吊钩宜设有防止吊重意外脱钩保险装置。2.1.4吊钩表面应光洁,无剥裂、锐角、毛刺、裂纹等。2.1.5材料a.
吊钩材料应采用优质低碳镇定钢或低碳合金钢;b.
锻钩普通应用GB699-65《优质碳素构造钢钢号和普通技术条件》中规定20钢;c.
板钩普通应用GB
700-79《普通碳素构造钢技术条件》中规定A3、C3钢,或GB
1591-79《低合金构造钢技术条件》中规定16Mn钢。2.1.6吊钩检查a.
人力驱动起升机构用吊钩,以1.5倍额定载荷作为检查载荷进行实验;b.
动力驱动起升机构用吊钩,检查载荷按表2取值:表2吊钩检查载荷额定起重量(t)检查载荷(kN)额定起重量(tf)
额定起重量(t)检查载荷(KN)额定起重量(tf)0.120.26.312512.50.1252.50.258160160.163.20.3210200200.240.412.5250250.2550.51631531.50.326.30.6320400400.480.825500500.5101.032600600.6315.51.2540700700.8161.650850851202.06310001001.25252.58012001201.6323.210014301432404.011215801582.5505.012517251753.2636.314018901894808.0等于或不不大于160超载%33510010.0注:额定起重量。指吊钩于正常使用状况下,所容许承受最大质量。c.
吊钩卸去检查载荷后,在没有任何明显缺陷和变形状况下,开口度增长不应超过原开口度0.25%;d.
吊钩应能可靠地支持住2倍检查载荷而不脱落;e.
对工艺成熟、质量稳定、采用惯用材料制造吊钩,应逐件检查硬度;对每批具备同炉号、同吨位、同炉热解决吊钩,除硬度外其他机械性能、应按表3规定抽检。采用新材料制造吊钩,在质量未稳定前,应对所有吊钩作100%
材料机械性能检查。检查成果应符合相应材料原则。2.1.7检查合格吊钩,应在低应力区作出不易磨灭标记,并签发合格证。标记内容至少应涉及:a.
额定起重量;b.
厂标或生产厂名;c.
检查标志;d.
生产编号。表3吊钩材料性能抽检数量额定起重量抽检数量≤505%,≥3件>50100%2.1.8吊钩浮现了下述状况之一时,应报废:a.
裂纹;b.
危险断面磨损达原尺寸10%;c.
开口度比原尺寸增长15%;d.
扭转变形超过10°;e.
危险断面或吊钩颈部产生塑性变形;f.
板钩衬套磨损达原尺寸50%时,应报废衬套;g.
板钩心轴磨损达原尺寸5%时,应报废心轴。2.1.9吊钩上缺陷不得焊补。2.2钢丝绳2.2.1起重机械用钢丝绳,应符合GB1102-74《圆股钢丝绳》原则,并必要有产品检查合格证。2.2.2钢丝安全系数,不应不大于表4和表5规定:表4机构用钢丝绳安全系数机构工作级别M1M2M3M4M5M6M7M8安全系数44.55679//注:①
对于吊运危险物品起升用钢丝绳,普通应用比设计工作级别高一级工作级别安全系数。对起升机构工作级别为M7、M8某些冶金起重机,在保证一定寿命前提下,容许用低工作级别安全系数,但是最低安全系数不得不大于6。
②
臂架伸缩用钢丝绳,安全系数不得不大于4。2.2.3钢丝绳在卷筒上,应能按顺序整洁排列。2.2.4载荷由多根钢丝绳支承时,应设有各根钢丝受力均衡装置。2.2.5起升机构和变幅机构,不得使用编结接长钢丝绳。使用其他办法接长钢丝绳时,必要保证接头连接强度不不大于钢丝绳破断拉力90%。2.2.6起升高度较大起重机,宜采用不旋转、无松散倾向钢丝绳。采用其他钢丝绳时,应有防止钢丝绳和吊具旋转装置或办法。2.2.7当吊钩处在工作位置最低点时,钢丝绳在卷筒上缠绕,除固定绳尾圈数外,必要不少于2圈。2.2.8吊运溶化或炽热金属钢丝绳,应采用石棉芯等耐高温纲丝绳。表5其他用途钢丝绳安全系数用途安全系数支承动臂用4起重机械自身安装用2.5缆风绳3.5吊钩和捆绑用62.2.9钢丝绳端部固定连接安全规定:a.
用绳卡连接时,应满足表6规定,同步应保证连接强度不得不大于钢丝绳破断拉力85%;b.
用编结连接时,编结长度不应不大于钢丝直径15倍,并且不得不大于30mm。连接强度不得不大于纲丝绳破断拉力75%;表6用绳卡连接时安全规定钢丝绳直径(mm)7-1619-2728-3738-45绳卡数量(个)3456绳卡压板应在钢丝绳长头一边;绳卡间距不应不大于钢丝绳直径6倍。c.
用楔块、楔套连接时,楔套应用钢材制造。连接强度不得不大于钢丝绳破断拉力75%;d.
用锥形套浇铸法连接时,连接强度应达到钢丝绳破断拉力;e.
用铝合金套压缩法连接时,应用可靠工艺办法使铝合金套与钢丝绳紧密牢固地贴合,连接强度应达到纲丝绳破断拉力。2.2.10钢丝绳维护a.
对钢丝绳应防止损伤、腐蚀、或其他物理、化学因素导致性能减少;b.
钢丝绳开卷时,应防止打结或扭曲;c.
钢丝绳切断时,应有防止绳股散开办法;d.
安装钢丝绳时,不应在不干净地方拖线,也不应绕在其他物体上,应防止划、磨、碾压和过度弯曲;表7钢丝绳报废断丝数安全系数钢丝绳构造(GB1102-174)绳6W(19)
绳6×(37)
绳6×(19)一种节距中断丝数交互捻同向捻
交互捻同向捻<612622116-71472613>71683015①
表中断丝数是指细钢丝,粗钢丝每根相称于1.7根细钢丝。②
一种节距,指每股钢丝绳缠绕一周轴向距离。e.
纲丝绳应保持良好润滑状态。所用润滑剂应符合该绳规定,并且不影响外观检查。润滑时应特别注意不易看到和不易接近部位,如平衡滑轮处钢丝绳;f.
领取钢丝绳时,必要检查该钢丝绳合格证,以保证机械性能、规格符合设计规定;g.
对寻常使用钢丝绳每天都应进行检查,涉及对端部固定连接、平衡滑轮处检查,并作出安全性判断。2.2.11钢丝绳应按关于钢丝绳检查和报废原则报废此原则尚在制定中。2.2.12对于符合GB1102—74《圆股钢丝绳》原则钢丝绳,在断丝与磨损指标上,也可按下述规定检查报废:a.
钢丝绳断丝数达表7数值时;b.
钢丝绳有锈蚀或磨损时,应将表7报废断丝数按表8折减,并按折减后断丝数报废;表8折减系数表钢丝表面磨损量或锈蚀量%1015202530-40>40折减系数%
85757060500c.
吊运炽热金属或危险品钢丝绳报废断丝数,取普通起重机钢丝报废断丝数一半,其中涉及钢丝表面磨蚀进行折减。2.3起重用焊接环形链2.3.1焊接环形链安全系数不得不大于表9数值:表9焊接环形链安全系数使用状况光卷筒或滑轮链轮捆绑物品吊挂用(带小钩、小环等)手动机动手动机动手动机动安全系数3648652.3.2焊接环形连材料,应有良好可焊性及不易产生时效应变脆性。普通应用YB6--71《合金构造钢技术条件》中规定20Mn2或20MnV钢制造。2.3.3焊接环形链,在检查时应逐条进行50%额定破断拉力检查。对合格链条应签发合格证,并在链条上作出下述标记:a.
质量级别标志,每隔20个链环长度或每米长度(两者中取小值)上,明显地压印或刻印质量级别代号;b.
在链条所有端部,由检查人员作出明显检查标志。2.3.4焊接环形链浮现下述状况之一时,应报废;a.
裂纹;b.
链条发生塑性变形,伸长达原长度5%;c.
链环直径磨损达原直径10%。2.4卷筒2.4.1卷筒上钢丝绳尾端固定装置,应有防松或自紧性能。对钢丝绳尾端固定状况,应每月检查一次。2.4.2多层缠绕卷筒,端部应有凸缘。凸缘应比最外层钢丝绳或链条高出2倍钢丝绳直径或链条宽度。单层缠绕单联卷筒也应满足上述规定。2.4.3用于起升机构和变幅机构卷筒,采用筒体内无贯通支承轴构造时,筒体宜采用钢材制造。2.4.4卷筒直径与钢丝绳直径比值h1不应不大于表10数值。2.4.5卷筒浮现下述状况之一时,应报废:a.
裂纹;b.
筒壁磨损达原壁厚20%。表10卷筒和滑轮h1、h2值机构工作级别h1h2M1、M2、M31416M41618M51820M62022.4M722.425M82528注:①
采用不旋转钢丝绳时,应按机构工作级别取高一档数值。②
对于流动式起重机,可不考虑工作级别,取:h1=16;h2=18。2.5滑轮2.5.1滑轮直径与钢丝绳直径比值h2,不应不大于表10数值。平衡滑轮直径与钢丝绳直径比值h平
不得不大于0.6h2。对于桥式类型起重机,h平
应等于h2。对于暂时性、短时间使用简朴、轻小型起重设备,h2值可取为10,但最低不得不大于8。2.5.2滑轮槽应光洁平滑,不得有损伤钢丝绳缺陷。2.5.3滑轮应有防止钢丝绳跳出轮槽装置。2.5.4金属锻造滑轮,浮现下述状况之一时,应报废:a.
裂绞;b.
轮槽不均匀磨损达3mm;c.
轮槽壁厚磨损达原壁厚20%;d.
因磨损使轮槽底部直径减少量达钢丝绳直径50%;e.
其他损害钢丝绳缺陷。2.6制动器2.6.1动力驱动起重机,其起升、变幅、运营、旋转机构都必要装设制动器。人力驱动起重机,其起升机构和变幅机构必要装设制动器或停止器。起升机构、变幅机构制动器,必要是常闭式。2.6.2起升机构不适当采用重物自由下降构造。如采用重物自由下降构造,应有可操纵常闭式制动器。2.6.3吊运炽热金属或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以及发生事故后也许导致重大危险或损失起升机构,其每一套驱动装置都应装设2套制动器。2.6.4每套制动器安全系数,不应不大于表11规定:2.6.5制动器应有符合操作频度热容量。2.6.6制动器对制动带摩擦垫片磨损应有补偿能力。2.6.7制动带摩擦垫片与制动轮实际接触面积,不应不大于理论接触面积70%。2.6.8带式制动器制动带摩擦垫片,其背衬钢带端部与固定某些连接,应采用铰接,不得采用螺拴连接、铆接、焊接等钢性连接型式。2.6.9人力控制制动器,施加力与行程不应不不大于表12规定:2.6.10控制制动器操纵部位,如踏板、操纵手柄等,应有防滑性能。2.6.11正常使用起重机,每班都应对制动器进行检查。2.6.12制动器零件,浮现下述状况之一时,应报废:a.
裂绞;b.
制动带摩擦垫片厚度磨损达原厚度50%;c.
弹簧浮现塑性变形;d.
小轴或轴孔直径磨损达原直径5%。表11制动器安全系数机构使用状况安全系数起升机构普通1.5重要1.75具备液压制动作用液压传动1.25吊运炽热金属或危险品起升机构装有2套支持制动器时,对每一套制动器
1.25对于2套彼此有钢性联系驱动装置,每套装置装有2套支持制动器时,对每一套制动器1.15非平衡变幅机构
1.75平衡变幅机构
在工作状态时1.25在非工作状态时1.15表12人控制力和行程规定操作办法施加力行程(cm)NKgf普通宜采用值手控1001040脚踏1201225最大值手控2002060脚踏30030302.7制动轮2.7.1制动轮制动摩擦面,不应有妨碍制动性能缺陷,或沾染油污。2.7.2制动轮浮现下述状况之一时,应报废:a.
裂纹;b.
起升、变幅机构制动轮,轮缘厚度磨损达原厚度40%;c.
其他机构制动轮,轮缘厚度磨损达原厚度50%;d.
轮面凹凸不平度达1.5mm时,如能修理,修复后轮缘厚度应符合本条中b、c规定。2.8在钢轨上工作车轮浮现下列状况之一时,应报废:a.
裂纹;b.
轮缘厚度磨损原厚度50%;c.
轮缘厚度弯曲变形达原厚度20%;d.
踏面厚度磨损达原厚度15%;e.
当运营速度低于50m/min时,椭圆度达1mm;当运营速度高于50m/min进,椭圆度达0.5mm时。2.9传动齿轮浮现下述状况之一时,应报废:a.
裂纹;b.
断齿;c.
齿面点蚀损坏达啮合面30%,且深度达原齿厚10%时;d.
齿厚磨损量达表13所列数值时:表13齿轮齿厚容许磨损量用途比较基准齿厚磨损达原齿厚%传动级第
一
级
啮合其
它
级
啮
合闭式起升机构和非平衡变幅机构1020其他机构1525开式齿轮传动30磨损量e.
吊运炽热金属或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起升机构、变幅机构,其传动齿轮磨损限度,达本条中c、d项中数值50%时。2.10齿轮联轴器浮现了下述状况之一时,应报废:a.
裂纹;b.
断齿;c.
齿厚磨损量达表14所列数值时。表14齿轮联轴齿轮齿厚磨损限度用途齿厚磨损达原齿轮厚%起升机构和非平衡变幅机构15其他机构202.11气动系统应设有安全阀和油水分离装置。系统最低压力不应低于45N/cm^2(4.5kgf/cm^2),安全阀压力按设计规定调节。2.12液压系统2.12.1液压系统应有防止过载和冲击安全装置。采用溢流阀时,溢流阀压力应取为系统工作压力110%2.12.2液压系统应有良好过滤器或其他防止油污染装置。2.12.3液压系统中,应有防止被吊重或臂架驱动,使液压马达超速办法或装置。2.12.4液压系统工作时,液压油温升不应超过40℃。2.12.5支腿油缸处在支承状态时,液控单向阀必要保证可靠地工作。当基本臂在最小工作幅度、悬吊最大起重量15min后,变幅油缸和支腿油缸活塞杆回缩量不应不不大于15mm。2.12.6平衡阀必要直接或用钢管连接在变幅油缸、伸缩臂油缸和液压马达上,不得用软管连接。2.12.7手动换向阀在操纵时阻力,应均匀、无冲击跳动。2.12.8液压系统应按设计规定用油;按阐明书规定定期换油。2.13润滑设备应有润滑图,润滑点应有标志。润滑点位置应便于安全接近,使用中应按设计规定定期润滑。2.14为吊运各类物品而设专用辅具应有自紧倾向;无自紧倾向应有防止滑落装置或办法。上述专用辅具及吊挂、捆绑用钢丝绳或链条,应每半年检查一次;用其容许承载能力2倍,悬吊10min后按2.2.11和2.3.4等条款报废规定对照检查,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继续使用。2.15惯用简易起重设备2.15.1新桅杆组装时,中心线偏差不应不不大于总支承长度1/1000;多次使用过桅杆,在重新组装时,每5m长度内中心线偏差和局部塑性变形均不应不不大于40mm;在桅杆全长内,中心线偏差不应不不大于总支承长度1/200。组装桅杆连接螺拴,必要紧固可靠;桅杆基本应平整坚实,不积水;桅杆连接板,桅杆头部和回转某些等,应每年对变形、腐蚀、铆、焊或螺拴连接进行一次检查。在每次使用前也应进行检查。2.15.2地锚埋设,应与现场土质状况和地锚受力状况相适应。地锚坑在引出线露出地面位置,其前面及两侧在2m范畴内不应有沟洞、地下管道和地下电缆等。地锚引出线露出地面位置和地下某些,应作防腐解决。地锚埋设应平整、不积水。2.15.3缆风绳应合理布置,松紧均匀。缆风绳与桅杆顶部应用卸扣或其他可靠办法连接;与地锚连接应牢固可靠。缆风绳越过公路或街道时,架空高度不应不大于7m。缆风绳与输电线安全距离,应符合表18规定。2.15.4卷扬机与支承面安装定位,应平整牢固。卷扬机卷筒与导向滑轮中心线应对正。卷筒轴心线与导向滑轮轴心线距离:对光卷筒不应不大于卷筒长20倍;对有槽卷筒不应不大于卷筒长15倍。钢丝绳应从卷筒下方卷入。卷扬机工作前,应检查钢丝绳、离合器、制动器、棘轮棘爪等,可靠无导常,方可开始吊运。重物长时间悬吊时,应用棘爪支柱。吊运中突然停电时,应及时断开总电源,手柄扳回零位,并将重物放下。对无离合器手控制动能力,应监护现场,防止意外事故。2.15.5手拉葫芦悬挂支承点应牢固,悬挂支承点承载能力应与该葫芦起重能力相适应。2.15.6千斤顶构造,应保证在最大起升高度时,齿条、螺杆、柱塞不能从底座筒体中脱出。齿条、螺杆、柱塞在表15实验截荷下不得失去稳定。表15齿条、螺杆、柱塞实验载荷额定起重量(t)>2020-40>40实验载荷(对额定起重量倍数)1.51.31025当千斤顶置于与水平面成6°角支承面上,齿条、螺杆、柱塞在最大起升高度,顶头中心受垂直于水平面额定载荷,并且不少于3min时,各部位不得有塑性变形或其他异常现象。千斤顶使用时,不应加长手柄。千斤顶底座应平整、结实、完整。千斤顶支承应稳固,基本平整坚实。多台千斤顶共同使用时,各台动作应同步、均衡。3电气设备3.1总规定起重机电气设备必要保证传动性能和控制性能精确可靠,在紧急状况下能切断电源安全停车。在安装、维修、调节和使用中不得任意变化电路,以免安全装置失效。起重机电气设备安装,必要符合GBJ232—8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关于规定。3.2供电及电路3.2.1供电电源起重机应由专用馈电线供电。对于交流380V电源,当采用软电缆供电时,宜备有一根专用芯线做接地线;当采用滑线供电时,对安全规定高场合也应备有一根专用接地滑线,即四根滑线。凡相电压500V以上电源,应符合高压供电关于规定。3.2.2专用馈电线总断路器起重机专用馈电线进线端应设总断路器。总断路器出线端不应连接与起重机无关其他设备。3.2.3起重机总断路器起重机上宜设总断路器。短路时,应有分断该电路功能。在地面操作小型单梁起重机上可以不设总断路器。3.2.4总线路接触器起重机上应设立总线路接触器,应能分断所有机构动力回路或控制回路。起重机上已设总机构空气开关时,可不设总线路接触器。3.2.5控制电路起重机控制电路应保证控制性能符合机械与电气系统规定,不得有错误回路、寄生回路和虚假回路。3.2.6遥控电路及自动控制电路遥控电路及自动控制电路所控制任何机构,一旦控制失灵应自动停止工作。3.2.7起重电磁铁电路交流起重机上,起重电磁铁应设专用直流供电系统,必要时还应有备用电源。3.2.8馈电裸滑线3.2.8.1起重机馈电裸滑线与周边设备安全距离与偏差应符合表16规定。否则应采用安全防护办法。表16起重机馈电裸滑线与周边设备安全距离与偏差项目安全距离和偏差(mm)距距面高度<3500距汽车通道高度>6000距普通管道>1000距氧气管道及设备>1500距易燃气体及液体管道>3000相邻滑线导电某些和对接地净距
>30滑接器距滑线末端距离>200固定装设型钢滑线,其终端支架距滑线末端距离
≤800滑线膨胀补偿装置间隙
10-20型钢滑线与起重机轨道实际中心线平行度偏差
≤长度1/1000,但最大偏差:10滑线接触面之间等距偏差
同上型钢滑线与起重机轨道沿滑线全长平行度最大偏差≤10悬吊滑线间弛度偏差
3.2.8.2滑线接触面应平整无锈蚀,导电良好,安装恰当,在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时应设补偿装置。3.2.8.3滑线安全标志供电主滑线应在非导电接触面涂红色油漆,并在恰当位置装设安全标志,或表达带电批示灯。3.2.9电线及电缆起重机必要采用铜芯多股导线。导线普通选用橡胶绝缘电线、电缆。采用多股单芯线时,截面积不得不大于1.5mm2;采用多股多芯线时,截面积不得不大于1.0mm2。对电子装置、伺服机构、传感元件等能确认安全可靠连接导线截面积不作规定。电气室、操纵室、控制屏、保护箱内部配线,主回路小截面积导线与控制回路导线,可用塑料绝缘导线。港口工作起重机宜用船用电缆。3.2.10电缆卷筒和收放装置电缆供电起重机,移动距离10m以上时,应设立电缆卷筒或其他收放装置。电缆收放速度应与起重机运营速度同步。3.2.11电气配线3.2.11.1室外工作起重机,电线应敷设于金属管中,金属管应经防腐解决。如用金属线槽或金属软管代替,必要有良好防雨及防腐性。3.2.11.2室内工作起重机,电线应敷设于线槽或金属管中,电缆可直接敷设,在有机械损伤、化学腐蚀或油污浸蚀地方,应有防护办法。3.2.11.3不同机构、不同电压级别、交流与直流导线,穿管时应分开,照明线应单独敷设。3.3对重要电气元件安全规定3.3.1总规定电气元件应与起重机机构特性、工况条件和环境条件相适应。在额定条件下工作时,其温升不应超过额定容许值。起重机工况条件和环境条件如有变动,电气元件应作相应变动。3.3.2自动开关自动开关应随时清除灰尘,防止互相飞弧;并应经常检查维修,保证触头接触良好、端子连接牢固。3.3.3接触器接触器应经常检查维修,保证动作灵活可靠,铁芯端面清洁,触头光洁平整、接触紧密、防止粘连、卡阻。可逆接触器应定期检查,保证联锁可靠。3.3.4过电流继电器和延时继电器过电流继电器和延时继电器动作值,应按设计规定调节。不可把触头任意短接。3.3.5控制器控制器应操作灵活,档位清晰,零位手感明确,工作可靠。控制器操作力,应力求减少,不得任意拆除定位元件。操作手柄或手轮动作方向应与机构动作方向一致。直立式手柄应设有防止因意外碰撞而使电路接通保护装置。3.3.6制动电磁铁电磁铁衔铁应动作灵活精确、无阻滞现象,吸合时铁芯接触面应紧密接触,无异常声响。电磁铁中间气隙应符合原设计规定。电磁铁行程应符合机构设计规定。3.4电气保护装置3.4.1主隔离开关起重机进线处宜设主隔离开关,或采用其他隔离办法。在地面操纵小型单梁起3.4.2紧急断电开关起重机必要设立紧急断电开关,在紧急状况下,应能切断起重总控制电源。紧急断电开关应设在司机操作以便地方。3.4.3短路保护3.4.3.1起重机上宜设总断路器来实现短路保护。3.4.3.2起重机机械机构由笼型异步电动机拖动时,应单独设短路保护。3.4.4失压保护和零位保护起重机必要设失压保护和零位保护。3.4.5失磁保护直流并激、复激、她激电机,应设失磁保护。直流供电能耗制动、涡流制动器调速系统,应设失磁保护。3.4.6过流保护3.4.6.1每套机构必要单独设立过流保护。对笼型异步电动机驱动机构、辅助机构可例外。3.4.6.2三项绕线式电动机可在两相中设过流保护。用保护箱保护系统,应在电动机第三相上设总过流继电器保护。3.4.6.3直流电动机可用一种过电流继电器保护。3.4.7超速保护锻造、淬火起重机主起升机构,以及用可控硅定子调压、涡流制动器、能耗制动、可控硅供电、直流机组供电调速起重机起升机构和变幅机构,应有超速保护。3.4.3接地3.4.8.1接地范畴起重机金属构造及所有电气设备外壳、管槽,电缆金属外皮和变压器低压侧,均应有可靠接地。检修时应保持接地良好。3.4.8.2接地构造3.4.8.2.1起重机金属构造必要有可靠电气联接。在轨道上工作起重机,普通可通过车轮和轨道接地。必要时应另设专用接地滑线或采用其他有效办法。3.4.8.2.2接地线连接宜用截面不不大于150mm2扁钢或10mm2铜线,用焊接法连接。接地线连接,应按GBJ
232—8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十五篇,<接地装置篇>规定检查。3.4.8.2.3禁止用接地线作载流零线。3.4.8.3起重电磁铁接地规定由交流电网整流供电起重电磁铁,其外壳与重机之间必要有可靠电气联接。3.4.8.4悬挂式控制按钮站接地规定悬挂式控制按钮站金属外壳与起重机之间必要有可靠电气连接。3.4.9接地电阻与绝缘电阻3.4.9.1接地电阻起重机轨道接地电阻,以及起重机上任何一点接地电阻均不得不不大于4Ω。3.4.9.2对地绝缘电阻主回路与控制回路电源电压不不不大于500V时,回路对地绝缘电阻普通不大于0.5MΩ潮湿环境中不得不大于0.25MΩ。测量时应用500V兆欧表在常温下进行。司机室地面庆铺设绝缘垫。3.5照明、信号3.5.1起重机应设正常照明及可携式照明。3.5.2照明应设专用电路。电源应由起重机主断路器进线端分接,当主断路器切断电源时,照明不应断电。各种照明均应设短路保护。禁止用金属构造做照明线路回路。单一蓄电池供电,而电压不超过24V系统除外。3.5.3手提行灯应采用不不不大于36V双圈变压器供电,禁止采用自耦变压器,还必要符合3.4.8.2.3规定。3.5.4起重机司机室内照明,照度应不低于30lx。3.5.5起重机机器房、电气室及机务专用电梯照明,照度不应低于5lx。3.5.6障碍信号灯总高不不大于30m室外起重机在下列状况之一时,应设立红色障碍灯.a.
周边无高于起重机顶尖建筑物等设施时;b.
有相碰也许时c.
有也许成为飞机起落飞行危险障碍时。障碍灯电源不得受起重机停机影响而断电。3.5.7起重机应有批示总电源分合状况信号,必要时还应设立故障信号或报警信号信号批示应设立在司机或关于人员视力、听力可及地点。4安全防护装置4.1设立各种起重机应按规定装设安全防护装置,并须在使用中及时检查、维护,使其保持正常工作性能。如发现性能异常,应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4.2安全防护装置及规定4.2.1超载限制器a.
超载限制器综合误差,不应不不大于8%;b.
当载荷达到额定起重量90%时,应能发出提示性报警信号;c.
起重机械装设超载限制器后,应依照其性能和精度状况进行调节或标定,当起重量超过额定起重量时,能自动切断起升动力源,并发出禁止性报警信号。4.2.2力矩限制器a.
力矩限制器综合误差不应不不大于10%;b.
起重机械装设力矩限制器后,应依照其性能和精度状况进行调节或标定,当载荷力矩达到额定起重力矩时,能自动切断起升或变幅动力源,并发出禁止性报警信号。4.2.3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必要保证当吊具起升到极限位置时,自动切断起升动力源。对于液压起升机构,宜给出禁止性报警信号。4.2.4下降极限位置限制器,在吊具也许低于下极限位置工作条件下,应保证吊具下降到极限位置时,能自动切断下降动力源,以保证纲丝绳在卷筒上缠绕不少于设计所规定圈数。4.2.5运营极限位置限制器,应保证机构在其运动极限位置时,自动切断迈进动力源并停止运动。4.2.6偏斜调节和显示装置,应保证大跨度门式起重机和装卸桥,当两端支腿因迈进速度不同而发生偏斜时,能将偏斜状况向司机批示出来,使偏斜得到调节。4.2.7幅度批示器,应保证具备变幅机构起重机能对的批示吊具所在幅度。4.2.8联锁保护装置a.
动臂支持停止器与动臂变幅机构之间,应设联锁保护装置,使停止器在撤去支承作用前,变幅机构不能开动;b.
进入桥式起重机和门式起重机门和由司机室登上桥架舱口门,应设联锁保护装置。当门打开时,起重机运营机构不能开动;c.
司机室设在运动某些时,进入司机室通道口,应设联锁保护装置。当通道口门打开时,起重机运营机构不能开动。4.2.9水平仪,应具备检查打支腿起重机倾斜度良好性能。4.2.10防止吊臂后倾装置,当保证变幅机构行程开关失灵时,能制止吊臂后倾4.2.11极限力矩限抽装置,应保证当旋转阻力矩不不大于设计规定力矩时,能发生滑动而起保护作用。4.2.12缓冲器,应具备吸取运动机构能量并减少冲击良好性能。4.2.13夹轨钳和锚定装置或铁鞋,对于在轨道上露天工作起重机,其夹轨钳及锚定装置或铁鞋应能各自独立承受非工作状态下最大风力,而不致被吹动。4.2.14风级风速报警器,应保证在露天工作起重机,当风力不不大于6级时发出报警信号并宜有瞬时风速风级显示能力。在沿海工作起重机,可定为当风力不不大于7级时能发出报警信号。4.2.15支腿回缩锁定装置,应保证工作时打支腿流动式起重机,当支腿回缩后能可靠地锁定。4.2.16回转定位装置,应保证流动式起重机在整机行驶时,使上车保持在固定位置。4.2.17登机信号按钮,应装于起重机上易于安全触及位置。4.2.18防倾翻安全钩,应保证在主梁一侧落钩单主梁起重机,当小车检修时不能倾翻。4.2.19检修吊笼。用于高空中导电滑线检修,其可靠性应不低于司机室。4.2.20扫轨板和支承架,扫轨板距轨面不应不不大于10mm,支承架距轨面不应不不大于20mm两者合为一体时,距轨面不应不不大于10mm。4.2.21轨道端部止挡,应具备防止起重机脱轨良好性能。4.2.22导电滑线防护板a.
桥式起重机司机室位于大车滑线端时,通向起重机梯子和走台与滑线间应设立防护板;b.
桥式起重机大车滑线端端梁下,应设立防护板,以防止吊具或纲丝绳与滑线意外接触;c.
桥式起重机作多层布置时,下层起重机滑线应沿全长设立防护板;d.
其他使用滑线起重机,对易发生触电部位应设防护装置。4.2.23倒退报警装置,流动式起重机向倒退方向运营时,应发出清晰报警音响信号和明灭相间灯光信号。4.2.24起重机上外露、有伤人也许活动零部件,如开式齿轮、联轴器、传动轴、链轮、链条、传动带、皮带轮等,均应装设防护罩。4.2.25露天工作起重机,其电气设备应装设防雨罩。5使用与管理5.1使用5.1.1安全操作普通规定a.
司机接班时,应对制动器、吊钩,钢线绳和安全装置进行检查。发现性能不正常时,应在操作前排除;b.
开车前,必要鸣铃或报警。操作中接近人时,亦给以断续铃声或报警;c.
操作应按指挥信号进行。对紧急停车信号,无论何人发出,都应及时执行;d.
当起重机上或其周边确认无人时,才可以闭合主电源。如电源断路装置上加锁或有标牌时,应由关于人员除掉后才可闭合主电源;e.
闭合主电源前,应使所有控制器手柄置于零位;f.
工作中突然断电时,应将所有控制器手柄板回零位;在重新工作前,应检查起重机动作与否都正常;g.
在轨道上露天作业起重机,当工作结束时,应将起重锚定住。当风力不不大于6级时,普通应停止工作,并将起重机锚定住,对于门座起重机等在沿海工作起重机,当风力不不大于7级时,应停止工作,并将起重机锚定住;h.
司机进行维护保养时,应切断主电源并挂上标志牌或加锁。如有未消除故障,应告知接班司机。5.1.2安全技术规定5.1.2.1有下述状况之一时,司机不应进行操作:a.
超载或物体重量不清。如吊拔起重量或拉力不清埋置物体,及斜拉斜吊等:b.
构造或零部件有影响安全工作缺陷或损伤。如制动器、安全装置失灵,吊钩螺母防松装置损坏,钢丝绳损伤达到报废原则等;c.
捆绑、吊挂不牢或不平衡而也许滑动,重物棱角处与钢丝绳之间未加补垫等;d.
被吊物体上有人或浮置物;e.
工作场地灰暗,无法看清场地、被吊物状况和指挥信号等。5.1.2.2司机操作时,应遵守下述规定:a.
不得运用极限位置限制器停车;b.
不得在有载荷状况下调节起升、变幅机构制动器;c.
吊运时,不得从人上空通过,吊臂下不得有人;d.
起重机工作时不得进行检查和维修;e.
所吊重物接近或达到额定起重能力时,吊运前应检查制动器,并用小高度、短行程试吊后,再平稳地吊运;f.
无下降极限位置限制器起重机,吊钩在最低工作位置时,卷筒上钢丝绳必要保持有设计规定安全圈数;g.
起重机工作时,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缆风绳及重物等,与输电线最小距离不应不大于表18规定。表18与输电线最小距离输电线电压V(kV)<11-35≥60最小距离(m)1.530.01(V-50)+3h.
流动式起重机,工作前应按阐明书规定平整停机场地,牢固可靠地打好支腿;i.
对无反接制动性能起重机,除特殊紧急状况外,不得运用打反车进行制动。5.1.2.3用两台或多台起重机吊运同一重物时,钢丝绳应保持垂直;各台起重机升降、运营应保持同步;各台起重机所承受载荷均不得超过各自额定起重能力。如达不到上述规定,应减少额定起重能力至80%;也可由总工程师依照实际状况减少额定起重能力使用。吊用时,总工程师应在场指引。5.1.2.4有主、副两套起升机构起重机,主、副钩不应同步开动。对于设计容许同步使用专用起重机除外。5.1.3起重工普通安全规定a.
指挥信号明确,并符合规定;b.
吊挂时,吊挂绳之间夹角宜不大于120°,以免吊挂绳受力过大;c.
绳、链所通过棱角处应加衬垫;d.
指挥物体翻转时,应使其重心平稳变化,不应产生指挥意图之外动作;e.
进入悬吊重物下方时,应先与司机联系并设立支承装置;f.
多人绑挂时,应由一人负责指挥。5.2管理5.2.1对制造厂和自制、改造规定制造厂应对起重机金属构造、零部件、外购件、安全防护装置等质量全面负责。产品质量应不低于专业原则和其他关于原则规定。5.2.1.1对于自制或改造起重机械,应先提出设计方案、图纸、计算书和所根据原则、质量保证办法,报主管部门审批,同级劳动部门备案后,方可投入制造或改造。5.2.1.2起重机械制造和改造后,应按关于原则规定实验合格。5.2.1.3起重机专业制造厂,必要具备保证产品质量所必要设备、技术力量、检查条件和管理制度。起重机械产品应向劳动人事部委托单位登记、检查并获得合格证。5.2.1.4起重机发生重大设备事故,如确属设计、制造因素引起,制造厂应承担责任。对产品不能满足安全规定制造厂应吊销合格证。5.2.2对使用单位规定使用单位应依照所用起重机械种类、复杂限度,以及使用品体状况,建立必要规章制度。如:交接班制度、安全技术规定细则、操作规程细则、绑挂指挥规程、检修制度、培训制度、设备档案制度等。5.2.2.1购买购买起重机时,应遵守下述规定:a.
必要在指定,并有劳动部门发给合格证专业制造厂选购;b.
起重机安全、防护装置应齐全完善,并有产品合格证。5.2.2.2设备档案使用单位必要对本单位起重机械、重要专用辅具建立设备档案。设备档案内容应涉及:a.
起重机出厂技术文献,如图纸、质量证明书、安装和使用阐明书;b.
安装后位置、起用时间;c.
寻常使用、保养、维修、变更、检查和实验等记录;d.
设备、人身事故记录;e.
设备存在问题和评价。5.2.2.3在起重机明显位置应有清晰金属标牌,标牌应有下述内容:a.
起重机名称、型号;b.
额定起重能力;c.
制造厂名、出厂日期;d.
其他所需参数和内容。5.2.2.4起重机无论在停止或进行转动状态下与周边建筑物或固定设备等,均应保持一定间隙。凡有也许通行间隙不得不大于400mm。5.2.3对司机规定5.2.3.1司机起重机操作,只应由下述人员进行:a.
经考试合格司机;b.
司机直接监督下学习满半年以上学徒工等受训人员;c.
为了执行任务需要进行操作维修、检测人员;d.
经上级任命劳动安全监察员。5.2.3.2司机应符合下述条件:a.
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b.
视力(涉及矫下视力)在0.7以上,无色盲;c.
听力应满足详细工作条件规定。5.2.3.3司机应熟悉下述知识:a.
所操纵起重机各机构构造和技术性能;b.
起重机操作规程,本规程及关于法令;c.
安全运营规定;d.
安全、防护装置性能;e.
原动机和电气方面基本知识;f.
指挥信号;g.
保养和基本维修知识。5.3检查与维修5.3.1检查5.3.1.1下述状况,应对起重机按关于原则规定实验合格。a.
正常工作起重机,每两年进行一次;b.
通过大修、新安装及改造过起重机,在交付使用前;c.
闲置时间超过一年起重机,在重新使用前;d.
通过暴风、大地震、重大事故后,也许使强度、刚度、构件稳定性、机构重要性能等受到损害起重机。5.3.1.2经常性检查应依照工作繁重、环境恶劣限度拟定检查周期,但不得少于每月一次。普通应涉及:a.
起重机正常工作技术性能;b.
所有安全、防护装置;c.
线路、罐、容器阀、泵、液压或气动其他部件泄漏状况及工作性能;d.
吊钩、吊钩螺母及防松装置;e.
制动器性能及零件磨损状况;f.
纲丝绳磨损和尾端固定状况;g.
链条磨损、变形、伸长状况;h.
捆绑、吊挂链和钢丝绳及辅具。5.3.1.3定期检查应依照工作繁重,环境恶劣限度,拟定检查周期,但不得少于每年一次。普通应涉及:a.
在5.3.1.2项中经常性检查内容;b.
金属构造变形、裂纹、腐蚀及焊缝、铆钉、螺栓等连接状况;c.
重要零部件磨损、裂纹、变形等状况;d.
批示装置可靠性和精度;e.
动力系统和控制器等。5.3.2维修5.3.2.1维修更换零部件应与原零部件性能和材料相似。5.3.2.2构造件需焊修时,所用材料、焊条等应符合原构造件规定,焊接质量应符合规定。5.3.2.3起重机处在工作状态时,不应进行保养、维修及人工润滑。5.3.2.4维修时,应符合下述规定:a.
将起重机移至不影响其他起重机位置,对因条件限制,不能作到以上规定期,应有可靠保护办法,或设立监护人员;b.
将所有控制器手柄置于零位;c.
切断主电源、加锁或悬挂标志牌。标志牌应放在关于人员能看清位置。《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编制阐明一、概述起重安全,象其她方面安全工作同样,都是由劳动人事部归口管理。在1962年,国内当时劳动部发布了第一种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规程,这一规程(如下简称62规程)经公司部门执行和充实(制定细则等),已经成为起重机械安全工作基本,对于保证起重安全起了积极推动作用。但是,在十年动乱中,许多行之有效规章制度都被否定了,安全工作也受到了严重影响,起重工作事故时有发生,从表1中列出国内某地区起重事故状况,明显表白了这一点。表1某地区起重伤亡事故状况年份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死亡人数1缺缺缺缺1535445受伤为数0缺缺缺缺36293016161614随着十年动乱结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必要规章制度重新确立,伤亡事故也开始降下来了。在这样形势下,劳动人事部下达了重新制定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简称本规程)任务,并由辽宁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承担了起草工作。在起草过程中,得到了许多科研单位、学校、设计制造单位、设备安装单位和使用单位大力支持。征求了几十个单位意见。参照了几种重要工业发达国家起重机械安全原则和起重机设计规范,以及某些专业原则,尚有某些公司关于规章制度、资料、书籍等。其中采用或参照采用国外原则状况见表2。表2GB6067-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采用国外原则状况标准号表2GB6067-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采用国外原则状况━━━━━━━━━┯━━┯━━━━━━━━━━━━━━━━━━━━━━━━━━
标准号
│原则│标准名称
采用情况─────────┼──┼────────────────┬─────────
│性质│
采用性质│
理
由━━━━━━━━━┿━━┿━━━━━━━━━━━━━━━━┿━━━━━━━━━
ISO4309-81
│检查│起升装置用钢丝绳检
某些等效
│用其报废规范
│
│验和报废规范
│
ISO4310-81
│检查│起重机实验规范和方
完全等效
│实验用
│
│法
│
ANSI
B30.2.0-76
│安全│桥式直重机安全规则
大某些等效│是适当安全原则
NF
E52-122-75
│安全│桥式起重机安全规则
某些采用
│是较适当安全原则
ANSI
B30.15-73
│安全│自行式液压起重机安全
某些等效
│是适当安全原则
│
│原则
│
NE
E52-082-73
│安全│塔式起重机安全规则
某些采用
│是较适当安全原则
│安全│起重机构适规范(日本
某些采用
│
│
│劳动省1971)
│
BS1757-64
│专业│自行式起重机性能原则
某些采用
│
JIS
D6301-76
│专业│自行式起重机构造和性
某些参照
│
│
│能原则
│
JIS
B2803-78
│专业│吊钩
某些采用
│
ISO
2141-72
│专业│吊钩普通特性
某些等效
│
│检查│起重机零部件报废原则
某些等效
│
│
│
(日本装卸运送委员会
│
│
│
1963年)
│
│管理│起重机技术管理规程
某些参照
│
│
│1957(苏联黑色冶金部)
│
DIN
31000-79
│安全│工业设备安全设计通则
某些参照
│
ICS
3-442
│专业│起重机控制器通用原则
某些参照
│取关于某些
ICS
3-443
│专业│起重机交直流控制器
某些参照
│取关于某些
ANSI
C19.7-73│专来│工业控制装置控制器
某些参照
│取关于某些
│
│和控制器组
│
BS
2799-77
│专业│工业和民用建筑用塔式
某些参照
│取关于某些
│
│起重机设计规范
│
AISENo6-69
│专业│电动桥式冶金起重机设
某些参照
│取关于某些
│
│计规范
│
CMAANo70-75
│专业│电动桥式起重机设计规
某些参照
│取与安全关于某些
│
│范
│
BS
3579-63
│专业│钢厂用重极桥式起重机
某些参照
│取与安全关于某些
│
│设计规范
│
ISO
1834-80
│专业│起重用短环链验收总则
某些等效
│取与安全关于某些━━━━━━━━━┷━━┷━━━━━━━━━━━━━━━━┷━━━━━━━━━用语解释:完全等效采用——国标局规定“完全等效”范畴。某些等效采用——国标局规定“某些等效”范畴。某些采用——所用措词、文字对比译方稍有修饰,且不能集中大段采用,而是分散在各某些采用。某些参照采用——取其技术内容,用于安全规定,较灵活运用。理由——表中本项,是参照性解释,不尽精确。在文稿起草中,有下述二点考虑:a.
防止事故,保证安全,防止在先观点。b.
从人—机关系上考虑,加强了以设备自身安全性规定,同步规定对操作者工作环境舒服性。对于本规程考虑,有下述几点阐明:1.
整机安全性就象一根受拉绳索,它中间哪一环节薄弱就在哪个环节浮现问题。起重工作事故经常导致很大危害,因此在也许条件下,在设计制造、安装检查、使用管理和报废等方面作了层层规定。2.
关于尺寸和数据取法(1)
对于较详细规定,设计、研究单位不但愿规定太细太死,太细太死不便于她们工作,还怕影响了技术发展。而关于管理检查和维护单位则但愿越细越必定越好,但愿有个衡量原则,便于她们工作。从既有安全原则来看,国外规定,法律性较强,使用者各自注意,各自负责任,较注重安全技术。而国内较注重思想工作,这一点从哲学思想方面来说是先进,但是事故浮现后责任者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相对于事故自身经常显得较小或很小,事故损失由国家承担,人工作有保障,因此在优越条件下有时就注意不够了。以上是实际存在状况,也影响到对数据定与否,规定深度等。(2)
再细一点考虑,尺寸、数据取法是处在“安全性”和设备“高指标”矛盾中,本规程在此条件下只能一方面着眼于必要安全规定,然后在照顾设备性能,布置安排,减轻自重等同步去考虑较充分安全条件。由于工作缺少延续性,是从头开始,资料缺少,因此是有一定难度。3.
与《起重机设计规范》关系是比较清晰“规范”——是设计办法,重要是从设计计算上保证设备具备符合工作规定技术性能。“本规程”——是安全规定,是安全工作在设计、制造、安装、检查、使用、维护修理和管理等方面总结出经验和规定。由于设备性能也影响安全工作,因此在此也有规定。两者在范畴方面有些某些重叠。由于设计时必要要考虑安全性、可靠性。但也有各自为主范畴,因此,互相间有一定关系,但不能互相取代。4.
本规程阐明某些对于普通以为是合理内容,不作过多解释。二、规程中内容阐明在GB3811—83《起重机设计规范》中对起重机强度、刚度、稳定性、最小尺寸等,均有规定。其中刚度,对于桥式起重机比此前有所提高,从咱们调查反映看,是需要。但是数值大小是个问题,本规程暂按“规范”值。由于“规范”是设计计算原则,因此,虽然强度计算涉及到安全,也由“规范”去解决。1金属构造(1)
1.4
司机室:关于净空高度,各国规定状况见表3。表3几种国家对司机室净空高度规定状况━━━━┯━━━━━━┯━━━━━━┯━━━━━┯━━━━┯━━━━┯━━━━
│
│
│
082
│
│
│
│国内过去状况│苏联老原则│NFE52<
│BS
3579
│AISE
No6│ISO/TC96
│
│
│
122
│
│
│────┼──────┼──────┼─────┼────┼────┼────净空高度│
2.0
│
1.8
│
1.9
│
2.0
│
2.1
│
2.0
m
│
│
│
│
│
│━━━━┷━━━━━━┷━━━━━━┷━━━━━┷━━━━┷━━━━┷━━━━依照国内司机身高状况、国内此前使用状况和国际原则状况,取为2.0m,以为是适当。关于按司机室外有无走台规定门开向,是考虑建立一种习惯,当浮现紧急状况时,不必多费思考就能顺利地退出。事实上曾有过这样事故,有一台起重机发生火灾,碰巧这个司机是替班,不知门开向,司机推不开门而被烧伤,其因素是各台起重机门开向不同。在门开向规定上,ANSI
B30.2.0也作了同样规定。关于1050mm高度栏杆,从安全考虑规定每根栏条中间能承受100kgf力而无明显弯曲,是按082NFE52<122数值。对于工作中,持物状态下发生事故时,以为对防止坠落是够用。关于司机室内温度界限,是按国务院1956年5月25日全体会议第29次会议通过《工厂安全卫生规程》规定。关于高温工作环境,受热辐射窗玻璃规定采用防红外线纲化玻璃,从征求意见状况看,没有明显反对意见,但是有单位提出购买困难。对此,经理解国外原则规定,是普遍规定装钢化玻璃(或叫安全玻璃),因此咱们以为规定不高,是可以作到。(2)
1.5--1.9关于栏杆、梯子、走台:关于其他栏杆安全规定,直梯、阶梯安全规定及平台、走台安全规定,基本上与1983年发布几份相应国家安全原则是一致。(3)
1.10关于金属构造报废本某些在如何写法上是困难,与零部件报废条件相比,在资料上、经验上都更少,并且由于问题涉及条件诸多,从设计计算、数字圆整后实际值,以及详细使用条件,均有着很密切关系,但是对于安全工作和资料完整性来说又是需要。构造重要受力构件失去整体稳定性时,绝大多数起重机便没有修复价值了。整体失稳对于折断(或弯曲)区域外某些影响和损伤鉴定难以精确掌握,因此规定失稳构件所有报废,不应修复。本条第一某些,即当构件发生腐蚀时,需要在检查和测量基本上进行计算,承载能力87%一值是依照《起重机设计规范》对第Ⅲ类载荷组合时,拉压弯曲计算许用应力安全系数为1.15来考虑,按此规定,当11.15=0.87时,安全系数即等于1,即达到在第Ⅲ种载荷组合条件下时,构造处在破坏临界状态了。将此87%作为本条测量后进行计算比较依照。此时即应修理,如不能修理,构造在工作时将处在危险状态(此时腐蚀严重位置安全系数对于第Ⅲ种载荷组合而言只有1.0005)显然是不安全。但是在运用本条规定期,需要有一定计算,工作较繁杂,不够以便。由此考虑,又提出了第二某些规定,即重要受力构件断面腐蚀达原厚度10%时也应修理。这样解决就较简朴了,但是其也有缺陷,即体现不出应力状态。这一数据(即腐蚀在断面10%)取自日本机械学会所属装卸、运送机械委员会在1963年对桥式起重机制定原则,它简介:“假定了局部腐蚀,则厚度减少10%时,普通来说,安全度依然足够,但是非设计者本人很难对的掌握作用于构件应力种类和状况,为安全起见仍采用10%。关于上述两个数值,即承载能力87%和厚度10%:87%是作计算时用,规定有计算能力,但相对而言较精确,因此它接近临界值,安全系数等于1,是对强度、稳定性作较精准控制,而10%是对原厚度尺寸方面考虑,它不那末精准,所剩未腐蚀某些安全系数也较大,此外也没提及腐蚀某些应力状态,对于不能精确控制状况,安全系数(所剩某些)大某些是合理。重要受力构件裂纹对于构造安全性影响,因状况复杂,也是难以解决。例如:裂纹发生部位,裂纹方向、长度、裂纹尺寸与构造件厚度关系,裂纹处应力状态等等,是很复杂。此条只考虑了补救办法,即从材料上和解决上作了规定,并且很粗糙。更仔细规定和解决办法需进一步进一步地工作,才干进一步解决到某一深度。但在事实上,裂纹问题的确存在,它重要因素应当是设计阶段考虑,即设计就应注意到构造应力集中问题,并把实际工作时使用条件考虑得很充分,同步对构造布置应尽量设计很合理。可是如何在构造设计阶段就控制住,是应当由《起重机设计规范》和设计人员考虑。关于变形使构造不能正常安全工作问题,此处重要着眼于桥式类型起重机,桥式起重机下挠到跨度1700时,就浮现小车爬坡、下滑等问题,它影响到安全运营,不单纯是技术性能问题了,此时就应修理或报废。2重要零部件(1)
2.1吊钩:关于吊钩材料,重要规定采用塑性好且不易产生时效应变脆性材料。对于详细材料只作“普通应用”提法,由于技术还要发展,定死几种材料对技术发展是不利,当前英国就有BS2903《高强度吊钩》原则。关于人力驱动起升用吊钩实验载荷,由于使用频繁限度和使用中加速度很小,又考虑人力驱动起重设备规定小型、轻量化,以便于移动,故定为1.5倍额定载荷。日本工业原则JISB2803—1978《吊钩》中也是这样规定。关于动力驱动起升机构吊钩实验载荷是采用ISO2142中表1规定。关于吊钩检查数量,重要参照了大连起重机器厂通用技术条件。关于吊钩宜设有防止吊重意外脱钩保险装置,法国原则NF
E52—082中作了明确规定;ANSI
B30.2.0和BS3579—1963中也作了规定,但不太严格。其她有原则没规定,有些在本国吊钩原则中解决了,对这些在吊钩专业原则中解决状况不够理解。就国内现状看,使用了防脱钩保险装置还不多,因此“必要有”是困难。但是从起重机机械使用中发生事故状况看,因吊挂不牢滑出钩口状况还是不少,因而提出了“宜”设有防止意外脱钩保险装置规定。关于吊钩合格证内容规定,参照了国际原则规定。关于吊钩报废原则,参照了国内外关于资料而提出,见表4。从咱们调查状况来看,国内使用单位多数都没有明确报废数据,只是依照实际损伤状况在维修时决定报废,从理解中感到这些报废决定受苏联报废原则影响较大。综合下表考虑,给出既有正文中规定。吊钩缺陷不得焊补,重要是焊接高温将引起材料机械性能和金相组织变化,增长材料脆性。关于不准用锻造吊钩:铸铁是典型脆性材料,铸铁吊钩是不行。铸钢在锻造工艺上缺陷较多不易检查,当前工艺水平完全可以用锻或轧材制造吊钩而不必用铸钢吊钩。(2)
2.2钢丝绳:表4吊钩报废关于规定━━━━━━━━━━━━━┯━━━━━━━━━━━━━━━━━━━┯━━━━━━━━━━
名称
│
锻│钩
│
├──────┼───┬──┬─────┤
│危险断面磨损│开口度│扭曲│其
她│
板钩
│
│增加│角度│
│━━━━━━━━━━━━━┿━━━━━━┿━━━┿━━┿━━━━━┿━━━━━━━━━━起重机,升降机及附属机件│3%
│
-
│
-
│
-
│塑性变形、板上裂设立检查及操作规程(苏1949.│
│
│
│
│纹、钩尾孔环裂纹10)
│
│
│
│
│起重机技术管理规程第565条
│10--12%
│塑性
│
-
│裂纹、钩尾│衬套磨损50%,心轴(苏黑色冶金部1957)
│
│变形
│
│螺纹变形
│(销子)磨损3--5%冶金起重机安装、使用、维护│10%
│
2%
│
-
│裂纹、残存│钩瓦磨损达原厚70%,阐明书(大连起重机厂和太原
│
│
│
│变形
│补套磨损达原厚50%,重型机器厂1976年)
│
│
│
│
│心轴磨损达原直径3%机械工程手册每54篇1980
│10%
│
-
│
-
│
-
│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1979(上海
│10%
│
-
│
-
│裂纹、变形│
-劳动局编)
│
│
│
│钩尾螺纹变│
│
│
│
│形
│装卸机械保养及修理技术规范│10%
│
30%
│
-
│
-
│-试用稿(北京铁路局装卸管理
│
│
│
│
│所1979)
│
│
│
│
│(日本报废原则机械学会,装
│10%
│
20%
│
-
│
-
│
-卸运送委员全规定1963)
│
│
│
│
│ANSI
B30.2.0美国桥式类型起│有规定,但
│
15%
│10°│
-
│-重机安全原则1976
│无详细值
│
│
│
│
│
│
│
│
│(Plant
Engineering)1978第
│10%
│
-
│10°│
-
│
-21期143页
│
│
│
│
│━━━━━━━━━━━━━┷━━━━━━┷━━━┷━━┷━━━━━┷━━━━━━━━━━关于钢丝绳合格证,因钢绳构造不同,而相似构造、尺寸又在机械性能方面有所区别,又因起重用钢丝绳有不同安全系数规定,因此换用新绳时如果没有验证合格证上规格性能等项目就很也许换错,用了低机械性能钢绳,此时安全系数事实上低于规定值了,也就是不符合安全规定了,因此作此规定。关于“机构用钢丝绳安全系数”表4,是取自GB3811—83《起重机设计规范》,此表制定期考虑了机构繁重限度,所取值比起过去沿用苏联原则基本上没有减少。关于“其她用途钢丝绳安全系数”表5中,动臂支承用钢丝绳安全系数取为4,同日本劳动省《起重机构造规范》规定值。缆风绳安全系数值按国家建工总局规定取为3.5。用于绳套(吊挂用)和捆绑用钢丝绳安全系数按国内使用单位经常使用数据,即绳端装有鸡心环绳套取6。关于起升、变幅机构不准用接长纲丝绳:用接长钢丝绳时,接头处强度要低于不接钢丝绳,这样,整条钢绳安全系数就低于容许值了。此外,接头通过缠绕系统时会给关于零部件带来损害。有单位强调了不准用带接头纲丝绳是挥霍,事实上阐明了有人对安全注意还不够。起升、变幅机构如果出事故,危害将极其严重。因而依照它也许导致严重后果,规定不准用接长纲丝绳。关于钢丝绳在卷筒上缠绕应有安全圈数:苏联规定1.5圈(锅炉监察手册6)。CMAA
NO.70-1975《美国电动桥式起重机规范》中规定为2圈。AISE
NO.6-1964《电动桥式冶金起重机规范》中规定为2圈。BS
1757-1964《英国自行式起重机》中规定2圈。日本劳动省《起重机构造规范》中规定2圈。国内62年劳动部规定为2圈。BS
3579-19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名师一号】2022届高三数学一轮总复习基础练习:第九章-算法初步、统计与统计案例9-1-
- 【创新设计】2021高考化学总复习(江西版)作业本:热点回头专练4-以框图推断为背景的无机综合应用题
- 《ADDA转换-概述》课件
- 六年级下册英语第一单元单词
- 【名师一号】2020-2021学年高中地湘教版必修1-双基限时练11
- 【高考复习方案】2022年高考数学(理)复习一轮作业手册:第54讲-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 二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汇编
- 四年级数学(小数加减运算)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
- 2022年高考化学专题
- 【全程复习方略】2020年高考化学课时提能演练(二)-1.2-氯及其化合物(鲁科版-福建专供)
- 2024-2030年中国管道检测工程行业前景分析发展规划研究报告
- 2025年上半年山西吕梁市柳林县招聘毕业生70人到村(社区)工作(第二批)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非煤矿山年终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 部编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 研发部年终总结(33篇)
- 一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1000题集锦
- 2024年高考物理模拟卷(山东卷专用)(考试版)
-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 新的护理交班模式
- 2024年安徽省高校分类对口招生考试数学试卷真题
- 《入侵检测与防御原理及实践(微课版)》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