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大学试题(历史学)-编辑出版史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答案解析附后卷I一.参考题库(共25题)1.槐市2.殿本3.《资治通鉴》的编纂体例、编辑方法及其重大影响有哪些?4.简述两汉时期图书市场的萌芽。5.《永乐大典》6.帛书7.《黄览》8.纪事本末体9.同文馆10.简述中国编辑史研究内容与学科地位。11.宋代四书有哪些?12.学术在宫13.书肆14.四大辉煌史料发现是?15.帛书16.经折装17.战国时期的图书文献主要有哪些?18.熹平石经的影响?19.政府图书编校机构有哪些?20.近现代民营出版业图书出版优良传统有哪些?21.墨海书馆22.简述世界书局发展状况。23.《文选》24.瞿金生25.刘向卷II一.参考题库(共25题)1.扫叶山房2.家刻3.官刻4.槐市5.殿本6.《周髀算经》7.什么是印刷术?8.简述手写传播时代的特征。9.槐市10.图书11.简述两汉的文化政策对图书出版事业的影响。12.杀青13.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是什么?14.印刷术15.简述元刻本的特点。16.《四库全书》的编纂和流通有何意义?17.类书18.蔡伦对造纸术的贡献主要有哪些方面?19.尺牍20.邹韬奋21.“监本”22.冯道刻印儒家九经的历史意义23.秦汉时期图书传播的方式。24.什么是《说文解字》?25.“子”卷III一.参考题库(共25题)1.《艺文类聚》2.东观3.《吕氏春秋》的编辑特点有哪些?4.册页制度5.陈起6.《吕氏春秋》的编辑特点?7.张静庐8.《永乐大典》有何价值?9.凹版印刷术10.甲骨文编辑特点是?11.《武英殿聚珍版丛书》12.广学会13.法规性书籍14.三通15.图书产生于什么时代?16.简述宋版书的特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17.公使库本18.中国古代图书的“四部分类法”是如何形成的?19.秘书监是什么?20.《急救篇》21.稷下学宫22.印刷术的意义。23.兰台24.中国编辑出版事业的缺憾有?25.简述五代政府雕印九经的意义。卷I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 西汉时,为了满足士人和太学生对书籍的需求,在太学近旁形成了包括书籍在内的综合性贸易集市——槐市——因其地槐树成林无墙屋而得名。集市每半月一次诸生在一起讨论学术,买卖经传书籍,促进了教育的发展。2.参考答案: 清代宫中刻书初承明内府经厂之余绪,康熙十九年(1680年)开始,在西华门内武英殿设立刻书机构。直至清末。在长达200余年的历史中,武英殿先后刊行书籍数百种,此即“武英殿刻本”(简称“殿本”)之由来。3.参考答案: (1)编纂体例:严密周详,就记时、叙人、书事三大类内容的处理一一作出原则性规定。 (2)编纂方法:《资治通鉴》的编写,大致分三个步骤:排列丛目;编写长编;删改定稿。编写过程中的具体方法和原则,司马光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严格的选材、精心的考异、编制目录、完善史体、加工贯通、撰写附论。 (3)重大影响:作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不但恢复了编年史体固有的历史地位,而且促进了其他史书体裁的发展。 它不仅为统治者提供“资治”的借鉴,也给全社会提供了借鉴,《资治通鉴》已与《史记》一样,被人们并称为史学瑰宝,广为流传,教益大众。而研究者代不乏人,使其成为一门专门学问,即“通鉴学”。4.参考答案: 两汉时期,朝廷在征书或鼓励民间献书的过程中,往往有赐以财物的措施,以确保献书活动的成效。以财物奖励献书之人,尚不具备商品交换的性质,但是其事说明当时人们对书籍具备交换的价值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由于统治者对书籍的重视,社会书籍生产量大增,这刺激了对书籍的社会需求,最终导致了提供书籍社会流通的中介场所——书肆的出现。由此观之,判定两汉时期图书市场已经萌芽的依据是成立的。5.参考答案: 明代官修的大型综合性类书。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类书,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全书计22877卷,11095册,3.7亿字,历时4年完成。主编为解缙、姚广孝等。全书按韵纂辑,篇幅大,搜罗广,缮写工整,装潢精湛,为当时世界上罕见的珍品。6.参考答案: 写在娟,缯,缣,帛上的文字称为帛书,亦称“素书”。7.参考答案: 中国第一部类书(类书,将文献资料原文按类编排在一起并注明其引文出处,以供读者录检使用的图书形式),“撰集经传,随类相从”,“包括群言,区分义别”,便于文学创作时引经据典。8.参考答案: 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相同材料聚在一起。9.参考答案: 清代最早培养译员的洋务学堂和从事翻译出版的机构。同治元年(1862)七月二十九日,恭亲王奕欣等奏准在北京设立同文馆,附属于总理衙门。10.参考答案: 研究内容:其一,是编辑出版内部诸方面的相互联系;其二,是编辑出版事业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互联系。 从文字的产生、图书的起源、编辑的萌芽、出版的发展、图书的著述编纂、整理校勘、抄写印刷、内容特色、形式制度、出版发行、流通利用、典藏保护及至各个朝代的文化政策、社会背景、编纂机构、组织管理都是本学科的研究课题。 因此,中国编辑出版史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任务总结为以下几点: 1.重要文化典籍编辑、出版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2.著名编纂出版机构的创办、发展及其历史地位;3.杰出出版家的重要业绩及其历史影响;4.重大编辑出版技术与制度的产生、完善及其历史作用;5.编辑出版活动在长期发展中积累的历史经验。11.参考答案: 百科类的《太平御览》、小说类《太平广记》、文章总集《文苑英华》、反映政事历史的书门性类书《册府元龟》。12.参考答案: 教育,文化均掌握在官僚贵族手中。13.参考答案: 指出现于东西汉交替之际的图书摊。14.参考答案: 殷墟甲骨、汉晋木简、敦煌遗书、内阁大库档案。15.参考答案: 写在绢、缯、缣、帛上的文字为帛书,亦称素书。16.参考答案: 将一幅长卷沿着文字版面的间隔中间,一反一正的折叠起来,形成长方形的一叠,在首末两页上分别粘贴硬纸板或木板。由于早期主要用于佛教经书的装帧,故名经折装,或称梵夹装。17.参考答案: 先秦诸子: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兵、医。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儒、墨、道、法四家, 而《论语》、《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则是这四家的代表著作。18.参考答案: 1,丁误正伪,平息纷争,为读书人提供标准本教材。(刻石的目的)这说明熹平石经在中国经学史和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2,开创了我国历代石经之先河,在其影响下,不仅有六部儒家石经问世,还同佛教石经、道教石经、书目石经等共同构成我国独有的、极为丰富的石刻书籍林,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珍贵的文献资料。 3,石经的产生导致了捶拓方法的发明,对印刷术的发明有间接的影响。19.参考答案: ①汉高祖刘邦定都长安后,丞相萧何在未央宫建立石渠阁、天禄阁、麒麟阁,作为皇家藏书和图书编校场所。 ②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后,在宫中建造并确立兰台、东观、仁寿阁、石室、宣明殿藏书及校书之所。 ③汉桓帝延熹二年,东汉政府创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主持图书编校的政府专门机构——秘书监。20.参考答案: 1、坚持反映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2、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作为自己的使命; 3、积极吸收外国优秀文化成果为我所用; 4、厉行变革,特色鲜明,不断开拓进取; 5、艰苦奋斗、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6、重视人才、汇集人才、勤于培育新人; 7、重视读者,真诚为读者服务。21.参考答案: 以出版宣传教义书籍为主,是上海第一家有汉文铅字的出版机构,聘王韬为编辑,翻译出版西方科技书籍。22.参考答案: 1917年由沈知方在上海创办。1921年改为股份公司,设编辑所、发行所和印刷厂,在各大城市设分局30余处。早期以出版小说为主,1924年介入教科书的竞争,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出版的教科书三足鼎立。23.参考答案: 《昭明文选》又称《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古代诗文选集性总集,由南朝梁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24.参考答案: 清朝人,烧炼了十多万个泥活字。瞿氏制泥活字体为宋体,字有大小五种,此种字版瞿氏称“泥斗版”,“澄泥版”,“泥聚珍版”。25.参考答案: 西汉后期大学者,编有《别录》。卷II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 明洞庭席氏设立于苏州,19史记80年代起用石印书印行古籍,后发展为著名的大书店。2.参考答案: 是指由私人出资校刻书籍的出版活动,所刻书籍称为“家刻本”或“家塾本”。3.参考答案: 政府刻书的统称,指由中央政府机关及地方各级行政文化机构出资或主办的印刷出版活动。4.参考答案: 汉长安市场名。最初为官学学生进行经传书记等书籍交换的综合市场,后来被借用为官学的代名词。5.参考答案: 清前期在武英殿设立了专门的刻书机构,御制诗文、御撰经典均在此刊行故称殿本。殿本以钦定书为最多,印刷形势多种多样,在质量上十分讲究,康、雍、乾三朝达到极盛。6.参考答案: 是现存最古的天文学著作。7.参考答案: 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原稿图文进行复制的技术。8.参考答案: 在手写传播时代,书籍的生产只有人工抄写一种方式,费时耗力、差错率高是其基本特征。在这种状态下,书籍的复制量非常有限。图书复本稀少,首先难以形成大规模的社会传播潮流,不利于社会文化水品的整体提高;其次,造成图书流传保存的困难。9.参考答案: 汉代长安读书人聚会、贸易之市。因其地多槐而得名。后借指学宫、学舍。10.参考答案: 以记录和传播知识为目的,用文字、图画或其他符号,手写或印刷于纸或其他载体之上,并且有一定篇幅的出版物。11.参考答案: 1、经学出版物大量出现 2、官方对编辑、整理、出版活动都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和准绳 3、发展经学教育事业,对出版事业影响甚大 4、大一统的文化格局与对外交流的文化政策也对出版事业产生了很大影响12.参考答案: 新竹刮去皮放在火上烘干水分,使其出汗。后讲写它的书稿也称“杀青”。13.参考答案: 石鼓文14.参考答案: 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原稿图文进行复制的技术。15.参考答案: 1.书口多为黑口; 2.字体多用赵孟頫体; 3.多用简字、俗字。16.参考答案: 1.系统保存了古代重要的文化典籍,并扩大了这些典籍的传播流通。所收录的书都是从全国广泛征集的数万种图书中遴选出来的,并经当时的一流学者精心考订,自先秦至清乾隆间尚存和新版的重要典籍藉此得以以新的形式保存下来。江浙三阁向社会读者开放,读书人和藏书家纷纷入阁阅读、抄录各种平日难以寓目的善本,对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对传统学术作了全面的总结评价。在编修过程中,编纂官为每一种过目的书撰写提要,对作者生平、写作旨要、成书经过、内容篇章、学术价值等情况作出概述。提要原来粘贴在各书开卷副页右方,随书进呈。后来,各篇提要被分别辑出,汇编成200卷的《四库全书总目》,单行流传。 3.乾隆下令编修《四库全书》,是想通过大规模的征书和编修活动,完全禁除各类书籍中有碍满清统治的思想内容。17.参考答案: 根据一定意图,辑录群书中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按类别活韵目编排,主要供寻检查考的图书品种。18.参考答案: 蔡伦在造纸术的总结、改进、推广等方面的功绩不容忽视,归纳起来,其贡献有三: 一是扩大了造纸原料的来源。 二是提高了造纸的技术水平。 三是提高了纸张的质量。19.参考答案: 一尺牍多用于写信,所以书信古称“尺牍”。20.参考答案: 原名思润,笔名韬奋,是新闻记者,也是报刊编辑,还是著名的政治家,出版家,1926年10任《生活》周刊主编,从此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21.参考答案: 继五代之后,宋朝政府刻书仍主要由国子监负责承担,其所刻书,世称“监本”22.参考答案: ①它标志着书籍流通和文字传播方式由手抄、刻石等笨拙的方式进入印刷方式 ②开辟了雕印儒家经典之先河 ③印刷术由民间进入官府,由此产生了政府刻书事业,即官刻。23.参考答案: 秦汉时期,书籍的载体以简帛为主,传播方式以抄录为主。 由于简帛贵重,传抄需要花费相当的财物,抄录书籍供阅读收藏,对普通人而言,仍然只是一种奢望而已。 两汉时期,书籍的传播流通不仅受到资费的影响,而且有着政治因素的限制。汉成帝时,东平王刘宇以叔父的身份上疏求诸子及《太史公书》,而汉廷不许。 由于书籍不易得到,抄写又多费资财,于是就出现了仅从全书中抄录出自己喜欢或有用的一部分,以便诵读、收藏的抄录方式。这样的抄录方式,民间采用,朝廷王室亦往往用之。24.参考答案: 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字典。东汉、许慎25.参考答案: 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 子”。卷III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 唐高祖时,欧阳询主编的类书,开创了“事”和“文”合编共类的体制。2.参考答案: 汉章帝后,取代兰台,成为国家藏书,校书及编纂国史的最主要机构。3.参考答案: 1.编辑目的明确:“欲以并天下”,为统一思想做准备,显示自己的权威,宣传自己的政治思想和主张。 2.兼收并蓄,又有所取舍,具有资料汇编性质。 3.系统完整,编排有序,使用两级分目法。4.参考答案: 印本书籍的形式,是由许多单页而装订成册的,这种书籍制度称为册页制度。我国最早的册页制度是蝴蝶装。5.参考答案: 陈起,字宗之,号芸居,称陈道人,又称武林陈学士。好学多艺,颇有诗名。作为职业的编辑和出版家,陈起有许多特点和美德,一是着眼于当时,二是着眼于下层,他对许多怀才不遇流落江湖的下层诗人十分同情,先后编辑刊印了《江湖集》《江湖后集》。同时也因《江湖集》得罪了权相史弥远,被流放,史弥远死后,陈起被赦,重操旧业,前后从事编辑出版工作40余年。6.参考答案: ①有明确务实的编辑意图; ②兼收并蓄,集众家之长; ③有所取舍,形成了新的思想体系(务实精神,不善空言); ④编排有序,体系严谨,结构完整。7.参考答案: 张静庐,中国出版家、民盟盟员。一生致力于出版事业,为新文化运动作出了较大贡献。著有《在出版界二十年》和《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及续编、补编等。8.参考答案: (1)保存了大量古书,引据材料皆直取全文,一字不易,全篇或全书抄录,所以,元代以前的书籍多赖以保存。 (2)雅俗兼收,开编辑史上敕撰书籍绝无仅有之例。不但收录保存了很多古代科技类书籍,还打破传统儒家观念的束缚,大量辑录宋、元两代的小说,戏文和杂剧作品。9.参考答案: 指在平面利用雕刻或腐蚀的方法,使图文凹陷,着墨后将凹陷部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表面的技术。根据制版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雕刻凹版、蚀刻凹版和照相凹版三种。10.参考答案: 按事类分类、按时间顺序分类。11.参考答案: 清朝最大的一次采用木活字印书的活动,由金简为主办人。12.参考答案: 编译出啊不能大量书籍报刊,对1898年维新运动产生重大影响,后于其他三个基督教出版机构合作,成为中国基督教联合书局。13.参考答案: 李悝《法经》内容全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法典。14.参考答案: 南宋郑樵的《通志》和元初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与杜佑《通典》合称“三通”。15.参考答案: 图书文献产生于夏代16.参考答案: 宋版书的特征:(1)从字体上看,(2)从墨色刀法上看,(3)从用纸看,(4)从版式看,(5)从避讳看。 宋代刻本的风格在书籍制度上给后世以深刻的影响,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也有着深刻的影响。17.参考答案: 公使库为地方负责招待往来官员的机构,经费有余,多用于刻书,所刻书有时注明为公使库刻印,因而得名。18.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图书的“四部分类法”如何形成: 西汉刘向父子编就的《七略》开了我国图书七分法的先河,共分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大部分。 随着文学、历史、佛经、阴阳家、五行家的文献增多,这种分类方法已无法满足分类需要。魏晋时期,由郑默的《魏中经簿》到荀勖的《晋中经簿》,开始改六略为甲、乙、丙、丁四部,分别对应七略的各部分,其内容很像后世的经、史、子、集四部,奠定了四部分类的基础。 东晋李充编成《四部书目》,将史书改为乙部,子书改为丙部,这样,按照经史子集四部顺序的编排分类已略显雏形。 在唐初官修的《隋书·经籍志》中,首次以经史子集四部命名分类,正式确立了四分法在古代目录学中的地位。19.参考答案: 桓帝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能源体系管理办法
- 土建部安全管理办法
- 央行再贷款管理办法
- 单位请销假管理办法
- 无纸化使用管理办法
- 机修班工具管理办法
- 教学督导团管理办法
- 可调节负荷管理办法
- 江海区雇员管理办法
- 汉阴县丧葬管理办法
- GB/T 45920-2025铁铝酸盐水泥
- 宁夏卫生健康职业技术学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江川-通海-华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评报告
- 塑料注塑模具验收标准和表格
- 铁路行车安全风险管理方法
-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中原领航实验学校小升初总复习数学测试卷含答案
- 建筑工程项目部各岗位职责
- 2023年龙岩市永定区区属国企招聘工作人员总考试试卷真题
- 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食养指南(2023年版)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汇报答辩通用PPT模板-2
-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抗压强度试验原始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