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北省百师联盟高三年级上册开学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2024届河北省百师联盟高三年级上册开学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2024届河北省百师联盟高三年级上册开学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2024届河北省百师联盟高三年级上册开学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2024届河北省百师联盟高三年级上册开学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三开年摸底联考河北卷

语文试题

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材料一

首都博物馆正在举办两个精品展,一个是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一个是纪

念殷墟妇好慕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展览甫一开始,便引来热切关注,预约名额很快

告罄。文物曾“乏人问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如今竟备受大众青睐。这反映了

大众对文物价值的渴求,也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让沉睡

的古老文物“活”起来,发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

心等方面的作用。

文物是人类触摸历史的“活化石”,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故事的讲述者。一件件出

土文物,一个个考古故事,足以让每个观展者沉浸在千年历史之中——无论是拿着放大

镜对着一枚玉器细细观察的老人,还是那些被罕见金饼“亮瞎眼”的年轻人。很难想象,

三千多年前的工匠,如何将一块玉石切割成型,又琢磨成高8.1厘米、厚只有0.3厘米、

憨态可掬的对尾鹦鹉。那一套套大气而不失华丽的西汉编钟,虽静默无声,却仿佛让我

们听到了古老的宫商角徽羽……那些走向博物馆的热切步伐,让我们看到了经济快速发

展后现代人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更看到了现代人对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

历史追问。

精美的文物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不仅代表了当时高超的技艺水平,而且有

助于现代技术发展。古代不少青铜器都是用失蜡法制造的。20世纪初,德国人曾用失

蜡法铸造工业用齿轮;1929年,又对失蜡法进行改造,以硅酸乙酯为耐火涂料,用熔

点达1500°C的铭■鸨钻合金制成假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奥斯汀在云南保山

见到用失蜡法铸成的青铜器,大受启发,铸成了喷气发动机叶片和涡轮盘。之后,失蜡

法技艺发展成为现代精密铸造技术。

(取材于杨雪梅、黄洋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文物与大众亲密接触才能实现其价值,可是与海量文物库藏相比,目前展出的文物

只是九牛一毛。由于展出空间有限、担心损毁等原因,很多文物都“藏在深闺人未识”。

感谢数字技术,打破了层层壁垒,盘活了很多被“雪藏”的文物,使之在线上“活”起

来。大众足不出户,便可欣赏到以前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在尊重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

上,数字技术不断将今人的创造融入传统文物,使之获得了新生。文物不再仅仅是摆在

展柜里的静态展品,而以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走近大众,真正“活”了起来。

动漫技术在文物的文化创意中越来越受重视。三星堆博物馆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

究院合作推出了数字动漫《神树的传说》,以新近发掘的海昏侯墓为素材的动画作品《海

昏魔镜》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借助动漫,专业的学术介绍变成了幽默的旁白和“萌

萌哒”的漫画,“高冷”的文物也一下子变得活泼起来,实现了学术性、趣味性和艺术

性的统一。其实,早在1981年,我国已有让文物“活”起来的动画作品——上海美术

电影制片厂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的故事创作了《九色鹿》。无数人通过这部动画

片知道了莫高窟,看到了敦煌壁画。

移动应用程序(APP)以新鲜时尚的方式提供给观众审美与求知、娱乐与鉴赏的多元

文化体验。过去,由于保存和展出的特殊要求,五代的《韩熙载夜宴图》能够呈现在观

众面前的机会十分有限。故宫博物院推出的《韩熙载夜宴图》APP弥补了这一缺憾,让

观众随时随地可以欣赏这幅传世经典的精妙之处,在鲜活的文化体脸中感受中国古代绘

画作品的非凡魅力。此APP独创了三层立体赏析模式——总览层、鉴赏层和体验层,使

这幅“数字画卷”可远观、可近赏,全方位向观众解读画作中的每个细节。点开APP,

琵琶声起,拨动江南寂静的月色,观众仿佛随着画家顾闲中一起,走进韩府。画卷中的

墨痕笔意、人物的衣纹表情都纤毫毕现。较轻触动屏幕,指尖所至之处,似有烛光追随;

移动“烛光”,人物、用品的名称、典故一一呈现,如同“秉烛夜读”,在静夜里与千

古佳作“对话”……忽然之间,画中人“活”了起来,乐伎轻扫笆琶,舞伎翩翩起舞,

画与真实的界限瞬间模糊起来,观众沉浸在画卷创造的艺术氛围之中。

虚拟现实技术(VR)借助计算机图形系统、传感器技术等生成三维环境,创造出一种

薪新的人机交互状态,通过调动用户的多种感官,带来沉浸感觉。以前,游客只能在兵

马俑坑外观看,有了VR技术,戴上特制的眼镜,你会发现自己置身坑内,变身成了一

个兵马俑,低头就能看到自己的身体——残破却依然威严。抬起头来,你会发现博物馆

的穹顶慢慢向两边散开,建筑逐渐退去,转化成荒野,风沙弥漫,你的身体同时下沉,

身处地表起伏的俑坑之中,周围是千军万马……

(取材于胡克非、张英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有的博物馆认为保护好文物不出事情是头等大事,将文物封闭在库房,秘不示人,

觉得这样才可以确保万无一失。其实不然,“流水不腐,户枢不囊”,有些文物同样如

此。2010年浙江省博物馆利用馆藏的“彩凤鸣岐”和“来凰”,举办了唐代雷琴演奏

会。古琴属于漆器,很难保存。这两把古琴之所以能历经千年保存下来还能使用,是因

为历朝历代都有人使用它。古琴在安装上琴弦以后,才能保持力学上的平衡,不至散架。

数字技术使文物在线上“活”起来,更是对文物的一种保护。敦煌石窟集珍贵性、

脆弱性于一身,历经千年的莫高窟艺术品,每一件都像发发可危的病人,游客的参观成

为莫高窟最大的隐患。2003年,莫高窟全年游客接待量为30多万人次,2014年已增长

到81万人次。根据测算,莫高窟一天的游客接待量极限在3000人次左右,而黄金周的

日接待量曾超过2万人次,莫高窟不堪重负。实验监测数据显示,40个人进入洞窟参

观半小时,洞窟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5倍,空气相对湿度上升10%,空气温度

升高4℃,这都有可能侵蚀壁画,加速其老化。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彩塑

和壁画正在缓慢退化,千百年后人们何以领略莫高窟的神韵?

面对日益增多的游客,如何化解保护和利用的矛盾?敦煌教宇化工程,犹如一缕明

媚的科技之光,照进古老的其高篇。有了数字化展示中心,游览模式发生了变化,艺术

体验搬到洞窟外面,游客先通过数字化体脸艺术“做足功课”,再进个别洞窟实际体脸。

这种模式既能满足游客看真品的需求,同时又减少了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减少了对英

高窟的破坏。中心建成后,游客停留时间由2小时缩短至70分钟左右,英高窟最高日

接待游客量因此可提高到6000人次。

(取材于黄洋、祝越、周龙等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前因为精品不多,所以文物展览观者寥寥

B.要合理利用文物,发掘其内涵,发挥其作用

C.文物热反映大众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

D.奥斯汀从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中得到了启发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文物原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现在却走近了大众。如果

用诗句来描述这一现象,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3分)

A.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B.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

3.根据材料三,下列关于文物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将文物“深藏闺中”不是最好的保护方法

B.实际上有些文物使用起来反而有利于保存

C.二氧化碳含量的降低会加速壁画的老化

D.彩塑和壁画的退化也有自然因素的作用

4.敦煌莫高窟"数字化展示中心”的作用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4分)

5.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述让文物“活”起来的含义与作用。(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跑南海

蒋冬梅

①他在南海打鱼的时候,大马哈鱼正肥美,它们满满地铺在海底,像扯着一面色彩

鲜艳的旗。鱼像听到什么召唤一样,迎着浪头逆水而行,向乌苏里江河游。打鱼人并不

急着下网,他们只等在河口,把白色的渔网撒成半开的花朵,网住的鱼一个人就已经拉

不动了。产卵后死去的鱼漂满河面,连它们红色的尸身都是美的。他知道所有的大马哈

鱼攒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才能把它们送回乌苏里江。

②乌苏里江畔的男人,顺着大马哈鱼的来路,坐一条杨木船去跑南海。那里有肥美

的海参和森林一样的海菜。他们把自己“卖''给渔头,预支了银钱交给女人,打着单薄的

背包去搏命。他也在一张薄薄的契约上,像他的父亲那样,按下半只手掌的印子,把自

己交给了大海。

③母亲穿着棕色的袍子在江边送他,站成一块风化的石头。从送走父亲的那一年开

始,这块石头就伫立在江边。十几年的江风吹过,把石头吹矮了,终有一天会变成一颗

石子,等着父亲回来握在手里。

④坐上杨木雕下海时,他穿着一件鱼褂子,持一柄钢叉,扎水底白沙上黑宝石一样

的海参。人们看到他手臂上凸起石头一样的肌肉,就喊他"石头南海上的人,都忘记

了本来的名字,看着近旁的物什,随口喊一个人,就当作名号了。他们渔帮里有一个老

头,年老打不动鱼了,人家可怜他,让他蹲在杨木雕里绑海菜,一喊他就叫“绑菜“绑

菜''沉默寡言,好像他不会说话一样。不只是“绑菜”,打鱼的人互相也不常说话。

⑤母亲说过,南海码头上的女人,是缠人的绳子,缠住了父亲的腿。有时候母亲又

说,是南海的海菜缠住了父亲的腿。他刚一到南海,就急着向人打听父亲,可他又说不

清父亲的样子。他用力回想幼年时父亲的样貌,眼睛、鼻子、嘴巴全都模糊一团。他才

发现,父亲就像一幅泅了水的画,色彩和线条全被冲毁,只剩下一个斑驳的影子。这让

他想起那些死去的大马哈鱼,用面目全非的样子,把自己交回故乡。

⑥他向人描述着父亲,酱色的脸庞,山石一样的身体,一顿能喝下一坛烧锅酒,用

一只手就能拉上来一网大马哈鱼。人们听了指着“绑菜”说,他当年就是那样子啊。“绑

菜''蹲在船头,像什么也没有听见,木然得像块石头,一双粗黑的大手,加紧在绑着海

菜。那些海菜长得能绑住这片海,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绑完。“绑菜”站起身来,弯曲的身

体像一只青虾,常年漂在海上的人,骨头都被海里的湿气弄变形了。不只是“绑菜”,打

鱼的人个个都被蚀成海边的断崖。那时的“绑菜”踩着船像踩着一片树叶,吹着哨子,举

着手里的鱼叉,有海豚涌过来敲击船帮,一齐引来硕大的海狗。"绑菜''会握紧鱼叉猛刺

向海狗,胳膊上的肌肉凸起,像坚硬的石块。

⑦没有人见过他的父亲,打鱼人都不打听别人的事,譬如问他的家乡,问他的女人,

问他的儿女。他们只说受了一天的海风,于是晚上点起火,围着喝酒。

⑧从前,父亲教他唱渔歌调子“跑南海'’时就唱过:“东道走来,西道往来,海参赢

⑶呀,撒大网呀。打好鱼来,大马哈来,叉海参呀,拧海菜。”父亲说,大马哈鱼群里,

能游回乌苏里江的都是最勇猛的鱼。千万条鱼里,只有数十条能回去。大马哈鱼能跳过

瀑布,跃过桥栏,隔着山海,也能闻到淡水的气味。它们回到出生的那片淡水,在一片

沙砾里安静下来,产卵之后慢慢死在那里,像秋天的落叶。他无数次地想,父亲为什么

不是最勇猛的大马哈鱼呢,是不是他忘记淡水的气息了。

⑨有一天他路过出海口,看见大马哈鱼正在涧游,它们逆水冲浪,聚成一团,像千

军万马在战场上嘶鸣。“绑菜”很少见地居然没有绑海菜,他蹲在船头,望着碧青色的海

水,突然说了一句:“一条鱼都知道回家。“听他说这话,杨木雕上的人都停了手里的活,

望着海口的浪头。谁也不知道,从前和“绑菜”一起打鱼的人都去了哪,他们只知道,或

许有一天,他们也会成为“绑菜

⑩“石头”踩着杨木雕靠过来,他突然对“绑菜”说了一句:“乌苏里江抚远来过一个

林绍春,一顿能喝一坛烧锅酒,一只手能拎上一网大马哈鱼。”

⑪“绑菜”垂着头,俯身又开始从船帮往上拉海菜。他背朝着“石头”,背朝着出海口,

背朝着大马哈鱼群,踩着杨木雕,在灰黑的大海上渐渐漂远了。

(有删改)

[注]海参威,即符拉迪沃斯托克。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从“他”到南海打鱼写起,再介绍“他”的家庭情况,然后写“他”前来南海的

目的,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父亲”和其他奔赴南海打鱼的人一样,有着类似的经历,他们为生活所迫,先从

渔头那里预支银钱给家人,其实就是把命交给渔头,难以翻身了。

C.母亲对父亲是十分惦念的,文中“站成一块风化的石头”一句生动形象地将母亲眺

望父亲归来的深情期盼表达了出来。

D.尾段写“绑菜”踩着杨木雕在海上消逝的场景,极富有画面感,使读者从和“绑菜”

类似的打鱼人的灰暗人生中看到了一丝光亮。

7.文中多次提到了“大马哈鱼涧游”之事,请简要分析其作用。(6分)

8.有人称《跑南海》为“散文化小说“,请结合文章分析其“散文化小说”的特点。(7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胡僧祐,子愿果,南阳冠军人。少勇决,有武干。仕魏至银青光禄大夫,以大通二

年归国,频上封事,高祖器之,拜假节、超武将军、文德主师,使戍项城。城陷,复没

于魏。中女理不干,陈庆之送魏北海王元颖入洛阳,僧祐又得还国,除南天水、天门二

郡太守,有善政。性好读书,不解缉缀,然每在公宴必强赋诗文辞鄙俚多被嘲谑僧祐怡

然自若谓己实工矜性愈甚O

晚事世祖,为镇西录事参军。侯景乱,西沮蛮反,世祖令僧祐讨之,使尽诛其渠帅,

僧祐谏。忤旨下狱。大宝二年,侯景寇荆陕,围王僧辩于巴陵,世祖乃引僧祐于狱,拜

为假节、武猛将军,封新市县侯,令赴援。僧祐将发,谓其子曰:“汝可开两门,一门

拟朱,一门拟白。吉则由朱门,凶则由白门,吾不捷不归也。”世祖闻而壮之。至杨浦,

景遣其将任约率锐卒五千,据白塔,遥以待之。

僧祐由别路西上,约谓畏己而退,急追之,及于南安羊口,呼僧祐曰:“吴儿,何

为不早降?走何处去。”僧祐不与之言,潜引却,至赤砂亭。会陆法和至,乃与并军击

约,大破之,擒约送于江陵,侯景闻之遂遁。世祖以僧祐为管中、领军将军,征还荆州。

承圣二年,进为奉眇欧军、开府仪同三司,余悉如故。西魏寇至,以僧祐为都督城

东诸军事。魏军四面起攻,百道齐举,僧祐亲当矢石,昼夜督战。奖励将士,明于赏罚,

众皆感之,成为致死,所向摧殄,贼莫敢前。俄而中流矢卒,时年六十三。世祖闻之,

驰往临哭。于是内外惶骇,城遂陷。

(选自《梁书•胡僧祐传》,有删改)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每在公宴/必强赋诗文/辞鄙俚/多被嘲谑/僧祐怡然自若/谓己实工/矜伐愈甚

B.然每在公宴/必强赋诗/文辞鄙俚多/被嘲谑/僧祐怡然自若/谓己实工/矜伐愈甚

C.然每在公宴/必强赋诗/文辞鄙俚/多被嘲谑/僧祐怡然自若/谓己实工/矜伐愈甚

D.然每在公宴/必强赋诗/文辞鄙俚/多被嘲谑/僧祐怡然/自若谓己实工/矜伐愈甚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

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B.大通元年,“大通”是年号,“元年''指第一年。古代帝王一人一个年号,故可用

年号称呼皇帝。

C.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魏晋以后,

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D.车骑将军,西汉初置为军事统帅,作战时领车骑士,地位仅次于大将军、骤骑

将军,掌征伐背叛。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胡僧祐政绩突出,屡受重视。他在魏国出仕,回归京城后受到高祖器重,后被

派去戍守项城。他回到京城后,被任命为两个郡的太守,留下好的政绩。

B.胡僧祐善于劝谏,勇壮可嘉。他曾经劝谏世祖诛杀西沮蛮的首领,后违背世祖

旨意而入狱。被命令救援王僧辩时,他嘱咐儿子准备红、白色门,彰显决心。

C.胡僧祐善于作战,战法灵活。在与任约的战斗中,他不硬拼,主动示弱,对任

约的喊叫无动于衷。后率兵和陆法和的军队会合,共同攻击任约并活捉了他。

D.胡僧祐亲临战场,尽忠职守。他亲自督战,奖励将士,赏罚分明,士卒都被他

感动,都愿意为他拼死杀敌。后胡僧祐被乱飞的箭射中而死。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僧祐不与之言,潜引却,至赤砂亭。

(2)魏军四面起攻,百道齐举,僧祐亲当矢石,昼夜督战。

13.“吴儿,何为不早降?走何处去?”请简要分析这句话展现了任约怎样的心理状态。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鄂渚听杜别驾弹胡琴①

刘长卿

文姬留此曲,千载一知音。

不解胡人语,空留楚客②心。

声随边草动,意入陇云深。

何事长江上,萧萧出塞吟。

【注】①本诗写于安史之乱后,当时诗人只身离开京城,就任鄂岳转运留后。鄂渚,即

鄂州,治所在今武汉市武昌区。②楚客:客居他乡的人。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借蔡文姬交代了胡琴弹奏的内容。颔联通过联想和想象,写出蔡文姬在匈

奴生活的孤独。

B.颈联虚实结合,诗人沉醉在音乐中,眼前似乎看到了边境上衰草随风摇动,天

空中乌云弥漫。

C.全诗主要运用正面描写来描写音乐,这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主要运用侧面描

写有所不同。

D.本诗融音乐与历史于一体,既是一首描写音乐的佳作,又兼具咏史诗的特点,

构思新奇。

15.本诗尾联在表现手法和情感上,和杜甫《登岳阳楼》中的诗句“戎马关山北,凭轩

涕泗流”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两首诗进行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指出人们早已忘却亡国的耻辱。

(2)庄子《逍遥游》中宋荣子“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具体表现是“—,—”

(3)《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连绵的山丘、温暖广阔的田野以及无尽的白昼在此沉眠,它们尽享明媚阳光,不再

叹息生命短长。荒凉之野不再寂寞。进入这里,可卸下肩头习俗的包袱。自然的圣洁使

宗教相形见处,自然的真实使英雄一在这儿,我们发现任何东西都无法同大自然自

然如同神明,审判每一个接近的人。无言的树木开始说服我们放弃那些以庄重为名的琐

碎,与之一起生活。走进展开的风景,为崭新的画卷所倾倒,为一的思绪所吸引,你会

无比轻松惬意,以致将思家之情置于脑海之外,任面前不可抗拒之美清除一切记忆,随

ð然心满意足地而去。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黯然失色相映争辉接踵而至

B.黯然失神相映争辉摩肩接踵

C.黯然失色相映成趣接踵而至

D.黯然失神相映成趣摩肩接踵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你会无比轻松惬意,以致将思家之情置于脑海之外,任面前不可抗拒之美清除

一切记忆,随自然心满意足地而去。

B.你会无比轻松惬意,以致将思家之情置之于脑海之外,任面前不可抗拒之美清

除一切记忆,心满意足地随自然而去。

C.你会无比轻松惬意,以致将思家之情置于脑海之外,任面前不可抗拒之美清除

一切记忆,心满意足地随自然而去。

D.你会无比轻松惬意,以致将思家之情置之于脑海之外,任面前不可抗拒之美清

除一切记忆,随自然心满意足地而去。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法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江上木筏声咿呀/看流水送落花/江南烟雨诗化你的无瑕/竹篱笆月牙一青瓦/听你

长亭外弹风雅……”

爷爷坐在田头,一支喇叭筒在唇间“吧嗒”一声,芬芳自唇边漫过田野,漫过整个

季节。

在爷泳慈祥的目光中,水稻腼腆地低下头,笨拙却温柔地轻轻摆动身子,杷柔情悄

悄地变成一股浪,淹没爷爷,淹没田野,淹没村庄,甚至要把已经很蓝的天空再洗一洗;

鸟群飞过上空,把一些弧线交给天空和田野、村庄的目光,交给爷爷和水稻的遐想,歌

声一滴一滴坠落,让壮实的谷粒更加饱满,①。一瞬间,田野铺上了黄金。

这是一张由稻子交织的黄金毯子,田城一出图案,村庄、绿树缀于其间,不知是村

庄、绿树烘托稻田,还是稻田簇拥着村庄。他们团结一致,都是同一个父母所生的

兄弟姐妹,都是同一台戏的各个角色。他们不计较是不是主角,主角努力在展示风采,

配角也努力在增光添彩。青山静立于远方,像叶子一样围着田野,②他又参与演出.

和田野、村庄组成一个大歌舞剧。馨香是主旋律,金黄是主色调,即使没有风,舞台上

也有丰富的动作。

墙上的弯月生锈已久,镰刀一次又一次的怀想和渴望业已结茧。直到那天,父亲把

整个季节—成一支喇叭,在一个响晴中吹响了号角,引我们兄弟,以田野为砥,用阳光

和汗水打磨锈月,收取零存的汗滴和黄金。这个时刻,乡村开始沸腾,喙彰作响的打稻

谷声,在田野里此起彼伏,像一台侗族大歌,多声部的合唱激励着季节。一群鸟雀从东

山飞到西山,又从西山飞到东山,把飞翔的影子投在田野里,让田野有飞翔的音符。

20.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映勾勒相辅相成敲B.歇勾勒相得益彰卷

C.歇描绘相辅相成敲D.映描绘相得益彰卷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把柔情悄悄地变成一股浪,淹没爷爷、田野、

村庄,甚至要再洗一洗已经很蓝的天空”。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句的表达

效果更好,为什么?(3分)

22.请在文中横线①和横线②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四、写作(60分)

23.作文。(1)散文《岭上多白云》的作者称汪曾祺是“一个苍茫远行者”。其实,我们

生活中有很多“远行者”,各自演绎着精彩的故事。

请以“远行者才有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

参考答案:

1.A2.D3.C4.改变了洞窟的游览模式,缩短了游客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

减少了游览对莫高窟的破坏。5.含义:要点一: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内涵。

要点二:把文物拿出来,在展厅或线上展示出来,有些可以用起来。

要点三:借助数字技术,让文物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呈现。

作用:要点一:发挥文物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

用。

要点二:使更多文物得以展示,使文物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并理解。

要点三:有利于一些文物的保存与保护。

【分析】L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A.强加因果,从材料一第一段“文物曾‘乏人问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如今竟备受大

众青睐。这反映了大众对文物价值的渴求”可知原文并没有指出以前文物展览观者寥寥是因

为精品不多。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内容以及对常见诗句的理解运用能力。

A.”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意思是说,这样的乐曲只能是天上才有的,人世间

有能听到几回呢?古人认为,只有天上的仙乐才是最美妙的。

B.“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意思是读书人长期攻读诗书默默无闻。一旦考取功

名,就名扬天下。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董大的劝慰。说“莫愁”,说前路有知己,说天

下人人识君,以此赠别,足以鼓舞人心,激励人之心志。

D.”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意思是当年豪门

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里。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要素:”文物原来只为少数专家

学者所识,,与“现在却走近了大众,,,本选项中的“燕”就是“文物”,诗句中的“王谢”就是材料中

的“少数专家”,诗句中的“百姓”就是材料中的“大众”,可以用来描述“文物原来只为少数专

家学者所识,现在却走近了大众

故选D。

3.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C.说法过于绝对,从原文倒数第三段为“洞窟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5倍,这都有可

能侵蚀壁画,加速其老化''可知,选项没有“可能”二字,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Co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通读材料三可知,答案在材料三的最后一段。

依据“有了数字化展示中心,游览模式发生了变化,艺术体验搬到洞窟外面''可概括为:变了

洞窟的游览模式。

依据“这种模式既能满足游客看真品的需求,同时又减少了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减少了对

莫高窟的破坏”可概括为:缩短了游客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减少了游览对莫高窟的破坏。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及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第一问,由材料一首段中“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让沉睡的古老文物‘活’

起来”,可概括出“让文物'活'起来"是指"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内涵”;

从材料二首段所说的“文物与大众亲密接触才能实现其价值”,而目前展出的文物少之又少,

可分析出“让文物‘活'起来”还指把文物拿出来,展示出来;由“数字技术不断将今人的创造融

入传统文物,使之获得了新生。文物以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走近大众,真正'活'

了起来”可概括出“让文物‘活'起来”还指借助数字技术让文物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呈

现;

由材料三写到的对古琴的使用,可分析出“让文物,活,起来”还包括对某些文物的使用。

第二问,材料一首段提出“发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

等方面的作用”由此可概括出在公共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

的作用;

材料二首段提到“数字技术盘活了很多被‘雪藏’的文物,使之在线上'活'起来。大众足不出户,

便可欣赏到以前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下文接着以动漫技术、移动应用程序、虚拟现实技

术为例,具体阐述了数字技术使文物得到展示,使人们易于理解和接受文物;材料三首段说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有些文物同样如此“,第二段又强调“数字技术使文物在线上'活'起

来,更是对文物的一种保护“,可见使文物“活'’起来更有利于保护文物。

6.D7.①用“大马哈鱼涧游”来揭示主旨,从而表明思念故乡、盼望回故乡的主题。

②用“大马哈鱼泗游’’的艰难来比喻跑南海渔人的回乡之难。

③多次提到“大马哈鱼涧游”,并以此串联起文章内容,使得文章结构完整,相互呼应。

8.①虚化人物。小说中的人物连姓和名字都没有,都是看着近旁的物什,随口喊一个人,

就当作名号了。儿子向人打听父亲,可父亲始终没出现,其样貌,眼睛、鼻子、嘴巴全都模

糊一团,符合小说虚构性的特点。

②淡化情节。小说只有儿子找父亲、“绑菜”绑海菜、渔人跑南海等平淡无奇的生活片段的叙

写,没有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趋向散文化。

③营造意境。着力于对“大马哈鱼涧游”的描绘以及人物精神世界的刻画,营造出一种迷蒙的

氛围,具有很强的抒情性,有散文的特点。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和分析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

D.”使读者从和,绑菜,类似的打鱼人的灰暗人生中看到了一丝光亮”于文无据,“绑菜”踩着杨

木雕在海上消逝的场景,在这里只是强化了悲剧的色彩,并没有光亮色彩出现。

故选D。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作用的能力。

(1)情节结构方面:文章第一段说“鱼像听到什么召唤一样,迎着浪头逆水而行,向乌苏里

江涧游”;文章第五段说“这让他想起那些死去的大马哈鱼”;文章第八段说“大马哈鱼能跳过

瀑布,跃过桥栏,隔着山海,也能闻到淡水的气味文章第十一段说“背朝着大马哈鱼群

“大马哈鱼涧游”之事在文章中反复被提及,以此串联起文章内容,使得文章结构完整,相互

呼应。

(2)艺术手法方面:文章第一段说“他知道所有的大马哈鱼攒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才能把它

们送回乌苏里江”;文章第八段说“千万条鱼里,只有数十条能回去“,从中可见,大马哈鱼

溯回出身地产卵的历程是多么的艰辛,而跑南海的人正如这大马哈鱼一样,把自己自己“卖”

给渔头,对他们来讲,回乡之路正如这大马哈鱼的溯游之旅一般。文章通过“大马哈鱼涧游”

的艰难来比喻跑南海渔人的回乡之难。

(3)文章主旨方面:文章第九段说“一条鱼都知道回家”,“回家”是每一个奔波在外的游子

内心最渴望的事情,本文用“大马哈鱼涧游”来揭示主旨,表明即便路途艰辛,也应该有一颗

回乡的心。进而表明思念故乡、盼望回故乡的主题。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言特点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散文化小说(也称抒情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是中国现当代小说

的新样式。其特点主要表现为:①淡化情节,多片段,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甚至无完整的情

节链。②虚化人物,无主要人物或主要人物无明显特征。③营造意境,摆脱对现实的叙写,

着重营造……的氛围。④抒情性强,小说语言叙事性弱化,多人物心理描写和作家直接的议

论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就本文而言:

(I)根据“南海上的人,都忘记了本来的名字,看着近旁的物什,随口喊一个人,就当作名

号了”可知,小说中的人物连姓和名字都没有,都是看着近旁的物什,随口喊一个人,就当

作名号了。根据“可他又说不清父亲的样子。他用力回想幼年时父亲的样貌,眼睛、鼻子、

嘴巴全都模糊一团。他才发现,父亲就像一幅泅了水的画,色彩和线条全被冲毁,只剩下一

个斑驳的影子“可知,儿子向人打听父亲,可父亲始终没出现,其样貌,眼睛、鼻子、嘴巴

全都模糊一团,这些都符合散文化小说虚化人物的特点。

(2)本文多片段描写,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甚至无完整的情节链。小说的主线是儿子找

父亲,其中穿插了对“绑菜”绑海菜、渔人跑南海等平淡无奇的生活片段的叙写,没有曲折生

动的故事情节,通过这些手法来淡化小说的情节,使得小说趋向散文化。

(3)根据“它们满满地铺在海底,像扯着一面色彩鲜艳的旗”“产卵后死去的鱼漂满河面,连

它们红色的尸身都是美的'”‘千万条鱼里,只有数十条能回去。大马哈鱼能跳过瀑布,跃过桥

栏,隔着山海,也能闻到淡水的气味。它们回到出生的那片淡水,在一片沙砾里安静下来,

产卵之后慢慢死在那里,像秋天的落叶”可知,作者着力于对“大马哈鱼涧游”的描绘,“色彩

鲜艳的旗”“像秋天的落叶''等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同时又营造出一种迷蒙的氛围,通过这种

手法使小说摆脱对现实的叙写,具有散文化的特点。

所以,本文也可以称之为“散文化小说”。

9.C10.B11.B12.(1)胡僧祐不和任约搭话,悄悄地带兵退却,到了赤砂

亭。

(2)魏军从四面发起进攻,许多股军队同时发动,胡僧祐亲自冒着箭矢石块,昼夜监督作

战。13.傲慢的心理,轻敌的心理。

【解析】9.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题可以依据表述习惯来断句,“怡然自若”的意思是欢悦如常,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D

项;“文辞”指文章的用字、用语等,中间也不能断开,据此排除A项;另外,根据文意,“多”

表示“被嘲谑”的程度,“多被嘲谑''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B项。

故选C。

10.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B项,“古代帝王一人一个年号”错误,一个皇帝所用年号的数量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

唐高宗有十四个年号。

故选Bo

11.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B项,“他曾经劝谏世祖诛杀西沮蛮的首领”错,由原文“世祖令僧祐讨之,使尽诛其渠帅'‘可

知,是世祖命令胡僧祐诛杀西沮蛮的首领。

故选Bo

12.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与:介词,和。潜:悄悄地。引:引兵、带兵。去Ih退却。

(2)四面:名词作状语,从四面。百道:许多股军队。举:兴起、发动。当:面对,向。

1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可由这句话出现的背景分析其中表现出的人物的心理。一是根据前文中的“约谓畏己而退”,

可以看出任约的狂傲;二是根据这句话中的“吴儿”,可以看出任约的轻敌。

参考译文:

胡僧祐,字愿果,南阳冠军人。年少时勇敢、果断,有军事才干。在魏国出仕,官至银

青光禄大夫,他在大通二车回归京城,频频上呈密封的奏章,高祖器重他,封他为假节、超

武将军、文德主帅,派他去戍守项城。项城被攻陷,胡僧祐又沦落到魏。中大通元年,陈庆

之送魏北海王元薮去洛阳,胡憎祐又得以回到京城,被任命为南天水、天门两个郡的太守,

留下了好的政绩。胡僧祐生性喜欢读书,但不通晓写诗作文,然而每次在朝廷宴会上,(他)

一定要勉力赋诗,诗句文辞鄙俗,常常被人嘲弄讥笑,胡供祐欢悦如常,认为自己的诗实在

(做得)精巧,自负夸耀得更加厉害。

(胡僧祐)晚年侍奉世祖,任镇西录事参军。侯景叛乱的时候,西沮蛮也反叛,世祖命

胡僧祐去讨伐西沮蛮,命他把蛮人的酋长与头领全部诛杀,胡憎祐进谏,因为违背了世祖的

旨意而被关入狱中。大宝二年,侯景进犯荆陕,把王僧辩围困在巴陵,世祖就从狱中传唤胡

僧祐,封他为假节、武猛将军,又封他为新市县侯,命令他前去救援。胡憎祐将要出发的时

候,对他的儿子说:“你可以开设两扇门,一扇门准备成红色,一扇门准备成白色。(我此

次出征回来的时候)吉就由红门进来,凶就由白门进来,我不取胜就不回家。”世祖听说了

这件事,认为他勇壮可嘉。胡僧祐率军来到杨浦,侯景派遣手下将领任约率领五千名精锐士

卒,据守白塔,远远地等着胡僧祐的军队来交战。

胡僧祐从另外的道路向西前进,任约认为他是害怕自己而退兵,急忙率军去追击他,在

南安羊口追上了(胡僧祐),(任约)向胡僧祐大声喊叫说:“吴儿,为什么不早早投降?要

逃到什么地方去?”胡僧祐不和任约搭话,悄悄地带兵退却,到了赤砂亭。恰逢陆法和率军

来到,于是他和陆法和的军队一起攻击任约,大败任约的军队,捉住任约(把他)送往江陵,

侯景听到任约被擒的消息就率军逃跑了。世祖就任命胡僧祐为侍中、领军将军,把他征召回

荆州。

承圣二年,胡僧祐升任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其余职位全都不变。西魏敌寇来犯,

世祖命胡僧祐为都督域东诸军事。魏军从四面发起进攻,许多股军队同时发动,胡僧祐亲自

冒着箭矢石块,昼夜监督作战。奖励将士,赏罚分明,士卒都被他感动,都愿意为他拼死(杀

敌),(胡僧祐)所到之处(敌寇)被摧毁消灭,敌寇没有敢向前进攻的。不久胡僧祐被乱飞

的箭射中而死,死时六十三岁。世祖听到这个消息,骑马赶去哭吊。因此朝廷内外都惶恐惊

骇,城最终被攻下。

14.C15.①表现手法:两首诗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刘诗尾联描写了两种景象:

漂泊的诗人和战马的出塞。前者是实景,后者是诗人的想象。杜诗也描写了两种景象:北方

边境的战火和岳阳楼上倚着栏杆流泪的诗人。前者是诗人的想象,后者是实景。

②情感:两首诗都写出了诗人自身漂泊之苦,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刘长卿由音乐想到蔡文

姬因国家战乱而漂泊异乡,再到对自身漂泊的感伤,进而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杜

甫身在岳阳楼,内心却装着整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一颗忧国忧民的至诚

之心。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

C.“全诗主要运用正面描写来描写音乐”分析错误,全诗主要运用的是侧面描写,主要是写诗

人听胡琴的感受。如:“声随边草动,意入陇云深''等。

故选C。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表达技巧以及比较鉴赏的能力。

题目要求从表现手法和情感两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答题也应该从这两方面来答。表现手法上

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刘长卿身在鄂州,但是心却在边塞。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一实一虚。

“长江上”,是诗人自身实景,点出了漂泊之苦。“萧萧出塞吟”是虚写,诗人想象自己骑着战

马出塞打仗。一虚一实,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杜甫“戎马关山北”是虚写边关的战事,

“凭轩涕泗流”是实写眼前的景色和诗人的心情。

情感上,结合注释,诗歌指向安史之乱,刘长卿离开长安,到了鄂州,诗人满是漂泊的伤感。

自然可以得出虽然在漂泊,但是心系国家。”萧萧出塞吟“,暗用蔡文姬的典故,蔡文姬去国

怀乡,因战乱而漂泊,作者也是如此,不免自伤身世际遇。同时作者内心装着整个天下,国

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诗人希望为国分忧,说明诗人有一颗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杜诗尾

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

综合起来,从表现手法来看,杜甫身在岳阳楼,但是心却在边关。刘长卿身在鄂州,但是心

却在边塞。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一实一虚。从情感来看,杜甫颠沛流离,漂泊到了岳阳。刘

长卿离开长安,到了鄂州,都有漂泊只苦。结合注释,两首诗都指向安史之乱,自然可以得

出虽然都在漂泊,但是都心系国家。

16.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

不加沮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祠”“鸦”“沮”“弘工

17.A18.C19.①用“无言”“说服”“生活”等词,赋予树木人的特点,使之生动形象;

②通过对树木的拟人化描写,告诉人们不要被庸常琐碎的生活裹挟,要亲近自然,热爱自然。

【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黯然失色”,本指心情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比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黯然失神”,沮丧的样子。情绪低沉,心神忧伤。此处语境是指与自然的真实相比,英雄显

得很有差距,远远不如,所以应该用成语“黯然失色

第二空,“相映争辉”,争夺光辉。“相映成趣”,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此

处语境是指任何东西都无法同大自然争夺光辉,所以应该用成语“相映争辉”。

第三空,“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摩

肩接踵“,肩碰肩,脚碰脚。形容来往的人很多,很拥挤。此处语境是指为接连不断地来的

思绪所吸引,所以应该用成语“接踵而至

故选Ao

18.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语病有:语序不当,将悔自然”放到“而去”的前面。

BD两项成分赘余,“置”后面的“之”赘余,去掉。

故选Co

1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构成:句子“无言的树木开始说服我们放弃那些以庄重为名的琐碎,与之一起生活”运用"无

言”“说服""生活''等词,”无言的树木”“树木开始说服我们”“与之一起生活”,赋予树木人的特

点,使之生动形象;

表达效果:树木说服我们放弃那些以庄重为名的琐碎,与之一起生活,通过对树木的拟人化

描写,告诉人们不要被庸常琐碎的生活裹挟,要亲近自然,热爱自然。

20.B21.(1)原句运用排比,增强气势。(2)“爷爷”“田野”“村庄”单独成句,起强调

作用。(3)原文强调的是洗,而改后强调的是天空,改变了句意。22.①让金黄的稻田

更加闪亮②他既是观众,默默地看着田野和村庄

【解析】20.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和正确运用的能力。

第一空,"歇''运用拟人手法,写出空中的月牙好像停留在青瓦上似的,写出了夜晚的诗情画

意,更符合歌词意境。而“映”只是一般的动词,没有把月牙人格化,缺少诗情画意的意境,

故此处选用“歇”。

第二空,“勾勒”:指用线条画出轮廓,或用简单的笔墨描写事物的大致情况。“描绘”:指用

语言文字来描写前文把“稻子交织”的情景比喻成“黄金毯子”,那么田境像粗线条一样,所以

用“勾勒”更恰当。

第三空,“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相辅相成”:

指两件事物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缺一不可。此处突出村庄和稻田相互映衬的效果,故选用

“相得益彰”。

第四空,根据前文“爷爷坐在田头,一支喇叭筒在唇间'吧嗒'一声,芬芳自唇边漫过田野,

漫过整个季节,,和该句中的,,一支喇叭,,,“吹响了号角”,此处是说父亲的烟,故用“卷”比较

好。

故选B。

21.本题主要考查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需要从句式、修辞等角度分析。

原句与改句相比较可知,原句中“淹没爷爷,淹没田野,淹没村庄”被改为“淹没爷爷、田野、

村庄”,”把已经很蓝的天空再洗一洗”被改为"再洗一洗已经很蓝的天空

(1)从修辞手法分析,原句“淹没爷爷,淹没田野,淹没村庄'’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