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1.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名著,了解明代科技的成就及影响。2.识读《明长城示意图》《明朝北京城平面图》等图文材料,提高从图文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品读《三国志通俗演义》等文学作品,提升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科技名著《本草纲目》李时珍:明代杰出的__________,编写出《__________》。历史地位: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____________,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医药学家本草纲目医药学宝库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科技名著《天工开物》作者:________。内容:对我国古代的______和________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__________。地位: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_____________”。宋应星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工艺百科全书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科技名著《农政全书》作者:明代科学家________。内容: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地位:它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__________巨著。徐光启农业科学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明长城:明朝建立以后,为了防御北方__________
南扰,修筑了东起________江边、西至________,总长万余里的________。北京城:________时修建,1420年基本建成,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包括宫城、皇城、内城、外城。蒙古贵族鸭绿江嘉峪关明长城明成祖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小说和艺术背景:明朝时候,文学艺术的发展与__________
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三国志通俗演义》:①简介:成书于元末明初,俗称《__________》,作者________。②地位:它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水浒传》:简介:作者________。它是元末明初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西游记》:①简介:出现于明代中期,作者是________。②地位:这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__________。艺术成就:明朝出现了书法名家________,绘画名家______等。________是明代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为《________》,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市民文化三国演义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神话小说董其昌徐渭汤显祖牡丹亭1.图一图二为明朝________的著作《__________》,是一部______巨著,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三为《__________》,是由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________编写的药物学著作。宋应星天工开物科技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本草纲目李时珍3.图四为明代长城,以______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它东起__________,西到________,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4.图五为____朝北京城,有宫城、______、内城、外城。宫城即________,今称故宫。北京城平面呈“____”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突出皇权至上。城墙鸭绿江边嘉峪关明皇城紫禁城凸核心点明朝科技成就及其影响【例】《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热播,从古代典籍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还可以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和中国精神。材料一:类别典籍文学《李太白集》《窦娥冤》A________史书《史记》《旧唐书》B________科技《天工开物》《农政全书》C________材料二:《天工开物》在内容编排上,以《乃粒》开篇,以《珠玉》结篇,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养蚕业如何利用杂种优势的过程,袁隆平从中获得启发,在发现一株天然杂交水稻之后,决心研究自花授粉作物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最终研究出杂交水稻。
——摘编自《典籍里的中国》【易错易混】
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边。《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而不是历史著作。材料三:《典籍里的中国》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以戏剧化的结构和影视化的表达对典籍进行了可视化、故事化、直观化的艺术转码。它还深入发掘典籍内容,将那些蕴含在古典文字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实现了知识的传播和中国文化精神传承的融汇。——《从典籍中汲取自信力量》(1)结合所学知识,在材料一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解题思路:A:《李太白集》是唐朝诗歌集;《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杂剧,都是我国古代文学成就;B:《史记》和《旧唐书》是史学著作;C: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明朝徐光启的代表作《农政全书》都是明朝的科技著作。A《西游记》;B《资治通鉴》;C《本草纲目》。(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亦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天工开物》这样编排的原因,并说明《天工开物》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解题思路:《天工开物》“贵五谷而贱金玉”,突出了对农业的重视。著作来源于对农业生产的经验总结,又反作用于社会发展。原因:古代农本思想的影响;农业是当时国家的根本;古代社会以农为本;古代社会重农抑商。关系:《天工开物》能够启发人的智慧,进而推动社会进步;《天工开物》源于生活又推动生活。(3)根据材料三,谈谈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解题思路:中国传统文化有其存在的意义,言之有理即可。创新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等。(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亦可)【重难疑惑】《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和《农政全书》三部科技巨著在世界上影响巨大,但为什么《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在我国却遭冷遇?
(1)1596年,李时珍之子李建元遵照父亲使《本草纲目》为更多人服务的遗愿,献书于朝廷。然而,明神宗收到《本草纲目》和李建元的上书后,只批了“书留览,礼部知道”七个字。虽然《天工开物》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受到许多国家重视,但在我国却由于封建制度对科学技术的桎梏而长期不传。
(2)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我国封建社会并不重视科技的发展;封建专制制度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障碍。【史料分析】
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天工开物》
解读:材料反映了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科学技术有助于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知识点❶
科技名著1.这部书“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物学之大成。这部书是(
)A.《天工开物》 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 D.《伤寒杂病论》B2.如图选自一本科技著作,该书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所藏120多幅插图,画面直观生动,描绘了生产过程和各行业劳动人民的形象。这部著作是(
)A.《农政全书》 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C3.明代科学家徐光启撰写的《农政全书》共60卷,其中包括农本3卷,田制2卷,农事6卷,水利9卷,农器4卷,树艺6卷,蚕桑4卷,蚕桑广类2卷,种植4卷,牧养1卷,制造1卷,荒政18卷。由此可见,此书(
)A.标志着北方农业的成熟
B.是当时农耕经济高度繁荣的表现C.集中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D.是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集大成者D知识点❷
明长城和北京城4.明朝沿长城设置了“九边”,九边各镇不仅仅是明廷同蒙古贵族抗争的战场,也是汉族同蒙古族等游牧民族互市贸易的场所。这说明了长城(
)A.由防御功能变为互市贸易功能
B.具有促进民族经济交流的作用C.划清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界线
D.打破了汉民族传统的民族观念B5.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坐北朝南,故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同时建筑艺术家们又用艺术手法,巧妙地处理了建筑美术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些最能体现(
)A.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B.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C.平等兼爱的儒家思想理念
D.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D知识点❸
小说和艺术6.成语“三顾茅庐”“鞠躬尽瘁”“草船借箭”都出自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这部小说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它是(
)A.《西游记》 B.《水浒传》C.《窦娥冤》 D.《三国志通俗演义》D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一向有重农传统,故而历代农书颇多,但同时却轻视手工业,少有全面记载手工业技术的著作。《天工开物》不仅首述农事,随后又以更多的篇幅记述手工业,这与明末启蒙思潮中出现的“工商皆本”的先进思想是相符合的。——楼宇烈主编《中华文明史》材料二:17世纪末,此书传入日本,著名科学史家三枝博音认为:《天工开物》不只是中国,而且是整个东亚的一部代表性技术书,其包罗技术门类之广是欧洲技术书无法比拟的。传入欧洲后法国汉学家儒莲将此书称为“技术百科全书”,将“天工开物”理解为“对自然界奇妙作用和人的技艺的阐明”。——潘吉星《〈天工开物〉在国外的传播和影响》材料三:《天工开物》是一部了不起的著作,在《乃粒篇》中解释了夜间田野孤坟出现的“鬼火”实为“磷火”;在《布衣篇》中提出“凡棉布御寒,贵贱同之”的论道;在《乃服篇》中写到:“人为万物之灵。”——摘编自刘火《〈天工开物〉的人文精神》(1)根据材料一,指出《天工开物》内容的创新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著作反映出的时代特点。创新:以更多篇幅记述手工业。时代特点:资本主义萌芽。(2)比较材料二、三,分别概括中外学者对《天工开物》的评价角度,并结合这两则材料,分析称它是一部“了不起的著作”的主要原因。评价角度:材料二:科学技术;材料三:人文精神。主要原因: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记载的技术先进;推动世界技术发展;破除了人们的一些迷信观念;具有朴素的平等意识;具有以人为本的观念;突出体现了人文精神。课后练习1.唐朝政府编写颁布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朝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朝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主要表明,我国古代中医药学的发展,得益于(
)A.印刷技术的进步 B.国家力量的支持C.商品经济的繁荣 D.科举制度的完善B2.徐光启积极主张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1606年,他与利玛窦开始合作翻译《几何原本》前6卷,并建议开展分科研究。但徐光启开创的“格物穷理之学”并没有推动中国产生近现代科学,其主要原因在于(
)A.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B.西方列强的入侵C.“闭关锁国”
政策的影响
D.科举考试的束缚A3.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多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这反映出(
)A.李时珍医术高超,医德高尚
B.《本草纲目》结合实践,内容全面C.明朝时传统医学发展至顶峰
D.中医药理论博大精深,重药食同源B4.探寻历史事件的逻辑关系,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是小武同学围绕中国古代的建筑工程整理的笔记,其中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A战国时期秦国修建都江堰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国家B秦朝修筑万里长城秦朝疆域不断扩展,空前辽阔C明朝修建长城抵御了北方蒙古贵族南下骚扰D明朝营建故宫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C5.北京城(如图)左右对称,封建统治者行使权力或举行盛典时用的故宫三大殿以及后宫、御花园都位于南北向中轴线上,并两旁展开。这一建筑特点体现了(
)A.皇权至高无上B.国家大一统
C.民族凝聚力D.天人合一A6.19世纪上半叶,直隶宁津(今山东宁津)大柳镇统泰升杂货店兼营的轧花工场,雇用工人100多人。江宁(今南京)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广州佛山镇有经营棉布纺织业的工场2500家,从业人员超过5万,每一工场平均有20人。这充分表明(
)A.清代已经出现较为成熟的手工业工场B.清代新兴资产阶级已经取代地主阶级C.清政府曾暂时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这种工场有效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A7.科技的发展,工具的创新,推动社会不断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走近名人——领略科技风采(旧药物著作)名称多杂……时珍病之。乃穷搜博采……历三十年,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创新创业讲座
- 开发部管理评审报告
- 提高减速器使用寿命的保养策略
- 汽车制造厂员工防护眼镜使用
- 小学美术瓷器课件
- 手术无菌操作技术
- 学生廉洁诚信教育
- 中介合伙装修合同标准文本
- 信息保护合同标准文本
- 光伏劳务合同标准文本
- 2024年领导干部任前廉政知识测试试卷题库及答案
- 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专家共识
- 机电金结设备安装自检报告
-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
- 2024年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竞赛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陕西省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数学试卷试题(含答案)
- 文言文阅读训练:《辽史-马得臣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 平面直角坐标系-(2)课件
- 202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必考1000题附完整答案【典优】
- ti-84计算器说明书
- 【猫鼠大战游戏】主题团建活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