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摩托车用燃油液位传感器》征求意见稿_第1页
《汽车、摩托车用燃油液位传感器》征求意见稿_第2页
《汽车、摩托车用燃油液位传感器》征求意见稿_第3页
《汽车、摩托车用燃油液位传感器》征求意见稿_第4页
《汽车、摩托车用燃油液位传感器》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C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823—×××

汽车、摩托车用燃油液位传感器

Automobileandmotorcyclefuellevelsensor

QC/T823—XXXX

汽车、摩托车用燃油液位传感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摩托车用燃油液位传感器及汽车用尿素液位传感器(以下简称传

感器)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摩托车用燃油及尿素液位传感器(电阻式)。其他机动车用液位

传感器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

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8046.2—2011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2标准电气负荷

GB/T28046.3—2011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3标准机械负荷

GB/T28046.4—2011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4标准气候负荷

QC/T29106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

QC/T413-2002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3要求

3.1一般规定

3.1.1产品文件

3.1.1.1传感器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设计文件制

造。

3.1.1.2传感器的外形、安装尺寸和标志应符合产品图纸的规定。

3.1.1.3传感器采用的低压电线束应符合QC/T29106的规定。

3.2外观

保护层应均匀,无明显气泡、斑点、锈蚀及脱落等缺陷。金属表面应光洁,无

毛刺。

3.3可动部分运动状态

当被测液位变化时,传感器的可动部分(如浮子、杠杆、电刷等)上下运动时应

顺畅,无明显的跳动和卡滞现象。

3.4基本误差

传感器的基本误差要求见表3。当用户有特殊要求时,基本误差也可以由供需双

方协商确定。

表3基本误差

3

QC/T823—XXXX

基本误差

输出范围

(被测点标称值的%)

≤30Ω±20

30Ω~100Ω±10

≥100Ω±8

3.5绝缘耐压性能

传感器应能承受500V(有效值)、历时1min的试验,试验后应符合3.4的规

定。

3.6耐温度性能

3.6.1耐低温贮存性能

传感器经-40℃低温、历时24h贮存试验,在室温下恢复2h后,性能应符合3.4的规

定。

3.6.2耐高温贮存性能

传感器经85℃高温、历时48h贮存试验,在室温下恢复2h后,性能应符合3.4的规定。

3.6.3耐温度快速变化性能

传感器经低温-40℃、高温125℃的温度快速变化试验,在室温下恢复2h后,性能应符

合3.4的规定。

3.6.4耐低温工作性能

传感器在进行-40℃的耐低温性能试验时,性能应符合3.4的规定。

3.6.5耐高温工作性能

传感器在进行85℃的耐高温性能试验时,性能应符合3.4的规定。

3.7耐湿热循环性能

传感器经湿热循环试验后,性能应符合3.4的规定。

3.8耐振动性能

传感器应能经受在粗糙路面行驶引起的随机振动,经试验后,各部分零件应无松

动和损坏现象,并应符合3.3和3.4的规定。

3.9耐工作介质性能

传感器经168小时工作介质浸泡后金属部件不得出现腐蚀,非金属部件不得出

现变形、变色、开裂,检查可动部分运动状态和基本误差应符合3.3和3.4。

3.10自由跌落性能

传感器进行自由跌落试验后不允许外壳有隐形损坏,性能应符合3.4的规定。

3.11耐久性

4

QC/T823—XXXX

传感器在工作状态下,应能经受30000次循环试验。试验后电阻值的变化量(全

量程范围内)不应超过7%,并应符合3.3的规定。

4试验方法

4.1试验条件

4.1.1传感器的外观和基本性能检验在表1常温条件下进行。

表1常温工作环境条件

温度相对湿度气压

℃%kpa

15~2845~7586~106

4.1.2试验用万用表的精度应不低于±0.5Ω。钢直尺的精度不应低于±1mm。标准温

度计的准确度应不低于±1℃。

4.2外观检查

外观检查时,应给予约300Lx的均匀照度,目距500mm,用视觉检查法检查。

4.3可动部分运动状态试验

手动改变浮子位置,目测运动状态。

4.4基本误差试验

将传感器置于试验台上,按由上(满液位1)而下(最低液位0)的顺序平稳地改变

浮子位置,用万用表测量传感器浮子在满量程或至少取满液位1、1/2液位、报警位及

最低液位0处的输出电阻,并计算误差值。试验时,应在被检位置处保持不少于5s

后,读取指示值。

4.5绝缘耐压试验

按GB/T28046.2-2011中4.11.2的规定进行。

4.6耐温度性能试验

4.6.1耐低温贮存试验

按GB/T28046.4-2011中5.1.1.1.2的规定进行。

4.6.2耐高温贮存试验

按GB/T28046.4-2011中5.1.2.1.2的规定进行。

4.6.3耐温度快速变化试验

按GB/T28046.4-2011中5.3.2的规定进行5次温度快速变化试验。每个循环中低温

和高温保持时间为2h。

4.6.4耐低温工作性能试验

5

QC/T823—XXXX

按GB/T28046.4-2011中5.1.1.2.2的规定进行。其中工作模式3.2改为3.1。

注:性能试验如在低温箱外进行,应将样品从低温箱内取出后在5min内完成。

4.6.5耐高温工作性能试验

按GB/T28046.4-2011中5.1.2.2.2的规定进行。其中工作模式3.2改为3.1。

注:性能试验如在高温箱外进行,应将样品从高温箱内取出后在5min内完成。

4.7耐湿热循环性能试验

按GB/T28046.4-2011中5.6.2.3的规定进行,在-10℃~65℃之间进行10个循环的温度

/湿度组合循环试验。其中工作模式3.2改为3.1或与客户协商确定。

4.8振动性能试验

将传感器模拟实车安装方式进行固定,乘用车传感器按GB/T28046.3-2011中

4.1.2.4.2的规定进行,商用车传感器按GB/T28046.3-2011中4.1.2.7.2的规定进行。

4.9耐工作介质试验

将传感器(置入油箱或尿素箱内的部分)放入实际使用介质中常温下进行浸泡168

小时,取出擦干后进行检验。

4.10耐自由跌落试验

按GB/T28046.3-2011第4.3的规定进行。

4.11耐久性试验

将传感器按正常工作状态安装在试验台上,输出端接万用表。给传感器浮子以升

降循环使传感器从“0”最低油位到“1”最高油位,再回到“0”最低油位,共进行

30000次,工作频率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注:耐久性试验应在耐工作介质试验后进行。

5检验规则

5.1合格文件和标记

传感器经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并应附有产品的质量合格证或标记。

5.2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传感器外观和基本性能(3.2、3.3、3.4)。

5.3型式检验

5.3.1应进行型式检验的几种情况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对传感器进行型式试验:

a)新的传感器试制定型鉴定;

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而影响传感器性能时;

c)成批或大量生产的传感器,每两年不少于一次;

d)传感器停产一年以上,再恢复生产时;

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6

QC/T823—XXXX

5.3.2抽样及分组

5.3.2.1型式检验的产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同一批产品中抽取,数量不应少于12只。

5.3.2.2先按出厂检验项目进行复验,复验合格后将样品平均分成4组,按下列分组及项

目顺序进行检验。

——第1组:振动性能试验。

——第2组:耐温度性能试验、耐湿热循环性能试验、绝缘耐压试验。

——第3组:耐工作介质试验、耐久性能试验。

——第4组:跌落试验,。

注1:对委托性检验,样品的抽取及分组可协商确定,但每个检验项目的受检样品数

量不应少于3只。

5.3.3合格判定

传感器的型式检验项目应全部符合规定的要求。如有一项不合格,可重新抽取加

倍数量的样品就该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查,如仍有不合格时,则该批样品判为不合格,

但对耐久性试验不合格时不应重新抽取,直接判为不合格。

6标志、包装、储存和保管

传感器的标志、包装、贮存和保管宜按QC/T413-2002第6章规定执行。

7

QC/T823—XXXX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C/T823-2009的修订。

本标准与QC/T823-2009对比,主要差异如下:

——对产品适用范围增加了尿素液位传感器;

——对产品的温度范围做了修改,调整了工作温度和储存温度的上限;

——本标准只针对电阻式传感器,对产品的基本误差删除了老版电容式和压力式的规定;

——删除了产品分类一章;

——基本误差试验改为满量程或至少取4个点进行测量;

——对耐振动性能做了修改,由扫频改为随机振动,并对乘用车和商用车进行了区分;

——删除了耐油性,改为耐工作介质;

——删除了气密性;

——补充了可动部分运动状态试验方法;

——增加了自由跌落性能;

——耐久性试验工作频率改为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检验规则中删除了验收检验。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II

序号分领域标准编号/项目计划号标准名称

12GB/T30512-2014汽车禁用物质要求

13QC/T943-2013(2017)汽车材料中铅、镉的检测方法

14QC/T941-2013(2017)汽车材料中汞的检测方法

15QC/T942-2013(2017)汽车材料中六价铬的检测方法

禁用物

汽车材料中多溴联苯(PBBs)和多溴二苯醚

16质限值QC/T944-2013(2017)

(PBDEs)的检测方法

要求检

172017-0740T-QC汽车材料中多环芳烃的检测方法

测方法

车内非金属部件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

1820153358-T-339

检测方法

19/车内非金属部件气味评价方法

20/车内非金属部件雾化特性检测方法

21/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企业生产条件

22/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梯次利用产品标识

2320150670-T-339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卸要求

24/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放电技术规范

25/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分类技术规范

2620150678-T-339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包装运输规范

27动力电/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存储规范

28池梯次GB/T33598-2017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

29利用材GB/T34015-2017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余能检测

30料回收/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余能再生利用

3120150671-T-339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梯次利用要求

3220150677-T-339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材料回收要求

33/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可梯次利用设计指南

34/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可拆解性设计准则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可回收性设计准则

35/车用动力电池回收拆解指导手册编制规范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技术规范点燃式、压燃式发

36GB/T34600-2017

动机

37汽车零20083100-Q-339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标识规范

38部件再GB/T28672-2012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技术规范交流发电机

39制造GB/T28673-2012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技术规范起动机

40GB/T28674-2012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技术规范转向器

41GB/T28675-2012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拆解

19

XX/TXXXXX—XXX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