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02写 人记事散文(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年北京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02写 人记事散文(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年北京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02写 人记事散文(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年北京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02写 人记事散文(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年北京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02写 人记事散文(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北京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02写人记事散文(含答案解析)2024年北京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02写人记事散文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完成下面小题。

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

刘心武

①从1950到1959年,我8岁到17岁。家里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人。回忆那10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

②物质上,母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有得穿就行了;用的,如家具,也十分粗陋。但在吃上,那可就非同小可了,母亲做得一手极地道的四川菜,且不说她能独自做出一桌宴席,令父亲的那些见过大世面的朋友交口称誉,就是她平日不停歇地轮番制作的四川腊肠、腊肉等,也足以叫邻居们啧啧称奇。有人就对我发出警告:“你将来离开了家,看你怎么吃得惯啊!"但是母亲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偶尔看见我吃果丹皮、关东糖之类的零食,她总是要数落我一顿。母亲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顿正经饭,便可健康长寿,并且那话里话外,似乎还传递着这样的信念:人只有吃“正经饭”才行得正,吃零嘴意味着道德开始滑落——当然很多年后,我才能将所意会到的,整理为这样的文句。

③母亲在饮食上如此令邻居们吃惊,被一致地指认为对我的“娇惯"和“溺爱”。但跟着还有令邻居们吃惊的事,那就是我家是大院中有名的邮件大户。如果那几十种报刊都是我父亲订的,当然也不稀奇,但我父亲其实只订了一份《人民日报》,其余的竟都是为我订的。就有邻居大妈不解地问我母亲:“你怎么那么舍得为儿子花钱啊!你看你,自己穿得这么破旧,家里连套沙发椅也不置!"母亲回答得很坦然:“他喜欢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

④1959年,我被北京师范专科学校录取,勉勉强强地去报了到。我感到“不幸中的万幸",这所学校就在市内,因此我觉得还可以大体上保持和上高中差不多的生活方式——晚上回家吃饭和睡觉。我满以为,母亲会纵容我“依然故我”地那样生活。但是她却给我准备了铺盖卷和箱子,显示出她丝毫没有犹豫过。母亲不仅把我“推"到了学校,而且也不再为我负担那些报刊的订费,我只能充分地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

⑤1960年春天,有一个星期六我回到家中,一进门就发现情况异常,仿佛在准备搬家似的……果不其然,父亲奉命调到张家口一所军事院校去任教,母亲也随他去。我呢?父亲和母亲都丝毫没有犹豫地认为,我应当留在北京。问题在于:北京的这个家,要不要给我留下?如果说几间屋都留下太多,那么,为什么不至少为我留下一间呢?但父亲却把房全退了,母亲呢,思想感情和父亲完全一致,就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应当开始完全独立的生活。父母迁离北京后的那周的星期六下午,我忽然意识到我在北京除了集体宿舍里的那张上铺铺位,再没有可以称为家的地方了!我爬上去,躺到那铺位上,呆呆地望着天花板上的一块污渍,没有流泪,却有一种透彻肺腑的痛苦,难以言说,也无人可诉。

⑥1966年春天,我在北京一所中学任教。就在那个春天,我棉被的被套糟朽不堪了,那是母亲将我放飞时,亲手给我缝制的被子。它在为我忠实地服务了几年后,终于到了必须更换的极限。于是我给在张家口的母亲,写信要一床被套。这对于我来说是自然到极点的事。母亲很快寄来了一床新被套,但同时我也就接到了母亲的信,她那信上有几句话我觉得极为刺心:“被套也还是问我要,好吧,这一回学雷锋,做好事,给你寄上一床……”睡在换上母亲所寄来的新被套里,我有一种悲凉感:母亲给儿子寄被套,怎么成了“学雷锋,做好事",仿佛是“义务劳动”呢?现在我才憬悟,母亲那是很认真很严肃的话,就是告诉我,既已将我放飞,像换被套这类的事,就应自己设法解决。她是在提醒我,“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

⑦母亲将我放飞以后,我离她那双给过我无数次爱抚的手,是越来越远了,但她所给予我的种种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贵的宝藏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文中一共写了母亲对“我”的三次“放飞",“我”的情感也随之发生变化。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表格。

母亲对我的三次“放飞"“我”的情感变化

第一次儿子考上北京师专,母亲把儿子“推"到学校住读。意外

第二次①②

第三次③悲凉

2.请分析第①段中画横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3.作者认为母亲“所给予我的种种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贵的宝藏来”,请结合全文,谈谈母亲给予了“我"哪些人生启示。

阅读《门缝里看戏》,完成下面小题。

门缝里看戏

卞毓方

①那年头,我五岁半。

②此前不久,祖父带我到剧场看了一出京戏《失空斩》。几年后我才知道,这出戏演的是《三国演义》的《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当时却懵懵懂懂:三国人物为啥长成、穿成那个模样?讲话为啥是那个腔调?平常为啥在街上看不见他们?难道他们是单独住在一个叫三国的地方……一切都云里雾里,稀里糊涂。

③心头痒痒,觉得太玄妙、太神秘。

④很想再看一次。那是另一个世界,灯光灿亮,景色辉煌,人物相貌堂堂,气宇轩昂,一动一静、一言一语都像是在仙境,绝不是我们所在的人间。

⑤祖父啥时再看戏呢,天晓得。我是小孩子脾气,上午栽树,下午就想吃果子。戏票分二等,我记住了,最便宜的是五分钱。

⑥是日午前,天朗气清,母亲在屋后小洋河的码头洗衣服。我站在后面哼:“我要五分钱,我想看戏。”母亲摸摸口袋,又缩回手,不同意。不给我就不走,一直站着磨。母亲是疼我的,每当我和大姐、二姐闹别扭,母亲不问青红皂白,总是站在我这一边。这天,母亲洗完衣服,却头也不回,径自走了。

⑦断念,知道这戏票是买不成了。

⑧午后,我到底不死心,又一个人跑去剧场。

⑨剧场在小镇的中心,正门朝北,有人查票。转来转去,转到西南门。那是扇木门,右侧有道竖形的裂缝,约一拃长,中间像被小刀挖过,有拇指宽,状如一只狭长的细眼,我踮起脚,还是够不着,看来是比我高的孩子干的。

⑩剧场南边临河,我去河浜搜索了一圈,捡得几块半截砖头。转回去,门眼已被一个大孩子占领,也许那洞就是他挖的。

无奈,只得在一旁干站。

他故意激我,大呼好看。

我让他讲讲怎么好看。他说,两个女的站在台上,穿的衣服好看,头上插的簪子好看,一扭一摆好看,后面的布景也好看。

他没文化,我已经在私塾读了一年,刚才在正门,看到海报上写的是盐城淮剧团,演的是《西厢记》。

好不容易等到他大发慈悲,把门眼让给我,垫好砖头,站上去,勉强够到,闭上左眼,拿右眼对着,却是一片漆黑——门里有人挡着。

难怪那大孩子放弃,他看不到了。

好无奈。

身后嘁嘁喳喳,来了两个女的。年纪大些的,比我母亲年轻,短发,圆脸,蓝洋布旗袍;年纪小些的,比我二姐大,长辫,瓜子脸,粉红衫。柴禾堆南边有块空地,两人摆开架势,一比一画,开始对唱。我不懂唱词,但觉曲调婉转,声情并茂。后来恍然,她们唱的是淮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位女子唱罢《梁祝》,又唱了几首歌曲,然后,像完成了一次街头演出,击掌庆贺,兴高采烈地离开。

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我都觉得她俩是受老天指派的,特意前来为我一人表演,以安抚我反复受挫、濒于绝望后的失落。

过了一段时光,中秋节,私塾放假,那日下午,我又去了剧场,老地方,仍是西南门。谢天谢地,门眼还在,也没有旁人,我随身带了两块泥砖,垫着正好。

这回是建湖淮剧团,剧目是《秦香莲》。

因为缝隙太窄,角度又偏,只能看到半个戏台,人物面对观众,于我仅是个侧影。俗话说“门缝里看人——把人瞧扁了",是说把人看小了,或者扁平化了。我倒不这么认为,反而觉得更聚焦,更诡秘。往小了说,有点像把两掌并拢,从掌缝里瞧风景;往大了说,仿佛从两壁夹峙的缝隙觑探蓝天。无论如何,这是一个特殊的与众不同的视角,你要是没经历过,就很难理解什么叫山阻水隔的世外桃源,什么叫让人叹为观止的“一线天”。

干扰也有,中途有一位观众,大概是后排的,蹭到了门前,正好遮住我的视线。我比前番来得机灵,清了清嗓子,奶声奶气地求人家:“大叔,让开一点好吗?"门里的人听到我的话,回头瞟了一下,立马移开了。

是日我看完全场,尽兴而归。

是日我一步三跳,心花怒放。

我怒放的心花中有一朵是:哪天我挣了钱,要买头排的票,把他们剧场的戏挨个看完;如果钱有富余,就买好多张票,送给那些穷人的孩子。

半个世纪后,我历尽沧桑,风尘仆仆还乡。像武陵人重访桃花源,我去探望那座老剧场。是它,就是它。它还屹立在那里。外形虽然苍老,这是不可避免的,但功能完好,不时还有演出。我大喜过望,向陪同的朋友提出想看一场淮戏。这是乡愁,另一种生命的盐分。朋友积极安排,钱嘛,自然不用我掏。我掏的是热泪——没有人知道,此刻,我又变回了那个丛门缝里看戏的小男孩。

(有删改)

4.文中作者记述了自己小时候看戏的几次经历和心理变化。请根据文意,补全下面的梳理概括。

①之前跟祖父在剧场看《失空斩》,懵懵懂懂,但又感觉神秘玄妙。

②再次去剧场碰运气,连从门缝里看《西厢记》也没实现,_________________。

③碰巧在剧场外听了两位女子唱《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感到些安慰。

④,快乐满足。

5.文中画横线处在语言表达上很有表现力,请结合文意进行品析。

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结尾处画波浪线的句子蕴含了“我”的哪些情感。

阅读《星期天记事》,完成下面小题。

星期天记事

①六十年前,我考入汇文高中。那时,我心里有个目标,就是考上北京大学中文系。为此我给自己制定了严苛的时间表,即便是星期天,我也劲头十足,像一个上足了发条的闹钟。我还特意买了一本漂亮的日记本,每到星期天晚上,我就会在这个日记本里写上一篇“星期天记事"。只有如此,我才觉得这个星期天没有白过,这一星期没有虚度。

②“星期天记事”,第一篇写的是庞老师,记录了我和庞老师在鲜鱼口的邂逅。

③庞老师只在初二教过我一年的代数课,他虽然教我的时间很短,但留给我的印象很深。

④有一次数学课上,我偷偷看一本《十万个为什么》。我把书隐蔽地放在课桌的抽屉里。谁想到,看得正上瘾呢,身后传来了庞老师的声音:“看什么书呢?"他弯腰从我的手里拿走了书,看了看封面,说道:“呃,是本好书。不过,你现在应该问一问自己第十万零一个为什么,为什么上课要看课外书?”庞老师说完,把书还给我,全班同学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弄得我臊不答答的,一脸通红。

⑤庞老师上课的时候,数学课本和备课本下面总放着一本文学书,我偷偷地瞄过几眼,有时是《莎士比亚剧作选》,有时是《普希金诗选》,有时是泰戈尔的《飞鸟集》。有时候,庞老师讲完课,就会布置课堂作业让我们做,或者发下卷子小测验。然后,他便搬把椅子坐下来,翻开这些书读,一直读到下课。这让我非常奇怪,一个教数学的老师,居然这么爱看文学书,在我们全校的老师中绝无仅有。

⑥更让我好奇的是,几乎每天上午,庞老师来校都非常早。我只要早早地到校上早自习,就能看到庞老师坐在生物实验室的门前读着什么,或者对着窗户背诵着什么,一直到第一节课的预备铃响起。我特别想知道他在背诵什么,竟然这么入迷。有一天早晨,我悄悄地走过去,听清了,他在轻声背诵普希金的《致大海》。

⑦原来庞老师也爱普希金,我心里挺佩服他的。

⑧庞老师和别的老师不大一样,他非常有意思,在当时属于教师里的另类。可惜,他教我的时间太短了。

⑨刚上高一的一个星期天,我去劳动人民文化宫图书馆看书。不知为什么,那天心里有些莫名的烦躁,只看了不到半个小时的书,椅子上像长了蒺藜狗子①,屁股上像长了草,坐不住了,书上的字变得模糊起来。我还了书,走出文化宫的大门。

⑩我穿过天安门广场,走到大栅栏里的同乐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那天看的是根据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改编的电影,说实在的,我根本没有看懂,却觉得挺有意思的,比枯坐在阅览室里看书轻松了许多。

我从电影院走出来,走出大栅栏,走进对面的鲜鱼口,迎面碰见了一个人,觉得非常面熟。四目相对,他一下叫出我的名字:“是你,肖复兴!"我也认出来了,是庞老师!一年多没见了,突然街头相遇,这让我有些激动。

他问我在高一几班,班主任是谁,又问我学习成绩怎么样,还问我课外书都看了些什么。然后,他笑眯眯地对我说:“你给我的印象很深呀!”我生怕他会接着说起上课看《十万个为什么》的事情,赶紧低下头。我看见他的书包里塞满了书,鼓鼓囊囊,都要挤出来了。于是,我忙打岔问道:“这么多书呀,您这是要去图书馆还书吗?"

他点点头,说:“是的,到文化宫图书馆还书。”

庞老师问我到哪里去了,我不敢回答是看电影了,慌不择词,反问起他来:“庞老师,您教数学,为什么那么爱看文学书?记得您给我们上课的时候,数学课本下面总放着一本文学书。"

“现在我这个习惯也没变呀。”庞老师笑了,“这有什么不好吗?"

我没有回答,只是笑。

庞老师对我说:“你现在正是读书的好时候,要利用时间多读些书,中国的、外国的、现代的、古典的……”他顺手从书包里拿出一本书,是《古文观止》,问我看过吗,我羞愧地摇摇头。他又拿出两本书,一本是袁鹰的《风帆》,一本是柯蓝的《早霞短笛》,问我:“这两本呢?"恰巧这两本我看过,赶忙点点头,找补回一点儿颜面。

看着庞老师这满满一书包的书,我心里惭愧极了

庞老师对我笑笑,又接着说道:“你在市里获奖的那篇作文印在书里面了,我看过了,就知道你一定写得不错,我可是一直相信你呢!”

他说的那篇作文是我初三时写的《一幅画像》。书刚刚出版,没想到庞老师就看到了。原来他一直在关注我,我心里一阵感动,禁不住抬头望望他,说不出一句话。

分手的时候,他对我说:“有时间找我玩,我就住在学校里,离这里不远。"他又告诉我新学校的地址。

那个星期天的晚上,我把在鲜鱼口邂逅庞老师的事情,记录在我的日记本中,上面清晰地写着那个星期天的日期:1963年9月22日。

过去整整六十年了,我常常会想起庞老师。高一刚开学的那个秋天的上午,庞老师的身影,总还在眼前浮现;他对我说过的要利用时间多读书的话语,还是那么清晰在耳。有些人,尽管结识和交往的时间不长,甚至只是匆匆一闪,却让我很难忘记,不仅刻进我的记忆里,更刻进了我生命的年轮里。

(取材于肖复兴的文章)

注:①[蒺藜(jíli)狗子]又名蒺藜,生长在荒坡、山地、土坝上的一种常见植物。

7.阅读文章第③-⑧段,说说庞老师在当时属于教师里的“另类”的具体表现。

8.阅读第段,说说画横线句的表达效果。

9.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段中“我心里惭愧极了"的原因。

10.结合文章内容,请你简要谈谈对第段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

阅读《京剧大师梅兰芳》,完成下面小题。

京剧大师梅兰芳

①舞台上,“她”的眼波万般含蓄,“她"的身段万般撩人,“她”的唱腔又清又醇,“她"的手一抹一挑,尽显妖娆。“她”却是一个风骨卓然的男子汉——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

②在最初拜师学艺的时候,师父说梅兰芳没有天资,生着一双死鱼眼睛,灰暗、呆滞,认为他根本不是学戏的材料,所以不肯收留。虽然被拒之门外,但梅兰芳并没有为此灰心丧气,师父的话反而促使他更加勤奋。于是,梅兰芳每天仰望天空,双眼紧盯着飞翔的鸽子,穷追不舍。通过日复一日的刻苦练习,梅兰芳那双眼睛渐渐变得如一汪清澈的秋水,脉脉含情。

③1930年,梅兰芳开始出国巡演,在西方戏剧界掀起了一股“梅旋风"。行前,为了让西方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京剧中的生旦净丑、唱念做打、美服道化,梅兰芳专门做了手绘图谱。这本图谱包含了京剧的服饰、脸谱、切末①、乐器、戏楼、舞蹈造型等内容,以中英文对照的方式作注解说明,共有1987幅绘画。因为外国人不懂中国的工尺②谱,梅兰芳还请民乐专家刘天华将其翻成五线谱,并对中国的传统记谱方式做了介绍。

④1935年,梅兰芳应邀率剧团赴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外国城市演出访问,盛况空前。此次异国巡演,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标志性事件,确立了梅氏京剧艺术的国际地位。当时领导世界戏剧潮流的两位西方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在与梅兰芳交流之后,认为梅氏的京剧表演艺术自成体系,代表了中国传统戏剧的美学理想。尤其是京剧借助舞台表演来模仿现实的虚拟性,更令其大开眼界。有人说,梅兰芳的艺术无疑超越了东西方之间所存在的障碍。的确,这一系列的出访,不仅创造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而且将国粹京剧推向了国际舞台。

⑤赞美之辞,多为梅兰芳的那一双手而发。外国不少戏剧评论家对梅兰芳的各种手势津津乐道,惊呼“醉人的美”。西方人之所以惊艳,一是因为京剧表演以细腻的手势传达角色的心情,每个动作都有特定的寓意;二是因为梅兰芳确实有一双灵动的手,其臂之一屈一伸,手之一动一指,活灵活现,惟妙惟肖。为了让手“活"起来,梅兰芳买来兰花,观察兰花的形态,反复琢磨,设计出49种“兰花指”。他还从龙门石窟和太原晋祠仕女塑像中汲取灵感,创造出风华绝代的梅派手势,这些手势极富古典意蕴与艺术想象,如雨润、醉红、含香、映水、掬云、陨霜……每种名称所代表的含义不同,适用于不同的剧情与场合。而上述手势的创新,仅仅是梅派艺术追求中的一项。

⑥舞台上的梅兰芳,从头到脚到指尖儿,一身都是戏。内行人说,那是一个“角儿"的人生态度。只要不演出,梅兰芳就会邀文伴画友到自己书房,谈诗论道,品书赏画。他向罗瘿公学词赋,向齐白石、徐悲鸿学画画。诗词、音乐、绘画、书法、雕刻,都被他拿来在业余修习。不为谋生,不为获利,但无用之用,恰是一种润泽,将一门国粹艺术滋养到臻于至境,给人高妙的精神享受。

⑦梅兰芳曾这样评价自己:“我是个笨拙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天才也罢,苦学也罢,或许真的不算什么。天赋,其实就是灵魂里那一份不辍的坚持。京剧大师,就是这样炼成的。

⑧梅兰芳,这个名字,似有植物香气,而放到京剧艺术里,又分明是浩渺的湖,深邃广大。

(取材于米丽宏的文章)

注:①切末:戏曲舞台上所用的简单布景和大小道具。②工尺(chě):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各个音的总称,也是乐谱上各个记音符号的总称。

11.文章依次讲述了梅兰芳_____________、出国巡演、等事件,体现出梅兰芳的艺术追求和人生态度,表达了作者的崇高敬意。

12.第②段中写梅兰芳的双眼“如一汪清澈的秋水"。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13.结合⑤⑥两段的内容,说说你对第⑥段中“无用之用”的理解。

14.文章结尾,作者称梅兰芳是京剧艺术里“浩渺的湖"。依据全文内容列举三点原因。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外公的雪夜归途

马海霞

①外公眼神儿不好,戴了一副“酒瓶底儿”眼镜,但世界于他而言,仍是朦胧一片。

②在我上小学时,外公在外县小学教书。交通不发达,他要步行10里路赶到火车站,坐火车到县城,再从县城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家。外公长期在外工作,每月只能回一趟家,每次都是长途跋涉,深夜到家。看到外公辛苦辗转,我时常记挂着他路上的安危。每每在外公远赴外县小学教书时,我都盼望着他能够早日回家,期盼着他给我讲述外面的见闻。

③有一年冬天,下了特别大的雪。外婆算着日子,外公该回家了,因为第二天是外曾祖母的生日,外公肯定赶回来,还要给外曾祖母买一斤牛肉,包饺子吃。这在那个年代可是大餐,只有外曾祖母生日,外公才舍得花钱。我也迫不及待地想见到外公。外曾祖母却说,外公不会回家,让外婆闩门睡觉。我望向窗外的大雪,想起眼神不好的外公,心中百感交集。

④【甲】那一夜我和外婆和衣而睡,耳朵一直搜寻着门外的动静,不知何时入了眠……

⑤第二天,我心神不宁地找到外曾祖母,询问她是否提前知道外公彻夜未归的消息。外曾祖母对我说:“我说他不会回来,你们现在信了吧。"外曾祖母见我仍旧疑惑,她洋溢着笑容解释道:“我的儿子我了解,雪天路滑,你外公视力又不好,赶夜路回家,肯定害怕我担心牵挂,真正的让人放心,是不要让别人惦记自己,真正的孝顺是他平安,我心安。”

⑥外曾祖母一语打开了我的心结。我想也许是母子连心,外曾祖母才能如此坦然地看待外公彻夜未归这件事。此时我顿觉对外公了解甚少,心中充满羞愧,也是从这一刻懂得了,使长辈安心才是子女的至孝。

⑦一周后,外公回来了,给外曾祖母买了牛肉,补过了生日。外曾祖母问他,下雪天在学校咋过的。外公说,和学校男老师一起围着炉火吃烫豆腐,还用干牛粪烤了红薯吃,吃完饭躺在炕上看书。

⑧外曾祖母对外婆说:“你看看,他在外过得比家里自在。"

⑨从那以后,一有雪天,我和外婆便安心睡觉去了,再也不用等外公,因为我们知道外公不会在风雪夜赶路。

⑩后来,不做风雪夜归人成了家风。虽然外公家的孩子视力都一等一的好,但外婆说了,有了孩子才知道外曾祖母的心,雪天路滑走夜路,为娘的真是担心得要命。

记得我上中学时的一个雪天,外婆的邻居铁柱半夜突发急病,吓得铁柱爹赶紧求助外公。外公二话没说,让舅舅发动拖拉机,几个人把铁柱抬上了车,外公也跟去了医院。等医生诊断完,铁柱住了院,外公嘱咐舅舅待在医院帮着照看铁柱,他回家报平安。

那时候,通讯条件差,有事远靠邮差,近靠传话。【乙】那一夜,外公一路“出溜”着回了家,外婆一直敞着大门。外公披着一身“雪"衣进的屋,进屋没来得及掸落身上的雪,便差外婆去告诉铁柱娘,铁柱没事,医生让住院观察几天。

我问外婆,外公咋成了风雪夜归人了?外婆说,他回来了,家里人才能放心呀,要知道你舅舅雪夜开拖拉机送人,我一直揪着心,怕路上出问题,更别说铁柱娘牵挂生病的儿子了,肯定如坐针毡。

又是一年大雪夜,外公仍旧在外工作没有回家,我们一家围着火炉,和乐地谈论着外公那些雪夜往事。回忆起外公归与不归的往事,如旧时炉火,温暖着光阴,如一盏灯塔指引着后辈,使后辈薪火相传。

(取材自马海霞同名文章)

15.文章写外公雪夜归途的故事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上小学时,我因外公时常担忧他;一年冬天,外公深夜未归,我心神不宁,通过与外曾祖母的谈话,我顿悟了;上中学时,外公破例成为雪夜归人,回家报平安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描写生动传神,词语使用精当恰切,请从文章【甲】【乙】两处画线句任选一处,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描写或用词的妙处。

17.本文围绕外公未归与归家叙事成文。请你结合文章最后一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以及文章相关内容,谈一谈你对外公“归”与“不归"的理解。

阅读《站在高海拔上仰视生命》,完成下面小题。

站在高海拔上仰视生命

①我在青藏高原运输部队当兵十六年,没有涉足过高原神山冈仁波齐,偶然的机会翻阅曲尼多吉所著的《玛旁雍错概说》,才知道西藏有这座威严神秘的大山。

②冈仁波齐山位于西藏阿里高原上,是中国冈底斯山脉主峰。湛蓝的玛旁雍错湖安静地躺在冈仁波齐与纳木那尼峰之间,纳木那尼峰虔诚守护着这座神山,这是人类灵魂苏醒的地方,也是人类最后一方净土。

③七月是藏族同胞朝山的季节,据说,如果能从山脚下磕长头完成转山三圈,将会百病不染,长命百岁。镜头下的人们不畏寒冷,在乱石堆中,在刺骨的雪地里用膝盖丈量着神山的威严。目睹衣衫褴褛、目光坚毅、表情严肃的虔诚朝拜者,心中不由震颤。生命于人类是珍贵的,其长度和宽度是不可估量的。为了信仰可以抻长它的宽度和长度,可以增加它的韧度。心中有目标,生命恒顽强,在艰难困苦中磨砺生命是对生命的最大敬仰。

④相比于陌生的冈仁波齐,班戈湖则是我熟稔(rěn,熟悉)的土地,它是那曲地区久负盛名的硼砂盐湖。1987年中秋节前后,我们连队去那曲班戈湖执行运输任务。

⑤那是我人生最难忘的一次历险之旅。深秋藏北高原大雪覆盖了枯萎的青草,车队在无路可行的缓坡上乱了阵脚,夜宿矿区道班,翌日整队继续行进。返程那曲兵站秋阳正好,不料,我乘坐的94号车不发电了,司机是我老乡殷中和。眼看着一辆辆装好矿石的车队从我们抛锚的病车旁呼呼而过,殷老兵急得满头大汗。一个小时后终于排除了故障,我们继续驾车前行,可怎么也看不到车队的影子。夜色降临,道旁的残垣断壁处扑棱棱飞起猎隼和硕大的水鸟,幸好有朦胧的月色为我们壮胆,中和脚下的油门也来了精神。

⑥我不停地找着话题跟中和闲聊,中和也放松了紧张的情绪,我们聊着笑着。忽然车速缓了下来,中和嘟囔道:“这鬼地方,路面还结了冰?”顺着灯光我也看到前面白花花一片,立刻意识到是一片水域,大呼一声:“刹车!"话音落时,车子发出了嘎嘎的巨大声响,像一头受到惊吓的老虎卧在湖边,死神与我们就这样擦肩而过,我们坐在驾驶室浑身哆嗦,十多分钟后才渐渐缓过神来。

⑦离开了部队,告别了魂牵梦绕的青藏高原多年之后的某个夏日,火炉炙烤大地,有朋友约我去西藏旅游,因为父母年逾八旬,加上两个小外孙羁绊不得前往,朋友只好跟团去了。两周后朋友返回,为他接风的晚餐简单却有烈酒助兴。酒酣之际我问他去西藏的感受,他只说了两个字:震撼。

⑧他告诉我从川藏公路上西藏,从青藏线下西藏,沿途的雪山,草地,无垠的大漠无时不在摄取你的灵魂。我问西藏之旅震撼在哪里,他说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让人震撼。我举起酒杯敬他满盏,他沉默片刻后接着说,为什么把去程叫“上西藏”,把返程称为“下西藏",这一上一下只有你懂得。在海拔超过六千米的申格里贡山顶上,我们一行游人踩着薄薄的残雪,俯瞰半山腰处一片游动的云朵,竟分不清是羊群还是残雪。倒是下山途中牧羊女刺破瓦蓝天空的歌声给了我们答案。车泊安多县城,高原反应头疼欲裂,却丝毫没有减少大家的兴致。踏着夕阳映照下的青藏公路,格桑花把数千米的高原点缀成一汪花的平湖。在藏民的毡房里,我们接受了清凉的自酿青稞酒、酥油奶茶和洁白的哈达。翌日清晨,旅行大巴又缓缓行进在可可西里无人区,正当大家昏昏欲睡时,有人惊呼:“藏羚羊!”只见远处牧草之上,百十只藏羚羊沐浴在一片金光闪闪的祥光中,我们的心浸泡在潮潮的露水里。朋友端着酒杯,深思似乎回到了那迷人的高原。这一瞬间我忽然明白了,索南达杰这样的藏羚羊守护者为什么要以他的性命换取藏羚羊的生命。

⑨我不禁想起在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看到一尊花岗岩军人石雕,这是青藏两省(区)人民政府设立的。当年冒死修建青藏线的英雄们和几十年来牺牲奉献在这条“天路"上的勇士们,都能在这块“巨石”上找到影子。雕像坚硬的面庞,写满了青藏线军人历经风霜雨雪的沧桑,也承载了青藏线军人半个多世纪的荣光。同行的一位西藏哨卡复转军人介绍了雕像的来历后,我们纷纷取下肩膀上藏族同胞赠予的哈达,这哈达应该敬献给没有生命的石雕。那一刻,我分明听到了这尊没有生命的石雕怦怦的心跳声……

(取材于杨宏涛同名散文)

18.文章围绕“高原"与“生命”两个关键词,讲述了不同的经历与见闻带给自己的思考与感悟:藏族同胞朝拜冈仁波齐神山,让我感悟到;藏北高原月夜行车遇险,让我想到生命的脆弱易逝;朋友西藏旅游中看到的羊群、格桑花、藏羚羊,让我感受到;唐古拉山口的军人石雕,则让我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

19.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第⑧段画横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20.文章结尾写道:“那一刻,我分明听到了这尊没有生命的石雕怦怦的心跳声……"没有生命的石雕为什么能让人听到怦怦的心跳声?请依据文章的主旨分析说明。

阅读《迟到的军礼》,完成下面小题。

迟到的军礼

①记得小时候,吃过晚饭,外婆常带我在院子里乘凉,数星星。她坐在摇椅上,轻轻搂着我,哼唱人们耳熟能详的军歌。她说,有一次,太姥爷带着她去给红军战士送土豆,可他们说什么都不要,只是回了个军礼。外婆说起这件事情时,眼神中满是柔情……那个场景深深地印在她的心里。那时我还小,还不懂军礼的意义。

②外婆教我敬军礼。也许是年纪小的缘故,我敬军礼时动作很不标准,像招手一样,把手立在耳边,掌心朝前。外婆总会耐心地帮我把手掌翻下来,告诉我,军礼是军队中使用的严肃礼节,必须要正规。

③儿时的我还经常和外婆一起吃火锅。我总是在食物下锅没几秒就夹起来,问外婆:“可以吃了吗?”还没等外婆回答,嘴馋的我就迫不及待地夹起来咬上一口。

④外婆笑着说:“罢了罢了,吃得生,好当兵,你长大要当兵去喽!"

⑤“那我就去当兵!”我的话逗得外婆哈哈大笑。

⑥很多年后,我才知道,外婆说的那句话,是老家当年流行的一句俗语。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战士们能吃上几口半生不熟的食物,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这句俗语正是前辈们任何时候都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写照。在外婆的熏陶下,军人信仰坚定、无私正直的形象,逐渐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也在我心里扎下了根。

⑦高考后,我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就在家人都为我高兴的时候,我郑重地拿出了一份国防征兵宣传单。“我要当兵!"我大声地告诉家人。

⑧“咱家里能出个军人,那是光荣!”外婆看向我。在她充满肯定与赞赏的眼神中,我感到自己做了最正确的选择。

⑨我报名参军,离别的时候,外婆迈着蹒跚的步履赶来送我。望着我,她嘴唇微微抖动,似乎有话要说,最后只是流着泪和我深深拥抱,好久都舍不得松开。那一刻,我忽然发觉,怀里的外婆是那么瘦小。我在时光里慢慢长大,她却在岁月中悄悄老去……

⑩临行前,我把大红花戴在外婆的胸前。她开心地挺了挺微驼的背,好像生怕周围的人不知道她有个当兵的外孙女。她的眼里噙满了泪水,嘴角却微笑着。我知道,她为我感到骄傲。

送我们去车站的大巴车缓缓启动,车窗外,戴着大红花的外婆,用目光追寻着渐行渐远的我们。我看见她抬起右手,向我左右挥动着。慢慢地,她把右手放在耳边,向远去的我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外婆的身影越来越小,直到模糊在我的泪水中。

一个周末,外婆生病住院了,我急忙给外婆打视频电话。屏幕里,憔悴的外婆打起精神,笑吟吟地看着穿军服的我,问我胸前的红色标志是什么。我举给外婆看,说这是国防服役章,每名战士都有一枚。我还告诉外婆,在部队里,我们的军礼标准规范。

外婆嘴角上扬露出会心的微笑。她常说的话仿佛又在我耳边响起:“琳琳呀,你要勇敢坚强,在部队好好干,你是婆婆的骄傲……"

在部队时,驻地在西北边陲,我去站夜哨时,夜空中又多又亮的星星,让我总是不由地想起小时候和外婆在院子里的场景。外婆去世后,我时常想起她。想起她对我的教导,想起她临终前在我耳边说的话。我以为外婆弥留时在叫“琳琳”,我就赶紧答应:“婆婆,琳琳在呢!"可外婆却摇了摇头,无比慈爱地看着我,然后就慢慢地闭上了眼睛……外婆的离去,使我的心里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我一直不明白外婆摇头时真正想说的话是什么。

后来,庆祝八一建军节那天,在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乐曲声中,我热血沸腾。那一刻,我深深懂得,中国军人,带着心中的使命与信仰,用血肉之躯守护祖国安宁,尽显英雄本色。那一刻,我突然有所顿悟,终于读懂了外婆临终前的遗愿。

抬头远望,璀璨星空中有一颗格外耀眼,我仿佛看到了外婆的笑容。如果她在,也一定会像小时候那样搂着我,替我擦去泪水。如果她在,她更想看到自己最疼爱的外孙女穿着军装,给她敬一个真正的军礼!我抹了抹眼睛,整理好军容,仰起头,对着星空,庄重地举起右手……

(取材于金泳琳的文章)

21.文章围绕“军礼”回忆了“我"在外婆的疼爱和教育下的点滴往事。先写外婆教“我”敬军礼;然后写了“我"报名参军,外婆和“我”给住院时的外婆看国防服役章的事情;最后描述了“我"想念外婆的情景,表达了“我”对外婆的感佩和怀念。

22.文章在第段中写道“我突然有所顿悟",结合全文说说“我”“顿悟"到了什么。

23.文中多次写到了“敬军礼”,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迟到的军礼"的理解。

24.结合全文说说“在岁月中渐渐老去”的外婆对“我"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阅读《泥墙小院记》,完成下面小题。

泥墙小院记

梁衡

①在大城市里住了50年的高楼,忽然怀念起当年在县城里住过的那个平房小院了。

②河套农村的习惯是没有院子的,平地起房,门前堆放些生产、生活用品,就是一个家。苏东坡云:“此心安处是吾乡。”在这里,安个房子就是家。这大约与邻近牧区有关,“牛马到处即是家",原住民少,住户都是上几辈从内地走西口过来的,而最早的走西口就是春来秋去,搭个窝棚,收几斗粮食就往回走。后来逐渐有人定居,但流动性仍很大,向无砖墙瓦房。我在农村劳动时住的土房子,开门就是公路、农田,一片白云映蓝天,八百里河套在眼前。

③后来到县城工作,有了机关宿舍。但也只不过是在城边空地上修几排平房,不像北京的那种机关大院、部队大院。其善后的细节还得靠住户自己去完成,而我分到的房子又是最西边的一间,紧靠大路,总得有个短墙来遮挡一下吧。

④河套农村盖房基本不用砖,这里是千万年形成的黄河冲积平原,最不缺的就是黄土。秋后庄稼收罢,选一块平整的土地漫上水,待水渗尽土还未干时,用石磙子将地碾平压瓷。再用一把齐头大铁锹如切豆腐一般,一脚踏下翻起一块湿土立于平地,横成列,竖成行,如士兵列队。秋阳融融,天高气爽,土块慢慢变干,这就是起墙盖房的基本材料,当地名“坷垃”,有俗语“坷垃碴墙墙不倒,光棍跳墙狗不咬。"我们这批机关宿舍也是用坷垃垒成的,只不过多了几层青砖垫底。

⑤怎么修院墙,这倒难不住。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我们这一群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老五届大学生,本来就是有难共当,有事同忙的。朋友圈子里有一位杜逵,比我大八岁,我们都叫他老杜。他早分配来几年,人地两熟,是我们这几个城市学生娃“荒野求生”的主心骨。他虎背熊腰,孔武粗壮,小时在农村长大,放羊割草打兔子,无所不能。在大学运动会上还拿过十项全能第一名。他人极有趣,用方言讲故事,笑得你眼泪直流,而要讲起山村鬼故事,又让你毛骨悚然,夜晚不敢出门。现在新房善后的事他不请自到。我们从河边拉回一车土,七手八脚地浇水和泥,自制了一批土坯,晒干后垒了墙,还留出一个缺口,用废木条钉了一个篱笆门。靠南墙根又盖了“晾房"(土冰箱),北窗下垒了“炭仓”(当地烧大块煤,不说煤而曰炭)。晨昏出入,鸟鸣雀噪,居然也有了家的味道。

⑥虽然有了工作,却专业不对口,不免胸中郁闷,人闲岁月长。垒墙的成功倒勾起了我对泥瓦活的兴趣。碰巧,看到一本推广农村节柴灶的小册子,便又动了改灶的念头。虽然是干部宿舍,但还是农村的做法,一盘东西大炕占了半间屋子,算是卧室。隔墙厨房一口大锅,烧开水及做饭,蒸、煮、炒、炸、烙都是它。传统老灶,火苗一着就被吸入炕洞,热利用率很低。我就参照小册子上的知识找来一个废脸盆,去底坐于火上,成夹层炉膛。兵法云:围三缺一。在盆的左、右、后三处各开一个洞,逼着火苗反向舔锅底一圈后再从夹层里抽走。这即小学自然课上就学过的水管锅炉原理。新灶盘成后,火焰呼呼作响,开一锅水节省一小半时间,一炮打响。我不禁大喜,就如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⑦我忙邀圈里的朋友来家吃饭,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炫耀我的发明。厨房新改灶,门外新垒墙,在那个学非所用的年代,这点新玩意足可以让人快乐好几天。当时又逢大家结婚成家的年龄,我就常被请去给新房改灶,沾沾自喜,风光一时。干活时一般是新郎打下手,手上忙,嘴上也不能闲着,谈论最多的自然是新人们的恋爱故事。那时讲成分,说出身,大学生社会地位低,虎落平阳,在县城里要找个对象都不容易。我印象最深的一次聊天是新郎本科中文系毕业,却找了一个初中文化的县妇联主任,现在看来很不般配。但新郎说:“就这,她还通过县委组织部调阅了爷(我)的档案,把我的三代出身都查了个遍。"我打趣说:“你只身走西口,落魄于此,居然抱得一个妇女主任归,该知足了!”

⑧当然,小日子的全部绝不止于垒墙盘灶,最重要的还得学会怎么吃。塞外冬长,土豆、白菜吃半年。在村里劳动时,我印象最深,当年吃的第一口春菜是七月十五日摘的西葫芦。这在北京已是盛夏,而西葫芦也应该算是秋菜了。冬储菜的品种很单调,主要是土豆、白菜。地上挖一深窖,放之其中,窖口覆以厚稻草和棉门帘。而腌菜则主要用白菜、雪里蕻。办法也很粗放,将白菜去外帮,整棵码入缸中,一层菜一层盐,讲究用大粒而不得用粉状盐。我至今也不明白,盐的化学成分一样,为什么要专挑特定的外形。我怀疑就像鲁迅在《父亲的病》里说的,蟋蟀必须是原配,似乎昆虫也要贞洁才能配药,这盐也要不失童贞。雪里蕻则还要多一道工序,洗净控干水,放在洗衣板上用盐粒揉搓后,再码入缸中。到后来,又兴起一种盐水腌西红柿。专捡秋后霜打已经不可能再熟的绿西红柿(名拔蔓子果,意即最后一茬,连果带蔓子一起拔了)腌,为的是便宜。那时市面上已经有了防腐剂,放入一小包半年不坏,青脆可人,很受欢迎。现在知道这如同毒药,绿的生西红柿、防腐剂对人体都有害,可当时无知无畏,是一种穷快乐。一年将尽,秋风送爽,挖窖腌菜真忙,颇有点“深挖洞、广积粮"的气派。到隆冬季节就少出门了,三五好友“晚来天又雪,能饮一杯无?”

⑨转眼冬去春来,院子里残雪已渐存无几,柳梢也染上了一抺新绿。一天,我正隔着玻璃窗伏案写稿,突然院子里传来一声呼叫:“小梁,不好了,你的院墙要倒!"我赶忙掷笔出门,说话的正是老杜。只见他围着墙来回走动,一边还用手摩挲着墙面。在两墙相接的直角处,西墙向外倒去,裂开一条上宽下窄的大缝,足可探进一个拳头。我头皮发麻,惊出一身冷汗,这要是倒塌,不但前功尽弃,还可能砸着行人。老杜直摸着脑袋说:“咋就给爷(我)出了这档子事?”满脸的遗憾。一会又安慰我:“不咋,大不了到秋天推倒重来。"我说:“先看几天,实在不行,又得辛苦你。”

⑩这样大约有一周时间,我每天一起床就抬头看窗外,外出回来也先摸摸这堵墙。就这样日出日落,就像朱自清说的,看着日光每天“伶伶俐俐"地跨过短墙,像做错了什么事慌慌地逃去,裂缝却还在加大。终于有一天,我有了一个大发现,罪魁就是这“伶伶俐俐”的日光。我房子的前面还有一排房,挡着短墙的东面晒不上太阳,而西边是一条空阔的大道,西晒的阳光却可以畅畅快快地照到西墙根,冻土变软,墙就向西倾斜了。我立即跑去找老杜他们,报告这个重大发现。大家即刻来到现场会诊,多数人认为应立即拆掉墙,以绝隐患。我却认为既然是受热不匀惹的祸,何不给东墙吃点偏饭,沿墙基开一道沟挖去冻土,让热气直接化软墙根。众人哄笑:“快不要瞎想了,这是一堵上千斤重的墙,又不是一根随风摆的墙头草。"我说:“试试看,也许它还能自己摆回来。你们先留着力气,试验失败,秋天干活不迟。”我找来一把铁镐,沿东墙根小心地开了一条尺宽的浅沟,又在墙头立了一根垂直木棍,好参照观测墙倾角的变化。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五天后,那墙竟开始向东一丝一丝地扳回,而且随着天气一天天变暖,那墙回心转意的速度也日渐加快,眼看就能恢复原样了。我每天用铁铲小心清除沟内当日化软的冻土,好让温暖的空气能直接地亲吻冰凉的墙脚。大约过了半个月,那斜墙不但回归正位,连直角处犬牙吡裂的土坷垃,竟也一个一个地重新咬合在一起。我大奇,谁道人生不由己?门口斜墙尚能直!今天晚上一定要用我的风火灶炖一锅酸菜猪肉粉条,和朋友来一场庆功宴了。墙歪自正,一时成了我们这个小区的新闻,常有人驻足或专门跑来观看。直到半个世纪后,当时住在我前排的田聪明已是新华社社长,我们在北京又同住一个院子,他一见面还谈起这件往事。

在那些穷而平淡的日子里,难得抓住这个快乐的小尾巴,作为茶余闲话,当然也少不了起哄。有的说:“你这个文科生,无师自通,投错了胎,该去学工。"有的说:“你京城修道,又沙漠里练功。这身武功可以出国去承包比萨斜塔的扶正了。”若干年后,我有机会出国到意大利,还真的专门去看了一回比萨斜塔。塔因太斜,已不许游人靠近,我在暮色苍茫中遥望塔影,想现代科技已经能平移一座大楼,能定向爆破一百多米高的烟囱,就不能定向注水,扳回这位固执的斜塔老人?

人的命运就像飞鸟嘴里的一粒种子,不知会跌落何处,又怎样发芽。现在想起来,“文革"中我们被迫走西口,塞外安家,修墙改灶,就像小孩子过家家。教育学上说,儿童的游戏就是学习,而游戏是无所谓目的的。塞外六年正好是刚走出校门,一个社会人的童年,这些不经意间的游戏给我带来了童年的欢乐。多少年后,我这个文科生真的写了一本畅销书《数理化通俗演义》。难道这书的胚芽早已埋在那堵斜墙和那个新灶的火苗里?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故事。

25.阅读文章,梳理情节,补充相关内容。

①在河套平原,我住进无院墙的土房子感觉心胸开阔。

③我们十分满足那自制土坯垒起的墙。

④墙因受热不均而裂开,我惊出一身冷汗。

26.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字里行间饱含着情感。细读第段中加线的词语,体会其特点。

27.结合文章内容,理解“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故事”的含义。

阅读《赠先生一束西湖梅》,完成下面小题。

赠先生一束西湖梅

①平淡无奇的叙述里,往往藏着伏脉千里的波澜。1928年1月3日,鲁迅在日记里记下了这么一笔:“陶璇卿自杭州来,赠梅花一束。"陶璇卿,即小鲁迅12岁的青年画家陶元庆。

②鲁迅对梅花情有独钟,早年曾有一枚“只有梅花是知己”石印。就在一个多月前,鲁迅给友人的信中还提到了梅花。此刻,西湖边的这束梅花,带着没有消散的体温,从杭州来到上海景云里23号。“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这是两个艺术探索者生命的温暖拥抱。

③鲁迅非凡的天赋和才华,不只在字里乾坤挥笔纵横江海。我们熟悉的北大校徽、憨萌的猫头鹰,都出自鲁迅的画笔。在发轫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书籍装帧艺术的探索实践中,鲁迅是引路的先觉者。

④上天眷顾了两个艺术上的同道人。1924年12月3日,陶元庆登门拜访鲁迅。两人第一次合作——陶元庆为鲁迅的译著《苦闷的象征》创作封面画,鲁迅盛赞这画“使这书被了凄艳的新装”。

⑤陶元庆很幸运,遇到了珍惜自己的人。鲁迅极欣赏陶元庆的才华,不仅亲临陶元庆的画展,为展览作序,还向大众介绍其艺术成就,评价陶元庆的绘画涵容了东西方激荡的气韵意象。

⑥鲁迅也很幸运,找到了艺术上相契共鸣的人。陶元庆先后又为鲁迅的《坟》《彷徨》《朝花夕拾》等作品创作了书面画。它们的出现,在当时开了一个语惊四座的新境,在今天依然令人惊艳。我好奇地想,为什么鲁迅和陶元庆成了艺术上的知己?答案或许就在鲁迅《热风》里的这段话:“进步的美术家,——这是我对于中国美术界的要求。美术家固然须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他的制作,表面上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令我们看了,不但欢喜赏玩,尤能发生感动,造成精神上的影响。"

⑦这里,陶元庆为《朝花夕拾》作的封面画不能不提。《朝花夕拾》是鲁迅在流离转徙中完成的。他一改以往的风格,以罕有的温煦之笔,重提往事。书中虽有直指现实的批判,也或隐或显地勾勒出一个理想的现代中国图景。百草园,我去过好多次,它实在只是一个普通的菜园。可是,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是一个多么神奇而充满童趣的乐园!陶元庆为《朝花夕拾》作的封面画,亭园里一丛一丛草木密缀,一白衣女子走在亭园分岔的小径,怀抱一条残枝,枝头上的花儿已经谢了。画面满目明黄,浓烈如曙日照耀大地。萧瑟的残枝和灿烂的色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百草芬芳出自孤独的独醒者的灵魂,即便于绝望的黑夜里。正如希望的曙日来自黑夜里的长歌,冬末的萌芽正在悄然生长。画言心声,文字所蕴含的,被画笔赋予了形与神,这样的画里有份相知与懂得。

⑧1926年,陶元庆正在浙江台州执教。这年他照着鲁迅寄给他的照片,为其作了一幅炭笔素描像,它成了鲁迅最喜爱的一幅肖像画。画中的先生,面容瘦削,眼神深邃冷峻而满怀悲悯。那特有的精神气质,陶君也是真懂先生的人啊。

⑨1929年1月4日,鲁迅日记里再一次出现赠花记录:“留陶璇卿所寄赠之花一束,书面一帧。”雪季寄花,大概这回还是梅花欤。生命无常,不久陶元庆病逝于杭州。这成了陶元庆最后一次向先生表达敬意。

⑩近百年过去了,总有值得的东西留下来。那幅炭笔素描像,至今仍挂在北京鲁迅故居南房会客室的墙上。春天将要来临,那束盛开的梅花,仍然在温暖的目光里绵延。

(取材于王梅的同名文章)

28.鲁迅先生与陶元庆是艺术上的同道人。阅读第④-8段,补全下面的内容。

陶元庆为鲁迅《苦闷的象征》创作封面画,获鲁迅盛赞;;陶元庆为鲁迅《朝花夕拾》等诸多作品设计封面,二人成为艺术上的知己;_________________。

29.文章以《赠先生一束西湖梅》为题,并两次提到陶元庆给鲁迅先生寄赠梅花,颇具雅意。你从中读出了陶元庆怎样的情意?

30.在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阅读本文,你看到了怎样的鲁迅先生?请结合文章内容说出你的认识。

阅读《归乡记》,完成后面小题

归乡记

①泰安,浙江常山县中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有着五百多年的历史。村口的古廊桥边,竖着一盏流传了数百年的古灯。这盏灯,每天在古老村庄的夜晚亮起,又在天亮后熄灭。一盏在古村里点亮了数百年的灯火,早已成为人们心头牵挂的光芒。

②这个村庄,除了那盏代代相传的古灯,还有一条宁静的溪涧,许多明清古民居散落在溪涧旁,与一树树梨花相映。溪水上架着六十六座石桥和一座木质平梁古廊桥,桥头“苔痕上阶绿",溪畔“绿树村边合”,那些古树的年龄动辄几百年。几百年间,牛角挂书、耕读传家,是泰安村的传统;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是流淌在村民血液里的基因。

③天色一点点暗下来,村里民宿的主人黑孩把那盏古老的灯点亮后升到灯杆顶端,小小的火苗摇曳在空中。他和妻子糖糖返乡创业已经好多年了,也越来越喜欢这山里宁静缓慢的生活。

④黑孩毕业于美术学院,内心懂得一座古老村庄的好处。其实在中国大地上,像泰安这样的村庄原本有很多,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数十年间已然消失无数。他内心隐隐想要留下这样的村庄。

⑤他的想法得到了妻子糖糖的支持。在举行婚礼的第二天,他们看到村里一栋两百多年的老房子要拆掉,心觉可惜。于是两人把刚收的几万元礼钱拿了出来,又找朋友借了一点,买下了这幢老房子,然后花了一整年时间把老房子改造成了一座民宿一想让更多人懂得村庄的好处。

⑥这是一幢黑瓦白墙的徽派建筑,改造成民宿之后依然洋溢着古风。房子里有一座高大的天井,下雨天,雨水淅沥而下,天井内的花草葱茏青翠。这些植物不过是极其常见的野花野草,但山野的事物一旦被重新注视,它所蕴含的美就被激发了出来。

⑦民宿刚刚落成,恰逢村里的老油坊要拆走。他们一听说,心想这可是村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古法榨油坊不但不能拆,还要全面修缮设备,恢复整套的古法榨油技艺,于是就把老油坊买了下来。他们向老父亲学榨油,恢复了老油坊手工榨油工艺;也学酿酒,使用古法,推出了五粮烧、胡柚酒,青梅酒等十多个品种。

⑧黑孩和糖糖都颇有艺术天赋,他们为民宿和油坊注入了艺术的灵魂。他们独特的设计与包装,使这里充满了文艺气息,吸引着城市里的消费者。他们又在村庄里拍照片、拍视频,运用新媒体手段,把一座村庄的美好生活方式传播出去。泰安村的名气越来越大,许多人从上海、江苏远道而来。

⑨在不少城市人看来,有机会重温和感受这样的生活方式,内心感觉到______、欢愉和慰藉。下厨,有农村里原生态的土灶;吃的,是山上地里的新鲜货;吹的风、淋的雨,都是清新山野的风和自然的雨水。这种世外桃源一般的生活,大家都想去过一过。

⑩从民宿出发,黑孩内心的收获很多,他开始坚定地走上了城乡合作建设乡村的道路。这些年,有不少艺术家、企业家相继成为“返乡青年",一起共建乡村。黑孩跟这些人一起建设了城乡合作共同体——“传梭天地”。

在“传梭天地",乡村产业的创新形态得以展示。如“织宿”有5个主题客房,分别以棉、麻、桑、葛、竹来命名。每个房间又以村民们制作的手工艺品来装饰,以此来带动整个乡村产业发展。黑孩把一架古老的榨油木龙展示在“传梭天地"中,向游客默默讲述着一种传统乡村的精神力量。

夜渐渐深了。这里的夜晚是宁静的,也是悠远的。当又一个清晨来临,第一缕阳光洒向这个古老的村庄,一切又都鲜活起来——鸡鸣鸟叫,牛哞人欢。廊桥边,古灯在晨曦中熄灭,等待着下一个夜晚,等待更多的点灯人再将它燃起。

归乡后的日子是如此普通,又如此不凡,黑孩的心总是被充盈着。

(取材于周华诚的同名文章)

31.文章记述了黑孩归乡后,为了“留下这样的村庄”所做的努力:买下村里的老房子改造成民宿,让更多人懂得村庄的好处;_____________,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村庄里拍照片和视频,;建立了“传梭天地",__________________。

32.文中第⑥段加点词语“注视”富有表现力,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其妙处。

33.如果要在第⑨段画线处补充一个词,你会填写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34.文章结尾写道“归乡后的日子是如此普通,又如此不凡",“普通”和“不凡"是否矛盾?请说说你的看法。

阅读《苏轼向南》,完成小题。

苏轼向南

林那北

①公元1097年的海南是孤悬海外的一个岛,像一个被关在家门外的落拓弃儿,漫无边际的海水箍出貌似柔软却比岩石更坚硬的边界,路延伸到这里戛然断了,不再通向远方,仅能够年复一年默默眺望。

②那一年七月,62岁的苏轼必须继续向南。从汴州到惠州再到琼海的儋州,向南,再向南,向海之南。家越来越远,步履越来越沉重。

③他以为登上岸时,双脚所踏必定是一片荒芜凄凉的不毛之地。可当船驰近黑黢黢的岛时,他惊呆了:植物多么兴盛,浓密的树木高矮错落次第排开,藤更是恣意纵横缠绕。那些骄傲地高高矗立的椰子树,居然如同一管大笔,羽毛状的叶子在风中摇曳有致,仿佛憋着一股劲,向着天空抒写无尽的诗意。而天则蓝得纯净而饱满,恰似一张幽远深厚的大纸,酣畅铺展。双脚踏上岸时,苏轼微微吁了一口气。既然这里能够万物生长,他为什么不能呢?

④初抵海南岛时,他住的是一间废弃的官舍,残垣断壁,瓦片四处破损,但最终他连这样的房子也住不下去了,朝廷不许他住,扫地出门。不让住那就不住了吧,兜里还剩几个碎银子,都掏空了,在椰树林里搭个简陋的小屋子,屋子落成之时,他绕着走几圈,觉得与前辈杜少陵那个为秋风所破的茅屋相比,自己的新居简直可以称为豪宅了啊,何况周围有槟榔树与椰树相掩相伴,环境上佳,空气绝好,心情不免就畅快了起来。

⑤夜深人静时,透过窗子看到外面与海浪一起翩然起舞的椰树,几分凄然之下,又有几多安慰。他喜欢这树,那么笔直地一路向上伸长,全凭一己之力,骄傲地把累累果实挂在最高处,不枝不蔓,不虚与委蛇,不矫情做作,也绝不向世俗低头俯就。这些都那么合他胃口,自始至终,他都要求自己如此做人,既然世间找不到太多高洁的同道之人,那么与树为伍,也是一种幸运。

⑥种椰树的当地黎族百姓有着那么多与宫廷间阴谋算计格格不入的敦厚善良,他们不问他来自何处,也不问有着怎样的跌宕身世,仅当成一位普通的远方来客,笑脸相迎,礼貌相待。有时候早上门一开,会猛然见到一坨鹿肉赫然摆在那里。他忽然觉得自己应该为这些质朴的人做点什么。

⑦他曾在岛上凿过井,那时他刚到达海南,见当地无洁净的水可饮,于是绕着城墙低头细查。起先没有人相信这个老夫子有这能耐,以为装腔作势,以为装神弄鬼。不料,他手指某处说有泉,再指一处说也有泉。居然真的有,一下子就凿出两口井,清澈而甘甜。这是他献给这个岛的第一份礼物。

⑧奇怪的是他竟然也通医术。岛上无医无药,病倒了,当地人唯一的办法是到庙里祷告,并把从大陆运来的牛杀掉祭祀神明。他很着急,他必须以一己之力有所改变。热带丰沛的阳光与雨水之下,植物一年到头兴旺生长。群山上、野地里,人们看到这个姓苏的高个子,穿着短衣短衫终日忙忙碌碌。他采草药,也研究草药,甚至发现一种古医书里曾提及却没有人发现的一种药材。他给人看病,他采药让他们服下,治好他们的病。在一个个有力的事实面前,当地人终于相信,这个说着一口奇怪四川话的汉人,是上苍派来拯救他们的神仙。

⑨他开始挥毫写诗作赋,并且诗句里款款跳动起轻快、诙谐与热腾腾的田园气息。纸不够,他随手在泥土上比来划去也兴致盎然;墨缺少,他心血来潮自己动手研制也乐趣横生。墨香从桄榔庵飘出,这是岛上稀罕的气味,它们丝丝缕缕随风荡开,把那些渴望读书识字的年轻人次第吸引。

⑩苏轼有事可做了。沐着椰风,顶着烈日,他已经有一个很光鲜的角色:教书先生。传道授业释疑解惑,书香顿起,熬了一肚子的墨水猛然间开了闸,日子不再难捱。从来缺少四季变化的海岛,没有寒冬与冷秋,眨眼间一天天就飞快逝去了。他做得很投入,或许也已经冉冉涌起几分陶醉了。偶尔抬眼北望,烟雾迷蒙,除了亲情的牵挂尚且割舍不下之外,他不再有其他丝毫念想。

三年的时光里,他在这个岛上共写诗一百二十七首,词四首,各种表、赋、颂、碑铭、论文、书信、杂记等一百八十二篇。真不算少,全起来都快等身了。人家让他死,他却好好地活着,活得越来越好。

在他离去后的第九年,他的弟子符确赴京城会试,登己丑科进士,填补了自隋朝科举设考以来海南岛从无进士的空白。这只是一个起点,之后士子蜂起,接二连三,有宋一代,岛上共出了十二位进士--这算是苏轼献给海南的又一个礼物吧?当初向南,再向南,他心灰意冷过,但岛安慰了他,于是他也回馈了岛。

九百多年后的今天,我在海南岛上看到植物纵横交错遍地疯长,每一寸绿都绿出明亮而蓬勃的油光。忽然想,会不会正因为苏轼目光抚过这些树木、双脚踩过这片土地,于是万物才获得更多的生机?

35.文章首先叙述了苏轼初登岛时的经历,然后从三个方面依次写了苏轼为岛造福的事:

①___、②___、③___。

36.请从修辞手法或词语运用的角度,任选其一,简要赏析第③段划线语句是如何生动的描写苏轼初登岛时所看到的景象的。

37.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人家让他死,他却好好地活着,活得越来越好”这句话的理解。2024年北京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02写人记事散文

一、现代文阅读

(2023·北京·校考三模)阅读《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完成下面小题。

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

刘心武

①从1950到1959年,我8岁到17岁。家里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人。回忆那10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

②物质上,母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有得穿就行了;用的,如家具,也十分粗陋。但在吃上,那可就非同小可了,母亲做得一手极地道的四川菜,且不说她能独自做出一桌宴席,令父亲的那些见过大世面的朋友交口称誉,就是她平日不停歇地轮番制作的四川腊肠、腊肉等,也足以叫邻居们啧啧称奇。有人就对我发出警告:“你将来离开了家,看你怎么吃得惯啊!"但是母亲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偶尔看见我吃果丹皮、关东糖之类的零食,她总是要数落我一顿。母亲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顿正经饭,便可健康长寿,并且那话里话外,似乎还传递着这样的信念:人只有吃“正经饭”才行得正,吃零嘴意味着道德开始滑落——当然很多年后,我才能将所意会到的,整理为这样的文句。

③母亲在饮食上如此令邻居们吃惊,被一致地指认为对我的“娇惯"和“溺爱”。但跟着还有令邻居们吃惊的事,那就是我家是大院中有名的邮件大户。如果那几十种报刊都是我父亲订的,当然也不稀奇,但我父亲其实只订了一份《人民日报》,其余的竟都是为我订的。就有邻居大妈不解地问我母亲:“你怎么那么舍得为儿子花钱啊!你看你,自己穿得这么破旧,家里连套沙发椅也不置!"母亲回答得很坦然:“他喜欢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

④1959年,我被北京师范专科学校录取,勉勉强强地去报了到。我感到“不幸中的万幸",这所学校就在市内,因此我觉得还可以大体上保持和上高中差不多的生活方式——晚上回家吃饭和睡觉。我满以为,母亲会纵容我“依然故我”地那样生活。但是她却给我准备了铺盖卷和箱子,显示出她丝毫没有犹豫过。母亲不仅把我“推"到了学校,而且也不再为我负担那些报刊的订费,我只能充分地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

⑤1960年春天,有一个星期六我回到家中,一进门就发现情况异常,仿佛在准备搬家似的……果不其然,父亲奉命调到张家口一所军事院校去任教,母亲也随他去。我呢?父亲和母亲都丝毫没有犹豫地认为,我应当留在北京。问题在于:北京的这个家,要不要给我留下?如果说几间屋都留下太多,那么,为什么不至少为我留下一间呢?但父亲却把房全退了,母亲呢,思想感情和父亲完全一致,就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应当开始完全独立的生活。父母迁离北京后的那周的星期六下午,我忽然意识到我在北京除了集体宿舍里的那张上铺铺位,再没有可以称为家的地方了!我爬上去,躺到那铺位上,呆呆地望着天花板上的一块污渍,没有流泪,却有一种透彻肺腑的痛苦,难以言说,也无人可诉。

⑥1966年春天,我在北京一所中学任教。就在那个春天,我棉被的被套糟朽不堪了,那是母亲将我放飞时,亲手给我缝制的被子。它在为我忠实地服务了几年后,终于到了必须更换的极限。于是我给在张家口的母亲,写信要一床被套。这对于我来说是自然到极点的事。母亲很快寄来了一床新被套,但同时我也就接到了母亲的信,她那信上有几句话我觉得极为刺心:“被套也还是问我要,好吧,这一回学雷锋,做好事,给你寄上一床……”睡在换上母亲所寄来的新被套里,我有一种悲凉感:母亲给儿子寄被套,怎么成了“学雷锋,做好事",仿佛是“义务劳动”呢?现在我才憬悟,母亲那是很认真很严肃的话,就是告诉我,既已将我放飞,像换被套这类的事,就应自己设法解决。她是在提醒我,“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

⑦母亲将我放飞以后,我离她那双给过我无数次爱抚的手,是越来越远了,但她所给予我的种种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贵的宝藏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文中一共写了母亲对“我”的三次“放飞",“我”的情感也随之发生变化。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表格。

母亲对我的三次“放飞"“我”的情感变化

第一次儿子考上北京师专,母亲把儿子“推"到学校住读。意外

第二次①②

第三次③悲凉

2.请分析第①段中画横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3.作者认为母亲“所给予我的种种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贵的宝藏来”,请结合全文,谈谈母亲给予了“我"哪些人生启示。

【答案】1.①举家外迁,不给儿子在北京留下一间房②痛苦③母亲把给儿子寄被套当作“学雷锋,做好事”。2.内容上,交代了对过去十年生活的回忆,表达了对母来的感激和怀念之情。结构上总领全文,引出下文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3.母亲为“我"做各种美食,却不允许“我”吃零食,她把“身体好"放在首位,启发“我”,人不应贪慕虚荣,要吃正经饭走正经路做正经人;母亲为“我"订阅了大量的报刊书籍,丝毫不吝啬金钱,这启发“我”,要重精神,轻物质;母亲把“我"推到学校去住,不给“我”在北京留下一间房子等做法,启发我要独立生活,独立解决困难。

【解析】1.考查内容概括。

第一空,根据⑤段“父亲奉命调到张家口一所军事院校去任教,母亲也随他去。我呢?父亲和母亲都丝毫没有犹豫地认为,我应当留在北京"“但父亲却把房全退了”可以概括为:举家外迁,不给儿子在北京留下一间房;

第二空,根据⑤段“父母迁离北京后的那周的星期六下午,我忽然意识到我在北京除了集体宿舍里的那张上铺铺位,再没有可以称为家的地方了!我爬上去,躺到那铺位上,呆呆地望着天花板上的一块污渍,没有流泪,却有一种透彻肺腑的痛苦,难以言说,也无人可诉"可以概括为:痛苦;

第三空,根据⑥段中“睡在换上母亲所寄来的新被套里,我有一种悲凉感:母亲给儿子寄被套,怎么成了‘学雷锋,做好事’,仿佛是‘义务劳动’呢”可概括为:母亲把给儿子寄被套当作“学雷锋,做好事"。

2.考查句段作用。

结构上:根据②段“但在吃上,那可就非同小可了,母亲做得一手极地道的四川菜”“她平日不停歇地轮番制作的四川腊肠、腊肉等,也足以叫邻居们啧啧称奇"可知本段写母亲在物质上对“我”的哺育,根据③段母亲不惜花钱为我订几十种报纸,④段母亲把“我"“推”到学校,⑤段举家外迁,不给儿子在北京留下一间房,⑥段给“我"寄被套,却说是“学雷锋”,提醒“我"自己的事尽量自己独立解决可知这几个段落借助不同事例表现了母亲对“我”精神上的哺育,综上所述,“回忆那10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这句话引出下文写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

内容上:“非同寻常”意为极其不同,表达了“我"对母来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3.考查文章内容的梳理与概括。

结合第②段“但是母亲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偶尔看见我吃果丹皮、关东糖之类的零食,她总是要数落我一顿。母亲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顿正经饭,便可健康长寿,并且那话里话外,似乎还传递着这样的信念:人只有吃‘正经饭’才行得正,吃零嘴意味着道德开始滑落”可知,母亲在吃上,教我吃好三顿正经饭,人只有吃“正经饭"才行得正,做正经人。

结合第②段“物质上,母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有得穿就行了;用的,如家具,也十分粗陋”、第③段“但跟着还有令邻居们吃惊的事,那就是我家是大院中有名的邮件大户。如果那几十种报刊都是我父亲订的,当然也不稀奇,但我父亲其实只订了一份《人民日报》,其余的竟都是为我订的"“他喜欢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可知,母亲在物质上满足日常需求即可,但是重视“我"精神上的培养,为“我”订很多报刊,希望“我"能一直学习。

结合第④段“母亲不仅把我‘推’到了学校,而且也不再为我负担那些报刊的订费,我只能充分地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第⑤段“父亲奉命调到张家口一所军事院校去任教,母亲也随他去……但父亲却把房全退了,母亲呢,思想感情和父亲完全一致,就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应当开始完全独立的生活"、第⑥段“被套也还是问我要,好吧,这一回学雷锋,做好事,给你寄上一床”“现在我才醒悟,母亲那是很认真很严肃的话,就是告诉我,既已将我放飞,像换被套这类的事,就应自己设法解决"等内容可知,母亲多次“放飞我”,培养“我"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独立生活。

(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阅读《门缝里看戏》,完成下面小题。

门缝里看戏

卞毓方

①那年头,我五岁半。

②此前不久,祖父带我到剧场看了一出京戏《失空斩》。几年后我才知道,这出戏演的是《三国演义》的《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当时却懵懵懂懂:三国人物为啥长成、穿成那个模样?讲话为啥是那个腔调?平常为啥在街上看不见他们?难道他们是单独住在一个叫三国的地方……一切都云里雾里,稀里糊涂。

③心头痒痒,觉得太玄妙、太神秘。

④很想再看一次。那是另一个世界,灯光灿亮,景色辉煌,人物相貌堂堂,气宇轩昂,一动一静、一言一语都像是在仙境,绝不是我们所在的人间。

⑤祖父啥时再看戏呢,天晓得。我是小孩子脾气,上午栽树,下午就想吃果子。戏票分二等,我记住了,最便宜的是五分钱。

⑥是日午前,天朗气清,母亲在屋后小洋河的码头洗衣服。我站在后面哼:“我要五分钱,我想看戏。"母亲摸摸口袋,又缩回手,不同意。不给我就不走,一直站着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