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强化精测(13份打包含解析)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强化精测(13)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佳人
李石
烟柳疏疏人悄悄,画楼风外吹笙。倚阑闻唤小红声。熏香临欲睡,玉漏已三更。
坐待不来来又去,一方明月中庭。粉墙东畔小桥横。起来花影下,扇子扑飞萤。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交代了特定环境中特定之人,疏落柳树掩映之中,画楼上住着一位佳人。
B.在上阕中,词人按照空间顺序,描写了佳人吹笙、倚阑、唤起侍儿熏香等场景。
C.“一方明月中庭",写明月洒满中庭,营造出寂静的氛围,烘托了“佳人”的心境。
D.结句描写“佳人"在花影下用扇子扑飞萤,以人物的动作作结,令人回味无穷。
2.结合内容,分析词中“佳人”的心理变化过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观八阵图
刘禹锡
轩皇传上略,蜀相运神机。
水落龙蛇出,沙平鹅鹳①飞。
波涛无动势,鳞介②避余威。
会有知兵者,临流指是非③。
【注】①鹅鹳:水禽名,亦为阵名。②鳞介:泛指鱼、鳖等水中的动物。③据《唐语林》载:“东晋桓温征蜀过此,勒铭曰:‘望古识其真,临源爱往迹。恐君遗事节,聊下南山石。’"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两句点出了八阵图的来历。杜甫有诗云:“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由此可知此八阵图威力无比,同时也曲笔写出“蜀相"真乃“运神机”者。
B.颔联两句写到了八阵图中的景物。由眼前之景想起当年诸葛亮大摆八阵图的场景,真乃时势造英雄,如今龙蛇不见,只有那鹅鹳仍在飞来飞去,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C.颈联两句是诗人在设想八阵图施展起来所产生的威力,借八阵图余威写出了八阵图当年威力之大,直接描写了诸葛亮非凡的谋略和超人的智慧。
D.尾联两句暗用东晋恒温之事典。诗人此时面对大江,畅想诸葛亮当年羽扇纶巾、指点江山的风神情貌,景仰之余不禁有慨然之志。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煮海歌(节选)
柳永
自从潴卤①至飞霜,无非假贷充糇粮。
秤入官中充微直,一缗往往十缗偿。
用而复始无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退。
驱妻逐子课工程②,虽作人形俱菜色。
煮海之民何苦辛,安得母富子不贫?
【注】①潴卤:积聚盐卤。②工程;指煮盐之事。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飞霜"一词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霜的特点和秋的寒冷。
B.“一缗往往十缗偿”写私租利息之高,凸显私租之害,有震撼人心之效果。
C.作者希望盐民都过上富足的生活,诗末二句表达了他对盐民的深切同情。
D.诗歌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兼之抒情、议论等,有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
6.本诗与白居易《卖炭翁》分别写出盐民之苦与老翁之苦,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其相似之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韦秀才赴举①
顾况
鄱阳中酒②地,楚老③独醒年。
芳桂君应折,沉灰我不然④。
洛桥⑤浮逆水,关树接非烟⑥。
唯有残生梦,犹能到日边⑦。
[注]①此诗作于贞元五年至九年诗人任饶州司户时。②中酒:醉酒。③楚老:屈原。④然:同“燃"。⑤洛桥:洛阳之天津桥。⑥关树:潼关一带(古之桃林塞)的树木。非烟:此以“非烟”代指“卿云",谓帝京祥云缭绕。⑦日边:都城长安。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上句点明送别地点,下句暗用屈原的典故;“独醒”与“中酒"照应,耐人寻味。
B.颔联上句预祝韦秀才登第;下句说“我”并不认为自己心若沉灰,透露出强烈的自信。
C.颈联虚写,想象韦秀才赴京应举路上所见风景,借“非烟"意象暗示韦秀才如其所愿。
D.与结尾劝慰被送之人的送别诗不同,本诗结尾的表现重心由被送之人转到诗人自己。
8.有人说本诗尾联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表达的情感内涵相似。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本诗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六么令·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①
李纲
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歌沉玉树②,古寺空有疏钟发。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兵戈凌灭,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
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高楼谁设,倚栏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
【注】①宋高宗建炎二年十一月,李纲因抗金主张不合高宗意旨,被贬万安军(今海南万宁)安置,建炎四年八月北返至江西鄱阳作此词。②玉树:指《玉树后庭花》曲,南朝陈后主所作,被后人认为是亡国之音。
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开头词人选取千里长江、苍茫云水等典型意象,为全词营造了磅礴高远、气势雄浑的意境。
B.耳畔传来的《玉树后庭花》的曲调和远处古寺的钟声,让词人陷入对渺远的历史和浮华的现实的思考。
C.“江树森如发"喻江边树木繁茂的景象,与前文六朝变迁的惨淡人事形成了反差,让人心生唏嘘。
D.词人以《江雪》中的渔翁形象作结,有意将自己和被贬永州的柳宗元相比,暗合自己迁客的身份。
10.同样是金陵怀古,本词中的“六代兴亡如梦”与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六朝旧事随流水"都提及六朝往事,但在思想情感的表达上不尽相同,请联系词作内容简要分析其异同点。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赏析诗歌的内容、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B.“空间顺序”错误,上阕按照时间顺序描写场景画面,而不是“空间顺序"。
故选B。
2.答案:①期待,“佳人”“吹笙"“倚阑”,盼郎夜归。
②失望,三更了,自己等待的人儿,怎么也不来;来了却又走了。
③孤独、苦闷,“佳人"百无聊赖,就起来用扇子扑打飞萤,以排遣内心的孤独、苦闷。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
起初是期待,“烟柳疏疏人悄悄,画楼风外吹笙。倚阑闻唤小红声”,词一开头就写出特定环境中的特定的人:疏疏落落的柳树掩映下,有一座画楼,楼上住着佳人,周围静悄悄地,只闻有人在吹笙,——当然是这位佳人。按距离观察的,所以笙声似由“风外"传来。“佳人”她吹罢了笙,倦倚栏杆;一会儿,她低声呼唤侍儿小红。诗中的佳人“吹笙"“倚阑”,盼郎夜归。
然后是失望,“熏香临欲睡,玉漏已三更",是让侍从小红去为她熏香整被,因为夜已深了,她想去睡觉了。“坐待不来来又去”二句,写她的心理活动,她看到的夜色。本来,吩咐了侍儿准备衾枕,就应该走向卧房;但是却没有,她蓦然涌起了伤感之事:自己等待的人儿,怎么也不来;来了却又走了。
最后是孤独、苦闷,“起来花影下,扇子扑飞萤",“佳人”百无聊赖,在花下扑流萤以分散思绪,排遣苦闷。此时此地,除此以外,实在也没有更多的排遣方法了——要不就是呆呆的坐着。此时,主人公内心的痛苦,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直接描写了诸葛亮……"赏析错误。颈联“波涛无动势,鳞介避余威”并不是直接描写诸葛亮,而是诗人在设想八阵图施展起来所产生的威力,借八阵图余威写出了八阵图当年威力之大,从侧面烘托了诸葛亮非凡的谋略和超人的智慧。
故选C。
4.答案:①对蜀相诸葛亮的无限仰慕之情。首联两句点出了八阵图的来历。中间两联叙写八阵图中的景物、阵势与威力,千百年后,“余威"尚存。借咏八阵图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②对贤臣冀盼之情。中唐社会君主昏庸无能,奸臣当道,诗人希望有一位智谋卓越的贤臣主持政局,以期中唐中兴。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本诗首联两句点出了八阵图的来历,同时也曲笔写出“蜀相”真乃“运神机"者。
颔联两句写到了八阵图中的景物。诗人站在江边,看到眼前之景,不禁想起了当年诸葛亮大摆八阵图的场景,真乃时势造英雄,如今龙蛇不见,只有那鹅鹳仍在飞来飞去,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颈联写诗人在设想八阵图施展起来所产生的威力,借八阵图余威写出了八阵图当年威力之大,从侧面烘托了诸葛亮非凡的谋略和超人的智慧。
尾联写诗人面对大江,畅想诸葛亮当年羽扇纶巾、指点江山的风神情貌,景仰之余不禁有慨然之志。尾联含蓄表达了作者冀盼贤臣之情。这种期盼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的流露。当时的中唐社会,君主昏庸无能,奸臣当道,朝政腐败到甚至皇帝的废立、生杀大权都由宦官掌握,而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诗人多么想有一位智谋卓越的贤人来主持政局,这样中唐之中兴或许还有希望。
5.答案:A
解析:对‘飞霜”的解说有误,它在诗中是比喻,写盐像霜一样白。
6.答案:①均遭受统治者巧取豪夺之苦《卖炭翁》中“一车炭,千余斤"“半匹红纱一丈绩,系向牛头充炭直”,写出官府购炭价格之低;本诗中“秤入官中充微直"同样写出了官府购盐价钱之低。二者均遭受官府盘剥压榨之苦。②均遭受繁重的劳作之苦。《卖炭翁》写出了老翁伐薪烧炭之辛苦,如‘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本诗“驱妻逐子课工程,虽作人形俱菜色"也体现了煮盐、炼盐之艰辛。③均乏财力的生活之苦。《卖炭翁》写老汉天寒地冻时穿单衣,忍饥挨饿;而本诗中的百姓“虽作人形俱菜色”,生活之苦可以想见。
解析:本诗属于节选部分,写到的盐民之苦,一是借贷(官租与私租)之苦,二是官府盘剥之苦,三是制盐之苦,四是生活贫苦。《卖炭翁》写到的老翁之苦,一是伐薪烧炭之苦,二是天寒地冻,长途跋涉卖炭之苦,三是官府盘剥之苦,四是衣单人饥之贫苦。本题要求写其相似之处,故答案一目了然。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鉴赏古代诗歌作品的典故、情感、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的能力。
B.“‘我’并不认为自己心若沉灰,透露出强烈的自信"理解有误。然:同“燃”。“不然"不能理解为“不以为然”。“沉灰我不然",是以死灰自比,表达自己被贬之后对仕途不再抱任何幻想。
故选B。
8.答案:(1)不同意。(2)理由: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抒发的是迟暮之年仍渴望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②本诗尾联说余生只能在梦境中到达帝都,联系上文的“楚老"“沉灰”等意象,可见该联抒发了诗人年迈坎坷、仕途多舛、壮志未酬的失落、绝望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鉴赏古代诗歌思想情感内涵的能力。
题干着眼于尾联,与经典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关联,从情感内涵角度设问,要求考生进行比较鉴赏。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抒发的是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宏伟抱负。
本诗尾联“唯有……犹……"呼应上文“楚老独醒年”“沉灰我不然",抒发的是年迈坎坷、仕途舛逆的失落、绝望之情。因此,二者表达的情感内涵是明显不同的。
9.答案:B
解析:“耳畔传来的《玉树后庭花》的曲调和远处古寺的钟声”错误,根据下句“古寺空有疏钟发"以及注释可知,“歌沉玉树”是“玉树歌沉"的倒装,意思是六朝时的《玉树后庭花》早已消沉听不到,如此才能与后文“只有从远处古寺传来的稀疏的钟声”衔接。
10.答案:相同点:都以六朝兴亡的历史表达了对当朝统治者醉生梦死、不思进取的痛心;不同点:①王词侧重表达对北宋王朝统治者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和警示态度;②而李词侧重表达自己抗金报国之志的不渝,以及年华老去、功业未成的悲伤。
解析:题干要求分析两词在情感表达上的异同,故要结合上下句进行分析。本词“六代兴亡如梦"前词人提到了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的消逝,后面又说六朝奢华的消逝,《桂枝香》“六朝旧事随流水”前有“繁花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两者都以六朝奢华误国的例子隐射当代统治者的不作为,表达了对当朝统治者醉生梦死、不思进取的痛心。但由于时代背景、自身经历不同,两位作者的情感也会有不同之处,如《桂枝香》中“谩嗟荣辱”的意思是不要只是感慨兴亡的荣辱,而要避免这种事情在现实中发生,带有警示之意。李词中“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有表达年华老去、壮志难酬的悲伤,也有对报国之志的坚持。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强化精测(7)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葛长庚
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相留相送,时见双燕语风樯。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
漏声残,灯焰短,马蹄香。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又是春将暮,无语对斜阳。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情与景相兼相融,虽情感悲戚,景象凄清,但语言晓畅,气韵生动。
B.上片主要写作者和好友在中途分别的场景,下片抒发了自己的孤寂感情。
C.词篇描写离别,用所见的江、山、云、双燕、飞花等直接表现离人的辛酸。
D.结尾句描写了词人的形象,将所有的情思凝聚在深沉的眼神里,耐人寻味。
2.葛长庚的词讲究语言凝练,工于推敲。请结合本词内容选取两处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及第后送潘图归宜春①
卢肇②
三载皇都恨食贫,北溟今日化穷鳞③。
青云乍喜逢知己,白社犹悲送故人。
对酒共惊千里别,看花自感一枝春。
君归为说龙门事,雷雨初生电绕身。
末秋到家
潘图
归来无所利,骨肉亦不喜。
黄犬却有情,当门卧摇尾。
【注】①潘图:袁州宜春人,唐会昌年间贫居长安三载,应举不第。②卢肇:唐会昌三年状元,此前他在科场困厄近二十年。③出自《庄子·内篇·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3.下列对《及第后送潘图归宜春》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下句典出《庄子·内篇·逍遥游》以北溟鱼化为大鹏比喻自己科场及第,扣合题意。
B.颔联与“身处朱门,而情游江海;形入紫闼,而意在青云"中的“青云”都指“隐居"。
C.颈联对仗工整,抒发了饯别友人的嗟惊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的欣喜。
D.尾联运用“鱼跃龙门"的典故,表达了以自己的举业成功来勉励友人东山再起的含意。
4.两诗都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野望①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②,南浦清江万里桥③。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④。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本诗作于诗人定居草堂的第二年,即上元二年(761年)。②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岭终年积雪。三城,指松、维、保三州,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③“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清江,指锦江。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④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围绕“望"字展开,首联写所“望”之景,中间两联抒写“望"之感慨,尾联点出由“望”引发的忧虑。
B.首联视野开阔,从终年积雪的西山、重兵驻防的三城写到清澈见底的锦江和横跨江面的万里桥,由近及远地写所“望"。
C.颔联“海内风尘”指战乱,呼应首联的“三城戍";“天涯涕泪”切合与离别有关的“南浦"“万里桥”等内容。
D.诗人虽身居草堂,但依然心忧家国,诗歌内容深广,感情深沉,体现出诗人“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情怀。
6.诗中蕴含着诗人哪些丰富的思想情感?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上(节选)
高适
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
转斗①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惟昔李将军,按节②出皇都。
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③。
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
【注】①转斗:久战。②按节:按辔徐行。③谟:计谋,谋略。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以乐府曲名为题,所写为边关战事,略写见闻,详写所感,思虑幽深。
B.首二句从虏骑入侵着笔,交代边地严重局势,“涨”字突出敌人的嚣张气焰。
C.诗人感念朝廷恩德,希望为国效力,却遗憾自己只是一介儒生,有志无力。
D.全诗抒情、议论结合,在失志的悲慨中寄寓壮烈之气,显出悲壮沉雄的本色。
8.高适在本诗与《燕歌行》中都写道“李将军",请简要分析其情感表达的异同。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菩萨蛮舟次青神①
【元】李齐贤
长江日落烟波绿,移舟渐近青山曲。隔竹一灯明,随风百丈轻。
夜深蓬底宿,暗浪鸣琴筑。梦与白鸥盟②,朝来莫漫惊。
【注】①这是李齐贤奉使川蜀途中所写的一首词。②白鸥盟:出自《州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跨岛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后人以与鸥鸟置餐表示毫无机心,这里是指无利禄之心,借指归隐。
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按照时间顺序,从“日落"写到“灯明”,然后写到“夜深",再至“朝来”,依次叙写。
B.“轻"是“双关”的修辞手法,既指船行,也表现了船上人心情的轻松愉快。
C.下片写晚上入睡的情景,夜深人静,词人宿于船篷之下,暗浪拍打船舷,给人一种悲凉凄冷之感。
D.结尾写词人梦中与白鸥结盟,早上醒来时请白鸥不要惊惧,借典抒发了词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10.“长江日落烟波绿,移舟渐近青山曲",这里写的“日落”景象,与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C.“直接表现离人的辛酸”错误,词篇写别离,用当时所见的江、山、云,双燕、飞花烘托离人的辛酸,侧面描写。故选C。
2.答案:①用“远"字“长”字预示行人辽远的去向;②用“春"字“暮”字勾勒最叫人伤神的时令;③用“沃"描写分手远去愁肠回绕的痛楚;④写漏声用“残”,写灯焰用“短",表面上是说夜将尽,实际在暗示作者经历着一个不眠之夜。
解析:这首词选词造句功夫极深,差不多字字句句都经得起反复咀嚼。如这首词开头的“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二句,选用江、山、云这些巨幅背景人词,同时用“远"字、“长”字预示行人辽远的去向,用“春"字、“暮”字勾勒出最叫人伤神的时令。再如分手距离遥远,别后独处时的“把酒沃愁肠"用“沃”反衬愁肠回绕的痛楚,极有分量。再如描写分手远去时“回首故人千里"中用“千里”明提两地遥远的距离,描写别后独处时的“把酒沃愁肠"用“沃”反衬愁肠回绕的痛楚,都极有分量。另外,下阕由三个三字句起头。作者选取漏、灯、马三种事物表现行人单调的旅途生涯。其中,写漏声用“残",写灯焰用“短”,表面上是说夜将尽,实际暗示作者经历着一个不眠之夜。“马蹄香"是用马蹄尚有踏花余香,来说明主人公驻足不久。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鉴赏古代诗歌作品的典故、意象、表现手法与情感内涵等的能力。
B.“都指‘隐居’”理解不正确。结合题目“及第后送潘图归宜春"及“青云乍喜逢知己”可知此句的“青云"指状元及第,后者指隐居。
故选B。
4.答案:①《及第后送潘图归宜春》将自身及第与友人落榜对照着来写,一方面写自己乍登青云的惊喜,另一方面抒发对友人落第归乡的嗟叹。同时,也传达了以己之科考成功勉励友人发奋攻读以登龙门的意绪。②《末秋到家》全诗采用对比手法,通过亲人无情无义而黄犬却有情有义的对比描写,辛辣嘲讽了封建社会趋炎附势、贪慕荣利的恶俗风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作品表现手法的能力。
分析《及第后送潘图归宜春》一诗的对比,可着重从颔联和尾联的对比切入。颔联“青云乍喜逢知己,白社犹悲送故人”,结合题目“及第后送潘图归宜春"可知,“青云乍喜”是说自己及第的惊喜,“白社犹悲"是指有人落第的悲伤,将自身及第与友人落榜对照着来写,一方面写自己乍登青云的惊喜,另一方面抒发对友人落第归乡的嗟叹。颈联“君归为说龙门事,雷雨初生电绕身”,“龙门事"“鱼跃龙门”的典故,“说龙门事"是诗人以自己科考成功勉励友人发奋攻读以登龙门,“雷雨初生电绕身”表达了对友人将来一举中第的期许。
分析《末秋到家》一诗的对比,可从归乡后“骨肉不喜"与“黄犬有情”的对比切入。诗人落第归来,对于家人来说没有什么“利"可图,因而“骨肉亦不喜”,连家人都不高兴;但是“黄犬却有情,当门卧摇尾",家里的黄狗却有情有义,对诗人的归来十分高兴,摇着尾巴欢迎诗人回家。通过亲人无情无义而黄犬却有情有义的对比描写,辛辣嘲讽了封建社会趋炎附势、贪慕荣利的恶俗风气。
5.答案:B
解析:B.诗歌中“南浦清江万里桥"应是近景,“西山白雪三城戌“应是远景。故选:B。
6.答案:①对时局的感伤(或“忧国忧民之情”):诗人站在郊外极目望去,但见战垒依旧,人事萧条,对国家局势充满担忧。②对亲人的思念:战乱频仍,诗人和兄弟们天涯遥隔,涕泪沾襟,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苦跃然纸上。③漂泊之悲:诗人流落天涯,一身飘零,“一身遥"蕴含无限人世之悲,流离之苦。④对自己未能报国的惭愧:诗人感叹自己年老多病,无力报答朝廷,语含惭愧。
解析:额联“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这一联的意思是因海内战争不息,几个兄弟音讯阻隔,我流落天涯潸然泪下。这两句主要是叙事和抒情,由野望之景而触发有关国家和个人的感怀。“海内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流露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诸弟隔",表达对诸弟的思念;“天涯”“一身遥"写自己身在天涯,独自飘零,流露漂泊之悲。总起来看,颔联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海内外处处烽火,诸弟流散,此时“一身遥”客西蜀,如在天之涯。诗人怀念家国,不禁“涕泪"横流。真情实感尽皆吐露不由人不感动。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C.“感念朝廷恩德”错误。诗中“感激"的意思是心有所感而激扬奋发,这句诗表达的是诗人感念古人功业,有效古人献纵横长策的愿望。“只是一介儒生,有志无力”错误。最后一联是感慨自己空有壮志奇才却报国无门,而不是说自己是一介无用的书生。
故选C。
8.答案:相同点:两首诗都借“李将军"表达了愿意为国征战,建立功勋,以身许国的情感。
不同点:①《燕歌行》以戍边士卒的口吻表达对玩忽职守、军前享乐的将领的批判。②本诗主要借“李将军”表达了对朝廷及政策的不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相同点:两首诗都借“李将军"表达了愿意为国征战,建立功勋,以身许国的情感。本诗“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怀古托今并抒志,希望能有李将军那样的骁勇善战,早靖边尘。“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二句写作者缅怀李将军后的满怀激情。二句意为我因此而心中常常满怀感动奋发之情,很想为国家贡献自己的雄才大略。《燕歌行》结句引用汉代名将李广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广大将士的同情和止息战事的期望。
不同点:①《燕歌行》以戍边士卒的口吻表达对玩忽职守、军前享乐的将领的批判。最末二句,诗人深为感慨道:“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使士卒“咸乐为之死"。这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
②本诗主要借“李将军”表达了对朝廷及政策的不满。“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说李广曾受命统军于此。“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这两句是说李广主持边庭时,采用横扫大漠的全面进攻,短时间内便使匈奴全面崩溃。同时也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对边庭时政的主张,即应出战主动迅速,速战速决,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不应被动辗转久战。“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郁纡”,心中郁结不伸的样子,意为自己满怀雄才大略,无处陈述,壮志不得施展,面对山河空有一腔怅恨。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C.“给人一种悲凉凄冷之感"错误。结合注释可知,这首词是作者奉使川蜀途中所作,联系上片“随风百丈轻”可知词人这次出行顺风顺水。夜深人静,词人宿于船篷之下,暗浪拍打船舷,如有弹琴击筑的美妙音乐相伴入眠,是一种惬意,不是悲凉凄冷。
故选C。
10.答案:①本词这两句写的是川蜀途中所见的日落景象,重点写了烟波之色彩和青山之形状;白词写的是江南日出景象,突出江花江水的色彩。
②虽为不同时间的景象,但都是色彩明媚的、美丽的、迷人的。
③都借景抒情,体现了作者轻松愉悦的心情。李词两句写行船之人在日落时靠岸停泊看到了美景,寻到了住处,可见其心情愉悦。白词两句借美好的江南风景抒写自己回忆起江南时的愉悦心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
本词上片写黄昏泊舟时的情景,开头两句“长江日落烟波绿,移舟渐近青山曲",写的是川蜀途中所见的日落景象,“长江”是舟行之处,“日落"表明天色已晚,“移舟”表明靠岸停泊,写行船之人在日落时靠岸停泊看到了美景,寻到了住处。“烟波绿"“青山曲”写了烟波之色彩和青山之形状,景色本已十分美丽,在夕阳的映照下,色彩明媚、美丽,更加迷人。借景抒情,体现了作者轻松愉悦的心情。
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写的是江南日出景象,“日出”、“春来",互文见义。春来百花盛开,已极红艳;红日普照,更红得耀眼。在这里,因同色相烘染而提高了色彩的明亮度。春江水绿,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在这里,因异色相映衬而加强了色彩的鲜明性。作者把“花”和“日"联系起来,为的是同色烘染;又把“花”和“江"联系起来,为的是异色相映衬。江花红,江水绿,二者互为背景。于是红者更红,“红胜火”;绿者更绿,“绿如蓝"。突出江花江水的色彩,借美好的江南风景抒写自己回忆起江南时的愉悦心情。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强化精测(10)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寄左省杜拾遗①
岑参
联步趋丹陛②,分曹限紫微③。
晓随天仗④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⑤,自觉谏书稀。
【注】①左省,门下省。杜拾遗,杜甫,曾任左拾遗。②丹陛,皇宫的红色台阶,借指朝廷。③曹,官署。限,阻隔,引申为分隔。紫微,古人以紫微星垣比喻皇帝居处,此指朝会所在的宣政殿。中书省在殿西,门下省在殿东。④天仗,仙仗,皇家的仪仗。⑤阙事,过失,过错。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联步”有同行之意,首联写诗人与杜甫同朝为官,一起上朝,但分署办公。
B.颔联写早晨朝官随着天子威严的仪仗入朝,而到晚上身染御炉的香气回家。
C.诗人铺写“丹陛"“紫微”“天仗"“御香”,不是为了炫耀朝官的荣华显贵。
D.“白发悲花落"写满头白发,春花凋落,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岁月不饶人的感受。
2.有评论认为尾联体现了诗人对朝廷的称颂和吹捧,你认可这种看法吗?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①
杜甫
何限②倚山木③,吟诗秋叶黄。
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塘。
风物悲游子,登临忆侍郎。
老夫贪佛日④,随意宿僧房。
【注】①此诗是一首唱和诗,当于上元元年作于蜀州。裴迪,杜甫好友,亦是王侍郎好友。王侍郎,即王维之弟王缙,曾任工部侍郎。②限,即“恨”,遗憾。③山木,《淮南子》记载:“赵王迁流于房陵,思故乡,为之作山木之歌,闻之者莫不陨涕"。④佛曰《隋·李士谦传》“或问三教优劣,士谦曰: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
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用《淮南子》之典,一个“限"字,是全诗的“诗眼”,寄情幽深。
B.首联次句,紧扣诗题中的一个“和"字来写,并巧妙地交代了时令。
C.诗歌颈联一个“悲”字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凄凉风物实则为侍郎而悲。
D.尾联一个“贪"字表现了向佛之意,“随意”照应“何限",有超脱之意。
4.请赏析颔联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答洛阳主人
陈子昂
平生白云志,早爱赤松游①。
事亲恨未立②,从宦此中州。
主人亦何问,旅客非悠悠③。
方谒明天子,清宴奉良筹。
再取连城璧,三陟平津侯④。
不然拂衣去,归从海上鸥。
宁随当代子,倾侧且沉浮?
【注】①赤松游,张良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受封留侯,表示不恋禄位,要“从赤松子游”,求仙学道。②立,而立,指男子三十岁,陈子昂23岁时考中进士,入仕为官。③悠悠,这里指忧愁思虑的样子。④平津侯,汉武帝封丞相公孙弘为平津侯,后多用为典,泛指丞相等高级官僚。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就点明了诗人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也希望可以像张良一样建功立业,又能功成身退。
B.五六句照应标题,交代写作缘由,“非悠悠"三字表明诗人虽做客异乡,但依然充满进取精神。
C.七到十句表现了诗人的现状,诗人拜见天子得到赏识,为国建功之后多次得到提拔,踌躇满志。
D.诗歌结尾四句语气强烈,表现了诗人不妥协不随俗流、“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态度。
6.北京大学文学史家、文学家林庚认为“建安风骨"的特质是朗爽遒劲、梗概多气、磊落使才,有英雄气,陈子昂高唱的“风骨”与“建安风骨"一脉相承。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本诗“建安风骨”特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下题。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柳宗元①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②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③。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注】①柳宗元,负元间中进士,登博学鸿词科,后入朝为宫,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革新失败后贬至永州十年,后又至柳州,此诗写于贬谪柳州期间。②楚客:指楚国诗人屈原;屈原爱橘,曾作《橘颂》,赞美柑橘树。③据《水经注·流水》载,三国时荆州人李衡临死时对儿子说他把柑橘树当作奴仆,可以谋利。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从爱柑写起,起句叙事平平,但从“手种"“二百株”等词句中,足见诗人对柑橘树之喜。
B.颔联高度认同了屈原笔下柑橘树“秉德无私"的品质,更以种柑橘树可发家致富,表爱木之情。
C.颈联遥想柑橘开花结果的热闹场景,用疑问语气表达出不知届时自己是否还在此地的复杂心绪。
D.诗人将一颗不平静的心隐藏在平缓的语调后面,形成了“外枯中膏,似淡而实美”的艺术风格。
8.清人姚鼐评价此诗时有言:“结句自伤迁谪之久,恐见柑之成林也。而托词反平缓,故佳。"请结合诗句说说理由。
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下题。
省试湘灵鼓瑟①
钱起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②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注】①这首诗是钱起进士及第之前的一首试帖诗。“湘灵鼓瑟”是考题,原指湘水女神弹奏古瑟。②楚客,指像屈原一样被贬谪的人。
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开篇紧扣题目,开门见山,点出湘水女神擅长鼓瑟的传说。
B.水神冯夷应歌起舞,楚客心有戚戚,他们均和湘灵瑟声产生共鸣。
C.诗人着力渲染瑟声弥漫在天地之间,天地为之悲苦,草木为之动情。
D.诗人运用想象写凄苦的瑟声,将湘灵的哀怨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10.结尾两句被誉为表现音乐效果的神来之笔,与白居易《琵琶行》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D.“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岁月不饶人的感受”分析错误。白发悲花落是表达诗人对无聊的朝官生活的感慨、悲叹。故选D。
2.答案:①不认同。尾联意为:圣明的朝堂大概没有错事,自然觉得规谏皇帝的奏章日渐稀疏。②这是诗人的愤语,诗人故作反语,寓贬于褒,昏庸的统治者自诩圣明,自以为“无阙事",才会使身任补阙(谏官)的诗人“自觉谏书稀”。③反映出诗人对文过饰非、讳疾忌医的唐王朝的失望之情,抒发了内心忧愤。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中重要句子含义,评价诗歌情感态度的能力。尾联“圣朝无阙事,自觉诛书稀"的意思是:圣明的朝堂大概没有错事,规谏皇帝的奏章日渐稀疏。这是一首委婉而含讽的诗,采用曲折隐晦的手法,感慨身世遭遇和发泄对朝廷不满的愤懑之情,名为赞朝廷无讽谏之事,实含深隐的讽刺之意。诗的结尾两句,是全诗的高潮。有人说这两句是吹捧朝廷,倘若真是这样,诗人就不必“悲花落”“羡鸟飞",甚至愁生白发。这“圣朝无阙事”,是诗人愤慨至极,故作反语;与下句合看,既是讽刺,也是揭露。只有那昏庸的统治者,才会自诩圣明,自以为“无阙事",拒绝纳谏。正因为如此,身任“补阙”的诗人见“阙"不能“补”,“自觉谏书稀",一个“稀”字,反映出诗人对文过饰非、讳疾忌医的唐王朝失望的心情。尾联寓贬于褒,绵里藏针,表面颂扬,骨子里感慨身世遭际和倾诉对朝政的不满。用婉曲的反语来抒发内心忧愤,使人有寻思不尽之妙。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C.“凄凉风物实则为侍郎而悲"说法错误,这里的游子应指裴迪或杜甫。故选C。
4.答案:①以声衬静:通过对聚集古寺的蝉鸣的描写,凸显了古寺的幽静;②视听结合:蝉鸣是听觉描写,鸟影是视觉描写,表现了秋景的冷清;③运用双关:“寒”字不仅写出了池塘的清幽,也是诗人漂泊他乡的凄凉心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蝉声集古寺",蝉鸣的声音聚集在古寺,以声衬静,凸显了古寺的幽静。“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塘”,蝉鸣是听觉描写,鸟影是视觉描写,草木黄落之时,蝉声鸟影,视听结合,秋景堪伤,表现了秋景的冷清。“寒"字一语双关,表面是写池塘的冷清,其实也是诗人漂泊他乡的凄凉心境的反应。诗人内心凄凉,于是更能感受到池塘的寒意。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C.“为国建功之后多次得到提拔,踌躇满志”理解错误。“不然拂衣去,归从海上鸥"一句中的“不然”的含义为“如果不能做到这样的话",可知“再取连城璧,三陟平津侯”为作者的期望之事,并非现实,不能用踌躇满志。
故选C。
6.答案:①本诗风格朗爽遒劲,表现了诗人不同流俗的英雄性格。诗人一方面志向高远,充满自信,希望为国效力;另一方面刚直不屈,不世俗同流合污。②本诗抒发情感“慷慨任仕"。既有雄心壮志的激昂,也有未能侍奉双亲的遗憾;既有中举得用的欣喜,高歌猛进的期望,也有如果不得重用,宁可归隐的“磊落任气”。③本诗使用典故,贴切自然;文辞骏爽,骨气奇高。诗歌既表现出诗人的才华之高,也体现出诗人的品性之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
本诗风格朗爽遒劲,“不然拂衣去,归从海上鸥"两句表现了诗人不同流俗的英雄性格。诗人一方面志向高远,充满自信,希望为国效力;另一方面刚直不屈,不世俗同流合污,诗歌结尾四句语气强烈,表现了诗人不妥协不随俗流的人生态度。
本诗抒发情感“慷慨任仕”。“平生白云志,早爱赤松游"两句里饱含雄心壮志的激昂,也有未能侍奉双亲的遗憾,如诗中写道“事亲恨未立”;“方谒明天子,清宴奉良筹。再取连城璧,三陟平津侯"四句写诗人拜见天子得到赏识,其中流露出中举得用的欣喜,高歌猛进的期望。诗歌结尾四句语气强烈,表现了诗人如果不得重用,宁可归隐的“磊落任气”。
“再取连城璧,三陟平津侯"两句使用“平津侯”的典故,体现了诗人高歌猛进的期望。贴切自然,文辞骏爽,骨气奇高。
整首诗既表现出诗人的才华之高,因此得到天子赏识,也体现出诗人的品性之高,如果不被重用,就毅然归隐绝不向世俗妥协的磊落品性。
7.答案:B
解析:B.“颔联高度认同了屈原笔下柑橘树‘秉德无私’的品质"错误,“秉德无私”出自屈原《橘颂》,诗中只是说因为读“楚客"屈原的《橘颂》而引起他对柑橘树的喜爱;“更以种柑橘树可发家致富,表爱木之情”错误,作者爱柑理由并非是想要以种柑发家致富。颔联的意思是我像屈原一样喜爱这天生的美树,不学李衡那样把柑树当作木奴来谋利。故选B。
8.答案:①尾联写如果将来能够亲眼看到橘树长大成林,有朝一日能以自己亲手种出的柑橘来养老,何尝不是一种乐趣呢?②但“坐待成林"对于一个志向高远、不慕荣利的诗人而言,是有志难酬的悲痛,不堪忍受的压抑。③貌似宽解语,实则不平气。诗人反话正说,用平缓的语调表达深深的痛苦,形成了一种韵味深厚的意蕴,让人读来回味无穷。
解析:“结句”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意思是如果让我等到柑树成林的那一天,它的美味还能够让我这个老叟滋养受益。“坐待成林日"表明时间之久,彼时作者也已年老,“滋味”养老夫更是作者的一种期待和喜悦,足见作者乐在其中。结合注释可知,此诗写于革新失败后被贬谪柳州期间,作者曾中进士登科第,入朝为言并积极参与革新。“坐待"一词表明了作者虽有志向但又无法实现而不得不忍受的压抑与悲痛。由此可见,作者自伤迁谪之久,只能望柑之成林的无奈。“若教”的假设说来轻松,似是宽慰自己,实则是无奈的表现,平缓之下是作者内心的沉重,喜悦之下是作者更深的悲痛,反话正说,更具增强了悲情之浓厚,引人深思。可见清人姚鼐所评“而托词反平缓,故佳"。
9.答案:B
解析:B.“他们均和湘灵瑟声产生共鸣”错误,懂得湘灵的悲哀、心有戚戚的只有“楚客"。第三句一个“空”字,表明冯夷并不理解湘灵的哀怨。故选B。
10.答案:①两首诗运用寓情于景(以景结情)的方式来体现音乐的感染力。“江上数峰青"以曲终人散之后画面上只有一川江水、几峰青山来抒发湘灵寄托在瑟声中的哀怨之情;“唯见江心秋月白”,以江面的清冷来写琵琶女琴声的清冷幽怨。②两首诗运用留白手法表现余音袅袅。一曲终了,只有“江上数峰青",余音不绝,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琵琶行》中船舫无言、江面清冷、圆月高悬,给读者以思索回味的广阔空间。③两首诗以诗境突转表现音乐,都在尽情地描写乐曲的表现力之后,戛然而止,出人意料,又韵味无穷:“人不见”后以“江上数峰青"收结,诗境从虚幻世界猛然转换回到现实世界。琵琶声停,一切又归于静寂,诗境由音乐之境转换回现实世界。
解析:“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以景结情,余音袅袅。诗的前面大部分篇幅都是运用想象的画面着力抒写湘水女神的哀怨之情,结尾一笔跳开,描写曲终人散之后,画面上只有一川江水,几峰青山。诗句运用留白手法,以极其省净明丽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思索回味的广阔空间:或许湘灵的哀怨之情已融入了湘江绵绵不断的流水,或许湘灵美丽的倩影已化成了江上偶露峥嵘的数峰青山,或许湘灵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年年岁岁给后人讲述她那凄艳动人的故事,或许湘灵的瑟声伴着湘江流水歌吟,永远给人们留下神奇美妙的遐想。这一切的一切,都尽在不言之中了。《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意思是:东船西舫的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那江心倒映着皎洁的秋月。这两句以景结情,写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诗句运用留白手法,琵琶曲结束后周围很安静,人们沉浸在音乐声中,如痴如醉,用人们的行为和“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侧面衬托乐曲的动听,给读者以思索回味的广阔空间。“曲终人不见"“东船西舫悄无言”,一曲终了,其它听曲人都已散去或者都沉默不语,后分别以“江上数峰青"“唯见江心秋月白”的沉寂之景收结,这都是在尽情地描写乐曲的表现力,诗境就从给人以想象的虚幻世界猛然转换回到现实世界,虽然一切又归于静寂,出人意料,却又那么的韵味无穷。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强化精测(4)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金陵怀古(其三)
王安石
地势东回万里江,云间天阙古来双。
兵缠四海英雄得,圣①出中原次第降。
山水寂寥埋王气,风烟萧飒满僧窗。
废陵坏冢空冠剑,谁复沾缨酶一缸。
【注】①圣,指宋太祖赵匡胤。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长江和山峰,显示了金陵险要的地理位置。
B.颔联叙写赵匡胤从中原南下,在金陵一战中荡平群雄,最终获取胜利。
C.颈联描写赵匡胤据守金陵后,宋朝“王气"黯然而收,营造一种苍凉的氛围。
D.尾联感慨废陵中只剩下随葬的冠剑,谁会再因此落泪,以酒祭奠他们呢?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念奴娇·登建康①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②
辛弃疾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盘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③
却忆安石④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⑤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注】①建康:今南京。②致道:史正志,字致道,时为建康府兼建康行宫留守。③喷霜竹:指吹箫。④安石:即谢安,字安石,早寓居会稽,晋孝武帝时任宰相,“淝水之战”大败前秦苻坚,晚年位高遭忌被疏。⑤宝镜:《松窗杂录》载秦淮河有渔人网得宝镜,能照见五脏六腑,渔人大惊失手,宝镜落水,遂不能再得。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三句,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主题。词人登上高楼,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感慨。“闲愁千斛"是形容愁苦极多,所谓“闲愁”是作者故作轻松,类似戏谑之笔。
B.上阕四、五两句,通过反问,把“吊古伤今"落到实处,感叹曾经的虎踞龙盘之地,而今却缺少如龙似虎的人才,只留下让人不禁悲凉的景象。
C.上阕“柳外”五句,写形写声,层次井然,以悲景衬悲情;下阕最后两句,都是虚笔,遥想明朝长江卷浪,会把岸上的房屋推翻,似在暗指南宋危机重重。
D.辛氏此词乃吊古伤今的典型之作。写景时,感情极其饱满浓郁;抒情时,笔调极为深沉悲凉。全诗设置了三个问句,强化了情感,也深化了主旨。
4.辛弃疾好用典故,此词可为明证。诗中典故有哪些如何借此表现主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喜雨
曾巩
偶徇一官偷禄计,便怀千里长人①忧。
桑间举箔蚕初茧,陇上挥镰麦已秋。
更喜风雷生北极,顿驱云雨出灵湫②。
从今菽粟非虚祷,会见瓯窭③果满篝。
【注】①长人:指居上位者,做百姓官长。②灵湫:深潭,大水池。古时以为大池中往往多灵物。③瓯窭:狭小的高地。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徇"是谋求之意,“偷禄”是尸位素餐之意,这里是诗人的自谦之辞,说自己偶然求得一官,便心忧百姓生计。
B.颔联写农人有的编织竹匾供蚕结茧,有的挥镰收麦,字里行间透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C.颈联的“更"字表明诗人对农人忙于农活是喜悦的,对响雷下雨更觉喜上加喜。
D.尾联“祷”字透出诗人对农业丰收的渴盼,“非虚"二字是说他的愿望已经实现。
6.清初文学家褚人获评此诗曰:“忧喜之间,尽见儒者情怀。”请结合诗的内容对此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将进酒·小梅花
贺铸
城下路,凄风露,今人犁田古人墓。岸头沙,带蒹葭,漫漫昔时流水今人家。黄埃赤日长安道,倦客无浆①马无草。开函关,掩函关,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
六国②扰,三秦扫③,初谓商山遗四老④。驰单车,致缄书,裂荷焚芰⑤接武⑥曳长裾⑦。高流⑧端得酒中趣,深入醉乡安稳处。生忘形,死忘名,谁论二豪⑨初不数⑩刘伶?
【注】①浆:茶水。②六国:指秦末趁乱复起的齐、楚、燕、韩、赵、魏。③三秦扫:指刘邦灭项羽,建立汉朝。④商山遗四老:又称“商山四皓"。西汉初立,他们四人隐居商山,不为汉臣,后来在名相张良的劝说下,入世辅佐太子刘盈。⑤裂荷焚芰:指四皓应聘出山自毁高洁。⑥接武:犹言接踵。武,足迹。⑦曳长裾:指依附于王侯权贵。⑧高流:这里指好饮酒的高洁名士。⑨二豪:指刘伶《酒德颂》中拘泥礼教、死守礼法的贵介公子和绅处士。⑩数:这里有赞成之意。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词开篇六句,由城下路上风露凄凄及岸头沙边蒹葭苍苍的景象,联想到古今变化,尽显词人内心的黍离之悲。
B.虽然关开关掩、朝代更迭,然而长安道上还是挤满了人渴马饥的执迷不悟之人。上片用一问句收束,读来不禁让人感慨唏嘘。
C.下片连用“裂”“焚"“接”“曳"几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字里行间极力展现的是商山四老向往入世的情态。
D.本词怀古伤今,所涉史实和人物不仅数量多,且时间跨度也极大,写法明显有别于针对单个历史事件或人物抒发感慨的作品。
8.请简要概括这首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闻笛
李益①
寒山②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注】①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身在江淮。②寒山,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
9.下列对这两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A.“谁家玉笛暗飞声”一个“暗"字写出了笛声清晰、哀婉的特征,令听者黯然神伤,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引发了深夜无眠之人的无限愁思。
B.“寒山吹笛唤春归”的“唤"生动形象,春方至,山未青,夜犹寒,笛声仿佛在凄厉地呼唤春归大地。
C.相传,每年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到湖南衡山回雁峰栖息过冬,来年春天便飞回北方。“不待天明尽北飞”写出了大雁急切北飞的心情,流露出对大雁只需等到春天便可北飞的自由的羡慕。
D.“此夜曲中闻折柳",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古人送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相赠,以表达恋恋不舍之情,古诗中不乏其例。
E.《春夜闻笛》中一、二句写寒山笛声,三、四句写大雁北飞,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以人唤春归开始,以雁尽北飞作结,形象跳跃,寄寓得体,委婉而有新意。
10.《春夜洛城闻笛》和《春夜闻笛》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的能力。
C.“颈联描写赵匡胤据守金陵后,宋朝‘王气’黯然而收”错,这万里东下的长江和高入云间的天阙山的双峰,一向都是据守金陵者的天然屏障,但在五代十国的群雄角逐中,胜利者终归于从中原南下的赵匡胤。这时割据者在金陵的“王气"就黯然而收,只剩下萧飒的寒风吹拂着佛寺的僧窗了。选项张冠李戴,宋朝应为南唐金陵。
故选C。
2.答案:①金陵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但赵匡胤仍能在群雄争霸中攻下金陵,表达了对宋太祖夺取金陵的功勋的赞美之情;②对南唐占据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但仍被灭国的惋惜之情,并以此来告诫统治者要积极作为;③借对自然风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金陵物是人非,人事已变,繁华易逝的感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首联“地势东回万里江,云间天阙古来双”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长江和山峰,显示了金陵险要的地理位置。
颔联“兵缠四海英雄得,圣出中原次第降"叙写赵匡胤从中原南下,在金陵一战中荡平群雄,最终获取胜利。这万里东下的长江和高入云间的天阙山的双峰,一向都是据守金陵者的天然屏障,但在五代十国的群雄角逐中,胜利者终归于从中原南下的赵匡胤。
颈联“山水寂寥埋王气,风烟萧飒满僧窗”描写赵匡胤中原南下后,南唐“王气"黯然而收,营造一种苍凉的氛围,只剩下萧飒的寒风吹拂着佛寺的僧窗了。
尾联“废陵坏冢空冠剑,谁复沾缨酶一缸”感慨废陵中只剩下随葬的冠剑,谁会再因此落泪,以酒祭奠他们呢?人们有时还可以从那些小朝廷君王的陵墓里找到一些随葬的冠剑,但没有人会为他们泪沾冠缨,以酒祭奠了。
3.答案:C
解析:“都是虚笔"表述有误,“江头风怒”是写实,“朝来波浪翻屋"才是写虚。
4.答案:①借谢安之典,说自身之悲,自己和谢安一样,曾经建功立业,如今却都被闲置,不能博取功名,只能蹉跎于棋局之中,只能将功名都付与儿辈,不过是无奈之举和激愤之言。②宝镜难寻,虽愿意披肝沥胆,坦诚相见,但苦于宝镜已丢,忠心难鉴。借此典暗示了知音难觅、明主难遇之意。
解析:用典无非两类,用古诗或用故事,这里均属后者,而且在注解中都有说明。用典的好处在于加强文化底蕴和增添文学色彩,以简胜繁,以名喻凡,借古人故事,说今人时事,以实现现实中抒情说理的效果。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D.“‘非虚’二字是说他的愿望已经实现”错误。“非虚"二字是说他的愿望终将实现。
故选D。
6.答案:①诗人之忧,是忧百姓生计。诗人刚一做官便心忧天下百姓的生计,这种“忧”正是儒家积极入世、自觉担当的情怀。
②诗人之喜,是丰收之喜。蚕结茧、麦已熟,丰收在望,好雨适时而至,可助菽粟生长,令诗人欣喜不已。这种“喜"正是儒家“富民”“足民"“制民之产”思想的体现。
③诗人忧以天下,乐以天下,始终心系苍生,以民为本,尽显儒者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先到诗歌中找到诗人“忧喜"的内容,然后结合儒家情怀进行分析。
先看“忧”的内容,由“偶徇一官偷禄计,便怀千里长人忧"可知,诗人一登官位就心怀百姓之忧,“长人忧”即“居上位者,做百姓官长,关心百姓生计",而儒家提倡“有为”,爱民治国,积极入世,把百姓、天下当作自己的责任,所以曾巩的“忧"体现的就是儒家的这种情怀。
再看“喜”的内容,由颈联“更喜"可知,颔联“桑间举箔蚕初茧,陇上挥镰麦已秋”也是喜的内容,“蚕初茧"“麦已秋”意味着丰收在望,这是一喜。
颈联“更喜风雷生北极,顿驱云雨出灵湫"是喜雨之及时,让“菽粟非虚祷”,可以想见“瓯窭果满篝",这是为百姓的丰收和即将带来的生活富足而喜;儒家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富民”“足民"“制民之产”,只有百姓富足,国家才能安定,曾巩的“喜"体现的正是儒家的这一理念。
综合来看,曾巩无论是“忧”还是“喜",都是以民为本,都是与百姓相关,可以说“尽显儒者情怀”。
7.答案:A
解析:“黍离之悲"指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也指国破家亡之痛,不符合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8.答案:①对历史永恒变迁的感慨:古人的坟墓变成了今人的耕田,昔日的江河流水如今变成了村落,社会历史处于永恒变化之中。②对热衷权势、争名夺利者的批判嘲讽:长安道上人来人往,不慕荣华的商山四皓也忙不迭地到侯门居住。③对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襟怀的赞美:高士痛饮,悟到酒中情趣,释其悲愤,深入安稳醉乡,隐干济之才,外生死,忘名利。
解析:上片“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句收尾,是对前句描写的长安道上的人的评论。函谷关是进入长安的必由之路,关开关掩,改朝换代,然而长安道上还是充满了人渴马饥的执迷不悟之徒。用一问句收束,讥讽之意自见。下片前面的“初"字、“遗”字和后面的“裂"字、“焚”字、“接"字、“曳”字,生动准确,相映成趣,既达到嘲讽的目的,也显示了词人的幽默感。不加评论,而这般欺世盗名的人物的丑态自然如在眼前。“高流"以下,正面结出本意。末三句是说,酒徒既忘生死、忘名利,那么公子、处士这二豪最初不赞成刘伶那位先生,没有人会去计较这些。肯定阮、刘等,也就是否定“长安道”上的“倦客"“裂荷焚芰”的隐士,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襟怀。
9.答案:AE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A.“清晰"说法不正确,“暗”有断续、隐约之意,笛声不知从谁家飞出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
E.“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错,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前两句写有人“吹笛唤春归”而迁客不胜其悲,为实景,后两句一转,用回雁峰传说,想象笛声将春唤来,一夜之间,大雁都北飞了,为虚景。
故选AE。
10.答案:相同点: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李白诗中的“曲中闻折柳",李益诗中的“吹笛唤春归”,“大雁尽北飞"都表达回乡的渴望。
不同点:李益诗比李白诗感情更复杂。对大雁北归的自由的羡慕。诗人想归而不得归的愁怨。希望得到朝廷的赦免,重回仕途的春天。诗人作为一名迁客,看到春到大地却不暖人间,朝廷的恩赦并没有随自然的春天一同到来,含有不尽的怨望,难言的惆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相同点:
两诗都抒发了思乡之情。李白的诗歌写“此夜曲中闻折柳”,“柳"谐音“留”。古人送别亲友时,折柳相赠,暗示留恋、留念的意思。折柳既是一种习俗,也代表一个场景、一种情绪。古人还有折柳寄远的习惯,是盼远游亲人早归的意思。借助“折柳"习俗表达思乡;尾联“何人不起故园情”则更是直抒胸臆。李益诗歌写“寒山吹笛",这笛声,这情景,激动士卒的乡愁,更摧折着迁客,不禁悲伤流泪,渴望立即飞回北方中原的家乡;而“雁”的意象更体现思乡之浓,每年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到湖南衡山回雁峰栖息过冬,来年春天便飞回北方。后二句即用这个传说。诗人十分理解大雁亟待春天一到就急切北飞的心情,也极其羡慕大雁只要等到春天便可北飞的自由,所以说“不待天明尽北飞"。借助大雁表达渴望回到家乡。
不同点:
李益诗比李白诗感情更复杂。诗人以恍惚北方边塞情调,实写南谪迁客的怨望。诗人十分理解大雁亟待春天一到就急切北飞的心情,也极其羡慕大雁只要等到春天便可北飞的自由,但这种自由却与自己无关。与大雁相比,迁客却即使等到了春天,仍然不能北归。这里蕴含着遗憾和怨望:迁客的春光──朝廷的恩赦,还没有随着大自然的春季一同来到。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强化精测(6)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惜牡丹花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思黯南墅①赏牡丹
刘禹锡
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②阿姥家。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注】①思黯南墅,牛僧孺的别墅。②增城,古代神话中的地名,传说昆仑山上有增城九重,西王母所居。
1.下列关于这两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同写牡丹,但一“惜”一“赞",情感态度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B.白居易的“夜惜衰红把火看”与古人的“秉烛夜游"有着相同的意趣。
C.刘禹锡的“天教晚发赛诸花”为牡丹虽艳冠群芳却较晚开放而鸣不平。
D.两首诗都写庭院里的牡丹,但白诗从细小处落笔,刘诗则强调整体感观。
2.两首诗都以虚写称妙,试从“虚"的角度对两首诗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东岗晚步
李弥逊①
饭饱东岗晚杖藜,石梁横渡绿秧畦。
深行径险从牛后,小立台高出鸟栖。
问舍谁人村远近,唤船别浦水东西。
自怜头白江山里,回首中原正鼓鼙②!
【注】①李弥逊是南宋初年主张抗金、反对议和的一位重要人物,因反对秦桧向金人求和,被罢黜归田,隐居连江西山。②鼓鼙:大鼓和小鼓,古代军中用来发号进攻。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了清新而富有生机的画面,诗人吃饱饭后扶杖散步,心情愉悦。
B.诗人在深险的小路上行走,看到了栖息在高台的鸟,两幅画面动静结合。
C.颈联描绘了一幅和谐的人居图,表现了浓郁的村野田园情调,意境温馨。
D.诗人壮志未酬,但并未悲愤不已,本诗就表达了诗人隐居生活的美好。
4.本诗的尾联写得很有特色,请结合全诗分析其中“自怜”的内容和“回首中原"的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梦天
李贺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①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②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③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注】①鸾珮:雕刻着鸾鸟的玉佩,代指仙女。②三山:指海上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这里指东海上的三座山。③齐州:中州,即中国。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写诗人梦见上天后看到的月夜幽冷、阴云四合、寒雨飘洒的景象。
B.第三句写雨后水气未散,空中满是水点;第四句写进入月宫后遇见一群仙女的场景。
C.五、六两句运用比喻,将世间千年变幻比作急奔的骏马,体现了人间世事变化之快。
D.前四句写在月宫所见之景,后四句写从月宫看人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间的眷恋。
6.这首诗是如何体现诗人李贺的浪漫主义风格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①
陆游
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②。
【注】①这首词是陆游晚年被罢官后所作。②长杨赋,汉代扬雄为讽谏汉成帝游幸长杨宫而作。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托物起兴,晨见桐叶飘落,夜闻蟋蟀鸣叫,表明从朝至夕,终日触目盈耳的只有凄清萧瑟的景象。
B.“黯黯长安路”一句用长安借指京城临安,“黯黯"不仅是写实,也象征着作者难以实现报国理想。
C.“忽记”表明此刻涌上心头的是当年词人的战斗经历,最使他念念不忘的是前线的大散关和渭水清流。
D.全词共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抚今,第二层追昔,第三层和第四层又转为抚今。今昔交织,回环往复。
8.前人评价这首词,认为最后一句的“悔"字为全词的精要之处,你是否同意?并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阅史有感
文彦博
缥帙青箱次第开,慨然英气转难裁。
莫言每事俱长往,须有清风属后来。
弹铗①始知皆琐旅②,枕戈③方信是雄才。
平生自信真非薄,只是休容鸩④鸟媒。
[注]①弹铗,战国时齐国孟尝君食客冯谖曾弹铗而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后比喻有求于人。②琐旅,这里指寄人篱下的食客。③枕戈,晋名将刘琨曾致书亲旧:“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④鸩,这里喻奸邪之辈。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打开书箱,翻阅书卷,却难以判断哪些才是真正慷慨英武的历史人物。
B.颔联提到不要认为英雄的事迹都已成为过往,应该让后人继承他们的高尚节操。
C.颈联运用典故,通过对比表达出对食客之流的贬斥态度和对英雄豪杰的仰慕之情。
D.全诗采用叙述、议论等方式,抒发读史感慨,在表达方式上与杜甫《登高》一致。
10.请简要说明本诗给了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C项,过度解读,无“鸣不平”之意。这句诗的意思是“上天让你暮春开花,赛过其他花朵",是赞美牡丹花的美艳盖过其他花朵,并非为它“鸣不平”。
故选C。
2.答案:白诗的“明朝风起应吹尽"是虚写,借助想象设想明天的风会吹尽落花,美丽的花朵随时都会遭到风雨的摧残,表达惜花之情。
刘诗整首都是虚写,诗人初次见到牡丹花,恍惚进入仙境,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写出牡丹的倾城之色,表达了对牡丹花的喜爱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作答时首先要指出诗句运用的表达技巧,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句是如何运用该表达技巧的,最后指出诗句运用该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
“虚”指不写眼前所见,而写回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旅游管理咨询服务行业全国市场开拓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餐饮供应链行业营销创新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 市政道路工程监理评估报告
- 2024年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
- 2025年冶金机械配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缝纫初步知识培训课件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英语期末试卷
- 轮船玻璃钢接闪杆 CMCE电场补偿避雷器 无源驱雷避雷针
- 轻纺城粮油冷链物流中心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备案审批
- 年产100万只高适配性大电流管式接头智能化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备案
- 北京2025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招聘140人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 2025年中国社区团购行业发展环境、运行态势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国开电大本科《西方经济学(本)》网上形考(作业一至六)试题及答案
- 提高有风险患者预防跌倒坠床护理措施落实率品管圈PDCA案例汇报
- 2024年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资格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西那卡塞治疗甲旁亢
- 无人驾驶 物流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AI技术打造智能客服机器人
- 油气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 快速了解陌生行业的方法论及示例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