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复习导学案 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二轮复习_第1页
中国现代史-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复习导学案 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二轮复习_第2页
中国现代史-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复习导学案 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二轮复习_第3页
中国现代史-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复习导学案 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二轮复习_第4页
中国现代史-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复习导学案 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现代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复习学案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49-1956)总体特征: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考点经济: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与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建立;土地改革;“一五”计划;三大改造;政治:人民政权得以巩固;三大政治制度奠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建国初确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取得一系列外交成就。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一、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政治:人民政权的巩固、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对外交往的开展一、人民政权的巩固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1)背景:国民党政权被推翻,人民解放战争基本取得胜利,中国人民渴望建立自己的国家(2)筹备: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内容:①通过了《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②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③确定了首都,国旗,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意义: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初步建立了政治协商制度。(3)建立标志: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4)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至此结束,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加强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地区争取解放的斗争,对人类的和平进步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2、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1)土地改革(1950-1952)背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中国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标志(法律依据):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质: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意义:彻底终结封建剥削制度;农民成为土地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2)国民经济的恢复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

目的:控制物价,稳定市场。

举措:“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敞开供应,平抑物价;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物资调度和现金管理意义: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巩固了新生的政权,为工业化建设奠定基础。

(3)抗美援朝战争(1950-1953)背景:1949年朝鲜战争爆发,1950年美国以“联合国军”名义干涉朝鲜战争,并侵犯中国边境,威胁到中国安全。应朝鲜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司令员:彭德怀结果:经过五次战役,中朝军队把美军赶回“三八线”附近,又经过反复较量,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意义: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破除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志愿军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造就了国内前所未有的团结统一和社会稳定。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二、民主政治的建设(1)背景:随着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召开人大的时机成熟。(2)建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性质及原则: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宪法》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3)意义: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三、新中国初期外交:打破孤立封锁背景:①两大阵营对立②美国企图扼杀新中国(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方针: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外交成就:(1)同苏联等10国建立外交关系(2)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①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②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3)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特点:1954年在瑞士日内瓦,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影响: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4)1955年参加万隆国际会议特点:1955年亚非29国在印尼万隆,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成果: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影响: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经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2)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1953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特点: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相结合(3)一五计划的完成(1953—1957年)①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②意义: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4)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1953—1956年)①内容:对农业的改造——农业合作社;对手工业的改造——手工业合作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全行业公私合营②意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二、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曲折(1956—1976)总体特征: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考点经济:中共八大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成功探索,但由于“左”倾错误社会主义建设出现重大失误,尤其是文革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但也取得一系列建设成就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八字方针;国民经济的浩劫政治:“文化大革命”使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打开外交新局面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文化: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发展;科技发展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6年“双百”方针政治:1、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①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提出一系列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②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③1957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辩证分析了中国社会基本矛盾,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正确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④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左”倾错误产生和发展;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左倾”思想发展到“极左”思潮泛滥。2、外交打开新局面(1)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背景: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成为历史潮流,大批亚非国家取得独立后加入了联合国。标志: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全体会议上表决通过由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为等23国发起的提案(又称两阿提案)影响:①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②极大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2)1972-1979年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原因:①美国方面: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以及与苏联争霸的需要;②中国方面: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苏联的威胁;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过程:①1971年“乒乓外交”;②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③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和一个中国的原则,并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④1979年,中美建交。(3)1972年中日建交(日本首相田中角荣)70年代外交活动的意义: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潮,外交僵局被打破,迎来外交新局面。经济:在曲折中发展(1)成功的探索:中共八大的召开(1956年9月)①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基本建立;“一五”计划建设即将完成。②主要内容:主要矛盾: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从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③评价:是一次成功的探索,但并未坚持下来。(2)探索中的失误:1958年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①1958年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②1958年“大跃进”(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③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水平)危害: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挫伤农民积极性;1959—1961年出现严重经济困难。(3)国民经济的调整(1960—1965年)①1960年提出八字方针进行调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②成就:1962-1965年,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4)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年)调整:1971年周恩来调整,国民经济复苏;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国民经济回升。文化:1.思想理论:毛泽东的1956年《论十大关系》和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丰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2.科技:(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封锁中国;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中国也面临战争的威胁。(2)成就: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20世纪60、70年代中国一系列战略弹道导弹发射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3)意义: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和核威胁,推动了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发展,增强了国防力量,提高了国际地位,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4)新中国科技能够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②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正确领导;③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努力;④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⑤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伟大建设成就(1)工业:①基础工业建设:建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②三线建设:增强了国防力量,改善了工业布局。(2)农业:通过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提倡科学种田,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3)国防科技: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导弹和人造卫星。(4)教育卫生: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蓬勃发展。(5)时代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典型代表:王进喜、焦裕禄、雷锋、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华罗庚等)(6)外交: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专题训练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习近平指出:“劳动模范身上体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劳模以其先进的精神体现,教育激励着劳动人民以行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奋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路中,形成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下表时间劳模来源评选标准代表人物20世纪50年代产业工人、农民劳动竞赛的“劳动最伟大”的老黄牛形象“万能工具胎研制者”王崇伦、“盐田大改造”孙华喜20世纪60至70年代产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贡献者“掏粪工人”时传祥、“铁人”王进喜20世纪80至90年代产业工人、农民、企业家、科学家经济贡献和创新创造的“当代愚公”“两弹元勋”邓稼先、“氢弹之父”于敏——摘编自王霂凡、赵冰《“变”与“不变”: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模范的变迁发展逻辑》(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家评选劳动模范的变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劳动模范评选的认识。2.1953—1957年,新中国编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并对其进行了广泛的宣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把几亿农民组织起来走社会主义道路,从某种意义说,确实比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还要艰巨。报社在这方面用的力量最多。21篇社论,有12篇是专对农民说话。如《帮农民算三笔账》。社论强调应该从实际出发,通过农民的切身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生动事例向他们宣传大道理,用算细账的方法使他们从眼前利益看到远大利益,看到眼前利益必须服从远大利益。社论按照这个路子,帮农民算了三笔账,即:党、人民政府和工人阶级在解放以来使农民得到利益的账;农民按照党和人民政府的安排,把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卖给国家,对国家和农民有什么好处的账;农民响应党和人民政府的号召,参加互助合作,对各方面有什么长远利益的账。社论列举了大量不容辩驳的数字,列举农民亲身经历的许多事例,丝丝入扣,由近及远,自然而然引出农民很可以甚至很容易接受的道理……这种形式效果颇好。——摘编自李庄《人民日报风雨四十年》(1)根据材料,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相关史实,请你以《人民日报》评论员的身份帮助农民算清这“三笔账”。(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民日报》上述社论的认识。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需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习近平《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贺信》(2022年4月27日)(1)宣传画又名招贴画,是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绘画。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三幅宣传画出现的主要时代背景。(2)先进人物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请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任一人物进行例证。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陆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状况时间/年金额/亿美元平均增长/%1949-19661.0-1967-1978中断-1979-19837.043.51984-1991284.517.41992-19971968.132.7——摘编自朱慧玲《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资在中国大陆引进外资直接投资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材料二

十三年来(1979-1992年)海外华人以及港澳台商在华投资,若与近代华侨在中国大陆投资长达八十七年(1862-1949年)相比,增加140倍;若与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在大陆投资的十七年相比,则增加了180倍。1979-1991年外商在中国大陆投资的资本构成详见下表:资本来源构成投资金额/亿美元所占比重/%外国资本89.5333.30海外华人(华侨)资本15.005.57香港、澳门资本139.3251.82台湾资本25.009.29合计268.85100.00——摘编自林金枝《1979-1992年-海外华人在中国大陆投资的现状及其今后发展趋势》(1)根据材料一,概括1949-1978年外商在中国大陆投资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9-1992年外商在中国大陆投资的特点,并分析原因。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空间格局——资料来源:《中国近代工业史》《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1840—1927)》《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文献注:“胡焕庸线”指1935年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的中国人口分布密度特征曲线。该线刻画了中国人口分布的特征,揭示了中国资源环境基础的区域差异特征,显示了受气候、地形地貌等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影响,城市、交通、经济等区域差异必然对近代工业的布局产生影响。材料二

“一五”“二五”期间工业城市布局——资料来源:《千年未有之变局:我国工业空间格局演化的脉络特征与启示》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解读中国近代以来工业发展空间格局的变化。参考答案1、【答案】(1)变化:由以产业工人、农民为主转向行业多元化;由注重体力劳动转向重视创新;由普通民众扩展到企业家和科学家。(言之成理即可)(2)认识;劳动模范是一个时代的引领者,代表了该时代的精神风貌;评选劳动模范要基于国家的发展战略,激励人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劳动模范评选要具有全民性,能够体现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言之有理即可)2、【答案】(1)第一笔账:通过土地改革,农民获得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第二笔账:为工业化建设提供原料、积累资金;增加农民收入。第三笔账:有利于国家工业化的顺利开展,推动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农民更合理的利用土地,提高粮食产量;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机械化水平。(2)《人民日报》是党的喉舌,其关于一五计划的宣传,尤其是向农民的宣传,坚持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意志。《人民日报》从农民切身经验出发,引导群众对总路线和一五计划形成正确认识,从眼前利益关注到长远利益,履行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服务人民群众的责任。《人民日报》的宣传扩大了党的政策的影响力,获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推动了一五计划的实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3、【答案】(1)图一: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逐步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广大工人经济、政治地位提高,他们急切希望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图二:国民经济的调整取得重要成果,国民经济稳步增长;1964年提出建设“四个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