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官职沿革
1.从春秋时齐桓公开始,我国历朝历代都设有谏官,如汉朝的谏大夫,谏议大夫,左、
右拾遗,均是谏官。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向君主提意见。(X)
解析左、右拾遗是唐代官职。
2.礼部,为六部之一,主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务,长官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4)
3.“三司”,在唐代之前,同东汉时的“三公”,是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宋代
的“三司”指兵部、刑部、户部。(x)
解析宋代的“三司”指盐铁、度支、户部。
4.北宋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将领不能专兵。凡遇战事,在将领中选拔一人给予“都统
制”的官名,以节制兵马。(4)
5.左徒,战国时楚国设此官,参与议论国事,发布号令,接待宾客。屈原就曾任楚怀
王左徒。(Y)
6.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4)
7.御史,我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掌管朝廷礼仪及档案文件等。(X)
解析自秦朝开始,御史成为负责监察朝廷官吏、诸侯的官职,此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8.巡按,“巡按御史”的简称,是被朝廷派遣分赴各地巡视的监察御史,负责考核吏治、
调动官职、审理大案等。(X)
解析巡按没有调动官职的权力。巡按是“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9.主持进士考试的人被称为“知贡举”,就是“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清代会试的知贡举
多从一、二品大臣中选派,满汉官员各一名,担负考场事务和阅卷取士之责。(X)
解析清代知贡举不担负阅卷取士之责。
10.廉访使,宋、元时期的官职名。宋代全称为廉访使者,元代全称为肃政廉访使。主
管监察事务。(Y)
11.尚书,原指掌管文书及群臣奏章的官。南北朝时期,尚书为事实上的最高行政长官。
(X)
解析“尚书”之上还有“宰相”一职,并非“最高行政长官”。
12.丞相,秦代以后为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辅佐皇帝,总理全国政务。有时称
相国、宰相,简称“相”。(4)
13.翰林是我国古代文官,常为皇帝起草文书,参与编修国史等,并备皇帝咨询。这一
职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唐太宗时。(X)
解析应为“这一职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唐玄宗时”。
14.仆射,官名。秦始置,汉以后因之,地位仅次于尚书令,职权渐重。宋以后废,太
平天国曾设仆射一职。(4)
15.军机处是清代雍正年间设立的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一般由亲王、大学士、
尚书、侍郎等兼任,称为“军机大臣”。(4)
16.参知政事是清朝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x)
解析“清朝”错,应是“唐宋时期”。清朝不设此职。
17.侍讲,既指给皇帝或太子讲学,又是官名,指为帝王、皇子讲学的侍从之官。3)
18.巡抚,地方长官,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抚军。总揽一省军政、民
政,地位略次于总督,仍属平行。(4)
19.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刺”是喇探、拷问”之意,
即任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x)
解析“刺”是“检核问事”之意。
20.节度使是唐朝时在重要地区设立的地方行政长官。因授职之时,朝廷蜴以旌节,故
称“节度使"。(x)
解析节度使是地方军政长官。
21.功曹是古代的官名,亦称“功曹史”,为郡守的主要佐吏。该官职除掌人事外,还参
与管理一郡的政务。(4)
22.经略使,唐始设,是边防军事长官,宋代置于沿边各路,常兼安抚史。(X)
23.提辖是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水浒传》中的鲁
智深曾任此官。(4)
24.主簿,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负责参谋的佐吏。(x)
解析“负责参谋”错,应是“掌管文书、办理事务”。
25.爵,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赏。旧说周代有王、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后代
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X)
解析应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26.唐代监察御史官阶不高,不能直接向皇帝弹劾违法乱纪和不称职的官员。(x)
解析唐代监察御史虽然官■阶不高,但可以直接向皇帝弹劾违法乱纪和不称职的官员。
27.万户是古代侯爵最高的一等,食邑万户,号称“万户侯”,后来泛指高官贵爵。(x)
解析“万户”为金初设置、元代相沿的世袭军职,并不是指“万户侯”。
28.在唐代,官员官服的颜色因官位的高低而有所不同,高级官员一般是紫色或红色,
有“大紫大红”“红得发紫”等说法,官阶低的一般是青色或黑色,从《琵琶行并序》“司马
青衫”可以看出,李白当时的官阶比较低。(X)
解析“司马青衫”说的是白居易,不是李白。
29.“解褐”指脱去粗布衣服,担任官职;“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如《张衡传》“视事三
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下车”指官吏初到任。(4)
30.“移病”指为官者因生病而上书请求退职。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
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致
仕”指交还官职,即退休。(x)
解析移病,即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并非真的因生病而上书请求
退职。
31.“迁谪”谓官吏因罪被降职并被流放。其中“迁”指官职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是升
职。(X)
解析“左迁”是降职。
32.“出”在古代一般指地方的官员到朝廷担任要职,如《琵琶行并序》中“予出官二年”。
(x)
解析“出”指京官到地方就任。
33.“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其中“黜”指对官员的晋升或进用,“陟”指对官吏
的降职或罢免。(x)
解析“黜”指对官吏的降职或罢免,“陟”指对官员的晋升或进用。
34.“署”表示授予官职,“领”“行”均表示兼任官职,“权”“守”表示暂代官职。(x)
解析“署”表示代理或暂任官职。
35.“加官”指在担任原有的官职之外,又兼任其他官职,例如汉朝的侍中,即为列侯、
将军等的加官。“加官”亦指官职的晋升。(<)
36.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
如功大,拜为上卿”。(4)
37.“超”指升迁、提拔,“超擢”“超迁”“超拔”均指破格或越级提升。(4)
38.表示罢免官职的词语有“罢、黜、免、夺”等,表示升职的词语有“升、擢、拔、晋”
等。2
39.“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召幸”特指皇帝对臣下的召见。“近幸”
指帝王宠爱的妃子。(x)
解析“召幸”指皇帝召见,也指帝王召嫔妃宫女侍寝。“近幸”则多指帝王宠爱的臣子。
40.“世荫”指在封建时代,子孙因为先人或祖上有卓越的功勋而世袭官职。(4)
41.赠官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大臣的功绩,在大臣立功后或死后,追授给大臣一个较高的
官职或称号。(X)
解析“立功后”错,赠官是我国古代的政治行为,意思是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
追封爵位官职。
42.“振恤”意思是赈济与抚恤,即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做出相应的反应和对策。(4)
43.中国古代的弹劾制度创立于秦汉,是封建监察制度的核心内容。弹劾权是谏议大夫
最重要的权力。(x)
解析弹劾权是御史最重要的权力。
44.优诏,指由皇帝颁发的表示褒美嘉奖的诏书。(d)
45.“夺情”指古代官员服丧期满后而被朝廷征用。(x)
解析“夺情”指古代官吏在服丧期未满时被朝廷强行征召。
46.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同义用语还有很多,如践昨、践极、践统、践位、践国、
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X)
解析践政、践莅,含“当政、在任”之意。践袭,含'蹈袭、沿用”之意。践事,含“供职、
充役”之意。
47.“台阁”在东汉时期是尚书省的别称。因汉尚书台在宫禁内,因此有这一称谓。后亦
泛指中央政府机构。(4)
48.“股”本义为大腿,“肱”本义为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股肱之臣,指辅佐帝王的重臣,
现也喻为十分亲切且办事得力的人。(4)
49.起复,封建时代官员在父母去世后,一般应停职回家守丧,在丧期未满时乂被朝廷
重新起用,叫作“起复”。(4)
50.古代用“殿最”表明考核政绩或军功的高低和先后次序,上等称为“殿”,下等称为“最”。
(x)
解析上等称为“最”,下等称为“殿”。
51.“休沐”,即休息沐浴。古人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后指政府官员每五天一次的
例行休假。(4)
52.“秩”指官员的俸禄,也可以指官员的官职、品级。“符”是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
诸侯用的凭证。(x)
解析“征调诸侯”错,应是“征调兵将”。
53.“笏”是古代大臣上朝面君时手中所执的狭长板子。所有的笏形制相同,在上面可以
记录君命或旨意。(X)
解析笏的形制不同,按照官品分为玉笏、象牙笏和竹笏。
教育科举
1.夏朝学校的名称为“校”,是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殷商时
代学校的名称为“序”。周代学校的名称为“庠”。古人常以“庠序”泛指学校,或代指教育事
业。(4)
2.国子监,又称“国子学”或“太学”,南北朝时,或设国子学,或设太学,或两者同设。
Z)
3.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也就是太学;乡学则
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X)
解析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与“太学”有所不同。
4.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
隋又称国子监,唐代国子监设有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4)
5.国子监之称始于隋朝,之后历代沿袭至清代,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和
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主簿为该部门主管。(X)
解析国子监的主管应为国子监祭酒。
6.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门附近而得名,也是世界
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术机构。(x)
解析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
7.书院是古代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由私人所设立的与学府没有任何关系的聚徒
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X)
解析书院一开始由私人设立,但后来官府也对其加以干涉。
8.成均相传为西周的大学,或谓西周前已有。唐高宗时,曾改国子监为成均监,故后
人亦有称国子监为成均者。(4)
9.学官是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学政、教授、教习、监生、
诸生等。(X)
解析监生、诸生都指学生。
10.教授是古代的一种学官,主管学校课试、学规等方面的具体事务。(4)
11.博士和教授都指古代的学者或博学多才之人,与官职没有任何关系。(x)
解析“博士”“教授”都是学官名。
12.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教授、博士等人员,是负责教学工作的老师。(x)
解析司业是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事,不负责教
学工作。
13.博士,指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西晋始置律学博士,
北魏始置医学博士,隋、唐又增算学博士、书学博士等。(4)
14.学政是“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
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地方官担任。(X)
解析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
15.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宋代始名,各路的州、县学均置
教授。(4)
16.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
国子助教。(Y)
17.监生是国子监的学官。国子监是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按规定必须是贡生或荫生才
有资格入监读书,清代可以用捐纳的办法取得这种称号。(X)
解析监生不是学官,而是国子监的学生。
18.诸生是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但不包括在太
学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縻生、例生等,统称诸生。(X)
解析诸生包括在太学学习的生员,如《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工
19.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征”一般是皇帝亲自征聘人才,“辟”则大多数是
由中央高官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延推荐人才。(4)
20.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x)
解析“察茂才”“举孝廉”都是自下而上选拔官吏的制度。
21.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
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被推举的人通过试用考核,再对其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
目有孝廉、贤良文学、秀才等。(4)
22.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
为世族大家垄断,他们互相吹捧,弄虚作假。童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就是对此种现象的讽刺。(4)
23.科举指隋唐及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至明朝形制完备。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Y)
24.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院试、会试、乡
试、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x)
解析科举考试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
25.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明经取士。唐亦设此两科,并增
设明法、明字、明算诸科,通过考试者谓之“举进士”。(X)
解析在唐代,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即可被称为“举进士”。
26.唐代中央主持科举考试的机关是吏部,考官通常由吏部侍郎担任,主持考试的人被
称为知贡举。(X)
解析唐代中央主持科举考试的机关是吏部,唐玄宗时改为礼部,由礼部侍郎担任考官。
27.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
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它是功名的起点,考取就可授予官职。(X)
解析考取秀才不能授予官职。
28.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考试,简称“童试”,亦称“小考”“小试”。
应试者只限童生,即未成年的儿童。(X)
解析童生试的应考者称童生,与年龄无关,白首者亦可称为童生。
29.乡试是明、清两代每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
故又称秋闱(“闱”即考场的意思)。(X)
解析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一次,而非每年一次。
30.古代科举考试,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
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4)
31.会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的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N)
32.殿试是科举制中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
定甲第。只有皇帝可以主持殿试。(X)
解析“只有皇帝可以主持殿试”错,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持殿试,并不亲自策问。
33.一般认为,科举考试始于汉武帝时期,终于清朝光绪年间。(x)
解析科举考试始于隋炀帝。
34.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以进士、明经为主。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4)
35.宋代开设博学鸿词科,简称词科,本来是制科(皇帝特诏举行的考试科目),是一种
在科举制度之外笼络知识分子的手段,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X)
解析博学鸿词科唐开元年间始设,另考试时间并非三年一次,如清代总共只开考过两
次。
36.八股文是自有科举考试制度以来就规定的一种考试文体。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
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
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X)
解析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
37.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内容在各个朝代也有
不同,唐朝主要有墨义、口试、帖经、策问、诗赋等,宋朝主要有经义、策问、诗赋等,
到明代则只有经义一门。(4)
38.经义又称“策问”,即议论。依据考官提出的有关经义或政事的问题,考生发表见解,
提出对策。(X)
解析经义不等同于策问。
39.严格说来,中国的科举制度应分为文举和武举(文科和武科)两种制度。武举是专门
为选拔武官而设置的科目。武举出身的进士和文举出身的进士地位相同。(X)
解析武举出身的进士地位一般低于文举出身的进士地位。
40.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
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称号;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称号。一、二、三甲统称
进士。(4)
41.在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及第、落第、登科都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x)
解析“落第”指应试未中,也叫“下第”。“及第”和“登科”都指应试中选。
42.院试录取的第一名叫作“案首”,会试录取的第一名叫作“会元”,殿试录取的第一名
叫作“榜眼”。(x)
解析殿试录取的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
43.乡试的考试时间在八月,录取名单称“桂榜”;会试的考试时间一般在三月,录取名
单称“杏榜”;殿试没有确定的时间,录取名单称“金榜”。(4)
44.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
三元”。(4)
45.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x)
解析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
46.乡试中举意味着已经有资格踏入仕途,日后即使会试不中也有做学官、当知县的机
会。(“)
47.通过乡试的人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为
避光武帝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x)
解析应是通过院试的人可称为“生员”或“秀才”。
48.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色纸书写,故而被称
为“黄榜,,“黄甲,,“金榜”。名单由皇帝书写。考中进士可称“金榜题名”。(X)
解析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一般由翰林院或者礼部(各个朝代不一样)书写,
皇帝盖章,并非由皇帝书写。
49.唐代取士由地方举送中央考试,称为“乡贡”。被举送应试的人称为“举人”。应举参
加进士科考试的人就称为“进士”,也称为“秀才”。可见唐代进士、举人和秀才概念与后
世不同。(4)
50.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录取后称为“进士”。明、清之制,殿试后赐进士及第、进
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皆通称为“进士”。(4)
51.生员(秀才)参加贡试,考中的人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x)
解析生员(秀才)参加的是乡试。
52.举人参加会试,考中的人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4)
53.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中状
元者,号为“大魁天下”,为科名中的最高荣誉。(”)
姓名称谓
1.古代有姓和氏之分,三代(夏、商、周)以前女子称姓,男子称氏。氏为姓之本,姓由
氏所出。(X)
解析“氏为姓之本,姓由氏所出”错,应是“姓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
2.在古代,姓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姓,而贱者有名无姓。氏同而姓不同,可通婚姻;
姓同而氏不同,不可通婚姻。(X)
解析在古代,用以区别贵贱的是“氏”,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3.古人常自称姓名或名,如“相如虽弩,独畏廉将军哉”;有时也直称所厌恶的人的名,
而不称其字。(,)
4.字,也叫表字,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古代男女皆为
20岁取字。(x)
解析古代男子20岁成人,要举行冠礼,要另取一个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
5.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呼,对平辈或者尊辈一般称字,如“苏
东坡”。(x)
解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东坡居士”是他的号。
6.字和名在意义上往往有一定的联系,往往用字来解释名。有些人的字广为人知,本
名反而隐没于世,称为“以字行”,如孟浩然,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4)
7.小名也叫小字,乳名,如曹操小名阿瞒,刘裕小名寄奴。(4)
8.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古人的名和字由父亲或尊长取写;
号由自己取定,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x)
解析“号由自己取定”错,号多为自己所起,亦有由他人所起的。“只用于自称”错,对
他人也可称号,以示尊敬。
9.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人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赞美性的称
号叫谥号。如明崇祯帝谥号为“庄烈”,陶渊明谥号为“靖节”。(X)
解析“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赞美性的称号”错,谥号可褒可贬可中性,并非只是“赞美
性的“。
10.谥号可分为官谥和私谥两大类,有美谥、平谥和恶谥之分。(4)
11.庙号是封建时代皇帝去世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所特起的名号,如某祖、某宗等。
只有开国皇帝才可以称“祖”,后继者称“宗”。(X)
解析“只有开国皇帝才可以称‘祖E错。个别朝代的前几任皇帝均可称“祖”,如明朝朱元
璋称“明太祖”,其子朱棣称“明成祖”。
12.隋朝以前,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例,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
方可入庙奉祀。宋朝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X)
解析“宋朝以后”错,应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庙号开始泛滥,而唐朝以后,除了某
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外,皇帝大多有庙号。
13.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加,或死后追加。
追加者亦可被视为谥号。(4)
14.对皇帝的称呼,有庙号、年号和谥号等,庙号起于商朝,谥号起于周,年号自汉武
帝始。(4)
15.“髯齿匕”指小孩七八岁换牙期,代指童年。白居易《观儿戏》曰:“髻龊七八岁,绮纨
三四儿。”3)
16.古代男子十八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x)
解析“十八岁”错,应是‘二十岁”。
17.总角是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一种发型,将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形如两个羊
角。后代用以称少年时代,如“总角之宴,言笑晏晏"。(4)
18.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到了十六岁会把头发梳起来,插上簪子,表示已
到出嫁年岁。后称女子待嫁为“待字”。(x)
解析“把头发梳起来,插上簪子”即及笄,古代女子及笄之年为十五岁,而非“十六岁”。
19."而立"“不惑"''知命"都出自《论语•为政》,分别指三十岁、四十岁、六十岁。(x)
解析“知命”指五十岁。
20.“古稀”指七十岁;“耋”指七八十岁;“耄”指八九十岁,古代有“耄年有罪不加身”的说
法;“期颐”指一百岁。(4)
21.“六亲”,历代说法不一,有的以父、子、兄、弟、夫、妇为“六亲”,有的则以父、
母、兄、弟、妻、子为“六亲”。(4)
22.古代以伯、仲、季、叔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季为老三,
叔排行最小。父之兄称“伯父”,父之次弟称为“仲父”。(X)
解析“季为老三,叔排行最小”错,应是“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同时,“伯、仲、季、
叔”应为“伯、仲、叔、季”。
23.古代男子对妻子的称谓有夫人、娘子、拙荆、外子等,女子对丈夫的称谓有丈人、
官人、郎君等。(X)
解析“外子”是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24.鸳鸯本为同命鸟,双栖双宿,所以古人用它来比喻夫妇。(4)
25.东床指女婿。对女婿称“东床”,源于晋代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坦腹东床”的传说。(Y)
26.在中国古代,千金用于敬称富人家的女孩儿,今多用作对别人女儿的美称。(4)
27.舅姑是古代妇女对母亲的兄弟和父亲的姐妹的称呼,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
前拜舅姑”。(X)
解析“母亲的兄弟和父亲的姐妹”错,舅姑是古代妇女对丈夫的父母或男子对妻子的父
母的称呼,“待晓堂前拜舅姑”中的“舅姑”指公婆。
28.绰号又叫外号或浑名,一般是他人根据某人的外貌、性格、行为等特征而另起的“名
字”,如唐代温庭筠因面貌丑陋而被称为“温钟馆”。(4)
29.在古代,可以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一个人,如称南宋诗人杨万里为诚斋先生。也可
以将一个人的官地名作为他的称谓,如称柳宗元为柳河东。(X)
解析在古代,可以用官地名来称呼一个人,但称柳宗元为柳河东属于“称籍贯”。
30.“郡望”意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如韩愈虽是河南河阳人,但因昌黎韩氏为
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4)
31.绅是古代仕宦者围于腰际的大带,缙绅就是把笏板插在大带间,指的是在朝廷中做
官之人。(x)
解析“指的是在朝廷中做官之人”错,缙绅可以指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引申为官宦的
代称。
32.古代对百姓的常见称谓有布衣、青衫、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
元、氓等。(X)
解析青衫在古代可指学子或低级官员等,但不指百姓。
33.古代称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常在名前加职业名,如庖丁。(4)
34.古人为表示谦逊的态度,常用“愚”“鄙”“敝”等词语自称,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
还用,,卑”,,窃,,来谦称自己身份低微。(*)
解析“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时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并非“谦称自己
身份低微”。
35.古代臣子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天子、陛下等,帝王的自谦之辞有寡人、朕、不毂
等。(X)
解析“朕”只是皇帝的自称,不是谦称。
36.读书人的自谦之辞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
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不孝顺。(X)
解析“不才、不佞、不肖”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而非“不孝顺”。
37.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辞。“家”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的辈
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如家父、家母。“舍用于谦称自己的家或比自己小的亲属,如舍
侄、舍弟。(Y)
38.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自己为“在下”;小可是自
谦之辞,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Y)
39.陛,原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是臣僚谒见帝王时所处的地位和位置,后来就成
为臣僚与帝王面对面时对帝王的敬称。“殿下”也是对皇帝的尊称。(x)
解析“殿下”是对皇子、亲王等的敬称。
40.阁下是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的敬称,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
使阁下。(4)
41.在古代,臣子常用“寡君”对别国谦称本国国君,用“寡小君”对别国谦称本国国君夫
人。如《秦晋崂之战》:“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论语•季氏》:“称诸异邦日
寡小君。”(Y)
42.称谓前面加“先”,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己经退位的皇帝为先帝,
称已经去世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去世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经去世的有才
德的人为先贤。(X)
解析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故。先帝指本朝在位皇帝的亡父,也指远古帝王。
43.称君主为独夫,称一般人为竖子、小子等,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如《荆轲刺秦王》: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孔雀东南飞并序》:“小
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4)
行政区划
1.《尚书•禹贡》记载,中国古代天下分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
州、豫州、梁州、徽州。后“九州”成为中国的代称。(x)
解析徽州不属于古代九州,应为雍州。
2.“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李商隐《马嵬(其二)》“死去元知万事空,但
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两诗中“九州”的含义应该是一致的,都指中国。(Y)
3.“十二州”之说起于《尚书•尧典》,它是在“九州”的基础上,增置幽、并、营三州而成。
3)
4.县是我国的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始于春秋初期,最初设置在边地,有国防作用。战
国时期,县已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单位。(Y)
5.战国时各国已普遍置郡,如苏洵在《六国论》中说“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战国后
期,郡县制已经在各国较为普遍地实行,说明郡县制在当时已正式成为全国统一的行政
区划。(X)
解析在整个战国时期郡县制始终是分封制的附庸,至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郡县制才正
式成为全国统一的行政区划。
6.郡县制萌生于春秋,演进于战国,正式确立于秦代。(1)
7.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彻底废除分封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分天下为36郡。贾谊
《过秦论》中说“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其中的“桂林、象郡”就是36郡中的
两个郡。(x)
解析“'桂林、象郡’就是36郡中的两个郡”错。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是年
即分天下为36郡。南海、桂林和象郡三郡,为秦始皇公元前214年南平百越后设置。
8.秦汉以后,管理万户以上县的称为县长,万户以下称县令;唐代县分上、中、下各
级,管理县的人不再有令、长之分;宋代临时由京官管理县政,称知某县事;明清改称
知县。(X)
解析秦汉以后,管理万户以上县的称为县令,万户以下称县长。
9.“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
的制度因素是郡县制。如“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中,南阳是郡名,西鄂是县名。川)
10.汉初,刘邦鉴于秦王朝孤立而亡的教训,广建王侯。先封“同姓七国”(韩、赵、楚、
淮南、燕、长沙、梁),后封“异姓九国”(楚、荆、代、齐、赵、梁、淮阳、淮南、燕),
实行了郡国并存制。(X)
解析先封韩、赵、楚、淮南、燕、长沙、梁“异姓七国”,后封楚、荆、代、齐、赵、
梁、淮阳、淮南、燕“同姓九国”。
11.中国行政区划中真正地出现“州”一级,始于西汉武帝。汉代设置9个州,州的长官
代表汉王朝监察所辖的郡、国。(X)
解析汉代设置了13个州。
12.东汉设州牧,执掌一州军政大权,州逐渐成为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单位。全国的
行政区划由郡县制演变为州郡县制。(4)
13.汉代“州”开始成为一级行政区实体,中国的行政区划进入州制的新时期,经三国、
两晋、南北朝,直至唐代,州一直为中国最高的行政区划单位。(X)
解析直至隋代,州一直为中国最高的行政区划单位。
14.中国的行政区划在唐宋时期进入了道(路)制阶段。“道”和“路”最初都是监察区的性质,
而后转化为行政区。唐朝的最高行政区划不是州或郡,而是“路”;宋朝的最高行政区划
是“道”。(x)
解析唐朝的最高行政区划是“道”,宋朝的最高行政区划是“路”。
15.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的诗前小序里说“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这说明
当时九江是郡一级的行政区划。(X)
解析“九江郡”,隋置,唐代叫江州或海阳郡,由后文“江州司马青衫湿”可知,当时九
江称江州,是州一级的行政区划。白居易诗与序中的“沼阳”“九江郡”用的是旧称。
16.唐太宗依据山川形势,划分全国为十道,唐玄宗把“府”引进行政区划中来,唐道下
辖府、州,府、州下领县。
17.汉至南北朝时期多称高级官员及诸王治事之所为府。唐朝至清朝的行政区划中,府
比县高一级。府的长官叫作知府。(4)
18.“都护”一词为官名,“都”为全部,“护”为带兵监护,“都护唧为“总监护”之意。到唐
玄宗开元、天宝时,朝廷在内地与边地设有安东、安北、单于、安西、北庭、安南都护
府,这就是著名的六都护府。(x)
解析“在内地与边地”说法有误,唐王朝在边地设置都护府。在内地重要地区设置都督
府,但不久即以权重而废。
19.安史之乱以后,节度使制被滥用于内地,使这种原为边关所用的军事制度变为内地
实际的行政区划单位,而且大者连州十数,小者亦兼三四。而唐初的行政区划单位——
道,在安史之乱后已徒有虚名了。(4)
20.宋初正式废去道制,改为路制。宋代路下为府、州,府、州之下为县。府与州同级,
地位与州相等。国都、陪都,皇帝诞生、居住和巡游过的地方以及地位重要的州,都改
置为府。(X)
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CTPA结合D-二聚体对急性肺栓塞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
- 《刚性聚合纤维透水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 惠州学院《高级英语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意识障碍病人的护理查房
- 2024服装代理合同样本
- 2025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测评物理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 岭南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6课 都市公共建筑 课件
- 2024年广东省深圳福田区中考一模数学试题(解析版)
- 2025年常识题库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5届广东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调研考试英语检测模拟试题(一模)附答案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件
- 政府机关红头文件模板(按国标制作)
-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操作要点
- 书法组活动记录表
- 个人大学四年职业生涯规划表
- 国家公派留学申请表
- 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卡
- 注塑成型培训资料
- 企业成立研究所申请书
- 图说百岁人生课件
- 刘志文-悬乳剂研发与生产问题的分享与探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