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2020届-2022届高考物理三年模拟(二模)试题汇编-选择题_第1页
北京市房山区2020届-2022届高考物理三年模拟(二模)试题汇编-选择题_第2页
北京市房山区2020届-2022届高考物理三年模拟(二模)试题汇编-选择题_第3页
北京市房山区2020届-2022届高考物理三年模拟(二模)试题汇编-选择题_第4页
北京市房山区2020届-2022届高考物理三年模拟(二模)试题汇编-选择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房山区2020届-2022届高考物理三年模拟(二模)试

题汇编一选择题

1.(2022•北京房山•二模)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而内能无法全部用来做功以转换成机械能

B.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子势能增大

C.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碰撞次数减少,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

D.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估算该种气体分子体积的大小

2.(2022•北京房山・统考二模)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结构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

〃=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辐射出光子,用这些光子照射逸出功为

2.49eV的金属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7=4---------------0.85eV

〃=3---------------1.51eV

∏=2---------------3.40eV

〃=1--------------13.6eV

A.从〃=3向n=2跃迁辐射的光子的波长最短

B.氢原子辐射光子后电子绕核运动的动能减小

C.能让金属钠发生光电效应的光只有一种

D.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9.60eV

3.(2022•北京房山•二模)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8,它的体积丫随

热力学温度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在这个过程中()

A.气体压强不断变大B.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C.外界对气体做功D.气体内能保持不变

4.(2022•北京房山•二模)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并测量光的波长时,

下列说法中不氐硬的是()

白炽灯①②③遮光筒屏

中⅛+一]学――

’UE1

A.实验装置中的①②③元件分别为滤光片、单缝、双缝

B.将绿色滤光片换成红色滤光片,干涉条纹间距变大

C.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不变

D.减小实验中的双缝间距,目镜中的条纹数会增加

5.(2022•北京房山•二模)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LOs时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为

m2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为j∈4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的振动图像。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

甲乙

A.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K1.5s时,质点P的位移达到负向最大

C.∕=1.5s时,质点。的回复力方向沿y轴负方向

D.这列简谐波的波速为8m∕s

6.(2022•北京房山•二模)如图所示为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的极板带电荷量4随时间f

B.在OTa时间内,电场能转变为磁场能

C.在。和C时刻,电路里的能量全部储存在电容器的电场中

D.在OTa和c~→d时间内,电容器被充电

7.(2022.北京房山.二模)某静电场中的电场线如图实线所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

静电力作用,其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由M运动到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试卷第2页,共16页

A.粒子必定带负电B.粒子在〃点的动能小于在N点的动能

C.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大于在N点的加速度D.粒子在M点的电势能小于在N

点的电势能

8.(2022•北京房山•二模)2022年3月23日15时40分,中国航天“天宫课堂”第二课开

课了,这次在距离地面约40Okm的中国载人空间站“天宫”上进行了太空科学探究。授课

期间,航天员演示了“水油分离实验”和“太空抛物实验''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天宫”中水和油因为没有受到地球引力而处于漂浮状态

B.“天宫”的运行速度介于第一宇宙速度与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C.在“天宫”中做“太空抛物实验”时冰墩墩被抛出后做平抛运动

D.利用密度不同,“天宫”中让水和油的混合物做圆周运动能使水和油分离

9.(2022•北京房山•二模)图为某多用电表的简化电路图,表头G电阻4=30。,满偏

电流/g=ImA,滑动变阻器与最大阻值为IOkC,定值电阻N=O.05Ω,Λ3=2970Ω,

电源电动势E=3V,内阻可忽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选择开关接1时,测量的是电压B.当选择开关接2时,测量的是电阻

C.当选择开关接3时,测量的是电流D.测量时,电流是由A表笔流出,B表

笔流入

10∙(2022∙北京房山•二模)关于以下四幅课本中的插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是速度选择器示意图,若不计粒子重力,由图可以判断出带电粒子的电性

B.图乙是磁流体发电机结构示意图,由图可以判断出A极板是发电机的正极

C.图丙是质谱仪结构示意图,打在底片上的位置越靠近入射点,粒子的比荷越大

D.图丁是回旋加速器示意图,若仅增加电压U,可增大粒子飞出加速器时的动能

11∙(2022∙北京房山•二模)图甲为一男士站立在与水平成一定角度的自动人行道(可看

作斜面)上匀速上楼,图乙为一女士站在自动扶梯(可看作台阶)上匀速上楼。关于两

人受力以及做功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

A.图甲中支持力对男士不做功

B.图乙中摩擦力对女士做负功

C.图乙中支持力对女士不做功

D.男士受到自动人行道的作用力和女士受到自动扶梯的作用力方向不相同

12.(2022•北京房山・二模)2022年2月北京举办了第24届冬季奥运会,苏翊鸣夺得男

子单板滑雪大跳台项目金牌,成为中国首个单板滑雪奥运冠军。图甲是一观众用手机连

拍功能拍摄苏翊鸣从起跳到落地的全过程的合成图。图乙为首钢滑雪大跳台的赛道的示

意图,分为助滑区、起跳台、着陆坡和终点四个部分,运动员从一百多米的助滑跑道滑

试卷第4页,共16页

下,腾空高度平均可达7m,落地前的速度与着陆坡之间有一定的夹角。以下说法正确

的是()

A.运动员由于与着陆坡作用时间短,所以不会受伤

B.运动员由于受到空气阻力,机械能减少,速度降低,所以不会受伤

C.适当增加着陆坡与水平方向的倾角可以减小运动员受到的撞击力,增加安全性

D.运动员落到着陆坡时,由于运动员动量变化量小,所以受到的撞击力小

13∙(2022∙北京房山•二模)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电路图

如图甲所示,由实验中测得的数据描绘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

A.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4V,内阻约为2.8C

B.考虑电表内阻对实验的影响,由图甲可知,误差来源于电压表有分流作用

C.滑动变阻器滑片滑至最左端时,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为O.5A

D.考虑电表内阻对实验的影响,由图甲可知,所测电池的内阻应偏大

14.(2022•北京房山•二模)一质点运动的v-f图像如图甲所示,它的运动位移可用其图

线与坐标轴■包围的面积来表示。在处理较复杂的变化量问题时,常常先把整个区间化

为若干个小区间,认为每一个小区间内研究的量不变,再求和,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

种方法。如图乙所示是某物理量),随时间f变化的图像,关于此图线与r坐标轴所围成

的面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y轴表示力做功的功率,则面积表示该力在相应时间内所做的功

B.若y轴表示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则面积表示该质点在相应时间内的速率

C.若),轴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则面积表示经过相应时间后物体的动量

D.若),轴表示变化磁场在金属线圈产生的电动势,则面积表示该磁场在相应时间内磁

感应强度的变化量

15.(2021•北京房山•统考二模)氢原子能级示意如图。现有大量氯原子处于“=3能级

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E/eV

8.............................0

5------------------------0.54

4------------------------0.85

3-----------------------1.51

2-----------------------3.4

I-13.6

A.这些原子跃迁过程中最多可辐射出2种频率的光子

B.从〃=3能级跃迁至Un=I能级比跃迁到n=2能级辐射的光子频率低

C.从〃=3能级跃迁到〃=4能级需吸收0.66eV的能量

D.〃=3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需要吸收13.6eV的能量

16.(2021•北京房山•二模)用〃、%两种单色光分别照射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在距双缝

相同距离的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干涉图样,其中图甲是,,光照射形成的,图乙是人光照

A.”光光子的能量比〃光光子的能量小

B.在水中,α光传播的速度比6光的大

C.水对“光的折射率比6光大

D.在同一介质中,。光的波长比匕光的波长长

17∙(2021∙北京房山•统考二模)分子间存在着分子力,并且分子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因

试卷第6页,共16页

此分子间存在与其相对距离有关的分子势能。如图所示为分子势能E随分子间距离r变

化的图像,取「趋近于无穷大时Ep为零。通过功能关系可以从此图像中得到有关分子力

的信息,若仅考虑这两个分子间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是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平衡的位置

B.假设将两个分子从厂厂2处释放,它们将相互靠近

C∙假设将两个分子从右〃处释放,当尸厂2时它们的速度最大

D.假设将两个分子从片。处释放,当仁『2时它们的加速度最大

18.(2021•北京房山•二模)一列沿X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Z=O时波形如图甲所示,

〃、氏c、d为介质中的四个质点,图乙为质点匕的振动图像,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波的波速为8m∕s

B.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C.r=0∙5s时,质点α具有最大加速度

D.质点C在r=Is时处于平衡位置,并沿),轴负方向运动

19.(2021•北京房山•二模)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任务轨道器和返回器在距地

球5000公里的圆轨道处实施分离,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将变轨返回地球,轨道器在完

成任务后将开展拓展任务,启程飞往距地球约150万公里的日地拉格朗日点L进行环

绕飞行并开展探测实验。在日地拉格朗日点L/,轨道器在太阳和地球引力的共同作用下,

与太阳和地球保持相对静止,与地球同步绕太阳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分离前,轨道器和返回器一起环绕地球飞行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在分离后,返回器应需加速才能离开原轨道飞回地球

C.在分离后,轨道器应需加速才能离开原轨道飞往日地拉格朗日点L

D.在日地拉格朗日点L,轨道器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20∙(2021∙北京房山•二模)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热器分别通以如图甲、乙所示的交变电流,

在相同时间内两电热器产生的热量之比。用:。乙为()

21.(2021•北京房山.统考二模)一滑块从固定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沿斜面下滑的

过程中,滑块的动能以与运动时间八下滑高度/?、运动位移S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

示,其中正确的是()

22∙(2021∙北京房山,二模)磁电式仪表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磁铁和线圈。缠绕线圈的骨架

常用铝框,铝框、指针固定在同一转轴上。线圈未通电时,指针竖直指在表盘中央;线

圈通电时发生转动,指针随之偏转,由此就能确定电流的大小。如图所示,线圈通电时

指针向右偏转,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试卷第8页,共16页

指针

铝框

N线圈

A.俯视看线圈中通有逆时针方向的电流

B.穿过铝框的磁通量减少

C.俯视看铝框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D.使用铝框做线圈骨架能够尽快使表针停在某一刻度处

23.(2021•北京房山•统考二模)如图所示,一个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竖直放置,弹

簧上端固定一质量为的物块A,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的物块B,

从距离弹簧最上端高为h的正上方处由静止开始下落,与物块A接触后粘在一起向下压

缩弹簧。从物块B刚与A接触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弹簧保持竖直,且在

弹性限度内形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物块B的动能先减少后增加又减小B.物块A和物块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物块A和物块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物块A物块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

能守恒

24.(2021•北京房山・统考二模)研究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如图

所示。实验前,用带正电的玻璃棒与电容器。板接触,使电容器。板带正电,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实验中,只将电容器匕板向上平移,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小

B.实验中,只在极板间插入有机玻璃板,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

C.实验时无意间手指触碰了一下。板,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D.实验中,只增加极板带电量,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表明电容增大

25.(2021•北京房山•统考二模)回旋加速器是加速带电粒子的装置,其核心部分是分别

与高频电源两极相连接的两个D形金属盒,两盒间的狭缝中有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使

粒子在通过狭缝时都能得到加速,两D形金属盒处于垂直于盒底的匀强磁场中,如图

所示。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粒子只在电场中加速,因此电压越大,粒子的最大动能越大

B.可以采用减小高频电源的频率,增大电场中加速时间来增大粒子的最大动能

C.粒子在磁场中只是改变方向,因此粒子的最大动能与磁感应强度无关

D.粒子的最大动能与D形盒的半径有关

26.(2021.北京房山.统考二模)如图甲所示,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与R=6C的

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品、开关S组成闭合回路。已知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P与其

接入电路的有效阻值品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乙中RX=I5Ω

B.电源的电动势E=IoV,内阻r=4C

C.滑动变阻器消耗功率尸最大时,定值电阻R也消耗功率最大

D.调整滑动变阻器品的阻值,可以使电源的输出电流达到1.25A

27.(2021・北京房山•二模)通常情况下,实际的抛体都是在介质中运动的。由于介质对

运动物体的阻力作用,物体运动速度会降低。已知在空气中运动的物体所受阻力方向与

运动方向相反,大小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通常情况下,地球自身运动和地球的形状对

抛体运动影响非常微小,可忽略不计。可以认为抛体运动的物体在某点的受力情况如图

所示。假定空气中一弹丸从地面抛射出去,初速度为%,方向与水平地面夹角为"弹

丸落地时,速度大小为V,方向与水平地面夹角为α,落地点与抛出点在同一水平面。

从弹丸抛出到落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试卷第10页,共16页

y八

A.弹丸上升的时间大于下降的时间

B.弹丸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C.弹丸在最高点时的加速度是重力加速度

D.弹丸落地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大于抛出时与水平方向的夹射角θ

28.(2020.北京房山.二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说明原子核是可以再分的

B.压强和温度对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都没有影响

C.光电效应实验显示了光的粒子性

D.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

的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增大

29.(2020•北京房山•二模)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一个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状态,在如

图所示的四个图中,描述的变化过程可能相同的是()

30.(2020・北京房山•二模)关于热现象和热学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说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B.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斥力增大的比引力快

C.两个分子的间距从小于r0(ro为平衡位置时分子间距离)逐渐增大到IoW的过程中,

它们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小

D.“用油膜法估算分子直径”实验时,由于油酸未完全散开会导致实验测得的分子直径

偏小

31∙(2020∙北京房山•二模)某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则()

A.Gθ.2s时,质点的速度方向向上B.0.2s~0.4s内质点的速度一直减小

C.片0.2s时,质点的加速度方向向下D.0.2s~0.4s内质点的加速度一直增大

32.(2020•北京房山•二模)如图所示,一束由两种频率不同的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从空

气射入三棱镜后,出射光分成。、6两束,关于》两束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α光子的能量小于6光子能量

B.垂直穿过同一块平行玻璃砖,。光所用的时间比。光短

C.从同种介质射入真空发生全反射时,”光临界角比6光的小

D.若a、b照射同一金属都能发生光电效应,α光照射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小

33.(2020.北京房山.二模)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功软着陆在月球背

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月球背面成功实施软着

陆的人类探测器。如图所示,在月球椭圆轨道上,已关闭动力的探月卫星在月球引力作

用下向月球靠近,并在B处变轨进入半径为八周期为T的环月圆轨道运行。已知引力

B.图中探月卫星飞向B处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

试卷第12页,共16页

C.卫星在环月圆轨道运动时,卫星处于超重状态

D.卫星在环月圆轨道上运行时所受合力为零

34.(2020∙北京房山.二模)在“利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将双缝干涉实验装

置按如图所示安装在光具座上,单缝。保持竖直方向,并选用缝间距为d的双缝力,并

使单缝与双缝保持平行,调节实验装置使光屏上出现清晰干涉条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光源凸透镜滤光片遮光筒毛玻璃屏目镜

abl

,/\,,/\,

A.若取下滤光片,光屏上将只见到白光,看不到干涉条纹

B.若将滤光片由绿色换成红色,光屏上相邻两条暗纹中心的距离减小

C.若将双缝间的距离d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暗纹中心的距离增大

D.若测得5个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为α,则相邻两条亮条纹间距∆x=f

35.(2020・北京房山•二模)如图所示,(a)→(⅛)→(C)→(d)过程是交流发电机

发电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

A.当线圈转到图(0)位置时,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磁通量变化率最大

B.从图")开始计时,线圈中电流i随时间f变化的关系是,=∕ιυsinm

C.当线圈转到图(C)位置时,感应电流最小,且感应电流方向将要改变

D.当线圈转到图(d)位置时,感应电动势最小,岫边感应电流方向为6一“

36.(2020•北京房山•二模)如图所示,S闭合后,两个灯泡均发光,过一段时间后两灯

突然都熄灭,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用电压表测L2两端电压,电压表示数近似等于电源

电压,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2

A.电流表坏了或未接好B.Ll的灯丝被烧断或没接好

C.Ll和L2的灯丝都被烧断D.L2的灯丝烧断或灯座与灯泡没接触

37.(2020•北京房山•二模)航空母舰上飞机弹射起飞可以利用电磁驱动来实现。电磁驱

动原理如图所示,当固定线圈上突然通入直流电流时,靠近线圈左端放置的金属环被弹

射出去,如果在线圈左侧同一位置先后分别放置用铜和铝导线制成的形状完全相同的两

个闭合导线环,且电阻率2钟<"新闭合开关S瞬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左侧看环中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

B.铜环受到的安培力大于铝环受到的安培力

C.电池正负极调换后,导线环将不能向左弹射

D.若将铜环放在线圈右侧,铜环将向左运动

38∙(2020∙北京房山•二模)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小球

半径相同、质量均已知,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要求轨道末端必须保持水平

B.实验中要求轨道必须光滑

C.验证动量守恒定律,需测量08、OM.OP和ON的距离

D.测量时发现N点偏离OMP这条直线,直接测量ON距离不影响实验结果

39.(2020•北京房山,二模)电磁炉具有无烟、无明火、无污染、不产生有害气体、无微

试卷第14页,共16页

波辐射、高效节能等优势。它是利用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当磁场的磁感线通过铁质

锅底部时,即会产生无数小涡流,使锅体本身发热加热食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锅体可以用不导电的陶瓷制成

B.锅体中的涡流是由恒定的磁场产生的

C.恒定磁场越强,电磁炉的加热效果越好

D.提高磁场变化的频率,可提高电磁炉的加热效果

40.(2020•北京房山•二模)如图所示,一粗糙绝缘竖直平面与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

的中垂面重合,A、0、B为该面上同一条竖直线上的三点,且。为点电荷连线的中点.现

有带电荷量为勺、质量为,"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在A点以初速度W释放沿4。B向

夕/

v()

-2

O一

B

A.小物块带正电

B.从4到B,小物块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从A到民小物块所受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

D.从A到B,小物块的加速度不变

41.(2020•北京房山•二模)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些人喜欢躺着看手机,经

常出现手机砸到头部的情况。若手机质量为120g,从离人约20Cm的高度无初速度掉落,

砸到头部后手机未反弹,头部受到手机的冲击时间约为0.2s,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手机接触头部之前的速度约为ImZs

B.手机对头部的冲量大小约为0.48N∙s

C.手机对头部的作用力大小约为L2N

D.手机与头部作用过程中手机动量变化约为0.48kg∙m∕s

42.(2021•北京房山•二模)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的粒子q以一定的初速度进入某点电荷

Q产生的电场中,粒子只受电场力的作用,沿图中弯曲的虚线轨迹先后经过电场中的。、

匕两点,其中。点的场强大小为瓦,方向与"连线成30。角;6点的场强大小为良,方

向与小连线成60。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点电荷。带正电

B.α点的电势低于6点电势

C.从“到儿q、。系统的电势能减小

D.粒子q在。点的加速度小于在匕点的加速度

试卷第16页,共16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而内能无法全部用来

做功以转换成机械能,故A正确;

B.若分子间距离从平衡距离开始增大,则分子间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若分子间距离始终

小于平衡距离,则分子间作用力始终表现为斥力,则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力做正功,

分子势能减小,故B错误;

C.气体的压强和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碰撞次数和气体分子的平均动

能有关,所以若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碰撞次数减少,气体的压强不一

定减小,故C错误;

D.因为气体分子不是紧密排列的,所以根据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只

能估算出每个气体分子所占据的平均空间体积,无法估算该种气体分子体积的大小,故D

错误。

故选Ao

2.D

【详解】A.根据C;=3知,这群氢原子能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子,从〃=3向〃=2跃迁

的光子频率最小,波长最长,故A错误;

B.氢原子辐射光子的过程中,能量减小,轨道半径减小,根据

可知电子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故B错误;

C.只有从〃=3跃迁到〃=1,以及从"=2跃迁到"=1辐射的光子能量大于逸出功,所以能发

生光电效应的光有两种,故C错误;

D.从”=3跃迁到〃=1辐射的光子能量最大,发生光电效应时,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最

大,光子能量最大值为

(13.6-1.51)eV=l2.09eV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得,

Ekm=hv-Wa=(12.09-2.49)eV=9.60eV

故D正确。

故选Do

答案第1页,共18页

3.B

v

【详解】A.由题图可知/保持不变,根据盖一吕萨克定律可知气体经历等压变化,故A

错误;

C.气体体积增大,对外界做功(W<0),故C错误;

D.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ΔU>O),故D错误;

B.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

Q=AU-W>O

即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故B正确。

故选Bo

4.D

【详解】A.光源发出的光经滤光片成为单色光,把单缝照亮。单缝相当于一个线光源,它

又把双缝照亮。来自双缝的光在双缝右侧的空间发生干涉。遮光筒的一端装有毛玻璃屏,用

来观察干涉条纹,所以实验装置中的①②③元件分别为滤光片、单缝、双缝,故A正确;

B.将绿色滤光片换成红色滤光片,光的波长增大,根据Av=T可知干涉条纹间距变大,

a

故B正确;

C.根据Ar=-可知干涉条纹间距与单缝和双缝之间的距离无关,所以将单缝向双缝移动

a7

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不变,故C正确;

D.根据Ar=与可知减小实验中的双缝间距,干涉条纹间距增大,目镜中的条纹数会减少,

a

故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5.A

【详解】A.由题图乙可知f=1.0s时刻质点Q正沿y轴负方向运动,所以此时质点Q应位于

波传播方向波形的上坡上,则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故A正确:

B.该波的周期为7^2.0s,所以从片LOs到尸1.5s时间内,质点P从波峰位置沿y轴负方向

运动四分之一个周期,则片1.5s时•,质点P运动至平衡位置,位移为零,故B错误;

C.从ULOS到r=1.5s时间内,质点Q从平衡位置沿y轴负方向运动四分之一个周期,则r=1.5s

时,质点Q位于波谷处,回复力方向沿y轴正方向,故C错误;

D.该波的周期为7≡2.0s,波长为λ=8m,所以波速为

答案第2页,共18页

v=-=4m∕s

T

故D错误。

故选Ao

6.C

【详解】A.在匕和“时刻,q为0,但4随f的变化率最大,电流最大,不为零,故A错误;

B.在0—a时间内,q从0逐渐增大至最大值,而电流从最大值减小至0,电容器充电,磁

场能转变为电场能,故B错误;

C.在“和C时刻,电容器均完成充电过程,电路里的能量全部储存在电容器的电场中,故

C正确;

D.在0—“时间内,电容器充电,在c—d时间内,电容器放电,故D错误。

故选C。

7.B

【详解】A.粒子所受电场力方向与电场线的切线共线,且指向轨迹的凹侧,由此可判断粒

子必定带正电,故A错误;

BD.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可知M点电势高于N点电势,而粒子带正电,所以粒子在

M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点的电势能,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粒子动能和电势能之和保持恒

定,所以粒子在M点的动能小于在N点的动能,故B正确,D错误;

C.电场线越密集的位置电场强度越强,粒子所受电场力越大,加速度越大,所以粒子在M

点的加速度小于在N点的加速度,故C错误。

故选B„

8.D

【详解】A.在“天宫”中水和油因为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而处于漂浮状态,但并不是没有受到

地球引力,此时地球引力全部提供给“天宫”及其内部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故A

错误;

B.第一宇宙速度是物体在地球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同时也是物体绕地球做

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环绕速度,当物体的速度介于第一宇宙速度与第二宇宙速度之间时,物

体将绕地球做椭圆运动,所以“天宫”的运行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B错误;

C.由于“天宫”中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不存在重力使物体物体下落的作用效果,在“天

宫”中做“太空抛物实验''时,冰墩墩被抛出后近似做直线运动,故C错误;

答案第3页,共18页

D.“天宫”中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油和水的混合物不能像在地球表面上一样出现“油

在上,水在下”的分离情况,但可以通过让二者做匀速圆周运动,从而产生向心加速度,进

而让水和油分离开,故D正确。

故选D。

9.B

【详解】A.当选择开关接1时,表头与定值电阻R/并联,且R/远小于8,接入电路后通

过R/的电流远大于通过凡的电流,R/起分流作用,所以此时测量的是电流,故A错误;

B.当选择开关接2时,表内电源接入电路,通过G表所测电流来间接反映外接元件的阻值,

所以此时测量的是电阻,故B正确;

C.当选择开关接3时,表头与定值电阻/?3串联,且远大于七,接入电路后尺3两端的电

压远大于&两端的电压,合起到分压作用,所以此时测量的是电压,故C错误;

D.根据电阻挡电路可知,电流从B表笔流出,A表笔流入,故D错误。

故选Bo

10.C

【详解】A.根据左手定则可知,无论粒子电性如何,当粒子沿直线通过速度选择器时,其

所受电场力与洛伦兹力方向都可以相反,所以无法判断粒子电性,故A错误;

B.根据左手定则可知,等离子体中的正离子将向B极板偏转,所以B极板是发电机的正极,

故B错误;

C.设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为V,根据动能定理有

qU=-^mv2

设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V2

qvB=m-

联立以上两式解得

1∣2mU

粒子打在底片上的位置到入射点之间的距离为

2

a=2r=-l------

BN(1

根据上式可知打在底片上的位置越靠近入射点,粒子的比荷越大,故C正确;

答案第4页,共18页

D.设回旋加速器D形盒的半径为R,粒子获得的最大速度为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qvmB=mɪ

解得

V二Μ

mm

粒子的最大动能为

1B22R2

5叫2二万g厂

根据⑥式可知Eb■与交流电压U无关,所以若仅增加电压U,无法增大粒子飞出加速器时的

动能,故D错误。

故选Co

11.A

【详解】A.图甲中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与男士速度方向始终垂直,所以对男士

不做功,故A正确;

B.图乙中女士与台阶共同做匀速运动,没有相对运动趋势,女士不受摩擦力,故B错误;

C.图乙中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与女士速度方向夹角小于90。,所以支持力做正功,故C

错误;

D.男士和女士都做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男士受到自动人行道的作用力和女士受

到自动扶梯的作用力分别与各自的重力平衡,方向都为竖直向上,故D错误。

故选A<.

12.C

【详解】如图所示,设运动员着陆前瞬间垂直于着陆坡的分速度为V2,着陆坡与水平方向的

倾角为仇运动员着陆瞬间所受着陆坡的冲击力大小为F”,与着陆坡的作用时间为加,对

运动员着陆前后瞬间,根据动量定理有

0-(-Miv2)=(ESI-Zngcos^)∆r

解得

FN=mgcosθ+^^∙

△/

运动员之所以不会受伤,是因为EV较小,即在垂直于着陆坡方向的动量的变化率较小(即

〃“2较小且4较大),且根据Ev的表达式可知,适当增加着陆坡与水平方向的倾角。可以减

小运动员受到的撞击力,增加安全性。运动员下落时虽然受到空气阻力,但下落时仍做加速

答案第5页,共18页

运动,速度不会降低。综上所述可知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运动员

【详解】A.图像的纵截距表示干电池电动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内阻,则

E=1.4V

I.4-1.0

Ω=0.8Ω

0.5

故A错误;

BD.由于电压表分流的缘故,当电流表示数为零时,实际通过干电池的电流并不为零,所

以此时干电池的内电压不为零,从而导致图像的纵截距比干电池的实际电动势偏小;假设当

电压表示数为零时,干电池的路端电压实际值就是零,即所作图像的横截距(并非为题图中

图线与i轴的交点,而是图线延伸至U=O时与对应i轴的交点)等于真实值。综上所述可知

实验中作出的U-I图像斜率的绝对值比真实图像的斜率的绝对值偏小,从而造成干电池内阻

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小,故B正确,D错误;

C.由题图乙可知,当路端电压为1.0V时,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为0.5A,当滑动变阻器滑片

滑至最左端时,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此时路端电压约为零,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假设电

流表不烧坏)一定大于0.5A,故C错误。

故选Bo

14.A

【详解】A.根据功率定义式P=竽可知,若),轴表示力做功的功率,则面积表示该力在

相应时间内所做的功,故A正确;

B.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竺可知,若y轴表示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则面积表示该质点在

相应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故B错误;

C.根据动量定理下加=%可知,若y轴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则面积表示经过相应时

间后物体动量的变化量,故C错误;

答案第6页,共18页

D.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詈可知,若y轴表示变化磁场在金属线圈产生的电动势,

△t

则面积表示金属线圈中磁通量变化量的〃倍(〃为金属线圈的匝数),故D错误。

故选Ao

15.C

【详解】A.大量氢原子处于〃=3能级跃迁到”=1最多可辐射出C;=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故A错误;

B.根据能级图可知从〃=3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的光子能量为

牝=13.6eV-1.5IeV

从〃=3能级跃迁至IJn=2能级辐射的光子能量为

hv2=3.4eV-1.5IeV

比较可知从〃=3能级跃迁到〃=1能级比跃迁到〃=2能级辐射的光子频率高,故B错误;

C.根据能级图可知从w=3能级跃迁到〃=4能级,需要吸收的能量为

E=1.51eV-0.85eV=().66eV

故C正确;

D.根据能级图可知氢原子处于〃=3能级的能量为-1.51eV,故要使其电离至少需要吸收

1.5IeV的能量,故D错误;

故选C。

16.C

【详解】由图可知(乙图的条纹间距比甲图的大),匕光的波长比。光的大,由公式

v=vλ

可知〃光的频率比。光小,由公式

E=Iiv

可得出。光光子的能量比力光光子的能量大,同一介质中,折射率小的光传播速度大,由A

选项可知,“光的频率大,折射率大,b光的频率小,折射率小,所以在水中“光的速度比

人光的速度小,故C正确,ABD错•

故选C。

17.C

【详解】AB.假设将距离无穷远的两分子由静止释放,则两分子间距离在到达平衡距离前

答案第7页,共18页

分子力对两分子始终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又因为无穷远处分子势能为零,所以当到达平

衡距离时,分子势能达到最低且为负值,因此图中,”是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平衡的位置,假

设将两个分子从七/2处释放,它们将保持静止,故AB错误;

CD.因为〃小于『2,所以假设将两个分子从,=〃处释放,分子力表现为斥力,两分子将做

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片厂2时它们的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8.B

【详解】A.根据图甲可得波长4=4m,图乙可得周期T=2s,根据波速公式有

几4一,

V=—=—=2m∕s

T2

所以A错误;

B.根据上下坡法则,质点6向上振动,则处于下坡过程,所以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

B正确;

C.f=0.5s时,则质点“振动了!丁,刚好回到平衡位置,具有最大速度,加速度为0,所

以C错误;

D.质点C在/=Is时,振动了;7,处于正的最大位移,加速度最大,速度为0,所以D

错误;

故选B。

19.C

【详解】A.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大的环绕速度,分离前轨道器和返回器一起环绕地球飞行的

速度应该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A错误;

B.分离后,返回器需要减速才能从高轨变成地轨进而返回地球,故B错误;

C.分离后,轨道器需要加速才能变到较高轨道,从而到达日地拉格朗日点。故C正确;

D.在日地拉格朗日点,轨道器与地球同步绕太阳运动,仍然需要向心力的,故此时合外力

不为零。故D错误。

故选C。

20.A

【详解】甲图电流的有效值为4,根据有效值的定义则有

2

RT=I1,RT

答案第8页,共18页

解得

/甲=∕(>

电热器产生的热量

2

Qv=IuRT

乙图电流的有效值为/乙,则有

/_A)

'L忑

电热器产生的热量

2=闱叫

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o

21.C

【详解】AB.设斜面与地面夹角为。,则滑块的加速度为

a=gsinθ

V=at,EL,=I—mv2

2

联立,可知

222

Ek=^mgtsinθ

故AB错误;

C.根据动能定理,有

,I2c∙

mgh=-mv=Ek

故C正确;

D.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2as=v2

则有

2

Lmv=Jx2gsSine=mgssinθ

故D错误。

答案第9页,共18页

故选c。

22.D

【详解】A.由左手定则可知,俯视看线圈中通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选项A错误;

BC.因为线圈在水平位置时磁通量为零,则线圈转动时,穿过铝框的磁通量向左增加,根

据楞次定律可知,俯视看铝框中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选项BC错误;

D.当铝框中产生感应电流时,铝框受到的安培力与运动方向相反,故起到了阻尼作用,则

使用铝框做线圈骨架能够尽快使表针停在某一刻度处,故D正确。

故选D。

23.A

【详解】A.B物块开始自由下落速度逐渐增大,与A物块碰撞瞬间,动量守恒,选取竖直

向下为正方向,则

∕MV0=[m+2m)v

可知A、B碰后瞬间作为整体速度小于碰前B物块速度,随后AB整体向下运动,开始重力

大于弹力,且弹力逐渐增大,所以整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重力等于弹力时,速度

达到最大,之后弹力大于重力,整体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直至速度减为0,所以从物

块B刚与A接触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物块B的动能先减少后增加乂减小,A

正确;

B.物块A和物块B组成的系统只在碰撞瞬间内力远大于外力,动量守恒,之后系统所受合

外力一直变化,系统动量不守恒,B错误;

CD.两物块碰撞瞬间损失机械能,所以物块A和物块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物块A

物块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CD错误。

故选Ao

24.C

【详解】A.根据电容器的决定公式

4πkcl

实验中,只将电容器6板向上平移,则两极板的正对面积S减小,电容减小,由于两极板电

荷量保持不变,根据电容的定义公式

c=2

U

则两极板两端的电势差增大,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所以A错误;

答案第10页,共18页

B.根据电容器的决定公式

C=

实验中,只在极板间插入有机玻璃板,则增大介电常数£,电容增大,由于两极板电荷量保

持不变,根据电容的定义公式

c=2

U

则两极板两端的电势差减小,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小,所以B错误;

C.实验时无意间手指触碰了一下b板,不会影响实验结果,因为6板本来就接地,手指触

碰也是接地,所以不会影响,则C正确;

D.实验中,只增加极板带电量,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但电容保持不变,因为电容与电

容器两极板所带电荷量,及电压无关,所以D错误;

故选C。

25.D

【详解】当粒子从。形盒出来时速度最大,根据

得出

V=幽

m

tn

则最大动能为

可得出最大动能々与金属盒间的电压无关,与加速电场的频率无关,与。形盒内的磁感应

强度、金属盒半径有关,磁感应强度越大,金属盒半径越大,那么动能越大;D对,ABC

错。

故选D。

26.B

【详解】B.由图乙知,当

RP=R+r=10Q

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最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