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版字体字号知识_第1页
排版字体字号知识_第2页
排版字体字号知识_第3页
排版字体字号知识_第4页
排版字体字号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业排版字号、磅数与实际尺寸对照表印刷文字有大、小的不同变化,排版及图象处理软件中汉字字体大小的计量,目前主要采用印刷业专用的号数制和点数制。其尺寸规格以正方形的汉字为准〔对于长或扁的变形字,那么要用字的双向尺寸参数。〕号数制:汉字大小定为七个号数等级——按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由大至小排列。在字号等级之间又增加一些字号,并取名为“小几号字”,如“小4号”、“小5号”等等。号数制的特点是用起来简单、方便,使用时指定字号即可,无需关心字体的实际尺寸;缺点是字体的大小受号的限制,有时不够用,大字无法用号数来表达,号数不能直接表达字体的实际尺寸,字号之间没有统一的倍数关系,折算起来不方便。尽管如此,号数制仍是目前表示字体规格最根本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传统标准铅字的字号大小与一般字处理软件实际输出的文字尺寸会有一些误差,这是由于字的变倍计算处理造成的。〕点数制:是目前国际上最通行的印刷字体的计量方法。这里的“点”不是计算机字形的“点阵”的意思,“点”是国际上计量字体大小的根本单位,从英文“Point”译音而来,一般用小写“p”来表示,俗称“磅”。1磅≈0.35毫米1英寸=72磅专业排版字号、磅数与实际尺寸对照表:字号磅数级数(近似)毫米主要用途72大特号63特号54初号4259标题小初号3650标题一号38标题小一号2434标题二号2128标题小二号1824标题三号22标题、公文正文四号20标题、公文正文小四号1218标题、正文五号15书刊报纸正文小五号913注文、报刊正文六号11角注、版权注文小六号10排角标、注文七号8排角标八号字符、字种、字体、字号的知识字符的知识文字是用来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印刷上用的字符可以分为字种、字体、字号等内容。1、字体在国内的印刷行业,字种主要有汉字、外文字、民族字等几种。汉字包括如宋体、楷体、黑体等等。外文字又可以依字的粗细分为白体和黑体,或依外形分为正体、斜体、花体等等。民族字是指一些少数民族所使用的文字,如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朝鲜文等。宋体:宋体字是印刷行业应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字体,根据字的外形的不同,又分为书宋和报宋。宋体是起源于宋代雕版印刷时通行的一种印刷字体。宋体字的字形方正,笔画横平竖直,横细竖粗,棱角清楚,结构严谨,整齐均匀,有极强的笔画规律性,从而使人在阅读时有一种舒适醒目的感觉。在现代印刷中主要用于书刊或报纸的正文局部。楷体:楷体又称活体,是一种模仿手写习惯的一种字体,笔画挺秀均匀,字形端正,广泛地用于学生课本、通俗读物、批注等。黑体:黑体字又称方体或等线体,是一种字面呈正方形的粗壮字体,字形端庄,笔画横平竖直,笔迹全部一样粗细,结构醒目严密。黑体适用于标题或需要引起注意的醒目按语或批注,因为字体过于粗壮,所以不适用于排印正文局部。仿宋体:仿宋体是一种采用宋体结构、楷书笔画的一种较为清秀挺拔的字体,笔画横竖粗细均匀,常用于排印副标题、诗词短文、批注、引文等,在一些读物中也用来排印正文局部。美术体:美术体是指一些非正常的特殊的印刷用字体,一般是为了美化版面而采用。美术体的笔画和结构一般都进行了一些形象化,常用于书刊封面或版面上的标题局部,应用适当,可以有效地增强印刷品的艺术品味。这类字体的种类非常广泛,如汉鼎、文鼎等字库中的字体。2、字号字号是区分文字的大小的一种衡量标准,国际上通用的是点制,在国内那么是以号制为主,点制为辅。号制是采用互不成倍数的几种活字为标准的,根据加倍或减半的换算关系而自成系统,可以分为四号字系统、五号字系统、六号字系统等。字号的标称数越小,字形越大,如四号字比五号字要大,五号字又要比六号字大等。点制又称为磅制〔P〕,是通过计算字的外形的“点”值为衡量标准。根据印刷行业标准的规定,字号的每一个点值的大小等于,误差不得超过,如五号字换成点制就是等于10.5点,也就是。外文字全部都以点来计算,每点的大小约等于1/72英寸,即等于。字号的大小除了号制和点制外,在传统照排文字时的大小。那么以mm为计算单位,称为“级〔J或K〕”。每一级等于,1mm等于4级。照排文字能排出的大小一般由7级到62级,也有从7级到100级的。在计算机照排系统中,有点制也有号制存在。在印刷排版时,如遇到以号数为标注的字符时,必须将号数的数值换算成级数,才能够掌握字符的正确大小。号数与级数的换算关系是:1J=1K=0.25mm=0.714点〔P〕1点〔P〕==1.4级〔J或K〕3、版面设计与排版规格排版时应该根据印刷版面要求进行版面设计。比方一例书册的印制,制作时需要注意开本的大小,排版的形式〔横排或竖排〕,正文的字体字号,每页的行数及每行的字数,字与字及行与行之间的空隙,页面的栏数及每栏的字数,栏与栏之间的间距,页码及页码的摆放位置,页眉页脚的位置及大小等。在进行文字排版时,还要注意一些禁排规定,如在每段的开头要空上两个字位,在行首不能排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问号、感慨号以及下引号、下括号、下书名号等标点符号,在行末不能排上上引号、上括号、上书名号以及中文中的序号如①②③等,数字中的分数、年份、化学分子式、数字前的正负号、温度标识符以及单音节的外文单词等,都不应该分开排在上下两行。印刷文字的字体与字号规定1)字体

字体,是指字的各种不同的形状,也有人说是笔画姿态。常见根本汉字字体有宋体、仿宋体、楷体和黑体。除这四种根本字体外,字处理软件还提供许多种印刷字体可以供人们选用,如书宋体、报宋体、隶书体、美黑体、广告体、行草体等。2)字号规格

印刷文字有大、小变化,字处理软件中汉字字形大小的计量,目前主要采用印刷业专用的号数制、点数制和级数制。尺寸规格以正方形的汉字为准,对于长或扁的变形字,那么要用字的双向尺寸参数。

⑴号数制。汉字大小定为七个等级,按一、二、三、四、五、六、七排列,在字号等级之间又增加一些字号,并取名为小几号字,如小四号、小五号等。号数越高,字越小。号数制的特点是用起来简单、方便,使用时指定字号即可,无需关心字形的实际尺寸,缺点是字大小受号的限制,有时不够用,大字无法用号数来表达;号数不能直接表达字形的实际尺寸;字号之间没有统一的倍数关系,折算起来不方便。尽管如此,号数制仍是目前表示字形规格最广泛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传统标准铅字的字号大小与一般字处理软件实际输出的文字尺寸往往有一些误差,这是由于字的变倍计算处理造成的。

⑵点数制。是国际上通行的印刷字形的一种计量方法。这里的“点”不是计算机字形的点阵,“点”是传统计量字大小的单位,是从英文Point的译音来的,一般用小写p表示,俗称“磅”。其换算关系为:

1p=≈0.35mm1英寸=72p

在字处理中,点数制与号数制并存使用,互为补充,两者相互之间有对应的折算关系,可以通过查表得到。由于计算机处理汉字时,字大小可以灵活地无级变化,且对于一些大字,号数制有限的号数也无法计量,所以计量单位比拟小的点数制更适合字处理系统对字形的计量。

⑶级数制实际上是手动照排机实行的一种字形计量制式。它是根据这种机器上控制字形大小的镜头的齿轮,每移动一个齿为一级,并规定1级=,1mm=4级。有不少的电子排版系统在字形大小上也支持级数制。我国对于级数制有国家标准,即GB3959-83。

⑷制式换算号数制、点数制与级数制之间的换算关系如表4.1.3所示。

表4.1.3印刷字号、磅数和级数一览表

字号磅数级数(近似)毫米主要用途

七号5.2581.84排角标

小六号7.78102.46排角标、注文

六号7.87112.8角注、版权注文

小五号9133.15注文、报刊正文

五号10.5153.67书刊报纸正文

小四号12184.2标题、正文

四号13.75204.81标题、公文正文

三号15.75225.62标题、公文正文

小二号18246.36标题

二号21287.35标题

小一号24348.5标题

一号27.5389.63标题

小初号365012.6标题

初号425914.7标题

2.字体、字号及行距的选择

1)排版用字的根本原那么

出版物的根本用字根据以下3方面因素选择。

●开本幅面大小——用字大小与出版物幅面成正比。

●排版内容——重要的内容用字大一些。

●篇幅长短——用字大小与篇幅长短成反比。

2)正文的字体与字号

我国目前印刷出版业中正文字体字号的常见用法,如表4.1.4所示。

表4.1.4正文字体字号的常见用法

名称正文字体正文字号

图书书宋(宋体)五号(10.5p)、小五号(9p)

工具书书宋(宋体)小五号(9p)、六号(7.87p)

报纸报宋小五号(9p)、六号(7.87p)

公文仿宋三号(15.75p)、四号(13.75p)

期刊杂志书宋、细等体五号(10.5p)、小五号(9p)、六号(7.87p)

3)标题排版中常用的字号与字体

版面标题字大小选择的主要依据是标题的级别层次、版面开本的大小、文章篇幅长短和出版物的类型及风格四个方面。

⑴图书标题的字体与字号

图书标题字大小主要根据标题级别来选择,常见的大字标题选择范围有

16开版面的大字标题可选用小初号(36p)、一号(27.5p)和二号字(211p);

32开版面的大字标题可选用二号字(21p)和三号字(15.8p);

64开版面的大字标题可选用三号字(15.8p)和四号字(14p)。

图书排版中,标题往往要分级处理,因此标题字一般要根据级别的划分来选择字号大小和字体变化。一级标题选用字号最大,而后依次递减排列,由大到小。

图书标题的字体一般不追求太多变化,多是采用黑体、标题宋体、仿宋体和楷体等根本字体,不同级数用不同字体。

⑵期刊杂志标题的字体与字号

期刊杂志非常重视标题的处理,把标题排版作为版面修饰的主要手段。标题的字体变化更为讲究,用于期刊杂志排版系统一般要配十几到几十种字体,才能满足标题用字的需要。

期刊杂志的标题无分级要求,字形普遍要比图书标题大,字体的选择多样,字形的变化修饰更为丰富。期刊杂志标题的排法要能够表达出版物特色,与文章内容栏目等内容风格相符。

⑶报纸标题的字体与字号

报纸标题的用字非常讲究,标题字大小要根据文章内容、版面位置、篇幅长短进行安排,字体上尽量追求多样化。编排报纸在考察选购字处理系统时,非常注重字体的品种数量,字体要配齐全,否那么不能满足编排报纸的需要。

公文的标题用字主要有两局部,一是文头字,二是正文标题字。文头就是文件的名称,多用较大的标题字,如标宋体、大黑体、隶书、美黑体或者专门的手写体字;正文大标题多采用二号标题宋体或黑体,小标题采用三号黑体或标题宋体。公文用字比拟严谨,字体变化不多,但需要注意的是,公文中的标题字不要用一般宋体,而应当使用标题宋体,如小标宋体,否那么排出的版面不美观,标题不突出,显得“题压不住文”。

4)正文排版中的行距

文字的行与行之间必须留出一定的间隔才方便阅读,这种行与行之间的空白间隔就叫“行距”。版面正文之间的行距应中选择适当。行距过大显得版面稀疏,行距过小那么阅读困难。行距一般是根据正文字号来选定,可以得出如下的经验数据。

公文行距--正文字的23—1

图书行距--正文字的12—23

工具书、辞书行距--正文字的14—12

报纸行距--正文字的14—13

一般排版的行距参数都在此范围之内选择。

3.正文的根本排列形式

1)文字的密排、疏排与紧排

在传统排版中,正文有密排(正常排)和疏排之分。在电子排版中,还增加了一种特殊的排法--紧排。三种排法产生不同的效果。

密排是正常的排法,就是字与字之间无间隔挨着排列。在一些系统中,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参数设定,密排时字间距为零。

疏排就是字与字之间有均匀的间隔。疏排常用于儿童读物、小学课本等特殊排版。在电子排版中,只要指定字间距参数,就可方便地实现文字的疏排。

紧排就是让字与字之间的排列有一点重叠,是电子排版的特殊功能。紧排可能造成字与字之间笔划的相连。一般很少使用这种排法,只用于报刊排版中,正文剩下少量文字排不下时的“挤版”,或者按正常排显得过于稀疏的外文字符的特殊处理。

2)横排与竖排

印刷品排版中有横排和竖排之分,竖排也叫直排。我国历史上的出版物都是采用竖排方式,横排方式那么是后来从外引进的。在字处理中,横排、竖排只是排列方式不同,横排与竖排之间的转换非常方便,往往一个操作或命令就可以实现全部或局部的竖排。就版面而言,竖排与横排之间相当于坐标系顺时针旋转90度,行间距与字间距之间刚好倒个。竖排时,有许多排版规那么和标点符号的使用与横排不同。如文章竖排时标题一般不居中,标点符号应自动换成竖排。横排转竖排的这种转换一般由字处理软件自动进行,无需用户考虑,但对有些功能不全的系统,也要注意检查。一些由国外引进的字处理软件或者排版软件往往不支持竖排,或者排出来的结果常常不符合要求,使用中要注意。竖排中如果有中西文混排,要注意外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的排法。按我国大陆的规定,应当是竖放,即“头朝右、脚朝左”,而在我国的港、台地区,也有横放形式的。

3)字行左齐、居中、右齐与撑满

横排文字都是左边对齐排。文字转到下一行(也叫回行),有换行与换段之分:

换行那么文字回行后靠左边顶头排;换段那么文字回行后左边空两个字排,也叫“缩头排”。西文排版的换段形式比拟多样,有些缩进一个或两个字符排版,也有换段后空一行顶格排的。除此之外,字行的排列还有右齐、居中和撑满的形式。⑴字行居中。字行排在一行的中央位置,叫“居中”。排版中的标题、表格中的数据一般都居中排。在科技公式排版时,居中排也是一条根本原那么。居中有左右居中和上下居中两种形式。

⑵字行右齐。有时文字内容需要靠右边对齐排,叫“右齐”,如目录的页码等内容。

⑶字行撑满。“撑满”排也叫“匀空排”,就是字与字之间均匀拉开距离,字行占满指定的宽度,如4个字占8个字的宽度。数量不相等的两行字,当需要左右对齐排列时,往往就需要撑满排。

4)基线对齐与中线对齐

在电子排版中,大小不同的字排列在一行时,有下线对齐排列(基线对齐)和中线对齐排列两种方法。

⑴基线对齐。“基线”是指一行字横排时下沿的根底线。大多数情况下,文字都是沿基线排列,竖排时,基线在字行的右侧。

⑵中线对齐。排数学公式、化学公式时,各种符号应当采用沿中线对齐排列,整体结构上也应当沿中线排列。

5)通栏与分栏

排版时正文文字的行长与版心的宽度相等,称为“通栏”。

分栏就是将版面分割成二局部(双栏)或多局部(多栏)。分栏的目的是为了方便阅读、丰富版面的变化或节省版面,分栏是报纸、期刊及工具书中常见的文字排列形式。分栏时,栏与栏之间要空几个字,叫“栏空”。栏空处加一分隔线叫“栏线”。

分栏的形式大多为等距分栏(栏与栏之间宽度一致),也有少量不等距分栏。分栏排时,应力求各栏最后“拉平”,防止结束时各栏行数不一致。

经过上述的编排过程后,如没有特殊的要求,就可以保存并打印出赏心悦目的文档了。

字不要用一般宋体,而应当使用标题宋体,如小标宋体,否那么排出的版面不美观,标题不突出,显得“题压不住文”。

4)正文排版中的行距

文字的行与行之间必须留出一定的间隔才方便阅读,这种行与行之间的空白间隔就叫“行距”。版面正文之间的行距应中选择适当。行距过大显得版面稀疏,行距过小那么阅读困难。行距一般是根据正文字号来选定,可以得出如下的经验数据。

公文行距--正文字的23—1

图书行距--正文字的12—23

工具书、辞书行距--正文字的14—12

报纸行距--正文字的14—13

一般排版的行距参数都在此范围之内选择。

3.正文的根本排列形式

1)文字的密排、疏排与紧排

在传统排版中,正文有密排(正常排)和疏排之分。在电子排版中,还增加了一种特殊的排法--紧排。三种排法产生不同的效果。

密排是正常的排法,就是字与字之间无间隔挨着排列。在一些系统中,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参数设定,密排时字间距为零。

疏排就是字与字之间有均匀的间隔。疏排常用于儿童读物、小学课本等特殊排版。在电子排版中,只要指定字间距参数,就可方便地实现文字的疏排。

紧排就是让字与字之间的排列有一点重叠,是电子排版的特殊功能。紧排可能造成字与字之间笔划的相连。一般很少使用这种排法,只用于报刊排版中,正文剩下少量文字排不下时的“挤版”,或者按正常排显得过于稀疏的外文字符的特殊处理。

2)横排与竖排

印刷品排版中有横排和竖排之分,竖排也叫直排。我国历史上的出版物都是采用竖排方式,横排方式那么是后来从外引进的。在字处理中,横排、竖排只是排列方式不同,横排与竖排之间的转换非常方便,往往一个操作或命令就可以实现全部或局部的竖排。就版面而言,竖排与横排之间相当于坐标系顺时针旋转90度,行间距与字间距之间刚好倒个。

竖排时,有许多排版规那么和标点符号的使用与横排不同。如文章竖排时标题一般不居中,标点符号应自动换成竖排。横排转竖排的这种转换一般由字处理软件自动进行,无需用户考虑,但对有些功能不全的系统,也要注意检查。一些由国外引进的字处理软件或者排版软件往往不支持竖排,或者排出来的结果常常不符合要求,使用中要注意。竖排中如果有中西文混排,要注意外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的排法。按我国大陆的规定,应当是竖放,即“头朝右、脚朝左”,而在我国的港、台地区,也有横放形式的。

3)字行左齐、居中、右齐与撑满

横排文字都是左边对齐排。文字转到下一行(也叫回行),有换行与换段之分:换行那么文字回行后靠左边顶头排;换段那么文字回行后左边空两个字排,也叫“缩头排”。西文排版的换段形式比拟多样,有些缩进一个或两个字符排版,也有换段后空一行顶格排的。除此之外,字行的排列还有右齐、居中和撑满的形式。

⑴字行居中。字行排在一行的中央位置,叫“居中”。排版中的标题、表格中的数据一般都居中排。在科技公式排版时,居中排也是一条根本原那么。居中有左右居中和上下居中两种形式。

⑵字行右齐。有时文字内容需要靠右边对齐排,叫“右齐”,如目录的页码等内容。

⑶字行撑满。“撑满”排也叫“匀空排”,就是字与字之间均匀拉开距离,字行占满指定的宽度,如4个字占8个字的宽度。数量不相等的两行字,当需要左右对齐排列时,往往就需要撑满排。

4)基线对齐与中线对齐

在电子排版中,大小不同的字排列在一行时,有下线对齐排列(基线对齐)和中线对齐排列两种方法。

⑴基线对齐。“基线”是指一行字横排时下沿的根底线。大多数情况下,文字都是沿基线排列,竖排时,基线在字行的右侧。

⑵中线对齐。排数学公式、化学公式时,各种符号应当采用沿中线对齐排列,整体结构上也应当沿中线排列。

5)通栏与分栏

排版时正文文字的行长与版心的宽度相等,称为“通栏”。

分栏就是将版面分割成二局部(双栏)或多局部(多栏)。分栏的目的是为了方便阅读、丰富版面的变化或节省版面,分栏是报纸、期刊及工具书中常见的文字排列形式。分栏时,栏与栏之间要空几个字,叫“栏空”。栏空处加一分隔线叫“栏线”。

分栏的形式大多为等距分栏(栏与栏之间宽度一致),也有少量不等距分栏。分栏排时,应力求各栏最后“拉平”,防止结束时各栏行数不一致。

经过上述的编排过程后,如没有特殊的要求,就可以保存并打印出赏心悦目的文档了。

字不要用一般宋体,而应当使用标题宋体,如小标宋体,否那么排出的版面不美观,标题不突出,显得“题压不住文”。

4)正文排版中的行距

文字的行与行之间必须留出一定的间隔才方便阅读,这种行与行之间的空白间隔就叫“行距”。版面正文之间的行距应中选择适当。行距过大显得版面稀疏,行距过小那么阅读困难。行距一般是根据正文字号来选定,可以得出如下的经验数据。

公文行距--正文字的23—1

图书行距--正文字的12—23

工具书、辞书行距--正文字的14—12

报纸行距--正文字的14—13

一般排版的行距参数都在此范围之内选择。

3.正文的根本排列形式

1)文字的密排、疏排与紧排

在传统排版中,正文有密排(正常排)和疏排之分。在电子排版中,还增加了一种特殊的排法--紧排。三种排法产生不同的效果。

密排是正常的排法,就是字与字之间无间隔挨着排列。在一些系统中,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参数设定,密排时字间距为零。

疏排就是字与字之间有均匀的间隔。疏排常用于儿童读物、小学课本等特殊排版。在电子排版中,只要指定字间距参数,就可方便地实现文字的疏排。

紧排就是让字与字之间的排列有一点重叠,是电子排版的特殊功能。紧排可能造成字与字之间笔划的相连。一般很少使用这种排法,只用于报刊排版中,正文剩下少量文字排不下时的“挤版”,或者按正常排显得过于稀疏的外文字符的特殊处理。

2)横排与竖排

印刷品排版中有横排和竖排之分,竖排也叫直排。我国历史上的出版物都是采用竖排方式,横排方式那么是后来从外引进的。在字处理中,横排、竖排只是排列方式不同,横排与竖排之间的转换非常方便,往往一个操作或命令就可以实现全部或局部的竖排。就版面而言,竖排与横排之间相当于坐标系顺时针旋转90度,行间距与字间距之间刚好倒个。竖排时,有许多排版规那么和标点符号的使用与横排不同。如文章竖排时标题一般不居中,标点符号应自动换成竖排。横排转竖排的这种转换一般由字处理软件自动进行,无需用户考虑,但对有些功能不全的系统,也要注意检查。一些由国外引进的字处理软件或者排版软件往往不支持竖排,或者排出来的结果常常不符合要求,使用中要注意。竖排中如果有中西文混排,要注意外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的排法。按我国大陆的规定,应当是竖放,即“头朝右、脚朝左”,而在我国的港、台地区,也有横放形式的。

3)字行左齐、居中、右齐与撑满

横排文字都是左边对齐排。文字转到下一行(也叫回行),有换行与换段之分:

换行那么文字回行后靠左边顶头排;换段那么文字回行后左边空两个字排,也叫“缩头排”。西文排版的换段形式比拟多样,有些缩进一个或两个字符排版,也有换段后空一行顶格排的。除此之外,字行的排列还有右齐、居中和撑满的形式。

⑴字行居中。字行排在一行的中央位置,叫“居中”。排版中的标题、表格中的数据一般都居中排。在科技公式排版时,居中排也是一条根本原那么。居中有左右居中和上下居中两种形式。

⑵字行右齐。有时文字内容需要靠右边对齐排,叫“右齐”,如目录的页码等内容。

⑶字行撑满。“撑满”排也叫“匀空排”,就是字与字之间均匀拉开距离,字行占满指定的宽度,如4个字占8个字的宽度。数量不相等的两行字,当需要左右对齐排列时,往往就需要撑满排。

4)基线对齐与中线对齐

在电子排版中,大小不同的字排列在一行时,有下线对齐排列(基线对齐)和中线对齐排列两种方法。

⑴基线对齐。“基线”是指一行字横排时下沿的根底线。大多数情况下,文字都是沿基线排列,竖排时,基线在字行的右侧。

⑵中线对齐。排数学公式、化学公式时,各种符号应当采用沿中线对齐排列,整体结构上也应当沿中线排列。

5)通栏与分栏

排版时正文文字的行长与版心的宽度相等,称为“通栏”。

分栏就是将版面分割成二局部(双栏)或多局部(多栏)。分栏的目的是为了方便阅读、丰富版面的变化或节省版面,分栏是报纸、期刊及工具书中常见的文字排列形式。分栏时,栏与栏之间要空几个字,叫“栏空”。栏空处加一分隔线叫“栏线”。分栏的形式大多为等距分栏(栏与栏之间宽度一致),也有少量不等距分栏。分栏排时,应力求各栏最后“拉平”,防止结束时各栏行数不一致。经过上述的编排过程后,如没有特殊的要求,就可以保存并打印出赏心悦目的文档了。公文格式及字体、字号要求党的机关公文由版头、份号、密级、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印发传达范围、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制版记组成。〔一〕版头全称或标准化简称加“文件”二字或加括号标明文种组成,用套红大字居中印在文件首页上部。〔二〕份号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标注于公文首页左上角。秘密公文应当标明份号。〔三〕密级公文的秘密等级,用三号黑体字标注于份号下方。〔四〕紧急程度“特急”“加急”,用三号黑体字标注于公文首页的右上角;紧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明:“特提”“特急”“加急”“平急”。〔五〕发文字号一般横向居中标注于版头与星线之间偏下。上报公文的发文字号可标注于版头左下方,与“签发人”相对应。发文字号用四号仿宋体字排印。〔六〕签发人上报公文应当在发文字号右侧用三号楷体字标注“签发人”,并在“签发人”后面标注签发人姓名。〔七〕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公文主题和文种组成,位于发文字号下方,用二号宋体字,居中排印。〔八〕主送机关主送机关名称应当用全称或者标准化简称或者同类机关的统称,位于正文上方,用三号仿宋体字顶格排印。〔九〕正文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位于标题或者主送机关下方。文中大小题号要按以下顺序使用:第一级“一、二、三等等”,用三号黑体字。第二级“〔一〕、〔二〕〔三〕等等”用三号仿宋体字。第三级“1。2。3。等”第四级“〔1〕〔2〕〔3〕等”文件使用的字体字号,正文用三号仿宋体字,每页19行,每行25个字。批转〔转发、印发〕的通知,通知正文用三号楷体字,被批转〔转发、印发〕文件用三号仿宋体字。〔十〕附件应当置于正文之后,与主件装订在一起,并在正文之后,发文机关署名之前,注明附件的名称。附件要另起版,标题用二号宋体字,正文用三号仿宋体字。〔十一〕发文机关署名应当有全称或者标准性简称,位于正文的右下方,最后一字与正文空四个字距离。〔十二〕成文日期决议、决定、条例、规定等不标明主送机关的公文,成文日期加括号标注于标题下方居中位置。打印文件的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如与正文不在同一页时,应在空页左上角标注“〔此页无正文〕”,日期第一字向右缩进两个字的距离。〔十三〕印章除会议纪要和印制的有特定版头的普发性公文外,应当加盖印章。用印位置在成文日期的上侧。〔十四〕印发传达范围用三号仿宋体字加括号空两格标注于成文日期左下方。〔十五〕主题词“主题词”三字用三号黑体字,词组用三号书宋〔宋体字〕加黑,词组间空一个字。〔十六〕抄送机关标注于印制版记上方,主题词下方,用四号仿宋体字。〔十七〕印制版记由公文印发机关名称、印发日期和份数组成,位于公文末页下端印发机关名称和印发日期用四号仿宋体字置于文件末页下端两条间隔线中间,印刷份数用五号仿宋体字加括号置于间隔线右下方。科技论文编排与排版要求〔字体,字号等〕标题〔居中,小二黑体〕作者姓名〔小四号宋体〕作者单位,城市〔〕〔五号仿宋〕E-mail:〔小五,TimesNewRoman〕摘要:该文给出了一种………〔五号,楷体〕页边距:左右各,上下各;页眉:;页脚:。1引言〔四号,宋体,加粗〕正文〔五号宋体,段首空两汉字字符,1.25倍行距〕页边距:左右各,上下各;页眉:;页脚:。1.1一级子标题〔小四号,宋体,加粗〕二级子标题〔五号,宋体,加粗〕图表的标注:图片的标注在图片下方;表格的标注在表格上方。居中,汉字用宋体,数字英文用TimesNewRoman,罗马字用Symbol。字号:小五。文献出处标注:位置:上标;字体:TimesNewRoman,字号:五号。例如:…………产量居全国之首[1]。参考文献〔五号,黑体〕常用汉字字体字号的介绍及选用原那么■宋体

也称书宋。笔画横平竖直,粗细适中,疏密布局合理,使人看起来清晰爽目,久读不易疲劳且阅读速度快,一般书刊的正文都用宋体。

宋体的另一优点是印刷适性好。一般书刊正文都用5号字,由于宋体的笔画粗细适中,印出的笔道完整清晰。假设用5号仿宋,因笔画太细,易使字残缺不全。假设用楷体,又因笔画较粗,对多笔画字易糊。

■楷体

笔画接近于手写体,直接由古代书法开展而来,字体端正、匀称。一般用于:

·小学课本及幼教读物。选用4号楷体便于孩子们模仿与模写;

·中、小号标题,作者的署名等,以示与正文字体相异而突出。但用楷体作标题时,至少要比正文大一个字号,否那么标题字会显得比正文还小。

·报刊中的短文正文。

■仿宋

由古代的仿宋刻本开展而来,是古代的印刷体。笔画粗细一致,起落锋芒突出。阅读效果不如宋体,因此一般书刊正文不用仿宋体,它一般用在:

·作中小号标题;

·报刊中的短文正文;

·小4号、4号、3号字的文件;

·古典、文献和仿古版面。

■黑体

又称等线体、粗体、平体、方头体。字体方正饱满,横竖笔画粗细相同,平直粗黑,是受西文等线黑体的影响而设计的,一般用于:

·各级大小标题字,封面字;

·正文中要突出的局部。

■小标宋

笔画横细竖粗,刚毅有力,笔锋突出。科印排版系统中没有此种字体,是华光排版系统中的一大特色,是理想的排大、小标题、封面字的字体。

■报宋

字形方正,笔画比宋体细,比仿宋粗。也是华光排版系统的一大特色。故名思意,用于排报纸版心字,用小五号或六号报宋,印出笔道清晰,多笔画字不会糊,也可作中、小标题字。对于正文以外内容的字号选用原那么,请查有关的排版系统资料。排版时常用汉字字体字号的介绍及选用原那么默认分类1)字体字体,是指字的各种不同的形状,也有人说是笔画姿态。常见根本汉字字体有宋体、仿宋体、楷体和黑体。除这四种根本字体外,字处理软件还提供许多种印刷字体可以供人们选用,如书宋体、报宋体、隶书体、美黑体、广告体、行草体等。■宋体也称书宋。笔画横平竖直,粗细适中,疏密布局合理,使人看起来清晰爽目,久读不易疲劳且阅读速度快,一般书刊的正文都用宋体。宋体的另一优点是印刷适性好。一般书刊正文都用5号字,由于宋体的笔画粗细适中,印出的笔道完整清晰。假设用5号仿宋,因笔画太细,易使字残缺不全。假设用楷体,又因笔画较粗,对多笔画字易糊。■仿宋由古代的仿宋刻本开展而来,是古代的印刷体。笔画粗细一致,起落锋芒突出。阅读效果不如宋体,因此一般书刊正文不用仿宋体,它一般用在:·作中小号标题;·报刊中的短文正文;·小4号、4号、3号字的文件;·古典、文献和仿古版面。■长仿宋:仿宋字体拉长,能节约横向空间。■楷体笔画接近于手写体,直接由古代书法开展而来,字体端正、匀称。一般用于:·小学课本及幼教读物。选用4号楷体便于孩子们模仿与模写;·中、小号标题,作者的署名等,以示与正文字体相异而突出。但用楷体作标题时,至少要比正文大一个字号,否那么标题字会显得比正文还小。·报刊中的短文正文。■黑体又称等线体、粗体、平体、方头体。字体方正饱满,横竖笔画粗细相同,平直粗黑,是受西文等线黑体的影响而设计的,一般用于:·各级大小标题字,封面字;·正文中要突出的局部。■魏碑:最露锋芒,也可用于标题。■隶书:字体扁,较适合做文章标题。2)字号规格印刷文字有大、小变化,字处理软件中汉字字形大小的计量,目前主要采用印刷业专用的号数制、点数制和级数制。尺寸规格以正方形的汉字为准,对于长或扁的变形字,那么要用字的双向尺寸参数。⑴号数制。汉字大小定为七个等级,按一、二、三、四、五、六、七排列,在字号等级之间又增加一些字号,并取名为小几号字,如小四号、小五号等。号数越高,字越小。⑵点数制。是国际上通行的印刷字形的一种计量方法。这里的“点”不是计算机字形的点阵,“点”是传统计量字大小的单位,是从英文Point的译音来的,一般用小写p表示,俗称“磅”。其换算关系为:1p=≈1英寸=72p⑶级数制实际上是手动照排机实行的一种字形计量制式。它是根据这种机器上控制字形大小的镜头的齿轮,每移动一个齿为一级,并规定1级=,1mm=4级。有不少的电子排版系统在字形大小上也支持级数制。我国对于级数制有国家标准,即GB3959-83。⑷制式换算号数制、点数制与级数制之间的换算关系如表所示。表印刷字号、磅数和级数一览表字号磅数级数(近似)毫米主要用途七号8排角标小六号10排角标、注文六号11角注、版权注文小五号913注文、报刊正文五号15书刊报纸正文小四号1218标题、正文四号20标题、公文正文三号22标题、公文正文小二号1824标题二号2128标题小一号2434标题一号38标题小初号3650标题初号4259标题2.字体、字号及行距的选择1)排版用字的根本原那么●开本幅面大小——用字大小与出版物幅面成正比。●排版内容——重要的内容用字大一些。●篇幅长短——用字大小与篇幅长短成反比。2)正文的字体与字号我国目前印刷出版业中正文字体字号的常见用法,如表所示。表正文字体字号的常见用法名称正文字体正文字号图书书宋(宋体)五号(10.5p)、小五号(9p)工具书书宋(宋体)小五号(9p)、六号(7.87p)报纸报宋小五号(9p)、六号(7.87p)公文仿宋三号(15.75p)、四号(13.75p)期刊杂志书宋、细等体五号(10.5p)、小五号(9p)、六号(7.87p)3)标题排版中常用的字号与字体版面标题字大小选择的主要依据是标题的级别层次、版面开本的大小、文章篇幅长短和出版物的类型及风格四个方面。⑴图书标题的字体与字号图书标题字大小主要根据标题级别来选择,常见的大字标题选择范围有16开版面的大字标题可选用小初号(36p)、一号(27.5p)和二号字(211p);32开版面的大字标题可选用二号字(21p)和三号字(15.8p);64开版面的大字标题可选用三号字(15.8p)和四号字(14p)。图书排版中,标题往往要分级处理,因此标题字一般要根据级别的划分来选择字号大小和字体变化。一级标题选用字号最大,而后依次递减排列,由大到小。图书标题的字体一般不追求太多变化,多是采用黑体、标题宋体、仿宋体和楷体等根本字体,不同级数用不同字体。⑵期刊杂志标题的字体与字号期刊杂志非常重视标题的处理,把标题排版作为版面修饰的主要手段。标题的字体变化更为讲究,用于期刊杂志排版系统一般要配十几到几十种字体,才能满足标题用字的需要。期刊杂志的标题无分级要求,字形普遍要比图书标题大,字体的选择多样,字形的变化修饰更为丰富。期刊杂志标题的排法要能够表达出版物特色,与文章内容、栏目等内容风格相符。⑶报纸标题的字体与字号报纸标题的用字非常讲究,标题字大小要根据文章内容、版面位置、篇幅长短进行安排,字体上尽量追求多样化。编排报纸在考察选购字处理系统时,非常注重字体的品种数量,字体要配齐全,否那么不能满足编排报纸的需要。公文的标题用字主要有两局部,一是文头字,二是正文标题字。文头就是文件的名称,多用较大的标题字,如标宋体、大黑体、隶书、美黑体或者专门的手写体字;正文大标题多采用二号标题宋体或黑体,小标题采用三号黑体或标题宋体。公文用字比拟严谨,字体变化不多,但需要注意的是,公文中的标题字不要用一般宋体,而应当使用标题宋体,如小标宋体,否那么排出的版面不美观,标题不突出,显得“题压不住文”。4)正文排版中的行距文字的行与行之间必须留出一定的间隔才方便阅读,这种行与行之间的空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