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高中历史复习资料(专业课+教育学)_第1页
教师招聘高中历史复习资料(专业课+教育学)_第2页
教师招聘高中历史复习资料(专业课+教育学)_第3页
教师招聘高中历史复习资料(专业课+教育学)_第4页
教师招聘高中历史复习资料(专业课+教育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浙江省2013年教师招聘考试历史〔高中、初中〕课程代码:105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考前须知: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在中国古代,公共权力蜕变为个人及家族权力的最早表现是A.禅让制确实立B.内外服制的出现C.王位世袭制确实立D.分封制度的出现2.提出判断言谈是非标准之“三表法”的思想家是A.孟子B.庄子C.墨子D.荀子3.西汉初,贾谊曾主张“欲天下之治安,莫假设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那么易使以义,国小那么亡邪心”。这一主张后来开展为A.刺史制度B.推恩令C.分封制度D.削藩策4.邸店、柜坊和飞钱等为商业效劳的辅助性组织及业务开始兴起于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5.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的是A.昆曲B.南戏C.京剧D.北曲6.李鸿章在给别人的信中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这说明李鸿章A.认识到了当时中国贫弱的根源B.发现了洋务运动的弊端C.认为有必要转变办洋务的重心D.找到了工业生产的规律7.晚清有御史上奏称:“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假设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匪闻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这个奏折针对的是A.太平军B.洋务派C.维新派D.义和团8.“一人称帝,天下骚然,志士仁人汗喘相告,而吾同志愈益奋大励,冒死以进。滇黔独立,文意豁然。”直接发动“滇黔独立”的是A.袁世凯B.张勋C.宋教仁D.蔡锷9.张学良在口述当年皇姑屯事件发生时,他正在看梅兰芳的演出。后经查实,看梅兰芳演出那天日本正攻占沈阳。这说明“口述历史”A.具有很大随意性,是不可信的B.只有通过录音等技术记录后,才是可信的C.史料价值不容置疑,绝对可信D.受当事人个人因素的影响,不一定都正确10.“公社食堂万岁”这一宣传口号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以下各项中,与这一口号反映同一历史现象的是A.“阶级斗争,一抓就灵”B.“共产主义就是吃大锅饭”C.“以钢为纲,全面跃进”D.“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11.英文单词“paper”是从“papyrus”〔纸草〕演变而来。纸草曾被历史上某早期文明地区的居民制作成为书写材料,该地区位于A.两河流域B.尼罗河流域C.黄河流域D.印度河流域12.“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在这里,英国诗人雪莱强调的是A.英国人是古希腊人的后裔B.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间的联系C.英国传统文化缺乏原创性D.古希腊文明对欧洲文明影响深远13.18世纪末,法国当局把一部丛书和参与编撰的学者称之为“魔鬼的新巴比伦塔”和“异教徒以及神和国王与教会敌人的大集合”。这些学者中应该包括A.狄德罗B.卢梭C.伏尔泰D.孟德斯鸠14.据汪之成的《上海俄侨史》统计:从1904年到1917年,上海公共租界的俄侨人数大体稳定在360人左右。自1918年起,大批俄国人蜂拥抵沪,至1930年,上海俄侨总数已近2万人。促成俄国人大量流入上海的主要原因是A.上海有俄国租界B.支持中国国民革命C.受到法西斯威胁D.俄国内局势不稳定15.右图为麦道飞机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给地示意图,它主要说明了A.市场经济是全球化的体制前提B.科技革命是全球化的物质根底C.国际金融是全球化的有效保障D.跨国公司是全球化的推动力量16.“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剧烈。然而正是他最深切地相信,美国这座建筑物从整个来说是相当美好的”。材料评价的“他”是A.乔治·华盛顿B.亚伯拉罕·林肯C.富兰克林·罗斯福D.贝拉克·奥巴马17.历史教学中的图文示意法A.能辅助任何知识类型的学习B.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抵牾C.不利于表达概念的逻辑关系D.只能呈现具体的历史信息18.材料的分析与解读是A.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独有方法B.历史课程教学精髓的重要表达C.历史课堂生动性的必然要求D.任何历史知识教学的必要条件19.以下属于情感目标表述的是A.形成正确的历史时间和空间概念B.感知人类文明史中的实践与创造C.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D.树立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20.要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长期、稳定的综合考察较为全面的评价,可使用A.学习档案B.历史习作C.历史考试D.历史调查非选择题局部考前须知: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共30分〕21.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

晋永嘉大乱,幽、冀、青、并、兖州及徐州之淮北流民,相率过淮,亦有过江在晋陵郡界者。--《宋书·州郡志》材料二

晋自中原丧乱,元帝寓居江左,百姓之自拔南奔者,并谓之侨人。皆取旧壤之名,侨立郡县,往往散居,无有土著。……其无贯之人,不乐州县编户者,谓之浮浪人,乐输亦无定数,任量,准所输,终优于正课焉。都下人多为诸王公贵人左右、佃客、典计、衣食客之类,皆无课役。--《隋书·食货志》问题:〔14分〕〔1〕材料二说明北方流民南来后,有哪些出路?〔4分〕〔2〕材料一、材料二说明,北方流民涌向南方有哪些原因?〔4分〕〔3〕简述南北朝时期流民大批南迁的社会影响。〔6分〕22.下面是某初中历史教科书一段有关工业革命的表达。18世纪中期,英国商品越来越多地销往海外,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为了提高产量,人们想方设法改良生产技术。在棉纺部门,人们先是创造了一种叫飞梭的织布工具,大大改良了织布速度,也刺激了对棉纱的需求。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创造了一种称为“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创造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创造,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后来,其他如冶金、采矿等生产部门也纷纷创造、制造机器,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开展。人们把生产领域这种革命性的变化称为“工业革命”。问题:〔16分〕〔1〕请根据上述内容设计一个图示。〔7分〕〔2〕请根据上述内容设计一份三维目标。〔9分〕三、论述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3-25小题12分,第26小题14分,共50分)23.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作用。24.简述蒸汽机的运用对社会开展的重要影响。25.历史课堂教学中怎样突出教学重点?26.在历史教学中,讲解法有何主要作用?其适用范围如何?试举例说明。绝密★启用前

秘密★启用后浙江省2013年教师招聘考试历史〔高中、初中〕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课程代码:10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共30分〕21.〔1〕投奔京都的王公贵人〔多为北来世族〕。〔2分〕散居于侨人郡县中,未编户籍。〔2分〕〔2〕北方战乱频仍;〔2分〕南方赋役较轻。〔2分〕〔3〕促进了江南的经济社会开展;促进了南北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6分〕22.〔1〕评分说明:图示要包含时间〔18世纪中期〕、〔1分〕生产部门〔纺织、冶金、采矿〕的机器创造〔2分〕与制造及“工业革命”〔2分〕等内容及其相互关系。〔2分〕〔2〕评分说明:目标撰写以动宾结构呈现,设计合理、明确、可观察和测量。例如:知识与技能--了解工业革命兴起于18世纪60年代,知道其主要标志是机器的创造与制造。〔3分〕过程与方法--用表格或图示呈现工业革命发生的过程。〔3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18世纪中期生产领域中的革命性变化对人类文明的巨大影响。〔3分〕三、论述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3-25小题12分,第26小题14分,共50分〕23.〔1〕孝文帝改革前期,在冯太后主持下,用新制度取代不适应统治需要的旧制度。具体内容有: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推行新的租调制。〔4分〕这些改革措施彼此影响,互相作用,有力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开展,稳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根底。〔2分〕〔2〕孝文帝亲政后,为继续推进改革,孝文帝首先确定迁都洛阳,这有利于摆脱保守势力的影响,有利于经济的开展以及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2分〕〔3〕迁都洛阳后,孝文帝改革的重点是改变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包括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等。〔2分〕通过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促进了西北地区各民族与中原民族的大融合,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开展起了重要的作用。〔2分〕24.推动了机器的创造和使用,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开展;〔3分〕促进了手工工场向工厂的转变;〔3分〕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开展;〔3分〕标志着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3分〕〔评分说明: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此题总分不超过12分〕25.对教学重点进行深入的阐释;〔3分〕围绕教学重点补充相关的材料;〔3分〕围绕教学重点设问,引导学生思考;〔3分〕围绕教学重点组织课堂活动,促使学生进行探讨。〔3分〕〔评分说明: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此题总分不超过12分〕26.作用:有利于学生深刻认识历史,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3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分〕可以起到示范的作用,引导学生探究历史。〔3分〕讲解法适用于相对较为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3分〕能举一个适当的教学案例加以说明。〔2分〕〔评分说明: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此题总分不超过14分〕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师招聘试题>>历史教师招聘试题>>内容2012年初中历史师招聘考试高度仿真试题卷及参考答案一时间:2012-05-2916:26:30点击:3158【大中小】(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专业根底知识局部

一、选择题(每题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1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1分,共20分)

1.《管子•任法》说:“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其“法治”思想的实质是()

A.法律表达人民意志保护人民利益

B.用法律约束每个人的行动

C.法律是君主专制主义统治的工具

D.表达中国古代的民主思想

2.以下古代重大医药学成果中,在两汉时期取得的是()

①《黄帝内经》编定②《神农本草经》写成

③《伤寒杂病论》问世④“麻沸散”创造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3.梁武帝时“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这那么材料说明的中心问题是()

A.寺院占有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B.隋唐时期寺院经济兴盛

C.南北朝统治者都尊崇佛教

D.北周因采取灭佛政策而兴盛

4.假设你是唐太宗时期中书省的长官,为挫败突厥族对内地的侵扰,起草了一份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

应做的是()

A.交给门下省审议

B.交给唐太宗裁定

C.交给枢密院出兵

D.交给尚书省直机关执行

5.忽必烈即汗位后,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一再煽动他“奋扬乾坤,应天革命”。“革命”的含义是()

A.军民异籍,胡汉分治B.全其部落,顺其土俗

C.设官分职,立政安民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6.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负面影响日益显著,这是因为明朝以来的科举考试()

A.逐渐以儒家经书为主要考试内容B.对士人的思想控制作用日益突出

C.受特务政治和宦官专权的严重影响D.逐渐为大地主和官僚所垄断

7.1839年《澳门新闻报》报道说:“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的政事,又不寻问考求,至今仍不知西洋。只有林总督与其他官员相反。”其“林总督行事”应是指()

A.虎门销烟B.抗击英国侵略者

C.编译《四国志》D.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8.面对19世纪末中国的危机如何自救,中国人对这一艰深时代课题的答复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穷那么变,变那么通,通那么久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9.中国近代前期的近代化进程与欧美国家的近代化相比,主要特点有()

①受封建保守势力和资本主义列强双重阻碍

②中国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领导,资产阶级始终没有掌握到领导权

③中国近代化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

④中国工业近代化过程中,地区分布不平衡,部门结构不合理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③④

10.新文化运动中“民主、科学”潮流出现,其思想背景是()

A.“经世致用”B.中体西用

C.启蒙思想D.马克思主义

11.“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地、有方案地尽可能在广阔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工人阶级应时刻领导并参加总暴动”。在中共历史上作出上述决定的会议是()

A.1927年八七会议B.1935年的遵义会议

C.1935年瓦窑堡会议D.1937年的洛川会议

1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以下历史现象中,表达党勇于纠正错误的有()

①八七会议②遵义会议

③延安整风运动④“减租减息”政策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③④D.①②

13.蒋介石敢于发动内战的主要原因是()

A.中共尚未做好准备B.国共关系完全破裂

C.美国的支持D.人民力量弱小

14.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A.是为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是为了稳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C.是为了开展生产力而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D.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开展

15.曾宪梓在纪念邓小平逝世10周年时说:“邓小平以超然的智慧、胆识和人格,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设想。”这一伟大设想()

A.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继承B.最初是为了解决澳门问题

C.首先成功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D.适合于解决中国与邻国的边界问题

16.新航路开辟后,首先沦为殖民地的亚洲国家是()

A.菲律宾B.印度

C.中国D.印度尼西亚

17.拿破仑帝国在欧洲盛极一时,这种强盛只是外表上的,主要是因为()

A.占领地区太多难以控制B.欧洲封建势力的反扑

C.波旁王朝伺机复辟D.被占领地区的民族政策

18.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在围绕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展开剧烈的斗争,矛盾复杂,当时欧洲大陆的主要矛盾是()

A.英德矛盾B.俄德矛盾

C.法德矛盾D.意德矛盾

19.著名历史学家黄年安说:“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一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这两位改革家分别是()

A.丘吉尔和斯大林B.罗斯福和斯大林

C.罗斯福和邓小平D.戴高乐和杜鲁门

20.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电子计算机和激光器都首先在苏联产生

B.美、日、法、德、英、中联合公布在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

C.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D.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21题15分,22题13分,23题12分,共40分)

21.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表现之一。

请答复:

(1)我们今天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哪些思想观点在建立和谐社会方面有一些合理成分和值得借鉴的地方?试结合有关历史知识说明。(5分)

(2)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曾出现过一些社会相对安定、政治比拟清明的历史时期,可以说,这就是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试举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一例,并简述出现这一相对和谐局面的主要原因。(6分)

(3)中国古代统治者追求的“盛世”局面和我们今天建设的“和谐社会”有何本质的区别?(4分)22.1848-1844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的五处通商口岸相继开放。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原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东南沿海许多以纺织为业的乡村,也受到很大冲击,已无棉可纺,无布可织。尽管这种现象只出现在局部地区,它却是中国传统经济开始解体的征兆。

——摘自人教社《中学历史教材》

请答复:

(1)材料中“中国传统经济”主要指的是什么?结合中国古代史说说它的根本特点。(5分)

(2)简析导致近代“中国传统经济”开始解体的主要原因。(4分)

(3)简述“中国传统经济”的表现。应该如何评价这种解体?(4分)

23.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20世纪三四十年代,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世界局势日趋紧张,酿成了两次世界大战。

据此答复以下问题:

(1)两次世界大战在性质上有何不同?(4分)

(2)指出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三对根本矛盾。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矛盾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比有何不同?(4分)

(3)两次世界大战分别对中国和欧洲的国际地位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局部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成就动机

2.动作技能

3.强化

4.态度

5.迁移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学生的人身平安受法律保护,作为教师,你认为在预防和处理学生被性骚扰或性分割事件时,应注意些什么?

2.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简述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4.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差异进行教学?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

1.你怎样理解范例教学法?

【参考答案】

专业根底知识局部

一、选择题

1.C【解析】材料的大体含义是:有制定法律的人,有维护法律的人,有受法律约束的人。而制定法律的人是君主,维护法律的人是臣子,受法律约束的人是百姓。由此可见,这种“法治”思想实质是为君主专制效劳的,选C。

2.A【解析】战国问世、西汉编写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东汉末年的华佗创造了“麻沸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

3.A【解析】从材料中的“都下佛寺五百余所,僧尼十万,资产丰沃”等信息可得出梁武帝时大力崇佛,导致寺院经济过度开展,寺院占有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B项隋唐时期与题中“梁武帝时”不符,C项的说法过于绝对,D项说法与题意正好相反。

4.A【解析】这是在考查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三省的职权为: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有不可行的应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的运行机制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5.C【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A项为西魏时府兵制的管理方法;B项为唐太宗对东突厥降众的开明的民族政策;D项为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手段。

6.B【解析】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但为了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试卷仅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题的文体分为死板的八个局部,称“八股文”,这种文章完全用古人思想,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因此,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负面影响显著。

7.C【解析】材料中“林总督”实指林那么徐,“林总督行事”即“询问考求西洋事务”,据此选择C。

8.C【解析】此题可通过时间进行排序。A针对的是19世纪四五十年代,B为19世纪60年代,D针对的是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只有C符合题意,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以寻求自救。

9.C【解析】此题难度较大的选项是②,中国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的代表洋务派领导的,民族资产阶级始终没有掌握过领导权,②正确,所以选C。

10.C【解析】“经世致用”是新思想萌发的思想背景,“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思想背景,而马克思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思想文化条件是: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影响到中国,而辛亥革命又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应选C。

11.A【解析】依内容分析,作出上述决定的会议是1927年的八七会议。20世纪30年代初,共产国际要求各国共产党抢在德、日两国进攻苏联之前,取得本国革命的胜利,以武装保卫苏联。王明执行共产国际这一战略,采取冒险主义方针,强令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党组织普遍举行罢工、罢课、示威游行,甚至武装暴动。而且在八七会议上,虽然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但同时又滋生了“左”的错误。

12.B【解析】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时机主义错误;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延安整风从思想上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减租减息”政策与题意不符。

13.C【解析】抗战胜利后,中共一方面尽力争取和平,但同时也没放松对战争的准备,可排除A;1946年夏,内战发动时,国共关系尚未完全破裂;国共关系破裂是在1947年春,蒋介石限令中共撤销驻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代表团,封闭重庆出版的《新华日报》,排除B;D说法欠准确,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力量。

14.C【解析】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在1952年土改完成时就已经废除,排除A;1949-1952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系列行动和措施已经使人民政权得到稳固,排除B;1953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目的是开展生产力,C正确;1953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确立,更谈不上完善和开展,排除D。

15.C【解析】“一国两制”设想是关于国家统一问题,并非国家学说,而此设想最初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

但首先成功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应选C。

16.A【解析】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始了早期殖民扩张,16世纪60-70年代,亚洲的菲律宾逐渐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而印度、印度尼西亚到19世纪上半期才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中国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17.D【解析】拿破仑对外战争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精神,同时使欧洲的民族主义兴起。1813年欧洲反法同盟军和法军在德意志的莱比锡进行了一次决战,对被告奴役的各国人民来说,是一次“民族之战”,自此法兰西帝国开始瓦解。

18.C【解析】在一战前欧洲有三对矛盾,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三对矛盾的中心环节是英德矛盾,但是题目中所要求的是“欧洲大陆上”,所以选C。

19.B【解析】罗斯福在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后上台,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使美国和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减轻了经济危机的损失,斯大林在二战后相继帮助东欧一些国家建国,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其他人物都可排除。

20.A【解析】用排除法,电子计算机与激光器分别于1946年和1960年出现于美国。

二、材料分析题

21.【答案要点】(1)儒家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让人民安居乐业。道家主张“无为”,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法家主张“法治”,有助于维护社会安定。

(2)贞观之治。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知人善用、善于纳谏;革新政治,完善制度;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提倡节俭、戒奢从简;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

(3)古代统治者追求“盛世”局面主要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而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那么主要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

22.【答案要点】(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少必要的积累和储藏能力,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

(2)原因: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攫取特权,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大量洋货涌入中国,冲击中国市场。

(3)表现:①使中国城市的手工业者纷纷破产,沦为失业劳动力;使农村家庭手工业难以生存,农民只有放弃织布。这样,“耕”与“织”逐步别离。②农业方面:使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进一步开展,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粮食作物商品率提高,一局部农产品生产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评价:①积极影响:中国小农经济的解体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开展,客观上为中国新的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开展创造了条件,促使中国手工业技术的更新等。②消极影响:使中国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市场。

23.【答案要点】(1)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2)根本矛盾:①一战: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②二战:法西斯与世界人民的矛盾;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3)影响:①对中国的影响:巴黎和会不顾中国是战胜国的事实,将中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转让给日本;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常任理事国。②对欧洲的影响:一战冲击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二战使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局部

三、名词解释

1.成就动机: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会努力去克服困难,尽力达成目标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2.动作技能:也叫操作技能、运动技能,是借助于骨骼、肌肉实现的,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以合理的、完善的方式组织起来的外部操作活动方式。

3.强化:是一种操作,作用在于改变某一反响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4.态度: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响的倾向性。

5.迁移:一般所指的迁移是学习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四、简答题

1.【参考答案】作为教师,在预防和处理学生被性骚扰或性分割事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学生的人身平安受法律保护,教师应有保护学生的人身平安的意识。

(2)对于预防伤害事件的发生,教师应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平安。同时,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权利,并在受到伤害时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3)对于处理学生被性骚扰或性分割事件时,教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并对学生提供各方面的帮助,让学生尽快摆脱事件对自身的伤害。

2.【参考答案】(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响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3.【参考答案】课程随社会的开展而演变。课程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开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开展规律的制约。也就是说,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开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社会时代开展的状态与需要,是形成不同时代学校教育课程总体结构体系重大差异的重要原因。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开展水平。课程的编制应考虑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开展的水平,以保证学校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根底及其可接受性。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和逻辑结构,不仅要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符合学生身心开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要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现实与开展的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开展。除此之外,课程理论也是制约课程的一大因素。建立在不同教育哲学理论根底上的课程论及课程的历史传统,对课程产生重要的结构性影响。

4.【参考答案】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认知差异说明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1)要采用与学生认知风格相一致的教学策略。

(2)应该根据学生认知方式设计教学对策。

五、论述题

1.【参考答案】范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真正根底的本质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范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到达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的方法。它源于本世纪五十年代出现的一种影响颇大的教学理论流派——范例教学,倡导者为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运用此法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独立学习,而不是要学生复述式地掌握知识,要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其他方面,并进一步开展所学的知识,以改变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行动能力。范例教学法中的“范例”有以下三个特点:根本性、根底性和范例性。在教学要求上,范例教学有四个统一:教学与教育相统一;解决问题的学习与系统知识的学习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学习的主体——学生与学习的客体——教材相统一。范例教学分四个步骤:(1)通过范例的、典型的、具体的、单个实例来说明事物的特征。(2)在第一步学习的根底上进行归纳、推断,认识这一类事物的特征。(3)在前面学习的根底上,进一步归纳事物开展的规律性。(4)范例地获得关于世界关系和切身经验的知识,使学生不仅了解客观世界,也认识自己,提高行为的自觉性。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师招聘试题>>历史教师招聘试题>>内容2012年初中历史师招聘考试高度仿真试题卷及参考答案二时间:2012-05-2916:32:09点击:2209【大中小】(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专业根底知识局部

一、选择题(每题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1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1分,共20分)

1.“商鞅虽死,秦法犹存”,“秦妇婴皆言商君之法”。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A.影响深远B.体恤百姓

C.改革彻底D.法令严酷

2.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以下皇帝的哪些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的应用?()

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B.为了加强皇权而取消宰相

C.皇帝重视发生的自然灾害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

3.诗歌“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此诗属于()

A.山水诗B.田园诗

C.骚体诗D.乐府诗

4.对唐太宗处理与东突厥的关系的措施,后人持肯定态度的主要理由是()

A.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安定B.抵御了少数民族劫掠

C.开始了对东突厥的有效管理D.扩大了唐王朝的疆域

5.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豪放和婉约之分,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B.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

C.政治黑暗导致民不聊生D.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

6.明清时期,我国的商品经济有较大开展,这一时期有利于商品经济开展的因素是()

①“一条鞭法”的影响②高产作物的推广种植③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④对于外商来华的限制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有()

①自然经济开始瓦解②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

③外资企业的出现④白银大量外流

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③④

8.戊戌变法在历史上所起到的最主要作用是()

A.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开展

B.有利于知识分子参与政权

C.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主义

D.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9.中国近代史上曾有过这样一那么挖苦慈禧太后的对联:“今日幸颐和,明日幸海子,几忘曾幸古长安,亿兆民膏血轻抛,只顾一人庆有;下联:五旬割云南,六旬割台湾,七旬又割东三省,数千里幅员尽弃,每逢万寿疆无。”联中“七旬又割东三省”是指()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

C.九•一八事变D.日俄战争

10.以下关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历史的认识,正确的选项是()

①先后发生了护国运动、二次革命等革命事件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有了初步开展

③在思想和学术领域一度出现比拟宽松的局面

④国共进行第一次合作推动了中国革命向前开展

A.①②④B.①②③④

C.①③④D.③④

11.以下民主革命时期的“红色旅游”资源中,位于今天湖南省境内的是()

①中共“一大”旧址②文家市决策旧址

③瓦窑堡会议旧址④抗日联军活动旧址

A.①②B.①③

C.②D.④

12.日本右翼势力认为:“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的日本侵华战争)开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以下各项有力反驳了以上言论的是()

①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变成日本的殖民地

②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

③全面侵华战争期间占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④南京大屠杀

A.①②③B.①③

C.③④D.③

13.面对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希望“全国党派,无论在朝在野,均各以和平建国为共同目标”的呼声中,中国共产党()

A.呼吁国民政府进行军事改革B.积极与国民政府进行谈判

C.主动与国民政府建立统一战线D.积极防范国民党发动内战

14.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革命胜利后的总任务有一脉相承的关系,表达在()

A.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规定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C.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要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15.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而他未能亲身感受的情景是()

A.十三大确立了新时期党的根本路线

B.我国已经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C.正式签署中英香港问题联合声明

D.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6.15世纪以后,西欧文艺复兴的成就主要表现在()

A.建筑艺术B.文学创作

C.绘画艺术D.雕刻艺术

17.独立前的海地()

A.曾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后来又受到法国的殖民掠夺

B.先后是西班牙和法国的殖民地,殖民者在这里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C.一直是西班牙的殖民地,1804年才成为独立的国家

D.在1791年爆发了对抗法国殖民统治的起义,其著名将领是伊达尔哥

18.在资本主义国家兴起和强大的过程中,曾经直接推动战争的政策措施是()

①普鲁士“铁血政策”②日本“大陆政策”

③美国“门户开放”政策④德国“施里芬方案”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9.1941年希特勒发动袭击后,苏联只用了8天时间就征集了530万人入伍,仅仅用4个月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根底。这主要说明()

A.苏联对德国的侵略有充分准备

B.苏联人民万众一心抗击侵略

C.斯大林模式具有很高的发动能力和组织效率

D.斯大林模式产生于战争环境中

20.以下各项中,表述错误的选项是()

A.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

B.法拉第证实电磁感应现象,开辟了人类能源的新时代

C.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确实立,有力地打击了上帝创世说

D.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新成就加速了二战的结束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21.近年来有两封写于1946年,又尘封了五十多年的密信公之于众:

其一为《张学良致周恩来》:“别来十年,时为想念,(兄)当有同感。现日寇已经驱出,实(为)最快心之事。尔来兄又奔波国事,再作红娘,愿天相(助),早成佳果,此良所视想(者)也。近日友人惨死,数难闻之,为之一痛,只心吊而已。良一切尚好,勿念,余不尽一。”

其二为《周恩来复张学良》:“为国珍重,善心自养;前途有望,后会有期。”

请答复:

(1)“别来十年”,十年前发生了什么事情?张学良和周恩来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进行过重大的合作?结果如

何?(5分)

(2)张学良在信中所说的“尔来兄又奔波国事,再作红娘”,指的是什么事?此事结果如何?(4分)

(3)周恩来在信中写道“前途有望,后会有期”,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愿望?(3分)

22.材料一18世纪时,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后,运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科学开展奠定了根底。

材料二20世纪爱因斯坦提出时间与物质分布、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新的宇宙观,同时使得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如此结合而产生了天体物理学,为人类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广泛的途径。

——以上材料均摘自《宇宙探险》

请答复: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经典力学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10分)

(2)指出材料二中科学理论有什么新开展?简要分析其开展的主要原因。(2分)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23.试述地理大发现的历史影响。

24.试述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局部

四、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德育方法是()

A.典范示范法B.实际锻炼法

C.陶冶教育法D.指导自我教育法

2.学生在学习弹奏钢琴曲的练习中,当练习到一定阶段时,常会感到自己的进步似乎停止了,这种现象属技能学习中的()

A.高原现象B.倒摄抑制

C.生理极限D.及时反响

3.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

A.阶级性B.生产性

C.等级性D.相对独立性

4.学习原有知识对新学习的影响属于()

A.逆向迁移B.负迁移

C.顺向迁移D.正迁移

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与这句名言有关的教师劳动特点是()

A.复杂性B.间接性

C.示范性D.创造性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教师个体应根据其业绩(如教学技能、工作习惯、领导或学生成绩方面高于平均水平)而获得特别增加的报酬吗?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提高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技术。

2.结合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有效措施。

【答案解析】

专业根底知识局部

一、选择题

1.A【解析】商鞅变法是一场地主阶级的改革,适应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历史潮流。它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开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他本人却受到奴隶主贵族的强烈反对,在支持他的秦孝公死后,他被车裂而死。但他的变法在秦国得以实施下去,影响深远。

2.B【解析】董仲舒儒学的核心即“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即人君受命于天,进行统治。如果人君面对灾异不思悔改,就会出现“伤败”,因此人君必须“强勉行道”,应选B。

3.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我国诗歌的主要流派。题中的诗句是魏晋时著名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之一,而陶渊明是田园诗最有代表性的人物。这种田园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对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容易误选A,但从诗句中描绘的场景来看主要是田园生活。C是战国时屈原创造的,D是盛行于两汉时的诗歌。

4.A【解析】评价民族政策的主要标准是看这一政策是否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唐太宗征服东突厥后,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少数民族自愿归附,从而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安定。B、C、D虽然也是唐太宗民族政策所起的作用,但不是主要理由。

5.D【解析】李清照与辛弃疾词作的风格虽然不同,但都生活在两宋之交,当时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国家分裂,二人作品中的忧患意识正是这时期的代表。

6.A【解析】此题为组合型选择题,用排除法。对于外商来华的限制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一局部,这不利于明清商品经济的开展,排除④。

7.A【解析】要突出“新现象”。②在汉代就已经出现;④在鸦片战争前夕就因为鸦片走私猖獗而出现了,应选A。

8.D【解析】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分析,结合其结果,可以判断在其历史作用中“最主要”的表达在思想方面,即促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派介绍宣传西方民主学说和科学成就,使人民的觉悟迅速提高,加快了历史前进的步伐。

9.D【解析】“六旬割台湾”是1895年,所以“七旬”是指1905年,A发生于1900年,B发生于1894年-1895年,C发生于1931年,应选D。

10.C【解析】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以后北洋军阀统治建立起来,直到1928年东北易帜,北洋军阀统治结束。而中国民族主义工业得到初步开展是在19世纪末,排除②。

11.C【解析】①是在上海;②是在湖南;③是在陕北;④是在东北地区。

12.D【解析】此题为材料式判断选择题,关键注意时间是1937-1945年间,涉及掠夺领土问题。①发生于1932年;②发生在1895年;都不符合时间要求。④开始于1937年12月13日,长达六个星期,时间符合,但领土不符合;只有③符合题意。

13.B【解析】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顺应全国人民要求和平的意愿,进行了积极地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典型事件就是接受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亲率周恩来等人赴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使国民党当局成认了和平建国的根本方针。

14.D【解析】过渡时期总路线简单地说就是“一化(工业化)三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革命胜利后的总任务是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所以选择D。

15.D【解析】此题为逆向型选择题。邓小平逝世于1997年,而中国于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的行使主权。

16.B【解析】文艺复兴的成就很多,但要注意题目中给的时间。15世纪以后,文艺复兴运动在西欧一些国家扩展,表现形式多为文学作品,比方伊拉谟斯的《愚人颂》,拉伯雷的《巨人传》,莎士比亚的一系列作品,都是文学艺术。选B。

17.B【解析】用排除法。海地先是被西班牙占领,后被法国所占,1804年成立海地共和国,其领袖是黑人杜桑•卢维杜尔。

18.B【解析】普鲁士的“铁血政策”推动了德意志统一过程中的三次王朝战争;日本的“大陆政策”推动了日本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德国“施里芬方案”推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美国“门户开放”的政策使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控制中国,并没有导致战争。

19.C【解析】苏德战争年代爆发前,苏联领导人对战争形势估计错误,因而没有作充分的战争准备;而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公布,不是在战争环境中,故A、D可排除。苏联在短短时间内就集中了大量人力,物力应战,虽也说明苏联人民万众一心抗击侵略,但更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高度集中的特点,正是这一点使它具有很强的发动能力和组织能力,选C。

20.A【解析】依教材可知,天文学的革命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二、材料分析题

21.【答案要点】(1)十年前,即1936年,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变”扣押了蒋介石,逼蒋抗日,也就是“西安事变”。事后,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谈判,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也得到和平解决。

(2)周恩来协助毛泽东在重庆同国民党谈判,签署协定,防止再次内战。最后,国民党发动内战。

(3)在解放后相见。

22.【答案要点】(1)背景:①在工业革命推动下,世界经济开展日益加快。②人文精神不断开展。③科学家对自然世界的了解有了新的进展。④启蒙思想家提倡科学和民主,宣扬平等和自由。⑤新型的政治制度在欧美建立。

(2)新开展:科学理论由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原因:经典力学出现危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三、论述题

23.【答案要点】(1)早期殖民扩张:地理大发现拉开了欧洲早期殖民扩张的序幕,欧洲人纷纷到亚、非、拉美等地展开殖民掠夺,葡萄牙东方殖民帝国的建立和西班牙对中南美洲的殖民征服就是典型的例证。

(2)商业革命: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扩大,流通的商品种类增多,新的产品出现在各国市场上,特别是美洲的特产逐渐传播到欧亚大陆。世界贸易中心也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导致了意大利商业城市的衰落和大西洋沿岸新兴城市的崛起。

(3)价格革命:新航路的开辟还引起了“价格革命”,即美洲的白银大量涌入欧洲,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雇佣劳动者和收取固定地租的封建主因此蒙受损失,正在形成中的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那么从中牟取了暴利。

(4)世界联系的加强:地理大发现和随之而来的世界市场的扩大,开阔了人类的视野,增进了彼此的交流。在商业贸易根底上开展起来的世界经济体系,在殖民扩张根底上形成的世界殖民体系,推动了世界历史的横向开展。

24.【答案要点】(1)历史意义: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面对19世纪末年帝国主义要灭亡中国的狂涛恶浪,挺身而出,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奔波呼号,要求维护民族独立,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他们大胆地批判封建专制制度,要求仿效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变革封建专制政治,开展资本主义,是一次推动社会进步的政治变革运动。他们提倡资产阶级新学,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新文化,批判封建主义旧学,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产生了极大影响。所有这些都说明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进步意义的。

(2)经验教训: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是由于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企图在不推翻清朝反动的封建政权、不触动帝国主义的前提下,依靠一个并无实权的皇帝,用“和平”、“合法”的手段,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其结果只能碰得头破血流。戊戌变法的失败还说明,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脱离了广阔人民群众,找不到真正打破旧势力的力量源泉,得不到广阔人民群众的支持,结果只能依靠一局部封建官僚为后援,甚至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梦想,它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软弱性。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局部

四、单项选择题

1.A【解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那么成语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己,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典范法就是以他人的高尚品德、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2.A【解析】学生成绩的进步并非直线式的上升,有时会出现暂时停顿的现象,叫“高原现象”。“高原现象”在学习中是常见的。“高原现象”是学习成绩一时性的停顿现象,它与生理的极限和工作效率的绝对定点是不同的。

3.D【解析】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开展不平衡。

4.C【解析】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负迁移也称干扰,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起阻碍作用。顺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逆向迁移: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迁移。

5.C【解析】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典范,其言行举止对学生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此题中的名言就是阐述教师的典范示范作用。

五、简答题

【参考答案】教师的报酬是教师劳动的价值表现形式之一。教师的劳动属于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因此,教师劳动具有较高的价值。现代社会,教师的价值与教育的价值、知识的价值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的报酬应与个体的劳动联系在一起,业绩高理应获得增加的报酬,这既是对该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同时又是对其他教师的一种鼓励,促使教师不断改良自己的教学,推动教学的开展。

六、论述题

1.【参考答案】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到达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方案、监察、评价、反响、控制和调节的能力称为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1)教师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的事先方案和安排;(2)教师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响;(3)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

控制。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的技术主要有以下三种:(1)角色改变技术。其目的是让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其参加教育科研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自觉地实现角色的改变。(2)教学反响技术。其目的是使教师对自己教学各环节有一个准确而客观的认识。(3)现场指导技术。其目的是帮助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背景,选用最正确的教学策略,以到达最正确的教学效果,使其最终能到达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有效调节和校正。

2.【参考答案】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①鼓励好奇心;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④重视直觉思维能力;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典范。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①发散思维策略;②推测与假设训练;③自我设计训练;④头脑风暴法训练。(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专业根底知识局部

一、选择题(每题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1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1分,共25分)

1.被后人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A.黄帝B.炎帝

C.炎帝和黄帝D.蚩尤

2.秦始皇修建长城的直接目的是()

A.抵御风沙B.便于和匈奴进行交往

C.抵御北方匈奴的进攻D.显示国力的强大

3.秦朝和元朝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分别是()

A.科举制、行省制B.科举制、中央集权制

C.郡县制、行省制D.郡县制、丞相制

4.以下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

A.赤壁之战B.官渡之战

C.三顾茅庐D.七擒孟获

5.以下搭配正确的选项是()

①张仲景——医圣②吴道子——画圣③杜甫——诗圣④王羲之——书圣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古代有一位商人,他经常把货物通过大运河从杭州运到北京去。请你仔细想想,这位商人应该是生活在

以下哪个朝代?()

A.西周B.秦朝

C.汉朝D.隋朝

7.唐太宗在位时,重用敢于直言的名臣是()

A.宋璟B.杜如晦

C.魏征D.房玄龄

8.四大创造之一的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是在()

A.唐初B.唐末

C.北宋D.南宋

9.学习明清历史时,你认为其中哪一项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

A.帝国的彷徨B.中华的荣耀

C.王朝的振兴D.东方的曙光

10.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时提出的口号是()

A.“师夷长技”B.“求富”

C.“自强”D.“实业救国”

11.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它悼念的民族英雄是()

A.郑成功B.邓世昌

C.左宗棠D.林那么徐

1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展的“短暂春天”出现在()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19世纪末20世纪初D.20世纪三四十年代

13.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A.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

B.挺进大别山

C.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三大战役使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开展过程

1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三大改造的完成

15.几百年来,名画《蒙娜丽莎》深深地打动着人们,人们从中体会到了旷世奇才达•芬奇对人文主义精神的不懈追求。这幅作品出现在()

A.文艺复兴时期B.启蒙运动时期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英国大革命时期

16.人类史上,首次宣称“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这一原那么的政治文件是()

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D.《共产党宣言》

17.19世纪,一位伟人这样说:“我真正的荣耀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这位伟人是()

A.克伦威尔B.华盛顿

C.拿破仑D.罗伯斯庇尔

18.最早进行黑奴贸易的是()

A.英国B.法国

C.葡萄牙D.西班牙

19.明治维新是日本社会开展的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

A.推翻了幕府统治B.恢复了天皇的权力

C.改变了社会性质D.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20.两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有“绞肉机”之称的战役是()

A.萨拉托加战役B.凡尔登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D.中途岛战役

21.1919年巴黎和会最终签订的对德和约是()

A.《四国条约》B.《慕尼黑协定》

C.《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D.《凡尔赛和约》

22.“我们唯一应该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罗斯福正是以这种无所畏惧的勇气,采取各种措施,克服了一场给美国社会带来深重灾难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克服危机的“措施”是()

A.领导南北战争B.实施“新政”

C.推行冷战政策D.进行反法西斯战争

23.决定成立联合国的国际会议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

C.雅尔塔会议D.联合国大会

24.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开展。以下事件中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马歇尔方案的实行B.北约组织的成立

C.独联体的成立D.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25.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出现了许多国际组织,其中被称为“经济领域的联合国”的是()

A.世界贸易组织(WTO)B.欧洲联盟(EU)

C.亚太经合组织(APEC)D.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4分,27题15分,28题15分,共44分)

26.历史证明:科技创新是引领历史开展的重要动力,但也会产生消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

(1)上图揭示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历史开展间的关系。请各举一典型史实说明结构图中“自然科学”、“思想解放”、“资本主义制度确实立”、“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具体表现。(5分)

(2)阅读下面材料后答复:

新的钢铁材料、新的内燃机……新的通信手段的使用,带来了铁路、轮船等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平安、便捷;电报、、无线电通信等电讯手段的出现及其大开展,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

材料一王斯德的《世界通史》材料二日本近代的新式学校

①材料一提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哪些成果?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改革对日本日后

的开展产生怎样的影响?(4分)

②两那么材料与结构图之间是什么关系?请以其中一那么材料为例说明这种关系。(2分)

③根据上述学习和探究,你认为今天要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应注意哪些问题?(3分)

27.方案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方案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方案;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方案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南巡讲话”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请同学们一起来探究古今中外的改革。

(1)战国时秦国是由谁进行的改革,有什么影响?(3分)

(2)20世纪70年代我党的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是什么,之后我国实行了什么政策?(3分)

(3)“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句话反映了当时我国农村实行了什么改革?(2分)

(4)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苏俄的新经济政策都强调采取什么经济手段?(2分)

(5)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没有成功,其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6)综合以上材料,谈谈改革对你的启示。(3分)

28.(1)上面年代尺中所列大事(或现象),分别从哪些方面对不同时期中国和欧美的历史情况进行了比拟?(3分)

(2)请你在上面的年代尺上,标注出“20世纪50年代”大致的相应位置,并在其下面自己画出的方框内写出这一时期有利于我国经济开展的任意两件大事。(6分)

(3)请举出我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中,取得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三项科技成就。(6分)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局部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表达我国教学的根本方向和特点的教学原那么是。

A.理论联系实际原那么B.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原那么

C.因材施教原那么D.循序渐进原那么

()2.在课堂上,某教师注重创造自由气氛,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该教师对课堂管理的领导方式主要属于()。

A.参与式B.监督式

C.放羊式D.控制式

()3.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献是。

A.《论语》B.《大学》

C.《学记》D.《世界图解》

()4.在解几何证明题时,学生常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往回走,先确定到达该目标所需要的条件,然后再将到达目标所需要的条件与问题提供的条件进行比照,完成证明过程。这种方法属于问题解决中的。

A.反推法B.算式法

C.简化法D.类比法

()5.以下哪种学习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

A.设置目标B.列提纲

C.寻求同学帮助D.做笔记

四、填空题(在以下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1分,共6分)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是()。

2.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和()。

3.在教师的职业形象中最根本的形象是()。

4.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

5.最早提出对班级教学进行改造的是()。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题7分,第2题8分,共15分)

1.试简要比拟: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300年雅典和斯巴达的教育。

2.简述学生认知差异研究对教学的主要启示。

【答案解析】

专业根底知识局部

一、选择题

1.A【解析】黄帝,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C【解析】匈奴在战国末、秦汉时强盛一时,始终是中原王朝的重大威胁,秦统一六国后,派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收复了黄河以南的灵、胜等州。此后蒙恬负责修筑长城,将原先的赵、秦、燕三国的长城连接在一起,并在要地设置要塞,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逶迤绵延一万余里的长城。选C。

3.C【解析】秦朝建立后将郡县制普遍推行于全国,元朝建立后实行行省制,都对我国日后行政区域划分产生了深远影响。丞相制、科举制不是首创于秦、元,所以最正确选项是C。

4.A【解析】四个选项均是三国时期重大事件,曹操于官渡之战战败袁绍,奠定了其在北方的基业。刘备三顾茅庐获得日后重臣诸葛亮,诸葛亮七擒孟获,平息了西南少数民族的反叛,稳固了蜀国政权。但只有孙刘联军以少胜多的赤壁之战大败曹操,三国鼎立的局面由此拉开,这次战役也是对后汉三国历史影响最大的战役。

5.D【解析】略。

6.D【解析】隋朝隋炀帝开辟京杭大运河,使我国南北方经济交流进一步加强。

7.C【解析】魏征是唐太宗时期著名的谏官,他性格耿直,敢于直言进谏,常常惹得太宗大怒,但也因此获得了太宗的赏识与尊重。

8.B【解析】从目前的史料来看,最早使用火药武器是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在唐末火药就已经应用于军事了,北宋时广泛应用于军事。

9.A【解析】明清时期我国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因为当时世界上处于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我国依然是小农经济占主导的封建社会,开始逐渐落后,走向了一个变与不变、封建还是资本的彷徨。因此答案为A。

10.C【解析】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开展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自强”,主要开展军事工业。后期的口号是“求富”,主要开展民用工业。选C。

11.B【解析】1895年,甲午海战中致远号管带邓世昌英勇殉国,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12.B【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展出现“短暂春天”,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国家忙于战乱,无暇顾及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13.B【解析】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14.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建立了新民主主义政府,不是社会主义性质,1956年底,国家根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5.A【解析】题干说《蒙娜丽莎》表达了达•芬奇对人文主义精神的不懈追求,人文主义精神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所以选A。

16.B【解析】英国大革命公布的《权利法案》核心在于限制王权,美国的《独立宣言》强调独立,《共产党宣言》主旨在于阶级斗争,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宣言》主要强调打破法国的第三等级的不平等状况,强调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所以选B。

17.C【解析】拿破仑战败于滑铁卢之战,而且拿破仑在他辉煌时公布《民法典》,为资本主义立法作出标准,影响深远。通过这两点证明说这句话的是拿破仑。

18.C【解析】葡萄牙是最早进行海外殖民的国家,也是最早进行黑奴贸易的国家,其他国家追随着葡萄牙的足迹扩大了贩奴贸易。

19.C【解析】明治维新是日本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改革后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明治维新改变了社会性质,是日本社会开展的转折点。

20.B【解析】凡尔登战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伤亡近100万人。由于伤亡沉重,凡尔登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因此答案为B。

21.D【解析】《四国条约》是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慕尼黑协定》是1938年英、法、德、意四国在德国慕尼黑签订的关于肢解捷克斯洛伐克的协定。《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通称《三国轴心协定》是二战前签订的法西斯同盟。《凡尔赛和约》是1919年巴黎和会最终签订的对德和约。

22.B【解析】通过题干可知危机是指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推行新政,实行一系列措施,使美国经济重新繁荣起来。

23.C【解析】雅尔塔会议中明确成立联合国。

24.D【解析】马歇尔方案的实行、北约组织的成立都是冷战时期美国推行的冷战政策,与全球化背道而驰。独联体是苏联解体后,前苏联加盟国组成的松散的政治集团,与全球化没有直接关系。世界贸易组织是为了顺应全球化趋势而成立的协调世界经济开展的国际组织,符合题干要求。选D。

25.A【解析】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各国为了协调地区经济开展,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它是独立于联合国的世界性组织,所以被称为“经济领域的联合国。”

二、材料解析题

26.【答案要点】(1)①自然科学:建立牛顿力学体系。②思想解放:文艺复兴或启蒙运动。③资本主义制度确实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或美国独立战争后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④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发表《共产党宣言》或成立巴黎公社。

(2)①第一次工业革命:铁路、轮船、钢铁材料等。时期:明治维新时期或1868年以后,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人民素质;有利于日本开展。

②解释或说明关系。如材料一是科技与经济新开展的具体表现,或材料二是殖民扩张的影响。

③a.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气氛,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解放思想、实行改革开放等。b.防止科技创新带来的消极影响,如防止侵略扩张、防止国际战争、防止国内动乱等。

27.【答案要点】(1)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根底。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政策。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市场或市场经济。

(5)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

(6)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开展的水平;②遵循客观规律;③符合本国国情;④改革是一把双刃剑;成功的改革会促进社会的开展,失败的改革那么会阻碍社会的进步。

28.【答案要点】(1)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对外政策。

(2)位置标注略。大事件如:土地改革的完成、抗美援朝的胜利、第一个五年方案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改造、党的八大召开。

(3)核技术领域: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

航天领域: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

生物技术领域:籼型杂交水稻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局部

三、单项选择题

1.B【解析】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那么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现代先进科学的根底知识和根底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奠定根底。

2.A【解析】略。

3.C【解析】《学记》成书于战国晚期,是我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教育学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