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校联考作文“古代名句类的启发思考”导写+范文4篇_第1页
五校联考作文“古代名句类的启发思考”导写+范文4篇_第2页
五校联考作文“古代名句类的启发思考”导写+范文4篇_第3页
五校联考作文“古代名句类的启发思考”导写+范文4篇_第4页
五校联考作文“古代名句类的启发思考”导写+范文4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校联考作文“古代名句类的启发思考”导写+范文4篇【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尚书》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上述经典名句,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和阐述。请你从上述语句中选择其一,准确理解其思想内容,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指导】这是一道名句类的材料作文题。第一句: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大意是:玩弄他人就会丧失做人的道德,沉迷于所好之物就会丧失进取的志向。这是通行的理解。由于原文太过简练,这种理解也未必就一定是最切合原文的。换句话说,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这些不同的理解主要来自于对核心概念的不同解读。这里的“丧”和“德”分别是丧失、失去和道德、品质的意思,没有疑义。“玩”的常用解释有:玩弄、戏弄;欣赏、观赏;玩味、研习。如果我们取“玩弄、戏弄”的意思,则玩弄他人就一定会丧失做人的道德,不管你“玩”的是什么人,即便他十恶不赦;如果取“欣赏、玩味”的意思,则“玩人”可能不仅不会“丧德”,反而还会“积德”,当然要看你“欣赏”的是什么人及其什么方面,假如你欣赏一个杀人放火者的暴力行为,那你一定也会“丧德”。由于搭配问题,“玩物”的“玩”本身就不是“玩弄”的意思,其本义应该是“欣赏、观赏”或“玩味、研习”。因为按本义理解,好像不能必然达到“丧志”的地步,所以人们便将“玩物”之“玩”直接引申为“沉迷”甚至“沉溺”了。这是削足适履,其实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因为是否“丧志”关键不在“玩”,而在“物”——看你“玩”什么物——比如黄赌毒是物、花草虫鱼是物、文学艺术也是物,然后才看“玩”到什么程度——过犹不及。其次还要看这个“志”具体是什么,也就是其“志”与“玩”“物”的方向是否一致,是一致的就没有所谓丧不丧志的问题。当然,这里的“志”也有可能不局限于个人特定之志,而是儒家所推举的“修齐治平”进取之道,或者新时代诸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之志。说“丧德”其实是想积德,怕“丧志”其实是要持志。所以,从《尚书》里的这句名言可以提炼核心论题为“玩人玩物与积德持志”。第二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大意是:见到好的要学习改进,有了错误要及时改正。这个理解没有什么毛病。关键问题是什么是“善”?什么是“过”?这里有一个标准问题,就是凭什么来判断。因为“善”常与“恶”相对,所以“善”至少应该不突破法律法规这个法律以及公序良俗这个道德底线。“过”常有大小之分,大“过”可能近“恶”,小“过”则往往不能称“恶”,所以,“过”的判定必然包含“恶”的标准即法律法规、公序良俗,也必然包括诸如儒家所推崇的仁义礼智信,或者新时代诸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于“过”,“善”还要复杂一点,既然着一“见”字,说明这个“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也就是善言善行善举之类,不是抽象的哲学观念。而所见之“善”是不是都要学习改进,则是不一定的,因为如果那是我也具有的,当然就不需要也无可改进。只有那些我不具有的善言善行善举,才需要学习改进。所以,从《周易》里的这句名言可以提炼核心论题为“孰善孰过与迁善改过”。第三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意是:自己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这个意思是比较模糊的。“欲”的意思主要是喜欢、爱好或想要、希望,可以大致统一为“愿意”;但是“所不欲”的东西究竟是什么——说的话、做的事、秉持的思想,不仅有好坏优劣之分,而且是千差万别的。比如,我不想被人骂脏话,我也就不用脏话骂人。“施”的主要意思是施加或给予,其实也可以大致统一为“施加”,但是要注意施威(损人)和施惠(利人)的区别。“人”也是各种各样的,对什么人“施”什么、怎么“施”都是有讲究的。关键问题还在于,“己”和“人”要建立起关联——至少产生某种联结。联结有深有浅,浅联结指相互之间不了解或了解不多,深联结指相互之间很了解非常熟。比如,我和“他”在吃饭,吃饭就是一种联结。我不想吃红绕肉,也就不要求“他”吃红烧肉,至于“他”吃不吃红烧肉,我就不管了。这就是浅联结。如果是深联结,我知道“他”特别喜欢吃红好肉,我不想吃红绕肉,也不让“他”吃红烧肉吗?恐怕不行,我们应该利人。那么,己之所欲,施之于人,如何?自己所愿意的,就要施加给别人。情景同上类似,主要看“己之所欲”是利人还是损人,利人则可“施之于人”;损人则“勿施于人”。所以,从《论语》里的这句名言可以提炼核心论题为“施与不施和利人损人”。第四句: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大意是:处于安全环境时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危险,考虑到危险就会有所准备,事先有了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这里的意思都是清晰的、准确的,居安应该思危。但要注意辨别“安”的情景,如果处于非常安全的情况下,总是“思危”岂不是有点庸人自扰。比如你没有处在地震带上却老是担心地震的发生,睡在床上老是担心天花板塌下来,岂不是杞人忧天。如此,居安不必思危,反而应该居安思安。其实,格言的成立与否,都不是绝对的,它们受条件的限制,在某些条件下成立,在某些情况下就可能不成立。对于居安思危,可以这样来思考:在什么条件下要居安思危,在什么条件下要居安思安,在什么条件下要居危思危,在什么条件下要居危思安。前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类此:在什么情况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什么情况下,己所不欲,施之于人;在什么情况下,己之所欲,施之于人;在什么情况下,己之所欲,勿施于人。所以,从《左传》里的这句名言可以提炼核心论题为“思安与思危”。“选择其一”就意味着这四句名言要分开来看,独立考查。考查的重点是“思想内容”,一是思想内容是什么或有哪些,二是思想内容“至今”或在“新的时代”的适切情况——先进还是落后。【参考立意】玩人玩物与积德持志孰善孰过与迁善改过施与不施和利人损人思安与思危【优秀范文】1“人”“物”定相异,此“玩”非彼“玩”《尚书》有言曰: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大意是:玩弄他人就会丧失做人的道德,沉迷玩赏所好之物就会丧失进取的志气。我想,只要是玩弄,则不管被玩之人是什么人,你都会丧失做人的道德;虽然同为玩赏,由于所玩之物不同,则玩物未必丧志。玩人玩物,丧德丧志,还需仔细考量。玩弄他人必然丧失做人的道德,这是常识。即便别人是一个十恶不赦之徒,他也有其基本的人权,法律会给予他公正的裁决,绝不能随意地玩弄之,就更遑论其他遵纪守法的人了。但如果你把“玩”理解为玩赏玩味之类欣赏探究的意思,则玩味他人欣赏他人似乎又是挺合理且很必要了。欣赏一个人,进而研究他、学习他,不仅不会丧德,反而会增进自己的德性,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有人可能会说,“玩”可以是玩笑的意思,和别人开个玩笑总不会“丧德”吧,它是人际沟通的润滑剂呀。从字面上看“玩笑”“人”似乎并不合适,因为搭配不当。如果一定要说成是“和他人开玩笑”或“开他人玩笑”,也无不可。但如果不想“丧德”,你不仅要看“他人”是什么样的人——熟人还是陌生人、常开玩笑的人还是不常开玩笑的人等等,还要看是在什么场合下开玩笑。在对的时间、对的场合、对的人身上开玩笑,会促进沟通,增进情谊;反之,则可能又是一次丧德之举。“玩物”是否“丧志”则主要看“物”之为何。倘若所玩之物是法律法规、公序良俗都不认可的诸如赌博、吸毒之类,即便你尚不沉迷,都是必然要丧失你的进取之志的。而且,你越是沉迷,就越有可能被送进监狱。倘若再提升一下档次,你既不违反法律法规,也不违背公序良俗,但你沉迷于你目前身份(比如中学生)所不允许的事物,诸如网络游戏、男欢女爱之类而不学习,不说你完全丧失了进取的志气,但也确实说不上你有什么进取之志。如果你沉迷于玩赏玩味诸如围棋、编程之类益智益趣或社会需要之物,则不仅不会丧你之志,反而可能增益你进取的志气。此类玩法玩出伟大成就、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例子古今中外不胜枚举。当然,这种玩法有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你能清晰地判断你有能力玩这个东西。所以,人和物是有区别的,玩法当然也就不同,结果更加不一样。“玩人”主要看“玩”法,不同的玩法结果大相径庭——或丧德或益德;“玩物”主要看“物”是什么,不同的物,玩的结果也大不一样——有的玩进监狱、有的玩掉前程、有的则玩出一片新天地。因此,玩人玩物的区别,就是为人处世的区别,就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区别。总之,我辈青年学子对人应尽可能持玩赏的态度,欣赏别人,见贤而思齐;对物则尽可能选择益趣益智益于社会国家之物,玩味研究,增益其所不能。如此,则玩人玩物,益德益志,何乐而不为?2内改过于自身,外学善于他人《周易》有言曰: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大意是:看见别人的善言善行就迁移过来——学习其善,自己有了过错就马上改正。前者提醒我们向外学习他人之善,后者要求我们向内改正自身之过。如此改过迁善,目的只有一个——完善自我。概言之,为了完善自我,我们需要内改过于自身,外学善于他人。我们如何做到有过则改呢?要真正做到有过则改,首先得判定有没有过,而判定有没有过的标准至少应该是符不符合法律法规、公序良俗。弄清楚这一点很重要,不然的话,类似在每周一集会升国旗的时刻随意走动、谈笑自如而不静穆肃立、行注目礼的错误行为就会司空见惯;诸如因在语文课上看课外书而被罚回家反省改过之类的荒唐事就会屡屡上演。倘如此,则真可谓本末倒置。其次,有过则改要自己主动改,而非被逼改。我们自身犯的错,可以是别人指出的,也可以是自己发现的,但改正一定是自内而外的。就如看课外书反省的例子,不难想象,被罚同学“过”可能改了——下次不会上课看课外书了,但他可能不是因为主动要改而是因为想逃避责罚,最终他换个方式犯错的几率反而会增大——直接趴在桌子上睡觉,这种戏码我们见得还少吗?我们又如何做到见善则迁呢?要真正做到见善则迁,首先也得弄清楚什么是善。因为有个“见”字,所以此“善”主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善言善行善举之类,而非伦理学哲学上抽象的观念。判断是不是善行的标准应该是诸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才是如何学习向善的问题,而学习往往是从模仿开始的。就如升国旗不庄严肃穆的问题。有一次升旗仪式我因故迟到,国歌声响起,慌乱间,我看到一个正在和水泥修整路面的泥水工立刻放下工具,立正,向国旗行注目礼。我十分震惊,深受触动。自此以后,不管我在那里,正在做什么,只要国歌声响起,必然立正肃立,行注目礼。其实,改过和迁善看似不同,本质实际上是一致的。改过是内在必须,是雪中送炭,没有会冻死;迁善是外在阶梯,是锦上添花,有了更完善。事实上,改过就是迁善,正如我的国歌的例子;而迁善则直接避免了许多可能要犯的错。也正因为有了那个学习泥水工的经历,我才更加敬畏课堂,不会再犯上课看课外书、睡觉之类的错误。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二千多年前的经典名言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我辈青年学子当用心汲取其伟大智慧,内改过于自身,外学善于他人,完善自我,为将来成为更好的自己、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3勿施诚可贵,善施价更高你情我愿相施受,切莫固执单相思。这里的施,是施加、施与的意思;这里的受,是接受、承受的意思。我们在给别人施加压力、影响、思想或施与好处时,不要一厢情愿,要考虑到接受方的愿望和需要。与其乱施,不如“勿施”。什么情况下“勿施”于人呢?己所不欲的时候,也就是自己都不愿意或不需要别人施加于我的时候。既然自己都不愿意,怎么能把它施加给别人呢?那不是强人所难吗?时下中国似乎愈演愈烈的“鸡娃”之风,又或者“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之类,都是没有考虑到接受者的愿望和需要的。不强人所难是一种十分基本的将心比心的换位思考的思路,是为人处世的一项基本原则,这是个常识。然而,常识也有特殊情况,这个特殊还不是个例,需要特别重视。比如,在接受者以自己现有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还不足以看清、认准事情的真相或要害时,我们就应该适当地对其施加影响,可以说成是己之所欲,施之于人。举个例子。你我的身边总有一些人置权威数据、客观事实于不顾,用一些捕风捉影的事甚至那些别有用心之人用AI自动生成的假象作为例证,唱衰中国,这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做法影响不可小觑。所以,我们必须勇敢地站出来,摆事实,讲道理,促使其认清事实,转变观念。当然,即便是这种需要施之于人的情况,也不是我们愿“施”,别人就愿“受”的。所以,这个“施”不仅有“能不能”“要不要”的问题,还有“善不善于”的问题,也就是方式方法问题。那么,如何“善施”于人呢?还如前例,涉及大是大非问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站出来,促使其认清事实,转变观念。但这里的“施”切记简单粗暴,否则本来一件好事会被硬生生弄得反佛恶事一般。我们可以用点小技巧,比如共情归谬法。先对他的观点表示理解,卸下他的防备;然后顺着他的思路,追问他“然后呢”,一步步向前推导;最后自然得出一个连他自己也觉得荒谬绝伦的结论。面对这种荒谬,任何人都不可能无动于衷。当然,如果你都这么“善于”“施人”了,对方依然不接受,你就只能作罢,不然可能会招致怨恨,甚至自取其辱。至于那个“他”,自有他撞墙碰壁和付出代价的时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人际交往上十分重要的基本原则,它甚至被镌刻在联合国总部大厅的墙上,作为全世界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基本准则。但有时候,己之所欲,善施于人,可能是更主动更积极更具建设性的人际甚至国际相处之道。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世界同呼吸共命运,我们也呼吁全世界各国相向而行;我们中国更是通过共建“一带一路”等诸多具体方案和行动去推进它,体现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担当。真可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之所欲,善施于人,善莫大焉。4思危也思安,有备又有望居安思危古来智,思危思安今始齐。危,危险、危急也;安,安全、安逸也。这里的思危,包括居安思危和居危思危;这里的思安,包括居安思安和居危思安。要不要思危,要不要思安,都跟我们所处的具体的情景有关。一般而言,我们既要思危,也要思安。因为忧患意识固不可少,而安稳心态也十分重要。诚然,居安宜思危,思,则有所准备,有所准备则远离祸患。古已有之的这种忧患意识让我们人类从猿进化为人,进而成长为万物之灵;也让我们中华文明走过绵延五千年而从未被中断,成为世界四大古文明中的唯一。我们出门去,即便手机充满了电,也依然不忘带上充电宝。即便是只小松鼠,吃不完的坚果也知道贮存起来,以免漫漫长冬遭受饥饿之苦。居安思危,可谓铁的法则。然而,有的人有时候虽身居安全甚至安逸的环境,也寻思着可能会发生的危险,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