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窑传统制瓷工艺_第1页
吉州窑传统制瓷工艺_第2页
吉州窑传统制瓷工艺_第3页
吉州窑传统制瓷工艺_第4页
吉州窑传统制瓷工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36/XXXXX—XXXXIII引  言吉州窑是中国现有保存完好的古代名窑遗址之一。它始于晚唐,兴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而衰于元末,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宋时,永和陶瓷业兴旺,“辟坊巷街三市”,“七十二条花街”。锦绣铺有几千户,百尺层楼万余家,吉州窑是中国古代黑釉釉瓷生产中心之一。所产瓷器种类繁多,已发现的瓷形有120余种,按胎釉可分为青釉瓷、乳白釉瓷、绿釉瓷、黑釉瓷、彩绘瓷、雕塑瓷等。吉州窑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推动中国古代瓷业生产,积累制作技艺作出了巨大成就。它善于学习当时定窑、磁州窑、龙泉窑、建窑、景德镇窑的艺术,又独具风格,创造出“木叶天目”、“剪纸贴花天目”等别具匠心、独一无二的名贵产品。吉州窑现状如下:(1)吉州窑黑瓷釉的发色质量和稳定一直以来都制约着吉州窑黑瓷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对黑瓷色度表样的研究尚属空白。(2)从事吉州窑陶瓷产品行业的人员普遍从业素质和层次不高,专门从事的陶瓷人员较少。(3)市场较为离散,没有标准化的生产、销售、服务过程。产业链的分化程度不够,外观、材质和功能性等的设计、研发较为单一,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4)品牌建设不够,产品缺乏文化内涵。在产品设计和宣传中没有重点进行品牌宣传和推广等原因。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开展了吉州窑陶瓷工艺传承与创意产品开发的标准化工作。依托传统吉州窑制瓷非遗技术,利用吉安丰富的瓷土资源,结合当代文化创意理念,采用现代化科学分析手段,得到了适合吉州窑产业化生产的胎料和釉料最佳配方、高档日用瓷和艺术瓷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制备,瓷胎制备,釉料制备,加彩工艺,升温曲线,窑内气氛,冷却制度等工艺参数)和技术装备,实现了黑瓷养身日用瓷、艺术瓷生产标准化。本标准的制定依托吉州窑独特的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转化、科技提升和市场运作,提供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形态。对中国陶瓷窑口的发展及使国际陶瓷学界全面、深了解中国吉州窑也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吉州窑传统制瓷工艺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吉州窑传统制瓷术语与定义、工艺流程、分类纹饰和瓷器特点。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使用吉州窑传统制瓷工艺生产的艺术瓷器及日用瓷器类制品。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806.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陶瓷制品GB/T3532日用瓷器DB36/T1155-2019传统黑陶制作技艺DB36/T926-2016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吉州窑瓷器JizhouKilnporcelain位于吉安县区域、创烧于唐代晚期的青釉瓷、乳白釉瓷、绿釉瓷、黑釉瓷、彩绘瓷、雕塑瓷及其现代仿制品的总称。制胎原料Claybodymakingmaterials制作吉州窑瓷器的胎用原料是天然土,这些黏土的成分比较复杂,从外观看,有白色的、黄色的、灰色的、黑色的、红色的等纯度较好的黏土,这些黏土加水后,能够做成各种形状的器物,这些黏土原料就出自吉州窑周边,储藏量丰富,种类也较多,如谢家村、猪婆岭等地的原料到现在还仍有存量。3.2.1鸡岗山白土CarclazyteofJigangMountain主要用于釉下彩绘瓷制胎原料,呈灰白色。经精细淘洗并烧制后胎质坚硬,瓷化程度高,是吉州窑最好的胎用原料。3.2.2吉安瓷土Ji’anChinaclay灰白带有粉红颜色,断面的性状致密光滑。外表和石头层相似。3.2.3吉土Jitu(Placeswhereancientemperorslived)表面上呈茶色,胎质致密,坚硬。用肉眼可以观察出结晶体,大小约1-2mm的石英颗粒大量地混在一起。制釉原料Glazemakingmaterials3.3.1铁土Ferruginousclay黄色块状稍稍带有红色,硬质,内部含有黑土的层夹,含铁量高,是配置黑釉的重要原料。3.3.2红土Redclay红色,胎质粗疏,硬。表面呈蜂巣状。有少量的石英的颗粒。是配制黑釉的重要原料。3.3.3吉安土Ji’anclay灰色,硬块状,未风化的东西淡黑色硬块状。外表与石头层相似。是剪纸贴花、玳瑁、虎斑瓷的重要原料。3.3.4土子Ironsand一种带有紫红色的粘土含有较多的铁成分,拿在手中份量比一般粘土重,是配制黑釉的重要原料。3.3.5石灰石(碳酸钙)Limestone(calciumcarbonate)制釉的重要原料,具有光泽好、透明度高、硬度大、流动性好,能溶解其他颜色的釉等特点。石灰釉中的氧化钙在釉中是助熔剂,使釉的熔点温度降低。3.3.6吉安草木灰Ji’anplantash吉安的茅草灰、竹灰。家中柴火灰等。因各种灰含的化学成份不同,对釉色起着一定的影响,最好的灰,要标吉安茅草灰,灰在釉中起到降低熔点作用。彩绘原料Rawmaterialsformakingcoloredpatterns红土Redclay一种含铁量较高的泥土,加上牛胶,用于绘画。成型Moulding3.5.1辘轳车Potter’swheel作坯胎的设备,做坯的叫琢车、利坯的叫利车、挖坯的叫挖车。上面是一木质圆盘,中间为一圆木轴,一头插入地下,一头顶着圆盘。用的时候,将原料泥土放在圆盘中央,手拿木棒推动圆盘旋转,然后利用惯力手工使之成形。20世纪50年代有电动辘轳车,后又发展为机压成型。3.5.2轴顶碗Bowlonthetopofaxle轴顶碗是辘轳车主要的部分。正八边形柱子,高度5.4厘米,柱子方面对角线7.6厘米。底心有圆锥形的凹书。凹面有釉深度3厘米,光泽度好。3.5.3拉坯成型Claymouldingbywheel-throwing拉坯成型是借助陶轮旋转的力量,将转盘上的泥团拉成各种形状等造型,轮制法制成的陶器,器壁厚薄均匀、造型规整、器表面往往留下密集的轮纹。吉州窑的茶碗是一次拉坯成型到位,在修坯时,只需要修足底部分。这种拉坯成型方法,适合民窑的量产。3.5.4晒架Airingframe坯房院中,地上均搭有晒坯架子,专放坯板晒坯。瓷坯定型后,放到日光中晾晒。3.5.5晒架塘Pitunderairingframe坯房内院晒架塘的周围,俗称晒架底下。是就塘取水,进行淘泥、淘釉和搁泥(滤水)的地方。晒架塘边,排列着一个个淘泥桶、淘釉桶和匣钵搁泥(滤水)桶,溅出和滤出的泥水又返回塘内,回收利用。3.5.6坯Claybody原料经过陶车或手捏成的定型、没有经过火烧,其质地仍是生土的叫作坯。3.5.7修坯Trimmedbody将干坯放在旋转的陶车上,用刀把拉坯时留下的坯足旋去,并将坯的外表修得规正,厚度适当,表面光滑,从吉州窑底足来看,外表可以看到一圈一圈旋转纹,瓶、罐、钵等形状器物内壁不旋削,可以清楚看见有拉坯时留下的园环形指纹。器物底部修削较粗糙,因生产量多,速度快,所以在旋转时较为草率,底部留有不规矩同心园线条痕迹。3.5.8圆器Flatporcelain指瓷器的造型是圆形的。如碗和酒、茶杯等。3.5.9琢器Stereoporcelain是指圆器所不能制造的器物,如四方瓶、尊、缸、盆等。其中的吉州窑瓷枕,直接制作成各面,再相互粘接成型。3.5.10捏塑成型Mouldingbykneading3.6装饰Decoration3.6.1彩绘瓷Porcelainwithcoloredpatterns3.6.2黑釉剔花Withraffitodesignonablackglazedbackground3.6.3剪纸贴花Cuttingdecal3.6.4木叶Leaf3.6.5捏塑Kneading3.6.6青釉Celadonglaze3.6.7乳白釉Opalglaze3.6.8绿釉Greenglaze3.6.9窑变釉Variableglaze通过独特的制作技巧而烧造的颜色釉,在黑地上施洒一层掺入了不同的金属原料作呈色剂的釉,在高温烧制过程中因物理化学反映,呈现出色泽不同的、不规则的黄色釉斑,产生独特的窑变结晶,釉面与釉斑交相辉映,别具风韵。3.7配釉Compoundingofglaze3.7.1辗槽Rollinggroove3.7.2乳钵Mortar3.7.3乳棒Stirringbar3.8烧成Firing3.8.1龙窑DragonKiln龙窑是利用山斜面构筑的地上式窑炉的一种。因形状象龙,故称为龙窑。龙窑最大的优点,升温快,降温也快。3.8.2窑室Kilnchamber又称窑弄,即窑炉内部放置器坯处。3.8.3窑柴Kilnfirewood窑柴,即松木块。属固体燃料,柴窑专用。3.8.4匣钵Saggar避免火焰直接与坯体接触,防止煤烟及灰烬的污染和化学作用,以及加热不匀等现象的产生。匣钵有相当的强度,耐高;能抵抗温度的急变;导热性大等特点。3.8.5漏斗状匣钵Funnel-shapedsaggar吉州窑一个匣钵装烧一件器物的,叫漏斗状匣钵正烧法,该方法一般来说是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种单件烧的方法,器物精美,成品率高。3.8.6窑柱Kilncolumn瓷器焙烧时支承装好坯件的匣钵和叠烧坯件的窑具。3.8.7支圈Trunnionring宋后期使用的一种陶瓷烧制工艺。其过程是以泥柄为底,把一个瓷泥作成的断面呈“L”形的圈,套在碗坯的芒口上;再把圈与碗坯翻转过来,覆放在泥饼上。3.8.8転泑Glazing调整火的烘烤瓷砖装水的泑转运量。3.8.9一坯一匣Asaggaraclaybody先把沙渣放入匣钵铺平,再把瓷泥制成的垫饼放在沙渣上使用。匣钵装坯烧炼,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吉州窑传统制瓷工艺流程4.1总则吉州窑传统制瓷工艺流程包括四大步骤,分别为原料开采、成型、装饰和烧成。吉州窑传统制瓷工艺流程图见图1。图1吉州窑传统制瓷工艺流程图4.2原料制备4.2.1原料开采挖去表层的泥土1米至数米不等,采取灰白或红色的黏土。4.2.2瓷土采取吉安瓷土是地表疏松的土质原料,只需用锄头、簸箕等工具便可采取。4.2.3泥料淘洗采用两口容量较大的陶缸,一只按配料投入粘土和草木灰,加水用木棍搅拌,等沉淀片刻后,将上层泥浆,舀到另一只陶缸中让其自然沉淀,再将清水舀回放原料的缸中,循环反复多次,泥浆积多,让其自然阴干。4.2.4练泥古代吉州窑练泥方法,大都是用牲畜踩踏,人云足踩,加水把原料之间的水分和粘土拌得非常均匀,增加粘性,提高可塑性。一般原料都要经过提炼和陳腐过程,使粘土内的水份充分均匀。4.3成型4.3.1捏塑成型运用手指的捻、搓、揉,再配以刀、篦、针等工具,随手捏塑人物、鹿、猴、虎、马等,都制作的栩栩如生,全靠用手与简单的工具捏制而成,抓住了对象的特征,从整体出发,不拘泥于琐碎的细部。4.3.2拉坯成型将泥置于人工旋转轱辘平台中心,然后用双手蘸水,随着轮盘的旋转,将泥向上托举,拉出各种器物的形状的粗坯,胎体底部比较厚,口部相反较薄,然后用线靠近转盘与粗坯接触的地方划断,用双手托放在条板上晾干。拉坯要求动作迅速、眼准、手稳。4.3.3利坯拉坯、注浆成型后,等坯干了再进行一次修坯过程,是将干坯放在旋转的陶车上,并用刀具在连续自由转动的坯胎上面修坯,把器物外形修得规整。从吉州窑的修坯情况来看,只修外部,经过修整后的器物完整,表面留有一圈圈螺旋纹,器物底部也留有同心圆线条痕迹。有的底部圆整规矩。因速度快,生产量多,所以在旋转削时较为草率。吉州窑瓷瓶,罐型内壁都保留极为明显的拉坯的手指旋纹,可以证明器内没有经过修削的过程。4.3.4干燥陶瓷成型后,要让坯胎自然干燥,保证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避免坯胎没有完全干燥脱水,就上釉烧,引起釉色不均匀、干裂报废等问题。采用自然通风阴干和红外线灯泡烘干方法。4.4装饰4.4.1分类吉州窑瓷器的装饰工艺有印花、剔花、刻花、剪纸贴花、点彩、洒釉、捏塑等,纹饰精美生动,装饰技艺精湛,地域风格和民间艺术特色浓厚。形成了质朴、明快、生活气息浓郁的装饰风格,创烧个性独特的釉下白地彩绘和色彩缤纷、璀灿夺目的黑釉地木叶纹、虎斑纹、玳瑁斑、鹧鸪斑、剪纸贴花等黑釉窑变瓷,呈现自然、清新、亮丽的美感。4.4.2彩绘瓷吉州窑彩绘瓷具有含蓄秀丽、清新明快的艺术风格。釉下彩绘以铁元素为着色剂,故又称“铁绘”。彩绘工艺是直接在坯胎上施铁质涂料,然后施加一层薄釉,烧成后画面成分为三氧化二铁,其色调因含铁量的多少及在焙烧过程中火候的高低而产生差异。一般深者为黑色,浅色为褐色,烧成后的器物白地褐花,清新淡雅。4.4.3黑釉剔花吉州窑瓷中瓶、炉等器物上常见的,这种装饰方法是与剪纸纹样相结合的一种,先把单朵梅花有规则地贴在坯胎上,再用黑釉涂满器物,然后把剪纸梅花花朵剔去,透出坯胎,再用简单刀片去剔刻出枝干来连接梅花组成的完整画面,花蕊用笔蘸氧化铁料来点画。这种装饰大方、美观,生趣盎然,简洁、开朗、明快之感。4.4.4虎皮釉把用红土、黏土、草木灰等原料制成的釉浆采用浸釉的方法,将坯胎浸入釉浆中,然后取出,釉浆在胎体表面被吸收水分而均匀分布,附在坯体上(吉州窑施釉大都不及底,形成胎足与黑釉相衬托,使器物对比强烈有质朴美),再用大羊毫蘸上无含铁量的石灰釉,随便洒在黑釉的器物上。经高温烧成后,黑釉上有黄褐色虎皮斑纹。4.4.5剪纸贴花吉州窑剪纸贴花工艺创烧于南宋,有两种方法:一种为单色剪纸,直接把剪纸纹样贴于器物坯胎上,再施上一层釉,待釉干后剔掉剪纸纹样,就得到釉色与胎色相对的图案。另一种:是双色剪纸,是将剪纸纹样直接贴在已上过含铁量高的底釉器上,再薄施一层含铁量低的石灰钙型竹灰釉,然后剔掉剪纸纹样,就显出底色纹样来。入窑高温烧制,两层釉变化出色各种窑变釉,底釉与面釉色彩既有细微的区别又和谐统一,得到釉色和胎色对比深浅相映、动静相辅的装饰效果,在浅淡的底釉上呈现出深色的剪纸纹样。4.4.6木叶纹木叶纹是指天然树叶用于瓷器装饰。木叶纹在工艺上是贴花的一种。木叶纹属于贴花的一种,但它不同于泥胎贴花或剪纸贴花,具体方法是待天然树叶浸水腐烂后存叶脉,然后贴在已施过黑釉的瓷胎上,敷黄釉经高温烧制,易燃的植物与瓷土粘在一起,在高温下一次烧成。木叶纹是吉州窑的一大绝技,是吉州窑工匠别出心裁独创的装饰工艺,标志着我国陶瓷釉面装饰工艺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4.4.7窑变釉吉州窑黑釉因加了不同成分的原料,用不同的烧造条件而产生的趣味性釉色,如:兔毫纹釉、虎皮斑釉、油滴斑釉、斑鸠斑釉等,纹样变化多彩,出现清新雅致,璀璨华丽。4.5烧成吉州窑是采用龙窑烧制。龙窑多以山坡或堆土倾斜建筑窑长数十米,形似长龙。其特点是升温、降温都快,生产周期短、产量大、成本低。同时,还用上了观察窑温的火照。热的利用率高,省燃料,适合手工业民窑生产。4.5.1装匣匣钵装坯烧炼,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4.5.3满窑满窑就是装好成坯的匣钵,搬进窑室内分行码好。首先要按照前后各部位的火度和气氛变化以及器物品种的不同安排好窑位,设计火路的走向。4.5.4松柴制备柴窑烧炼使用的燃料是松柴。4.5.5投柴烧炼柴窑的烧成可分为烧上半场和烧下半场。上半夜烧慢火,下半夜烧热火和速火。窑内温度和气氛的控制,主要通过投柴的操作来实现,因此对投柴的分量、时间间隔和方向等都有严格要求。窑工用观察匣钵亮色和看火照等方法决定是否歇火。4.5.6开窑开窑时从窑室内搬出坯匣,取出瓷件并清理窑室。4.5.7成品挑选对烧成后的成品进行优劣的分类拣选。吉州窑传统制瓷工艺判定依据5.1总则吉州窑传统制瓷工艺的判断依据主要体现在使用传统原料、手工成型、手工装饰和柴窑烧成等方面。吉州窑传统制瓷工艺的制品,应有明显的“天目釉的艺术风格,如木叶天目的禅意之美、釉下彩绘的古朴隽秀、剪纸艺术的雅俗共赏、入窑一色的出窑万彩、捏塑万象的朴拙传神”等特征。5.2传统原料要求5.2.1黑胎以天然矿物质为原料,烧成后叩击有金属声。5.2.2彩绘料以铁元素为着色剂,烧成后的成份为三氧化二铁,其色调因含铁量的多少,以及在焙烧过程中火候的高低而产生差异,一般深者为黑色,浅者为褐色。5.2.3黑釉黑釉的配制,采用吉安地区含有铁的成分紫红色土和草木灰等原料配成。5.3手工成型要求吉州窑传统制瓷成型生产,做坯、印坯、利坯、挖足、施釉等工序应用手工完成。手工成型和机械成型在瓷器制品上有不同的特征:a)手工成型的瓷器底足很深,角度倾向于直角。机压成型的瓷器底足很浅,有斜角;b)手工挖足的瓷器常带有旋纹、鸡心点、跳刀痕等。机压成型的瓷器无此类痕迹。5.4手工装饰要求吉州窑传统制瓷的绘画装饰应由手工完成,且手绘瓷各器物绘画间是有差异的。5.5柴窑烧成要求采用吉州窑传统制瓷烧成工艺要求应使用龙窑,以松柴或槎柴为燃料,运用传统经验和方法完成满窑、烧窑和开窑。烧制温度范围在1230℃-1260℃之间。吉州窑传统瓷器的检测吉州窑传统瓷器中除艺术瓷外还有大量日用瓷器,此类吉州窑瓷器在满足吉州窑传统制瓷工艺要求的同时还应满足GB/T3532《日用瓷器》、GB4806.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陶瓷制品》相关技术标准要求。相关检测项目,参见附录(A)吉州窑传统瓷器参考检测项目。吉州窑传统瓷器参考检测项目参考检测项目吉州窑传统瓷器参考检测项目应按照表A.1要求。参考检测项目序号检测项目检测依据1光泽度GB/T32952硬度(HV)GB/T47803彩度QB/T15034亮度5色调角6吸水率(%)GB/T32997镉迁移量GB31604.248铅迁移量GB31604.34附录B吉州窑传统制瓷工艺的传承B.1吉州窑传统制瓷工艺的传承B.1.1唐代制瓷名匠不详;B.1.2宋代制瓷名匠舒、陈、郭、周、谢五窑,以舒氏烧制的瓷器最好;B.1.3元代-20世纪80年代断烧;B.1.4刘品三,(1939-)一生致力于吉州窑的研究,1980开始恢复吉州窑瓷生产,取得了成功。为中国陶瓷工艺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2017年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吉州窑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B.1.5刘晓玉,(1974-)刘品三之女,从小跟随父亲学艺,已经全面掌握了吉州窑陶瓷烧制的全套技艺,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地推陈出新,并取得多项外观专利。江西省吉州窑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B.1.6周世江,(1964-)刘品三的徒弟,1985年开始跟随刘品三大师开始学习釉料的配制,掌握了吉州窑制坯、配釉、木叶烧制技法。吉安县吉州窑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B.1.7罗军平,(1975-)1994年开始跟随刘品三大师开始学习吉州窑瓷的烧制技艺,掌握了吉州窑制坯、配釉、木叶烧制技法。吉安县吉州窑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B.1.8郭木生,(1970-)2010年开始跟随刘品三大师、刘晓玉大师学习吉州窑瓷的烧制技艺,掌握了吉州窑制坯、配釉、木叶烧制技法。吉安县吉州窑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B.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