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记叙类文本阅读》学案_第1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记叙类文本阅读》学案_第2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记叙类文本阅读》学案_第3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记叙类文本阅读》学案_第4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记叙类文本阅读》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任务群三记叙类文本阅读【真题精粹】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伟大的学者段玉裁①一九八五年牡丹盛开时,我曾到许慎的家乡凭吊这位伟大的文字学家。稻黄蟹肥、秋菊初绽的季节,又来到江苏金坛参加纪念清代朴学大师、《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段玉裁的活动。半年之内,随着众多学者来到这两位悬隔一千七百年、为同一部著作付出毕生精力、前后辉映的伟大学者的桑梓之地,寻觅他们的遗踪,想象其为人,这对于我这个许学、段学的崇拜者来说,是一生中的大幸,是永志于心的美好记忆。②段玉裁的故乡人为他建造了纪念馆。城南偏西,一泓清碧,名曰愚池,是清代一位学者为纪念自己幼年读书的贫困境遇而命名的。愚者,大智若愚之愚、愚公移山之愚,非真愚也,意思是下愚劲苦读。傍池畔西行,过曲桥,经愚亭——亭却是此次所建了——就可以看到掩映在绿树丛中的纪念馆了。几椽灰砖朱檐的仿清建筑,几枝茂盛的长青,几盆幽兰的盆景,石子甬道旁株株五针松,一切显得古朴而典雅。置身其间,就会油然产生一种复杂交织的感觉:既肃穆又亲切,既深沉又开阔,既恬静又激动。这或许是段玉裁治学精神的感召吧!在这里建造他的纪念馆,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从馆址的选择到环境的布置,可以看出金坛人民经营的苦心和对这位乡贤的理解与崇敬。③段玉裁出身寒微,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教书先生。从他记事的时候起,他父亲就长年在镇江(当时叫丹徒)、扬州一带教书,每年春节前带着一年所得的束脩——几十两银子,回到家里过年,春天一到,就又外出教学。那区区几十两银子,就是全家三代七口人来年的全部生活费。家里的食谱终年不变:早、晚喝大麦糊糊(现在的金坛人早已不知大麦糊糊为何物了);午餐则两天米粥,一天米饭。及至他成人游学京师,收入也是时有时无。他三十五岁时,曾向老师戴震借银四十两,直到八年后才得归还,其经济拮据之状可知。他共做过几任知县,前后约有九年,四十七岁致仕回乡,直到八十一岁去世,始终与贫病相伴。为了刻《说文解字注》,跟他齐名的学者王念孙曾资助他四十两银子,但他却挪作他用了,大概是不得已支付了日常开销吧。他的广博知识、宏富而精深的著作,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中获得和写作的。他一生读书不辍,写作不止,实践了“不种砚田无乐事,不撑铁骨莫支贫”的家训,终于成了划时代的学者。④段玉裁一生谦逊,笃于从师、为师之道。例如他从二十九岁时就自认戴震为老师,直至晚年,一直把师训牢记于心。虽然戴震去世已四十年,但只要与人言及戴震之事,则必肃然而立;戴震死后,段玉裁便把早年戴震写给他的十四封信装裱成册,并经常取出来郑重诵读。这些,在现代的有些青年看来,也许近乎“迂腐”吧?我以为,段玉裁对老师表示崇敬的方式,在今日固不可取,但这种由于自己造诣日高,因而更加感到老师启迪诱导之功的可贵,从而油然而生的感情却是应该提倡的。起码,这总比那种为了一己私欲而佯作虔敬,实则借老师之名招摇撞骗,时过又把老师抛到爪哇国,甚至借贬老师以显己高者强上万倍。⑤对于年轻后学,段玉裁则平易过人。例如他曾跟著名的校勘学家顾千里争论古代学制问题,往返书信很多,双方相持不下。有人说顾千里“以后期之俊秀与先生抗衡,同辈实所窃议”。段玉裁不同意这种看法,说顾千里“虽昔年师资于愚(我),请业于愚,一旦学邃(深)于愚,愚必北面(古代学生敬师之礼)而事之,愿执经为弟子”。这是何等的胸怀!这是因为他对学术无限忠诚,名利并非他追求的目的。他说:“惟不以意气为用,故学可以深邃诣极(达到顶点)矣。苟无志于学,用为争名之具,是尚未能浅,又安能邃!”这又是何等朴素而深刻的思想!他七十八岁时又收了一个学生,叫陈奂。陈奂就住在他家。他本已很穷,却还热情地供给学生们伙食。陈奂也不负所望,终于成为著名学者,他所著的《诗毛氏传疏》,至今还是研究《诗经》的必读书。段玉裁奖掖后进、唯恐后来不居上的思想境界于此可见一斑。这又是可以让某些以学生为工具、抑此扬彼、欺行霸市的为师者愧赧无地的。⑥为人与治学是密不可分的。段玉裁于师、于徒如此,其于学自然严谨而勇于创新。即如他的《说文解字注》,对《说文解字》中的每字每句必详加考证,使之从此成为可读之书。他在校勘古代文献典籍、分析古代字词语义、研究古音分类沿革等一切方面,无不全面继承了前人的成果而又发前人所未发。在“《说文》学”方面,他早已超越了戴震。清代乾隆、嘉庆两朝,是传统文献语言学最昌盛的时代,段玉裁和王念孙被后世视为乾嘉之学的两大支柱,合起来叫作“段王之学”,百余年来为海内外汉民族古学者所共仰,绝不是偶然的。⑦段玉裁晚年定居苏州。其寓所“枝园”久已荡然无存,据说在今苏州农业学校附近,我并没去实地考察,想必也不会十分宽敞,或者还不及现在的纪念馆。那么段老夫子可谓身后有福了。纪念馆后门外还有几亩空地,我去时地里的菜蔬长势正好。周县长对我说,将来这块空地上要建起几间小楼,作为研究段学的资料中心,供国内外学人共同使用。小楼就以段玉裁的“经韵楼”命名。这真是个有眼光、有胆略的主意。⑧金坛并不富饶。境内有个茅山,因《茅山道士》的故事而闻名。山景极佳,又盛产名贵的茅峰茶,但金坛也只占有它的半边。但是这里的土地却养育了不少学问家,远有段玉裁,近有华罗庚,这是金坛的骄傲。听说现在金坛的学生和青年,常以这一文一理两位大师为榜样,激励自己奋发向上。怪不得我在纪念馆里所遇到的大多是年轻人。“谁能预料从眼前这些漫步于愚池之畔的青年中,今后会产生多少伟大的学者呢?”在告别纪念馆时,我默默地祝愿着。1.选文表达了作者对段玉裁怎样的情感?2.选文写“愚池”的用意是什么?3.选文第⑥段加线句子的作用是什么?4.选文第⑦段中,为什么说“段老夫子可谓身后有福了”?5.选文表现了段玉裁哪些精神品质?二、(2022·河北)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寻找“红衣姐”李春雷吃完早饭,她去缴纳社保金。出门时,特意穿上了那件崭新的红上衣。镇上的社保所,就在她居住的小巷口。小巷里挤满了一棵棵粗大的芒果树,蓊蓊郁郁的。小榄,是广东省中山市的一个镇,以盛产菊花闻名,是珠三角的工商重镇,这里是一个比较富裕的地方。但是她啊,却是一个经历坎坷的女人。她生于一个偏远农村。后来,经人介绍,她嫁到了小榄镇上。缴纳社保金的人太多了,队伍排得长长的。她叹一口气。先回去吧,反正还有时间。婚后,她和丈夫挤在一间逼仄的小屋内。几年后,两个儿子相继出生,丈夫也下岗了。生活,变得愈发窘困起来。那些年的苦日子,真是羞于言说啊。后来,她和丈夫临街开了一个小吃店,经营最简单的饭菜。还买来一台电磨,加工大米,做米浆、米粉,或酿酒。5年前,因为旧城改造,小吃店关闭了。似乎是转眼间,两个儿子长大了,先后考上大学。每年的费用,要两万元。而家里的外债,还没有结清呢。每当孩子开学,那些日子都是她最尴尬的时光。丈夫老实,木讷,没有技术,只得去干点零活儿。而她呢,不得不去捡废品。她继续往回走着,拐进了小巷里。她常常在这儿拾废品。刚开始不好意思,慢慢地也就无所谓了。她也感谢这个小巷呢。这是她的领地啊,在这里,她每天能够捡到那么多的废品。夏天太热了,让人汗流不止。可她,从未买过一瓶矿泉水。有时候,看着街边商铺里芳香四溢的小镇名吃——菊花肉,她也从不舍得掏钱买一盒。社区干部调查走访后,为她一家办理了“低保”,还为她安排了工作,在一家商场当清洁工,每月1400元。自己的工资,正好是大儿子的学费和生活费。而丈夫的辛苦钱,又可以供养小儿子。她已经好多年没有如此开心了。现在是早晨9点30分,小巷里空荡荡的。突然,一个黄衣男子驾驶摩托车飞驰而来,急火火的,似有天大事情发生。果然,“啪”的一声,男子口袋里掉下一沓钱。红花花的,撒落在地上……看着地上的钞票,她惊呆了。这些钱足足有上万元。“老板,老板,丢钱了,丢钱了!”她大声喊道。可是,“黄衣男”戴着头盔,根本听不见,风一样,跑远了。她的双脚,紧紧地踩住钞票,唯恐被风吹去。她瞪大眼,呆呆地站着,不敢弯腰,双手死死地按住身上装有自己社保金的口袋。她害怕混淆,说不清楚。唉,这个善良的女人啊!足足过了5分钟,“黄衣男”终于急火火地跑回来了。她还在那里站着,直挺挺的。她吼道:“你带这么多钱,为什么不小心?喊得我喉咙疼。”20多年来,在人前,她总是自卑,畏畏缩缩的。而现在,那么理直气壮、堂堂正正。这在她的人生中,绝对是第一次。“黄衣男”涨红了脸,蹲下去,低着头,匆匆忙忙地捡钱。“你的钱一张也没有丢!你慢慢捡吧。”她再次大声说,那么笃定。说完,她就转过身去,走了,走进了小巷深处。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压根儿,也算不上什么新闻。只是,事件现场的远处,正好有一个看风景的人。他感觉好奇,便掏出手机,顺手定格了这一瞬间。这一举手之拍,打破了小镇的平静。这位不知名的旁观者,虽是有心人,却不够专业。他只是拍了两个背影:一个穿红上衣的女人,双脚踩住钞票,等待失主到来的背影;还有一个是她悄然走开的背影。微博发表之后,开始,只有几个人,最多几十个人关注。谁也没有想到,很快,就产生了蝴蝶效应。于是,小镇上的数十万根手指,不约而同地按动着同一个程序……在这样一个快速创造财富的南方小镇上,发生了这样一件温馨小事,真情!暖人!一颗心,感染另一颗心;一群人,感染另一群人。这股热流,一夜之间,蔓延了小镇,成为人们当天晚餐热议的话题。第二天早晨,这则消息,赫然登上了本地报纸。于是,小镇上的20多万人振奋不已,纷纷感叹,想要把这个“红衣姐”找出来。然而,我们的主人公,根本无意识。她只收旧报纸,不看新报纸,更不关注新闻。当天下午,当地多家媒体和镇政府一起组织了数十个人,开始在监控显示“红衣姐”消失的地带进行地毯式搜寻,他们把所有晒红衣服的家庭都问遍了,把所有的门板都敲响了……傍晚时分,仍然没有踪迹。太阳消失到地平线以下去了。大家有些失望了。她家的小楼临近河边,屋门紧闭着。一位阿婆前来磨粉,敲门,无声,便大喊:“阿娣,阿娣,磨粉呢。”“好呢。”门开了。她,探出头来。这时,正在河边一筹莫展的记者发现了她,急忙跑上前,“阿姐,你认识这个人吗?”说着,打开报纸。她一看,惊呆:“你找她干嘛?”记者敏锐地捕捉到了她脸上的细微变化,“阿姐,这是你吗?我们是记者。”她吓得脸色煞白:“出了什么事?”记者已经认出她,上前一把抓住,唯恐她跑掉似的,“终于找到你了!”她更害怕了,浑身颤抖,惊骇万分,“是不是钱少了?我没有拿,连腰也没有弯一下!”“阿姐,不是的,不是的,你误会了!”……一会儿后,她开心地笑了,笑成了一朵花——菊花。那,是小镇的图腾!当晚,大儿子打来电话:“红衣姐,你真棒!”而小儿子,则戏谑地与她谈判:以后称呼要变一变,不唤妈,改称“红衣姐”,哈哈。半夜时分,丈夫也回来了。他把买来的一盒菊花肉,双手捧给“红衣姐”。她一时无语,脸色羞红。自己的丈夫啊,还是那个憨人,但是蛮可爱的。那是她的最爱。这是她喜欢的生活——踏踏实实的生活!是啊,生活正在变得好起来。自己的工资已经涨到了2000元;儿子的对象也确定了,这件红上衣,正是女孩儿前几天主动送她的。小巷里的芒果树,在悄悄结籽儿。小小的青胎,像一个个感叹号,像一枚枚宝葫芦,更像一颗颗普普通通却又朴朴实实的心……是的,不能成为一棵大树,做一株小草也好啊,只要心是绿的。只要拥有一颗爱心,自己,就是富有的!……我们的主人公,名叫冯欢娣。这个故事呢,发生在2014年6月17日。(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4月15日,有删改)1.阅读选文,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寻找“红衣姐”》。2.选文中多处出现前后照应的语句,请找出一例。3.请品味选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选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5.选文中,“红衣姐”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三、(2023·河北)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优先权一①卧室里,达尔文读着华莱士随信寄来的论文,激动之情已无法按捺。多么似曾相识的文章!就差这稿纸上不是自己的手迹了。他一把撩起被子,只穿一件睡衣,坐到窗前的桌子上,飞快地扫过稿纸上的文字。②达尔文只觉眼前一阵晕眩,他稍一定神,拳头轻轻地击着桌子,喊道:“世上竟有这样的巧事!华莱士啊,你知道我在研究物种和变种问题,可是我从来没有把变异的原因和方式告诉过你,怎么你的论文简直就是我的书的缩写呢?赖尔先生,你在前几年就劝我快点儿写《物种起源》,快点儿发表,不然会有人抢先的,今天不幸被您言中了。”③达尔文的妻子爱玛一直站在他的身后,见他像是突然被雷击了一样浑身瘫软,捏着那几页纸,两手发抖。二④书房桌子上还残留着昨晚执笔奋战的痕迹,墨水瓶开着口,稿纸散在桌上……达尔文收拾起那半尺厚的手稿,细心地理齐,查过页数,又找来丝线拦腰捆了一道,交给爱玛说:“我们现在可以宣告结束战斗了。”⑤达尔文用下巴指指书桌旁的壁炉,又拾起一盒火柴放在爱玛手心里。⑥“查理!”爱玛声音都变了,“您不能这样,这是二十年的辛苦啊,是您的生命啊!难道就这样付之一炬,就这样前功尽弃!”⑦温柔的爱玛,今天突然显得十分威严,“这是伟大的成果,是将要照亮整个生物界的火炬,你怎会这样轻易地抛弃?”⑧“它是一个伟大的成果。但是这个成果没有我别人也已照样将它取得,说明它在我这里已经毫无意义。现在,只有此法才是最合适的处理。假如我将这本书立即出版,华莱士一定以为是我抄他的,世人将认为我不是科学家,而是盗贼。我宁肯不要优先权,也不背这个坏名声!”⑨“你关于物种起源的研究早就不属于您一个人,赖尔先生、霍克先生,还有那个热情的赫胥黎,他们给了你多大的支持!没有赖尔在地质方面指导,没有霍克在植物学方面的合作,哪能有今天这样的结论?”⑩达尔文心软了。他说:“好吧,我先听听他们的意见。”三一场很奇怪的辩论正在客厅激烈进行。辩论的一方是达尔文,而他代表的却是华莱士;另一方是赖尔和霍克,却代表达尔文。赖尔激动地说:“查理,若再不发表,您将无法享受优先者的光荣。”“不,赖尔先生,如果没有华莱士的这封信,我可以立即将手稿托您去发表,现在反而不能发表了。华莱士先生确实独立地完成了这个艰巨的划时代的课题。”霍克插进来说:“达尔文先生,您不是比他更早就开始研究这个课题了吗?您已经陆续发表了《考察日记》和地质、动物、植物各方面的著作,就只差这层窗纸没有被最后捅破了。当1831年您出发去环球考察时,华莱士才是一个刚背上书包的六岁孩子;1842年您写出那份详细提纲时,他才是一个十九岁的学生;他是最近四年在马来半岛进行考察写出这篇论文,而您得出这个结论已经20多年了。您就是现在发表,谁敢说是在抢优先权呢?”“不,霍克先生,年龄的大小不能说明成果的先后,正像您比我小八岁,但在植物学方面仍是我的老师。华莱士如果有我这样的环球经历,有我这么长时间的研究,他会得出更完善的结论。”“但是,您早就在辛苦研究,而且已经得出了结论,这也是事实。”“对,结论我已经得出,华莱士也已经得出,现在冠以谁的名字就无足轻重了。你们知道,我在科学研究上,可以像钢一样的硬,可以不顾一切地往前冲;可是我在感情上却像水一样的软,我不愿朋友之间有一点儿的误解,一点儿的不敬。华莱士还年轻,他多么聪明,他应该没有烦恼地轻轻松松地去干更多的事情。我纯净的感情之水里,也绝不允许滴进这一滴污水。”赖尔起身趋前一步,以师长的身份严肃地说:“查理,这是科学,不光是感情……”四1858年7月1日,一场科学史上奇怪的学术会在伦敦举行。论文作者是达尔文和华莱士,但是两人都未出席。华莱士远在马来群岛,无法赶回。而达尔文虽勉强同意同时宣布他们两人的论文,但听说华莱士不能到会,他也没有去。赖尔主持会议,他说:“各位先生,今天我们要宣布两篇关于物种起源和变异方面的论文,无疑这是一个科学上的最新命题。更可贵的是,两位科学家达尔文和华莱士先生同时发现这一理论,但又谁也不想争优先权,只此一点在科学史上也足可大书一笔,这是我们科学界的骄傲!”全场响起热烈掌声。(根据梁衡《数理化通俗演义》改编)1.请理故事情节,仿照示例,完成下面的图表。一二三四面临“优先权”问题→辩论是否放弃“优先权”→2.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等表现对象的细微刻画。结合语境,分析下面两处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1)捏着那几页纸,两手发抖。(2)书房桌子上还残留着昨晚执笔奋战的痕迹,墨水瓶开着口,稿纸散在桌上……3.文章第三节“一场很奇怪的辩论正在客厅激烈进行”,这场辩论“奇怪”在哪里?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展现了四个场景,随着地点转换,依次展开故事情节。B.爱玛强烈要求听听华莱士的建议,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C.文章表现达尔文追求学术纯净的品格,反映其光辉的人性。D.华莱士没有立即发表论文,而是寄给前辈,同样人格高尚。【参考答案】一、1.表达了作者对段玉裁的崇敬、赞美、钦佩之情。2.选文写“愚池”是为了引出下文段玉裁的相关内容,为下文写段玉裁的成就、著述、为人做铺垫,也体现出段玉裁的优秀品质。3.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内容上:承接上文段玉裁的为人处世,开启下文其著书立说。4.因为段玉裁原来的居住地在苏州农业学校附近,文学底蕴丰厚;后人建纪念馆纪念他,金坛学生和青年以他为榜样;还要建立研究段学的资料中心。5.示例:①学识广博,著作宏富而精深;②一生谦逊,笃于从师、为师之道;③为人平易过人,其于学自然严谨而勇于创新。二、1.①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②交代了文章的主人公“红衣姐”;③交代了文章线索即“红衣姐”,有贯串全文的作用;④设置了悬念,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示例一:开头“出门时,特意穿上了那件崭新的红上衣”与后文“儿子的对象也确定了,这件红上衣,正是女孩儿前几天主动送她的”相照应。示例二:“小巷里挤满了一棵棵粗大的芒果树,蓊蓊郁郁的”与“小巷里的芒果树,在悄悄结籽儿。小小的青胎,像一个个感叹号,像一枚枚宝葫芦,更像一颗颗普普通通却又朴朴实实的心……”相照应。示例三:“有时候,看着街边商铺里芳香四溢的小镇名吃——菊花肉,她也从不舍得花钱买一盒”与“半夜时分,丈夫也回来了。他把买来的一盒菊花肉,双手捧给‘红衣姐’”前后照应。示例四:“她瞪大眼,呆呆地站着,不敢弯腰”与“是不是钱少了?我没有拿,连腰也没有弯一下!”前后照应。3.运用了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生动传神地表现了“红衣姐”害怕社保金跌落出来与地上的钱混淆而紧张、谨慎的心理,突出了她纯朴善良的品质。4.小草比喻普通平凡的人,绿色代表的是生机,是希望,是爱心。这个句子深化了文章主旨,赞美了“红衣姐”这样平凡而朴实的一类人。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做不了巨大的贡献,成不了伟大的人,但她们富有爱心,积极向上,热爱生活,那生活也是富有的,人生也是有意义的。5.示例:善良朴实、拾金不昧(不贪名利)、吃苦耐劳(勤劳节俭)、乐观知足、热爱生活。三、1.计划放弃“优先权”都不争“优先权”2.(1)“捏”“发抖”两个细微的动作生动传神地表达出达尔文看到华莱士论文与自己观点竟然高度相似时的绝望无助、遗憾无奈的心境。(2)“执笔奋战的痕迹”“开着口的墨水瓶”“散在桌上的稿纸”几个细节凸显了达尔文在研究物种起源时的刻苦努力,也表达了他成果即将付之一炬的痛心遗憾的心情。3.辩论的一方是达尔文,而他代表的却是华莱士;另一方是赖尔和霍克,却代表达尔文。他们都不是代表的自己。4.B【考点精讲】考点1把握线索,理清思路1.了解题型中考设问(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请简要分析其作用(2)“××”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3)“××”在文中多次出现,有怎样的作用?回归教材(1)(八上第14课)文章以《背影》为题,“背影”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2)(八上第15课)作者开篇即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中间又几次出现意思大致相同的话。找出这些语句,说说它们与标题有怎样的关系,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的。(3)(九上第22课)小说围绕着生辰纲的争夺,采取了明暗结合的双线结构。同学之间讨论: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2.掌握方法找准线索五看①看标题。有时标题本身就是文章线索。②看反复出现的标志词句或事物。③看抒情、议论句。人物感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④看作者的感情变化或人物的所见所感。⑤看段落间的联系。判断文章线索,要注意将内容与常见线索结合起来,按照技巧进行分析、判断,确定其线索。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文章的线索并不是唯一的,有时有两条线索(明线和暗线)。高分答题语言格式:文章以……为线索,贯串全文,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学习资料包常见线索梳理人线以人物的活动、经历、遭遇为线索,如《老王》以“老王”为线索物线以某一件有意义的实物为线索,如《紫藤萝瀑布》以“紫藤萝花”为线索事线以事情发展的进程为线索,如鲁迅的《故乡》是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来组织全文的情感线以人物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如郑振铎的《猫》,以“作者对猫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时间线以时间的推移来组织材料,时间就成为贯串全文的一条线索,如《雨的四季》地点线以地点的转换来组织材料,地点就是贯串全文的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考点2记叙顺序1.了解题型中考设问(1)某段插叙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2)从全文看,文章运用了什么顺序来记叙?有什么作用?2.掌握方法顺叙(2017)特征: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记叙。一般包括时间的先后、空间或地点的转换和事件的发展过程作用:①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②使文章层次井然有序,脉络分明示例:《紫藤萝瀑布》一文,作者从见到紫藤萝写起,由远及近,并由此引出人生感悟;面对眼前的紫色花海,原先的悲痛也化为宁静插叙(2019、2011)特征:叙述暂时中断,插入相关的情节或事件,再按原来的记叙顺序写出整个过程作用:①交代了……的内容(概括内容)/解释了……的原因;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下伏笔;③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④突出人物性格(形象);⑤丰富文章内容,使文章情节更完整;⑥突出文章主旨;⑦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示例:《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插叙于勒的过去和菲利普一家急切盼望于勒归来的原因,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倒叙特征:先写事件的结果,或把事件高潮或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叙述,再按顺序叙述作用:①开篇点题;②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③引出下文的……事件或人物;④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示例:《走一步,再走一步》开头写道:“那是在费城,一个酷热的七月天——直到56年后的今天,我仍能感受到当年那股灼人的热浪”,开篇先交代事件结果带给自己的强烈感受,制造悬念,引出下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补叙特征:在行文中或行文后用两三句话或一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情做一些补充交代作用:①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②有助于丰富人物形象,更好地表达主题示例:《智取生辰纲》中,从杨志等人的角度来叙述故事。这样就造成一种“明抢”和“暗夺”的效果,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甚至令读者如坠云里雾里,直至结尾补叙其中缘由,这才豁然开朗,令人叫绝注:有的文章是多种叙述方式同时使用的。示例:《驿路梨花》从整体结构看,全文以“我”和老余的行踪为线索,按照从夜里到第二天早上的所见所闻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采用的是顺叙;其中瑶族老人因打猎迷路而夜宿茅屋、解放军盖小茅屋、梨花姐妹照料小茅屋,采用的是插叙;从小茅屋建造和维护的过程来看,采用的是倒叙考点3把握人称及其作用1.了解题型中考设问(1)文中是用第几人称写的?有什么好处?(2)某段的人称有何变化?有什么作用?(3)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回归教材(1)(九上第16课)这篇小说是以约瑟夫回忆少年时代往事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不妨试着变换一下叙事视角,体会一下有什么不同。(2)(九下第5课)这篇小说以酒店小伙计的视角叙述故事,试着换个视角简单讲述这个故事,看看效果有什么不同。同学之间交流(续表)2.掌握方法人称作用答题法记叙类的人称有三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其作用如下:第一人称(我、我们)作用:增强真实性,便于直接抒情,描写心理;引发读者思考。第二人称(你、您、你们)作用:便于对话,便于抒情;增强感染力,调动读者感情;增加亲切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等)作用:不受时空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便于叙事和议论。人称作用高分答题语言格式:①先掌握三种人称的常见的作用;②结合文章内容或主旨阐述其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关于文中人称变化的原因也是基于各种人称本有的作用而变化的,所以还是结合文章内容回答各种人称的作用即可。主人公判断法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或几个在作品中居主导地位的中心人物。判断小说的主人公主要看人物在小说情节、结构、矛盾冲突中是否占主导地位,这一人物是否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要表现的主题思想。考点4概括文章内容1.了解题型中考设问(1)通读全文,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表现人物心理变化的词语。(2)作者主要叙述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4)阅读全文,请用简洁的文字梳理小说主要情节回归教材(1)(七上第9课)文中说,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乐园”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2)(七上第9课)试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三味书屋的生活,并结合课文说说你的依据2.掌握方法情节内容概括法首先要明白记叙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然后根据“谁+干什么”或者“什么+怎么样”的模式进行概括。根据文章具体内容,有时为了突出强调时间、地点、事件起因、结果中的某一或某几个因素,可以适当加上这些要素概括。高分答题语言格式:“谁+干什么”或者“什么+怎么样”学习资料包记叙文划分层次结构的方法(1)按时间的先后划分。(2)按地点的转换划分。(3)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划分。有的文章,描述对象不是单一的,而是变化的,所以可按描写对象的不同来划分文章的层次。(4)按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有的记叙文是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来安排材料的,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思想感情的变化来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故事(小说)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考点5把握文章主旨1.了解题型中考设问(1)文章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或道理?(2)文章让你得到了怎样的人生启迪?(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回归教材(1)(七上第16课)猫是与人类关系亲密的一种动物,人们常通过写猫,表达丰富的人生体验。课外阅读夏丏尊的《猫》、靳以的《猫》和王鲁彦的《父亲的玳瑁》,与课文比较,体会这些文章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七上第18课)找出能够概括文章中心的语句,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掌握方法记叙文主旨提炼概括法①抓抒情议论句;②抓标题,开头、结尾段;③抓人物语言;④抓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⑤写作目的、感悟概括法,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根据自己的感悟来概括。把握作者思想情感的方法①借助文中表现作者对生活、对人生、对作品中的人事物的情感态度的词句进行分析;②借助文中抒情、议论的句子进行分析;③借助写作背景进行分析,有的写作背景就已经体现了作者的情感态度。学习资料包记叙文主旨类型1.人物品质精神型:主要是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如《驿路梨花》通过对小茅屋诗情画意的描述,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一代青年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2.象征寄寓型:主要是状物抒情散文,如《白杨礼赞》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抗日战争时期守卫家乡的北方军民,以及赞扬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3.揭理启示型:主要是以叙事为主的散文和一般记叙文、小说、寓言、童话等,如《猫》告诉人们不能光凭表面现象来主观臆断,而应该深入了解事物,看到事物的本质。4.揭露讽刺型:主要见之于批判性的童话、寓言、小说等,如《皇帝的新装》揭露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5.抒发情感型:主要是写景抒情散文,如朱自清的《春》写出作者热爱春天及憧憬未来之情。考点6理解文章标题1.了解题型中考设问(1)选文题目有什么作用?(2)文章标题的含义是什么?(3)文章以……为题有什么妙处?(4)给文章拟(换)标题回归教材(1)(七上第5课)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秋天的怀念》。(2)(七上第6课)朗读课文,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散步》。如果换个角度另拟一个题目,你会以什么为题?说明你的理由。(3)(七下第15课)用“驿路梨花”做标题有什么妙处?(4)(七下第22课)作者说斯科特的南极探险是“伟大的悲剧”。请根据你的理解谈一谈:“悲”在何处?“伟大”又指什么?2.掌握方法题型1:标题指代题型2:标题含义题型3:标题作用学习资料包记叙文题目类型1.人物或物品型:用文章中人物的名字或称呼,或者以某一物品作为文章的题目,作为线索来贯串全文,不仅能突出这个人物形象,而且可以加深读者对这个人物的印象,或借某物抒发某种独特的情怀。如《邓稼先》《藤野先生》《列夫·托尔斯泰》《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白杨礼赞》等。2.事件型:有些记叙文以记事为主,主要通过一两件事来表现人物和中心思想。这种情况下,便可以用事件来作为文章的题目。如《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等。3.地名型:用地点作为文章的题目,就像是舞台上摆着的布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4.景物型:这类题目往往通过对某一处景物的描写,借景抒情,表现作者对景物的喜爱与赞美。如《春》《济南的冬天》等。考点7理解词句的含义、作用1.了解题型中考设问(1)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文中多次出现的某一词语的含义有什么不同。(3)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把句子中的“××”改成“××”好不好?(5)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6)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回归教材(1)(七上第6课)品味下面的语句,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课文深层意蕴的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2)(七下第1课)课文最后一段写道:“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结合课文,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3)(七下第6课)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这句话有什么含义?)(4)(七下第6课)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如何理解“笨重”的意思?)2.掌握方法理解词语含义方法与思路方法:一是理解词语的本义,二是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即语境义,包括词语在语境中的比喻义、象征义、引申义、特定义等。思路:结合具体语境,联系上下文,读懂文章(文段或句子)的意思,揣摩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以及它所表达的人物的情感、态度,可将语境义代入原句,检验是否符合人物情感或文章主旨。高分答题语言格式:……原指……(本义),这里指……,表达(起到)了……情感(效果)。理解句子含义方法①抓句子中的关键词。重要句子一般都有凸显出含义的关键性词语,答题时可以抓住关键词理解它的语境义、比喻义、引申义等。②抓修辞、描写方法、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更深刻地理解句子含义。③抓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留心那些揭示句子内涵的修饰、限制成分。④联系上下文与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主旨理解句子的含义。关键词语表达效果分析法第一,了解词性、感情色彩,分析修辞、表现手法;第二,结合语境揣摩词语确切含义及效果;第三,体会词语所蕴含的感情。高分答题语言格式:××词的意思是……,这里是……,起到了……作用。词语能否更换答题法这种题型一般为不能更换,分析时,应先对要互换的词语分别进行解释,然后结合人物的形象、性格、情感及文章的主题等将它们进行比较,分析其表达效果,即为不能更换的理由。高分答题语言格式:不能换,该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了……,若换成××一词(解释其意义),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学习资料包词语本义与语境义本义是指词的最初的、最基本的意义。如“这里的河水很深”中的“深”意思是“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用的是本义。词语语境义,包括词语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演变而产生的后起义。如“这篇文章很深”中的“深”意思是“深奥”,用的是引申义。比喻义是指用一个词的本义比喻另一事物而产生新的比较固定的意义。如“他是个久经风浪的人”中的“风浪”“比喻艰险的遭遇”,用的是比喻义。象征义是用具体的事物表示某种特殊意义。如白鸽象征和平。考点8句(段)作用1.了解题型中考设问(1)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选文第×段在全文内容与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回归教材(1)(七上第9课)有人认为美女蛇的故事是赘笔,没必要写。你是否同意?简要说明理由。(2)(七上第9课)“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前两个“不必说”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3)(七上第16课)第一只猫死后,“我”安慰三妹说:“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三句话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掌握方法学习资料包记叙文开头与结尾常见形式记叙文开头常见形式开门见山,落笔扣题把要描述的主要人、事、物、时间、地点等要素交代清楚,引入正文,直接表述作者的观点,点明中心,统领全文。如《白杨礼赞》一开头就触及题旨:“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介绍背景,帮助解读以介绍情况、交代背景的方式开篇,可以让读者充分了解事情原委,有利于对整篇文章的正确、顺利解读。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写一些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的文章描写环境,烘托背景开头即借助于某种修辞手法或某种描写技法,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渲染气氛,烘托氛围,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下文人物或事情的开端做好衬托或铺垫。如《孔乙己》开头:“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可以随时温酒。”巧用倒叙,引人入胜从事情的结尾或高潮部分写起,引人入胜,再回过头来叙述事情的原因和经过,以设置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这样的开头,自然引人入胜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开头设置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再在后文阐释,慢慢揭开疑团。这样写能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增强文章行文的曲折美。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就这样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看似一句不起眼的话,却能让人思绪万千:作者先前肯定是在散步,是什么样的奇景能让他把脚步停住,读者的心一下子被抓住了记叙文结尾常见形式自然收束式所谓自然收束式,是指把文章内容写完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以事情的终结作为全文的结尾,而不去设计意蕴深刻的哲理语句,显得干净利落、不蔓不枝、简洁明快、朴素无华。如《我的叔叔于勒》卒章显志式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使文章中心鲜明突出。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画龙点睛式”首尾呼应式结尾与开头相呼应。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手法,能让读者产生一种首尾相合、浑然一体的感觉抒情议论式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感,激起读者内心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出人意料式这种结尾不是按照故事情节的通常逻辑来处理人物或事情的结局,而是用意想不到的结局戛然而止,让人在目瞪口呆之余,不禁感叹作者的奇思妙想、生活的千变万化含蓄蕴藉式含蓄结尾写法,就是把要说的话、要表达的真情隐藏起来,使文章结尾留有空白,常采用比喻、象征手法和留白艺术,给人留下无穷的想象余地,使人浮想联翩,能把读者引向更深远的境地,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奇效升华主题式所谓升华主题,就是在一个主题的基础上自然升华,表达一种更深更高层次的另一主题境界,如朱德《回忆我的母亲》的结尾考点9赏析词句1.了解题型中考设问(1)对文章某个段落或画线句子进行简要赏析。(2)简要分析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回归教材(1)(七上第1课)想象下列各句描绘的情景,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③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④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2)(七上第2课)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句中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①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②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③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2.掌握方法赏析词语三步法第一步,了解词性、感情色彩,分析修辞、表现手法;第二步,结合语境揣摩词语确切含义及表达效果;第三步,体会词语所蕴含的感情。高分答题语言格式:××词的意思是……,这里是……,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的感情。赏析句子三步法第一步,判断出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句式特点等;第二步,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第三步,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高分答题语言格式:本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句式特点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或人物)……的感情。学习资料包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修辞手法作用比喻答题模式: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出作者的……之情拟人答题模式: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拟人化,赋予它人的语言(神情、态度或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出作者的……之情夸张突出事物的特点或强烈抒发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排比强烈奔放地抒情;周密地说明复杂的事理,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句式工整,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对偶对仗工整,表意凝练,抒情酣畅;便与吟诵,易于记忆;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铿锵悦耳反复强调突出某一内容或表达强烈情感,增强语气或语势;回环往复,充满语言美(续表)修辞手法作用设问对内容加以强调;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反问强调突出某一内容,强烈抒发情感,引起读者注意引用根据引用的类型,作用分别有:①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增强说服力,使人信服;②引用古诗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让文章富有文化底蕴;③引用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丰富文章的内容和内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④引用相关人士的生平事迹,让文章富有真实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⑤引用哲理故事,增强哲理性,更耐人寻味。引用在结构上说往往起到总领下文、总结上文、过渡等作用反语反语,分为幽默反语和讽刺反语两种形式。作用分别是:使语言活泼、饶有风趣;表示否定、嘲讽,富有讽刺力量考点10分析人物形象1.了解题型中考设问(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的形象,或说说××是一个怎样的人?(2)请用简洁的语言对××这个人物作评价。(3)文中表现了××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回归教材(1)(七上第9课)文中的“先生”是一位“渊博的宿儒”,但他对“怪哉”这虫是怎么回事却不予回答;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先生还有哪些看似矛盾的表现?你怎样评价这位先生?(2)(七上第13课)参照示例,以“他是一个的人”的形式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注意结合课文中描写牧羊人的相关语句(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3)(七下第10课)熟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个什么样的人?结合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人。2.掌握方法人物形象分析五法分析人物形象一般从五个方面分析:①人物描写分析法。通过人物描写,如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细节等正面描写,以及侧面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②人物身份分析法。通过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进行分析,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形象。③故事情节分析法。通过故事情节、典型事件来分析人物形象。④环境描写分析法。通过典型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⑤人物关系分析法。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形象。注意:如果题干只是要求概括人物性格特点,那么就只要根据以上方法用准确词语概括出人物特点即可;如果题干中还要求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那么就要在文中找到表现相应性格特点的内容进行分析。有多少方面的特点就要有多少相应的内容。高分答题语言格式:运用……描写,塑造了一位……的人物,表现了……的……(性格、品质)。学习资料包常见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外貌描写特点从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作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等神态描写特点专指脸部表情的描写作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品质语言描写特点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作用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展示人物的个性特征;还能表现人物的身份与社会地位;还可以预示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反映作品的主题与时代特点;等等动作描写特点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等作用①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②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③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④表现人物的感情或态度;⑤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等等心理描写特点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进行描写作用①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②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③深化作品主题考点11环境描写及其作用1.了解题型中考设问(1)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怎样的作用?(2)文中画线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某段中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回归教材(1)(七上第6课)本文以叙事为主,其中穿插了一些写景的语句,把它们找出来,品味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2)(七上第9课)第2段描写百草园的文字,描写景物,有近景,有远景;有静态,有动态;有视觉、听觉,还有味觉。百草园的一切,在少年鲁迅的心目中显得那样生机勃勃,情趣盎然。试据此对这一段景物描写的方法做简要分析。(3)(八上第15课)文章开篇入题,紧接着又宕开一笔,用一大段文字描写高原景象。作者描写了怎样的高原景象?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4)(九上第15课)画出文中描写环境的语句,体会作者以此营造的氛围,说说这些描写对表达主题所起的作用2.掌握方法环境描写作用分析法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时代背景;②渲染、营造氛围;③烘托人物心情;④烘托人物的形象特点;⑤为下文情节做铺垫,埋下伏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⑥突出主题。高分答题语言格式:通过对……的环境描写,表现了……,抒发了……。学习资料包环境描写的两种类型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以及民俗民风等。环境描写的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小至一个家庭、一处住所。考点12写作手法及其作用1.了解题型中考设问(1)文章使用了××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2)请就文中的一种写法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回归教材(1)(七下第15课)本文构思巧妙,层层设置悬念和误会,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这种写法,说说其表达效果。(2)(八上第15课)本文写法有扬有抑,富于变化。试找出相关的段落,体会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3)(八上第15课)朗读并背诵课文第6—8段,思考:白杨树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是通过哪些语句层层深入地把这种意义揭示出来的?(4)(九下第6课)这是一篇讽刺小说,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说说这篇小说是如何运用对比、夸张等艺术手法表现出讽刺效果的2.掌握方法写作手法答题技巧辨析写作手法及其作用的答题思路一般是:①明确手法;②具体阐释该手法在文章中的体现;③结合人物、结构、中心等,简述该手法的具体作用。高分答题语言格式:文章采用……的手法,作者通过……(文章相关内容),使文章……。学习资料包常见写作手法及其作用象征特点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或深刻的寓意,表达感情更含蓄、深刻作用更好地表现了……的特点,把抽象的事理和情感表现得具体可感,含蓄而耐人寻味衬托特点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次要事物作为陪衬,分正衬和反衬作用用……衬托……,使……特点更突出、鲜明,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欲扬先抑特点想要褒扬某人或某物,却不从褒扬处着墨,而是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使两者互相背离,造成强烈反差,最后在鲜明的对比中达到褒扬的目的,突出主题作用突出强调事物(人物)的特征,突出主旨,使情节曲折生动托物言志特点借助具体事物阐述道理,抒发感情作用借对……的描写表达(抒发)了……的道理(情感),把道理和情感表现得具体可感、生动形象伏笔特点上文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或者物,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做的某种提示或暗示作用文章先写……,为下文写……埋下伏笔,使内容前后照应,情节紧凑,结构严谨铺垫特点在一个人物出场前或者一件事发生前,预先布置局势,安排一些情节场景作为征兆,渲染气氛作用渲染气氛,引人入胜,使情节衔接自然紧密,增强作品的吸引力照应特点为使文章前后贯通、脉络清楚,在行文过程中做前后照应或呼应性的叙写,也叫前后呼应、首尾照应作用使文章前后贯通,脉络清楚,结构严谨设置悬念特点作者在写作时故意留下疑团,以引发读者的心理期待作用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为后文做了铺垫(埋下伏笔),使文章的结构跌宕起伏,增强可读性侧面烘托特点不从正面描写,而是写旁的次要事物或人物,用以烘托主要人物或所写事物,常见的有以人烘托人、以物烘托人、以物烘托物作用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或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和深化主题对比特点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也叫对照作用人物形象更鲜明,作品主题更突出,思想感情更深刻,能收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考点13分析表达方式的作用1.了解题型中考设问(1)指出句子使用的表达方式,并分析其作用。(2)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有何作用?回归教材(1)(八上第7课)作者在记叙事情的同时,穿插了精当的议论。找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含义并体会其作用。(2)(八下第1课)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以本文所写的某件事为例,具体分析这些表达方式各自的作用2.掌握方法表达方式辨析法辨析表达方式:①抓概念的要点。记叙重在叙述和交代,说明重在解说与阐述,议论重在观点与态度,抒情重在抒发感受与情感,描写重在具体的描摹。②察写作搭配的习惯。几种表达方式搭配习惯有:先叙后议、夹叙夹议、写景抒情、抒情议论融为一体等。③寻句段的语言标志。表达方式的变换有时可能是句式的变换,有时可能是过渡词句的运用。记叙文中运用议论、抒情的作用叙事中的抒情、议论根据其位置不同大体有三种作用:一是在文章开头起到提示全文中心并引起下文的作用;二是在文章中间,一般用于事情发展的转换衔接处,主要起到穿针引线、承上启下的作用;三是在文章结尾,一般起到总结全文、揭示或升华主题、画龙点睛、发人深思等作用。考点14赏析语言特色1.了解题型中考设问(1)选文的语言有怎样的特点?(2)简要说说文章的语言风格回归教材(1)(八上第7课)很多作家都写过回忆母亲的文章,比如邹韬奋《我的母亲》、老舍《我的母亲》等。找来进行比较阅读,看看不同作者笔下的母亲形象、文章的写作手法、作品的语言风格等方面各有什么不同。(2)(八上第7课)课文语言平实如话,字里行间饱含深情。细读下列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①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②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③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④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2.掌握方法辨析语言特色的三个角度辨析文章语言特色,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入手:①语言风格。掌握常见语言风格:平实质朴、精致典雅、幽默风趣、凝练传神、犀利辛辣、含蓄蕴藉、清新明快、豪迈奔放等。②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文章的语言特色,不孤立地仅从局部去分析全文的语言特色。③揣摩文体。根据文章所属的文体去揣摩文章的语言特色。高分答题语言格式:文章具有……的语言风格,文中“××”句中的……体现了这一风格,使文章……。考点15情境补写1.了解题型中考设问(1)根据前后文,在横线处补写一段心理描写。(2)文中省略的内容是什么?(3)根据选文内容,补写一段描写××的文字2.掌握方法情境补写方法情境补写一般包括景物补写和人物描写补写。高分答题语言格式:①准确读懂原文的内容和体会人物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②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③注意前后文的照应,必须与提供的情境保持一致,不能相悖;④进行合理想象。揣摩人物心理三步法人物心理往往会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现出来。第一步:联系上下文,明确人物活动的场景或背景。第二步: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揣摩人物心理。第三步:注意人物心理的复杂性、丰富性。考点16拓展探究1.了解题型中考设问(1)探究选文和链接材料,谈谈自己的感悟、看法。(2)结合个人实际谈谈对本文(人物)的观点的理解或看法。(3)就选文内容(语言、结构……),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4)结合选文内容,为××写一则简短的获奖感言回归教材(1)(七上第9课)文中那个活泼可爱、尽情玩耍的小鲁迅宛在眼前,你看到文字后面那个拿笔写作的“大”鲁迅了吗?你觉得这个“大”鲁迅是带着怎样的情感来写本文和《朝花夕拾》中其他文章的?请结合本单元后的“名著导读”栏目的相关内容谈谈你的认识。(2)(七上第13课)课文写的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在我们的社会中,却有很多真实存在的默默“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你认识或听说过这样的人吗?试为他写一段文字,记录他的事迹,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3)(七下第15课)这篇小说所写的朴实民风是否让你感动?读完后,你对“公德”这个概念有什么想法?联系现实,和同学讨论这个话题。(4)(八上第14课)课文第5段中,作者两次写到自己“聪明过分”的行为,你怎么理解这里的“过分”?在长辈面前,你也有过类似的表现吗?读完这篇文章,你对自己的“聪明”和长辈的“迂”有什么新的体会?说出来与大家交流。2.掌握方法谈感悟评价答题法谈感悟类的题型,有感悟重点句子的,有感悟主题的,有要求对人物做出评价的,等等。感悟句子或主题,要正确理解句子的含义,或提炼出文章的中心,以之生发自己的观点;人物评价题要抓住主要人物的表现,谈自己最深的感受。其次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多角度进行探究,表达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生活实际,要显示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语言表达上,力求简洁连贯。此类题没有固定答案,围绕文章内容言之有理即可。提有价值的问题答题技巧首先看清题干要求,就内容、主题、人物、语言、结构、写作手法等其中的一方面来提问;其次提问一定要具体明确。学习资料包阅读迁移常考三类型1.感悟类。这类题通常要求联系生活,感悟作者情感。其考查形式一般为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阅读后的体会、体验、启示、见解等。2.联系类。这类题常见要求同类迁移。其考查形式一般是提供一则或多则链接材料,对考查文本进行验证判断或者知识迁移。3.议论类。这类题常见要求发表看法或感想、提出建议等。其考查形式一般为根据文章主旨联系生活实际,析观点、谈启示、说感受等。【仿真训练】一、(2023·河北唐山模拟)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雕花烟斗冯骥才①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②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道瀑布——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③不知不觉间,他掏出一个挺大的核桃木雕花烟斗,插在嘴角,突然意识到花房里不准吸烟,他慌忙四下窥探,忽见身旁几片肥大浓绿的美人蕉叶子中间,有一张黑黑的老汉的脸直对着他。一双灰色的小眼睛牢牢盯着他嘴上的烟斗,他刚要承认过错,那老汉却和气地说:“没关系,到这边来抽吧!”④这里便是花房的一角,这老汉是花农老范。老范坐在他对面,“唐先生,您还画画不?”⑤他怔住了。“您怎么知道我姓唐?还知道我画画?”“先前,您带学生到这儿来画过花儿,您画得美,美呀……”老范赞美的语气是由衷的,他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像他这样一位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好比高高悬挂的闪耀辉煌的大吊灯,如今被一棒打落下来,曾经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脚下,甚至无人顾惜。难道在这奇花异卉中间,在这五彩缤纷的花的天地里,隐藏着一个知音吗?⑥谁能从这老范身上找到聪慧、美和知识的影子呢?老范身子矮墩墩,微微驼背,穿一身皱巴巴的黑裤褂,沾满污痕;面色黧黑,眼睛小,眸子发灰,动作迟缓而不灵便。发现老范仍不时瞅他嘴上的烟斗,“您来尝尝我的烟斗丝吧?”唐先生诚恳地说。“不!”老范笑眯眯地,“俺是瞧您的烟斗很特别……”⑦他的烟斗是特别。上面雕着一只肥胖的猫头鹰,栖息在一段短短的秃枝上,“这烟斗是我自己刻的。”他说。他想起了靠边站之后的整天无所事事,想起了某天灵机一动用木刻刀雕刻烟斗的感觉,想起了把每只烟斗都当作创作的倾尽心血的狂热,想起了家里摆满一个玻璃书柜的绝妙艺术品——雕好的烟斗。“美,美呀!”对面灰色的小眼睛流露出真切的钦慕之情,“您要是喜欢这烟斗,就送给您吧!”“不,不,俺要不得!”老范固执地一个劲儿摇脑袋。⑧从此以后,唐先生常来花房坐坐,在饱尝冷淡、受尽歧视的他看来,这一份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十分珍贵。⑨秋风一吹,又是赏菊的好时节。可唐先生却没有到小花房去。半年前,他被落实了政策,名画家的桂冠重新戴在头上。求画的、求烟斗的,让他忙得不亦乐乎。一天,家中高朋满座。外边又有人敲门。打开门,不觉双目一亮。面前一大盆光彩照人的凤尾菊,花后是半年多未见的老范。“哟,老范,是您呀!”矮墩墩的老范笑眯眯地站在他面前,额上沁出亮闪闪的汗珠,只频频点头。唐先生请老范坐下后,就顾不上再和他搭话,老范一声不响地蹲坐在屋角,露出满足的神情。后来他发现了身边陈列烟斗的玻璃柜。一下子见到这么多雕着花、千奇百怪的烟斗,他看呆了,不禁发出一声声很特别的赞叹:“美,美,美呀……”没人搭理老范,唐先生感到自己认识这么一位无知的、傻里傻气的怪老头很难为情。⑩在又收到老范送的两次花后,唐先生从陈列柜下边一层属于一般水平的烟斗中,选择一只雕工比较简单、刻着五朵牡丹花的,送给老范。“您……”老范喜得声音都震颤了,眼睛像一对灰色的小灯泡亮了起来,双手郑重地接过烟斗,激动地吭吭巴巴,“谢谢您,唐先生,真谢谢您……”又一阵秋风吹起,唐先生倚坐在皮椅上,疲惫不堪。他的一幅画被莫名其妙地定为黑画,他再一次落魄,无人理睬了。这时,他听见有人轻轻叩门。打开门,一盆特大的金光灿灿的凤尾菊正堵在门口。“老范,快请进,请进!”来人把花放在地上,喘着气,“俺是老范的儿子,俺爹今年夏天得了肺炎,走了。他吩咐俺说,他要是不在了,无论如何也要把花给您送来。”“唐先生,您知道俺爹多喜欢您送给他的烟斗吗?临终时,他叫俺把那只烟斗插在他嘴角上。”“什么?”唐先生问道,他好像没听清这句话……(有删改)1.依据提示,请结合文章内容,完成对小说情节的梳理。花房邂逅,感受温暖→①→重戴桂冠,冷落花农→②2.结合文章内容,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按照要求赏析其妙处。(1)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道瀑布——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2)老范喜得声音都震颤了,眼睛像一对灰色的小灯泡亮了起来,双手郑重地接过烟斗,激动地吭吭巴巴,“谢谢您,唐先生,真谢谢您……”(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3.说说开头“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一句在文中有怎样的妙处。4.仔细阅读第段,结合上文揣摩此时唐先生的心理活动。5.通读小说,结合文中不同的人物,说一说在为人处世、与人相处上你有怎样的感触与启发。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二、(2023·河北模拟)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时光里的书匣子①雪像是虚空中惊落的梨花,带着一丝羞赧,静悄悄向水墨画一般沉郁的四野撒落。我们围坐在热烘烘的土炕上,脚丫塞进奶奶暖暖的棉被窝里。每个人手中都捧着一本书,就连不识字的奶奶也捧着一本。有时,她还会坐在那里细细整理被猫撕坏的书页,骨节突出的手指那时变得十分灵活,将卷起的边边角角一一捋平,专注而细腻。糨糊粘好的书就放到旁边的书匣子上晾着。②笨头笨脑的长方形书匣子,模样普通得有些寒碜,却是家里质地最好的一个老物件。早先它被用来装食物,它像个小小的粮仓,放在柜子高处,沉甸甸地稳着全家人的心。后来全家搬到了镇里,匣子再也用不上了。那匣子好似呜咽了一声,躲进了柜底。③被冷落的匣子重新派上用场,是因为我们的书。镇子里有一家书店,每每有了零钱我们就跑去买书,花布衣兜里奶奶给的硬币发出清脆的声响。时间久了,我们的书需要一个“家”,而书架是不敢奢望的。有一天,奶奶灵光一现就想起了那只柏木匣子。她立马翻出来,细细擦拭了一番,又晾晒了几天,仔仔细细糊上一层报纸。当几本书放进去后,那只匣子像注入了灵魂一般,散发出一种朴素典雅的气质来,像一位落难的公主回到了她的家乡,一切恰如其分,安宁美好。④书匣子里端端正正放着糨糊补过的书,占据着橱柜上最显眼的位置,也占据着我们心里紧要的那个位置。我们每天只要有空闲总会围绕在书匣子旁边,像檐下的白鸽每天清晨拍打着翅膀飞向阳光。因为匣子装着书,屋子里的气息也悄然变化着,若有似无地总能嗅到一种浅俗的日常之上的书香气,一股淡淡的、厚重而静笃的油墨香。每当闻到那书香,我们雀鸟般欢腾的心,瞬间就安静了,吵嚷声也弱下去了。⑤买书的钱是奶奶从日常家用里省出来的,那些毛票硬币包在一块看不出颜色的碎花手绢里压在炕毡下,只要我们说要买书,就有求必应。那时多数孩子只有几本书,而我们很奢侈地拥有了成套的《红楼梦》《哪吒闹海》等连环画。我们读书的时候,奶奶就坐在书匣子旁边跟着看,她一个字也不识,就看图画,最喜欢《红楼梦》里黛玉葬花那一段。她认真地捧着书,一页一页仔细瞧着,口中喃喃自语。她总是忍不住地回头问我这一页的意思,又转头问姐姐那一页的意思,完全像个追着大人听故事的孩子。其实,不识字的奶奶是很会讲故事的,也很会领悟故事的内涵,甚至会自己编故事讲给我们听。⑥书匣子伴着我们渐渐长大,上了初中后我们不再满足于小人书,奶奶依然支持我们买书,但碎花手绢里的毛票和硬币有时连买一本书都凑不够了。我们还会在雨雪天挤在奶奶炕上读书,不过那些书都是从同学手中借来的,有《简·爱》,有《射雕英雄传》……奶奶凑过来看我们那些插图极少、满纸黑字的书,翻一会儿又无趣地放下,她再也介入不了我们的读书世界了,无聊地坐在炕角打盹。⑦日复一日,那书匣子也像有生命似的老了,边角被岁月啃噬得不再光润,顽皮的弟弟在上面胡乱地涂鸦,淡黄的原木悄然成暗淡的褐色。偶尔,匣子里还会蹿出丝丝缕缕腐旧的霉味,像一个患了风湿病的老人。只有当家里来了亲戚或邻家小孩的时候,奶奶会像亮宝般打开匣子,将巴掌大的小人书放到孩子们手里,看着她们胡乱翻书时,她会堆起一脸皱纹满足的微笑。⑧书匣子老去,奶奶也老去了。奶奶去世后,老屋子也给卖了。收拾旧物件的时候,我没有看到书匣子。小人书倒是零零散散找到了几本,虽然破旧发黄残缺不全,但我还是收拾好,带回了自己家。直到后来女儿出生,渐渐长大,我给她买了一个大大的粉色收纳盒当书匣子,把那几本发黄的小人书也整整齐齐放进她崭新的书匣子里。女儿有时会翻出来看,每次都会奶声奶气地问:“妈妈,这是你小时候看过的书吗?是太奶奶买的吗?我好喜欢那个会讲故事的太奶奶哟!”⑨我也很喜欢,可是却再也见不到了,就连那最初陪伴着我们的书匣子也再见不到了。我看到时光的小毛贼早在我们疏忽散漫时载着一车又一车的物什走远了,留给我们的只是斑驳记忆。(有删改)1.通读全文,请概括文章围绕“奶奶和书匣子”讲了哪些故事。①—奶奶改造书匣子,给“我们”当书架—②—奶奶亮宝般打开匣子,把小人书拿给小孩看—③2.请品味文中两处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1)我们每天只要有空闲总会围绕在书匣子旁边,像檐下的白鸽每天清晨拍打着翅膀飞向阳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