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河北省邯郸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河北省邯郸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河北省邯郸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河北省邯郸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邯郸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质量检测生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泪液中的溶菌酶属于内环境的化学成分B.淋巴液中的物质进入血浆中,至少要穿过4层生物膜C.肾小球肾炎会使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D.只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机体就可维持稳态【答案】C【解析】【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详解】A、泪液不属于内环境,泪液中的溶菌酶不属于内环境的化学成分,A错误;B、淋巴液不断汇入淋巴管,经左、右锁骨下静脉直接汇入血浆中,不需要穿膜,B错误;C、肾小球肾炎会使蛋白质等物质滤过到肾小囊中,使血浆渗透压下降,血浆中的水分进入组织液,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C正确;D、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D错误。故选C。2.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存在着控制同一生理活动的神经中枢B.短时记忆与大脑皮层下的海马区有关,可能涉及某些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交流C.脑神经不仅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还含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D.自主神经系统包含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其活动不完全受意识的支配【答案】D【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外周神经系统。【详解】A、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存在着控制同一生理活动的神经中枢,如眨眼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脑干,大脑皮层可通过脑干控制眨眼反射,A正确;B、大脑皮层的海马区与短时记忆有关,可能涉及某些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交流,B正确;C、脑神经不仅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还含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C正确;D、自主神经系统是支配血管、内脏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其活动不完全受意识的支配,D错误。故选D。3.突触分为电突触和化学突触两种类型,结构如图甲所示。在电突触中,突触前神经元和突触后神经元的细胞膜直接接触。当电信号到达轴突末端时,缝隙连接允许离子在两个细胞之间直接流动,且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后也可引发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利用微电极一电位表装置测定兴奋经突触传递时,突触前、后细胞的膜电位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兴奋在化学突触和电突触处的传递方向都是单向的B.化学突触和电突触都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C.图甲中化学突触和电突触的电位变化分别对应图乙中的a和bD.电突触传导神经冲动的速度快于化学突触【答案】D【解析】【分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详解】A、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后可通过电突触传递引发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说明兴奋在电突触处是双向传递的,A错误;B、兴奋通过缝隙连接直接传入下一个神经元,说明兴奋经过电突触时不会发生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换,B错误;C、兴奋经化学突触传递时由于发生信号的转换,在时间上存在延迟,而电突触不会,故图甲中的化学突触和电突触分别对应图乙中的b和a,C错误;D、兴奋经过电突触时不会发生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换,速度更快,D正确。故选D。4.微电极一电位表装置是测定神经元膜电位变化的常用仪器。图甲中电表I的两电极分别连在神经纤维Q点的膜内和膜外,电表I的R电极位于膜外,S电极位于膜内。图乙、图丙为两个电表可能检测到的电位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兴奋从P点传至Q点的过程中需消耗能量,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同B.若提高图甲中神经元细胞外液的Na+浓度,②峰值将变大,此时细胞内的Na+浓度大于膜外C.刺激P点后,电表I的指针只能发生一次偏转,测得的电位曲线变化趋势与图乙相似D.刺激P点后,电表Ⅱ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测得的电位变化如图丙所示【答案】C【解析】【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详解】A、兴奋从P点传至Q点的过程中需消耗能量,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A错误;B、若提高图甲中神经元细胞外液的Na+浓度,神经元兴奋时Na+内流量增多,动作电位峰值将变大,此时细胞内的Na+浓度依然小于膜外,B错误;C、刺激P点时,产生动作电位,当兴奋传到至Q点时,膜内外的电荷分布由外正内负转变为外负内正,电表I指针向左偏转1次,测得的电位曲线变化趋势与图乙相似,C正确;D、甲图中的突触前膜位于右侧神经元上,突触后膜位于左侧神经元上,由于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至突触后膜,刺激P点后,电表Ⅱ的指针只能发生一次偏转,测得的电位曲线变化趋势与图乙相似,D错误。故选C。5.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实例的叙述错误的是()A.其他条件相同时,同一机体在冬季的散热量和排尿量均大于夏季B.机体产生过敏反应的过程中,先发生了体液免疫,而后发生了组胺等物质参与的体液调节C.当血钠含量降低时,垂体产生的激素可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D.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下丘脑某区域兴奋,通过交感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答案】C【解析】【分析】1、人体生命活动是在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下进行的。寒冷环境下,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兴奋传导到下丘脑,使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2、血糖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1)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的某一区域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使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分别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同时血糖浓度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浓度升高。(2)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下丘脑的另一区域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同时血糖浓度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降低。【详解】A、与夏季相比,冬季时由于机体与外界环境温差变大,人体散热量增加,产热量也随之增加。与此同时汗腺分泌减少,排尿量增多,故同一机体在冬季的散热量和排尿量均大于夏季,A正确;B、机体产生过敏反应的过程中,先发生了体液免疫,而后发生了组胺等物质参与的体液调节,B正确;C、当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直接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增加醛固酮的分泌,不存在分级调节,C错误;D、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下丘脑某区域兴奋,通过交感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D正确。故选C。6.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酶体酶、细胞因子和抗体都是由免疫细胞合成的免疫活性物质B.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B细胞的增殖分化C.细胞毒性T细胞可识别并接受靶细胞表面的抗原,其活化后可使靶细胞裂解凋亡D.体液免疫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有分泌细胞因子和呈递抗原给B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1、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2、B细胞激活后可以产生抗体,由于抗体存在于体液中,所以这种主要靠抗体“作战”的方式称为体液免疫。3、体液免疫中,B细胞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此外,还需要细胞因子的作用。当B细胞活化后,就开始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随后浆细胞产生并分泌抗体。在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存活几年甚至几十年,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快速产生大量抗体。细菌等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也会如病毒一样引起机体发生体液免疫反应。【详解】A、溶酶体酶属于溶酶体内的水解酶,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免疫活性物质如溶菌酶和细胞因子也不都由免疫细胞合成,A错误;B、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可来自记忆B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分化,B错误;C、细胞毒性T细胞可识别并接受靶细胞表面的抗原,其活化后可使靶细胞裂解凋亡,C正确;D、体液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不属于抗原呈递细胞,不能呈递抗原,D错误。故选C。7.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有时会因大风等因素造成倒伏,一段时间后根会出现向地生长的现象,而茎会出现背地生长的现象,结果如图甲所示。图乙代表随生长素浓度的变化,根或茎生长单位长度所需的时间。图丙代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某器官的生理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农作物在横置状态下,不能进行极性运输B.图乙中b点可代表根近地侧的生长状态C.图丙中若茎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茎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大于MD.图丙中若根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根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大于m小于M【答案】B【解析】【分析】一植株横放,根和茎两个部位都是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近地侧发挥抑制作用,远地侧发挥促进作用,导致根向地生长;茎对生长素不敏感,近地侧的促进作用强于远地侧,茎背地生长。【详解】A、极性运输时时刻刻都在进行,A错误;B、据图乙分析,由于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茎,所以曲线代表代表根,曲线I代表茎,图乙中b点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抑制,b点可代表根近地侧的生长状态,B正确;C、图丙中若茎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茎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为大于m小于M,C错误;D、图丙中若根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根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为大于i,D错误。故选B。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可通过直接参与细胞代谢来调节细胞的生命活动B.植物激素都是小分子有机物,动物激素都是大分子有机物C.都可作为信号分子,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传递信息D.植物体内无分泌激素的腺体,而动物激素通常由特定的内分泌腺合成并分泌【答案】D【解析】【分析】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合成的、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动物激素的由专门的内分泌器官(内分泌细胞)产生的、对动物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2、动植物激素的化学成分一般是大分子的有机物,如蛋白和脂类,而植物激素的化学成分一般为小分子有机物,如:乙烯(催化剂)吲哚乙酸(生长素),脱落酸.它们的功能是相同的,即都能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详解】A、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都属于信号分子,都不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A错误;B、植物激素几乎都是小分子有机物,动物激素分为蛋白质类、固醇类和氨基酸衍生物类等,固醇类和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属于小分子有机物,B错误;C、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都可作为信号分子,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的受体结合传递信息,C错误;D、植物激素的产生无特定的内分泌腺,动物激素的产生通常有特定的内分泌腺,D正确。故选D。9.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都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B.使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所得结果往往比真实结果偏大C.高山的不同海拔分布着不同的植被带,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使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来降低其种群密度,这属于化学防治【答案】B【解析】【分析】1、种群是指在一定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主要包括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2、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结构、群落演替、群落的范围和边界、优势种以及群落内的种间关系等。【详解】A、年龄结构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A错误;B、使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被标记的动物更难被重捕,所得结果往往比真实结果偏大,B正确;C、高山的不同海拔分布着不同的植被带,属于不同的群落,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错误;D、使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来降低种群密度,这属于生物防治,D错误。故选B。10.下列实例中不符合负反馈调节机制的是()A猎物数量增加,导致捕食者数量增加,捕食者数量增加又会导致猎物数量减少B.当生长素浓度过高时会促进植物切段中乙烯的合成,乙烯会抑制生长素的作用C.大火后,森林中植物种群密度降低,但阳光充沛,土壤养料增多,使种子萌发后迅速长成新的植株D.排尿过程中,当膀胱收缩时尿流刺激尿道感受器,进一步加强中枢的活动,使膀胱收缩加强【答案】D【解析】【分析】负反馈调节是指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正反馈调节是指某一生成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促进或加强最初所发生的变化。【详解】A、猎物数量增加,导致捕食者数量增加,捕食者数量增加又会导致猎物数量减少,因果循环,互为因果,这属于负反馈调节,A不符合题意;B、当生长素浓度过高时会促进植物切段中乙烯的合成,乙烯抑制生长素促进作用,这属于负反馈调节,B不符合题意;C、大火后,森林中植物种群密度降低,但阳光充沛,土壤养料增多,使种子萌发后迅速长成新的植株,植物的数量增多,这属于负反馈调节,C不符合题意;D、排尿过程中,当膀胱收缩时尿流刺激尿道感受器,进一步加强中枢的活动,使膀胱收缩加强,这属于正反馈调节,D符合题意。故选D。11.为探究蜜源植物波斯菊对植被害虫的天敌是否有涵养作用,科研人员比较了波斯菊种植区域与杂草种植区域(对照)的害虫天敌和害虫的种群动态,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害虫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B.种植波斯菊能够增加害虫捕食性天敌的种群数量,从而有效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C.与化学防治相比,种植波斯菊能持久地抑制害虫数量,还能减少环境污染D.碳元素在天敌与害虫之间传递的形式是CO2,且只能单向传递【答案】D【解析】【分析】1、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即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多用于植物、某些昆虫卵、作物植株上的蚜虫、跳蝻等种群。2、目前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大致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等,目前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利用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的生物防治。【详解】A、若害虫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正确;B、据图可知,种植波斯菊能够增加害虫捕食性天敌的种群数量,从而有效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B正确;C、与化学防治相比,种植波斯菊不仅能有效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还能减少环境污染,C正确;D、碳元素在天敌与害虫之间传递的形式是含碳有机物,且只能单向传递,D错误。故选D。12.研究人员对张福河夏季浮游植物优势种的生态位特征展开研究。生态位宽度表示某物种在其生存环境中对各种资源的利用总和,常用于反映物种分布和对资源的占用程度,结果如表1所示。生态位重叠可以反映物种对资源的竞争和共享关系,结果如表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表1优势种夏季秋季冬季铜绿微囊藻0.333二角盘星藻0.6230.9310.644近微细丝藻0.6430.742谷皮菱形藻0.963肘状针杆藻0.867颗粒直链藻0.8740.813表2优势种生态位重叠指数铜绿微囊藻二角盘星藻近微细丝藻谷皮菱形藻肘状针杆藻颗粒直链藻铜绿微囊藻1.000二角盘星藻0.5041.000近微细丝藻0.0000.7141.000谷皮菱形藻0.5370.8880.8431.000肘状针杆藻0.5130.9550.8320.9841.000

颗粒直链藻0.6150.9530.7610.9790.9921.000A.夏季时谷皮菱形藻的生态位宽度最大,说明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B.生态位宽度较大的优势种,与其他优势种产生生态位重叠的机会更小C.同一浮游植物在不同季节的生态位宽度不同,可能是因为不同季节中河流环境不同D.颗粒直链藻与肘状针杆藻的生态位重叠指数最大,说明两者对资源的需求比较相似【答案】B【解析】【分析】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生态位宽度表示被一个种群所利用的不同资源的总和。生态位重看指在一个资源序列上,两个物种利用相同等级资源而相互重叠的状况。【详解】A、生态位宽度表示某物种在其生存环境中对各种资源的利用总和,常用于反映物种分布和对资源的占用程度。据表1可知,夏季时谷皮菱形藻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为0.963,说明其资源的占用程度最大,具有更强的竞争力,A正确;B、生态位宽度较大的优势种,与其他优势种产生生态位重叠的机会更大,B错误;C、同一浮游植物在不同季节的生态位宽度不同,可能是与不同季节中河流环境不同有关,C正确;D、颗粒直链藻与肘状针杆藻的生态位重叠指数最大,说明两者对资源的需求比较相似,D正确。故选B。13.下列关于生态学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无需设置对照实验,也无需进行重复实验B.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时,利用了土壤小动物的趋光性C.“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中,对土壤进行灭菌的组别属于对照组D.制作生态缸时,要考虑系统内组分及营养级之间的合适比例,使之正常运转【答案】D【解析】【分析】1、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时,应将实验组的土壤灭菌以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2、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可用取样器取样法。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计数。【详解】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无需设置对照实验,但需进行重复实验,A错误;B、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时,利用了土壤小动物趋暗性,B错误;C、“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中,对土壤进行灭菌的组别属于实验组,未处理的一组属于对照组,C错误;D、在制作生态缸时,要考虑系统内组分及营养级之间的合适比例,使之正常运转,D正确。故选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如图所示为人体内某些信号发挥作用的模式图,甲和乙分别表示某种信号物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乙为胰液,则物质甲一定是促胰液素B.若乙为肾上腺素,则甲一定是神经递质,靶细胞属于效应器的一部分C.若甲为葡萄糖,乙为胰岛素,则乙分泌过程的调节方式为体液调节D.若甲为甲状腺激素且含量高于正常值时,其对垂体细胞分泌活动的促进作用减弱【答案】AD【解析】【分析】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当其含量高时,抑制较强,含量较低时,抑制较弱。【详解】A、胰液的分泌不仅受神经调节,还受促胰液素的调节,所以若乙为胰液,则物质甲可能是神经递质或促胰液素,A错误;B、肾上腺素的分泌直接受神经系统的调节,若乙为肾上腺素,则甲一定是神经递质,靶细胞属于效应器的一部分,B正确;C、若甲为葡萄糖,乙为胰岛素,则乙分泌过程是葡萄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分泌胰岛素,该过程属于体液调节,C正确;D、若甲为甲状腺激素且含量高于正常值时,其对垂体细胞分泌活动的抑制作用减弱,而不是促进作用,D错误。故选AD。15.合胞病毒(RSV)是一种RNA病毒,具有包膜结构,其化学成分与宿主细胞的细胞膜相似。病毒表面的G和F蛋白在RSV的吸附和与宿主细胞的融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是病毒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主要靶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RSV的包膜结构可能来源于病毒最后侵染的宿主细胞的细胞膜B.病毒表面的G和F蛋白可直接刺激B细胞并使其活化C.减毒的RSV疫苗可激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D.感染过流感病毒的康复者血清中含有能与RSV结合的特异性抗体【答案】BD【解析】【分析】体液免疫:①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②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③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④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⑤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⑥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详解】A、合胞病毒(RSV)是一种RNA病毒,具有包膜结构,其化学成分与宿主细胞的细胞膜相似,故RSV的包膜结构可能来源于病毒最后侵染的宿主细胞的细胞膜,A正确;B、B细胞需要抗原的直接接触、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改变并与B细胞结合两个信号的刺激,再加上细胞因子的促进作用才能活化,B错误;C、减毒的RSV疫苗可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C正确;D、抗体具有特异性,感染过流感病毒的康复者血清中含有流感病毒的抗体,不能与RSV结合,D错误。故选BD16.为研究顶芽产生的生长素(IAA)调控植物根生长的机制,研究人员以某种类型的拟南芥植株突变体为实验材料开展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顶芽产生的IAA通过极性运输至根部,该过程消耗能量B.该实验应以赤霉素受体不敏感型的拟南芥突变体为实验材料C.去除顶芽后,用赤霉素处理会抑制初生根的生长D.该实验说明顶芽的IAA可能通过促进根部赤霉素的合成进而促进根的生长【答案】AD【解析】【分析】IAA的合成部位是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运输方向有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详解】A、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至根部,生长素此时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消耗能量,A正确;B、实验结果说明,外源添加的赤霉素对根部的生长有影响,故该实验应以赤霉素合成缺陷型的拟南芥突变体为实验材料,B错误;C、去除顶芽后,与对照组相比,赤霉素处理会促进初生根的生长,C错误;D、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去除顶芽只用赤霉素出来能促进初生根的生长,但作用效果不明显,但使用IAA后对初生根生长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组相同,因而该实验说明顶芽的IAA可能通过促进根部赤霉素的合成进而促进根的生长,D正确。故选AD。17.研究人员对某草地的食物关系和能量流动进行了调查。下图为该草地的部分食物关系。由于受到温度的影响,鹰的食物比例由兔:鼠:蛇=1:2:2变为2: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草地某食物链(共3个营养级)在夏季时能量流动的相关数据如表所示(单位是104kJ)。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营养级

二三同化量700105②呼吸消耗的能量390①12流向分解者的能量90146未利用的能量115113A.鹰与蛇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种间竞争,鹰处于该食物网的第三、四营养级B.鹰的食物比例改变后,其增加相同质量所消耗的植物的量是原来的14/23C.表中①的数值是59,②的数值是21,第二、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20%D.表中第三营养级产生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其流向分解者能量中的一部分【答案】ABC【解析】【分析】某一营养级的同化量=细胞呼吸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详解】A、由图可知,鹰与蛇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种间竞争,鹰在食物链植物→兔→鹰中属于第三营养级,鹰在食物链植物→鼠→蛇→鹰中属于第四营养级,A正确;B、鹰食物比例未变时,质量增加1kg所消耗的植物是2300/5,食物比例改变后,质量增加1kg所消耗的植物是1400/5,因此鹰增加相同质量所消耗的植物的量是原来的14/23,B正确;C、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表中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12+6+3)×104kJ=21×104kJ,第二营养级呼吸所消耗的能量=(105-14-11-21)×104kJ=59×104kJ,故①的数值是59,②的数值是21,第二、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21×104)÷(105×104)×100%=20%,C正确;D、表中第三营养级产生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能量中的一部分,D错误。故选ABC。18.沼气工程是一项以开发利用养殖场粪污获取能源、治理环境污染为目的,实现农业生态良性循环的农村能源工程技术,下图为一种沼气工程典型图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存在“农作物→人”和“农作物→家畜→人”两条食物链B.沼气的使用实现了清洁能源代替传统散煤能源,遵循了自生原理C.沼渣、沼液可为农作物提供有机物D.该工程促进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答案】BCD【解析】【分析】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为: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①自生:由生物组分而产生的的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就是系统的自生。遵循自生原理,需要在生态工程中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②循环:循环是指在生态工程中促进系统的物质迁移与转化,既保证各个环节的物质迁移顺畅,也保证主要物质或元素的转化率较高。③协调: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容纳量。④整体:遵循整体原理,首先要遵从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不同组分之间应构成有序的结构,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详解】A、由图可知:存在“农作物→人”和“农作物→家畜→人”两条食物链,A正确;B、沼气的使用实现了清洁能源代替传统散煤能源,废物利用,遵循了循环的原理,B错误;C、沼液还田的主要目的是为农作物提供N、P、K等矿质元素,农作物不能吸收有机物,C错误;D、该工程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能量不能循环利用,D错误。故选BCD。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9分。19.热射病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突发性急症之一,主要是由于人长时间处于高温干热环境下导致机体的温度调节功能出现障碍,以高烧、昏迷和多器官损伤为主要特征。请回答下列问题:(1)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主要产热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2)机体在高温环境中首先会出现汗腺分泌增加的现象,这属于_________________反射,请写出该过程的完整反射弧_________________。(3)姜黄素是一种膳食色素。为探讨不同浓度(50mg/mL、100mg/mL、200mg/mL)的姜黄素对热射病大鼠肾脏损伤的病理变化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科研人员开展了如下实验:①将50只生理状态相同的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五组,标号为A、B、C、D、E。每组10只大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②A组置于正常温度下饲养,B、C、D、E组置于_________________(填“正常”“高温”或“低温”)环境中建立热射病模型大鼠。③给A、B组灌胃适量的生理盐水,C、D、E组分别灌胃_________________,④一段时间后,麻醉处死大鼠并解剖,留取肾组织及细胞检测肾损伤程度及肾细胞凋亡率,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可得出结论:________。组别例数肾损伤病理学评分细胞凋亡率A组1035.500.55B组10710.675.53C组(50mg/mL浓度的姜黄素处理)10701.675.10D组(50mg/mL浓度的姜黄素处理)10365.002.05E组(50mg/mL浓度的姜黄素处理)10289.001.33注:当肾损伤病理学评分<50分时,代表肾组织正常,未出现病理变化;当肾损伤病理学评分>200分时,代表肾组织出现病理变化。【答案】19.①.代谢产热②.肝、脑、骨骼肌20.①.非条件②.热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汗腺21.①.取实验数据的平均值,减小偶然性误差②.高温③.等量的不同浓度的姜黄素④.姜黄素可减弱高温(干热)造成的肾组织损伤程度和细胞的凋亡率,且在一定范围内,姜黄素浓度越高,减弱效果越明显【解析】【分析】体温调节是指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小问1详解】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是代谢产热。在安静状态下,人体主要通过肝、脑等器官的活动提供能量;运动时,骨骼肌成为主要的产热器官,故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肝、脑、骨骼肌。【小问2详解】出生后无须训练就具有的反射,叫作非条件反射;机体在高温环境中首先会出现汗腺分泌增加的现象,这属于非条件反射,该过程的完整反射弧是:热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汗腺。【小问3详解】①将50只生理状态相同的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五组,每组10只大鼠的目的是取实验数据的平均值,减小偶然性误差。②A组置于正常温度下培养,B、C、D、E组置于高温环境中建立热射病模型大鼠。③根据实验设计的等量原则,给A、B组灌胃适量的生理盐水,C、D、E组应该分别灌胃等量的不同浓度的姜黄素。④一段时间后,麻醉处死大鼠并对其进行解剖,留取肾组织及细胞检测肾损伤程度及肾细胞凋亡率。据表分析,可得出结论:姜黄素可减弱高温(干热)造成的肾组织损伤程度和细胞的凋亡率,且在一定范围内,姜黄素浓度越高,姜黄素的效果越明显。20.图甲代表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I~V为不同的免疫细胞。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该抗体的分泌,部分过程如图乙所示。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如图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I细胞属于_________________细胞,功能是___________。I~V细胞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可以抑制_________________。(2)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功能异常时,机体容易产生自身免疫病。除该功能外,免疫系统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3)图乙中X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Y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与正常人相比,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体内X激素、Y激素的分泌量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丙中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原因引发的糖尿病。请解释糖尿病患者经常会出现“多尿”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答案】20.①.树突状(抗原呈递)②.摄取、加工处理并呈递抗原③.Ⅱ、Ⅲ、IV④.病原体的增殖或对细胞的黏附21.①.免疫自稳②.免疫防御、免疫监视22.①.甲状腺激素②.促甲状腺激素③.增多、减少23.①.①②②.糖尿病患者血糖偏高,导致原尿中糖的含量高于正常值,原尿渗透压偏高,不利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引起多尿现象【解析】【分析】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代谢增加产热,这属于分级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小问1详解】图甲中,I细胞是树突状细胞,Ⅱ细胞是辅助性T细胞,Ⅲ细胞是B细胞,Ⅳ细胞是记忆B细胞,V细胞是浆细胞。树突状细胞(抗原呈递细胞)的功能是摄取、加工处理并呈递抗原给其他免疫细胞。I~V细胞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II、Ⅲ、Ⅳ。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细胞的黏附。【小问2详解】免疫系统的免疫自稳功能异常时,机体容易产生自身免疫病。除该功能外,免疫系统还具有免疫防御、免疫监视的功能。【小问3详解】据题干可知,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该抗体的分泌,所以患者的甲状腺会在该抗体的作用下不断地合成X激素即甲状腺激素,所以体内的甲状腺激素会增多。甲状腺激素高于正常值时,会抑制垂体的分泌活动,垂体合成分泌的Y激素即促甲状腺激素会减少。【小问4详解】据图丙可知,①是由于机体产生了胰岛B细胞表面识别葡萄糖的受体的抗体,导致胰岛B细胞不能识别葡萄糖,进而不分泌胰岛素,引发糖尿病;②是由于机体产生了特异性结合胰岛B细胞的抗体,攻击胰岛B细胞,使之结构受损,合成胰岛素不足;③是由于机体产生了靶细胞上胰岛素受体的抗体,导致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引发糖尿病。故图丙中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的是①②原因引发的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经常会出现“多尿”等现象,原因是糖尿病患者血糖偏高,导致原尿中糖的含量高于正常值,原尿渗透压偏高,不利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引起多尿现象。21.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2)胚芽鞘尖端中存在接受光信号的分子,如_________________,该物质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____光,经一系列信号转导诱导细胞核内_________________,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3)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该现象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体现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某植物体从上至下有顶芽、侧芽1、侧芽2、侧芽3,这四个部位生长素的浓度从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解除顶端优势的方案_________(写出两种)。(4)已知植物的根靠根冠中的细胞感受重力,从而表现出向地生长。现有若干生理状况相同的发芽的玉米种子,请设计实验验证植物根向地性的感受部位在根冠,要求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基因表达调控②.激素调节(2)①.光敏色素②.红光和远红光③.特定基因的表达④.极性运输、横向运输(3)①.能②.侧芽1>侧芽2>侧芽3>顶芽③.去除顶芽、涂抹细胞分裂素(4)将生理状况相同的发芽玉米种子随机分为两组,标号为A、B,A组去除根冠,B组不做任何处理。将两组种子置于相同且适宜的黑暗环境中横置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根是否出现向地性【解析】【分析】1、顶端优势: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2、去掉顶芽,会解除顶芽产生生长素继续运输到侧芽,使侧芽部位生长素不会积累过多而出现抑制现象,进而解除顶端优势。【小问1详解】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小问2详解】胚芽鞘尖端中存在接受光信号的分子,如光敏色素,该物质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经一系列信号转导诱导细胞核内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方式有极性运输、横向运输。【小问3详解】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该现象体现了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会向侧芽部位运输,距离顶芽越近的侧芽生长素浓度越高,受抑制越严重,所以顶芽、侧芽1、侧芽2、侧芽3这四个部位生长素的浓度从大到小依次是侧芽1>侧芽2>侧芽3>顶芽;去除顶芽后,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降低,抑制得到解除,细胞分裂素能促进芽的分化,促进侧枝的发育,从而解除顶端优势。【小问4详解】验证植物根向地性的感受部位在根冠的实验思路:将生理状况相同的发芽的玉米种子随机分为两组,标号为A、B,A组去除根冠,B组不做任何处理。将两组种子置于相同且适宜的黑暗环境中横置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根是否出现向地性。22.生态浮床是指将凤尾莲、芦苇等大型挺水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进行水体富营养化修复的技术。图甲为生态浮床的构造,图乙表示某水体中一种食草性鱼类下一年种群数量与当年种群数量比值(Nt+1/Nt)的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2)水体富营养化时浮游藻类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下降,原因是______(答出一点)。在富营养化水域可将凤尾莲、芦苇等大型挺水植物种植于浮床上进行水体修复,该方案治理效果较好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生态浮床既具有处理污水的功能,同时还能美化环境、供人类欣赏,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_价值。(3)图乙中a时刻种群的年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种群数量最大的时刻是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答案】(1)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和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2)①.浮游藻类迅速繁殖,遮挡阳光,水中植物接受不到阳光,光合速率下降,氧气释放量下降;植物死亡,分解者分解作用加强,耗氧量增加,导致水体溶解氧下降(鱼类死亡,分解者分解作用加强,耗氧量增加)②.挺水植物与浮游藻类竞争光能和无机盐等,抑制藻类的繁殖③.间接、直接(3)①.衰退型②.e【解析】【分析】生物多样性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小问1详解】该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流入到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污水中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