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石灰吟_第1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石灰吟_第2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石灰吟_第3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石灰吟_第4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石灰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灰吟》1参赛教师:王金芳时间:2020年8月1日难点名称:借助注释及重点字词理解诗歌大意,体会作者在诗句中表达的情感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第一页,共十五页。目录CONTENTS2导入知识讲解课堂练习小结第二页,共十五页。

马诗

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导入第三页,共十五页。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初读古诗

吟:吟颂,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第四页,共十五页。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杭州市上城区)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年少有为,曾领导军队打赢北京保卫战,捍卫疆土,口不言功,为官清正廉洁。但因个性刚直,招致众人嫉恨。相传有一天,他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写下了此诗。据说此时于谦的才十二岁,他写下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日后的人生追求。作者简介第五页,共十五页。锤凿焚知识讲解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第六页,共十五页。读第一二句古诗,借助注释理解石灰是怎样开采的?知识讲解第七页,共十五页。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千、万”是虚指,形容很多次石灰烧制过程中要经历的痛苦平常。石灰要经历过千万次的捶打和开凿,才能被开采出深山。把烈火焚烧,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情。知识讲解第八页,共十五页。看图记古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第九页,共十五页。读第三四句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追求?知识讲解第十页,共十五页。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碎成粉末石灰的颜色暗指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全,全然。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知识讲解第十一页,共十五页。于谦为官清正廉洁,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相关资料难点突破第十二页,共十五页。

这首诗通过描写石灰经历的痛苦,歌颂了石灰不怕牺牲的精神。暗喻诗人不管要经历多少磨难,哪怕粉身碎骨,也要做清白的人。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托物言志)难点突破第十三页,共十五页。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再读这首诗,注意读出石灰不怕牺牲的精神

课堂练习第十四页,共十五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