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青山不老》说课稿_第1页
部编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青山不老》说课稿_第2页
部编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青山不老》说课稿_第3页
部编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青山不老》说课稿_第4页
部编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青山不老》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青山不老》说课稿

一、说教材

《青山不老》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

一篇略读课文,课时安排为一课时。文章叙述了一位山野

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

地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沙漠,奇迹般地创造了一块绿洲,1,

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了后代的故事。

二、说学情

六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能在读中思考、

感悟。通过本单元前几篇课文的学习,学生能认识到"珍惜

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但对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

现象及植树造林的状况了解甚少。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

以下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说出老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了怎

样的奇迹。

2.体会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目。

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课文内容理解起来不难。理解

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

辛和决心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体会"青山不老”的真正含义

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根据新课标提倡人文、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精

神,以及六年级学生的阶段水平和本单元的重点及本课的

特点,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任务

驱动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以读代讲,放手让学

生先自学,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汇报,从而

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提高语文学习质量。

2.说学法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

点”,学生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理解课文的

能力,所以,我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法,“读一思一议一

读”的学习方法,通过学生大声读、认真思考、热烈讨论,

充分突出语文教学的特点。按照“拼读语言一一表达感悟一一

积累语言”,让学生实实在在学语文,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

的有机统一。

五、说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课件出示山西省地图,认识晋西北的位置。出示晋西

北地区土地沙化的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到当地环境的恶

劣。出示满眼翠绿的山林美景,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幅

山林图吗?对比两幅图,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晋西北环境缺乏认知的情况下,

通过图片的形象感知,可以让学生更快地进入文本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自读“学习提示”,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快速读课

文,找一找为了完成学习提示中的任务,应该重点关注课

文的哪些段落。

【设计意图】:“阅读提示"引路,明确课堂学习要求,

达到“有目的地阅读〃的阅读策略。

(三)小组合作,感受"奇迹"

L自读学习,想一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是在怎样的

情况下创造的?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2.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教师随机点拨。

(1)老人创造的奇迹。

①"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

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②"窗外是参天的杨柳。……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③"杨树、柳树,如臂如股……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J

请同学们齐读这些了不起的奇迹!

(2)老人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的奇迹。

①体会大环境的险恶

通过抓关键词语"大风肆虐""干旱""霜冻""沙尘暴""风

吹沙起""逆吹牛马使倒行走"体会环境的险恶。

②体会小环境的艰苦

面对五位老汉的离去,老人没有离开,依旧选择了——种树!

面对老伴的过世,他也没有离开,还是选择了一种树!!

面对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接他去享清福,他选择的还是一

一种树!!!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先自学,再交流,在交流中畅谈,实现

合作学习中从学生认知起点出发,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

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从而感受老人的艰辛和决心。

(四)再读课文,领悟青山不老

L指名读第六自然段,思考:"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

意思?

2."另一种东西"指的是什么?老人真的能与山水永远同在吗?

他能像日月一样发出光辉吗?

齐读句子。

3.思考: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青山"表面上指老人创造的奇迹,实际上更象征着老人与环境

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像青山一样充满

生机;"不老"是说老人虽然会离开人世,但他的精神会世世代代流

传下去,永远"不老"。"青山不老"是这篇散文的"文眼",既深

化了文章主题,又使主题形象鲜活起来,还包含了作者对“造林英雄"

的感谢、敬佩和祝福。

【设计意图】:三个问题层层递进,从学生认知起点出发,由浅

入深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从而感受老

人的艰辛和决心。

(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如今,这位老人已经离开了我们,看着这一片青山,你想对老人

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是多方面的,以写代读,让老

人的形象跃然纸上,使学生的吸收和表达相得益彰。

(六)快乐作业二选一

1.为老人写颁奖词,注意突出他的特点。

2.阅读植树造林的相关知识,写下读书体会。

【设计意图】:两项作业,自由选择,拓宽作业范围,让作业快

乐起来。

六、说板书

本课主要是写老人在晋西北植树造林,重点是通过大环

境的“险恶〃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