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_第1页
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_第2页
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_第3页
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_第4页
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一、本文概述《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安东尼奥·葛兰西的重要著作,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它与国家机器之间的复杂关系。葛兰西强调了意识形态在塑造社会共识、维持政权稳定以及推动社会变革中的关键作用,同时分析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如何通过教育、宗教、文化等各种机构来传播和维护特定的意识形态。本文旨在通过对葛兰西理论的解读,深入理解意识形态与国家机器的内在联系,揭示意识形态在构建社会政治秩序中的核心地位,为认识和理解当代社会的政治文化现象提供理论参考。二、意识形态的概念及其功能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观念体系,其概念涵盖了社会的精神现象、价值观念和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意识形态被视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意识形态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意识形态具有辩护功能。它通过对现存社会制度的合理性进行论证和辩护,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通过意识形态的塑造和传播,统治阶级能够维护其统治地位,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意识形态具有凝聚功能。通过共同的价值观念、信仰和理念,意识形态能够将社会成员团结在一起,形成共同的社会认同。这种认同有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使社会成员在共同的目标和理想下团结奋斗。意识形态还具有动员功能。通过激发社会成员的热情和动力,意识形态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为实现特定的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这种动员作用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尤为显著,能够激发人们的斗志和创造力。意识形态还具有规范功能。通过道德、法律等手段,意识形态能够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意识形态的规范作用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保障人们的权益和利益。意识形态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它不仅是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地位的工具,也是社会成员形成共同认同和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因此,对于意识形态的研究和理解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三、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内涵与构成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指那些在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通过意识形态手段来维护和巩固统治秩序的机构或系统。这些机构通过传播和灌输特定的意识形态,使得统治者的意志和价值观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教育机构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大学等教育机构通过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等手段,向学生传授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从而培养符合统治需要的人才。媒体机构也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重要一环。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通过传播新闻、信息、娱乐等内容,塑造公众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引导社会舆论的走向。文化机构也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电影院等文化机构通过展示和传播统治阶级的文化产品和价值观念,强化公众对统治阶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政治机构也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核心组成部分。政府、政党、军队等政治机构通过制定和执行政策、法规、制度等手段,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统治秩序,确保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它通过多个方面的机构和手段,共同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秩序。在这个系统中,教育机构、媒体机构、文化机构和政治机构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共同构成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内涵与构成。四、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互动关系在《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一文中,我们深入探讨了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这一关系并非单向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过程。意识形态通过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得以传播和巩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如教育、媒体、宗教、文化机构等,是意识形态得以广泛传播和深入人心的关键。这些机构利用各自的资源和手段,将主流意识形态融入日常生活,使其成为公众的共同信念和价值观。通过这种方式,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不仅维持了社会秩序和稳定,也加强了统治阶级的统治。然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并非完全受意识形态的控制。在实践中,这些机构往往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抗或改造意识形态。例如,教育机构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可能会引发学生对既有意识形态的质疑和思考;媒体机构在报道新闻时,也可能会加入自己的解读和评论,从而改变公众对某一事件或现象的看法。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之间的互动关系还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社会背景下,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功能和作用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在革命时期,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可能成为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的工具;而在和平时期,它则可能更加注重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二者既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又相互制约、相互冲突。这种互动关系不仅塑造了社会的面貌和发展方向,也影响着每一个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五、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在当代社会的挑战与变革《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在当代社会的挑战与变革”段落可以如此构建:在当代社会,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变革。这些挑战主要源于全球化、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多元化的趋势。这些变革则要求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在维护社会稳定的也要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以更有效的方式传播和塑造社会意识形态。全球化的进程加速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使得各种意识形态有了更广阔的传播空间。这既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全球化使得国家的意识形态传播更具全球视野,可以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全球化也带来了意识形态的多元化,使得各种意识形态的竞争更加激烈。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这使得意识形态的传播更加迅速、广泛,但同时也更加难以控制。一方面,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提供了新的传播手段,可以更加有效地传播国家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人们更容易接触到多元化的意识形态,从而增加了意识形态的冲突和分歧。社会多元化的趋势也对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代社会,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就要求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在传播和塑造社会意识形态时,要更加注重尊重和理解多元化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以更加包容和开放的态度来引导社会的意识形态。面对这些挑战和变革,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创新。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需要加强对全球化趋势的研究和应对,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同时警惕全球化带来的意识形态风险。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需要充分利用信息传播技术的优势,创新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和手段,提高意识形态的传播效果。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需要更加注重尊重和理解多元化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以更加包容和开放的态度来引导社会的意识形态,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六、结论在深入研究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后,我们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意识形态不仅仅是思想、观念或信仰的简单集合,而是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的反映,是一种强大的社会控制力量。它塑造了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对个体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作为社会统治的重要工具,通过教育、媒体、宗教、家庭等各种机构,将意识形态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这种内化的过程并非无意识的,而是通过各种手段和策略,如宣传、教化、规训等,使人们接受并认同主流的意识形态。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意识形态也在不断地演变和更新,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也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改进,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需求。因此,我们需要保持对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批判性思考,不仅要认识到它们在维持社会稳定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要看到它们可能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社会现实,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需要认识到,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并非只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下,而是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和各个地区。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研究,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它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参考资料:企业意识形态是指与企业的经济形态与组织形态相对应的一种精神状态,它包括企业道德观念,企业价值信念,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风貌等,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构成企业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群体观念模式。意识形态是一个思想体系,那么,企业意识形态就是企业的思想体系。说它是一个体系,那么,就应当是一个系统的思维,而不是支离破碎的思想点滴。企业之所以一定存在一个完整的思想意识形态,在于企业是一个独立的经济、行政实体。企业独立的经济和行政行为随着企业的存在而存在,随着企业的消亡而消亡。意识是人们对物质的反映,那么,独立的物质就必然地存在独立的意识,一个独立的物质系统也然地存在着一个独立的思想意识体系。这是企业意识形态存在的必然的客观基础。企业意识形态的存在与否,不以企业中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企业人意识到企业意识形态的存在,企业意识形态也存在,企业人没有意识到企业意识形态的存在,企业意识形态也存在。这正如个人意识存在的形态一样。企业人没有意识到企业意识形态的存在,是意识形态不完善的表现之一,并不表示企业意识形态的不存在。所以我们说,企业意识形态的存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并非人为地一定要为企业安上一个意识形态的装置。因此,企业意识形态与社会意识、个人意识一样,具有客观性。之所以要把企业意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来认识,就在于人类意识存在的客观性,并且我们都没有认识到它。我国曾经有过的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并不是严格的企业意识形态管理,那实质如同那个时期的企业经济一样,是社会管理功能在企业中的递延。过去的企业政治思想工作集中反映的是社会整体利益,而不是企业利益。我们的企业意识形态命题,是基于企业利益的命题,而不是一个广阔的社会范畴。国家意识倡导的是爱国,政党意识倡导的是爱党,而企业意识倡导的是爱企业。可见,企业意识形态与人类其他意识形态有着共同的特点,但也有根本的差别。诺贝尔经济学家诺思认为构成一个组织与群体共同心智模型的因素主要有特定的文化传统、组织成员的个体人生经验、组织成员的个体观念与组织意识形态。在这些因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组织意识形态。它既是前面三个因素互动与演化的结果,又反过来对前面三个因素的互动与演化方式进行着重复规范,从而构成了一个组织与群体共同心智模型的初始化模式,并最终将形成组织与群体某种制度安排的先验性模式。企业意识形态还具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企业意识形态是企业员工个人观念通过语言等符号的交往在长期重复的交互博弈中所达到的一种均衡状态。在这种博弈均衡过程中,作为管理者或企业资产所有者的员工的个体观念将对企业共同观念均衡体即企业意识形态的形成产生较其他普通员工的个体观念更大的影响,因为在现实社会中话语的说服力往往等同于话语的权利,观念符号的影响力也与观念符号发送的权利联系着,因为观念结构的背后往往已经先有了一个“权力”结构。受这一权力结构的影响,普通员工的观念有可能不可避免地被遮蔽了,从而使得这些拥有各种权利的员工的观念被强加给了企业集体,成为企业的意识形态。但总体来看,只要企业的经营环境是开放竞争与不确定的且员工的选择是自由的,则绝大多数普通员工的个体观念通过局部交流所形成的各种“亚群体观念”又将与企业的这种由权力强加的意识形态一起形成一种张力,并构成企业意识形态,再进一步演化为博弈的基本动力。正是这些丰富与多向的亚群体观念给企业在未来不确定的竞争环境中为最终形成真正的富有生命力(而不是僵死的由权力推行的)的企业意识形态提供了成功的机会,或者说,再竞争中每一个成功挽救了企业的“亚群体观念”都可能最终成为企业的总群体观念(即企业的意识形态)。第一,被整理、浓缩、组合的企业意识形态必定适用于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外来;意识形态领域是意识形态方面、范畴、范围内的精神层次的概念,属上层建筑,重点在意识形态,而意识形态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代表了某一阶级或社会集团(包括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又反过来指导这一阶级或集团的行动,依据这个定义,它有三个特征:第一是群体性,即不是个别人的思想观念,而是已被某个群体(阶级或社会集团)所接受的思想观念,代表这个群体的利益并指导其行动;第二是系统性,即不是支离破碎的想法和观念,而是形成了体系;第三是历史性,即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是价值观。意识形态有很多不同的领域,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知识论的、伦理的等等。在社会研究中,政治意识形态是一组用来解释社会应当如何运作的观念与原则,并且提供了某些社会秩序的蓝图。政治意识形态大量关注如何划分权力,以及这些权力应该被运用在哪些目的上。比如说,20世纪中最具有影响力与最被清楚界定的政治意识形态之一就是共产主义,它是以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学说为其基础。其他的例子有:无政府主义、资本主义、社群主义(communitarianism)、企业自由主义(corporateliberalism)、基督民主主义(christian-democracy)、法西斯主义、君主主义、民族主义、纳粹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social-democracy)。「系统意识形态」(systematicideology)是指将意识型态当作意识形态来进行研究(而非研究个别的意识形态)。(参见条目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型态。)意识形态受欢迎的程度有部份原因是受到道德事业家(moralentrepreneur)的影响,他们常常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动。政治意识形态是指提出某种政治与文化计画作为参考的社会运动、机构、阶级或大团体,他们的整体观念、原则、教条、迷思或符号。它也可以是通常用来界定某个政党及其政策的一整个政治思想结构。通常是某些道德观形塑了意识形态的基础。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要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认真研究和解决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若干重要问题,努力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和整个意识形态工作。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攻与防”,坚持在主动进攻中坚守阵地面对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浪潮,面对国内一系列复杂深刻的变化,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将更加复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挑战:一是计算机互联网络等电子媒体的广泛运用,使知识信息无国界急速流动,思想文化交流呈现鲜明的跨国界的特点,使国际间的意识形态斗争更趋直接便捷,更显“短兵相接”,我国80%的网上信息是美国提供的,90%以上是英语,我国的信息输出量仅占全球互联网信息量的0.05%。这说明,我国在网上对世界的影响还十分微弱。二是国内“四个多样化”影响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使人们的心态普遍显得烦躁不安,价值观念发生很大变化;社会组织的多样化,大范围、远距离、长时间的人员流动,使思想政治工作“断层”、“盲区”增多;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使人们的择业标准发生裂变,一些人的敬业精神开始淡化,甚至因下岗失业而产生怨气,形成怒气,导致泄气。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必须在主动出击中坚守阵地,在增强马克思主义“攻击”能力的同时增强“防御”能力。“防”是为了“攻”,“攻”是更好地“防”,在意识形态问题上是绝不能搞“国际接轨”的。我们一定要用“时代的要求”来审视意识形态工作,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意识形态工作,用“改革的精神”来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始终坚持和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通过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控制力和导向力。党管意识形态,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的一个重要方面,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动摇。要明确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并不是要搞“思想专制”,而是要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和人民的人手里。要明确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并不是否定思想的多样性存在,而是要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要明确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并不是要搞意识形态至上,而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通过推进理论创新,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战斗力。要切实组织实施好“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建设工程”,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到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的方方面面,从各个方面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体系。要加强对重大实际问题的理论研究,推出一批有分量能经世致用的研究成果,科学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干部群众关心的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使我们的理论真正为人民群众所接受、所喜爱,并内化为处世、行世、立世的实际行动。通过加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穿透力和影响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宣传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就必然会去占领。在宣传文化阵地建设问题上,一是要“守住”,二是要“占领”。要切实加强各级各类宣传阵地建设,形成以党报党刊为重点,包括新闻出版、社科理论、社会文化等在内的、覆盖城乡各个层面的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网络。要通过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切实加强对各类宣传文化阵地的管理,决不给错误言论提供传播渠道。科学引导思想观念的“统与放”,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引导人们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是新形势对宣传思想战线提出的紧迫任务。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是一个内在协调、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体。解放思想是重要前提和坚实基础,统一思想是必然结果和主要归宿。解放思想是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思想是为了在新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宣传思想工作担负着解放思想、统一思想、武装思想的任务,一定要准确把握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的辩证关系,坚持科学的“统”与“放”,正确引导人们思想观念向前发展,做到统而不死,放而不乱,为全面小康建设提供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要破除“紧箍咒”。“紧箍咒”怎么破,我看要“三破”。一是要破除思想观念上的“紧箍咒”,克服过时的理论观点、传统的思想观念这个解放思想的最大阻力。二是要破除规定做法上的“紧箍咒”,进一步改变政策不公与政策歧视等问题。三是要破除体制机制上的“紧箍咒”,进一步解决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国有经济比重过高、战线过长、分布过广、垄断经营,政府职能“越位”、“错位”和“缺位”等问题。把思想解放贯穿于改革的各个环节和发展的全过程。要把好“方向盘”。转换脑筋但不随心所欲,打破常规但不逾越规矩。思想无禁区但宣传有纪律。解放思想不能搞脱离实际的胡思乱想,不能搞不着边际的异想天开,也不能搞一厢情愿的主观臆断,一句话,就是不能偏离四项基本原则的轨道,不能损害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不能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还要统一思想。思想大统一,就会实现大团结;有了大团结,就能成就大事业。怎样统一思想?我认为既不能在保守中统一,也不能在迷茫中统一,更不能在错误中统一,而必须在开放中统一,在清醒中统一,在真理中统一。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回答解决好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一方面,要着眼于用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回答有碍于思想统一的重大理论问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引导干部群众正确看待社会主义、正确看待资本主义、正确看待改革开放、正确看待党的建设问题。另一方面,要着眼于对实际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回答有碍于解放思想、统一思想的重大实际问题,正确回答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正确回答执政党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要找准“坐标系”。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关键是要明确把思想从哪里解放出来,解放到哪里去;用什么来统一思想,把思想统一到什么地方去。这里,解放思想和统一思想都有一个以什么作“坐标系”的问题。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坐标系”来解放思想和统一思想,既要把好“向”防止误入歧途,又要把好“度”避免过犹不及。真正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的前提下统一行动。要防止“两边倒”,坚持有“左”反“左”,有右反右,真正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反“左”、反右,防止以“左”反右、以右反“左”。要防止“一阵风”,不能把解放思想庸俗化,不能把统一思想简单化。要防止“走极端”,不能认为创新就是全盘否定,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在意识形态“统”与“放”上走两个极端,必然导致不是统死了,就是放乱了。苏共党亡政息在这方面的教训就很深刻,值得我们深思。准确把握先进文化建设的“破与立”,坚持在批判继承中创新发展。先进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前进的号角。当今世界,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一定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制订相应的文化发展战略。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坚持立字当头、破在其中的方针,在批判继承中创新发展,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繁荣。要弘扬主流文化,必须以社会实践为源头。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弘扬主流文化就是弘扬社会主义的文化,大力倡导和弘扬熔铸着中华民族精神、情感、意志和优秀品格的主旋律文化,自觉地摒弃那些腐朽落后、低级庸俗的文化,牢牢掌握文化发展的主导权。要创新本土文化。我们建设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本土的区域的中华的文化,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本质。无论世界文化交流如何扩大,我们的文化都只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创新本土文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传承和延续,而是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化和重塑,是从内涵到外延的不断开拓、创造和更新。对于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当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进行认真审慎的分析、过滤、选择。要借鉴外来文化。先进文化的建设和繁荣离不开对世界文明优秀成果的吸收和借鉴。中国的先进文化要得到发展,决不能离开世界?吸收和引进外来文化,必须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既要反对夜郎自大的排外主义,又要抵制生吞活剥的全盘西化。“以我为主”,就是在外来文化的引进中,以我们的民族文化为接受主体,以民族文化能否认同为前提,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性。意识形态不能与国际接轨,接轨就必然“出鬼”。“为我所用”就是引进外来文化要辩证取舍、择善而从,取精用宏、融会贯通,批判地吸收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并结合本国国情进行改造、整合和创新。我们的宣传文化工作者,要主动积极地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高瞻远瞩的目光,去了解和吸收各国的先进文化,尽快实现我们的“文化自觉”。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同志应当对马克思的一段话非常熟悉:理论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群众对理论的需求程度,理论只要彻底就能掌握群众,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我理解,这段话有三层意思,其一,理论能不能为群众所接受,要看群众需不需要这种理论;其二,群众需不需要理论,要看这种理论科学不科学;其三,只要群众需要并自觉接受理论,理论武装工作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即精神变物质。理论工作是如此,意识形态的其他工作也是如此。我们每做一件事,每开展一项活动,都要注重科学性,都要符合群众的需要,这样才能被群众所理解和接受。重温马克思的教诲,使我们深深地感到,从事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每一位同志必须高度重视、密切关注、认真研究干部群众的精神需求,把满足和提升群众的精神需求摆到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第一,以群众精神需求为第一信号。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对象是群众。我们的工作要得到干部群众的认可,我看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对群众的精神需求了然于胸,尽量使宣传工作与群众的需求“正相关”,做到“正中下怀”。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释群众之所疑、办群众之所需,这样我们的工作就能在“大众化”的前提下“化大众”,做到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唯有以群众需求为第一信号,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才能赢得群众信赖、拥有群众基础,才能枝繁叶茂、根深果丰。第二,以挖掘群众精神需求为第一选择。我们经常讲宣传思想工作要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怎样才能主动?我想,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不能研究和开发群众的精神需求。如果我们把这作为第一选择,事先掌握了群众的需求,并根据这种需要来做工作,那么,我们就真正掌握了主动权。正如促进物质生产要启动消费者的物质需要一样,促进精神生产也必须启动消费者的精神需要。当前,人们的精神需求还大有潜力可挖。有关经济学专家预言,中国13亿人口潜在的精神消费能力约在5500亿元以上,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既对宣传工作的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又为宣传工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宣传思想工作者要首先选择抓住挖掘群众精神需求而作为,抓紧研究群众精神需求的走向,把握其内在规律,在承担好历史使命的同时,不断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力争事业产业双丰收。第三,以满足群众精神需求为第一目标。群众的呼声是群众需求的集中体现,也代表着群众的根本利益,能否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宣传工作的生命。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精神需求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对于群众的需求,只要是正常的、合理的,都应该尽量地去满足,一时满足不了的,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地加以满足。在满足群众精神需求方面,要努力做到三点:一要坚持“三贴近”。群众是精神产品的消费者,也是文化市场的最终评判者。文化工作者、文化单位创造生产的产品要转变成群众的消费品,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但这个转变是不容易的,用马克思的话说,堪称“惊险的一跃”,因此,精神产品的生产要面向群众,符合群众的需求,否则,就不能进入和占领市场。二要讲究辩证法。既要满足多数人的精神需求,又要关注少数人的精神需求;既要重视高层需求,又要维护普通需求;既要满足正面的、积极的需求,又要引导负面的、消极的需求。在满足群众精神需求时,要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杜绝片面性。三要注重个性化。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群众的精神需求往往呈现出个性化、差异性、参与性、多样化等特征。宣传思想工作要尊重和关注个体的差异性,尽可能多层次、多视角地满足不同个体的精神文化需求。第四,以引导群众精神需求为第一责任。宣传思想工作做的是人的工作,其重要职责就是要以科学的世界观、以革命的人生观、以奉献的价值观引导人。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和信息传播的网络化,使得各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简单,人们进行价值抉择的自主性越来越大,价值抉择的结果也越来越复杂。对干部群众正面的、积极的、合理的精神需求,我们固然要努力满足,但对那些负面的、消极的、不合理的精神需求,也要理直气壮地引导,以正确的价值观去加以矫正,自觉坚持满足需求与引导需求“两手抓”。严格区分文化产业的“管与办”,坚持在科学管理中加快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势不可挡的世界潮流。我们没有必要再去纠缠于宣传文化究竟姓“事”还是姓“产”的争论,也无须去论证文化产业要不要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加速发展、如何协调发展、如何可持续发展等深层次的问题,特别是要认真研究和解决文化产业如何发展,发展文化产业事由谁来管、业由谁来办、钱从哪里来等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实现文化产业的调控方式由管办一体向管办分离转变。要按照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打破政府既管文化又办文化的格局,把文化事业和产业区分开来,政府自觉地转换角色,转变职能,重新定位,从竞争性的领域退出来,主要管事业;同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重塑市场主体,培植一批能在市场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把那些可以进入市场的产业放手交给企业去办,实现管办分离。这对政府是一种解脱,对企业是一种机遇,对文化产业是一种支持。西方在总结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时,认为政府“最大的供给就是不供给”,也就是说政府要放手让权,不要过多地干预企业。我看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当然,政府由直接办文化产业转向间接管文化产业,并不意味着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中就无所作为,更不说明政府可以推卸发展文化产业的责任。今后,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的主要职责,一是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强化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手段,促使各类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二是制定法规政策,规范文化企业行为,维护文化市场秩序,保证文化产业的社会主义方向;三是为文化企业提供必要和及时的服务,不断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特别要保护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四是通过经济杠杆导向文化产业的布局和结构,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五是通过建立文化产业行业协会,增强行业的自律。只要发挥好了政府和企业“两个积极性”,文化产业必将发展得更健康、更顺利。实现文化产业的经营规模由散兵游勇向做大做强转变。现在我们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着一个全球化的国际环境,全球化的核心是经济全球化,紧随其后的是文化的全球化。不管你自觉不自觉,只要你把自己排斥在全球化和世界之外,那么,世界也会无情地、残酷地把你排斥在外。因此,我们发展文化产业,视野要更加开阔,尽可能地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实现经营规模的做大做强。在当前世界,文化产业领域的控制权、话语权被众多实力雄厚的文化跨国公司所垄断。集团化是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走向,人们把文化产业的世界性竞争性形象地称为“巨人之战”。所谓巨人,实质上就是垄断性集团。为什么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必然导致集团化的趋势?根本原因在于集团经过多次的兼并和重组,综合了资金、技术、人力、经营和品牌等方面的巨大优势,完全可能获取超额垄断利润。适应“入世”和全球化的新形势,我们的文化企业要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要配置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如果还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还是单枪匹马、孤军作战,还是互相拆台、恶性竞争,还是彼此分割、不成气候,恐怕就很难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了。发展文化产业,市县一级考虑到还刚刚起步,可以从实际出发宜大则大,宜小则小;而省级文化产业就应有远大的胸怀,应具世界的眼光,埋头苦干,背水一战,来一个“第二次创业”,抢占制高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