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 主题二 托物言志类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5/19/wKhkGWXpiWeAY_AhAAD4puwTehU434.jpg)
![中考语文复习 主题二 托物言志类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5/19/wKhkGWXpiWeAY_AhAAD4puwTehU4342.jpg)
![中考语文复习 主题二 托物言志类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5/19/wKhkGWXpiWeAY_AhAAD4puwTehU4343.jpg)
![中考语文复习 主题二 托物言志类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5/19/wKhkGWXpiWeAY_AhAAD4puwTehU4344.jpg)
![中考语文复习 主题二 托物言志类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5/19/wKhkGWXpiWeAY_AhAAD4puwTehU43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部分主题分类阅读精练主题二
托物言志类目录01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02比较阅读精练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②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③是原文(一)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④也。(节选自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注释】①楚之逐臣:即屈原。②薄丛:贫瘠的丛林。③不见:不被人知道。④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如果一个士人的才能和品德超过其他的士人,那么就成为国士;如果一个女子的姿色超过其他的美女,那么就称之为国色;如果兰花的香味胜过其它所有的花,那么就称之为国香。从古至今人们就以兰花为贵,并不是等到屈原赞美兰花之后,人们才以它为贵的。兰花和君子很相似:生长在深山和参考译文贫瘠的丛林里,不因为没有人知道就不发出香味;在遭受雪霜残酷的摧残后,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这就是所说的“避世而内心无忧,不被任用而内心无烦闷”。兰花虽然含着香味且形状美好,但平时与萧艾没有什么两样。一阵清风吹来,它的香气芬芳,在室充满室,在堂充满堂,这就是所说的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自古人知贵兰________________(2)不为无人而不芳________________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兰虽含香体洁
平居与萧艾不殊
清风过之
其香蔼然。认为……尊贵。散发香味。///3.选文借兰写君子,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君子?用自己的话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无人赏识的时候能耐得住寂寞;②屡遭打击而不改其操守;③善于把握时机施展才华。
松之生也,于岩之侧。流俗不顾,匠人未识。无地势以炫容,有天机而作色。徒观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②,据幽涧则蓄雾藏烟。穹石盘簿③而埋根,凡经几载;古藤联缘而抱节,莫记何年。原文(二) 于是白露零,凉风至;林野惨栗,山原愁悴。彼众尽于玄黄④斯独茂于苍翠然后知落落高劲亭亭孤绝。其为质也,不易叶而改柯;其为心也,甘冒霜而停雪。叶⑤幽人之雅趣,明君子之奇节。 若乃确乎不拔,物莫与隆⑥。阴阳不能变其性,雨露所以资其丰。擢影后凋,一千年而作盖;流形入梦,十八载而为公。不学春开之桃李、秋落之梧桐。 乱曰:负栋梁兮时不知,冒霜雪兮空自奇;谅⑦可用而不用,固⑧斯焉而取⑨斯。 (李绅《寒松赋》) 【注释】①芊眠:茂密状。②捎云蔽景:意为与景物相掩映。③盘簿:牢固状。④玄黄:天地的颜色,这里指大自然的变化。⑤叶:相合。⑥隆:高。⑦谅:确实。⑧固:鄙视。⑨取:取法。
松树生长在岩石的侧面,世俗之人看不到它,木匠无缘结识它。它没有宽阔的地势来炫耀自己的外形,只有大自然赋予的本色。它枝干伟岸挺拔,肃穆茂盛,或高踞于层岩之上,直插云霄;或藏身于幽涧之中,蓄雾藏云。坚固的穹石埋下它的根系,总共历经数载;古老的藤蔓缠络它的躯体,不知始于哪年。参考译文
等到白露飘落,凉风吹来,树林田野凄惨颤栗,高山平原愁容憔悴。其他树木都黄叶凋零,只有它苍翠繁茂。然后人们才知道它高峻挺拔,特立独行。它不改变自己的外形,也不改变自己的内心,甘愿经受霜雪的洗礼。它和隐士的志趣相合,与君子的气节相投。
它坚定不拔,超乎万物。日月不能改变其本性,雨露使它更丰茂。它身影高耸,千年茂盛。它把自己流动的身影编织成梦,相信十八年后定能成材为公。它不学春天的桃李,也不学秋天的梧桐。 总而言之:身为栋梁之材却不为人知,顶风冒雪,却没人为它称奇叫绝。实在是空为有用之才,有人鄙视它,却也有人取法它。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流俗不顾________________(2)凡经几载________________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彼众尽于玄黄
斯独茂于苍翠
然后知落落高劲
亭亭孤绝。看。总共。///3.作者喜欢寒松的原因是什么?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寒松具有坚韧耐寒、忠贞不移的品格。文章隐寓了作者坚守节操、执着追求的精神气度。比较阅读精练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1.解释甲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香远益清________________(2)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__(3)陶后鲜有闻________________更加。竖立。少。2.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加清芬,它洁净地挺立在水中,(人们)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啊。
【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兼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余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这里指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参考译文:【乙】兰花的香味,不可以靠近嗅取品赏。(它的香味)大概是在似有似无,忽远忽近,时断时续之间,纯粹以情致韵味胜出,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所以被看作是吉祥的象征。兰花,兼有各种颜色,但它的色彩素淡清纯、含蓄温润,绝不是姹紫嫣红、艳丽炫目的,使人能够得到无穷的视觉愉悦和心灵的感受,却又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兰花的形态意趣,即使是善于绘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体会来描绘,不能与兰花的神韵相同。兰花(恐怕)就是周文王、孔夫子、屈原大夫的同类,不可以亲近,但又是“不可以一日无此君”的。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盖竹柏影也B.故称瑞耳/公问其故C.而不极于色/未尝稍降辞色D.不可得而亲/故人不独亲其亲A3.A【解析】A.大概是;B.所以/缘故;C.颜色/脸色;D.亲近,亵玩/父母。4.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令人览之有余
而名之不可
即善绘者以意取似
莫能肖也。///5.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从乙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横线上。(1)香味:莲——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兰——氲氲无所。(2)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香远益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6.两文都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结合具体内容简析作者的人生志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文写莲的高洁,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乙文写兰的清香淡雅,表现作者高洁的人生追求。(四)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1.解释甲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有仙则名________________(2)可以调素琴________________(3)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______出名,有名。不加装饰的琴。形体、躯体。2.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乙】生萝卜切丝作小菜,伴以醋及他物,用之下粥最宜。但恨其食后打嗳,嗳必秽气。予尝受此厄于人知人之厌我亦若是也故亦欲绝而弗食。然见此物大异葱蒜,生则臭,熟则不臭,是与初见似小人,而卒为君子者等也。虽有微过,亦当恕之,仍食勿禁。(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参考译文:【乙】把生萝卜切丝做成小菜,拌上醋和其他调料,喝粥时吃最合适。可恨的是吃了它后会打嗝,打嗝时一定会有臭气。我曾经就闻过别人喷出的这种臭气,知道我打嗝时别人同样会不喜欢,所以打算不再吃了。但是觉得萝卜跟葱、蒜不一样,生吃的时候会有臭气,煮熟吃就不会臭,就像一个人初看觉得是小人,后来才知道是君子一样。虽然有些小缺点,也该宽恕,所以还是照吃不禁忌它。3.解释乙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用之下粥最宜________________(2)虽有微过________________4.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予尝受此厄于人
知人之厌我
亦若是也
故亦欲绝而弗食。合适。缺点。///5.下列两个句子使用了相同的写作手法,结合选文阐释其表达效果。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B.然见此物大异葱蒜,生则臭,熟则不臭,是与初见似小人,而卒为君子者等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61T-“两增一稳”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 团总支换届申请书
- 构建平台交易纠纷解决流程规范
- 返利申请书范文
- 清晰版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和答案
- 二级建造师之二建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题库【各地真题】
- 经营性墓位租用合同(2篇)
- 四川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 2024-2025学年四川省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英语试题(解析版)
- 电视节目中的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五县第一次中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化学试题含解析
- 高职院校高水平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方案(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
- 《大小比较》(说课课件)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 AQ/T 1089-2020 煤矿加固煤岩体用高分子材料(正式版)
- 张五常子女和婚姻合约中的产权执行问题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试题
- 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规范
- 中英对照版-中文版-The-Dead-By-James-Joyces死者-詹姆斯-乔伊斯
- 2024年广东深圳高三二模英语读后续写试题讲评课件
- 校园安全派出所
- 餐厅值班管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