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两增一稳”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DB61T-“两增一稳”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DB61T-“两增一稳”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DB61T-“两增一稳”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DB61T-“两增一稳”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61/TXXXX—202XPAGE1ICS XXXXDB61DB61/TXXXX—202X“两增一稳”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high-yieldandhigh-efficiencycultivationofmaizewith"increasingpaniclenumber,increasinggrainnumberandstabilizinggrainweight"(征求意见稿)202X-XX-XX发布202X-XX-XX实施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PAGE5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起草。本文件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提出。本文件由陕西省农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咸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榆林市农业科学院延安市农科所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渭南市农技推广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薛吉全秦晓梁张兴华张苗苗杨晓军武明安张翠红张俊丽师亚琴黄恬恬本文件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负责解释。联系人:薛吉全联系方式系地址:陕西省杨凌示范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两增一稳”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陕北和渭北旱塬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过程中的术语和定义、滴水出苗、一喷多促、施肥量、施肥方式、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草害防止、病虫害防治、收获等各项技术要领。本标准适用于玉米高产高效栽培。规范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NY/T500秸秆还田机作业质量GB/T8321.6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用GB/T15063复混肥料(复合肥料)GB/T15671主要农作物包衣种子技术条件GB/T21962玉米收获机械技术条件GB/T23348缓释肥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DB41/T1397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NY/T3334-2018农业机械自动导航辅助驾驶系统质量评价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两增一稳"两增一稳",两增为增穗数、增粒重,一稳为稳粒数。3.2滴水出苗采用干播湿出技术,在玉米播种后,及早进行滴水,滴水量不宜过大,以滴渗水接上底墒湿土为止,一般保持在每亩滴水10-30m3即可,以利于齐苗。3.3一喷多促玉米“一喷多促”技术是应用在玉米生产上的一项稳产增产的关键技术措施,主要在玉米生长中后期,通过混合喷施叶面肥、抗逆剂、调节剂、杀菌杀虫剂等,一次作业达到防病治虫、促壮苗稳长、促灌浆鼓粒、促单产提高等多重功效的作用。4品种选择根据产地条件,选择中穗型耐密抗逆品种。选用耐密(5500-6000株/亩),抗逆(抗倒、抗病、抗旱、耐高温)、中穗(每穗500-550粒)、灌浆速度快和适应广的审定玉米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规定,玉米种衣剂应符合GB/T15671规定。5播种5.1播种期和播种密度春玉米播种期在4月中旬到5月上旬,以土壤水分达到13%满足种子出苗为指标,坚持适墒播种,以墒情确定播期。等雨适墒播种,确保出苗整齐、均匀。灌区春玉米亩保苗5800-6500株,旱作春玉米亩保苗4000-5500株,降雨量300-400毫米地区以4000株/亩为宜,400-500毫米的地区以5000株/亩为宜,500毫米以上地区5500株/亩为宜。5.2播种方式采用导航机械精量点播方式播种,播前要检查导航系统软硬件运行状态和卫星信号强度。根据农机参数设置轮距、农具作业幅宽、行距、接行间距等参数,自动导航配置应符合GB/T17424-2009和NY/T3334-2018的规定。一穴1粒,空穴率控制在2%以下。要求铺膜严实、播行端直、下籽均匀、接行准确、播深一致、镇压确实、到头到边。6田间管理6.1水分管理6.1.1滴水出苗有灌溉条件的春玉米区播后及时滴水出苗,采取宽窄行种植40cm+70cm种植,滴灌带铺设在窄行中间。播种前调试滴灌管网,做到边播种边安装节水设备装管。播后及时滴水出苗。一般干燥田块每亩滴水20-30m3,土壤湿润田块每亩滴水10-15m3。6.1.2生育期灌溉根据降雨量、灌溉方式、土壤墒情和保水能力等因素确定灌溉次数和灌溉量。拔节期(7叶展开)、小喇叭口期(9叶展开)、大喇叭口期(13叶展开)、抽雄期、吐丝期、灌浆期(吐丝后15天)、乳熟期(吐丝后30天)滴灌4次~5次,每次灌水量20-30m3/亩。6.2施肥措施6.2.1肥料选择6.2.1.1水溶肥肥料选择易溶于水、溶解度较高、溶解速度较快、腐蚀性小,与灌溉水相互作用小的肥料。肥料搭配使用时应考虑相容性,避免相互作用而产生沉淀或拮抗作用。肥料选择和搭配应符合NY/T496、NY/T2623的要求。6.2.1.2固态肥复合肥采用符合GB/T15063要求的复混肥料和复合肥料。缓释肥采用符合GB/T23348的要求。6.2.2施肥量根据产量目标确定施肥量,一般亩施农家肥3000~5000公斤,旱作春玉米亩纯N15-17公斤,P2O55-8公斤,K2O5-8公斤,氮肥的60%一般作底肥,40%作追肥,磷钾肥全部基施,采用一次性分层机械施肥方式,选用玉米专用缓控释配方肥;灌区春玉米基肥用量:纯氮(N)3~5kg/亩,纯磷(P2O5)4~6kg/亩,纯钾(K2O)3~5kg/亩,追肥用量:随水滴施肥料4~5次,共追施纯氮(N)15~17kg/亩,磷(P2O5)4~6kg/亩,钾(K2O)5~7kg/亩。6.2.3施肥方式农家肥和化肥混匀后在耕地时撒施地表,深翻入土壤。一次性施入,深度控制在20~30cm。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随水滴肥。6.3病虫草害防治6.3.1草害防治在播种后,选用玉米苗前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喷雾,土壤封闭后1周内减少田间作业。在玉米3~5叶期,用玉米苗后除草剂进行杂草茎叶触杀喷雾。应在喷头上加保护罩进行杂草定向喷施,不能喷洒到玉米茎叶上。6.3.2一喷多促玉米生长中后期结合病虫害发生情况,将0.2%磷酸二氢钾、1%尿素、杀虫剂、杀菌剂、芸苔素内酯等进行合理混配,用无人机叶面喷施,增施叶面肥、防病治虫、增加增重,实现一喷多促。7收获玉米收获偏早,成熟度差,粒重低,适时晚收能够延长籽粒灌浆时间,适期晚收可提高粒重0.5-1.0%。一般春玉米可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获。机械化籽粒收获应符合DB41/T1397,收获机械性能和作业质量应符合GB/T21962的要求。籽粒破碎率不超过5%,产量损失率不超过5%,杂质率不超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