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物理试题_第1页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物理试题_第2页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物理试题_第3页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物理试题_第4页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物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请将答案按要求填写在答题纸对应位置。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第Ⅰ卷(选择题共3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1~10题每题2分。11~15题每题3分,共3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用铅笔涂在答题纸的规定位置)1.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A.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kg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C.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dmD.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为4km/h【答案】B【解析】【详解】A.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500mL,质量约为故A不符合题意;B.托起两个鸡蛋约需1N的力,则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0.5N的力,质量约为故B符合题意;C.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cm=16dm,故C不符合题意;D.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歌声嘹亮”是指唱歌的响度大B.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C.蝙蝠利用次声波传递能量来确定目标的位置D.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时,使钢尺振动幅度相同,将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越长,钢尺振动的越慢【答案】C【解析】【详解】A.响度指声音的大小,“歌声嘹亮”是指唱歌的响度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控制噪声的途径: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蝙蝠利用超声波的回声定位原理来确定目标的位置,故C错误,符合题意;D.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时,控制钢尺振动幅度相同,将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钢尺振动的越慢,音调越低,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3.如图所示是2023年杭州亚运会中的一些场景及现象,其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是()A.甲图:观众看到游泳池清澈的池底,感觉池水很浅B.乙图:射击运动员在射击前,端枪瞄准靶心C.丙图:滑雪运动员在地面上的影子D.丁图:皮划艇运动员在等待比赛时,看到水中自己的倒影【答案】A【解析】【详解】A.从水面看向池底,感觉池水变浅是因为光线由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发生了偏折,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符合题意;B.射击时,端枪瞄准靶心,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来瞄准的,故B不符合题意;C.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与光的折射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D.皮划艇运动员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4.如图所示,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火箭上升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B.以火箭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C.以火箭为参照物,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是运动的D.以飞船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答案】D【解析】【详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发射塔是静止的,故A错误;B.以火箭为参照物,发射塔的位置发生变化,发射塔是运动的,故B错误;C.以火箭为参照物,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是静止的,故C错误;D.以飞船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发射塔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发射塔是运动的,故D正确。故选D。5.近几年,中学生近视发生率越来越高。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是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B.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乙是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答案】B【解析】【详解】近视眼成因是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增强,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甲是近视眼的成因,近视眼需要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成因是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折光能力变弱,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乙是远视眼的成因,远视眼需要配戴会聚透镜,即凸透镜矫正;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6.如图所示,有四只完全相同的烧杯,各盛有质量相等的硫酸、植物油、煤油、汽油(),其中盛汽油的烧杯是()A. B.C. D.【答案】A【解析】【详解】由题意可知,硫酸、植物油、煤油、汽油的质量相等,且由可知因此汽油的体积最大,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7.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医院的手术房、病房常用红外线灯灭菌B.红光和绿光可以混合成黄色光,所以用红光照绿色衣服时看到的衣服是黄色的C.雨后彩虹现象说明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D.高楼大厦采用玻璃幕墙作为外墙装饰,容易发生漫反射,造成“光污染”【答案】C【解析】【详解】A.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主要应用是杀菌消毒和验钞,故A错误;B.由于绿色物体只能反射绿色而吸收其他所有颜色,所以用红光照绿色衣服时红光被吸收,这时候看到的是黑色的,故B错误;C.彩虹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故C正确;D.高楼大厦采用玻璃幕墙作为外墙装饰,因为玻璃表面光滑,光照射上去后发生镜面反射,造成“光污染”,故D错误。故选C。8.如图所示,在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放置在白纸上的处,选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并在白纸上标记蜡烛A、B对应的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板必须垂直纸面放置B.在蜡烛B处放置一光屏,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C.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变大D.处理数据时,连线与交于点,测得,由此可得出结论: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答案】A【解析】【详解】A.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垂直与纸面,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验证像的位置和大小,所以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故A正确;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在光屏上承接不到,故B错误;C.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不变,故C错误;D.连线与交于点,测得,由此可得出结论: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同,故D错误。故选A。9.下列研究方法中,描述正确的是()A.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用B蜡烛来代替A蜡烛的像,运用了控制变量法B.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运用了等效替代法C.做“真空罩中的闹钟”实验时,逐渐抽出玻璃罩中的空气,闹钟的响铃声逐渐变小,说明真空不能传声,运用了模型法D.实验中,用乒乓球被音叉弹开的幅度来反映音叉振动的幅度,运用了转换法【答案】D【解析】【详解】A.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用B蜡烛来代替A蜡烛的像,运用了等效替代法,故A错误;B.用光线来表示光传播径迹和方向,采用的是物理模型法,故B错误;C.做“真空罩中的闹钟”实验时,逐渐抽出玻璃罩中的空气,闹钟的响铃声逐渐变小,在些基础上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采用的是实验推理法,故C错误;D.实验中,音叉的振动不易观察,用乒乓球被音叉弹开的幅度来反映音叉振动的幅度,运用了转换法,故D正确。故选D。10.在某次汽车性能测试中,甲、乙两车都向东做直线运动,它们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车出发前相距20m,甲比乙早出发5sB.5~10s内,甲车的速度越来越快C.在第10s时两车速度相等D.5~10s内,甲车相对于乙车向东运动【答案】D【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甲车在s=0地方出发,乙车在s=20m的地方出发,所以两车出发前相距20m,甲车在t=5s时出发,乙车在t=0时出发,所以甲比乙晚出发5s,故A错误;B.由图可知,甲、乙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的图像是倾斜直线,所以甲、乙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都成正比,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不变,故B错误;C.由图可知,甲车的运动图像的倾斜程度较大,表示甲车的速度较大,乙车的运动图像的倾斜程度较小,表示乙车的速度较小,故在第10s时两车速度不相等,故C错误;D.由于5~10s内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则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后运动,即5~10s内乙车相对于甲车向西运动,根据运动的相对性可知,甲车相对乙车向东运动,故D正确。故选D。11.如图所示,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同种纯净水,从左到右瓶中的水位越来越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向最左端的瓶口吹气时能发出声音,这声音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②用大小相同的力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敲击玻璃瓶,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③把一根手指放到最右端的玻璃瓶后面并靠近玻璃瓶,透过玻璃瓶看到的手指比实际的手指要粗,这时的水瓶相当于放大镜④最左端瓶中水的密度最大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都正确【答案】C【解析】【详解】①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对着瓶口吹气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①正确;②用相同的力敲击瓶子,此时声音是由瓶子和水振动产生的,随着水量的增加,瓶子和水振动的频率越来越慢,音调也越来越低,故②正确;③把一根手指放到最右端的玻璃瓶后面并靠近玻璃瓶,此时水瓶相当于放大镜,我们能看到手指放大的像,故③正确;④从左到右瓶中水的密度是相同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温度和状态有关,与质量的多少无关。故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C。12.对下列图示的解释,正确的是()①甲图:人之所以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人的眼睛②乙图:小孔成像与凸透镜成像都能成倒立的实像,所以成像原理相同③丙图: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④丁图:航天员传回的在太空拍摄的照片,其背景大都是黑色的,说明光在真空中不能传播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C.只有②④ D.只有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故①正确;②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现象,成倒立的实像,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是光的折射现象,二者原理不同,故②错误;③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③正确;④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太空中没有气体,是真空的,没有光能反射或折射进入眼睛,所以看起来是黑的,故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B。13.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测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点和点的时间且测得通过段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实验时,斜面的坡度要尽量大一些②段的平均速度③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测得段的平均速度会偏大④整个过程中,小车在段和在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不同,且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④C只看②③ D.只有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实验时,斜面的坡度尽量小一些,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一些,方便测量时间,①错误;②.由图示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AC段的距离sAB=80.0cm-40.0cm=40.0cm但通过AC的时间不知,无法求出对应的平均速度,②错误;③.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测得的通过AB段的时间偏小,据知,测得的平均速度偏大,③正确;④.小车在斜面上做加速运动,由图示知,通过AB和BC段的距离相等,则通过BC段的时间比通过AB段的短,据知AB段的平均速度大于BC段的平均速度,④正确。综上所述,只有③④,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正确安放在光具座上,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图中凸透镜的焦距一定大于15cm②将蜡烛向右移动10cm,若要光屏上仍出现清晰的像,需将光屏也向右移动,所成的像会变大③图中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移动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像④蜡烛燃烧变短,若要使像仍成在光屏中心,可以将光屏向下移动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④ D.只有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如图,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物距大于像距,是照相机的应用,所以,,由图可知,,,代入数据,解得焦距的取值范围为,故①正确;②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故②正确;③此时是照相机的应用,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图中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移动凸透镜,根据光路可逆,物距像距交换,能够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③正确;④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蜡烛燃烧变短,像向上移动,若要使像仍成在光屏中心,可以将光屏向上移动,故④错误。综上所述,选B。15.有甲、乙两物块,组成它们的两种物质的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①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乙的质量较小②甲、乙两物块的密度之比为③体积为的乙物块的质量是15g④若将甲物块切去一半,则甲的密度变为原来的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C.只有③④正确 D.只有①③正确【答案】A【解析】【详解】由图可知,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乙的质量较小,故①正确;由图可知,当甲的质量为m1=20g时,其体积V1=20cm3,则甲的密度当乙的质量为m2=10g时,其体积V2=20cm3,则乙的密度由上述分析可知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ρ1∶ρ2=1g/cm3∶0.5g/cm3=2∶1故②正确;由可知体积为8cm3的乙物质的质量m3=ρ2V3=0.5g/cm3×8cm3=4g故③错误;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体积等因素无关,因此若将甲物块切去一半,体积减小,甲的密度不变,故④错误,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5分)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8分)16.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若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4倍,甲、乙两物体的运动路程之比是,则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是________。【答案】【解析】【详解】根据得,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17.摄影师用一台焦距固定的照相机给小芳同学照完半身照后,接着又给她拍全身照,摄影师应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小芳。【答案】远离【解析】【详解】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性质制成的。摄影师用一台焦距固定的照相机给小芳同学照完半身照后,接着又给她拍全身照,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的规律可知,此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远离小芳,增大物距,同时应减小像距才可以在底片上得到清晰的像。18.用小锤敲击两个音叉,在相同时间内取敲击时的两列声波图,如图甲和图乙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次声音的_________(选填“响度”或“音调”)相同。【答案】响度【解析】【详解】由图可知,两幅图中音叉相同时间内振动次数不同,振动快慢不相同,即频率不同,因此声音的音调不相同,但波形的振幅相同,因此响度相同。19.已知氧气瓶内氧气的密度为,工人使用氧气进行焊接用去了,现在瓶内氧气的密度为________。【答案】6【解析】【详解】若氧气瓶的体积为V,则使用前氧气的质量为工人使用氧气进行焊接用去了,氧气的体积不变,质量变为现在瓶内氧气的密度为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20.如图所示,从光源S点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平面镜,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墙上的P点处.请你作出这条入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答案】【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反射光线的像是由像点发出的,由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作出像点后,作出射线S′P,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再完成光路.【详解】过镜面作出点S的对称点S′,即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S′P与镜面交于O点,即为入射点(反射点),连接SO就得到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点睛】本题还可以作出P点的像P′,连接SP′与镜面交于O点,从而确定入射光线和入射点,连接OP画出反射光线.21.请完成图中光路图(是凹透镜的虚焦点)。【答案】【解析】【详解】对于凹透镜,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经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如图所示:四、实验题(第22题5分,第23题14分,第24题8分,共27分)22.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1)选用表面粗糙的白色硬纸板,其目的是使光在纸板上发生________这样我们就能从各个方向看清光的传播路径;(2)如图乙所示,把硬纸板B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发现硬纸板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____;(3)在图甲中,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射到点,看到了反射光线恰好沿射出,这表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_;(4)实验中将纸板沿对折,发现描绘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完全重合,小明马上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同桌提醒他要多做几次实验,此处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序号)。A.减小误差B.避免偶然性,寻找普遍规律【答案】①.漫反射②.不能③.同一平面内④.可逆的⑤.B【解析】【详解】(1)[1]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白色的纸板材质应较粗糙些,光射在上面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看得清楚。(2)[2][3]如图乙,把硬纸板B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硬纸板右侧部分与反射光线不在同一个平面内,在硬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因此说明: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4]在图甲中,让光线顺着EO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F方向射出。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看到了反射光线恰好沿OE射出,这表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5]只有一组实验数据反射角和入射角是相等,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要得到普遍规律,应多测几组数据。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故选B。23.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__;(2)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3)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放在如图乙刻度线处,调节光屏到一适当的位置,烛焰会在光屏上成一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日常生活中,________(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4)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后,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发现光屏上的像是__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5)实验过程中,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后,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近视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此时其它装置不动,只移动光屏,将光屏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适当距离后,光屏上会再次呈现清晰的像。【答案】①.同一高度##同一水平直线②.会聚③.10.0④.放大⑤.投影仪⑥.完整⑦.远离【解析】【详解】(1)[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实验时,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2)[2][3]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这个光斑即为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为焦距,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3)[4][5]由图乙可知,此时物距小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4)[6]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后,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相当于用小的凸透镜,通过凸透镜的光变少,成像依旧完整,但是亮度变暗。(5)[7]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近视眼镜,则像会推迟会聚,若其它装置不动,只移动光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光屏上会再次呈现清晰的像。24.A实验小组在实验室进行“测量矿石的密度”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平衡螺母应向___________调节,使天平平衡;(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如图乙所示;该矿石放入量筒前后量筒内液面情况如图丙所示,则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____kg/m3;(3)B实验小组在检查实验器材时,发现实验桌上只有天平和水,没有量筒,他们看到备用器材桌上有溢水杯和小烧杯,于是设计了另一种测量矿石体积的方法,如图丁所示,从而测得矿石的密度,测量步骤如下:①用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1;②用天平测出空小烧杯的质量m2;③溢水杯装满水后,将小矿石完全浸入溢水杯中,并用小烧杯盛接溢出的水;④用天平测出小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m3;则矿石的密度ρ石=___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和ρ水表示);(4)若在以上步骤③中溢水杯中的水未装满,则测得矿石的密度会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答案】①.右②.3.04×103③.④.偏大【解析】【详解】(1)[1]由图甲可知,托盘天平的指针向左偏,由左偏右调可知,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2)[2]由图乙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游码对应刻度为0.4g,则石块质量m=20g+10g+0.4g=30.4g由图丙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水的体积V水=50mL=50cm3水和矿石的总体积V总=60mL=60cm3则矿石的体积V=V总-V水=60cm3-50cm3=10cm3矿石的密度(3)④[3]空小烧杯的质量m2,小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m3,则溢出水的质量m水=m3-m2矿石的体积等于溢出水的体积,所以矿石的体积矿石的密度(4)[4]若步骤③中溢水杯未装满,则溢出水的质量偏小,求得的矿石的体积偏小,根据矿石密度表达式可知,会导致测量矿石的密度偏大。五、计算题(第25题8分,第26题7分,第27题9分,共24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计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25.在某地至新泰的高速公路上上午8:00汽车行驶到里地,司机在高速公路上看见如图甲所示的标志牌;8:30汽车行驶到乙地,此时司机看到路边标志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