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辰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高二地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8页,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根据国务院批复,我国将规划发展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关中一天水经济区、成渝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江苏沿海经济区及澳门横琴地区、中部崛起地区、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区、黄河三角洲开发区等经济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各大经济区域的基本特征是()A.没有固定的面积和边界 B.其划分是人们凭空构想的C.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D.各大经济区域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而区域内部则不存在差异2.各大经济区域的发展必须()A.保证相同的经济结构,以促进合作 B.保证相同的产业规模,以避免竞争C.保证相同的空间结构,以减少差距 D.因地制宜、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答案】1.C2.D【解析】【1题详解】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A错误;区域的划分是根据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等现实因素科学划分的,B错误;各区域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C正确,D错误。故选C。【2题详解】区域之间由于地理条件、经济水平不同,发展模式也不同,无法保持相同的经济结构、产业规模和空间结构,ABC错误;区域内的发展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优势互补,D正确。故选D。【点睛】区域是人们在一定的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区域与区域间具有差异性。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3.关于图中地层形成年代正确的是()A.②晚于⑥ B.③晚于① C.⑤晚于④ D.②晚于⑤4.有关a、b、c、d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a地为背斜山,是受内力作用形成的B.b地为火山,地表由坚硬的花岗岩组成C.c地为河谷,河流水量大,适合建水电站D.d地为雅丹地貌,是流水沉积作用的结果【答案】3.C4.A【解析】【3题详解】读图可知,正常层序下,②岩层位于⑥岩层之下,②岩层形成的时间较⑥岩层早,A错误;读图可知,③、④岩体顶部有明显侵蚀面,在侵蚀面之上沉积形成了包括②岩层在内的多个岩层,表明③岩体形成比②岩层早,①断层断开了②岩层,表明①断层出现在②岩层形成之后,因此③早于①,B错误;前面分析可知,④岩体形成比②岩层早,⑤为火山岩体,该岩体堆积在②岩层之上,表明⑤晚于②,故⑤晚于④,故C正确、D错误。故选C。【4题详解】图中a地岩层向上拱起,地表向上凸出,应为背斜山,主要由地壳运动挤压所致,属于内力作用,A正确;图中b地为火山,地表由喷出岩组成,而花岗岩为侵入岩,B错误;图中c地为河谷,但由于处于断层构造之上,地质不稳,不可建坝发电,C错误;图中d地地表有峰林,地下有溶洞,应属于喀斯特地貌,主要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D错误。故选A。【点睛】在层状岩层的正常序列中,先形成的岩层位于下面,后形成的岩层位于上面。当地层因为构造运动发生倾斜但未倒转时,地层层序律仍然适用,这时倾斜面以上的地层新,倾斜面以下的地层老。当地层经剧烈的构造运动,层序发生倒转时,上下关系正好颠倒。地层层序律三定律:一是叠层律,地层未经变动时则上新下老;二是原始连续律,地层未经变动时则呈横向连续延伸并逐渐尖灭;三是原始水平律,地层未经变动时则呈水平状。云南盐津县城是世界最窄的城市,城区窄得就像一条线,最大纵距62.5公里,最小横距不到30米,堪称真正的“一线城市”,水流湍急的关河穿城而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盐津县城所处的地貌最可能是()A.河漫滩 B.V形河谷 C.U形河谷 D.峡湾6.盐津县形成“一线城市”的根本原因是()A.政府规划 B.河运便利 C.地价昂贵 D.地形限制【答案】5.B6.D【解析】【5题详解】盐津县城位于河流上游,材料信息表明,水流湍急的关河穿城而过,且从图中可见河流两岸悬崖峭壁,城区非常狭长,说明河流沿岸平地少,地势陡,因此所处地貌最可能是流水下切侵蚀形成的V形河谷,B符合题意;河漫滩是河流洪水期淹没的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排除A;U形河谷一般由冰川侵蚀形成,与图中河谷形态不符,排除C;峡湾为海侵后被淹没的冰川槽谷,多分布在高纬度沿海地区,与该河谷的位置和形态不符,排除D。故选B。【6题详解】盐津县位于河流上游的峡谷地带,受峡谷地形的限制,使城市沿着河道呈狭长条带状分布,形成“一线城市”,D符合题意;由于平地少,当地政府只能按当地地形条件进行规划,因此政府规划不是当地形成“一线城市”的根本原因,排除A;盐津县位于河流上游的峡谷地带,水流湍急,河运条件没有明显优势,排除B;地价与该城市形态成因关系不大,排除C。故选D。【点睛】大多数城市多分布在平原地区。因为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设投资。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地区。因为热带地区,低地过于湿热,高原地区气候温和。山区的城市较少,主要分布在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白沙湖(下图)是新疆阿勒泰地区一个被沙丘环绕的沙漠小湖,水域面积为0.5平方千米,一年四季湖水始终不增不减,清澈见底。湖中四周生长着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湖周围50米内是白杨和白桦混生林;湖周围50米外的沙丘上为山楂和绣线菊等,被称为“沙漠奇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与该湖“湖水始终不增不减,清澈见底”最密切相关的水源补给形式是()A.大气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地下水 D.河流水8.影响该湖四周植被类型分布的直接因素是()A.地形起伏 B.水分含量 C.光照强弱 D.土壤肥力【答案】7.C8.B【解析】【7题详解】白沙湖是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一个被沙丘环绕的沙漠小湖,该地区降水少,降水季节变率大,不可能导致“湖水始终不增不减”,排除A;季节性积雪融水季节变化明显,不可能导致“湖水始终不增不减”,排除B;该地区河流水主要补给是高山冰雪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不可能导致“湖水始终不增不减”,排除D;地下水补给最稳定,带入湖泊的泥沙很少,因此使得该湖泊湖水始终不增不减,清澈见底,C符合题意。故选C。【8题详解】白沙湖附近地区位于西北干旱内陆地区,影响植被生长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该湖四周植被类型分布的直接因素是湖泊可以提供水源,离湖泊越近土壤的水分条件越好,使得湖周围50米内是白杨和白桦混生林,50米外的沙丘上为山楂和绣线菊等,B符合题意;该湖四周地形起伏有可能间接影响土壤的水分条件而影响植被,但不属于直接因素,排除A;该地区四周与外围沙漠之间的光照强弱差别不大,不是影响该湖四周植被类型分布的因素,排除C;该湖四周土壤肥力与外围有明显差异,但这是土壤水分条件差异、植被改造程度差异的结果,不是影响植被类型分布的主要直接因素,排除D。故选B。【点睛】河流的补给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雨水补给。补给量随当地雨水的季节变化而变化。(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多发生在春季,补给量和时间与气温、积雪量有关。(3)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多出现在高山和高原地区。冰川融水补给的多少主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径流高峰出现在夏季。(4)湖泊水补给。对河流径流起调节作用。(5)地下水补给。最普遍、最稳定的补给源。与河水互补,当地下水位高于河水位,则地下水补给河水,反之河水反补给地下水。读部分全球气压带、风带(箭头表示风向)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9.图示分布现象最可能出现在()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10.甲、乙气压带成因及气流垂直运动方向是()A.甲:热力原因,上升 B.乙:动力原因,上升C.甲:动力原因,下沉 D.乙:热力原因,下沉【答案】9.B10.A【解析】【9题详解】图中甲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应为赤道低气压带,乙气压带位于30°纬度附近,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图中显示,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别位于赤道以北和30°N以北,气压带和风带大致随直射点移动而移动,因此此时直射点应位于北半球。春分和秋分日,直射点在赤道,冬至直射点在南半球,与题意不符,排除A、C、D。夏至日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北半球为夏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北,与题意相符,B符合题意。故选B。【10题详解】根据上一题的判断可知,甲为赤道低气压带、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甲)是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而形成,成因为热力原因,水平气流为辐合,垂直气流为上升;副热带高气压带(乙)是由于气流在30°纬度上空堆积重力下沉而形成,成因为动力原因,水平气流为辐散,垂直气流为下沉。由此判断,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点睛】四类气压带形成的原因:赤道低气压带——赤道地区大气受热膨胀上升所致;极地高气压带——极地地区大气冷却下沉所致;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上空向南北分流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南北纬30°附近的高空积聚,受重力下沉所致;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在南北纬60°附近相遇,辐合上升所致。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和自然带分布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11.图中山脉东侧山麓地带气候类型为()A.温带大陆性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亚热带湿润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12.导致图中山脉东西两坡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人类活动 B.洋流 C.纬度 D.地形【答案】11.A12.D【解析】【11题详解】图中显示,山脉西侧山麓为落叶林,说明该山地位于为温带地区,读图可知,东侧山麓地带为荒漠,应为温带荒漠带,说明该地降水稀少,故为温带大陆性气候,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12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山脉西侧山麓为落叶林,东侧山麓为荒漠,东西两侧纬度位置相似,故两侧的水分条件差异大,西侧应为迎风坡,降水较多,东侧应为背水坡,降水较少,则导致图中山脉东西两坡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D符合题意,排除C;图中人类活动和洋流信息不明,若该区域为南美洲西海岸,则山脉西侧受寒流影响,不是能形成森林的因素,一般情况下人类活动和洋流不会是导致图中山脉东西两坡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排除AB,故选D。【点睛】地方性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是中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它是在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差异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和自然综合体沿地势剖面发生变化的规律,它的主要表现为有序性和重复性。读某地理研学小组绘制的某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该研学小组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①、②两处植被类型的差异主要是两地纬度位置不同导致的B.③处河流自东向西缓缓流淌C.④处地貌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D.⑤处径流量比⑥处季节变化大14.该研学区域可能是()A.黄土高原 B.山东半岛 C.闽南丘陵 D.四川盆地【答案】13.C14.B【解析】【13题详解】结合图中指向标判断,①与②两处纬度位置相似,①与②两处植被类型差异不可能是纬度位置不同所致,主要是地势的变化所致,A错误;结合图中指向标判断,③处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自西向东流,且③处坡度较大,水流较急,B错误;从形态和位置判断④处地貌是山麓冲积扇,主要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C正确;⑤处河段处于湖泊下游,⑥处河段处于湖泊上游,⑤处径流量受湖泊调节作用大,径流量比处于湖泊上游⑥处变化小,D错误。故选C。【14题详解】图中显示,该研学区域濒临海洋,黄土高原居内陆,并不临海,排除A;山麓地带植被落叶林,位于温带地区,且山东半岛濒临海洋,而闽南丘陵和四川盆地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山麓植被应以常绿阔叶林为主,且四川盆地居内陆,因此该区域可能是山东半岛,不太可能是闽南丘陵和四川盆地,B符合题意,排除CD。故选B。【点睛】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以山麓谷口为顶点,向开阔低地展布的河流堆积扇状地貌。它是冲积平原的一部分,规模大小不等,从数百平方米至数百平方公里。广义的冲积扇包括在干旱区或半干旱区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即洪积扇;狭义的冲积扇仅指湿润区较长大河流出山口处的扇状堆积体,不包括洪积扇。读我国某区域绿洲农业系统,土、水、气、生相互作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最有可能是()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地面蒸发增强、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C.气温变幅减小、地面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增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16.该示意图体现了()A.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B.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答案】15.C16.B【解析】【15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①是因土壤热容量增大所致,且与最高温度降低有关,因此应是气温变幅减少;图中②由土壤湿度增大所致,会导致空气湿度增大、吸收潜热增加,因此应是地面蒸发增强;图中③与蒸腾作用加强相关,且会导致土壤湿度增大,地面植被覆盖增加,因此应为降水增加。由此判断,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16题详解】在人类灌溉行为的影响下,该系统各个要素均出现相应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特征,不能体现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B符合题意,排除C;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是指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组合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该图体现不出地理环境地域分异,排除A;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不是无穷的,改造行为达到自然环境的承受上限,人类就会受自然环境的惩罚,且该图体现不出人类改造力量的无穷性,排除D。故选B。【点睛】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下图为2022年4月20日2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据图完成下面小题。17.此时图中四地吹偏南风的为()A.甲乙 B.丙丁 C.甲丙 D.乙丁18.2022年4月21日上午,长春最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A.大风降温 B.增温明显 C.阴雨连绵 D.万里无云【答案】17.D18.A【解析】【17题详解】读图可知,甲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由气压高处指向气压低处)大致由西北指向东南,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近地面向右偏转一个锐角,形成偏北风,同理判断,乙地为偏南风,丙地为西北风,丁地为偏南风,所以此时图中四地吹偏南风的为乙、丁,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18题详解】图示时刻为2022年4月20日20时,长春处于冷锋前,随着冷锋向东南方向移动逐渐靠近长春,在2022年4月21日上午,冷锋可能经过长春,长春可能出现大风降温天气,有可能出现云、雨天气,不会出现增温明显的天气,出现万里无云的天气的可能性小,A符合题意,排除BD;图示冷锋移动速度较快,一般很难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排除C。故选A。【点睛】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断: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画出等压线在拟求风向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一个锐角(若为高空,则偏转90°),画出实线箭头,箭头所指即经过该点的近地面风向。天津某中学的地理兴趣小组经过平时的观察发现:冬至日前后阳光通过教室窗户照进来的时间下午比上午长1个多小时(教学楼四周无遮挡)。结合下面地球公转和二十四节气图,完成下面小题。19.该兴趣小组所在教室窗户朝向可能是()A.南偏西 B.南偏东 C.北偏西 D.北偏东20.该兴趣小组还发现,在一年中的某段时间,每天正午阳光通过同一个窗户照进教室的面积先变大后变小,该时段可能是()A.惊蛰——清明 B.大雪—小寒 C.芒种——小暑 D.白露——寒露【答案】19.A20.B【解析】【19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冬至日前后阳光通过教室窗户照进来时间下午比上午长1个多小时,冬至日天津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只有朝向偏南方向的教室窗户才能让阳光在上午和下午都照进室内,排除CD;冬至日当地上午太阳位于东南方,下午太阳位于西南方,阳光照进教室的时间下午比上午长,说明该教室窗户应朝向南偏西,A符合题意,排除B。故选A。【20题详解】一般情况下,正午太阳高度越低(角度越小),正午阳光通过同一窗户照进教室的面积越大。某时段每天正午阳光通过同一个窗户照进教室的面积先变大后变小,表明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小后变大,即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处于最低值前后,天津正午太阳高度在冬至日最低,则该时段应处于冬至日前后。读图可知,大雪—小寒期间处于冬至日前后,B符合题意;惊蛰—清明、芒种—小暑、白露—寒露,这些时段均不经历冬至日,排除ACD。故选B。【点睛】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直射点向观测点靠近,正午太阳高度增加,反之降低。夏至日(6.22),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值。冬至日(12.22),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值。第Ⅱ卷(综合题,共40分)二、综合题(共3个题)21.甲乙两图是两个同学绘制的同一时刻部分地球侧视图和地球俯视图,其中AC为赤道,阴影代表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想在乙图中画出晨昏线和夜半球,正确的画法是()A. B. C. D.(2)图中E地地方时是____。(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4)此时,F地的昼长是____小时。(5)之后4个月C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是____。【答案】21A22.3:0023.(23.5°S,45°E)24.625.先升高后降低【解析】【分析】本题以同一时刻部分地球侧视图和地球俯视图为材料,涉及地方时的计算、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计算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小问1详解】据甲图可知,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说明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现象,此时45°E平分白昼,地方时为12点;135°W与45°E共同组成一个经线圈,据45°E平分白昼,地方时为12点,可知135°W地方时为0点,平分夜半球。结合选项,A项中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说明是南半球,此时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极昼,且135°W平分夜半球,地方时为0点,符合甲图的昼夜分布情况,A正确;B项中135°W平分昼半球,地方时为12点,不符合甲图的昼夜分布情况,B错误;C项和D项中,南极圈以南地区都出现了极夜现象,不符合甲图的昼夜分布情况,CD错误。故选A。【小问2详解】据甲图可知,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说明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现象,此时45°E平分白昼,地方时为12点;135°W与45°E共同组成一个经线圈,据45°E平分白昼,地方时为12点,可知135°W地方时为0点。据乙图知,E地与135°W相差45°,时间相差3个小时,且E地位于135°W的东侧,时间较早,所以E地的地方时为3点。【小问3详解】据甲图可知,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直射的纬度为23.5°S;此时此时45°E平分白昼,地方时为12点,所以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5°S,45°E)。【小问4详解】据甲图可知,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此时45°E平分白昼,地方时为12点;F地与45°E相差45°,时间相差3个小时,且F地位于45°E西侧,时间较晚,所以F地的地方时为9点。随着地球的自转运动,由黑夜经过F之后变为白昼,说明F地位于晨线上,F地9点日出,可知15点日落,白昼时间为6小时。【小问5详解】据甲图可知,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时间是12月22日;C地位于赤道上,从12月22日到第二年的3月21日前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移动到赤道,C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升高,3月21日前后到达一年中的最大值;从3月21日前后到4月21日,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继续北移,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C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降低。所以,之后4个月C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情况为先升高后降低。22.读南太平洋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能正确表示洋流②的是____。A.A B.B C.C D.D(2)列举洋流①对流经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3)根据正常情况下甲、乙两地的海水温度差异,在下图中用四个箭头表示出甲乙两地之间的热力环流。世界气象组织2022年8月31日预测,拉尼娜现象将至少持续到今年年底。拉尼娜现象指赤道东太平洋表面海水温度异常下降的现象。(4)拉尼娜现象的发生,会对赤道东太平洋地区和澳大利亚东部地区的气候分别产生哪些影响?【答案】22.A23.对沿岸气候降温减湿;近海岸洋面多云雾天气;流经区域的渔业资源丰富。24.正常情况下,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和西岸海水温度存在差异,从而在上空形成大气热力环流。如图:25.影响:赤道东太平洋地区降水减少,出现干旱;澳大利亚东部地区降水增加,易出现洪涝。【解析】【分析】本题以太平洋简图为材料,涉及洋流的类型、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小问1详解】据图可知,洋流②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东岸,为东澳大利亚暖流,自北向南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A正确,B错误;选项中C项和D项,越往北温度越低,说明是北半球,CD错误。故选A。【小问2详解】据图可知,洋流①为秘鲁寒流,寒流流经区域气温降低,导致气流下沉,降水更加稀少,对沿岸气候降温减湿;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空气中水汽充足;寒流流经过程中,降温作用显著,空气中水蒸气冷凝,形成云雾天气;离岸风(东南信风)使南美洲西侧低纬度海水向西推动之后,水压减小,底部海水上涌,将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饵料,渔业资源极为丰富。【小问3详解】正常情况下,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和西岸海水温度存在差异,从而在上空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海洋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合同
- 2025年度网络新媒体运营策划合同
- 2025年度吊装车辆租赁及安全防护合同
- 2025年度大数据分析服务及数据共享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保健中心食堂员工福利合同
- 2025年北京文化公司编辑聘用合同范本
- 知识产权调查居间合同
- 【正版授权】 ISO/TS 6201:2025 EN Health informatics - Personalized digital health framework
- 2025年劳动合同期限改动与相关影响
- 2025年光伏设备安装劳务承包合同样本
- 表冷器更换施工方案
- 沥青集料筛分反算计算表格(自动计算)
- 2023年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
- 恶性高热课件
- 真空灭弧室基本知识课件
- 川教版四年级(上、下册)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及教学计划附安全知识
- 工龄认定文件
-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物理)及答案
- 给药护理 口服给药法
- 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 YS/T 562-2009贵金属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铂钌合金中钌量的测定硫脲分光光度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